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放光般若经卷第十五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放光般若经卷第十五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 诏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亲近品第六十五

尔时释提桓因意念言:「菩萨行六波罗蜜乃至佛十八法,尚出众生之上,何况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若有发意念萨云然者,为得寿命中之最、人中之善利,何况发意欲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者,未发者当亲近之。」释提桓因以天曼陀罗花而散佛上,散已发愿言:「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者,令具足法愿,具足萨云然愿,具足自然法愿,具足无漏法愿。」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如我意愿,其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者,不复欲令动还堕罗汉、辟支佛地,为下大乘,终不堕于罗汉、辟支佛乘,倍复发愿精进,愿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见三界中所有诸勤苦者悉为作护。如是具足菩萨意念:『我等已度,当复度不度者;我已安隐,当复安余;我已泥洹,当复度余令得泥洹。』」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代初发意菩萨欢喜者,为得几所福?久发意菩萨复代欢喜,得何等福?阿惟越致菩萨代其欢喜,复得几福?至一生补处菩萨代其欢喜,复得几福?」

佛告释提桓因言:「拘翼!是四天下尚可称知斤两;代其欢喜者,其福不可称。三千大千刹土亦可称知;代其欢喜者,福不可称计。拘翼!三千大千刹土其中海水,取一发破为百分,以一分发尽渧海水,尚可数知几渧;从代欢喜功德(此间有三十五字重複,书准丹本除),福不可计量。拘翼!阿僧祇佛刹所有境界虚空,持斛斗升合量空,尚可知几所;从代欢喜功德,福不可计量。」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诸不代初发意菩萨欢喜者,是为魔之所使;不代欢喜者,是魔官属人,从魔中来。何以故?有代发意欢喜者,是为坏魔故。诸欲不舍敬三尊,亦不一相亦不二者,当持是代欢喜意,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言:「如是,拘翼!发是代欢喜意者,得至佛国供养诸佛。所以者何?阿僧祇人初发意作功德代欢喜故,从初发意菩萨至于十住阿惟颜菩萨所作功德,皆代其欢喜。持是功德,疾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成阿惟三佛已,无央数不可说阿僧祇众生皆当得度。以是故,拘翼!是善男子、善女人有初发意者,当持代欢喜之功德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以意求亦不离意。代阿惟越致及一生补处欢喜,以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以意求而不离意。」

须菩提言:「是意如幻,云何能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言:「于汝意云何,汝见是意如幻不?」

须菩提言:「不见也。世尊!我不见如幻,亦不见意非幻。」

佛言:「亦非法颇见是意不?颇非见幻不离意,见是法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

须菩提言:「不见也。世尊!我不见法,当持何等起为有为无?法常自寂,不可以有得亦不可以无得。若法常寂不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无所有者亦复不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以故?世尊!一切诸法亦不可得亦无有故。世尊!六波罗蜜常寂,乃至于道亦复常寂。法亦不应当念,亦无有法而将来有。般若波罗蜜常寂,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常寂。」

须菩提言:「世尊!般若波罗蜜三耶三菩亦寂之中,云何逮觉?」

佛言:「善哉,善哉!萨云然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寂。须菩提!般若波罗蜜及萨云然不寂者,亦非般若亦非萨云然。是故,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萨云然寂,亦不因般若波罗蜜成阿惟三佛,不离般若波罗蜜得阿惟三佛;不得般若波罗蜜者,终不得阿惟三佛。」

须菩提言:「世尊!菩萨所行甚深。」

佛言:「如汝所说,菩萨所行入甚深苦行。虽谦苦行,不于法中中道取证,堕于罗汉、辟支佛地。」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从佛所闻,菩萨不为谦苦。何以故?亦不见是可得证者,亦不见般若波罗蜜可取证者,亦不见法当取证者。诸法皆不可得者,有何等义、有何等法、有何等般若波罗蜜,当可取证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

须菩提言:「菩萨行者为无所得行。菩萨于无所得法中,还诸法无限之限事。世尊!若有菩萨闻说是事,不却不难亦不懈怠,是为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行般若波罗蜜者,亦不见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亦不作是念:『罗汉、辟支佛地离我远,萨云然离我近。』世尊!譬如虚空,亦无近远之念。何以故?虚空无分别故。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亦无是念:『二道离我远,萨云然离我近。』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亦无所分别故。譬如幻人亦不自念:『师离我近,观人离我远。』何以故?幻人无念故。譬如光影无有念:『我所因者离我近,余离我远。』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来、无所着、等正觉亦无所爱。世尊!般若波罗蜜亦如是,譬如如来无有念故。譬如如来所化亦不念:『二道离我远,佛离我近。』何以故?化以如来无念故,般若波罗蜜无有念故。譬如如来所作亦不念:『二道离我远,佛道离我近。』何以故?化如来亦无念故。般若波罗蜜亦无念:『二道离我远,佛离我近。』譬所为作事亦无念可说,般若波罗蜜事亦如作,亦无念故。」

