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七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七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业蕴第四中邪语纳息第二之二

有律仪。有不律仪。有住律仪者。有住不律仪者。云何律仪。谓有七种。即离断生命。乃至离秽杂语。云何不律仪。谓亦有七种。即断生命乃至杂秽语。云何住律仪者。谓有七众。一苾刍。二苾刍尼。三正学。四勤策男。五勤策女。六近事男。七近事女。云何住不律仪者谓有十二种不律仪家。一屠羊。二屠鸡。三屠猪。四捕鸟。五捕鱼。六游猎。七作贼。八魁脍。九缚龙。十守狱。十一煮狗。十二婆具履迦。此中屠羊者。为活命故怀杀害心。若买若卖养饲断命。如是一切皆名屠羊。屠鸡屠猪亦复如是。捕鸟者。为活命故採捕众鸟。捕鱼等亦如是。缚龙者。为活命故习咒龙蛇。或言缚象。煮狗者。谓栴茶罗等诸秽恶人。婆具履迦者。谓有傍生名婆具罗。即是蟒类。恒于旷野吞食商侣。有人专能杀之。取商侣价以自活命。由此故名婆具履迦。有说。罝弶名婆具罗。有人为活命故恒设罝弶。取诸众生故名婆具履迦。有说。猎主名婆具履迦。如有颂言。

 鹿出婆具履迦苦  终不还投婆具罗
 智者弃凡俗出家  终不还归苦迫迮

尊者妙音作如是说。若受上命讯问狱囚。肆情暴虐加诸苦楚。或非理断事。或毒心赋税。如是一切皆名住不律仪者。

问如是诸律仪要受方得。此不律仪亦如是耶。或有说者。亦由受得。谓手执杀具誓从今日乃至命终。常作此业以自活命。尔时便得此不律仪。复有说者。虽执杀具自立誓言。然彼不得此不律仪。由二缘得。一由作业。二由受事。由作业者。谓生不律仪家最初作彼杀生等业。尔时便得此不律仪。由受事者。谓生余家为活命故怀杀害心。往屠羊等不律仪所。作是誓言我从今者乃至命终。常作汝等所作事业以自活命。尔时便得此不律仪。复有说者。此亦最初作彼业时。方乃获得此不律仪。彼说不律仪唯一缘得。

若有以下品心起有表业受诸律仪。尽众同分彼诸律仪下品随转。虽于后时励力发起身语意摄恶行妙行。然彼律仪常下品转更不增长。若有以中品心起有表业受诸律仪。尽众同分彼诸律仪中品随转。虽于后时励力发起身语意摄恶行妙行。然彼律仪常中品转不增不减。若有以上品心起有表业受诸律仪。尽众同分彼诸律仪上品随转。虽于后时励力发起身语意摄恶行妙行。然彼律仪常上品转更不损减。故如是。问颇有新学苾刍成就上品律仪。而阿罗汉成就下品律仪耶。答有。谓有新学苾刍以上品心。起有表业受诸律仪。有阿罗汉以下品心。起有表业受诸律仪。如是新学苾刍成就上品律仪。而阿罗汉成就下品律仪。

若有最初以下品缠断众生命。于此众生得下品断生命所摄。及不律仪所摄表无表业。于余一切有情身上。唯得下品不律仪所摄无表业。若彼后时随以下中上品缠断众生命。于此众生唯得下中上品。断生命所摄表无表业。更不得不律仪所摄表无表业。先已得故如是最初以中品缠以上品缠。广说亦尔。断生命等。随别渐得不律仪业普顿得故。问如屠羊者不欲杀余众生。何故此人普于一切有情所得不律仪耶。答虽于羊处起不律仪。然诸有情一切皆有羊蕴界处。又彼恶心境界宽遍。故于一切得不律仪。无有是处为分别故。设诸有情皆作羊像。来住前者于彼一切。皆起恶心皆欲杀害。是故于一切有情所得不律仪。

