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九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般若经第十一会施波罗蜜多分

西明寺沙门玄则撰

盖万德相照,统之者三身;万行相资,都之者六度。若冲虚之六翮、伺尘之六情矣。故每因别会,各彰其分焉。至如利物之基、舍着之渐,详其要也,无出施乎。但施有沦昇,良资诱析,所以室罗复集、檀那肇唱,欲令三坚失守、十度成津,即当蹑四誓之修期、排七空之祕键,轹二乘而直上、摧三轮以遐骛。糺以唯识,何国城之可依?斥以假名,岂头目之为我?推之以随喜,则不植而自滋矣;络之以回向,则不劝而自覃矣;控之以菩提,则不迁而自致矣;权之以方便,则不念而自融矣。故不患物之少也,患夫用心之不弘;不患施之难也,患夫忘取之不易。其有严心以为净,是未臻其严矣;趣寂以为真,是未会其寂矣。又况名誉福乐之求,王贼水火之虑,其于致极,不亦弥远。然则大觉之士弘愿所归,其财施也,毕生品以充足;其法施也,罄含识而出离。然后忘其所以为之,失其所以利之,洎乎无感矣!巍乎有成矣!惟斯文之允被,欣此念之方恢,虽卢至之不拔、卜商之难假,亦冀慈音渐染、鄙悋推移,自此而还,孰能无变!其文句赡溢,诲喻殷明,凡勒成五卷,非重译矣。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九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三百人俱。

尔时,世尊告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经久如方得圆满?」

时,舍利子便白佛言:「无上正法,佛为根本,佛为导首,佛为所依。唯愿世尊宣说开示,令苾刍众闻已受持!」

世尊尔时再三命劝舍利子言:「汝今应为诸菩萨摩诃萨宣说布施波罗蜜多。」

尔时,具寿舍利子蒙佛再三殷勤命劝,承佛神力,先以布施波罗蜜多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言:「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应缘一切智智,以大悲为上首,修行布施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缘一切智智,大悲为上首,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则能摄受一切智智,疾证无上正等菩提。复次,诸菩萨摩诃萨宁以无记心行于布施或不行施,终不以回向二乘地心而行布施。何以故?诸菩萨摩诃萨应怖声闻、独觉地故。」

尔时,满慈子问舍利子言:「何因何缘,诸菩萨摩诃萨应怖声闻及独觉地?」

舍利子言:「勿诸菩萨摩诃萨众谓一切智与二乘等,故我令怖。」

时,满慈子复问具寿舍利子言:「诸菩萨施与声闻施有何差别?」

舍利子言:「声闻行施回向涅槃、阿罗汉果,菩萨行施回向菩提、一切智智,是谓差别。

「又,满慈子!如有二人俱行布施。一缘王位而求胜果,彼行施时作如是念:『愿我由此作大国王,统领八方皆得自在。』彼随此愿后得为王,匡化世间自在安乐。一缘臣位而求胜果,彼行施时作如是念:『愿我由此得作大臣,王所爱念委任驱策,随王所欲皆能成办。』彼由此愿,终不为王。虽此二人俱行布施,而随所愿果有胜劣。菩萨、声闻行施亦尔,谓诸菩萨行布施时,缘一切智智,大悲为上首,以所修行与有情共回向无上正等菩提,由此能得一切智智。若声闻众行布施时,缘声闻果自求解脱,不求无上正等菩提。菩萨、声闻虽俱行施,而随意愿果有胜劣,一由施故得一切智智,一由施故得声闻果,是谓差别。

「又,满慈子!譬如有人修行布施,求作长者或作居士。复有一人修行布施,愿为长者、居士、僮僕,当知菩萨、声闻行施胜劣意愿亦复如是。」

尔时,满慈子赞舍利子言:「所说譬喻甚为希有!善能开显二施差别,我亦当说二施譬喻。谓如有人持百千宝诣巨富者,作如是言:『今以此物奉上仁者,愿相摄受作亲僮僕,所有事业我皆能办。』诸声闻众行施亦然,愿作如来亲近弟子,菩萨不尔,是谓差别。又,舍利子!如有女人舍王宫乐,持百千宝窃诣长者或商主家,而语彼言:『今奉此宝,愿相纳受以为妻室,毕身承事终不亏违。』如是声闻修行布施,但欲求作如来弟子,菩萨不然,是谓差别。」

