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光赞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光赞经卷第一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光赞品第一

闻如是:

一时佛游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摩诃比丘僧五千俱,皆阿罗汉也——诸漏已尽,无有尘垢,而得自在;心安解脱,智慧善度,逮得仁和,为大开导;所作已办,所设究竟,弃捐重担,逮得己利,除终始患;平等解脱,济一切想,得度无极——唯除一人贤者阿难,学须陀洹。复与五百比丘俱,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现在;并诸菩萨摩诃萨——得诸总持逮成三昧,修于空行尊于无想,不念众愿以得等忍,制览无数皆得五通;所言聪捷无有懈怠,蠲舍家利所慕之心,所说经法不侥供养,致深妙法度于无极,得无所畏超越魔事,脱于一切阴盖之碍,讲诸因缘心志所趣;从无数劫精进行愿,其意所向,喜悦问讯常先于人,离于结恨;入于无数众会之中,威势巍巍无所畏难,忆念无量姟劫之事;若说经法晓练众义,犹如幻、化、野马、水月、梦与影、响,若镜中像,勇勐无侣;以微妙慧,知众生心所起所行,超度分别,意不怀害,殷勤忍辱具足所行,晓了审谛所当度者,摄取佛土无限之愿,常三昧定,目覩无数诸佛世界,畅达宜便,启请无量诸佛世尊;进退能决若干种见所着之处,定意自娱解百千行,诸菩萨者德皆如是——其名曰颰陀和菩萨、罗隣那竭菩萨、摩诃须菩和菩萨、那罗达菩萨、娇日兜菩萨、和轮调菩萨、因坻菩萨、贤守菩萨、妙意菩萨、持意菩萨、增意菩萨、不虚见菩萨、立愿菩萨、周旋菩萨、常精进应菩萨、不置远菩萨、日盛菩萨、无吾我菩萨、光世音菩萨、渐首菩萨、宝印首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慈氏菩萨。诸菩萨众如是难限,不可计数亿百千姟一切妙德清净同真。

尔时世尊,坐于自然师子床座而结加趺正身而处,心有所向、制立其意。有三昧名定意王,以时三昧自然正受,则皆普入一切定意,救摄平等,御而趣之。佛适三昧其心安寂,而以道眼观斯世界,其身湛然而笑,从其足心放六万亿百千光明,十足指放十亿百千光明,两脇放二亿百千光明,两膝放二亿百千光明,两脚放二亿百千光明,两肩放二亿百千光明,两肘放二亿百千光明,脐放二亿百千光明,头放亿百千光明,两手指放十亿百千光明,两臂放二亿百千光明,两眉放二亿百千光明,项放亿百千光明,两眼放二亿百千光明,两耳放二亿百千光明,鼻放亿百千光明,四面放四百亿百千光明,四十齿放四十亿百千光明,眉间相放亿百千光明,顶结相放六万亿百千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无所不周,普曜东方江河沙等诸佛国土,南方西方北方四隅上下皆亦如是。其有众生蒙值光明,心皆恬怕,悉发无上正真之道。

于是世尊即时欣笑,从诸毛孔放众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普遍十方无不周接。江河沙等诸佛世界,其有群萌,为光所照悉皆寂然,存于无上正真之道。是时世尊则演如来清净真妙志性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普及十方各江河沙等诸佛国土,假令人民逮斯光者,则皆究竟至于无上正真之道。

于是世尊从其舌本悉覆佛土,而出无数亿百千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周遍十方各江河沙等诸佛国土。其光明中,自然而殖金宝莲华,其莲华上各有诸佛,结加趺坐宝莲华,讲说经法,演于六波罗蜜;十方一切亦复如是。若有众生闻斯法讲,一切究竟皆得坚住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于是世尊坐师子床,有三昧名师子娱乐,以斯定意自然正受,如其色像,咸演威曜示现神足。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动,边际亦摇,中顺至边,安和柔软,愍伤一切众生之类,令获安隐快乐无患。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地狱、饿鬼、畜生,诸不闲者、恐懅厄者,自然为断三涂,除已悉自致来,得生为人、四天王、忉利天、盐天、兜术天、尼摩罗天、波罗尼蜜天。于时诸天适生彼间人中天上,即识宿命,欢喜悦豫,往诣佛所,稽首足下叉手归命,十方一切亦复如是,等无差特。

尔时此三千世界众生之类,盲者得目而覩色像,聋者彻听闻诸音声,志乱意惑还复其心,迷愤者则时得定;其裸形者自然衣服,其饥虚者自然饱满,其消渴者无所思侥,其疾病者而得除愈,身瑕玼者诸根具足;其疲极者自然得解,久猗身者则无所猗。一切众生得平等心,展转相瞻,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各各同心等无偏邪、皆行慈心;一切群萌悉修十善,清净梵行无有尘埃;一切黎庶悉获安隐,所得安隐犹如比丘得第三禅。于时众生而致智慧,而悉具足善快调定,离于卑劣、逮得和雅。

