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共摩诃比丘僧大数五千分,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好解脱、慧得好解脱,其心调柔软摩诃那伽,所作已办,弃担能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已得解脱——唯阿难在学地得须陀洹。复有五百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皆得圣谛。复有菩萨摩诃萨——皆得陀罗尼及诸三昧行,空、无相、无作,已得等忍、得无阂陀罗尼,悉是五通,言必信受无复懈怠,已舍利养名闻,说法无所悕望,度深法忍得无畏力,过诸魔事,一切业障悉得解脱。巧说因缘法。从阿僧祇劫以来发大誓愿,颜色和悦,常先问讯,所语不麁,于大众中而无所畏。无数亿劫说法巧出,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揵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得无阂无所畏。悉知众生心行所趣,以微妙慧而度脱之。意无罣阂,大忍成就,如实巧度。愿受无量诸佛国土,念无量国土诸佛三昧常现在前,能请无量诸佛。能断种种见缠及诸烦恼,游戏出生百千三昧——诸菩萨如是等种种无量功德成就,其名曰颰陀婆罗菩萨、罽那伽罗菩萨、导师菩萨、那罗达菩萨、星得菩萨、水天菩萨、主天菩萨、大意菩萨、益意菩萨、增意菩萨、不虚见菩萨、善进菩萨、势胜菩萨、常勤菩萨、不舍精进菩萨、日藏菩萨、不缺意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执宝印菩萨、常举手菩萨、弥勒菩萨,如是等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一切菩萨皆是补处,绍尊位者。

尔时世尊自敷师子座,结跏趺坐,直身系念在前,入三昧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是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以天眼观视世界,举身微笑,从足下千辐相轮中放六百万亿光明,足十指、两踝、两[跳-兆+专]、两膝、两髀、腰嵴腹脇背脐、心胸德字、肩臂手十指、项、口四十齿、鼻两孔、两眼、两耳、白毫相、肉髻,各各放六百万亿光明。从是诸光出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国土;从三千大千国土,遍照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光明出过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举身毛孔皆亦微笑而放诸光,遍照三千大千国土,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世尊以常光明遍照三千大千国土,亦至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乃至十方亦复如是。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国土。熈怡微笑,从其舌根放无量千万亿光,是一一光化成千叶金色宝花。是诸花上皆有化佛,结跏趺坐说六波罗蜜。众生闻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皆亦如是。

尔时世尊故在师子座入师子游戏三昧,以神通力感动三千大千国土六种震动,东踊西没、西踊东没、南踊北没、北踊南没、边踊中没、中踊边没,地皆柔软,令众生和悦。是三千大千国土中地狱、饿鬼、畜生及八难处,即时解脱得生天上。从四天王天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是诸天人自识宿命,皆大欢喜来诣佛所。头面礼佛足却住一面。如是十方如恒河沙等国土地皆六种震动,一切地狱、饿鬼、畜生及八难处即时解脱,得生天上齐第六天。尔时三千大千国土,众生盲者得视,聋者得听,痖者能言,狂者得正,乱者得定,裸者得衣,饥渴者得饱满,病者得愈,形残者得具足。一切众生皆得等心,相视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亦如亲族及善知识。是时众生等行十善业道、净修梵行,无诸瑕秽,恬然快乐,譬如比丘入第三禅皆得好慧,持戒自守不娆众生。

尔时世尊在师子座上坐,于三千大千国土中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譬如须弥山王光色殊特,众山无能及者。尔时,世尊以常身示此三千大千国土一切众生。是时首陀会天、梵众天、他化自在天、化乐天、兜率陀天、夜摩天、三十三天、四天王天及三千大千国土人与非人,以诸天花、天璎珞、天泽香、天末香,天青莲花、赤莲花、白莲花、红莲花、天树叶香持诣佛所,是诸天花乃至天树叶香以散佛上,所散宝花于此三千大千国土上,在虚空中化成大台。是花台边垂诸璎珞,杂色花盖五色缤纷,是诸花盖璎珞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以是花盖璎珞严饰故,此三千大千国土皆作金色,及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皆亦如是。尔时三千大千国土及十方众生,各各自念佛独为我说法不为余人。