尊者舍利弗语耆年须菩提:「但般若波罗蜜无有念耶?」

须菩提言:「六波罗蜜亦无有念,五阴五情亦复无念,眼色六入亦复无念,四禅、四等及四空定、三十七品,至三脱门、佛十种力、十八法、四无所畏、四无碍慧、萨云然事,亦无有念,乃至于道亦复无念,有为性亦无念。」

舍利弗言:「若诸法无念,何从有五趣?云何复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及佛世尊?」

须菩提言:「诸众生因四颠倒而起、四颠倒而造作事,身口意行随受其像,便有疑应,故有泥犁、薜荔、兽、人中、天上。」

舍利弗言:「云何有须陀洹乃至三耶三佛?须陀洹道亦无念,乃至三耶三佛道亦无念。诸过去当来无所着、等正觉,及现在十方诸佛,无念已尽灭。以是故,舍利弗!当作是知,一切诸法皆无念,信如是法性、真际故。舍利弗!菩萨当以无念行般若波罗蜜。以无念行般若波罗蜜故,便得逮觉无念之法。」

摩诃般若波罗蜜牢固品第六十六

于是舍利弗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为行不牢固耶?」

须菩提报言:「如是,如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者,为行不牢固。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无有牢固,乃至萨云然亦无有牢固亦无不牢固。何以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牢固尚不可得,乃至萨云然亦不可得见,何况有牢固?」

若干百千色、欲天子意念言:「诸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行般若波罗蜜者,当为作礼。既行般若波罗蜜而不中道取证,堕罗汉、辟支佛地,以是故当为作礼。于等法不取证故。」

须菩提语诸天子言:「菩萨于等法不取罗汉、辟支佛证,不足为奇。为阿僧祇人盟誓,亦不见有人而欲度脱众生,是乃为奇。以是故,菩萨发意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为欲降伏众生。欲降伏众生者,则为欲降伏虚空。何以故?当知虚空、众生皆悉寂故。众生亦空、虚空亦空、如虚空之无牢固、众生亦无牢固。诸天子!以众生无有牢固故而结盟誓,是故菩萨摩诃萨为甚奇特。为众生结盟誓者,则为与虚空共斗所。为众生结盟誓者,亦不见众生亦寂,结盟誓亦寂故。菩萨闻是,不恐不懈不难不怯,为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五阴寂故,众生亦寂。云何五阴寂故众生亦寂?以五阴寂故,六波罗蜜寂;以五阴、六衰寂故,内外空寂及有无空亦寂,以五阴、六衰寂故,十八性亦寂;五阴寂故,三十七品、四禅、四等、及四空定、四无碍慧亦寂。以五阴寂故,佛十种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及十八法,萨云然亦寂。菩萨闻是诸法皆寂,意不恐怖不难不怯,是为行般若波罗蜜。」

佛告须菩提:「何以故菩萨不恐不懈为行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言:「世尊!以无所有故不恐,以寂静故不懈。菩萨以是无所有寂静故,不恐不懈,为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恐畏懈怠亦不可得见故。菩萨闻是恐畏亦不可,得复不恐怖,是为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恐畏皆不可得见故。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者,诸天梵释皆为作礼。不但诸天释梵为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作礼,乃至首陀会诸天皆为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作礼。须菩提!十方现在诸如来、无所着、等正觉,皆念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者,为具足五波罗蜜,为具足萨云若。须菩提!若十方诸佛念是行般若波罗蜜菩萨者,当知是菩萨成就佛不久。须菩提!一恒边沙人悉使为魔,一一魔者所将官属如一恒边沙;假令尔所魔及将尔所官属,欲共坏乱行般若波罗蜜菩萨者,终不能坏。有二事魔不能中道坏菩萨。何等为二?一者、观诸法皆空,二者、不舍众生。复有二事,魔不能坏。何等为二?一者、所作如所言,二者、常念诸佛。菩萨如是行般若波罗蜜,诸天皆来劝助慰劳言:『善男子!今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久,是故莫得舍空、无相、无愿之行。』如是行者,无所归仰者而受其归仰,无有依护者则为作依护,无有覆盖者而为作舍,为冥者作大明,为盲者作眼目。何以故?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者,十方诸佛及众菩萨、比丘僧众,皆共称扬说其名故。须菩提!譬如我说法时,称扬赞叹宝造菩萨及识挽菩萨,我说法时称誉妙乐佛国中诸菩萨修梵行者,我亦常称誉彼诸正士。亦如十方诸佛欢喜颜色叹说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者,从初发意菩萨欲具足行佛道,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成萨云然,十方诸佛亦复欢喜颜色称誉说之。所以者何?少有菩萨有能顺行应佛业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诸佛以欢喜颜色称誉诸菩萨,为赞叹动还者、不动还者?」