时,舍利子便赞具寿满慈子言:「善能辩说二施譬喻甚为希有!谓诸声闻无巧方便,所行布施取声闻果;若诸菩萨有巧方便,所行布施普为摄受一切有情,得一切智。

「又,满慈子!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一切行中应先行施,作如是念:『我今所造此惠施业,施十方界一切有情,令永解脱恶趣生死,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已发无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于无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圆满一切智智。』如是菩萨思惟外境不离内心,摄诸善根令其渐次皆得增长。是诸菩萨若时若时摄受善根护令不退,此诸菩萨尔时尔时展转邻近一切智智,是诸菩萨若时若时渐得邻近一切智智,此诸菩萨尔时尔时善根圆满,趣向无上正等菩提,能尽未来利乐一切。

「又,满慈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作是思惟:『若诸有情眼所照处,愿彼一切皆得如是我所惠舍饮食等物。若诸有情受我所施饮食等物,随己所须少分受用,持余转施他诸有情。彼诸有情少分受用,复持转施诸余有情。如是展转,尽有情界皆同受用我所施物。我由如是布施因缘,摄受善根量无边际。复持如是无量善根,普施十方诸有情类,皆永解脱恶趣生死,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已发无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于无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圆满一切智智。』是诸菩萨若时若时摄受善根展转增长,此诸菩萨尔时尔时摄受一切波罗蜜多,是诸菩萨若时若时摄受一切波罗蜜多,此诸菩萨尔时尔时展转邻近一切智智。当知如是诸菩萨众方便善巧,虽施少物而获无量布施善根。何以故?满慈子!以布施心境无分限,回向证得一切智故。

「又,满慈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生如是心:『我施善根勿招余果,唯证无上正等菩提,能尽未来利乐一切。如是回向无上菩提非余果者,乃名布施波罗蜜多,普令一切波罗蜜多皆得圆满。若无后心缘一切智回向无上正等菩提,虽行布施而非布施波罗蜜多,亦不能令余所修习波罗蜜多速得圆满,亦不能得一切智智。』

「又,满慈子!诸菩萨摩诃萨虽少布施,若能回向无上菩提,当知彼施其量深广,定能证得一切智故。诸菩萨摩诃萨虽多布施,若不回向无上菩提,当知彼施其量浅狭,不能证得一切智故。

「又,满慈子!若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不起后心回向无上正等菩提,亦不缘于一切智智,是菩萨摩诃萨虽行布施,而非布施波罗蜜多,能招生死非一切智。若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能起后心回向无上正等菩提,亦复缘于一切智智,是菩萨摩诃萨所行布施,名为布施波罗蜜多,不招生死得一切智。

「又,满慈子!若菩萨摩诃萨虽行布施而不执着,虽能回向无上菩提亦不执着,虽能缘于一切智智亦不执着,是菩萨摩诃萨方便善巧,修行布施波罗蜜多速得圆满,亦令一切波罗蜜多究竟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能尽未来利乐一切。」

尔时,满慈子问舍利子言:「尊者所说如是法要,为自辩才,为承佛力?」

舍利子言:「我承佛力说是法要,非自辩才。」

时,舍利子复告具寿满慈子言:「假使十方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一切有情,为欲证得阿罗汉果,经如殑伽沙数大劫,以诸财物,或施无量无数异生,或施无量无数声闻,或施无量无数独觉,彼所获福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有菩萨摩诃萨缘彼布施,作是念言:『彼诸有情所获福聚我皆随喜。』是菩萨摩诃萨复持如是随喜俱行诸福业事所有善根,普施十方诸有情类,愿彼一切皆永解脱恶趣生死,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已发无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于无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圆满一切智智。是菩萨摩诃萨由此随喜回向善根,一切智智速得圆满。是菩萨摩诃萨所有随喜回向善根,于前有情布施福聚,百倍为胜,千倍为胜,乃至邬波尼杀昙倍亦复为胜。如是菩萨所有随喜回向之心,超胜世间诸有情类所行施福,是为菩萨方便善巧,虽少用功而福无量。

