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很多人念佛都忘了这四个字——收摄身心

净界法师  2023/1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很多人念佛都忘了这四个字——收摄身心

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

前面的十种的法是远离攀缘,收摄身心,这以下就正式修禅定了。就是,前面的准备做好以后,你应该怎么样呢?“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当然菩萨有在家居士,有出家众。在家居士你可能要工作,有各种的事业,但是你每一天当中一定要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进入到一个不受干扰的处所,或者佛堂,或者哪里,你要在一个不受干扰的闲静处,或者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干什么呢?收摄其心。你受菩萨戒,你不能整天就把心这样放下去不管它,整天就是一天到晚打妄想,这是不对的,这个本身你就犯菩萨戒了。

那么收摄其心,净土宗收摄其心当然主要靠佛号了。过去我们的教务主任慧天长老,他讲到念佛,他提倡一种专注念佛法,我觉得很好用,我给大家说明一下他这个方法的应用。

他这个方法有两个重点:第一个皈依,第二个专注。就是你在念佛之前先修皈依,如果说你不会皈依,那就念那个慈云大师的《净土发愿文》,就是“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就是你是业障凡夫,阿弥陀佛是功德庄严,从因缘上,我们建立一种皈依的通身靠倒。这是第一个。

你的心跟佛号建立一种皈依的心态以后,就要修专注了。专注呢,他的方法是这样,每一天念一千声佛号就好,不要多。我们为什么很多人念佛念不好?就一开始贪多。你一天念三万声,他就念六万声,你六万声,他就念八万声,然后念的全部都是散乱心,没有一句佛号可以用的。佛号的目的是收摄身心,结果我们现在把收摄身心这个事给忘了。

你跟人家讲话的时候佛号也一直念,你工作的时候也念佛,其实这个都是一种兼带的,不是正修。就是,你拖地的时候念佛,当然好过打妄想,但是你不能把净土宗的定位把它定位成,念佛只是好过打妄想。这标准也太低了吧?你这个念佛是要感应道交的,你这种边工作边念佛,一心好几用,临终能够感应道交啊?

所以我们刚开始就是,念佛人要有一个观念:宁可少念,不可草率!因为就怕你养成坏习惯。你养成念佛就是随口溜过以后,即便给你充分的时间,让你专注地念一百声佛号,你也念不起来。因为你念佛号就是习惯从心中快速地溜过去,你没有真正用佛号来收摄身心。

所以他是怎么样呢?他透过三三四:三句、三句、四句(如果你气比较长,你可以分两口气,六句佛号一口气,四句佛号再一口气;或者你三口气,两口气都可以)。分成五点记数法。早上念十片,五百声;晚上念十片,五百声。他不多。

那么你一天早上把五百声佛号念好,晚上把五百声佛号念好,你今天功课就可以了。其他时间,你说我等车也念佛,那没关系。但是你这个一千声佛号念下来,皈依、专注,你念个三年下去,你就知道为什么叫做一句佛号收摄身心,你就懂这个意思了。

诸法因缘生嘛。什么叫因缘生,你知道吗?就是过程很重要,你刚开始跟佛号互动的时候,你是怎么样形成的。你们一开始就是随随便便,你也随便,他也随便,大家都很随便,那佛号跟你的因缘就是很随便的因缘。

但是,如果你是在一种很寂静的状态,先拜佛,然后万缘放下、手机关掉的情况下建立心中的佛号,诸法因缘生,这个佛号跟你的力量,它只要一现前,就是说你要修到这个佛号只要一现前,它马上可以把你的心收住,不用太多,十句佛号就够了。因为你就是这样栽培的嘛。这个佛号虽然是个音声,但是有些人栽培音声的时候是皈依的心、专注地念。

我们很多人对净土宗的念佛都忘了这四个字——收摄身心。不是把佛号念完就算了,而是你这个佛号有没有达到把你的身心世界给收住的感觉。目的就是帮助你收摄身心,用佛号来收摄身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法藏菩萨成佛以来已经十劫

【经文】 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

临命终的三个忆念

善根人直接从不迷下手,观想这个东西是我过去欠你的,...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容易吗

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众生却对...

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这样还是持名念佛吗

问: 如果是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那么还是持名念...

了解阿弥陀佛之前,先了解他的特色

念佛法门,普遍在整个大众当中,是很多人修学的。 但是...

一位老居士的濒死体验

二〇一一年年底,我在杭州某寺院做义工,经常听老居士...

没有生存压力的极乐净土

极乐净土的资生用具应念即至,这令我们非常神往。所以...

【推荐】念佛是大事中之大事

我等现今幸得人身,幸闻佛法,复幸得闻如是微妙净土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人生所有的相遇都不过是久别的重逢

人生本是一场旅行,当你被业力无情的抛到这个世界的那...

因为吃亏,才带来无穷无尽的福报

君子之德,益及子孙。今日之贵,昨天之功。 大千世界,...

为什么佛教会具有保佑的功能呢?

问: 我有一点不明白的地方想请教:不同的法师讲法都...

「布施妻儿和头目脑髓」是怎么回事

问: 请问师父,佛经中提到的布施妻儿和头目脑髓是怎么...

【佛教词典】菩提达摩(?—536,一说528)

菩提达摩(通称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他生于南印度...

【佛教词典】五重塔

五层之塔婆。又作五层浮图、五层塔、五级塔。其顶端置...

【佛学漫画】念佛就是多善根福德

念佛就是多善根福德...

观寿命无常是成就净业的根本

有师兄问我:如果总想着未来的死亡,是不是与活在当下...

佛教十恶与十善

【十恶】 由彼三业,能成十恶。恶者乖理之行,谓众生触...

净土法门四忌

修净土法门的,在一心念佛的时候,急遽不得,疑畏不得...

如果认为未来比较重要,那你应该学吃亏

我记得忏公师父在私底下对我们弘法的法师开示,他经常...

怎样拥有一个「无」的生活呢

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

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

随烦恼二十: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

为心情放个假

早上躺在床上,在一种没有被强迫的自然状态中,最容易...

你对「感受」还看得很重,你就不可能离开三界

我们开始不再随顺我们的感觉而走,我们一个修行者,你...

在家居士应注意的威仪

什么是居士? 答:是指虔诚信仰佛教,并且受了三归五戒...

入寺方知三宝恩

作为三宝弟子,学佛的第一步就是皈依三宝,但从形式上...

星云大师:从善如流的性格

有一天,从高雄回山,依空法师同行,途中他忽然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