尔时世尊在师子座熈怡微笑,光从口出,遍照三千大千国土。以此光故,此间三千大千国土中众生,皆见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及僧;彼间如恒河沙等国土中众生,亦见此间三千大千国土中释迦牟尼佛及诸大众。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是时东方过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其国最在边国名多宝,佛号宝积,今现在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彼国有菩萨名曰普明,见大光明、见地大动又见佛身,到宝积佛所白佛言:「世尊!今何因缘,有此光明照于世间,地大震动又见佛身?」

宝积佛报普明言:「善男子!西方度如恒河沙等国,有世界名娑婆,佛号释迦牟尼,今现在欲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是其神力。」

是时普明菩萨白宝积佛言:「世尊!我今当往见释迦牟尼佛礼拜供养,及见彼诸菩萨摩诃萨绍尊位者——皆得陀罗尼及诸三昧,于诸三昧而得自在。」

佛告普明:「欲往随意,宜知是时。」

尔时,宝积佛以千叶金色莲花与普明菩萨而告之曰:「善男子!汝以此花散释迦牟尼佛上。生彼娑婆国中诸菩萨难胜难及,汝当一心以游彼国。」

尔时普明菩萨从宝积佛受千叶金色光明莲花,与无数出家、在家菩萨及诸童男童女,俱共发引,皆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东方诸佛,持诸花香、璎珞泽香、末香涂香、衣服幢盖,向释迦牟尼佛所。到已,头面礼佛足一面立,白佛言:「世尊!宝积如来致问:『世尊!少恼少患、起居轻利、气力安乐不?』又以此千叶金色莲花供养世尊。」

尔时释迦牟尼佛受是千叶金色莲花,以散东方如恒河沙等诸国土中。佛所散宝花满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一一花上皆有菩萨结跏趺坐说六波罗蜜,闻此法者必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出家、在家菩萨及诸童男童女,头面礼释迦牟尼佛足,各以供养具供养恭敬尊重赞叹释迦牟尼佛。是诸出家、在家菩萨及诸童男童女,各各以善根福德力故,得供养释迦牟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南方度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其国最在边国名离一切忧,佛号无忧德,菩萨名离忧。西方度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其国最在边国名灭恶,佛号宝山,菩萨名仪意。北方度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其国最在边国名胜,佛号胜王,菩萨名德胜。下方度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其国最在边国名善,佛号善德,菩萨名花上。上方度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其国最在边国名喜,佛号喜德,菩萨名德喜。如是一切皆如东方。

尔时,是三千大千国土皆成为宝花遍覆,地悬缯幡盖,香树花树皆悉庄严。譬如花积世界普花佛国,妙德菩萨、善住意菩萨及余大威神诸菩萨皆在彼住。

尔时,佛知一切世界,若天世界、若魔世界、若梵世界,若沙门、婆罗门及天,若犍闼婆、人、阿修罗等,及诸菩萨摩诃萨绍尊位者,一切皆集。

佛知众会已集,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以一切种智知一切法,当习行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欲以一切种智知一切法当习行般若波罗蜜?」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那波罗蜜,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故;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蜜;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蜜;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应具足毗梨耶波罗蜜;不乱不味故,应具足禅那波罗蜜;于一切法不着故,应具足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不生故,应具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九相——胀相、坏相、血涂相、脓烂相、青相、噉相、散相、骨相、烧相,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入出息、念死,十想——无常想、苦想、无我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不净想、断想、离欲想、尽想,十一智——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尽智、无生智、如实智,三三昧——有觉有观三昧、无觉有观三昧、无觉无观三昧,三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遍知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阂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当习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具足道慧,当习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以道慧具足道种慧,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以道种慧具足一切智,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当习行般若波罗蜜。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上菩萨位,当学般若波罗蜜。欲过声闻、辟支佛地住阿惟越致地,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住六神通,当学般若波罗蜜。欲知一切众生意所趣向,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胜一切声闻、辟支佛智慧,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诸陀罗尼门诸三昧门,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布施时,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持戒时,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诸禅定解脱三昧,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行少施、少戒、少忍、少进、少禅、少智,欲以方便力回向故而得无量无边功德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行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使世世身体与佛相似,欲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当学般若波罗蜜。欲生菩萨家、欲得童真地、欲得不离诸佛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以诸善根供养诸佛,恭敬尊重赞叹随意成就,当学般若波罗蜜。欲满一切众生所愿,饮食、衣服、卧具、涂香、车乘、房舍、床榻、灯烛等,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使如恒河沙等国土众生,立于檀那波罗蜜,立于尸罗、羼提、毗梨耶、禅那、般若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欲植一善根于佛福田中,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尽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诸佛称赞其名,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一发意到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发一音使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闻声,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欲使诸佛国土不断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住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知诸法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知诸法如、法性、实际,当学般若波罗蜜。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住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数知三千大千国土中大地诸山微尘,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析一毛为百分,欲以一分毛尽举三千大千国土中大海、江河、池泉诸水而不娆水性,当学般若波罗蜜。三千大千国土中诸火一时皆然,譬如劫尽烧时,菩萨摩诃萨欲一吹令灭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三千大千国土中诸大风起,欲吹破三千大千国土及诸须弥山如摧腐草,菩萨摩诃萨欲以一指障其风力令不起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一结跏趺坐遍满三千大千国土虚空,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以一毛举三千大千国土中诸须弥山王,掷过他方无量阿僧祇诸佛国土不娆众生,欲以一食供养十方各如恒河沙等诸佛及僧,当学般若波罗蜜。欲以一衣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灯烛幢幡花盖等供养诸佛及僧,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使十方各如恒河沙等国土中众生,悉具于戒、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令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乃至令得无余涅槃,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布施时,应如是分别:『如是布施得大果报,如是布施得生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如是布施得生四天王天处、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因是布施得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无边空处、无边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因是布施得生八圣道分,因是布施能得须陀洹道乃至佛道,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布施时,以慧方便力故,能具足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布施时以慧方便力故,具足檀那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