「又,满慈子!假使十方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一切有情,住如殑伽沙数大劫,恒以无量无边供具奉施诸佛及苾刍僧,彼由此缘获福无量。有菩萨摩诃萨缘彼福聚深心随喜,作是念言:『彼十方界诸有情类,能于如是真净福田,恭敬供养身心无惓,善哉!善哉!我于彼福深生随喜。』是菩萨摩诃萨因随喜心所生福聚,于十方界一切有情施佛及僧所有功德,百倍为胜,千倍为胜,乃至邬波尼杀昙倍亦复为胜。如是菩萨随喜之心,超诸世间所行施福。如四洲界所有珠宝、火药等光虽能照曜,而彼一切皆为月轮所发光明之所映夺,如是十方诸有情类所行施福虽量无边,而为菩萨随喜之心所引善根之所映夺。如四洲界所有光明,皆为日光之所映夺,如是十方诸有情类所行施福,皆为菩萨随喜善根之所映夺。

「又,满慈子!如多百千迦遮末尼聚在一处,虽有种种杂色光明,若有持一吠琉璃宝置其聚上,令彼一切杂色光明悉皆隐没。如是十方诸有情类,虽住无量殑伽沙劫,恒以种种上妙乐具,施有情类或施佛、僧,而一菩萨于彼福聚起随喜心,所获功德胜彼福聚百倍、千倍乃至邬波尼杀昙倍。

「又,满慈子!如多百千世间凡马集在一处,轮王马宝若入其中,令彼一切威光隐没。如是十方诸有情类,虽住无量殑伽沙劫,修行布施集诸善根,而一菩萨于彼善根,深心随喜所获功德,胜彼善根百倍、千倍乃至邬波尼杀昙倍。

「如是菩萨随喜俱心,映夺世间施福业事,是故菩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于诸有情所作功德应深随喜。

「又,满慈子!诸菩萨摩诃萨应持所起随喜心俱诸福业事,施十方界一切有情,愿彼十方诸有情类,皆永解脱恶趣生死,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已发无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于无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圆满一切智智;是诸菩萨若时若时舍诸善根施有情类,此诸菩萨尔时尔时展转邻近一切智智;是诸菩萨若时若时于己善根不执我所,此诸菩萨尔时尔时能以善根回施有情,愿皆离苦得永安乐;是诸菩萨若时若时舍己善根施有情类,此诸菩萨尔时尔时虽不修习菩提资粮,而能邻近一切智智;是诸菩萨若时若时于己善根不执我所,施十方界一切有情,愿皆离苦得永安乐,此诸菩萨尔时尔时善根增进,邻近无上正等菩提,能疾证得一切智智;是诸菩萨若时若时于己善根不执我所,此诸菩萨尔时尔时摄受无量殊胜善根。何以故?满慈子!此菩萨心境无分限,回向证得一切智故。