住不律仪者。有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非由一切支。非由一切因。有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由一切支。非由一切因。有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由一切因。非由一切支。有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由一切支。由一切因。若由一切支。由一切因。得不律仪非于一切有情者。此类无有一切有情者。即是一切有情之类。一切支者。谓断生命乃至说杂秽语。一切因者。谓下中上缠。或贪瞋痴。有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非由一切支。非由一切因者谓以下缠断众生命。或中或上非余亦不起余支。有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由一切支非由一切因者。谓以下缠断众生命。乃至说杂秽语。或中或上非余。有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由一切因非由一切支者。谓以下中上缠断众生命不起余支。有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由一切支由一切因者。谓以下中上缠断众生命。乃至说杂秽语。住律仪者。有于一切有情得律仪。非由一切支。非由一切因。有于一切有情得律仪。由一切支。非由一切因。有于一切有情得律仪。由一切支。由一切因。若于一切有情得律仪。由一切因非由一切支者。此类无有。若由一切支由一切因得律仪。非于一切有情者。此亦无有一切有情者。即是一切有情之类。一切支者。谓离断生命乃至离杂秽语。一切因者。谓下中上品心。或无贪无瞋无痴。有于一切有情得律仪。非一切支非一切因者。谓以下心受近事勤策戒。或中或上或二非余。有于一切有情得律仪。亦一切支非一切因者。谓以下心受近事乃至苾刍戒。或中或上或二非余。有于一切有情得律仪。亦一切支亦一切因者。谓以下中上心。如次受近事勤策苾刍戒。问若以下中上心。如次受近住近事勤策戒时。即名于一切有情得律仪。亦一切因非一切支。何以言无。答此中但依尽寿律仪作论不依昼夜。所以者何。彼名为斋。于律仪中非决定故。

问如受律仪于下品后复得中品。于中品后复得上品。诸不律仪亦如是耶。或有说者。如得律仪不律仪亦尔。所以者何。诸善律仪作大功用。作大加行尚数数得。况不律仪。如是说者。律仪渐得非不律仪。所以者何。律仪难得以难得故渐受渐得。不律仪易得以易得故顿受顿得。

问如善律仪有支不具。诸不律仪亦如是耶。答健驮罗国诸论师言。不律仪业有支不具。若诸有情生在种种不律仪家。生便瘖痖尽众同分不能言说。彼但可得身三业性不律仪业。不得语四。迦湿弥罗国诸大论师咸作是说。诸不律仪无支不具。如善律仪渐次受者有支不具。诸不律仪则不如是。无渐受故易可得故。问住不律仪者受八戒斋时。舍不律仪得律仪。至明旦时舍律仪还得不律仪耶。答健驮罗国诸论师言。住不律仪者受八戒斋时。舍不律仪得律仪。至明旦时舍律仪还得不律仪。得律仪故不律仪断。舍律仪故不律仪续。迦湿弥罗国诸大论师咸作是说。住不律仪者受八戒斋时。舍不律仪得律仪。至明旦时舍律仪不得不律仪。得律仪故舍不律仪。分齐极故又舍律仪。是故尔时名非律仪非不律仪。若彼有情尽众同分。不复作者不得不律仪。若复作者还得不律仪。尽寿律仪由四缘舍。一舍所学。二二形生。三断善根。四舍众同分。诸持律者说。法灭没时为第五缘。谓法灭没时。一切所学。出家受具。结界羯磨。悉皆息灭。是故尔时律仪亦舍。如是说者。当于尔时先得律仪不舍。已出家者犹名出家。已受具者犹名受具。未出家者无复出家。未受具者无复受具。依此故言一切息灭。

诸不律仪由四缘舍。一受别解脱律仪。二得静虑律仪。三二形生。四舍众同分。问如善律仪舍所学。舍此不律仪亦如是耶。答或有说者。若能决定舍诸杀具。尔时舍不律仪。如是说者。虽复决定舍诸杀具。若不受戒得善律仪。终不得名舍不律仪。

三恶行。三曲秽浊。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说。有三恶行。三曲秽浊。契经虽作是说。而不广辩广说如前。复有说者。前纳息中已分别三恶行。而未分别三曲秽浊。今欲分别故作斯论。

三曲秽浊。谓身曲身秽身浊。语曲语秽语浊。意曲意秽意浊。三曲云何。谓谄所起身语意业。所以者何。谄名为曲。由曲相法所起三业说名为曲。是彼果故。问复何因缘谄名为曲。答直相违故。如有颂言。

