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八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八

婆薮盘豆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中分别世间品之三

行有于业俱舍中当说。爱取于惑俱舍中当说。如此缘生。若略说唯三。谓惑业果类。此三义前已显。偈曰。于中说诸惑。如种子及龙。如根树及糠。释曰。此惑与种子等。云何相似。譬如从种子芽叶等生。如此从惑惑业类生。又如池是龙所镇住处恒不枯涸。如此惑龙镇住生池相续不断。又如树未被拔根。斫斫更生。如此未拔除惑根诸道灭灭更起。又如树时时生花生子。如此诸惑数数生惑业类。又如米为糠所裹。于生有功能非单米。如此业为惑至得糠所裹。于生别生有功能非单业。如此诸惑应知如种子等。偈曰。如有糠米业。及如稻并花。释曰。于前已说惑似糠。今说业如有糠米。又如稻蕉等以果熟位为边。如此诸业已熟不更生报。又如花于生子中是近因。如此业于生果报中最为近因。偈曰。如熟饮食类。释曰。如已熟食及饮。一向为受用。不可更转为生。如此果报类。不能于别生中更牵别果报。若更牵报无得解脱义。如此生相续依因依缘生。不过四有。谓中有生有先时有死有。此四于前已释。偈曰。于四种有中。生有必染污。释曰。此中几有定不定染污。若一向染污。唯是生有。由何惑。偈曰。由自地诸惑。释曰。若生有在此地。一切同地惑皆为染污。于三界无有一惑由此众生不结生。阿毗达磨师说。如此此染污由大惑。不由小分惑。由自在故。若此位最昧钝。随有惑先数数起惑最近。是时于此位中此惑即起为染污。由先疾利故。接中有为必应知如此染污不。偈曰。余三。释曰。所余三有。即中有等。各有三种。谓善染污无记。于诸有中几有于何界相应。偈曰。无色三。释曰。除中有所余有。何以故。无色界非隔别处。为至彼故起中阴。于欲色界不数故。则知皆具四有。如众生依因依缘生。此义已广说。若众生已生。云何得住。偈曰。世间以食住。释曰。有一法世尊自通自知。为他正说。谓一切众生以食为住。经言如此。此食有几种。有四种偈曰。段食。释曰。段食者有麁有细。细者是中有众生食。以香为食故。及诸天劫初众生食。以无变秽流故。此食悉入彼身。如油于沙。复次若细众生彼食亦细。譬如发污虫等。触食第二。作意食第三。识食第四。此中段食者。偈曰。于欲界。释曰。此食于色无色界无。由离欲此于彼生故。偈曰。以三入为体。释曰。于欲界香味触入。一切皆名段食。作段吞故。先以口鼻含之。后分分吞故。影光焰辉。此等云何成食。由从多故。作如此说。此等若非所食能令相续住。亦入细食数。譬如浴涂等。云何色入非食。若作段食必约于色。偈曰。非色入由此。不利自根脱。释曰。食是何法。若能利益自根四大。色入者于正食时。不能利益自根及四大。何况能利益余根及四大。非自境界故。有时见色即起乐及喜。此色亦非食。但缘此为境。能生乐受等触。以此为食非色。复次已得解脱人。谓阿那含阿罗汉。见可爱饮食无利益故。偈曰。触作意及识。三有流通二。释曰。触者从三和合生。作意者是心业。识者是意识。此三若有流必是食。此三通三界有。云何不立无流为食。由立食以能滋长诸有为义。无流生起能灭尽诸有。毗婆沙师执如此。复次于经中说食义。