佛告舍利弗:「施人、受人、财物不可得故,能具足檀那波罗蜜;罪、不罪不可得故,具足尸罗波罗蜜;心不动故,具足羼提波罗蜜;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具足毗梨耶波罗蜜;不乱不味故,具足禅那波罗蜜;知一切法不可得故,具足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得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功德,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到有为、无为法彼岸,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知过去未来现在诸法如、法相、无生际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在一切声闻、辟支佛前,欲给侍诸佛,欲为诸佛内眷属,欲得大眷属,欲得菩萨眷属,欲净报大施,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不起悭心、破戒心、瞋恚心、懈怠心、乱心、痴心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使一切众生立于布施福处、持戒福处、修定福处、劝导福处,欲令众生立于财福、法福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得五眼,当学般若波罗蜜。何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菩萨摩诃萨欲以天眼见十方如恒河沙等国土中诸佛,欲以天耳闻十方诸佛所说法,欲知诸佛心,当学般若波罗蜜。欲闻十方诸佛所说法,闻已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忘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见过去未来诸佛国土及见现在十方诸佛国土,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闻十方诸佛所说十二部经——修多罗、祇夜、受记经、伽陀、忧陀那、因缘经、阿波陀那、如是语经、本生经、方广经、未曾有经、论议经,诸声闻等闻与不闻,尽欲诵受持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诸佛所说法,已说、今说、当说,闻已欲一切信持自行亦为他人说,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过去诸佛已说、未来诸佛当说,欲闻,闻已自利亦利他人,当学般若波罗蜜。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世界中间闇处,日月所不照处,欲持光明普照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无有佛名、法名、僧名,欲使一切众生皆得正见闻三宝名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世界中众生,以我力故,盲者得视、聋者得听、狂者得念、裸者得衣、饥渴者得饱满,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若欲令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诸在三恶趣者,以我力故皆得人身,当学般若波罗蜜。欲令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以我力故,立于戒、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令得须陀洹果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学诸佛威仪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得如象王视观,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作是愿:『使我行时离地四指、足不蹈地,我当共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无量千万亿诸天众,围绕恭敬至菩提树下。』当学般若波罗蜜。『我当于菩提树下坐,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以天衣为座。』当学般若波罗蜜。『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行住坐卧处欲使悉为金刚。』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出家日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日转法轮,转法轮时无量阿僧祇众生远尘离垢,诸法中得法眼净,无量阿僧祇众生一切法不受故,诸漏心得解脱,无量阿僧祇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当学般若波罗蜜。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以无量阿僧祇声闻为僧,我一说法时便于座上尽得阿罗汉,当学般若波罗蜜。我当以无量阿僧祇菩萨摩诃萨为僧,我一说法时无量阿僧祇菩萨皆得阿惟越致,欲得寿命无量光明具足,当学般若波罗蜜。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世界中无淫欲、瞋恚、愚痴亦无三毒之名,一切众生成就如是智慧善、施善、戒善、定善、梵行善不娆众生,当学般若波罗蜜。使我般涅槃后,法无灭尽亦无灭尽之名,当学般若波罗蜜。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闻我名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奉钵品第二