 诸盘回屈曲  不平直不正
 嶮坑涧稠林  是皆喻其谄

复有说者。以诸有情谄所损污。难出生死难入涅槃。犹如曲木难出稠林难入聚落。此亦如是故名为曲。复有说者。以诸有情谄所损污。诸所作事将现在前。复还弃背将欲出言复还内止。其性嶮恶难得意趣。难可共交故名为曲。复有说者。以诸有情谄所损污。诸聪慧者皆应远离。如乐净人逃避塚间死尸臭秽。正直所厌故名为曲。复有说者。以诸有情谄所损污。诸佛于彼亦舍大悲。如谄病人良医所弃。障碍正化故名为曲。问谄在何处。答在欲界初静虑非上地。问何故上地无谄。答上地于谄。非田非器非地非依。以非田器非地依。故于彼不有。复有说者。为除其谄往趣上地。若于上地复有谄者。不应加行求趣上地。若下地法上地亦有者。不应施设渐次灭法。若不施设渐次灭法。则应无有究竟灭法。若无究竟灭法。便无解脱。若无解脱亦无生死则一切法无。欲令无如是过是故上地无谄。复有说者。若于是处安立王臣。安立众生尊卑差别。则有其谄。非于上地得有斯事故无有谄。诸有王臣众主尊卑差别。必怀谄曲更相接事故。复有说者。若于是处有诸识身。有寻有伺。及有自性身语表业则有其谄。如是诸法上地皆无故无有谄。三秽云何。谓瞋所起身语意业。所以者何。瞋名为秽。由秽相法所起三业。说名为秽是彼果故。问诸烦恼皆是其秽如有颂言。

 世间诸秽草  能秽污良田
 如是诸贪秽  秽污诸含识
 世间诸秽草  能秽污良田
 如是诸秽秽  秽污诸含识

慢爱无明。余烦恼颂说亦如是。何故此中唯瞋名秽。答虽诸烦恼皆名为秽。然唯瞋恚有二秽名故独名秽。如上颂言如是诸秽秽秽污诸含识。复有说者。由此瞋恚秽自相续。秽他相续。胜余烦恼故说名秽。云何秽自相续。谓若瞋恚现在前时。举身麁强恼悴颦蹙战掉不安。如鬼所着人不喜见。云何秽他相续。谓若瞋恚恼乱他时令他尘垢。或受鞭捶乃至丧命。问瞋在何处。答在欲界。非上二界。问何故上二界无瞋耶。答非田非器乃至广说。复有说者。为除瞋故求趣上界广说如前。复有说者。若于是处有悭嫉结则有瞋恚。所以者何。以诸有情依悭嫉结。于他相续起瞋恚故。上界不尔故无瞋恚。复次若处有无惭无愧。则有瞋恚上界不尔。复次若处有苦忧根。则有瞋恚上界不尔。复次若处有男女根。则有瞋恚上界不尔。复次若处有段食爱及淫欲爱。则有瞋恚上界不尔。释皆如前。是故上界无有瞋恚。复有说者。若于是处有怨害因则有瞋恚。怨害因者名九恼事。色无色界无怨害因故无有瞋。是故尊者妙音说言。怨害因缘则令瞋转。或有说者。若所依身乾燥麁强则有瞋恚。上界依身润泽柔濡故无瞋恚。复有说者。色无色界有瞋对治。谓等引慈故无有瞋。如于是处若有吠蓝婆风。是处云场终不得住上界亦尔。有瞋对治等引中慈。吠蓝婆风故瞋云场于彼不住。

三浊云何。谓贪所起身语意业。所以者何。贪名为浊。由浊相法所起三业说名为浊。是彼果故。问何因缘故贪名为浊。答能染浊故。世间染色说名为浊。如世间说根浊茎浊枝浊叶浊花浊果浊。此皆能染故名为浊。复次浊者是鄙下义。世间并谓多贪欲者名为鄙浊。复次浊者是不清净义。由贪蔽心习近染法舍净法故。问贪在何处。答在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已说自性今当显示杂无杂相。为三恶行摄三曲秽浊。三曲秽浊摄三恶行耶。答应作四句。有恶行非曲秽浊。谓除欲界谄瞋贪所起身语意恶行。诸余身语意恶行。有曲秽浊非恶行。谓初静虑谄贪所起身语意业。及余色无色界贪所起意业。有恶行亦曲秽浊。谓欲界谄瞋贪所起身语意恶行。有非恶行非曲秽浊。谓除前相。相谓所名如前说。谓于色蕴中除不善色。及谄贪所起有覆无记色。取余色蕴。于行蕴中除不善思。贪瞋邪见及谄贪所起有覆无记思。取余相应不相应行蕴。及三蕴全并无为法。如是一切作第四句故言谓除前相。

