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信愿行三资粮

宣化上人  2011/0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信、愿、行,这是修行净土法门的三资粮。什么叫资粮呢?就好像你要到一个地方去旅行,先要预备一点吃的东西,这叫粮;又要预备一点钱,这叫资。资粮,就是你所吃的和你所需要用的钱。你想到极乐世界去,也要有三资粮;这三资粮,就是信、愿、行。首先你一定要信,你若没有信心,那你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没有缘;你若有信心,就有缘了,所以首先要有信。你信,要信自己,又要信他;又要信因,又要信果;又要信事,又要信理。

信,什么叫信自己?你要信自己决定可以生到极乐世界,你有资格生到极乐世界去。你不要看轻自己说:‘喔!我造了很多罪业,我无法生到极乐世界去。’这就是没信自己。

你造的罪业多,是吗?这回你就遇到好机会了,什么好机会?可以带业往生;你造的什么罪业都可以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可是你又要知道,带业是带宿业,不带新业。宿,就是宿世,前生的、未学佛前的罪业可以带去;新业,就是将来的罪业;带宿业不带新业,就是带过去的罪业,不带将来的罪业。你以前所造所行所作,无论造了什么罪业,现在你改过自新、改恶向善,那么以前你所造的罪业,可以带到极乐世界去,但不带将来的业。

信他,你要相信西方确实有一个极乐世界,离我们这世界有十万亿佛土这么远。这是当初阿弥陀佛在没成佛以前,做法藏比丘时,发愿将来造成一个极乐世界,十方的众生若愿意生到他的国土,不用旁的,只念他的名号,就可以生到极乐世界上,其他什么事情都不用费心──这是又容易、又简单、又方便、又圆融,既不费钱,又不费力,可以说这是最高的法门,最无上的法门,只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生到极乐世界去,这就是信他。

又要信因、要信果。信什么因?要信你自己在往昔有善根,才能遇到这种法门;你若没有善根,就遇不著这念佛法门,也遇不著佛一切的法门。因为你有善根,在往昔种这个善因,所以今生遇到这个净土法门,而能信、愿、持名。你若不继续来栽培你这种的善根,你就不会成就将来的菩提果,所以你必须要信因、信果,信你自己在往昔种下这个菩提之因,将来一定会结菩提的果。好像种田,这个种子种到地里头,必须要栽培灌溉,它才能生长。

信事、信理。什么叫信事?什么叫信理?你要知道阿弥陀佛和我们有大因缘,他一定会接我们去成佛,这是事。信理,为什么说我们和阿弥陀佛有大因缘?若没有因缘,我们就遇不著这净土法门。阿弥陀佛也就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也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念佛而成的阿弥陀佛,我们众生如果能念佛,也可以成阿弥陀佛,这是个理。

有这种理,有这种事,那么我们依照这个事理去修行,如同《华严经》讲的‘事无碍法界,理无碍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在自性里边来讲,我们和阿弥陀佛根本是一个的,所以我们都有成佛的资格。阿弥陀佛,是众生心里边的阿弥陀佛;那么众生,也是阿弥陀佛心里头的众生。因为这种关系,也就有事有理。但是这个道理,你必须要相信,也必须要去实行,不能懒惰;譬如念佛,一天比一天要增加,不是一天比一天要减少。

‘信’已经讲完了,再讲‘愿’。什么叫愿?愿就是你愿意的;你所愿意的,你意念所趋,你的心想要怎样,就发一个愿。这个愿,就是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过去诸佛和过去的菩萨,都依照这四弘誓愿,而证得佛的果位,而行菩萨道;现在的佛菩萨和未来的佛,也都是依照这四弘誓愿而修行证果。但是发愿,你要先有这个信心,首先必须要信‘有极乐世界’,第二要信‘有阿弥陀佛’,第三要信‘我和阿弥陀佛一定是有大因缘的,我一定可以生到极乐世界。’因为有这三种‘信’,然后就可以发愿一定要生到极乐世界去,所以才说‘愿生西方净土中’,我愿意生到极乐世界去,不是人家勉强叫我去的,不是有人来把我牵著去的。

虽然说阿弥陀佛来接我,还是要我自己愿意去亲近阿弥陀佛,愿意生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愿意到极乐世界见佛闻法,要有这种的‘愿’,然后又要‘行’。怎么样行?就是念佛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噢!好像救头然,好像头要丢了,有人想要把我的头割去了,就要那么著急地保护自己的头,不敢懈怠。

念佛就是实行信、愿、行,这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旅费、资粮;资粮就是旅费,就是所用的钱。到极乐世界,这也好像旅行似的,但是你要有支票,要有钱;这‘信、愿、行’三资粮,就是旅行支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如何正确运用十念记数法念佛

问: 我平时用印光法师讲得念十声的方法记数,但我发现...

《净土圣贤录》之往生比丘

往生比丘 《净土圣贤录》初编者际清居士彭二林评论道:...

净土祖师们一生的总结

这句六字大经王具足圆融、圆满、顿捷。所以大家遇到这...

阿弥陀佛是在自心之内,还是在自心之外

问: 《阿弥陀经》有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五个好处

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功德不可思议。今天能来...

恶人所造的恶业是否可带业往生

问: 带业往生,善人得往生,恶人以前所造的恶业是否...

慧律法师《念佛人不要忽略般若智慧的重要》

有因缘碰到佛法的人,也想修行,但是,却认为自己很行...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才能专心

这是正常情况,不能说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乱,这是...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宣化上人:破除迷信的色彩

我觉得中国佛教有很多迷信的色彩存在,有些不合情理的...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宣化上人:人为财死的秘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两句话是对呢?还是不对?...

宣化上人:以利益世人为己任

你们要立大志,做大事,不要想做大官,赚大钱。那是为...

【佛教词典】二眼见色

【二眼见色】 p0030   大毗婆沙论十三卷二页云:当言...

【佛教词典】任持差别有三种

【任持差别有三种】 p0634   集论七卷八页云:云何任...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佛力加持

佛能度一切众生,但是他不能度无缘之人。我们说佛不度...

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

我以阐提出家,自己揣摩根性庸劣,罪业洪深。因此于禅...

圣严法师:不除妄想不求真

六祖大师的弟子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中一开始就这么...

《阿弥陀经》与《金刚经》是否矛盾

弟子业障深重,赋质愚蒙,幸闻净土法门,而得皈依座下...

自他二力的净土法门

其他法门,依靠自力修行,要成就很难。好像我们要游过...

趴身铺路 所求为何

「慈」,佛陀就是以慈度化人群。为了使众生人人幸福快...

「五福临门」的因是什么

有一句话这样说:各有因缘莫羡人。一个人得到福报,都...

生活安逸发不起厌离心,念佛不恳切,该怎么办

问: 弟子按照印光大师说的耳听心念的方法来念佛,但是...

【推荐】造寺供养舍利,非比丘正业

《僧祇律》记载这段迦叶尊者在佛陀圆寂之后,对比丘们...

大安法师:念佛人临终时冤亲债主会不会来障碍

问: 一些讲法者在讲法的时候,特别强调怨亲债主的问...

茹素三天的省思

其实人生下来时,都有善良、无染、清净的本性。只因后...

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佛陀再次告诉我们;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