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痛中念佛时,此心常念「痛」多于念「佛」

道证法师  2024/12/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痛中念佛时,此心常念「痛」多于念「佛」

念佛人体验佛力,就如游泳者体验水的浮力一样。末学承受大众深思,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呈奉供养,只有说说自己病中,屡屡失败的一些经验,也许有人在漫漫长夜独自流泪时,会用得到吧?初病倒时,因为觉得不大声念佛实在心里听不明白,体力越差注意力越难集中,站着摇摇幌幌,走路跌跌撞撞,躺着昏昏沉沈,只有打坐比较可以支持。

因为对末学病况而言,比起拜佛或走动,打坐还算是较容易的姿势。最初也只好流泪忍过腿骨的疼痛,猛力一直出声,念到嘴唇都肿起来,再念到肿消下去,开始一小时顶多能念六千声佛号,每天尽量打坐十小时,持念六万声佛号,也难以做到雪公老师所教的‘百八心不乱’,说实在病痛里念佛的心情,都太急迫。静夜里,听自己白天念佛的录音带,发现是一种身心逼迫的气氛,不能做到“南无”。亦即“皈命,把命交出去”的轻松自在,能皈命一分,方能感到一分佛力,能全然皈命,才能体会十分佛力。我们的交出去,好像都会在不自觉中又偷偷要回来,“南无”虽然好唱,但是不易真正实行。

一天末学凝望佛颜念佛,突然感受到一启示,也忽然发现含藏在名号中的慈悲。无论是哪一国人,痛苦时,几乎都喊出“阿”的声音,佛的悲悯让我们在称名时,就尽情畅吐痛苦烦恼积郁,假如能柔软松开口腔,尽心舒畅念“阿”,痛苦就随音声倾泄化空了。

其实“阿弥陀”三个字各别都有无尽的奥义。梵语“阿”字,翻译成“无”,含“本不生”的意义,故是空谛。“阿”字观说:“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一个”阿“字功德便巍巍如是,喜欢研究的学长,也可以去读经逐字探讨。但真正念时,是不思议的,只须清畅地一个字一个字念清楚。除了当前这一个字,什么都是多余的!身心苦恼都在“阿”字里解放吐空,在病中念久真的不禁会感谢佛名大恩!

《量度经解》中描述“佛口”说:“口之两角,竟半麦之分,其梢向上翘起,如花瓣之尖,美妙含笑之容。”由佛的微笑中,发现佛名号里的“弥”字,轻轻全抿双唇念出,就似绽放安详微笑之容。正如慈悲之意,是拔苦予乐,称念佛名“阿弥”二字,就足有拔苦又予乐之功,真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光”!念一声就和佛会心一笑,常念就常和佛会心微笑,真是念越多越欢喜,真是不可思议的“欢喜光!难怪古德说,念佛之乐唯念佛人可知。

放松身心、放松舌头轻念“陀”,不管是梵音,国语、台语,舌轻触上颚,清晰念听,就鼓舞阵阵精进向上的气机,有如自家充电一般。佛是圆满的觉悟者,一念到佛,也让我们转面向光明,同照本有的佛性,末学是念佛幼稚班,说不出弘深的道理,只是想到许多辗转病榻众苦逼迫的同伴,不由得忘记自己的浅陋,唠叨说一些垂手可得的念佛之乐。阿弥陀佛有愿,在其名号中“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所以信佛慈的人,只要老实念,念念都能得到功德宝!

真的,末学至今尚不曾靠用止痛剂,都是靠放松身心令柔软,凝视佛像或闭目忆佛慈颜,感恩地恭念万德洪名。尽心念到最清畅,您能发多清晰的音,就尽十分力发到多清晰。同时回收“音光”,逐字听明;即使不出声,也要聆听静默里,清畅开怀的佛声。犹如经中所言:“畅发和雅音,歌叹最胜尊”。

我们虽然不能共聚念佛,但可以一起乘着佛声的翅膀,飞越过十万亿烦恼痛苦,到极乐世界的琉璃枝梢,与那迦陵频伽合唱一曲南无阿弥陀佛,共用无量光寿的甘美和开阔庄严!经上描述极乐国的乐音,以八个字“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我们即使默念、小声念,也要在心中听到清畅哀亮微妙和雅的佛声,真的胜过世间一切音声,您知道吗?第六天上万种乐音再好千亿倍,也不如极乐七宝树的一音之美呢!