此中有二种等起。谓因等起。及刹那等起。因等起名能转心。刹那等起名随转心。问五识亦能作二等起发身语业不。或有说者。五识不能发身语业。所以者何。唯有意识于身语业。作转随转令彼业现前。五识不能作转。亦不能作随转。不能令彼业现前。问若尔如说自见身表业。自闻语表业。三识识。此云何通。答不见身表但见余相。不闻语表但闻余音。即由此义名见名闻。三识识者。缘他身业非自身业。复有说者。五识亦能发身语业。以意识作能转亦作随转。五识虽不作能转。而作随转发彼业故。若作是说。即为善通自见身表自闻语表。所以者何。若以意识作能转及随转。亦以眼识作随转者便见身表。若以意识作能转及随转。亦以耳识作随转者便闻语表。三识识者。亦缘自业亦缘他业。尊者僧伽伐苏说曰。五识亦能发身语业。作因等起及刹那等起。所以者何。如有士夫先不作意。欻被他打即还打彼。非于尔时得起我当打彼思念。当知即是住身识打。是故五识亦能发起身语二业。作因等起及刹那等起。如是说者。五识不能作因等起发身语业。所以者何意识于身语业作能转及随转。五识唯作随转不作能转故。

此中若善心作能转。即善心作随转。若染污心作能转。即染污心作随转。若威仪路心作能转。即威仪路心作随转。若工巧处心作能转。即工巧处心作随转。发身语业。问若威仪路心作能转。即彼心作随转者。如有行时遇见佛像等起善眼识。或见淫女等起染眼识。如是岂非善染随转起彼业耶。尊者世友作如是说。此由觉慧速疾回转起增上慢。谓于行位起此眼识。而实行时则善心染心不现在前。若善心染心现在前时即止不行。此善心染心。但如伴者不名等起。复有说者。威仪路心发起业时。善染心等相助发起。是故威仪路心转时。其随转心容有三种。谓善染无记。问若工巧处心作能转。即彼心作随转者。如画师画作佛时起善眼识。画女人时起染眼识。如是岂非善染随转发彼业耶。尊者世友作如是说。觉慧速疾起增上慢。谓于画时起此眼识。而实画时善心染心不现在前。若善心染心现在前时便止不画。此善心染心。但如伴者不名等起。复有说者。工巧处心发起业时。善心染心相助发起。是故工巧处心为能转时。其随转心容有三种。谓善染无记。问异熟生心何故不能作二等起发身语业耶。答强盛心发身语业。异熟生心其性羸劣故不能发。复有说者。若身语业异熟生心。为二等起而发起者。此身语业当言是何。为威仪路。为工巧处。为异熟生。若威仪路。或工巧处。异熟生心云何能发。若异熟生此身语业应是异熟。然身语业定非异熟。加行起故。亦不可说为善染污。执异熟生心所起故。由此异熟生心。不能发身语业。复次若见所断心作能转。修所断心作随转。或修所断心作能转。即修所断心作随转。发身语业斯有是处。若见所断心作能转。即见所断心作随转。或修所断心作能转。见所断心作随转发身语业无有是处。何以故。以见所断心不能作刹那等起发身语业故。今于此中。因论生论。问何故住见所断心。不能作刹那等起发身语业耶。答要麁散心。能作刹那等起发身语业。此心微细故不能发。复次外门转心。能作刹那等起发身语业。此心内门转故不能发。复有说者。若见所断心。能作刹那等起发身语业者。此业当言是何。为见所断。为修所断。为俱所断。若见所断者。此身语业应非修所断法为方便依。谓修所断四大所造。若修所断者。不应以见所断心。为刹那等起。若俱所断者。随所起一业应成二分。如是则一法有二自性。但不尔故见所断心非刹那等起。问若见所断心不能作刹那等起。发身语业者。契经所说当云何通。如契经说。诸邪见人所有身语意业。若思若求若所造作。一切皆得不可爱不可乐非悦意果。所以者何。此见暴恶所谓邪见。答依因等起作如是说。非依刹那等起是故无过。复次若此众同分心作能转。即此众同分心作随转。或余众同分心作能转。即余众同分心作随转。发身语业斯有是处。若此众同分心作能转。余众同分心作随转。发身语业无有是处。复有说者。亦有是处。谓如有人发愿当作五年大会中间命终。乘此愿力生富贵家自忆宿命。如昔所愿一切皆作。如是则名此众同分心作能转。余众同分心作随转发身语业。