佛告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作是功德,是时四天王皆大欢喜,意念言:『我等当以四钵奉上菩萨,如前天王奉先佛钵。』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亦皆欢喜,意念言:『我等当给侍供养菩萨,减损阿修罗种,增益诸天众。』三千大千国土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皆大欢喜,意念言:『我等当请是菩萨转法轮。』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增益六波罗蜜时,诸善男子、善女人各各欢喜,念言:『我等当为是人作父母妻子、亲族知识。』尔时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皆大欢喜,各自念言:『我等当作方便,令是菩萨离于淫欲,从初发意常作童真,莫使与色欲共会,若受五欲障生梵天,何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断淫欲出家者,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不断。」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要当有父母妻子、亲族知识耶?」

佛告舍利弗:「或有菩萨有父母妻子、亲族知识。或有菩萨从初发心断淫欲修童真行,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犯色欲。或有菩萨方便力故受五欲已,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譬如幻师若幻弟子,善知幻法幻作五欲于中共相娱乐。于汝意云何,是人于此五欲颇有实受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以方便力故化作五欲,于中受乐成就众生,亦复如是。是菩萨摩诃萨不染于欲,种种因缘毁呰五欲,欲为炽然、欲为秽恶、欲为毁坏、欲为如怨。是故,舍利弗!当知菩萨为众生故受五欲。」

舍利弗白佛言:「菩萨摩诃萨云何应行般若波罗蜜?」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菩萨、不见菩萨字,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我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我不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菩萨、菩萨字性空,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离色亦无空,离受想行识亦无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何以故?舍利弗!但有名字故谓为菩提,但有名字故谓为菩萨,但有名字故谓为空。所以者何?诸法实性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故。菩萨摩诃萨如是行,亦不见生亦不见灭,亦不见垢亦不见净。何以故?名字是因缘和合作法,但分别忆想假名说。是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一切名字,不见故不着。」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习应品第三(丹本名为习相应品)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如是思惟:『菩萨但有名字,佛亦但有字,般若波罗蜜亦但有字,色但有字,受想行识亦但有字。』舍利弗!如我但有字,一切我常不可得。众生、寿者、命者、生者、养育众数人者,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见者,是一切皆不可得。不可得空故,但以名字说。菩萨摩诃萨亦如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见我、不见众生,乃至不见知者、见者,所说名字亦不可见。菩萨摩诃萨作如是行般若波罗蜜,除佛智慧,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上,用不可得空故。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诸名字法、名字所着处,亦不可得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为行般若波罗蜜。譬如满阎浮提竹麻稻茅,诸比丘其数如是,智慧如舍利弗、目揵连等,欲比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智慧,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菩萨摩诃萨用智慧度脱一切众生故。舍利弗!置满阎浮提如舍利弗、目揵连等。若满三千大千国土如舍利弗、目揵连等,复置是事。若满十方如恒河沙等国土如舍利弗、目揵连等智慧,欲比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智慧,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一日修智慧,出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上。」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声闻所有智慧,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诸众智无有差别,不相违背无生性空。若法不相违背无生性空,是法无有别异。云何世尊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一日修智慧出过声闻、辟支佛上?」

佛告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一日修智慧,心念:『我行道慧益一切众生,当以一切种智知一切法,度一切众生。』诸声闻、辟支佛智慧,为有是事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诸声闻、辟支佛颇有是念:『我等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一切众生,令得无余涅槃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佛告舍利弗:「以是因缘故,当知诸声闻、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萨摩诃萨智慧,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诸声闻、辟支佛颇有是念:『我行六波罗蜜成就众生、庄严国土,具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阂智、十八不共法,度脱无量阿僧祇众生,令得涅槃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能作是念:『我当行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脱无量阿僧祇众生令得涅槃。』譬如萤火虫不作是念:『我力能照阎浮提普令大明。』诸阿罗汉、辟支佛亦如是,不作是念:『我等行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脱无量阿僧祇众生令得涅槃。』舍利弗!譬如日出时,光明遍照,阎浮提无不蒙明者。菩萨摩诃萨亦如是。行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脱无量阿僧祇众生令得涅槃。」

