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憨山大师:出生死法

憨山大师  2011/09/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所说的修行出生死法,有很多方便法门,但其中只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直捷简要。经曰:“若修净土,当净自心。”现在修行净业,必须以净心为本;要净自心,第一先要戒根清净。因为身三、口四、意三这十种恶业,是三恶道的苦因。

持戒先须三业清净,三业清净了,那心也自然清净了。为什么呢?如果身不杀、盗、淫,身业就清净了;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口业就清净了;意不贪、嗔、痴,意业就清净了。这样,十恶永断,三业冰清玉洁,心地不就清净了吗?

在这清净心中,要厌恶娑婆的苦,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树立念佛的正行。念佛要为生死心切,先断一般不必要的外缘俗务,单提一念,以一句“阿弥陀佛”为命根,念念不忘,心心不断。十二时中,行住坐卧,饮食起居,酬酢应对,动静闲忙,于一切时,不昏沉,不散乱,置心一处,并没有其他的想念。这样用心,久久纯熟,以至梦中也不忘失。做到寤寐一如,使功夫绵绵密密,打成一片,这正是得力的时候。若是念至一心不乱,那么,临命终时,净土境界现前,自然不会被生死所拘留,就会感得阿弥陀佛放光接引,这就是必定往生西方的效验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有起心动念,都是妄想。那是生死的根本,所以招来恶果;现在把妄想的心转为念佛,那就念念成为净土的因,所以是乐果。若是念佛心心不断,妄想消灭,心光发露,智慧现前,这就成为佛的法身了。

念佛求生净土,是要了生死大事。假使不知生死根株所在,毕竟向什么地方去了呢?古人说:“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由此可知,爱乃是生死的根株。自从有生死以来,生生世世,舍去一身,又受到一身,都是爱欲在流转。因此,现在我们发心念佛,就是要念念断这爱根。

很多学佛人在家念佛,日常眼见儿女子孙、家务财产,没有一件不爱;没有一事、没有一念不为亲属家庭打算,这就是所谓“生死活计”。这样,虽正在念佛,可是心中的爱根不曾一念放得下,佛尽管在念,爱心尽管增长,生死又什么时候能了呢?

我们应该在儿女之情现前的时候,回光返照,看一看这一声佛号,果能敌得这爱吗?果能断得这爱吗?若断不得这爱,如何了得生死?因为爱是多生以来习惯了熟练了的,念佛则是才发心,很生疏,还不切实,因此不得力。如果目前的爱境控制不得,那末,当临终时,就会只见生死爱根现前,毕竟自己作不得主张。

因此,奉劝念佛的人:一定要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上念念斩断。如若能下如此决心,努力做去,那么,念念就是出生死的时候了。古人说:“目前都是生死事,目前了得生死空。”如果念念真切,刀刀见血,而不能出离生死的话,诸佛都将成为妄语者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想到清净的国土,一定要净化你的内心

从二谛圆融的角度,什么叫做唯心净土呢?说一个真实通...

临终时怎么知道来的是阿弥陀佛

问: 请问法师,临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但我没见过佛...

【推荐】在忆佛念佛中破除障碍、增长福报

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你必须把你的生命完全投入到弥陀...

附体这种东西,赶紧念佛把他送走

这个要注意了,自己一定要有正念。不能让其他的东西附...

念佛是享受,念的时候就是极乐

我们今天大概从早上五点多钟有几位菩萨就在那里练习。...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念佛法语

1最先根本文: 求生净土,信为最先。从始至终,信为根...

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我们专念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要我们专念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

念佛人的心中,要有两个相状

但净土宗的修行方法──它是从一个无相的心性当中,重...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教护生与动物保护

编者按: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短短两句话...

这四条分钟定律,改变无数人

好好利用一分钟,与随意浪费一分钟,看似没什么区别,...

海山长老谈净土法门的修行

2013年4月24日,海山长老安详示寂,世寿86岁。长老以弘...

祖师训诲出家三十要则

一 出家要真参禅,参透未生以前; 一日凡躯脱落,灵光...

【佛教词典】诸篇覆藏罪犯故作吉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诸篇覆藏罪。由识知故隐。非疑...

【佛教词典】金錍轮

(书名)本名金刚錍。一卷,荆溪湛然着。明非情草木悉...

为什么不能认识自己

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为什么吾人不能很快地...

地藏菩萨及地藏经介绍

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

如何证明人是素食动物

对于素食的另一种争论,在于人类是素食动物还是杂(肉...

造业容易,等要忏悔灭障,就要付出百千倍

在马鸣菩萨造的《大乘起信论》,一念不觉生三细,三细...

想赚钱要靠努力与福报

世间的人之所以贪财,因为财富是安全的保障,是身分、...

受戒后犯戒,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

问: 是先受菩萨戒后再慢慢持,还是等持好了再受?如...

福增长者的出家因缘

佛陀住世时,王舍城中有位长者,名为福增,已年过百岁...

一生中不必计较的20件事

1、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

一个人要健康,要常常感恩你的色身

古时候有一个公案说:在饥荒的时代,有一个母亲,她要...

福报的水养智慧的鱼

我现在发现,我们同学说起来比我说得好,也都说得头头...

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

至诚求佛,坚持坚定 二〇一二年,我第一次来到东林祖庭...

印顺大和尚谈出家的经历

记者: 印顺大和尚,很多人对您出家前的经历非常感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