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

净界法师  2023/08/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

菩萨道在心中要产生三种力量──誓愿力、观照力跟行动力,其中这个誓愿力跟观照力,即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六波罗蜜是枝末。你说一棵树,这一棵树树叶少一点,这棵树还存在,它还有机会把树叶长出来;但是这棵树叶的根破坏了,这一棵树就要死亡。菩萨有很多很多的善法,以佛的标准,到底如何来判定一个人的价值?说这个人布施布施得很好,他持戒持得不是很好;这个人持戒持得很好,但是没有忍辱心!

我们菩萨的行为是多元化的差别,到底我们今天判定一个菩萨最重要的标准在哪里?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说,第一个当然是菩提心,你心中有没有成佛的愿望?你心中不想成佛,你修习任何的善法,在菩萨道来说都没有意义,因为你没有目标。

菩提心是总相,第二个别相就是观照力。你遇到障碍的时候,你化解障碍的力量有多深?有人会质疑说:为什么我们不用六波罗蜜来安立十地?我们要知道:六波罗蜜的行动力是生灭法,行为本身是生灭法。就是说,你今生能够布施,你来生不一定会布施;你今生能够出家持戒,你来生不一定出家持戒:这生灭法是退转的。我到底是用今生的你来判断你?还是用来生的你来判断你呢?但是你内心当中产生我空、法空的对治力,那种观照力,这个是不会退失的。就是我们今天判定一个菩萨价值的重要指标,就是看有障碍刺激你的时候,你心中产生了妄想,你如何化解妄想?你化解妄想的能力有多高?这个观照力就是判断一个菩萨价值的指标。

因为从佛法的角度,我们内心有无量的潜能,我们之所以不能显现,是因为妄想遮住。所以你有化解妄想一分的力量,你内心当中自然就会有强大的善良功能,你自然就能够修习六波罗蜜的善法,所以六波罗蜜是一个枝末。你内心当中有遮障,你六波罗蜜是没办法修学的。佛陀说的“十地”,他完全是看你觉悟空性、觉悟真理来判断,那这样子你六波罗蜜的价值何在呢?它有价值的,它就像一棵树的树叶,它会让你茂盛庄严。

但是我们要知道,树叶之所以茂盛,是因为它有根。就是《金刚经》说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我们判定一个贤圣的差别,是他对真理的观照、对于妄想的消灭这一部分,而安立了差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去做不该做的事

在整部《楞严经》的理论篇当中,佛陀主要是告诉我们两...

带业往生,你不能带着重业

修净土宗,你要做两件事情。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

有三种障碍,会破坏菩提心

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一、瞋恚,横于自他,而...

堕胎杀生,障碍往生

堕胎是用药品或其他方法,以侵害胎儿生命为目的,而故...

佛为比丘破前世情爱

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一位比丘出外托钵乞食,...

人最大的障碍从哪里来

我们修行人很怕听到障碍这两个字,你知道障碍是哪里来...

【推荐】不能把无病当成修行有功夫的表现

有种观点说信佛念佛了就没有病,把他没有病认为是他修...

日常所有的障碍,都当做临终模拟考

我觉得,一个人到了五十五岁,你日常生活就是一个战场...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

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不受染污的

真心不堕妄境!就像一面镜子,镜子可以照了整个外境,...

持诵往生咒的功德利益

往生神咒,全称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简称往...

生老病死与成住坏空,促长了众生的出离心

长养六心,守道始终。 学佛求道者,六心当具。这六心指...

【佛教词典】十界能化菩萨

初地以上之菩萨,能示现十界之身,教化十界众生。所谓...

【佛教词典】道丕

(一)(889~955)唐末五代僧。长安贵胄里人,唐之宗室...

得到临终正念的三个重点

大乘佛教,有很多很多的法门可以来修学,古德把整个大...

人,争个什么呢

有粮千担,也是一日三餐; 有钱万贯,也是黑白一天;...

清楚的觉知每一个起心动念

我们在打禅七的时候,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保持自我的...

有些事需要破格处理,结果才会更好

世间万事都有一定的格局,有时候格局也不是一成不变,...

一切诸法皆如幻梦境界

禅人真遇,生长卢陵,弃妻子出家,乐远离行,志向名山...

净业三福,庄严人间国土,标指极乐净土

我们透过这三福来看,佛法是非常圆融的,它能够把世间...

佛学常见辞汇(五画)

【去执】 去掉对一切事物、理论、思想以及意见等的固...

五百世做狗这么久,只有两次吃饱饭

佛灭度后了,有一位大阿罗汉叫祇夜多阿罗汉,他是在北...

皮肤粗糙不干净,是什么罪业导致的呢

一鬼问言。我有一夫。而畜多妇。我应直宿。而不见纳。...

忏云法师:打佛七的宗旨与方法

我们打佛七,宗旨在了生脱死,了生脱死的方法在一心不...

吃五辛的五种过失

还有「此法为菩萨说,此法为声闻说」这部经是给谁谁谁...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信根先向心田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