曾有病患向末学抱怨,痛中念佛还是痛,不灵!其实痛中念佛时,此心常“念痛”多于“念佛”,因为贪爱身体胜于向往佛,末学自己在痛中练习念佛,一定要听清“阿”,才续念“弥”,听清了“弥”才续念“陀”……如此逐字凝神听清,进入口念耳听的道路,就如火车轮卡上了轨道,容易驶向无忧国土,解除痛苦有不可思议的疗效!

假若燥急挣扎,即使口念佛,心仍念痛,呼吸急促,使血流受扰,更痛。不如松张口腔,舒畅念听‘阿弥陀佛’,真的有听清楚,就收到佛给我们的加被,好像打通电话,收到佛的回音一样。假如被剧痛所转,不能一下放柔软,只要循着口念耳听的路走去,就收到佛的音光加被,不特意放松,也自然柔软。

假如您曾认真练习过,也许会发现,我们的耳朵太习惯听杂音,想好好听清净慈悲之音阿弥陀佛,也会常脱轨。末学个人颇契机律航法师的“并耳念法”,并两耳听力于一耳,专注一耳听,如常言形容“侧耳倾听”,对苦境中摄心很有帮助,也助熟悉“口耳之道”,与弥陀的交通要道。

五浊的尘扰里,与其煎熬于百千思虑,万种情绪,不如安享念佛的宁谧,忆佛的欣喜!既有弥陀大愿又何须烦恼!?只须静听自己心中当下的佛声。五浊尘扰里,有太多的因缘,会让我们忘失了觉悟和慈悲,然而不管走到天涯海角,不管遭逢天灾人祸,总有一双慈眼在关怀注视我们。向心灵深处去寻觅这双慈眼吧,心灵深处那不转的慈眸一直在守望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道证法师文章列表

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

一、《圆觉经》: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

阿弥陀佛这个愿发得太及时太重要了

垂慈接引,这个接引对我们很重要啊,这个愿发得是太及...

助念他人,启示自己

张奶奶老人家舍报了,家属不同意为她助念,即便是免除...

星云大师《人间万事都会过云》

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 不只是时间会...

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针对不同根机

问: 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

阿弥陀佛光明遍照,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问曰:若言无碍光如来光明无量,照十方国土,无所障碍...

【推荐】九十岁老母亲往生纪实

一九二九年二月二十四日,母亲出生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卜...

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

今之参禅不灵验者,第一无古人真实志气,第二不把生死...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推荐】达摩大师破相论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答曰:...

不随妄转,心常觉照,安住真如

修《楞严经》的人就是,我不随你阿赖耶识而转,我安住...

布施佛法的功德利益

《发觉净心经》讲:如果不是为了贪求果报,也不是为了...

颠倒的人生

世尊涅槃转眼两千五百多年了,世尊在经典中所悬记的末...

【佛教词典】不断轮

(行事)禅林之语。为祈祷而定僧员,日日相续,讽诵经...

【佛教词典】隐峰

(人名)姓邓氏,称为邓隐峰。初游马祖之门,不能见其...

除却心头火

有一个久战沙场的将军,已厌倦战争,专诚到大慧宗臬禅...

会观照的人,还怕人生会不圆满吗

佛教有一个修行的法门,名为观照。凡今日社会人士,不...

如何远离那些不顺的报应

我们应远离恶业,勤修良善,就不会遭如是报应,不遭那...

若布施者反感,义工是否造业

问: 对于一些公众,被一些义工半推半就去给慈善团体...

遇到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下该怎么办

你在遇到紧急情况,如果是你自己的话,先调整心态,再...

菩萨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生相

菩萨虽然利益众生,看众生受苦,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

佛设五戒,以不杀第一

圣人之教。以五常治世。仁为首。不杀曰仁。佛设五戒。...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

百丈怀海禅师是禅宗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重要人物。著名...

圣严法师《净土在人间》

大家一向认为,净土一定是指佛的世界或是佛国,例如,...

世界众多,分四大种类

土,即世界,为众生所依居处。众生为正报,世界(土)...

佛陀乞食空钵而回的因缘

一次,比丘们问佛:世尊!您成正觉后,曾入娑罗聚落乞...

随时观想地藏菩萨就在你的顶上

不论在大寮做饭也好,在客堂工作也好,随便你做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