三妙行三清净。谓身语意清净。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说有三妙行三清净。虽作是说而不广辩。广说如前。复有说者。前纳息中已分别三妙行未分别三清净今欲分别故作斯论。

为三妙行摄三清净。三清净摄三妙行耶。答随其事展转相摄。所以者何。诸身妙行即身清净。诸语妙行即语清净。诸意妙行即意清净。问无漏妙行永离垢离秽离浊可名清净。有漏妙行既是有垢有秽有浊。云何名清净。答有漏妙行以分清净故名清净。所以者何。有漏妙行亦能离乃至无所有处诸烦恼垢。故得名清净。复有说者。有漏妙行能引发。随顺第一义清净故亦名清净。

三妙行三寂默。谓身语意寂默。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说。有三妙行三寂默。虽作是说而不广辩。广说如前。复有说者。前纳息中已分别三妙行。未分别三寂默。今欲分别故作斯论。

三妙行三寂默。为三妙行摄三寂默。三寂默摄三妙行耶。答应作四句。有妙行非寂默。谓除无学身语妙行。诸余身语妙行。及一切意妙行。有寂默非妙行。谓无学心。有妙行亦寂默。谓无学身语妙行。有非妙行非寂默。谓除前相。相谓所名如前广说。谓于色蕴中除善色。行蕴中除无贪无瞋。正见及诸善思。识蕴中除无学心。取余色行识蕴及二蕴全并无为法。如是一切作第四句。故言谓除前相。

三清净三寂默。为三清净摄三寂默。三寂默摄三清净耶。答应作四句。有清净非寂默。谓除无学身语清净。诸余身语清净。及一切意清净。此复云何。谓学非学非无学身语清净。及三种意清净。以意寂默唯无学心故。有寂默非清净。谓无学心非业性故。有清净亦寂默。谓无学身语清净。有非清净非寂默。谓除前相。相谓所名如前广说。

问何故于五蕴中。唯色识二蕴建立寂默非余蕴耶。答应具建立而不立者。当知此义有余。复有说者。此中显示最初最后故作是说。初谓色蕴后谓识蕴。如说初后如是入出趣向已度。方便究竟当知亦尔。复有说者。此中显示最麁最细。于五蕴中。色蕴最麁。识蕴最细。复有说者。真实寂默唯无学心。此无学心由谁比度。谓身语业。故唯无学心身语业。建立寂默。问何故寂默唯在无学。答唯无学身中寂默可得。学及非学非无学身中皆不可得。因论生论何故唯无学身中寂默可得。非余耶。答由此寂默是最胜法。非劣身中有胜法可得。所以者何。若说胜法则无学法。胜非学法等。若说胜补特伽罗则无学补特伽罗。胜非有学等。复有说者。无学身中烦恼意言究竟息灭。寂默圆满故立寂默。余身不尔故不建立。

问妙行清净寂默有何差别。或有说者。名即差别。谓名妙行。名清净。名寂默。复有说者义亦差别。谓善巧作义是妙行义。体洁白义是清净义。离痴乱义是寂默义。复有说者。能感爱果故名妙行。不杂烦恼故名清净。究竟静息故名寂默。是谓妙行清净寂默三种差别。诸身恶行。彼尽非理所引身业耶。设非理所引身业。彼尽身恶行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说。有非理所引身语意业。契经虽作是说而不广辩。广说如前。复有说者。前纳息中虽已分别三种恶行。而未分别非理所引身语意业。今欲分别故作斯论。诸身恶行。彼尽非理所引身业耶。设非理所引身业。彼尽身恶行耶。答诸身恶行彼尽非理所引身业。何以故。以诸恶行皆违理故。非理作意所等起故。有非理所引身业。非身恶行。谓有覆无记身业。及无覆无记。非理所引身业有覆无记身业者。谓初静虑地谄爱等烦恼所起身业。无覆无记非理所引身业者。谓应如是去来。而不如是去来等。广说如前。诸语恶行。彼尽非理所引语业耶。设非理所引语业。彼尽语恶行耶。答诸语恶行。彼尽非理所引语业。何以故。以诸恶行皆违理故。非理作意所等起故。有非理所引语业。非语恶行。谓有覆无记语业。及无覆无记非理所引语业。有覆无记语业者。谓初静虑地谄爱等所起语业。无覆无记非理所引语业者。谓应作一言而不作等。广说如前。

