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仙道跟佛道差在哪里呢

净界法师  2024/06/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仙道跟佛道差在哪里呢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前面十种仙,大智慧的佛陀把它做一个总结。

他说是等,以上十种的仙道,他们的特点,第一个,仙道要从人中求,一个畜生你没办法修仙道,一定是人道才可以修仙道。那么他是怎么样?炼心!当然其实还有炼身,他用运动、药物来炼身,他也有用各式各样的冥想来修心。他修炼身心,依止有所得的妄想来修炼身心,但是非常可惜,他怎么样?不修正觉!他没有真正地看到,我们不生不灭的现前一念心性这个本来面目,还是在生灭的因缘当中打转,这叫别得生理,就是另外成就一种延生,延长生命的道理,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纯想固形。

这个是讲他的因地,他的因地是不修正觉,别得生理。那么他的果地是什么果报呢?寿千万岁。

我们要知道,人不可能没有死亡,不可能!所以他是把死亡延后,所以古人说不老、不病有可能,但是没办法不死。那么他的寿是千万岁,而且他的个性远离人群,休止深山,他不喜欢跟人群往来,或者住在那种没有人居住的大海岛,整个都是大海,中间一个小岛,他有神通,他也不要坐船,他直接飞过去。

总而言之,他是绝于人境,他远离人群的吵杂环境。这样的一个果报体呢,佛陀说,斯亦轮回,他还是活在三界的生死轮回当中。为什么呢?因为依止妄想来修学他的身心,所以难免落入流转,不能够修学这种楞严三昧、正念真如,等到他死亡到来的时候,他还是要来到三界当中,随顺他过去的颠倒跟业力而散入诸趣当中。

我想,仙道跟佛道差在哪里?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仙道是追求长生,佛法追求无生,这个思考不同。因为你长生,你只要是生,这表示什么?生住异灭,那是一种生灭法嘛,你是在生灭法当中延长他的生命而已,他本质是生灭的。但是佛法是怎么样?佛法追求无生,正念真如,当我们的心正念真如,是直接趣入无生。

所以蕅益大师对仙道,他在注解当中有一段的批判,他说一个人的精神用在追求长生,他的果报只成千万之岁,你的生命达到千万岁;但是你把这个人的精神,用在修学佛法而正念真如,最后的果报是大般涅槃,万德庄严。所以他说,修学仙道就好像你用那无价的摩尼宝珠,把它当作那个弹弓去打黄雀。说这个摩尼宝珠是无价的,结果你拿摩尼宝珠去打黄雀,打到一只黄雀,这个黄雀也没什么值钱,但是你把摩尼宝珠给丧失掉了。

在古德的注解讲出一个譬喻说,仙道有一个吕洞宾,这个八仙之一,他修成长生不老之法以后,又练成了一双雌雄剑,对自己很有信心。有一天,黄龙禅师在说法的时候,他刚好腾云驾雾从旁边经过,他就降下来,到了法座当中去听。听法结束以后,黄龙禅师说,此中有盗法之人,有人盗法!这个时候吕洞宾就出来了,他说,我心中有不死之法,我何必盗法呢?我有长生不老的法术,何必盗法呢?黄龙禅师说,你这个人是守尸鬼!守住生老病死的色身,守尸鬼。吕洞宾就很生气了,他就射出他的雌雄之剑。这个时候,黄龙禅师他入正念,就入真如三昧。我们前面讲过,真如是一切法的根本,所以他入真如三昧的时候火不能烧,水不能淹,刀子也不能割他。所以那个剑射到黄龙祖师的前面的时候,自然落地,就插在地上。这个时候吕洞宾要把这个剑,用法术把它收回来,收不回来。这个时候吕洞宾就心生惭愧,就拜黄龙祖师为师父。黄龙祖师就跟他开示,开示以后,他也开悟了,他说自从一见黄龙后,方悔从前错用心。

我们的身心世界它是生灭的因缘,这个本质是不能改变的,你不管怎么修,它一定要生老病死,这个轨则是不会变的。所以你一开始依止生灭心,你不可能得到不生灭的果。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你拿一盘沙不可能煮成饭的,不管这个沙是七彩色的,放出多大的光明,它的本质还是沙。沙永远是沙,你不可能把沙变成饭,不可能!