于是世尊在师子床,处于三千大千世界,而最超异威神巍巍,光燿煌煌无有畏惧,圣明辉赫尊颜具足,无不周普照于东方江河沙等诸佛世界,八维上下各江河沙等世尊国土,如须弥山超踰一切诸山之上,明在所通。

于是世尊承如来旨已,自然圣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共瞻覩。时此世界,首陀卫净居诸天,梵天、波罗尼蜜天、尼摩罗天、兜术天、盐天、忉利天、四天王天及三千大千世界所居人民,自然见身亲近如来,皆得自然天华傅餝、天香天杂香天捣香、天青莲芙蓉鲜华,诸妙天华茎叶具足,各各发行齎诣如来,稽首佛足各散佛上,及于人间水陆诸花,各各手执,往诣世尊而为供养。诸天人民所散供养诸华之具,上在虚空,三千大千世界化为宫殿自然楼观,从其宫殿垂诸天华缯盖幢幡,纷葩飘颺显灼普现,其诸花香庄严三千大千佛国,自然巍巍,形像众色如紫磨金,八维上下芬馥晃昱亦复如是。于是阎浮提城所有人民,瞻覩如来现身威变不可称计,各心念言:「今日如来坐于我前。」普佛国土亦复如是,各各心念:「今日如来在我前坐而说经法。」

于时世尊在师子床更复欣笑,加复重照三千大千世界,弘光赫弈。此土人民悉共覩见东方江河沙等诸佛国土,现在如来、至真、等正觉与诸菩萨声闻之众;又复东方江河沙等诸佛世界所有众生,悉亦遥见此佛国土释迦文佛与比丘僧及诸菩萨而坐说经;八维上下亦复如是,悉遥见此,等无差特。

于是过东方江河沙等诸佛世界,最边国土名宝迹,其佛号宝事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为诸众生,亦复讲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彼时其佛世界,而有菩萨号曰普明,覩大光明及地大动,即便往诣宝事如来,稽首问曰:「唯然,世尊!以何因缘,其大光明照此佛土、地大震动?诸如来身自然为见,会当有意。」

彼佛告于普明菩萨曰:「族姓子!欲知西方极远有忍世界,其佛号曰释迦文如来,今现在为诸菩萨说般若波罗蜜。是其威神光也。」

普明菩萨白宝事如来:「唯然,世尊!我欲诣彼见释迦牟尼如来,稽首作礼;及诸菩萨摩诃萨众童真等,得总持究竟三昧,定意自在,得度无极,释迦牟多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宝事如来阿罗呵、三耶三佛告普明菩萨曰:「往,善男子!汝知是时。」宝事如来赐普明菩萨金色莲华而有千叶:「取,善男子!此宝莲华以用供散释迦牟如来。善男子!欲往修寂然行,忍界菩萨生彼土者,甚有患难亦难值遇。」

普明菩萨即受其金色莲华,与无央数亿百千姟诸菩萨众男女、大小、居家、出家,则以供养东方诸佛天中天,承事归命,上诸华香杂香捣香。次复诣释迦牟如来,稽首足下,却住一面,普明菩萨白世尊曰:「唯然,大圣!宝事如来敬问无量,乞求轻便,力行安乎?又复遣进金色莲华。」佛受莲华,寻以遥散东方江河沙诸佛国土。其华即时周遍东方诸佛世界,有佛坐于自然金色莲华,讲说经法,亦复演斯六波罗蜜。其有众生闻此说者,一切究竟即时坚住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男女大小悉礼佛足,各以功德,供养多阿竭、阿罗呵、三耶三菩。

南方去此江河沙等最极边际,有佛世界,名曰离一切忧,其佛号无忧首多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彼有菩萨名离戚,启辞其佛,佛赐莲华,与无数菩萨俱,经诸国土供养诸佛,来诣释迦牟尼如来,稽首供养,却坐听经。

西方去此江河沙等,有世界名曰寂然,其佛号宝龙多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彼有菩萨名曰意行,启辞其佛,佛赐莲华,与无数菩萨俱,经诸国土供养诸佛,来诣释迦牟尼如来,稽首供养,却坐听经。

北方去此江河沙等,有世界名曰致胜,其佛号胜诸根多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彼有菩萨名曰施胜,启辞其佛,佛赐莲华,与无数菩萨俱,经诸国土供养诸佛,诣释迦牟如来,稽首供养,却坐听经。

下方去此江河沙等,有世界名曰仁贤,其佛号贤首多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彼土有菩萨名曰莲华上,启辞其佛,佛赐莲华,与无数菩萨俱,经诸国土供养诸佛,诣释迦牟如来,稽首供养,却坐听经。

上方去此江河沙等,有世界名曰欣乐,其佛号乐首多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彼有菩萨名施乐,启辞其佛,佛赐莲华,与无数菩萨俱,经诸国土供养诸佛,诣释迦牟如来,稽首供养,却坐听经。其四维者,亦复如是,等无差特。

