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边修功德边造业

宣化上人  2011/02/12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各位想一想,佛在往昔修无量无边的功德,才能成佛。我们为什么没有成佛?就因为没有修无量无边的功德。我们的功德相差太远,因为一边修行一边造业。所谓「修的没有造的多」,一天到晚造身业、造口业、造意业。

譬如在意念里,常想人家不好,想人家对不起我,想人家不如我等等妄想,于是在意念中,造了很多「贪、瞋、痴」的恶业。在口上也造业,常讲是说非,尽打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等。有些人若是一天不讲是非,好像一天不能活着;一天不打妄想,好像没有吃饭一样不自在。一天到晚要靠「讲是非、打妄想」来生存,你们说怪不怪?真令人费解。

有这种毛病的人,自己还不承认,还要瞒着、遮盖它,还说自己没有打妄想,没有欲念,戴着假面具,到处骗人。其实在这世界上,怎能骗得了人?不但骗不了人,连自己也骗不了。为什么?因为自己打妄想,问问自己知道不知道?若是知道,那就骗不了自己,既然骗不了自己,怎能骗人呢?愚痴人才有这种的行为。不修行的人,戴着假面具,昧心厚颜,专做些不守规矩、不光明正大的事,自己还不承认。因之,终日在醉生梦死中度生活,一点功德也没有修,怎能成佛?与佛相差十万八千里。

换言之,我们所修的功德,还没有造孽业多,也可以说「所得的没有所丢的多」,焉能有所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读诵《法华经》的24个理由

1. 看看《妙法莲华经》到底妙在哪里?智者大师光讲这个...

祖师也有业障啊

我们在修学过程中,一听说哪位是菩萨示现的,马上本能...

虽属惑业凡夫,亦可承佛慈力带业往生

观汝所说,足知汝虽看《文钞》、《嘉言录》,依旧绝不...

【推荐】大行无边际的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梵语音多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或邲输跋陀,亦译...

消业障最快最好的方法

首先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久学者,我们都是业障深重的。业...

如法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

假设我们能如法地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看经文:...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体了吗

问: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体了吗?该怎么办?明知这样做...

持戒的功德

佛陀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国中的须达长者有七个儿...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宣化上人:坐禅的姿势

万佛圣城每年都有几个禅七,每次七天。每年在弥陀圣诞...

人为色死

现在回到正题,我觉得中国的一些话,有自相矛盾处。所...

宣化上人:改过迁善最吉祥

各位啊!我祝你们都新年快乐!不要新年忧愁,不要新年...

宣化上人:魔是来帮助你修道

各位!要知道,修道不是容易的事,你想修道,就会有魔...

【佛教词典】赖耶缘起

为四种缘起之一。法相宗之唯识说,主张一切万法皆由阿...

【佛教词典】功过格

逐日登记自己所行之善恶事,藉以考查功过之表格或书籍...

【视频】梦参老和尚《观身无我》

梦参老和尚《观身无我》

【视频】妙境法师《大迦叶尊者度贫妇》

妙境法师《大迦叶尊者度贫妇》

【视频】惠空法师《禅宗运心的举例》

惠空法师《禅宗运心的举例》

口念佛心跟着妄想走,这样往生会有障碍吗

问: 一面念佛,一面妄想不断,乃至口中念佛心跟妄想走...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

我们看佛陀对末法时代的一个预言。下一段。 预记末法:...

【推荐】为什么他念几句佛号就往生了

我们说了这么多道理,就是要你做这件事情:请你把愿力...

为什么佛菩萨的法身能常住呢

法身的相貌,他是常住的,他没有生灭变化,那是恒常存...

劝茹素断荤戒杀放生

一切众生,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二致。但以迷而...

为人助念,即是成就他人作佛,功德难思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前已开导病人,令生...

12张《华严经》经文壁纸,带您一窥华严之美

在汉传佛教经典中,《华严经》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与...

外境既然无实有,哪有什么可贪的呢

我们对一切人事物,都不应该生起贪心。为什么呢?因为...

助念者应有的心态

以信愿引发信愿 《要解》里面有一段话:问:西方去此十...

到此放开手来用工,处处是得力处

参禅人,在散乱心中参禅,不是妄想打工夫叉,即是工夫...

徐志摩对婚姻轻率的行为与结果

民国年间的诗人徐志摩(1896-1931),他的恋爱史和婚变...

至诚念佛,则杂念妄想悉渐消灭

原文: 念佛亦养气调神之法,亦参本来面目之法。何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