佛告须菩提:「有行阿惟越致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者,亦有未受记莂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有佛为是辈说法,佛亦复赞叹说之。若有菩萨在妙乐佛国所学者,佛亦赞叹说之,诸佛所可欢喜颜色赞叹说者。

「复次,须菩提!诸可行般若波罗蜜菩萨,知诸法无所生,未得无所从生;知诸法空,亦未得无所从生;知诸法净,亦未得无所从生;知诸法无所有、无有坚固,亦复未得无所从生。诸佛欢喜颜色赞叹是辈菩萨,称誉说其名字。是辈菩萨摩诃萨,以为灭罗汉、辟支佛地,当受记莂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地。有行般若波罗蜜菩萨者,诸佛皆欢喜称誉赞叹之,亦当住于阿惟越致地逮萨云然。

「复次,须菩提!闻说般若波罗蜜时,亦不狐疑不却不懈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所说教。是菩萨当复至妙乐佛所,闻是般若波罗蜜。妙乐佛土彼诸正士见是间善男子、善女人,亦复欢喜。是人曾行般若波罗蜜故来生是间,亦当复得深般若波罗蜜,如诸佛教住于阿惟越致地。须菩提!是故当知,般若波罗蜜音声多有所饶益。般若波罗蜜音声尚有所饶益乃尔,何况有行般若波罗蜜,所行如教,住于萨云然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不离如教住,不离如者则为无所有。云何住萨云然?世尊!解脱如者无所得法,谁住如者?谁住如中?谁逮觉者?谁住于如?谁说法者?如尚不可得见,谁有住如者?谁逮觉者?是处不然。」

佛告须菩提:「如汝所言,如者无生亦无有灭,如住无异不生灭者,谁当住是中成阿惟三佛者?谁说法者?是皆无所有。」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者甚深,菩萨欲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甚难得。何以故?亦无住如者,亦无成阿惟三佛者,亦无说法者。虽无所见、无所有,闻是不恐不怖。」

须菩提语释提桓因言:「拘翼!如拘翼所言,菩萨甚奇甚特!于深法中亦无狐疑亦无追喜,诸法皆空,谁狐疑有进退意者?」

释提桓因语须菩提:「如尊者所言,但说空事,无所罣碍。譬如仰射空中,箭去无碍。尊者须菩提所说,亦无所着。」

摩诃般若波罗蜜嘱累品第六十七

于是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我所说者颇为随顺为应法不?」

佛言:「如是,如是!拘翼!汝所说问者为顺事形,无有谬误。」

释提桓因言:「世尊!尊者须菩提所说甚可奇异。所说不离空、无相、无愿,不离三十七品亦不离于道。」

佛告释提桓因言:「拘翼!长老须菩提常行空,行六波罗蜜亦不有,何况有行者?三十七品亦不有,何况有行者?禅、惟无、三昧、三昧越亦不有,四无所畏、四无碍慧、四等、大慈大悲、十力、佛十八法亦不有,何况有行者?道亦不有,何况欲得者?萨云然亦然亦不有,何况有行者?如来尚不有,谁当为如来者?无所从生亦不有,何况有证欲得之者?相亦不有,何况有身有受三十二相者?诸好亦不有,何况有欲得八十种好者?所以者何?拘翼!须菩提者,一切诸法以寂行故。须菩提者,无所有行,为以空行、为无相行、为无愿行。拘翼!是则为须菩提行。如须菩提所行,比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行,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不得为比。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者,比罗汉、辟支佛、菩萨摩诃萨为最上尊,除诸如来,无有过者。是故菩萨摩诃萨欲出诸天、世间人民上者,当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出声闻、辟支佛上,住于菩萨地,具足佛法,逮萨云然,便得如来。」

尔时坐中诸忉利天,以文陀罗花而散佛上。尔时六千比丘整顿衣服已,从坐起,为佛作礼长跪佛前,以佛威神,诸文陀罗花各各满掬持散佛上。散花已讫,皆同时白言:「我等,世尊!当奉妙行如诸佛所行,诸罗汉、辟支佛所不能及处。」