舍利弗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过声闻、辟支佛地,住阿惟越致地,净于佛道?」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六波罗蜜,住空、无相、无作法,能过一切声闻、辟支佛地,住阿惟越致地,净于佛道。」

舍利弗白佛言:「菩萨摩诃萨住何等地,能为诸声闻、辟支佛作福田?」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六波罗蜜,乃至坐道场,于其中间常为诸声闻、辟支佛作福田。何以故?以有菩萨摩诃萨因缘故,世间诸善法生。何等是善法?所谓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斋,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尽现于世。以菩萨因缘故,六波罗蜜、十八空,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阂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种智,尽现于世。以菩萨因缘故,有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皆现于世。以菩萨因缘故,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佛,皆现于世。」

舍利弗白佛言:「菩萨摩诃萨净毕施福不?」

佛言:「不也。何以故?本已净毕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为大施主。施何等?施诸善法。何等善法?十善道、五戒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以是施与。」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习应般若波罗蜜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习应色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受想行识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习应眼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耳鼻舌身心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色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声香味触法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眼界空、色界空、眼识界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耳声识、鼻香识、舌味识、身触识、意法识界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苦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集灭道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无明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一切诸法空,若有为、若无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习应性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习应七空,所谓性空、自相空、诸法空、无所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习应七空时,不见色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受想行识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色若生相若灭相,不见受想行识若生相若灭相,不见色若垢相若净相,不见受想行识若垢相若净相,不见色与受合,不见受与想合,不见想与行合,不见行与识合。何以故?无有法与法合者,其性空故。舍利弗!色空中无有色,受想行识空中无有识。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亦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亦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亦无智亦无得,亦无须陀洹无须陀洹果,无斯陀含无斯陀含果,无阿那含无阿那含果,无阿罗汉无阿罗汉果,无辟支佛无辟支佛道,无佛亦无佛道。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见般若波罗蜜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若相应若不相应,亦不见色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受想行识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眼乃至意、色乃至法,眼色识界乃至意法识界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佛十力乃至一切种智若相应若不相应。如是,舍利弗!当知菩萨摩诃萨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空不与空合,无相不与无相合,无作不与无作合。何以故?空、无相、无作无有合与不合。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入诸法自相空,入已,色不作合不作不合,受想行识不作合不作不合,色不与前际合。何以故?不见前际故。色不与后际合。何以故?不见后际故。色不与现在合。何以故?不见现在故。受想行识亦如是。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前际不与后际合,后际不与前际合,现在不与前际后际合,前际后际亦不与现在合,三际名空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者,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萨婆若不与过去世合。何以故?过去世不可见,何况萨婆若与过去世合。萨婆若不与未来世合。何以故?未来世不可见,何况萨婆若与未来世合。萨婆若不与现在世合。何以故?现在世不可见,何况萨婆若与现在世合。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色不与萨婆若合,色不可见故。受想行识亦如是。眼不与萨婆若合,眼不可见故。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色不与萨婆若合,色不可见故。声香味触法亦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檀那波罗蜜不与萨婆若合,檀那波罗蜜不可见故。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如是。四念处不与萨婆若合,四念处不可见故。乃至八圣道分亦如是。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不与萨婆若合,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可见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佛不与萨婆若合,萨婆若不与佛合。菩提不与萨婆若合,萨婆若不与菩提合。何以故?佛即是萨婆若,萨婆若即是佛。菩提即是萨婆若,萨婆若即是菩提。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习色有不习色无,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习色有常不习色无常,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习色苦不习色乐,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习色我不习色非我,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习色寂灭不习色不寂灭,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习色空不习色非空,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习色有相不习色无相,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习色有作不习色无作,受想行识亦如是。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作是念:『我行般若波罗蜜、不行般若波罗蜜、非行非不行般若波罗蜜。』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不为般若波罗蜜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阿惟越致地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成就众生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净佛国土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阂智、十八不共法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内空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诸法空、自相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如、法性、实际故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坏诸法相故。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为如意神通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天耳故、不为他心智故、不为宿命智故、不为天眼故、不为漏尽神通故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尚不见般若波罗蜜,何况见菩萨神通。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行,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作是念:『我以如意神通飞到东方,供养恭敬如恒河沙等诸佛。』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如是。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作是念:『我以天耳闻十方诸佛所说法。』不作是念:『我以他心智知十方众生心所念。』不作是念:『我以宿命通知十方众生宿命所作。』不作是念:『我以天眼见十方众生死此生彼。』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行,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亦能度无量阿僧祇众生。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般若波罗蜜,恶魔不能得其便,世间众事所欲随意,十方各如恒河沙等诸佛皆悉拥护是菩萨,令不堕声闻、辟支佛地。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皆亦拥护是菩萨,不令有阂。是菩萨所有重罪现世轻受。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用普慈加众生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行,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疾得诸陀罗尼门、诸三昧门,所生处常值诸佛,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不离见佛。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作是念:『有法与法若合若不合、若等若不等。』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不见是法与余法若合若不合、若等若不等。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作是念:『我当疾得法性若不得。』何以故?法性非得相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有法出法性者。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作是念:『法性分别诸法。』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作是念:『是法能得法性若不得。』何以故?是菩萨不见用是法能得法性若不得。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法性不与空合,空不与法性合。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眼界不与空合、空不与眼界合,色界不与空合、空不与色界合,眼识界不与空合、空不与眼识界合,乃至意界不与空合、空不与意界合,法界不与空合、空不与法界合,意识界不与空合、空不与意识界合。是故,舍利弗!是空相应名为第一相应。舍利弗!空行菩萨摩诃萨不堕声闻、辟支佛地,能净佛土、成就众生,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诸相应中般若波罗蜜相应为最第一,最尊最胜最妙,为无有上。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相应,所谓空、无相、无作故,当知是菩萨如受记无异、若近受记。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相应者,能为无量阿僧祇众生作益厚。是菩萨摩诃萨亦不作是念:『我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诸佛当授我记,我当近受记,我当净佛土,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转法轮。』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不见有法出法性者,亦不见有法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有法诸佛授记,亦不见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生我相、众生相乃至知者、见者相。何以故?众生毕竟不生不灭故,众生无有生无有灭。若法无有生相、无有灭相,云何有法当行般若波罗蜜?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不见众生故,为行般若波罗蜜。众生不受故、众生空故、众生不可得故、众生离故,为行般若波罗蜜。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于诸相应中为最第一相应,所谓空相应,是空相应胜余相应。菩萨摩诃萨如是习空,能生大慈大悲。菩萨摩诃萨如是习相应,不生悭心、不生犯戒心、不生瞋心、不生懈怠心、不生乱心、不生无智心。」