尔时于此三千大千世界,寻即而雨诸宝华香幡盖,自然庄严香树花树,譬如莲华迹世界普华多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佛土,溥首菩萨所游居处。善住意诸天子及余大神尊势无极菩萨之众,世尊所与,及余诸天、世间人民皆来聚会。诸魔、梵天并声闻众,揵沓惒、阿须伦神人民悉普来会。此诸菩萨摩诃萨为童子时,所服饮食功德自然。

尔时世尊告贤者舍利弗:「于斯若有菩萨摩诃萨,便当精修学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白佛:「唯然,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一切具足、晓解诸法,学般若波罗蜜乎?」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住于般若波罗蜜已修无处所,即便具足檀波罗蜜;令不缺减,有所施与、无所爱逆,尸波罗蜜当令具足。从是因缘,未曾住于罪不罪;亦当具足羼波罗蜜,兴无瞋恚;当学惟逮波罗蜜,便得受决;从其身意兴诸精进,不起诸漏,当具足禅波罗蜜。由是之故,无所求慕。」

佛言:「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则自具足于四意止,发无所发;又当具足得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八由行;悉令具足空无三昧、无想三昧、无愿三昧;而决具足四禅、四等、四无色三昧、及八脱门渐渐具足,而以正受,以此为脱,无所思想,无有内想,若供养想、若光明想,无绛赤想,无腐败想,无有青想,无食齧创烂想;亦无乱想,无枯骨想,无星散想,无处所想。悉离诸想,常志于佛,念于经典,念于众僧,念于戒禁。意在惠施,志前诸天,出入之意、死亡之意,无常之想、苦乐之想,无非身之想、终始之想,一切世界无可乐想,诸习之想、灭尽之想,道慧、尽慧、无热诸慧、无所起慧、法慧,于诸经法亦无所慧、亦无我慧,无有内慧、微妙意慧,晓了诸慧,如所谓慧,悉以思念所行三昧,无想、无念、无行定者而无有异;诸根为异,异根异行。又复有行,难所获致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佛十八法不共之事、大慈大悲。欲得晓了此一切缘,菩萨摩诃萨当行般若波罗蜜;若有具足诸道慧者,菩萨摩诃萨当行般若波罗蜜;欲晓了慧具足、充备诸通慧者,当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若欲明了一切,得近蠲除尘劳,菩萨摩诃萨当行般若波罗蜜。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则为修学般若波罗蜜。」

佛复告舍利弗:「若有菩萨摩诃萨欲入寂然,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度声闻、辟支佛地,住阿惟越地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处六通,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知一切众生萨惒萨心根所行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过诸声闻、辟支佛慧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逮总持门,若男子劝助布施声闻、辟支佛,超越彼等,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过一切声闻、辟支佛戒禁,劝助心意,当学般若波罗蜜;若欲具足三昧、智慧、解脱、度知见慧,菩萨摩诃萨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成显于禅定、三昧、三摩越,劝助合集,解心之念所,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若欲劝助布施,分别无限无量成就功德,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若欲具足成就无限无量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当学般若波罗蜜。」

佛复语舍利弗:「若有菩萨摩诃萨欲具足立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行,一切所生得见诸佛自致成佛,当学般若波罗蜜;欲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菩萨性,若为真童,欲立此地不离诸佛世尊,所欲志念诸善德本,供养如来奉持顺命,其愿輙成;若欲具足一切众生心之所侥,饮食衣服车乘、香华杂香涂香、床卧灯火手巾履袜,所当得者充满诸财,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欲具足江河沙等众生,劝立于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善本顺如来德,无有尽耗亦不缺减,乃至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八维上下诸佛天中天,皆共歌诵其人功德。发意之顷,东方江河沙等诸佛国土,欲游此界及至十方,当学般若波罗蜜。以一切音声,欲告江河沙诸佛国土,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欲建立诸佛国土令不断绝,欲住内空,若处外空、若内外空,若于空空,若于大空、究竟之空、所有空、无有空、有为空、无为空,若真空者、无祠祀空、无因缘空、因缘空、自然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所有空,若自然空、无形自然空、因缘威神空诸行相,欲至此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得亲近一切如来,欲得观解一切诸法,欲了诸法在于本际,当学般若波罗蜜。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成般若波罗蜜,当如是住。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计数知三千大千世界沙石树花、一切诸尘、众疑不决,当学般若波罗蜜。三千大千世界有如大海江河、川流泉原,欲知有几渧多少之数,无所伤害度海虫类,当学般若波罗蜜。复次,舍利弗!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火者一时普然,犹如劫烧,一面一时悉欲灭者,令无所然,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诸风,有时国土吹拔,崩碎诸须弥山令无有余,譬如灰尘净灭,有如然荩如然蒿草,若以一指——手指、足指——欲令灭尽三界火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虚空,欲以普身一加趺坐周遍虚空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自在变化,无近无远、无大无小,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取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以一手举诸须弥山,置于殊异无量诸佛世界,无往反想,不增不减,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东方江河沙等诸佛世界,佛天中天、声闻、辟支佛,皆欲一时同时合集以供养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若一衣服、香花捣香涂香、缯盖幢幡以持供养多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及声闻众,奉事归命一时应集,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皆欲建立于尸波罗蜜、三昧、智慧、解脱见慧,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至于无余住泥洹果而般泥洹,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若布施者波罗蜜,当作是学,如此施者获大果报,如是施者生于君子傲姓家、梵志、大族姓长者;如此施者生于四天王上忉利天、兜术天、尼摩天、波罗尼蜜天;如是施者依于斯施,思第一禅第二第三至第四禅,无量虚空定意正受,无量空慧、无量不用慧天、无想有想三昧禅;如此施者兴八圣路,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果。若晓了此,当于是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常以权慧有所施与,为具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具足六波罗蜜?」