尔时世尊知诸比丘意便笑。如诸佛常法,五色光从口出,遍照十方还绕身三匝从顶而入。阿难从坐起,整衣服,先下右膝长跪,白佛言:「佛不妄笑,愿闻其意。」

佛告阿难:「是六千比丘后当来世,劫名多楼波尼,于彼劫中皆当成佛,号散花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是诸如来,国土皆等,比丘僧数亦各各等,其佛寿命亦等,其寿各千岁。作佛时,各各尽世雨五色花。」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于是寿命终,在所生处常当出家为道久久共俱,然后乃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复次,阿难!菩萨摩诃萨欲得最妙之行者,当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欲为如来者,当行般若波罗蜜。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般若波罗蜜者,当知是人从人道中来,或从兜术天上来。当知是人从人道中广闻般若波罗蜜,亦从兜术天上广闻般若波罗蜜;从本闻其中慧所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书持受学讽诵行者,转复教人行菩萨道者、说其中事。是善男子、善女人当作是知,如从佛闻亦无有异。当知是人从过去诸佛作善本功德以来,是善男子、善女人不于声闻辟支佛法中作功德,亦不从声闻所闻是般若波罗蜜。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深般若波罗蜜,读诵受持能解中义广宣教人,当知是人如面见佛无异。

「复次,阿难!若善男子、善女人闻说是深般若波罗蜜时,不惊不怖倍复喜者,当知是人以从过去佛所作行所致,久与善知识相得所致。是善男子、善女人从过去佛作善本以来,终不失三乘之事,以精进意行六波罗蜜乃至萨云然,亦当庄事精勤,久当坚固行六波罗蜜至萨云然,不住罗汉、辟支佛地。是故,阿难!以般若波罗蜜嘱累汝。阿难!我所说诸法,除般若波罗蜜,悉亡悉失,其过可可耳。汝持是深般若波罗蜜,若忘失一句、舍一句、亡一句,汝过甚多。是故,阿难!以是深般若波罗蜜嘱累汝,当善持善受善讽诵念。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守行者,则为受持过去当来现在诸佛之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名华名香、缯盖幢幡用供养我者,当供养般若波罗蜜。其有供养般若波罗蜜者,以为供养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深般若波罗蜜,于中起恭敬意者,则为供养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已。阿难!汝若恭敬慈于我者,当恭敬慈于般若波罗蜜。若书是般若波罗蜜时,亦当恭敬,慎莫失一句。是故,阿难!持般若波罗蜜嘱累于汝。如我今于三界中尊!般若波罗蜜亦复是尊。我所嘱累大有余事耳,我今持以般若波罗蜜嘱累汝。是故,阿难!当宣语诸天、龙神、诸世间人,普令闻知。诸不欲舍如来三宝者,不欲弃去来今佛道者,慎莫弃舍般若波罗蜜,是者则我道之法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读习念守行者,转复教人演其中义、分别解说者,是人疾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得萨云然不久。何以故?阿难!诸佛如来道者,皆出般若波罗蜜中,诸去来今佛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出。是故,阿难!菩萨欲得般若波罗蜜者,当学六波罗蜜。何以故?阿难!六波罗蜜者,菩萨之母,生诸菩萨故。诸学六波罗蜜者,皆当于中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故,阿难!持六波罗蜜倍嘱累汝。六波罗蜜者,是诸如来、无所着、等正觉之法藏;六波罗蜜者,无尽之藏。诸去来今佛转法轮教化众生者,皆以六波罗蜜为藏。诸去来今佛,皆于六波罗蜜中学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诸去来今佛诸弟子,皆学六波罗蜜而般泥洹,甫当般泥洹者亦当学是六波罗蜜。阿难!汝若教三千大千刹土中为弟子者说法,皆令成就得阿罗汉。虽有是教,未为我弟子之教。不如以般若波罗蜜一句,如法教菩萨令学,是则为我弟子之教。阿难!我属所说三千大千国土,教满中人皆令得罗汉行,行六波罗蜜,所作功德宁为多不?」

阿难言:「甚多。世尊!」

佛言:「阿难!不如我弟子说般若波罗蜜一日教诸菩萨;若不能一日,日中可;不能至日中,食时可;不能至食时,弹指顷;其福胜度尔所罗汉。所以者何?一菩萨之德,出过一切诸罗汉、辟支佛上。何以故?是菩萨自欲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复劝助安慰一切众生,复欲令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难,行六波罗蜜、三十七品至萨云然,增益功德,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终不中还。」