「如是菩萨随喜俱心方便善巧,虽持随喜所引善根回施有情,而于善根及有情类都无所执;虽愿有情解脱恶趣及生死苦,而于恶趣及生死苦都无所执;虽愿摄受诸有情类,令发无上正等觉心,而于发心都无所执;虽愿摄受诸有情类,令于无上正等菩提永不退转,而于此位都无所执;虽愿摄受诸有情类,令菩萨行速得圆满,疾能证得一切智智,而于此位都无所执;虽愿自得一切智智,而于此智亦无所执。如是菩萨无所执见,当知是为方便善巧。如是菩萨随喜回向俱行之心,皆有方便善巧力故,能普任持诸余菩萨摩诃萨众,令获殊胜利益安乐,及自摄受一切智智,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又,满慈子!设十方界一切有情,住如殑伽沙数大劫,恒以种种上妙供具,奉施诸佛及苾刍僧,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修诸福业。有一菩萨持一钵饭施佛及僧,其福胜彼百倍、千倍乃至邬波尼杀昙倍。所以者何?以此菩萨不见施者,不见受者,不见施物,虽观诸法本性皆空,而行施时常不远离回向发愿,谓持施福与有情共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愿同证得一切智智。是故菩萨行布施时,于诸有情所行施福,百倍为胜,千倍为胜,乃至邬波尼杀昙倍亦复为胜,由斯定证无上菩提,利益安乐诸有情类。

「又,满慈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应起是心:『我今惠舍如是财物,诸所引发殊胜善根,普施十方诸有情类,在地狱者,速出地狱;住傍生者,速脱傍生;居鬼界者,速离鬼界;人、天趣中有忧苦者,愿彼一切忧苦永息;厌生死者,速出三界;十方无量无边有情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已发无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于无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圆满一切智智。』是诸菩萨若时若时舍诸善根施有情类,此诸菩萨尔时尔时摄受布施波罗蜜多;是诸菩萨若时若时摄受布施波罗蜜多,此诸菩萨尔时尔时增长一切波罗蜜多;是诸菩萨若时若时增长一切波罗蜜多,此诸菩萨尔时尔时摄受无量殊胜善根;是诸菩萨若时若时摄受无量殊胜善根,此诸菩萨尔时尔时展转亲近一切智智。如是菩萨方便善巧,虽少用功而获多福。是故菩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常应勤修方便善巧。

「又,满慈子!是诸菩萨若时若时于己善根不执我所,此诸菩萨尔时尔时摄受无量无边善根。所以者何?此诸菩萨欲令无量无边有情,咸疾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能舍一切,于他善根尚能回舍施余无量无边有情,况自善根而不能舍!尚能惠舍所有善根,况余珍财而不能舍!如是菩萨能舍一切色、非色物,能舍一切自他所有殊胜善根,乃至能舍一切智智,施诸有情令同证得。

「如是菩萨大师子吼:『我于诸法都无所见,我于一切有色无色内外诸物亦无所见,虽无所见而皆能舍。』如是菩萨作是念言:『我都不见若法若物,而不能舍施诸有情。』如是菩萨当证无上正等觉时,以所证得一切智智观察世间,大师子吼:『我于诸法都无所见,我于一切有色无色内外诸物亦无所见,虽无所见而皆能舍,谓不见有若法若物,于诸有情而不能施。』如是菩萨常作是念:『我当证得无上觉时,于一切法都无所见,虽无所见而于诸法无不现证、无不遍知。』由诸菩萨能舍一切,是故证得无上觉时,于一切法能究竟舍;由舍究竟,于一切法无不现证、无不遍知。如如于法无所不舍,如是如是都不见法;如如于法都无所见,如是如是于一切法无不现证、无不遍知。如是菩萨若内若外皆悉能舍,于内外法悉能舍故都无所见,由于诸法无所见故,证得无上正等觉时,于一切法无不现证、无不遍知,能尽未来利乐一切。

「又,满慈子!诸菩萨众应如是学清净布施波罗蜜多,若诸菩萨能如是学清净布施波罗蜜多,乃得名为真净菩萨,常不远离一切智心。若时菩萨常不远离一切智心,是时菩萨一切恶魔尚不得便,况余药叉、毕舍遮等能得其便!若诸有情能得如是菩萨便者,必无是处。所以者何?若地方所有诸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作意思惟一切智智时无暂舍,此地方所人及非人皆不得便。何以故?满慈子!若常思惟一切智智,如是作意不可思议、广大、甚深、世间希有,以一切智不可思议、广大、甚深、难测量故。

