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谓「普特切罗」

2025/0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何谓「普特切罗」

普特切罗,又名补特伽罗,是梵语 pudgala的音译,意为众生,即轮回转生的主体。

窥基大师这样解释普特切罗:“梵言补特伽罗,唐言数取趣。谓诸有情数数起惑造业,即为能取(因也);当来五趣,名为所取(果也)。虽复数数起惑造业,五趣轮转,都无主宰实自在用,故言无我。乃补特伽罗,即无我矣。此所无即我,是为我空也。彼凡夫等皆执心外实有诸法,又执此法有实主宰,此说为无,无即彼空,无别体也。”

《瑜伽师地论》中,弥勒菩萨则说:“补特伽罗,成就出世圣法种子;而未获得亲近善士,听闻正法;未于如来正觉正说法毘奈耶,获得正信;未受持净戒;未摄受多闻;未增长惠舍;未调柔诸见。”

也有经文将普特切罗译为“数取趣”,《慧苑音义》上解释“数取趣”,意思是“谓造集不息,数数取苦果也。”

《玄应音义》上说,普特切罗“旧译云人。应云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也,言数数往来诸趣也”。普特切罗在六道中不断轮回,所以“言舍天阴入人阴,舍人阴入畜生阴”。佛教认为,三界中六道众生既有三善道,也有三恶道。凡夫临命终时,被自身的善恶业力推动,便在三界轮回不止。

正如《佛说十善业道经》中世尊所说:“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此外,众生在六道中轮回不息,多生累劫,天上人间,罪苦地狱,都曾互为父母兄妹,冤亲债主,谁比谁也好不到哪去,都是半斤八两,五十步笑百步。正如黄庭坚诗曰:“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 在此意义上,众生皆平等。

佛经上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并用“盲龟浮木”的譬喻来说明投生为人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

“一切世界设满中水,水上有板,而板有孔。有一盲龟,于百岁中,乃一举头。欲值于孔,斯亦甚难。求索人身,甚难甚难。”在幽暗的大海深处,住了一只瞎眼乌龟,生活在永无止境的黑暗之中,每过一百年,才有机会浮出海面。大海中飘荡着一根浮木,中间挖有如乌龟脖子一样粗的孔。瞎眼乌龟只有用头顶住浮木的孔时,才能重见光明,获得人身。因此《涅槃经》上说:“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值浮孔。”

在六道中,天道太快乐,阿修罗忙着争斗,都无心修行;三恶道太苦或太愚痴,也都无法修行。只有人道中苦乐参半,且人又具备一定愿力与智慧,所以最适宜修行。娑婆界诸佛都是在人道示现成佛。所以能得人身非常宝贵,只有抓住机会,精进修行,才能解脱。否则,下次得人身,又是千载难逢,万劫不复。

总之,众生既互相羁绊,也互相成就。因此,佛子们做回向时会说:“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四重恩”中就有是“众生恩”。众生都有离苦得乐之心,因此佛菩萨成就菩提道的因缘,都离不开众生,也是大乘佛教利乐有情的发心所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第二十愿--系念必得往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

情欲如水,因果轮回如堤坝

原文: 譬如长江大河,由有堤圩,故不横流。人情如水,...

佛陀说愚痴有六苦,唯有念佛得大解脱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说到,愚痴的苦,有六种之多: 一、...

堕入鬼道的四种因缘

我们把堕入鬼道的四种因缘简单地说明一下。 第一种,是...

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

讲完信、愿、持名,佛陀为什么又讲今现在说法呢? 这个...

鬼道的十类

在《楞严经》的思想,是地狱受报以后,转为鬼道继续受...

人类普遍的一种的悲哀

我们一般人的生活情态,从早上睁开眼睛离开床铺,到晚...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来金口无虚语,历...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何谓「六即佛」

【六即】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师,立六即佛义,以示...

文殊菩萨十大愿

一、若有一切众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随缘受化。...

何谓烦恼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人生的大患,生死流转...

寺院外墙为何大都漆成黄色

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我们在朝访游历名川古寺时,...

【佛教词典】尼二部受戒传至东土之始

亦名:东土二部受戒缘起 子题:八敬受戒但专爱道 羯磨...

【佛教词典】一灭

一个宣示寂灭(涅槃境界)才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

在寺院上早晚课的方法

对各位来说,现在在柏林寺做早晚课,有很多不适应。特...

五位百法——心法的种类功能与意义

学习佛法的第一个困难,就是为不了解名相的含义所障碍...

念佛摄心方便法

都摄六根 一句弥陀念诵听 专注力 净念相继 十句成片三...

交朋友时应注意什么事情和原则

问: 有人因为被朋友伤害而不肯相信朋友,我们在交朋...

梦参老和尚:善用其心

我们好多道友,皈依佛之后会问:师父啊!怎么修行啊?...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的决心

【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

念头不起则已,一起必落一界

我常常劝你们都要吃素,都要念佛,为啥呢?既然大家都...

凡事都要有计划

人在世间上生活,每凡做一件事,都要有预备、有计划,...

母亲往生记

末学母亲杨澄志于二〇一八年三月七日,在浙江省徳清县...

「一夜情」的诸多后遗症

(1)患病风险。 偶尔一次没关系,这是一夜情男女普遍...

本既无迷,悟亦不立

问:如何是修道? 师云: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

算命的师父

一个居士问:师父,你会不会算命? 清净说:会,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