说是般若波罗蜜时,四辈弟子及诸天、龙、阿须伦、揵沓和、甄陀罗、摩睺勒。尔时佛于是大众之中而现神足变化,令是会者大众皆见阿閦如来彼大众围绕而为说法。众大会譬如大海,皆是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尘垢,皆得自在,意已得脱,已出解慧,悉舍重担,众事已办,譬如大龙,所应已逮,习绪已讫,得等解脱,已度诸愿;彼会罗汉德皆如是——及诸菩萨摩诃萨数不可计,其德巍巍不可称量。佛摄神足已,忽然不现。

佛告阿难:「诸法如是,不可眼见。诸法无对,法法无等,法法不相见,法法不相知。如今诸众不见阿閦如来,彼佛国土亦不与眼作对故。诸法亦如是,亦无对,法法不相知、不相见故。阿难!法亦不知亦不见,诸法无所作。何以故?诸法空不可捉,诸法不可思议,诸法无有念。譬如幻士亦无所觉,用不要无坚固。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者,为行般若波罗蜜,于诸法无所入。阿难!菩萨如是学者,为学般若波罗蜜。欲逮诸波罗蜜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如是学者,最尊最上,出诸辩之上。无盖之盖,为世覆盖,无所归者能为作归。佛以是学,能以右手举此三千大千刹土复还故处,一切众生无觉知想。所以者何?是般若波罗蜜,诸去来今佛皆于中学,成去来今佛无碍诸慧。阿难!是般若波罗蜜学,于诸学中最尊最上,过诸辩上。欲平相般若波罗蜜者,欲得虚空边际。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可平相。阿难!我初不说般若波罗蜜限,身体有数、句体为有数、义解为有数,般若波罗蜜者无有限数。」

阿难白佛言:「世尊!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无有限数?」

佛告阿难:「般若波罗蜜不可尽,故无有限;般若波罗蜜寂故,故无有限。过去当来今现在诸如来、无所着、等正觉,皆从是般若波罗蜜中学成,亦不能尽般若波罗蜜。是故,阿难!般若波罗蜜不可尽,亦无能尽者,亦非尽者。若有人言:『我能尽般若波罗蜜。』者,为欲尽虚空。阿难!当知六波罗蜜不可尽,亦不尽,亦无能尽者;乃至萨云然亦不可尽,无能尽者,亦无有尽。是法亦无有生,尚无有生,云何有尽?」

于是世尊以广长舌相障面,告阿难言:「持是般若波罗蜜,于四辈中广宣广说、广分别解说、广演其事令分明。所以者何?是般若波罗蜜中广出诸法故,三乘学者皆当于中,随其所应而得学成。阿难!是深般若波罗蜜者,是诸法之藏,一切诸字皆来入中。是般若波罗蜜者皆是诸陀罗尼之门,诸菩萨欲学陀罗尼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诸有菩萨得陀罗尼者,悉为总持诸法之辩才。般若波罗蜜者是去来今佛法之所,是故我告语一切,其有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学者,则为总持去来今佛之道。阿难!我今为汝说般若波罗蜜行,汝持般若波罗蜜者,则为总持一切诸法。」

摩诃般若波罗蜜无尽品第六十八

是时须菩提意念言:「诸佛之道大为甚深,我宁可问世尊。」

于是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云何不可尽?」

世尊报言:「如虚空不可尽,是故般若波罗蜜不可尽。」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当云何入般若波罗蜜中?」

佛言:「如五阴不可尽,菩萨当作是入。如六波罗蜜不可尽,菩萨当作是入。乃至萨云然不可尽,菩萨当作是入般若波罗蜜。

「复次,须菩提!痴如虚空不可尽,菩萨当作是入;所作行如虚空不可尽,当作是入;识如虚空不可尽,当作是入;名色如虚空不可尽,当作是入;六衰如虚空不可尽,当作是入;觉如虚空不可尽,当作是入;爱如虚空不可尽,当作是入;有如虚空不可尽,当作是入;生如虚空不可尽,当作是入;老病死忧悲勤苦如虚空不可尽,当作是入。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当作是入般若波罗蜜中。菩萨摩诃萨于十二缘起作是观者,为舍痴际,为应无所入。菩萨作是观十二缘起法者,则为得坐道场,作是观者便得萨云然。须菩提!若有菩萨知虚空不可尽事,为行般若波罗蜜观十二缘起者,终不堕罗汉、辟支佛地,便得三耶三佛地。须菩提!诸有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而转还者,皆以无有般若波罗蜜念故,不知行般若波罗蜜故,不知十二缘起如虚空故,不知沤惒拘舍罗故。以是故,于阿耨多罗三耶三佛而转还。