食有四种。为令已生众生得住。及为愈相续。又为利益寻求生众生。无流法不尔。是故非食。已生者于道中已生众生。此义易解。何者寻求生。偈曰。意生寻求生。乾闼婆中有。对有。释曰。世尊以此五名。说中阴众生。何以故。此众生从意生故。故说意生。不取不净及血所有诸外为生依故。寻求生者。欲得生未得故。处处寻求生。乾闼婆者。由食香故。以香益身行向于道故。对有者。对向生处起故。如经言。对起有碍害自体。生有碍害世间。由此经言故。对有名中阴。复有别经言。有众生对有结已尽。非生有结。此经中有四句。复次已生者。谓阿罗汉。寻求生者。谓有爱众生。复次几种食令已生众生。住几种食能滋益寻求众生生。毗婆沙师说。一切食皆能为二事。何以故。段食亦于有爱众生令得后有。佛世尊说。有四食为病根痈刺老死等缘。作意食亦曾见令现生住。先旧师说如此有一父遭饥饿难。以满囊灰挂置壁上。慰喻二子语云是麨。二子数思麨囊。得多时安住。后时有人。为开彼知是灰。失先作意即便命终。复次于海中有多人。船败见大涛聚。思谓是岸。随往趣彼。至已触之方知是涛。失先作意即便命终。于别诵中说。海中有大身众生。从水登岸。于沙上生卵。以沙覆之还入海中。若母于此卵忆念不忘。卵则不坏。母若于中忘失忆念。此卵即坏。经部解不尔。勿由他食他食得成。若释应如此。于中若卵缘母。忆念不忘。卵则不坏。若忘即坏。有余师说。此忆在触位中。云何说食唯四。为不如此耶。一切有流法。必能滋益有。虽然由胜故说。偈曰。为益此。能依所依二。能引生别。有次第说后。二释。曰所依者。谓有根身。为滋益此身段食为胜。能依者。谓心及心法。为滋益此法触食为胜。如此二食。于滋益现世已生有中胜余。复立作意食者。于引后有为胜。是所引有。从业所薰修识种子生。如此后二。于引生未生有为胜。是前二食如乳母。能将养已生故。后二食如生母。能生未生故。由胜余故唯立四。为一切所吞分段皆是。食不有分段是所吞而非段食。此有四句第一句者。若吞此分段。诸根坏损害四大。第二句者。谓余三食。第三句者。是所吞分段能滋益诸根增长四大。第四句者。除前三句。如此与触等如理应各立四句。为有缘触等得诸根滋益。及四大增长。是诸亦非食不。有谓别地及无流。余句应思。若人食此食。损食者根大。此物亦是食。由执初至故。何以故。段食于二时中作食用。若正食时对治本病。若消时增益身大。毗婆沙师说如此。于何道有几食。于一切道有一切食。于生亦尔。于地狱云何有段食。有燃赤铁段为食。锡赤铁汁为饮。若能损害物亦是食。则违前四句。亦违分别道理论。彼论云。何者为段食。若缘此分段滋益诸根。增长四大相续得愈。及识亦尔。广说如论。由约能增益食说。故无相违。损害食于地狱中亦有食相。何以故。此食有能为暂遮饥渴等病。复次有别处地狱。如人道有段食故。是故段食遍五道中。有此义应然。佛世尊说。若有人施一百离欲欲界外仙人食。若有人施一凡夫人食。此人在剡浮密林中行。于此前施后施。福德百千倍胜。是何凡夫在剡浮密林中行。余师说。住于剡浮。或云。是有福凡夫。此执不然。由说一故。此中何所以。施一凡夫食福德。多胜施多离欲凡夫。若施多凡夫食。此福德胜施一凡夫。是义可然。有余师说。是近佛地菩萨。余师不说此义。何以故。若施此菩萨福德最多。不可称数。若施此人所得福德。乃至施百俱胝阿罗汉。亦所不及。毗婆沙师说。有凡夫已得四谛观决择分能。此中说名在剡浮密林中行。此名与义不相称。