答曰:「其布施主无所着念,所施受者亦不忘恩,是为檀波罗蜜。无所犯负,不以禁戒而自绮餝,是为尸波罗蜜。常怀忍辱,无瞋恚恨心向于众生,是为羼波罗蜜。精进不怠欲度一切,是为惟逮波罗蜜。一心寂然而无愦乱,是为禅波罗蜜。智慧解空不计吾我,是为般若波罗蜜。取要言之,复重解议,于罪无罪亦无无罪,是尸波罗蜜。无有瞋恨,是羼波罗蜜。身心精进不以疲倦,是惟逮波罗蜜。兴于不乱无所想念,是禅波罗蜜。解一切法而无所着,是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得成就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世尊功德之谊,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超度有为、无为诸法行者,去来今法至于无本,诸法所兴不起本际,欲逮此者,一切声闻、辟支佛、诸菩萨法,欲行诸佛世尊而供养者,欲得具足诸佛眷属无量群从,欲得获致菩萨枝党,欲得净毕众祐之德,欲致布施心无所受,不起犯戒想,无瞋恚心、无懈怠心,不欲发起于乱心者,又不欲起愚痴心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立众生于布施德,持戒、智慧劝令修治,所受福德当所兴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兴五眼,当学般若波罗蜜。何谓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见东方江河沙国土八维上下诸佛世尊,所说经法皆以天耳欲得闻者,又欲得知诸佛世尊心之所念,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诸佛世尊普在十方说经法者,欲得听闻而不断绝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若欲得见过去多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欲得见于诸佛国土者,当来现在十方世界今现在佛欲得追见国土所有,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得解知如来所说十二部经——闻经、分别经、颂经、诗歌经、初经、此应经、生经、受经、方等经、未曾有法经、譬喻经、注解章句经——诸声闻所不闻者,皆欲得玩习诵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得听闻八维上下如来所说经法皆念不失,欲得执持已得执持而为众会他人说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得启问过去当来如所说谊者,已得闻者为他人说,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得照明东方江河沙等诸佛世界,窈窈冥冥不见日月光明之耀,欲得照斯及十方界,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得开化东方江河沙等诸佛国土,及十方界愚痴闇冥——不闻佛名、不得听经、不覩众僧——欲得开化众生类立于正见,令得覩佛、逮闻经法及与圣众,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令东方江河沙等诸佛世界及十方佛土所有众生,其生盲者得目覩形,聋者逮听,狂者复意,裸者获衣,饥者致食,渴得水浆,吾愿得力皆蒙斯恩,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其有于斯三千大千世界在恶趣者,地狱饿、鬼、畜生群萌之类,吾欲加恩使此黎庶逮得其所,八维上下各江河沙亦复如是,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江河沙等诸佛世界所有众生,欲得建立于禁戒者,三昧、智慧、解脱、度知见慧,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证,至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又欲修多诃竭威仪礼节,菩萨摩诃萨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作是观:『假令我身所不得覩而欲察之,当学般若波罗蜜。』设使我身四寸之地,而以足指靡不周遍,从四天王天,欲界、色界阿迦腻吒天,无央数亿百千姟眷属周匝,往诣佛树处于道场,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或坐佛树,四天王天上诸天人上乃至于净居诸天等无差特,皆来具足布施,或当成就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往来住立坐卧,则于其地自为金刚。欲得获斯,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作斯观:『吾当何日出去弃国舍家,即日当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得至阿惟三佛;以至阿惟三佛即日转法轮,以转法轮令无央数不可称计众生之类,远尘离垢,诸法法眼净,无量无限群萌之党,得无起余漏尽意解,无量无限众生含血得阿惟越致、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菩萨摩诃萨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心念欲得:『我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得至阿惟三佛,有无央数比丘圣众声闻学者,或以一反演说经法,于一坐上得阿罗汉;诸菩萨摩诃萨皆逮阿惟越致、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有无央数、不可称限、不可计量诸菩萨众,其寿无量,光明照远无有边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或欲得致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逮成阿惟三佛,欲令其佛国土无有淫怒痴音响之名,使一切众生皆获如是色像,如般若波罗蜜具足成就,所施善哉、调顺快哉,妙哉智慧、善修梵行,而顺游不居众生则为快哉,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愿我当获具足圣达,而以正法则富之定无有音声,当学般若波罗蜜。心自愿言:『吾清声闻,令江河沙等世界众生之类,逮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当学般若波罗蜜。」