摩诃般若经卷第一

 

上篇:光赞经

下篇:光赞般若波罗蜜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

佛说千佛因缘经

佛说千佛因缘经佛说千佛因缘经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

众经撰杂譬喻

众经撰杂譬喻卷上 比丘道略集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序 朝请郎飞骑尉赐绯鱼袋晁说之撰 陈...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如是我闻: 一时...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

佛说离垢施女经

佛说离垢施女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

佛说入无分别法门经

佛说入无分别法门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

【注音版】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

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

【注音版】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国清百录

国清百录序 隋沙门灌顶撰 先师以陈太建七年岁次乙未。...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序 终南山释氏道宣撰 惟夫幔幢...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

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 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弟子死复生经

弟子死复生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祇...

何事劝人生彼国,只缘此土道难成

为什么只是劝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历代祖师大德有智...

忍无可忍需再忍

现实生活中我们快要发脾气的时候,往往是自己觉得忍无...

一门心思先看净土经典

一般的人,特别是对于有文化程度的人,一接触佛教,就...

莲池大师是如何面对汤厄(烫灾)的

【原文】 辛丑孟春十日,予随例入浴①,失足沸汤中,从...

佛教寺院弘法利生的功能

从寺院弘法利生的重大作用看,至少具备如下六个方面的...

为何念佛人要到临终时,才能见佛来迎呢

问: 佛是无处不在的,那为什么念佛人要到临终往生之时...

将不坚之财转为坚固功德法财

昔日,在天竺国有两个穷人,生活贫困,以卖酪来维持生...

用数息观来念佛

佛开示我们一种方便,叫出入息观。出入息观就是观出入...

明海法师《八大人觉经》

我们来看这部经,题目叫《佛说八大人觉经》,东汉安世...

佛教里面哪部经最殊胜

问: 常听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又常听人说某某...

佛门的七众弟子

一、比丘(Bhiksu):是男众出家后,受具足戒者。 二、...

慧律法师《强烈的正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