「复次,须菩提!诸有菩萨不转还者,皆以沤惒拘舍罗入般若波罗蜜中,知虚空不可尽,作是入般若波罗蜜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作如是观十二缘起,不见有法无因缘而生者,不见有法有常、常生而不灭者,不见有法无不偶者,亦不见众生,亦不见有我、人、寿命,亦不见有知见者,亦不见无常,亦不见吾我,亦不见净亦不见不净。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作是观十二缘起。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尔时不见五阴有常有无常、有苦有乐、有我无我、有净无净,乃至萨云然亦不见法有常无常、有苦有乐、有我无我、有净无净。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亦不见有法可持见般若波罗蜜者,乃至于道亦不见有法可持见道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作是行般若波罗蜜者,于诸法无所倚。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无所倚持,时魔波旬愁忧不乐。譬如士夫新丧父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独是间魔愁忧耶?三千大千刹土中魔复愁忧乎?」

佛言:「三千大千刹土中魔皆大愁毒,各在其处不能自安。菩萨摩诃萨作是行时,诸天及魔不能得其便。须菩提!菩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佛者,当行般若波罗蜜。菩萨学般若波罗蜜者,则为具足诸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云何具足六波罗蜜念?」

佛告须菩提言:「菩萨行六波罗蜜,所可作为萨云然念行,是为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

◎摩诃般若波罗蜜六度相摄品第六十九

于是须菩提白佛言:「菩萨云何行檀波罗蜜而摄尸波罗蜜?」

佛言:「菩萨布施求萨云然者,身口意常以三事净施众生;是为菩萨布施摄取尸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菩萨云何布施摄羼波罗蜜?」

佛言:「菩萨布施时,受者逆骂詈轻易麁言加之,亦无恚恨之意向也;是为菩萨布施摄羼波罗蜜。」

「云何菩萨布施摄惟逮波罗蜜?」

佛言:「菩萨布施时,受者骂之亦复轻易。菩萨持意,倍欲布施无所爱惜。常自念言:『我常当布施,不可废忘须臾之间。』常开意施与不须,人来有所索者尔乃与之,常索受者不问远近;是为菩萨布施摄惟逮波罗蜜。」

「云何菩萨布施摄禅波罗蜜?」

佛言:「菩萨布施时求萨云然,其意不乱,不求罗汉、辟支佛道;是为菩萨布施摄禅波罗蜜。」

「云何菩萨布施摄般若波罗蜜?」

佛言:「菩萨布施时,意常念言:『我所布施如幻如梦,虽有布施,不见众生有增有减,亦不见有得我物者,亦不见不得者。』是为菩萨行檀波罗蜜摄取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尸波罗蜜摄取五波罗蜜?」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戒身口意,以戒不[打-丁+此]罗汉、辟支佛地。自住于戒,不害众生命,不犯不与取,不犯梵行,不犯十戒,住戒布施。随人所持戒布施,皆与众生共发羼提波罗蜜。」

佛言:「菩萨行戒。若有人来节节解剥,其意亦无起,恨不瞋不恚,倍欢喜言:『我为得大利,人来节节解我。』是为菩萨住戒摄取羼提波罗蜜。」

「云何菩萨行戒摄取惟逮波罗蜜?」

佛言:「菩萨行戒时,身口意不懈怠,常作念言:『从生死中拔诸众生立甘露地。』是为菩萨住戒摄取惟逮波罗蜜。」

「云何菩萨行戒摄取禅波罗蜜?」

佛言:「菩萨行戒,从第一禅至第四禅,不倚二地。意常念言:『我住于禅,当度众生。』是为菩萨住戒摄取禅波罗蜜。」

「云何菩萨行戒摄取般若波罗蜜?」

佛言:「菩萨行戒,亦不见法有所住止,不见法有以无,不见法过于如者,以般若波罗蜜沤惒拘舍罗,不堕二地。须菩提!是为菩萨住尸波罗蜜摄取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行羼波罗蜜摄取檀波罗蜜?」

佛言:「菩萨行忍,从初发意至于道场,一切众生骂詈轻易、节节支解;菩萨以住于忍地者,意常念言:『虽人不取,我当布施不废须臾。持是功德与众生共,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虽作是愿,不住二处。何等二处?无有愿相、无有作相。是为菩萨住忍摄取檀波罗蜜。」

「云何菩萨住忍摄取尸波罗蜜?」

佛言:「菩萨行忍,从初发意坐于道场,初不犯十恶——从杀生至邪见——不犯十事奉行十善,意不想念二地。持是功德,愿与众生共,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于三乘意适无所着。是为菩萨住忍摄取尸波罗蜜。」