摩诃般若波罗蜜顺空品第二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兴斯之德,四天王即时欢喜:『我等当立四枚之钵,四天王前以所奉进过去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亦当贡上学道法者。』时忉利天亦复踊跃,焰天、兜率天、尼摩罗天、波罗尼蜜天:『吾等悉当奉事供养此善男子,阿须伦身则为减损,长益诸天身。』三千大千世界,上至阿迦腻吒天,莫不踊跃:『吾等请劝使转法轮。』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则为长益,具六波罗蜜。善男子、善女人欢喜悦豫:『吾等当为父母之慈、妻子亲属朋友亲厚之慈,父母兄弟妻子亲厚知友爱,敬喜见之。』四天王、忉利天、焰天、兜率天、尼摩罗天、波罗尼蜜天,上至阿迦腻吒天,不令菩萨与尘欲相值,发心往诣承事作礼:『吾等亦当使得清净梵天行、离秽浊行,无习淫欲,致生于梵天。』无有放逸而绩放逸,诸有色者,不能进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故菩萨以净梵行弃捐家业,乃逮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不以秽浊而得佛道。」

贤者舍利弗白世尊曰:「菩萨之法,必当有父母妻子、亲厚知友耶?」

佛告舍利弗:「若有菩萨,必当有父母,不应有妻子,或初发意净修梵行成为童真,至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或有菩萨,以沤惒拘舍罗习于五欲,然后舍家逮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譬如巧黠幻师及与弟子,善学幻术化造五欲,以此五乐而用自娱戏笑为行。于舍利弗意云何,其幻师者宁为服习于五欲乎?」

舍利弗白:「不也,天中天!」

佛言:「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以沤惒拘舍罗习于五欲劝化众生,其菩萨摩诃萨不为五欲之所沾污。菩萨摩诃萨以无央数事嗟叹爱欲,或有毁呰欲为然炽、爱欲瑕秽、欲为仇怨、欲为怨敌。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度众生故,而为分别此五欲事。」

舍利弗白佛:「唯,天中天!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见菩萨亦不见菩萨字,亦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行般若波罗蜜字,亦不见非行。所以者何?菩萨之字自然空。其为空者,无色、无痛痒思想生死识,不复异色空,不复异痛痒思想生死识空。如色空、痛痒思想生死识亦空。所谓空者,色则为空,痛痒思想生死识亦自然。所以者何?所谓菩萨但假号耳,所谓道者则亦假号,所谓空者则亦假号。其法自然,不起不灭亦无尘劳,无所依倚、无所诤讼。若有菩萨所行如是,不见所起亦不见所灭,不见所猗、不见所讼。所以者何?诳诈立字因游客想,或想念故而致此法。从何立字?但託虚言。晓了如是,菩萨摩诃萨则为行般若波罗蜜,一切不见有名号也,已无所见亦非不见,则无所猗,则为行般若波罗蜜。」

◎摩诃般若波罗蜜行空品第三之一

佛复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当作斯观:『所号菩萨、所谓佛者,亦假号耳;所谓名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假号耳;皆由吾我。所谓我者,适无所有,无我、无人、无命、无寿及含血蠕动,无心、无意。若作所造,自然所习所更所见知见之事,如此辈类,皆不可得、空无所着。悉由假号,但有虚言。』如是菩萨摩诃萨为行般若波罗蜜,不见众生,设无所见亦不有见,亦复不见所託言也。菩萨摩诃萨所行如是,为随怛萨阿竭所教行般若波罗蜜。舍怛萨阿竭已,其智慧过诸声闻、辟支佛,所兴空行而不迷惑。所以者何?其人所修,不见于字所当猗者。菩萨摩诃萨行如是者,为行般若波罗蜜。」

佛言:「譬如舍利弗、摩诃目揵连诸比丘等,使满阎浮提,犹如竹芦甘蔗稻麻丛林,智慧具足,终不能及行般若波罗蜜菩萨,百倍千倍万倍亿倍,不任以前。所以者何?菩萨智慧欲度一切众生之类之所致也。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一日行智,皆过声闻、辟支佛所立之上,置是满阎浮提舍利弗、摩诃目揵连等比丘空。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舍利弗摩、诃目揵连诸比丘等所有智慧,不及行菩萨摩诃萨。置是三千大千世界舍利弗、摩诃目揵连诸比丘等。譬如东方江河沙等诸佛国土,悉满其中舍利弗、摩诃目揵连诸比丘等普及十方,斯等不及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智慧一日,过一切声闻、辟支佛智慧,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不相属逮。」