又不曾于余处但假安立此名。谓经及阿毗达磨藏等中。说剡浮密林中行。必得四谛观决择分能。是故此是自所分别。若尔云何。必约菩萨正在剡浮密林中行。故说此言。何以故。此菩萨于是时与凡夫离欲。欲界二义相应故。于余仙人分别。令异此菩萨。于无边众生无量倍胜。而报百者。由随前所立。此义必应尔。何以故。由除此人于外仙人格量须陀洹故。若不尔。应以剡浮密林中行格量须陀洹说众生依因依缘生。及众生得住义已。众生死堕义亦已说。谓由福尽。不由命尽等。此义今当说。为于何识正起时众生得死堕及託生。偈曰。断接善离欲。退及死託生。此事于意识。释曰。断善根。更接善根。离欲下界。退失上界死生。如此六法。于意识中成。非于余识。由说生故。託中有义亦是所说。若约受死生云何。偈曰。于舍受死生。释曰。舍命及受生。此二心在不苦不乐受中。此受昧钝故。余受则明了。于明了识中死生不成。于此意识中。偈曰。非一无心二。释曰。死及生虽复在意识。非一心及无心中。何以故。若人正在定心无死生义。地非同分故。功用所成故。能为利益故。于无心中亦不得死。何以故。若无心人则无横害。是时依止若欲起变异。是时随属依止心。必定起现前。后方舍命非余。若于受生时无心亦不应然。心断因不有故。若离上心惑。不得受生故。是故于中无心不应道理。死有有三种。于前已说。偈曰。涅槃二无记。释曰。于威仪心及果报心。若于欲界中。有果报名舍。若无于威仪心般涅槃。云何但于无记非余心中。此无记。随顺心断绝。由力弱故。若人正死。于何身。分中意识断灭。若一时死。身根共意识一时俱灭。若人次第死。此中偈曰。次第死脚脐。于心意识断。下人天不生。释曰。若人必往恶道受生。及人道天道。如此等人。次第于脚于脐于心意识断灭。不更受生是名不生。谓阿罗汉。此人于心意识断绝。有余部说于头上。何以故。身根于此等处。与意识俱灭故。若人正死。此身根如热石上水渐渐缩减。于脚等处次第而灭。复次若众生如此次第舍命。于中多众生。为斫末摩苦受所逼方死。云何斫末摩。偈曰。末摩水等。释曰。末摩者。于身有别处。如偈言。

 于身有是处  由随触令死
 若优钵罗花  须微尘所触

故知身中有别处若于中被损触能引令死。此身分名末摩。此末摩。水风火中随一大若起相乖。似利刃斫之。即便破坏。此不如薪等被斫即断如被斫即无复动觉。故说名斫。云何不由地大第四病无故。风热痰三病。如次第以风火水大为上首。与外器世界三灾相似故。是故于内身有三灾。此斫末摩苦受死者。多于此人起。谓能数数行。斫他末摩事。此人必由斫末摩苦受死。于诸天中无末摩苦受死。虽然若诸天子应有退堕事。先有五种小变异相现。一衣服及庄严具出不可爱声。二身光闇昧。三正浴时水滴住身。四本心于尘驰动今住一尘。五眼有瞬动。此五或时不定。复有五种大变异相现。必不免死。一衣服染着尘秽。二花鬘萎燥。三腋下汗出。四臭气入身。五于自坐处不得安坐。如此众生世界如此生住退。佛世尊安立。属三聚摄众生。聚有三种。一正定聚。二邪定聚。三不定聚。于此中偈曰。正定邪定聚。圣人无间作。释曰。何者为正。欲尽无余。瞋尽无余。痴尽无余。一切惑尽无余。故名为正。经说如此。圣者若此人相续中无流道已生故名圣。云何名圣。从恶堕法能远出离故名圣。由至得必定永离灭果故。如此等人由于惑尽定故。故名正定。若人已得解脱分能。善根必定涅槃为法。云何不立为正定。此人后当堕于邪定。此人不由时定定于正中。譬如七胜等。何者为邪。地狱畜生鬼神道。说此名邪。此中作无间业人。于地狱道中定故。说名邪定。若异二定所余非定。此义自成。是三聚观因缘属二不属二。

