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修行要及时

宣化上人  2011/07/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众生与佛的一念真心,是无二无别的。为什么佛早已成正觉,而我们仍然轮回六道,昏迷颠倒,整天爱呀、爱呀爱的,情情爱爱,丈夫也放不下,妻子也放不下,子女也放不下,终日在六尘里转。学佛他没有看得那么重要,家庭却看得那么重要,总是说:“我要负我的责任。”到你死了,谁来负你的责任?简直不懂得算数。知道应该修行,便去修行,为什么要管这么多闲事?

经文上说:“而佛世尊却具无量神通智慧。”有神通就是有智慧,智慧驾御神通,神通和智慧是二而不二。你若没有智慧,也不会有神通,此乃是由功德庄严的。

【而我等则但有无量业系烦恼】,你想一想,一生中跟这个有关系,跟那个也有关系,所以被业力缠缚。昔日妄造业缘,今时则被业力所牵,你想脱离三界,业力却不肯放过你--善恶夹杂业,净染夹杂业,人我夹杂业,是非夹杂业,统统来了。人被烦恼所障,生死所缚,所以终日迷迷糊糊。

你想要修行吗?“未到时候哩!”

你想修行吗?“多等一会吧!”

总是拖延:“等多几年,小孩子长大了才算。”

“多等几年,孩子结了婚才算。”

“等我见到孙子才说吧!”

“等孙子结了婚才算。”

“我还未看到曾孙哩!”

这样那里有完的一天?你们不要被世上虚假的快乐迷住了,所谓“名利小事人人好,生死大事无人防。”很多人又怕子女没有钱用,于是拼命地为子女打天下,结果:

财也大,产也大,后世子孙胆也大,

天下事儿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也小,产也小,后世子孙胆也小,

些些事儿自完了,子孙产小祸也少。

给子孙留钱愈多,愈容易惹出大祸;给子孙留钱不多,反而没有这么多麻烦。所以又说:“有子强如父,留财做什么?有子不如父,留钱做什么?”有子女比你更有本事,你留钱给他做什么?子女若不如父,留钱给他,让他去吃喝嫖赌,放逸无度,反而累了他。

“心性是一,迷悟天渊”,我们的心性和佛本是一体,迷与悟却有天渊之别。“静然思之,岂不可耻?”我们只懂得挂儿挂女,不会挂佛挂菩萨。没有人心里惦念佛菩萨多辛苦,只懂得为自己子女劳碌奔波,供他们读大学,考博士学位,将来出人头地,做个大老板,那时候我有私家车出入,吃得好,住得好,尽情享受。

【修德有功,则性德方显。】当你修行有德时,什么智慧、神通都自然显现出来。所以说:

聪明乃是阴骘助,阴骘引入聪明路。不信阴骘使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阴骘,就是人家见不到的功德,无形无相的好事,例如你默默地帮助他人,不要人知道,不居功。所谓:

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不用到处去卖广告,说:“你知道吗?泰国哪间庙是我造的,新加坡哪座桥是我修的,香港哪个宝塔是我盖的。”

可是怎么知道你的钱来历如何,是否干净?或者你偷来、骗来的,那就功不补过了。佛,是你欺骗不来的;不可以造了罪业,然后到庙里说:“佛老爷,我送你一点钱,贿赂贿赂你,你能消我的罪吗? ”佛不是这样的。

所以经文上说: 【不辜佛化,不负己灵。】就是这个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

【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

居士修行与弘法中的几个误区

佛制四众弟子,出家众以修习梵行、弘法度众为要务,在...

人生世间纵获高寿,亦瞬息即过

【原文】 人生世间,纵获高寿,亦瞬息即过。倘不自勉力...

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

问: 弟子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是否业障...

定课多少不重要,但坚持很重要

当我们能够修忍辱,把既有的功德保持住以后,不能够得...

转念念佛,直到妄想消灭,佛号独存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 我们在两...

一切事物终将离散败坏

过去,佛陀住在摩偷罗国跋陀罗河边的伞盖庵罗树林中,...

星云大师《日常修行》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修行离...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唯有成佛才是真孝

讲起孝道,有的人一听到这样讲,就想:我要回家孝顺我...

宣化上人:无明就是贪瞋痴慢疑

无明就是贪瞋痴慢疑,这五种恶业,能令人颠倒发狂。 ...

宣化上人:改恶迁善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

宣化上人:佛光普照

佛光普照,佛的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众生心。把众生的心...

【佛教词典】辫发

(杂名)不动明王之顶髻也。...

【佛教词典】宝金

(1308~1372)元代临济宗僧。乾州(陕西)永寿人,俗...

味欲的过患

四、诃味欲者:所谓苦、酸、甘、辛、碱、淡等,种种饮...

在家庭工作中修行

汝上有老母,下有眷属,当以勤心照顾店铺为事。所言修...

不看他对我如何,而看他对别人如何

一次,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对老师说:东格拉底这人很...

遇到什么灾难,就这样去发愿

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

诵经后出现不如意,可以先不诵吗

问: 师父,如果诵经后出现一些不如意的事,是不是就...

证严法师:父母应该给孩子是关怀,而不是溺爱

父母为孩子操心、担忧的情形,时有所闻!其实,父母给...

最适合嗔恨心强的对治佛号

我们学佛,其实主要是修炼自己的心,如果能将嗔恨心降...

宁舍身命也不能做的四事

宁舍身命,不谤正法;宁舍身命,不谤圣贤。宁舍身命,...

【推荐】破除淫欲冲动的方便法门

世间一切苦恼,都由爱欲而起。世间凡夫无法断除爱欲之...

印祖因念佛痊愈眼疾,而对净土起信

印光大师出生六个月大的时候曾经患过比较严重的眼病,...

善解方便法

有一位太太,到处跑道场。先生上班、孩子上学后,她也...

平凡决非浅陋

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东西往往最重要。水和空气是平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