于是贤者舍利弗白世尊曰:「唯然,其声闻智慧,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智慧,计此一切所有智慧,无所破坏、无所诤讼,而无所起,自然为空。唯,天中天!其无所坏、无所诤讼、无起、自然空者,宁可获致若干差特不乎?云何菩萨一日行智,而复于此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乎?」

佛告舍利弗:「于舍利弗意云何,菩萨所以行般若波罗蜜者何?一日之中所行智慧、所建立愿,修于幻术而行愍哀,皆为一切众生之类,悉了诸法以化群萌,欲令灭度。诸声闻、辟支佛,宁为兴立如是之缘智慧不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佛言:「于舍利弗意云何,诸声闻、辟支佛岂有此念:『我等当逮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教化众生至泥洹界,令灭度耶?』」

答曰:「不也。」

佛言:「以是故,当复知此一切声闻、辟支佛所有智慧,百倍千倍智慧、百千倍巨亿万倍终不相及。于意云何,声闻、辟支佛宁有此念:『吾等当行六波罗蜜,教化众生严净佛土,具足怛萨阿竭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得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度脱灭度无量无限不可计数众生之类不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佛言:「菩萨摩诃萨发心念言:『吾当奉行六波罗蜜,具一切法,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度脱不可计数众生之类。』」

佛言:「譬如日之宫殿奋其光明,一时普照阎浮提地无不周遍。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具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逮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开化度脱无量无限不可计数众生之类。」

贤者舍利弗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越于声闻、辟支佛地,而便逮及阿惟越致地净修佛道?」

佛告舍利弗:「于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六波罗蜜,过于空法、无想、无愿,则为超越声闻、辟支佛地,住阿惟越致地。」

贤者舍利弗复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于一切声闻、辟支佛为最众祐?」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六波罗蜜,至坐佛树,常于一切声闻、辟支佛为最众祐。所以者何?菩萨摩诃萨若来现者,则自然兴真妙之法,具足十善、又成五戒,立八等事及八关斋,四禅、四等心、四无色三昧、四意止、四意断、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由行现于世间,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如是辈类众善之德兴现于世,则分别君子族姓、梵志长者、傲族大姓及忉利天上至三十三处、想无想天,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菩,缘此别知有此事耳。」

舍利弗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净毕众祐?」

世尊告曰:「菩萨摩诃萨于众祐中无所净毕。所以者何?究竟于空则为菩萨摩诃萨成众祐也。所以者何?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为布施士。何所施者?以善法施,开化众生。何谓善法?十善之事,五戒、六波罗蜜,十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开化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布施之士。」

舍利弗复白佛言:「唯然,世尊!菩萨摩诃萨遵修何行,为行般若波罗蜜?」

佛告舍利弗:「于是菩萨设行色空者,则为行般若波罗蜜,设行痛痒思想生死识空者,是则为行。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解知眼空、耳鼻舌身意空者,此则为行。解色空、声香味触法空者,此则为行。解眼界空者,此则为行。解色界、眼识界,解耳鼻舌身意界空者,此则为行。解耳声耳识、鼻香鼻识、舌味舌识、身细滑身识、意所欲意识空者,此则为行。解苦空者,习亦复空,尽亦复空,八由亦空,此则为行。解无黠亦空、行亦空、识亦空、名色亦空、六入亦空、所更亦空、痛痒亦空、思爱亦空、所受亦空、所有亦空、生老死亦空,此则为行。解一切法空,此则为行。诸所自然有为无为悉能解空,此则为行。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解本净空志性亦然,此则为行。舍利弗!是为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当解是七空,此乃为行。以此七空行般若波罗蜜,色无应不应、无行不行,不作此观,不见痛痒思想生死识应不应、行不行,不见色法有所起有所灭、不见痛痒思想生死识法有所起法有所灭,不见色法有所依着法有所诤讼、不见痛痒思想生死识法有所着法有所诤,不见与色而俱游居、不见与痛痒思想生死识而俱游居,不见与生死而俱游,亦不见不与生死而游居也。所以者何?永无有法而与俱,缘起诸事本净为空。舍利弗!色则为空则无有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空则无有识。」

佛语舍利弗:「其为空者,无有起者、无有灭者。假使色空则无有色,假使痛痒思想生死识空则无有识。设使色空则不有见,设痛痒空则无所患,设思想空则无所念,设使行空则无所造,设识空者无所分别。所以者何?舍利弗!色者则异,不与空同;空不为异,色不为分别。色自然空,色则为空,痛痒思想生死识不为别异,空亦不异。设空不异,识亦不异,识自然空,识则为空。」