「云何菩萨行忍摄取惟逮波罗蜜?」

佛言:「菩萨行忍起精进意言:『我当去是百千俞旬,或百千刹土,或无数刹。若有一人不持戒者,我当教令持,随其所应,以三乘法而度脱之。持是功德与众生共,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为菩萨住忍摄取惟逮波罗蜜。」

「云何菩萨行忍摄取禅波罗蜜?」

佛言:「菩萨行忍,从第一禅至于四禅所起善意,持是善意,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所念意如无禅亦无禅者。是为菩萨住忍摄取禅波罗蜜。」

「云何菩萨行忍摄取般若波罗蜜?」

佛言:「菩萨行忍,从初发意至于道场,观诸法寂、观诸法净、观诸法尽,以净法为证。坐道场已,逮萨云然,起便转法轮。是为菩萨住忍摄取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所摄取,如不取、如不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行惟逮波罗蜜摄取檀波罗蜜?」

佛言:「菩萨精进,从初发意至于道场,于其中间身口意行,无有须臾食息懈废。持是不懈之意,我当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得不成。住于精进,为众生故,过百千俞旬,从一佛土至一佛国,过百千刹为一切人故。假令一人未得度者,欲安此人,以三乘法而度脱之,亦不见人有得度者。若无有一人能行佛、菩萨道者,当以辟支佛事教之;若无有行辟支佛事者,当以十善事教之,趣得一人使入道。检持是法施众生已,复以具足所有布施,持是功德与众生共,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为二地。是为菩萨住于精进摄取檀波罗蜜。」

「云何菩萨精进摄取尸波罗蜜?」

佛言:「菩萨精进,从初发意至坐道场,自奉十善,劝人令行,见行十善者代其欢喜。住于戒中不愿三界之乐,亦不愿二地。持是功德与众生共,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所为无有三念,于去来今不见有作者。是为菩萨住于精进摄取尸波罗蜜。」

「云何菩萨精进摄取羼波罗蜜?」

佛言:「菩萨精进,从初发意至于道场,若人非人来取菩萨、节节支解。作意念言:『谁割我者?劫者是谁?』但念言:『我得大利,我为众生故受是身,今此众生自来取去。』夫为法御之者,倍当欢喜,不当有起。持是功德共与众生,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为二地。是为菩萨住于精进摄取羼波罗蜜。」

「云何菩萨精进摄取禅波罗蜜?」

佛言:「菩萨精进,从第一禅至于四禅、四等、四无形禅,亦不断亦不着。所生之处,但欲救济众生,以六度之法度脱众生。往见诸佛,从一佛刹至一佛刹,礼敬供养殖诸善本。是为菩萨住于精进摄取禅波罗蜜。」

「云何菩萨精进摄取般若波罗蜜?」

佛言:「菩萨精进,不见五波罗蜜,亦不以相见,亦不以事见,亦不见三十七品,乃至萨云然亦无所见。亦不见诸法,亦不以事见,亦不以相见,亦不为法作巢窟。所语如所作,亦无有二。是为菩萨住于精进摄取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行禅波罗蜜摄取檀波罗蜜?」

佛言:「菩萨行四禅、四等、四无形禅,不以乱意。住于诸禅,常行二施:法施、财施。自行二施,复劝助人令行二施,常赞叹二施之德,见人二施常赞叹之代其欢喜。持是功德共与众生,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为二地。是为菩萨住禅摄取檀波罗蜜。」

「云何菩萨行禅摄取尸波罗蜜?」

佛言:「菩萨行禅,不生淫怒痴意,亦不生有所害意,但生萨云然行意。持是功德共与众生,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为二地。是为菩萨住禅波罗蜜摄取尸波罗蜜。」

「云何菩萨行禅摄取羼波罗蜜?」

佛言:「菩萨行禅,观色如聚沫,观痛如泡,观想如野马,观所作行如芭蕉,观识如幻。作是观已,于五阴作无坚固不要想。作是观已,念言:『是中谁有割剥?我者为是谁?色谁?痛谁?想谁?行谁?识谁?』作是观已,复自念言:『既骂詈麁言轻易之,意亦不起恚。尚无起者,谁有骂者?』是为菩萨住禅摄取羼波罗蜜。」

「云何菩萨行禅摄取惟逮波罗蜜?」

佛言:「菩萨以四禅趣禅,趣禅之德便得无量之变化。以天耳彻闻二声;意知众生念;自识无数生死之事;以天眼见众生所得报应随行善恶;住五神通,从一佛国至一佛国,礼敬供养殖诸善本,净佛国土、教化众生。持是功德共与众生,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为二地。是为菩萨住禅摄取惟逮波罗蜜。」

