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菩提树下成道

2014/1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菩提树下成道

菩萨坐菩提树下,以慈忍力降伏众魔。时值二月七日入夜以后,菩萨全身放大光明,于甚深禅定之中,思惟真谛之理,于诸法得解脱自在,进而悉知过去生所造善恶诸业,累世轮回之处、生身父母、妻儿眷属、贫穷富贵、寿夭祸福、种姓名字等,一切历历明明。

菩萨观诸众生无始劫来流浪诸有,遂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思惟:‘一切众生若无善知识救拔,则始终轮回五道业海,头出头没,不知出离之道;执着虚伪不实的我及种种境界,横生苦乐……’,如是直至上半夜尽。

中半夜时,菩萨以天眼观察世间,无量众生所受之苦及造作之因,悉如揽镜自照般明彻清晰,不由悲悯慨叹:‘三界之中,无有一道真正快乐!’继而于下半夜时,更微细观察众生之性,推寻无始以来众多生死循环不已的缘由:‘何以众生有老死之苦?’自出生那一刻起,即注定将一步步迈向老死,故知老死以生为根本;唯有离于生,方可免于老死之苦。’

‘生,又从何而来呢?’菩萨思惟:‘一切生命的开始,既非从天而降,又非自然而生,皆是仗因托缘而有;由于执着欲爱、色法、无色法,而造作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有之业。’进一步,‘欲有、色有、无色有’从何而来?三有之业从‘四取’而来,包括:欲取(贪取色声香味触等五尘之境)、见取(妄计取着五蕴之法为我见、边见等)、戒取(取着非理之禁戒)、我语取(取着我见、我慢之说)。然而,‘取’从何生?‘四取’皆从‘爱’生,因有爱憎而生执取。

菩萨又继续思惟,‘爱’从何而来呢?爱由‘受’而生,而感受从根尘相‘触’而来。‘触’由‘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头而入。‘六入’从何而生呢?‘六入’从‘名色’而生,于胞胎中形成六根。

又复思惟:‘“名色”从何而生?’‘名色’由‘识’而生。由于识神入胎,与色质组成具有情识之胞胎。那么,‘识’从何生呢?‘识’由念念迁流、造作之‘行’而生。复观‘行’之所由,则起于‘无明’,因不觉而起心动念、造作种种业行。

菩萨了悟,一切生死流转既从无明而起,若能破除无明,则行无由造作;‘行’灭则无造作意‘识’;‘识’无妄动则‘名色’不生;‘名色’不生则‘六入’不生;‘六入’不生则‘触’无从生起;不相接‘触’则无有感‘受’;无‘受’则不生‘爱’憎之心;贪‘爱’不生则无所执‘取’;‘取’灭则不致招感三‘有’之业;三‘有’灭则不‘生’于三界之中;无‘生’则无有‘老死’之忧悲苦恼。如是逆、顺观察十二因缘,证缘觉之圣果。

至下半夜,入金刚喻定,破无始无明。此时天边晓光乍现、暗冥褪去,菩萨心中亦放大光明,一切习气、业障尽净无余,具足圆满一切种智,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释迦牟尼佛初成道,心中证知:‘“八正道”即八圣道,三世诸佛如实履践、得趣涅槃之路。我今亦如是成就佛道,智慧通达,一切自在无碍。’此时大地现十八种瑞相震动,天地之间祥和澄净。天鼓作乐,梵音相闻,香风徐起,祥云处处普降甘露,园林里花果刹那间丰盈成熟。空中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等落英缤纷;七宝莲花涌现,环绕菩提树周匝,遍满三十六由旬。

诸天奏众伎乐,一路梵呗赞颂、散花烧香,执种种庄严宝盖幢幡来迎,遍满虚空欲供养如来。天龙八部护法诸神恭敬供养,亦如是端严盈满天际。此时,一切世间有情心中慈爱充满,无嗔恚恼害之意,见到如来成道诸多瑞相,皆欢喜雀跃、无有疑惧。个个心意调柔、舍离憍慢,降伏悭吝、嫉妒、谄曲、欺诳诸恶。五净居天人离喜乐之根,获致更胜殊妙禅悦。

地狱众生苦痛顿消,暂得喘息,无比欢喜。一切畜生不再弱肉强食、相互戕害;饿鬼悉得饱满,无复饥馋渴念。世间所有幽暗之处,皆得日月普照光明。

由于大圣法王释迦牟尼佛出现于世,大转法-轮,以无量智光,照破众生无始劫来痴闇无明,众生闻法修习,得以业消智朗,了悟本具的自性光明。

释迦族先祖甘蔗王,其父昔日舍弃国城王位、出家学道,得仙人五神通力,又勤修十善,生于天上。此时先王乘神通力,至菩提树,于虚空中合掌、欢喜赞叹:‘我甘蔗族裔中,出了一位断除诸漏、成一切智之圣者,为世间作眼目,真是殊胜啊!’

得值佛世,人天一切有情莫不欢喜踊跃,唯有魔王愁忧往后徒众锐减,忍不住兴叹悲怆!

典故摘自:《释迦谱卷第一·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之四》

省思:

经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为救拔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故世尊慈悲示现成就佛道的过程,上半夜、中半夜至下半夜,于禅定中如实观察‘苦、集、灭、道’四真谛及十二因缘之理,从生死流转门入圣道还灭门;以正知见破惑证真、开启人天眼目,照破无始劫来烦恼障蔽,为众生带来离苦解脱的智慧光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悉达多太子见老病死而出家

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弃国财位,入山学道。服乘白马,...

悉达多太子的成道之相

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天案树枝,得攀出池。灵禽翼从,...

矜哀三界,出兴于世

下兜率而降神,住世八十其年,令九界众生,彻见本来真...

佛与提婆达多过去的因缘

过去,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法时,身患风疾,医王祇...

尸毗王本生

很久很久以前,古印度阎浮提洲的提婆拔提城里,住着一位...

净界法师:精进的释迦牟尼佛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的特色,在六...

王子舍身饲虎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有一天,国王和皇...

佛的九大象征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是迦毗罗卫国释迦...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目犍连尊者入涅槃

在《说一切有部律》上说到目犍连尊者入涅槃的事情。目...

法华譬珠喻

佛陀于《妙法莲华经》举髻珠为喻,为大众开示佛法,有...

鱼王悲心救饥民

久远之前,有一群贫穷困苦的人,一心向佛,也发心布施...

改一字即可避免「十后悔」

某天,有一位学僧前去请教云居道膺禅师,他问道:弟子...

【佛教词典】云门三日

禅宗公案名。本则公案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对学人...

【佛教词典】密在汝边

禅林用语。意谓佛祖所传之法,并非秘密者,而系在自己...

人心的九个结

从前,印度有一位叫无著的菩萨,他是佛教非常有名的一...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

《地藏经》的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是什么意思

问: 《地藏经》里的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

坏人可不可以度

小和尚满怀疑惑地去见师傅: 师傅!您说好人坏人都可...

【推荐】他的生命中多了佛的力量在里面

念佛的人,他平常心中有一个归依境,他能够信、愿、持...

念佛之人不可效仿愚人做愚痴事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生...

《云居山志》上记载的「一粥之缘」公案

云居山就有过这个事情。某某禅师他听说云居山真如寺道...

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

卖斋立毙的故事

有种情况,也是我们这现前一念心,由于我们开始修行转...

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

问: 在修行当中遇到障碍,如何克服? 大安法师答:...

净土岂有十万亿之遥耶

然娑婆秽土,全是众生染想感结,纯一秽恶;而蠡髻梵王...

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

过去,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时,为所有的天人等四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