诸意恶行。彼尽非理所引意业耶。设非理所引意业。彼尽意恶行耶。答应作四句。有意恶行非非理所引意业。谓贪欲瞋恚邪见三种意恶行。有非理所引意业非意恶行。谓有覆无记意业。及无覆无记非理所引意业。有覆无记意业者。谓欲界系萨迦耶见。边执见相应思。及色无色界一切烦恼相应思。无覆无记非理所引意业者。谓思能起。如前所说。无覆无记非理所引身语二业。有意恶行亦非理所引意业。谓不善意业。有非意恶行亦非非理所引意业。谓除前相。相谓所名如前广说。谓于行蕴中作四句。于中除贪瞋邪见。及染污思。并无覆无记非理所引思。取余相应不相应行蕴。及四蕴全并无为法。如是一切作第四句。故言谓除前相。

诸身妙行。彼尽如理所引身业耶。设如理所引身业。彼尽身妙行耶答诸身妙行。彼尽如理所引身业。何以故。一切妙行不违理故。如理作意所等起故。有如理所引身业非身妙行。谓无覆无记如理所引身业。此复云何。谓应如是去来。而能如是去来等。广说如前。

诸语妙行彼尽如理所引语业耶。设如理所引语业。彼尽语妙行耶。答诸语妙行。彼尽如理所引语业。何以故一切妙行不违理故。如理作意所等起故。有如理所引语业。非语妙行。谓无覆无记如理所引语业。此复云何。谓应作一言而作一言等。广说如前。诸意妙行。彼尽如理所引意业耶。设如理所引意业。彼尽意妙行耶。答应作四句。有意妙行。非如理所引意业。谓无贪无瞋正见三种意妙行。有如理所引意业。非意妙行。谓一分无覆无记如理所引意业。即思谓能起。如前所说。无覆无记如理所引身语二业。有意妙行。亦如理所引意业。谓善意业。有非意妙行。亦非如理所引意业。谓除前相。相谓所名如前广说。谓于行蕴中作四句。于中除无贪无瞋正见及善思。并无覆无记。如理所引思。取余相应不相应行蕴。及四蕴全并无为法。如是一切作第四句。故言谓除前相。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七

 

上篇: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200卷)

下篇:阿毗昙毗婆沙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阇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入阿毗达磨论

入阿毗达磨论卷上 塞建陀罗阿罗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

阿毗达磨发智论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一 尊者迦多衍尼子造 三藏法师玄奘...

阿毗昙五法行经

阿毗昙五法行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苦法黠可苦法黠...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一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失译人名附秦录 如是我闻: 一时...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如是我闻: 一时...

佛说数经

佛说数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在...

佛说佛地经

佛说佛地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

【注音版】缘起经

缘起经...

菩萨戒本宗要

大贤法师义记序 大荐福寺僧道峯撰 吾观。悠悠群动。营...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一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后汉月...

戒杀四十八问

戒杀四十八问目录 释生物养人之疑(五问) 释俗见断杀之...

佛说分别经

佛说分别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圣严法师《懂得因果,更积极》

很多人以为佛教的因果观念是消极的,其实不然,学佛的...

人人都可以役使鬼神

有人问:你们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答:不但出家人能役...

家庭和谐的十个要点

一、当家庭的啦啦队长(多鼓励),不要当办案的审判官...

不至心念圣号,是不是就没有功德

地藏菩萨是普遍加持的,但是在这个地球上的六十多亿人...

有位老和尚走几步路,就把《华严经》念完了

度众生一定要发四无量心,在度的同时要达到能、所双亡...

【佛学漫画】佛陀本生故事——舍身饲虎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

施恩、受恩与报恩

在《佛本生故事》中有一则《樵夫与熊》的故事:有一个...

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你就成功了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内涵当中,不管你是修什么宗派,都有...

人生可以随时开始

一个部落首领的儿子在父亲去世后承担起了领导部落的任...

【推荐】往生的人要把生死业力降到最低

净土宗要做两件事:第一个离开三界,第二个投生净土。...

忆佛念佛,自得心开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修净土后不读其他经律这样对吗

弘法宜持论公允,理事圆融,不可偏执,不可意气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