「又,满慈子!若诸菩萨能如是学大菩提行,于诸有情有大恩德,能善养育一切有情,谓令世间诸有情类,无诸灾难断恶修善。由此因缘,诸菩萨众在菩萨位,常能利乐一切异生、声闻、独觉。若诸菩萨当证无上正等觉时,亦于有情有大恩德,能善养育一切有情,谓说正法令断烦恼,由斯无量无边有情皆得涅槃毕竟安乐。

「是故菩萨当证无上正等觉时,普于异生、声闻、独觉为最为胜、为尊为高、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无等无等等;般涅槃后,亦于有情有大恩德,能善养育一切有情,谓于如来窣堵波所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奉施种种上妙华鬘、涂散等香、衣服、璎珞、宝幢、幡盖、伎乐、灯明,由此因缘,彼有情类种植无量殊胜善根,或闻如来涅槃法要,精勤修学证般涅槃;若于如来窣堵波所,下至奉献一香一华,世尊记彼皆当离欲,多有毕竟得般涅槃。如是菩萨住菩萨位,于诸有情有大恩德,能善养育一切有情。证得无上正等觉时,亦于有情有大恩德,能善养育一切有情。般涅槃后,亦于有情有大恩德,能善养育一切有情。以诸菩萨常于有情有大恩德,能善养育一切有情故,于世间最尊、最胜,唯除诸佛无能及者。

「又,满慈子!若诸菩萨成就如是殊胜功德,是诸菩萨常于有情作大饶益。譬如真金常能饶益一切有情,谓未烧炼、或已烧炼,未作严具、已作严具,若未转易、或已转易,常能饶益一切有情。如是菩萨修菩提行,住菩萨位,能于有情作大饶益,证得无上正等觉时,亦于有情作大饶益,般涅槃后,亦于有情作大饶益。

「又,满慈子!如日月轮巡四洲界,与诸有情作大饶益,谓四洲界一切有情,由日月轮光明照触作诸事业,又能了知若昼、若夜、半月、满月、时、年等异。又诸华果、苗稼、草木,因日月轮光明照故,生长成熟资养有情。如是菩萨修菩提行,住菩萨位,于诸有情作大饶益,证得无上正等觉时,亦于有情作大饶益,般涅槃后,亦于有情作大饶益。

「又,满慈子!诸菩萨众成就如是广大功德,常与有情作大饶益。譬如商主多有珍财,能令百千商侣眷属,皆得充足诸资生具,乃至死后,诸有情类由彼珍财亦得丰乐。如是菩萨行菩提行,住菩萨位,尚能利乐无量有情,况得菩提、般涅槃后具大势力,而不能令诸弟子等利益安乐。

「又,满慈子!如是菩萨常能利乐一切有情,谓菩萨位、若成正觉、若般涅槃,常于有情作大饶益未曾暂舍。如有善士具善士相,能自安乐,亦能安乐诸余有情,善摄珍财,善能分布,故名善士。如是菩萨善摄种种功德珍财,在菩萨位,善能利乐无量有情,证得无上正等觉时,亦善利乐无量有情,般涅槃后,亦善利乐无量有情,谓涅槃后功德势力亦善利乐诸弟子等。

「又,满慈子!如是菩萨若菩萨位、若得菩提、若涅槃后,常能利乐一切有情无时暂舍。如彼善士具善士相,能令自他俱得安乐,远离种种不如意事,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能令自他常得安乐,远离种种恶业烦恼,不堕恶趣生死轮回,得般涅槃毕竟安乐,或成正觉饶益一切。

「又,满慈子!如刹帝利灌顶王种堪绍王位,若为太子、若作王时,安乐一切沙门、梵志及余有情。若命终后,亦能安乐国土有情令无衰恼,谓由彼王功德余势,国土丰乐无怨贼等。如是菩萨行菩提行、住菩萨位,已能安乐一切有情,证得无上正等觉时,亦能安乐一切有情,般涅槃后,亦能安乐一切有情,谓涅槃后无量有情,于窣堵波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获无量福,听闻正法、受持、读诵、如理思惟、为他演说亦得无边功德胜利。诸有情类于佛世尊般涅槃后,若念如来所有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智见蕴,彼有情类,由此因缘不堕恶趣,生天人中恒受快乐,或有证得三乘涅槃,能令自他毕竟安乐。彼有情类于现身中,人非人等不能为害,诸怖畏事不能侵恼。何以故?满慈子!念佛功德能灭世间人非人等怖畏事故。」

