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欲速则不达

宣化上人  2011/08/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很多学生刚入学时,皆抱定一个目标:预备读好书后,要做什么事,或读科学、电脑学,或其他课程。读书的期间,若总把目标存在心里而不专一攻读,则读书读不好,为什么?因为你心中有障碍物。譬如你想得到医学博土,但不专心致志去读,终达不到目的。必须暂时把医学博土的念头放下,放下任何的期望,只专心读书,才能达到目的。

坐禅的道理一样,坐禅乃为了开悟,开大智慧,了生脱死。但你坐时不要存这个念:我什么时候开悟?我如何开大智慧?如何了生脱死?应该念兹在兹,参悟“念佛是谁?”不要管开悟不开悟,开智慧不开智慧,了不了生死。若常存著这些念头,总不能开悟。为什么?因为你心里有障碍物,必要将身心放下,无拘无束,无挂无碍,专一参“念佛是谁?”参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别有一番天地。可是你也不需要存这个心。当你的功夫纯熟,它自然会到这个地步,不要贪快,所谓“毋欲速,欲速则不达;毋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坐禅人要把心制之一处,不打旁的妄想,制之一处,则无事不办,一切事都会相应,你会得到你所应得的成绩。不要有不劳而获的思想:“我刚一坐,便想有什么感应。”不要求感应、贪效验,若贪效验,很容易走火入魔。魔见到你贪便宜,你既然把贪欲之门开了,他就会钻进来:你若无贪快的心、贪便宜的心,魔也对你没法子。这一点,各位知见上要搞清楚,才去坐禅,不可忽略。

为什么我举出读书的例子?因为读书是这样,参禅也是这样,无论做什么事,只管向前做,不要存收获的企图。你若存收获的企图,则大相迳庭,与本来的目标离得远之又远!

再举一个浅显的例子,好像人人懂得吃饭。你肚饿时,只要吃饭便饱;若只去想你饿了而不去吃,终不会饱。人穿衣服穿得不够,便觉得冷,你若添多一点衣服就够了;若只想著冷而不多添衣服,总是冷的。人坐禅亦同理,只要坐就够了,不需要想你如何开悟?如何开大智慧?如何了生脱死?只要去参就够了。所谓“道是行的,不行哪有道?德是做的,不做哪有德?”必要付诸实行,才能相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在违缘中坚定自我

什么是违缘?违缘就是我们生活、修行等方面所遇到不如...

在家学佛应当注意的五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佛法作为一种人生的最高智慧,已经得...

圣严法师《在家信徒的处世原则》

作为在家的佛弟子,除了五戒之外,对于子女,应当善尽...

林则徐:十无益格言

1、【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一个人,假如连父母都不孝...

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

大乘法教导我们的事很多,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像《涅...

一天至少要有1小时独处空闲

《广论》云: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 这个部分...

虚云老和尚:在忙中修行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

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

问: 弟子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是否业障...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宣化上人:魔是来帮助你修道

各位!要知道,修道不是容易的事,你想修道,就会有魔...

宣化上人:聪明的由来

古人有几句话说得很有用: 聪明乃是阴骘助,阴骘引入...

宣化上人:沙门的意思

沙门有四种: (一)圣道沙门。 佛可以称为圣道沙门,...

从六条路入佛门

各位善知识,大家在此讲堂聚会,对佛教一定有兴趣。有...

【佛教词典】金刚部主

(术语)三部五部各有部主。金刚部以阿閦如来或金刚萨...

【佛教词典】一相智

(术语)证悟诸法一实相之智也。智度论六曰:以此方便...

忏云法师《修行法语·净土篇》

○劝修净土 余少闻轮回往返之说,辄自悲流浪五浊,怅...

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如果你有志于临终...

石头本无意,何必自生怨

一个小沙弥在化缘的时候与一位农妇吵了起来,最后发展...

高僧「马喝奈」的故事

太白顶西边有个虎山,那是白马寺海德老和尚出家的地方...

境无好丑,你怎么想就变成什么相貌

我举一个例子。比方说有一个老母亲,老母亲有两个女儿...

星云大师《佛教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

「一个国家、一个团体有没有前途,就看他对年轻人是否...

印光大师初出家的风波

印光法师来到南五台山出家不满三个月,大哥就找来,一...

省庵大师《四念处颂》略解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阐述一心二门心真如门和心...

夏季五种补肾最佳食物

天气炎热,工作繁忙,不少上班族觉得整天昏昏沉沉的,...

天意与人为

简单的区分:天意是前世的因,人为是今生的努力。 前...

我们能听闻这部经,要感恩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我们看这个名称,在...

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萨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