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无常就是永恒》

圣严法师  2010/10/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般人对人生的追求,大多从物质、精神、永恒三个方向着手。物质是人类生活的先决条件,包括自己的身体以及生活环境,都需要透过物质才能得到种种满足与享受。在现代社会,因为科技进步,物质条件普遍提高,人们生活得更舒适。但是,现代人并没有因此比从前的人更快乐,烦恼的人还是觉得烦恼,甚至比从前更痛苦。

因为欲无止境,对物质的贪求永远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与幸福,只能够带来一些便利。但是所谓的便利,也并不是绝对的便利,因为从一方面获得便利,同时在另一方面却也可能失去种种的优势。例如,现代人住在大房子里,窗户关得密不通风,室内有空调,又有各种现代化设施,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安全、享受。可是,住在房子里的人毕竟与天然的空气隔离了,因此他们同时也失去了与大自然连结。所以,对物质的追求并不总是可靠的。

至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则是非常抽象的,因为这是每个人内心的感受、认识、经验和体会。精神生活的层次因人而异,精神层次低的人,无法体会到在物质之外还有什么生活意义。可是拥有精神生活的人,便能从读书当中体会到一些道理、理念,读书对他而言就是一种享受。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并不是说读书一定会带来物质上的财富,而是指书本能够带来精神上的成长、寄托和安慰。艺术与宗教也是如此,特别是宗教上的信仰,相信有天国、佛国、净土,或是相信在冥冥之中有神、佛、菩萨来协助我们,这也是精神生活中的一环。

至于永恒,其实是永远都追寻不到的,因为世界上并没有这种东西。佛法讲‘无常’,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不变的,只有‘经常在变’这个原则永远不变,所以无常就是永恒。如果我们能明白任何东西随时都在变动,并不是经常、永久的,而不执着永恒的存在,就能得到解脱了。

以佛法的观点而言,在物质、精神与永恒三者之中,物质与精神是需要提升的,但永恒则是空洞不实,所以我们不需要追求永恒。追求、执着于虚幻的理想,一定会产生问题,不如脚踏实地面对现实。如果在现实生活之中,能够活得非常踏实、清楚,不觉得有烦恼或痛苦,这就是最好、最究竟的生活方式。

也许有人会怀疑,既然成佛是最究竟的,难道佛不是永恒的吗?其实,佛的力量是处处都在、时时都在,但因此也等于处处不在、时时不在。他并不是永远都在固定的地方,但也不是永远都不在那个地方。平常我们虽然感觉不到佛的存在,但每当我们需要佛的时候,他的精神、力量就自然与我们同在。

所以,真正的永恒就是没有永恒,而是超越永恒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一切的权势、财富、享乐都是无常

佛要教化的众生是什么呢?是刚强众生。我们这些众生都...

劝老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今天我要对专修或主修净土的老人讲一点话: 老人们该好...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因为有此三件觉悟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由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把握当下,做就对了

在一个大丛林中,有位七十几岁的老和尚。他从十几岁到...

【推荐】「自我」只是虚张声势的皮包公司

佛教博大精深,而又简明透彻,在指点人生、透析尘寰方...

医院是个好地方

最近因为有亲属做手术,我便频繁地进出医院。看到的听...

常念「生死无常」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这是印光大师警示我们学佛者的佳...

惟五更可以勾当自家事

李廌,是苏东坡的门生,他在《师友谈记》中记载了这样...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圣严法师《用平常心应试》

每年到了夏天,就是升学考试、求职考试等最热门的季节...

纠正不好的习气

有位女士的说话音量惊人,即使只对一、两个人谈话,也...

圣严法师《把孩子「过继」给观音菩萨?》

一位居士曾经问到:一些父母生下孩子后,为了使孩子平...

圣严法师:不除妄想不求真

六祖大师的弟子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中一开始就这么...

【佛教词典】法界次第初门

凡三卷。隋代智顗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略称法界...

【佛教词典】不乐修行利他之行

【不乐修行利他之行】 p0341 瑜伽七十一卷十五页云:由...

念佛的修法

念佛修法出自印光大师《复高邵麟书四》,是指至于念佛...

当别人遭受痛苦时不要幸灾乐祸

佛陀在《诸法集要经》中说:若见造非法,生劣心随喜,...

有十种方法能快速得福

每人个都想得到幸福,幸福有它的因,才能得到幸福的果...

外婆的往生纪实

我的外婆刘秀芝,山东省烟台人,今年93岁。外婆性格好...

打开生死痛苦之门

什么是痛苦之门呢?《楞严经》讲主要就是我们攀缘的心...

北大研究生出家记——我一无所有,但非常快乐

在跟我结婚前,她提了三个条件: 第一、不需要我的任何...

佛的光明随时在我们身边

我再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一篇故事的隔一篇,讲到...

古代高僧的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之一,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论...

施灯的功德利益

《施灯功德经》云:如是少灯奉施福因,所得果报福德之...

打佛七是否最能够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问: 打佛七,克期取证是否是最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如何禅净双修?如何识空性,破空性

问: 如何禅净双修?如何识空性,破空性?修心很重要,...

倾听生命的呐喊

一头牛的死亡 四五个穿长筒胶鞋的屠夫把一头牛拖进了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