佛语舍利弗:「其为空者,不起不灭、无所依着、无所诤讼,无所增、无所损,无过去无当来无现在。彼亦无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无眼耳鼻舌身心,亦无色声香味细滑,所欲法彼则无。无黠不灭、无黠不行,不识、不名色、不六入、不细滑、不痛、不爱、不受、不有、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亦不灭除生老病死。彼亦不苦,亦无习,亦无所尽,亦无所由。彼亦无得,亦无有时。彼无须陀洹果,无斯陀含果,无阿那含果,无阿罗汉果,无辟支佛觉,亦无得道,亦无佛道。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者,则为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见般若波罗蜜应不应、行不行,不见施,不戒、不忍、不进、不禅、不智,不见是六波罗蜜。不见色痛痒思想生死识应不应、行不行;不见眼应不应、行不行,不见耳鼻舌身心应不应、行不行;不见色声香味细滑所欲法应不应、行不行;不见四意止应不应、行不行;不见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八由应不应、行不行;不见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应不应、行不行;不见怛萨阿竭萨云然慧应不应、行不行。是为,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此乃应行。」

佛语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空不与空斗,空不与空行;无相不与无相斗,无想不与无想行;无愿不与无愿斗,无愿不与无愿行。空不与空相应,无相不与无相相应,无愿不与无愿相应。所以者何?空者无行不行,无相者亦无行不行,无愿者亦无行不行,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斯者,此乃为行。」

佛复语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诸法自然相则得度空。已得度空,不与色诤亦无所行;不与痛痒思想生死识诤亦无所行;不与过去色诤,亦不见过去色;不与过去色诤,亦不见当来色;不与当来色诤,亦不见现在色;不与现在色诤,亦不与过去痛痒思想生死识诤,亦不与当来现在痛痒思想生死识诤,亦不见过去当来现在痛痒思想生死识。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与过去当来诤,不与当来过去诤,不与现在过去当来诤,不与过去当来现在诤,不见三世与于空行般若波罗蜜,如是行者此乃为行。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所行如是,如所应行,不与过去萨芸若讼行,亦不见过去何所萨芸若,过去安有萨芸若及行讼行?不与当来萨芸若讼行,亦无所行,亦不见当来安有萨芸若与行讼行乎?亦不与现在萨芸若讼行,亦不见现在萨芸若,安有萨芸若讼行乎?行般若波罗蜜如是者,此乃为行。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行萨芸若色,亦不见萨芸若色,亦不见行萨芸若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不见萨芸若痛痒思想生死识。不行萨芸若眼,亦不见眼,亦不行萨芸若耳鼻舌身心,亦不见耳鼻舌身心。不行萨芸若色,亦不见色。不见色,不行萨芸若声香味细滑所欲法,亦无所现。」

佛语舍利弗:「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者,此乃应行。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亦不遵萨芸若檀波罗蜜,亦不见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亦不行萨芸若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萨芸若般若波罗蜜;亦不遵萨芸若四意止,亦不见萨芸若四意止,亦不遵萨芸若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由行,亦不见萨芸若意止、意断、神足、根、力、觉意、由行;亦不遵萨芸若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亦无所见,亦不见萨芸若怛萨阿竭诸力法。行般若波罗蜜如是,此乃为行。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行萨芸若、佛,佛亦不行萨芸若,不行萨芸若、道,道亦不行萨芸若。所以者何?佛则萨芸若,萨芸若则佛;道则萨芸若,萨芸若则道。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亦复如是。」

佛语舍利弗:「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者,此乃为行。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行色有、不行色无有,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识有、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识无有,不计色有常、亦不计色无常,不计色苦、不计色乐,不计色有我、不计色无我,五阴六衰亦复如是。不计五阴空、无空,不计五阴有相、无相,不计五阴有愿、无愿,行般若波罗蜜。今我所行亦无所受,亦无所行亦无所取,不有所行亦不不行,不有所受亦不不受,不有所取亦不不取。」

佛语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者,此乃为行。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用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故,行般若波罗蜜。不用阿惟越致地,教化众生故,行般若波罗蜜。不用净佛国土故,行般若波罗蜜。不用怛萨阿竭十力故,行般若波罗蜜。不用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行般若波罗蜜。不究竟空、不用内空、不用外空、不用内外空、不用空空故,不用大空故,不用真空故,不用有为空故,不用无为空故,不用究竟空故,不用无品空故,不用本净空故,不用自然相空故,不以一切法空故,不以无起空故,不以无灭空故,不以无形空故,不以自然空故,不以有形无形空故,不无本故,不以法界故,不以本际故,行般若波罗蜜。所以者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于诸法无所破坏亦无所见。」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用神足故,行般若波罗蜜;不用天眼故,不用天耳故,不用观他人心故,不用念过去事故。所以者何?行般若波罗蜜时,亦不见般若波罗蜜,何况当覩菩萨诸神通乎?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者,此乃应行。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心不念言:『我当以神足往诣东方江河沙等见诸如来稽首礼。』亦不自念:『到八方上下。』亦复如是,等无有异。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者,此乃应行。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自念言:『诸佛世尊所可畅说,吾则当以天耳皆听,吾当察见众生之心所可念者,当念过去所游居处,我以天眼见诸群萌在所之处。』」