所以《楞严经》它的观念很好,就是说你一定要成佛,成佛有成佛的根本,你找不到这个根本,永远不可能成佛,就是真如嘛,十方诸佛依真如为根本。所以我们找不到真如为现前一念心性的时候,根本就是不得其门而入,你不可能成佛的!

所以这个地方,后来,当然吕洞宾他的思想一改变,诶!心生则种种法生,他依止正念真如的心生起,所有的功德都改变。仙道的调身、调息、调心,其实佛法不排斥,诸位你看看天台的《小止观》,它讲调身之道,调呼吸之道,很多东西跟仙道几乎是一样,但是动机不同。它在理观这一部分,事修是完全相同,理观不同。

所以说,这个地方,不是说它的法门有什么错误,而是心态的错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信佛好长时间了,为什么没有进步

问: 我学佛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了,但觉得自己没有什...

如何佛化家庭

问: 如何佛化家庭? 了幻法师答: 所谓佛化家庭,即...

福报越大生死业力越大

这个悟性真常了惑虚妄,就是说啊我们先经过破妄,诸位...

不要再问我你的前世是什么

不要想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不要整天为了不确定的事而...

学佛人都应牢记的六则典故

神通广大并不代表是得道圣人 唐朝延载元年(西元六九...

宏海法师:百千万劫难遭遇

好,我们尊敬的信忍法师慈悲,我们陈会长还有我们学会...

朱斐:与大学生谈如何学佛

今天,欣逢贵社(指普觉学社)第二届第二次社员大会,...

自作聪明的愚人

过去,有一个人到他人宅舍中,见到这户人家房舍的墙壁...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圆通」的解脱境界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什么叫做...

祈求功德不如寻求断恶之道

现在,人们四处求功德,似乎总是会于往返的路程间在巴...

植物也是生命,难道不是杀生吗

当我向别人阐述为什么我们要吃素的时候,最常遇到的反...

持戒与作善,功德果报天壤之别

戒法跟善法的差别。这是论它的性质,要是讨论它所成就...

【佛教词典】不惜身命

指能舍身命。谓为求无上道,能舍去身命。佛教以救度众...

【佛教词典】已断作意

【已断作意】 p0229 瑜伽十一卷十六页云:已断作意者:...

源断流枯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这是物各有其性。人不往上爬那是没...

十方国土中进食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可思议

本品中舍利弗又打了一个妄想饭点到了,大家的午餐怎么...

行四事能令菩萨速得陀罗尼法

经常有人会问如何修行最快捷,诵哪一部经最有功德,持...

圣严法师:如何能明心见性

惠能大师谓惠明曰:「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

善护口言,切莫落在绮语之中

常常说到口业四种过:恶口骂人、妄语欺骗、两舌离间、...

众生最大的也是最难断的贪

柏林禅寺在唐朝出过一个伟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他的...

往生到极乐后的正报身心相貌

我们看第十七,乐如漏尽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

净土是上根器所修法门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及真歇了(禅师),谓净土一法,...

念佛蒙佛护念,所以不会着魔,有这么回事吗

有人问省庵大师:参禅全靠己力,所以多易着魔。念佛则...

是否有人比佛陀更强

一次,佛陀遇到四位孔武有力、正试着搬动一块巨石的壮...

梦参老和尚《为什么要学习占察善恶业报经》

历史的因缘 诸位菩萨,祝大家吉祥如意,身心健康。 现...

即使都追求到手了,也不过是如幻梦一场

人们所乐爱及追求的,没有一样能逃离无常的腐蚀。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