尔时,佛赞舍利子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说。若有情类能念如来所有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智见蕴,彼有情类能灭世间人非人等诸怖畏事。」

时,舍利子便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成就如是清净广大妙法。」

尔时,世尊告舍利子:「应知菩萨亦有成就如是清净广大妙法。」

舍利子言:「何谓菩萨所成清净广大妙法?」

佛言:「菩萨所成清净广大妙法,谓发无上正等觉心不复退转。何以故?舍利子!最极清净广大妙法,谓如来性、自然觉性、无上正等菩提之性。若诸菩萨已发无上正等觉心不复退转,定当成就如是清净广大妙法。」

时,舍利子复告具寿满慈子言:「诸菩萨众应起是心:『若诸有情来至我所,求索种种资生之具;我当发起决定施心,不应发起无资具心。设我现无所索资具,要当方便求觅施与,终不发起如是之心:我既现无所索资具,不应方便为彼求觅。若余有情自施彼者,我当随喜;若不欲施,我当种种方便劝发,要令求者所愿满足。』如是菩萨或施有情所须资具,或自供侍师长、病者,所作福业皆与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欲尽未来利乐一切,令脱恶趣或生死苦,令得涅槃或一切智。若诸有情自行布施修余福业,菩萨劝彼回向无上正等菩提。如是菩萨所获福聚,于余有情布施福业,百倍为胜,千倍为胜,乃至邬波尼杀昙倍亦复为胜。所以者何?菩萨劝发回向之心,能令自身及有情类俱证无上正等菩提。

「又,满慈子!诸菩萨众修行布施波罗蜜多,先应修习方便善巧;随所修习方便善巧,修行布施;随所修行布施福业,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愿诸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方便善巧,能令自他俱获胜利。若诸菩萨修行布施,不先修习方便善巧,设经殑伽沙数劫住修行布施,不能发心与有情共回向菩提,不能摄受所修布施波罗蜜多,不能证得本所希求一切智智。

「又,满慈子!设诸有情持广大器,量等三千大千世界,至菩萨所语菩萨言:『我等今须满此器物,愿疾施与。』菩萨于彼不起异心,但起是心:『定当施与。』谓终不起瞋恨之心:『如是有情轻触于我。』亦复不起不施与心,谓:『我如何施彼多物。』亦复不起无财宝心,谓:『我云何能办尔许种种财宝,满彼有情所持量等大千界器。』但作是念:『我今为彼修胜神通,种种方便集诸财宝,必令求者所愿满足。』菩萨尔时炽然精进,作大加行求胜神通,欲集珍财施来求者,摄受精进波罗蜜多;既得神通多集财宝,施来求者令满所愿,摄受布施波罗蜜多。如是名为诸菩萨众修行布施波罗蜜多,发广大心常无厌惓;由斯疾证无上菩提,能尽未来利乐一切。

「又,满慈子!诸菩萨摩诃萨应愍有情而行布施,应住慈心与有情乐而行布施,应住悲心拔有情苦而行布施,应住喜心庆有情类离苦得乐而行布施,应住舍心于有情类平等饶益而行布施。如是施已应生是心:『我所作福及所作善,普施十方诸有情类,令永解脱恶趣生死,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已发无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于无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圆满一切智智。』是诸菩萨若时若时舍福善根施有情类,此诸菩萨尔时尔时善根增长。是诸菩萨若时若时以所修善,与有情共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愿同证得一切智智,此诸菩萨尔时尔时善根增益。