佛言:「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者,此乃应行。如是,舍利弗!行如是者,则为度脱无央数不可计会众生之类。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者,魔及官属不能得便。又复见及他方世界,诸人民遥闻其德皆为作礼。复次,东方江河沙等诸佛世界,八方上下诸佛世尊,皆共拥护于是菩萨,终不堕坠于声闻、辟支佛地。四天王上至阿迦腻吒天,悉共拥护是菩萨摩诃萨,将无伺求得其便者,所可兴发、所当作者,得现在福。所以者何?而以慈心向诸众生。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者,乃为应行。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而以微劳得总持门、三昧门,速疾近此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菩,一切所生常值见佛、不离诸佛,至逮成阿耨多罗三耶三佛。」

佛言:「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者,乃为应行。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自念言:『宁有诸法?所谓法者一切为应、若不应乎?为平等、不平等乎?』所以者何?于时行者,不见诸法应若不应、行若不行、等与不等。」

佛言:「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者,乃为应行。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自念言:『我当速解诸法之界至阿惟三佛,亦无阿惟三佛。』所以者何?逮法界者亦无所觉。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者,乃为应行。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见诸法及与法界有诸疾病及与空寂。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者,乃为应行。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自念言:『诸法法界有若干种不计别异。』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者,此能应行。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自念言:『于是诸法及与法界,观与不观、见与不见。』所以者何?彼则不见诸法所有、可持诸法分别观也。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乃为应行。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念法界忧行空事,其空事者不忧法界。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者,乃为应行。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念眼界为空空乎,亦不忧眼界;色不忧空,空不忧色;色界不忧空,空界不忧色;眼识界不忧空,识界不忧眼识空;耳鼻舌身心声香味细滑所欲法亦如是。心界不忧空,空界不忧心;法界不忧空,空界不忧法;识界不忧空,空界不忧识。」

佛言:「舍利弗!是为第一行,所谓空行。菩萨摩诃萨能行空者,则不堕落声闻、辟支佛地,能净佛国、开化众生,疾逮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成阿惟三佛。计诸所行般若波罗蜜行,般若波罗蜜行为最极尊、为长为上、无底无比。所以者何?般若波罗蜜行为无上行,空、无相、无愿行。菩萨摩诃萨应行如是,当作斯持,速得近于受莂之地。菩萨摩诃萨应此行者,为无数不可计众生开度利谊。若不念言:『我行般若波罗蜜,诸佛世尊当受决也。』亦不念言:『我得亲近也;于受决也;我当清净于佛国土,得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当转法轮。』所以者何?彼其行者,不着法界,亦不虚寂、不见异法,当行般若波罗蜜,诸佛天中天受我决及逮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所以者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者,不起人想,不起我想,不起寿想,不起命想,不起众诸想,不起见知想。所以者何?计于吾我众生不起不灭,又计人本不起不灭。其不起不灭者,何所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行能如是,人无所起属行般若波罗蜜,众生为空、众生不得、众生寂寞,为行般若波罗蜜。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遵修于空为第一行。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者,则皆超踰一切诸行。置是所可遵行,为大慈行、为大悲行。菩萨摩诃萨行于此者,终不起贪嫉之心,无毁戒心、无瞋恚心、无懈怠心、无乱意心、无邪智心。」

光赞经卷第一

 

上篇:放光般若经

下篇: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真谛译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真谛译本)...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摩诃般若钞经

摩诃般若钞经 摩诃般若钞经卷第一(亦名长安品) 秦天竺...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

摩诃般若钞经

摩诃般若钞经 摩诃般若钞经卷第一(亦名长安品) 秦天竺...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摩竭提国三藏沙门法月重译...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 光赞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

缘起经

缘起经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

佛说处处经

佛说处处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言:「道人行道...

卢至长者因缘经

卢至长者因缘经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若着悭贪,人天所...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翻译之记 夫法留正像,唯圣是依;...

【注音版】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

摩诃般若钞经

摩诃般若钞经 摩诃般若钞经卷第一(亦名长安品) 秦天竺...

菩萨璎珞经

菩萨璎珞经卷第一(一名现在报)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注音版】佛说圣法印经

佛说圣法印经...

转念念佛,直到妄想消灭,佛号独存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 我们在两...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只一念间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故儒云:人心惟危...

上报四重恩,是哪四种恩呢

在回向时,大家常念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四恩是...

念佛有哪些规矩和注意事项

问: 念佛有哪些规矩,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 念佛本...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会跟着来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

我们栽培往生的力量,必须要不可破坏

佛陀这种权实二法的操作是怎么回事呢?是唯佛与佛乃能...

【推荐】大悲咒和千手千眼的由来与功德利益

大悲咒的影响:汉传佛教中,有一个知名度和普及率最高...

是什么力量让轮回相续的

业力是第六意识造作,果报是第八识释放。本来是独立的...

念佛法门如何取验方为合法

问: 《净土或问》中云:既学专修,当求灵验,虽在目...

圆瑛法师:在生活中修行,念佛最为稳当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因机施教,广立行门,综计有八...

是心力带动佛力,还是佛力带动心力

诸位!我们这样想,当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两种力量:一...

工作要赶不要急

我常说:「工作要赶而不急」,就是工作要有效率,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