佛弟子文库

一个人越有特色,功德就越不容易圆满

净界法师  2022/1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个人越有特色,功德就越不容易圆满

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于诸经典,读诵通利,思惟分别,正忆念。阿逸多!是诸善男子等,不乐在众,多有所说,常乐静处,勤行精进,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常乐深智,无有障碍,亦常乐于诸佛之法,一心精进,求无上慧。

前面说这个令发道意,这个发心不是一般的菩提心,诸位,这个是圆教的初住,这个发起真实的圆教初住的菩提心,这个是破无明证法身的菩提心。

所以前面从建立大乘善根以后,到最后的功德增上,就讲到他的来处跟住处。此诸菩萨都是在娑婆世界之下,此界的虚空中住,前面说过。法身菩萨是有地方住的,以清净法身为住,那么这是理观的智慧安住。那么他事修呢?于诸经典读诵通利,思维分别,正忆念。他经常读诵大乘经典来当作自己一种增上的助行,以理观为正行,以这个读诵经典为助行。

前面是总说,这以下是别示:

阿逸多!是诸善男子等,不乐在众多有所说。那么这个理观智慧现前的时候,他是不乐在众。这个不乐在众是表法,这个众表示什么呢?蕅益大师说就是五蕴身心,我们凡夫是喜欢主宰五蕴身心,有感受有想像,妄想出来的时候,我们去主宰它,主宰它就开始造业了。

那么这些法身菩萨呢?不乐在众,他们远离对五蕴的主宰。那么也不要多有所说,对于外境的种种虚妄分别也是远离的,向内远离五蕴的主宰,向外远离这一切有为诸法的分别,所以常乐静处,安住在法身的寂静处,而且勤行精进,未曾休息。

平时亦不依止人天而住。这个人天是怎么回事呢?蕅益大师说,人天,这个人是有相的分别,天是空性的执着,所以他不依止人天,远离空有二边,安住中道。那么这个是讲到他的安住处,他的理观。

那他的事修呢:常乐深智。常乐深智前面说过,喜欢读诵大乘经典,产生正忆念,无有障碍。而且他也乐于修学诸佛之法,诸佛之法就是六度法门,依止理观事修,一心精进,求无上慧。

这个地方讲到这个法身菩萨,当然他成就大乘善根的时候,发起真实的菩提心的时候,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化,后面就开始自修了,他的功德增上,就讲到理观事修。这个理观就说明,不乐在众,不乐多有所说,常乐寂静,理观;他的事修呢,好乐修习诸佛之法,好乐读诵大乘经典。

这段经文在法身菩萨的理观事修,蕅益大师用两句话作为总结,他说这些法身菩萨在理观的安住跟事修的增上的时候,他们是随顺一种:法界一相,绝待无疑。不管修什么法门,他只有一种相状,法界一相,而且他不管修什么法门,是功德圆满的,不会有所欠缺,我们作一个说明:

法界一相,绝待无疑。

我们凡夫修学,因为没有理观,所以我们用攀缘心修学,所以你注意看,凡夫修学有一个特色,他修什么法他就出现什么相状,这骗不了人的。

你看喜欢做义工的人,你远远看他就知道这个人喜欢做义工,布施相现前;喜欢持戒的人,你远处看他,他就有一种持戒的相状出现;凡夫就是这样子,就是凡夫在修法的时候,他是取相修法。

法身菩萨修法是离相,离一切相。修一切法,但是他离一切相。所以法身菩萨他修布施,他没有布施相,法界一相,以无相为相,所以他有什么好处?好处可多了。他布施的时候离布施相,所以他布施的时候就有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功德,那我们在布施的时候,把自己现成布施相,一旦有相状就跟其它的相状排斥了,所以你这一辈子就只能做布施了,因为你布施就排斥了持戒,排斥了忍辱,也排斥了禅定、智慧。所以你看一个人他修行的相状越明显,他六度圆融的力量就越薄弱。一个人越有特色,他功德就越不容易圆满,简单讲就是这样的。

所以这个法身菩萨,蕅益大师说,法界一相,因为他法界只有一相,以无相为相,所以他的功德能够绝待圆融而圆满,修一法具足无量的法,就是讲到这个法身功德。这个法身的菩萨从前面释迦牟尼佛的教化,他成就大乘善根,信解、观照、发愿以后,透过理观,事修,不断的增上,所以才有你现在看到的从地涌出的大智慧、大神通、大福德、庄严的菩萨。

《妙法莲华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禅的最高境界是不着相

禅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著相。所谓不著相就是看空世间一切...

【推荐】世间上什么寿命最长

奋勉不放逸,克己自调御, 智者自作洲,不为洪水没。 ...

高僧大德对夫妻情爱的开示

一般守五戒的佛教徒,尤其是净宗的同修们,一定会深自...

世间好物其实不必占有

我有个发小,非常有智慧,隔着二十年,我依然记得她那...

正因为向外贪求,才把本来佛遗失掉

我们众生向外贪著、妄想执著这一切事物,在这一切事物...

有所执着,必有所束缚

朋友带我去看一位收藏家的收藏,据说他收藏的都是顶级...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我们看这里有一段很重要,看蕅益大师的补充说明。蕅益...

圣严法师:不以自我为中心

《心经》中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是化解、对治「五...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敬佛不用烧纸钱

近来看见一些不明就里的居士或香客,手里拿着一大把冥...

【推荐】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重点

我想我们净土宗的目标在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

空掉内心的观念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我们会说这是牛奶;当...

我们今天为什么还流转三界呢

在本经当中讲一个例子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佛陀说:在城...

【佛教词典】七曜

(名数)日月与火水木金土五星也。宿曜经上曰:夫七曜...

【佛教词典】白槌

又作白椎。指打椎告事。白,告白;椎,系于一般律院告...

唯识要义解说

一、唯识之义 唯识者,据《成唯识论述记》云:唯谓简别...

法显大师西行记

法显,俗姓龚,平阳郡武阳(山西临汾)人。幼年时,三个...

圣严法师《为什么而忍》

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当山挡在前面,一味退让,永远也...

跟三宝结下好缘,这个非常重要

一个菩萨,你要跟三宝结下一个很好的因缘,这个非常重...

欲为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首先了解欲的体性、作用、分类以及欲为根本苦的原因,...

人最宝贵的就是良心

引言:不伤害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害人者必害己。 这个...

五台山「人皮鼓」的故事

世间的因果报应,跟人的善恶业力是直接关联的,如影随...

慧律法师:大骗子与小骗子

有一个老和尚住在山上茅篷,修行修了二十几年。 有一...

古人的仁慈之心

这是《阅微草堂笔记》里的公案。一个乡村有一位长者,...

证严法师成功的方法

过去要盖花莲慈济医院时,曾有关心的长者问上人,有没...

华严三圣与华严五祖

华严三圣 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 (一...

修行第一关,就是看我们放不放得下

在佛陀时代,佛陀与一位外道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公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