「又,满慈子!譬如真金,若时若时鎔炼烧打,尔时尔时光色转盛;若时若时光色转盛,尔时尔时展转调柔堪为器具。如是菩萨若时若时以所作善,与有情共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愿同证得一切智智,尔时尔时善根转盛;若时若时善根转盛,尔时尔时展转邻近一切智智。

「又,满慈子!如有女人磨莹镜面,若时若时加功磨莹,尔时尔时镜转明净,若时若时镜转明净,尔时尔时镜面无垢众像皆现。如是菩萨若时若时以所作福及所作善,决定回向一切智智,尔时尔时能普施与十方世界一切有情,令永解脱恶趣生死,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已发无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于无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圆满一切智智。此诸菩萨若时若时舍己善根施有情类,尔时尔时善根转盛;若时若时善根转盛,尔时尔时展转邻近一切智智。如是菩萨方便善巧,回向所求一切智智,令诸功德渐渐增长,疾证无上正等菩提,能尽未来饶益一切。

「又,满慈子!云何菩萨多行布施摄受少福?云何菩萨少行布施摄受多福?云何菩萨少行布施摄受少福?云何菩萨多行布施摄受多福?若诸菩萨虽经殑伽沙数大劫,恒舍无量无数珍财,普施十方诸有情类,而不回向无上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多行布施摄受少福。若诸菩萨虽经少时,施有情类少分财物,而能回向无上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少行布施摄受多福。若诸菩萨经于少时,施有情类少分财物,不能回向无上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少行布施摄受少福。若诸菩萨经于殑伽沙数大劫,恒舍无量无数珍财,普施十方诸有情类,复能回向无上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多行布施摄受多福。是故菩萨摩诃萨众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应以善根与有情共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欲能摄受无量福蕴,与诸有情作大饶益,疾能证得一切智智,常应不离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行布施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常不远离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便能摄受无量福蕴,疾证无上正等菩提,与诸有情作大饶益。何以故?满慈子!若诸菩萨常不远离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是诸菩萨刹那刹那功德善根渐渐增长,由斯疾证无上菩提,能尽未来利乐一切。是故菩萨欲与有情常作利益安乐事者,一切行中常勤修习方便善巧,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愿与有情作大饶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九

 

上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下篇: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炖煌石室本) 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

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

佛说五王经

佛说五王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昔有五王,国界相近,...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佛说幻士仁贤经

佛说幻士仁贤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

慈悲法华宝忏

慈悲法华宝忏...

佛说月灯三昧经

佛说月灯三昧经 宋沙门释先公译 「童子!菩萨摩诃萨复...

【注音版】太子和休经

太子和休经...

大乘义章

大乘义章卷第一(草书惑人伤失之甚传者必真慎勿草书)...

【注音版】佛母大孔雀明王经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

观心论疏

观心论疏卷第一 隋天台沙门灌顶撰 然论有序正流通。从...

生气时会有七件事情降临在他身上

俗语说:一个愤怒的人只会破口大骂,却看不见任何东西...

金刚经的功德利益作用与十大威力

一、金刚经中佛于其城中,次第乞已,佛教导我们对一切...

对身穿袈裟的出家人起恶心,等于向诸佛起恶心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时,提婆达多怀有恶心,欲...

婆罗门向佛索债的因缘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一日,带领比丘们进城化...

何谓佛度「有缘人」

佛法中的有缘人,指的就是闻、思、修佛法机缘已经成熟...

禅宗五家七宗——杨岐派

杨岐派为临济宗之支派,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又称杨岐宗...

三招把素菜做出香味

素菜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人却不喜欢吃...

人生得不偿失,快乐跟痛苦不成比例

我们建立一种忆佛、念佛的信心,那怎么忆念?这个方法...

如何成就圆满我们的功德

如何成就圆满我们的功德。那么有什么样的方便,让我们...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与「带业往生」矛盾吗

问: 《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又听师父说...

念佛人断气后遭遇违缘能往生吗

问: 末法众生若命终、未命终,家中眷属即为其穿衣,...

出入息的修法和注意事项

佛门中关于修止的方法有很多,而观呼吸就是其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