「云何菩萨住禅波罗蜜摄取般若波罗蜜?」

佛言:「菩萨行禅,不有五阴、六波罗蜜,亦不有三十七品至萨云然及有为无为性。无所有亦无所作,虽无所作亦不生灭。所以者何?有佛无佛,法性常如故。亦不生亦不灭,但有萨云然念,应萨云然行。须菩提!是为菩萨行禅波罗蜜摄取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摄取檀波罗蜜?」

佛告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自于内空不有内空,于外空亦不有外空,自于内外空亦不有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最空、有为空、无为空,亦不有空,亦不见至竟无底空,行性空,一切诸法自空。菩萨摩诃萨住此十四空已,亦不见五阴空。以不空,亦不知亦不有。亦不见三十七品空,以不空,亦不知亦不有。乃至于道亦不见空,以不空。亦不见有为无为之性空,以不空,亦不知亦不见。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所作布施,人中天上所有所可布施皆悉见空,受者、与者皆亦空。观贪嫉之意,初不能得其便。所以者何?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无有分别若干念故。从初发意至坐道场,贪嫉之意不生,亦如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无贪嫉意也,是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无贪嫉之意。菩萨摩诃萨所可尊者,则般若波罗蜜是。是为菩萨住于般若波罗蜜摄取檀波罗蜜。」

「云何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摄取尸波罗蜜?」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二地之意不能得其便。所以者何?无罗汉、辟支佛意故。索作二地意,亦不可得。从初发意至坐道场,常住十善,复劝进人使行十善,见人行者亦赞叹之代其欢喜。持是戒意,不[打-丁+此]诸法,亦不[打-丁+此]二地,何况其余?是为菩萨住般若波罗蜜摄取尸波罗蜜。」

「云何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摄取羼波罗蜜?」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便生顺忍,念言:『诸法亦无生者、亦无灭者,亦无生死,亦无骂者、亦无割者、亦无剥者、亦无挝捶亦无缚者。』从初发意至坐道场,一切众生若挝若割刀仗支解,意生念言:『哀哉!诸法之法何所骂者?何所挝者?何所剥者?』是为菩萨住般若波罗蜜摄取羼波罗蜜。」

「云何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摄取惟逮波罗蜜?」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为众生说法,安立众生于六波罗蜜,立于三十七品,立于三乘之法,立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安立众生如不立于有为无为之法。是为菩萨住般若波罗蜜摄取惟逮波罗蜜。」

「云何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摄取禅波罗蜜?」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除如来三昧,余二地三昧、菩萨三昧皆悉能行。于八惟无禅、九次第禅,能逆顺行三昧已竟,于是三昧起,便入师子奋迅三昧。」

「何等为师子奋迅三昧?」

佛言:「悉总持四禅、无形禅、解脱禅、九次第禅,悉能逆顺入诸三昧。于师子奋迅三昧起,便入满法阇(丹本佉闇)三昧,逮诸法等。须菩提!是为菩萨摩诃萨住于般若波罗蜜摄取禅波罗蜜。」

放光般若经卷第十五

 

上篇:放光般若经

下篇:光赞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

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卷上 宋沙门翔公于南海郡...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一 西天译...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

说罪要行法

说罪要行法 唐三藏法师义净撰 每于半月月尽忆所犯罪。...

菩萨念佛三昧经

菩萨念佛三昧经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译 序品第一...

莲邦诗选

莲邦诗选序 经云。清泰国土。宝树珠网。德水珍禽。常...

佛说四愿经

佛说四愿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拘...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辩意长者子经

辩意长者子经 后魏沙门法场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

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

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

常当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

两个钱的启示

有对贫穷夫妻,住屋简陋破旧,家无隔夜粮,每日必须辛...

忏云老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

在烦恼习气中,要是一时念不下佛呀,就转个环境,扫扫...

如果选择逃避,问题永远都解决不了

位和尚问洞山良价禅师:「寒暑来的时候,要躲到那里去...

有求皆是苦

有求皆苦,在这个充满竞争与追求的社会里,人们总是认...

过年杀生听高僧怎么说

春节将至,民间有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杀只鸡等民谣谚...

心力跟地藏菩萨妙定相合,所求之愿都能满足

你得至心念地藏菩萨,把自己的心跟地藏菩萨的心转成一...

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

有个小孩子,在读小学的时候,他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

贪念恶念感召生死轮回苦

佛住在波罗奈国鹿野苑时,一日早晨到城里托钵,看见一...

功德天与黑暗女

从前,有一个女子,到了一户人的家里。这个女子长得端...

财富与幸福

在英国某小镇,有一个青年人,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