说众生世界已。器世界今当说。偈曰。此中器世界。说于下依住。深十六洛沙。风轮广无数。释曰。三千大千世界。诸佛说深广。谓依于空住下底风轮。由众生增上业所生。此风轮厚十六洛沙由旬。纵广无复数。坚实如此。若大诺那力人。以金刚杵悬击掷之。金刚碎坏而风轮无损。于风轮上。偈曰。水轮深十一复有二十千。释曰。于风轮上。由众生业增上。诸云聚集雨雨滴如大柱。此水轮成。深十一洛沙二万由旬。云何于中水轮不傍流散。由众生业增上力故。譬如所食所饮。是诸食饮若未消时。不堕熟藏。余师说如此。或如食道理故。由风所持故不流散。余部说如此。复次此水由众生业胜德所生。有别风大吹转此水。于上成金。如熟乳上生膏。偈曰。水厚八洛沙所余皆是金。释曰。所余有几许。三洛沙二万由旬。是名金地轮。在水轮上。水轮并金地轮。厚量已说。偈曰。径量有三千。复有四百半。有十二洛沙。水金轮广尔。释曰。此二轮径量是同。偈曰。若周围三倍。释曰。若以边量数则成三倍。合三十六洛沙一万三百五十由旬。金地轮在水上。于此地中。偈曰。须弥娄山王。由乾陀罗山。伊沙陀罗山。佉特罗柯山。修腾婆那山。阿输割那山。毗那多柯山。尼旻陀罗山。释曰。如此等山依金地轮上住。八大山中央有须弥娄山。所余山绕须弥娄住。一由乾陀罗。二伊沙陀罗。三佉特罗柯山。四修腾婆那。五阿输割那。六毗那多柯。七尼旻陀罗。此须弥娄山七山城所围。最外山城名尼旻陀罗。偈曰。于四大洲外。复有轮围山。释曰。于第七山外有四大洲。于四大洲外复有铁轮围山。由此山故。世界相圆如轮。于中偈曰。七金此是铁。释曰。由乾陀罗等七山皆金所成。此最外围山唯铁所成。偈曰。四宝须弥娄。释曰。约四边次第。金银琉璃颇梨柯四宝所成。诸边随能成宝。类光明故。于诸方中空色显现似于本宝。对剡浮洲须弥娄边。琉璃宝所成由此宝光映故。见空青色似于琉璃。复次云何如此等宝得生。于金地上。复有诸云雨。水滴如车轴。此水为种种种子胎藏。有种种威德差别。风吹变此水。转成种种类宝。如此转变为生别种类事总别。由不先有及不并有。道理能作因缘。不同僧佉外道所立转变义。僧佉转变者。此物先已住。转成别法。若尔有何失。此有法不可解。此法已住。由有于中分别诸余法。何人说如此。从法有法异。此法类不异。唯成异相说名转变。若尔亦非道理。云何非道理。此物即是即此不是。先未曾有。此言说道理。如此方便。金等诸宝已聚集生。有别风由业威力所起。此风能引取诸宝。集在一处。即成山成洲。所取处成内外海须弥娄等山。铁轮围为后。偈曰。入水八十千。释曰。于金地上有水。深八万由旬。此中诸山次第入中。偈曰。此山出水上。亦八万由旬。释曰。如此须弥娄山。高一十六万由旬。偈曰。八山半半下。释曰。由乾陀罗山。从水上高四万由旬。半下须弥娄山。伊沙陀罗山。半下由乾陀罗山。如此于诸山应知次第半。下乃至铁轮围山半下。尼旻陀罗山。高三百一十二半由旬。偈曰。高广量平等。释曰如诸山从水上高量。广量亦尔。偈曰。其中间七海。释曰。尼旻陀罗最为后。于彼中间有七海。遍满八功德水。此水冷美轻软清香。饮时不咽逆。于喉饮已利益内界不损于腹。此七海中。偈曰。初海八十千。释曰。由乾陀罗内是第一海广。八万由旬偈曰。说此名内海。释曰。海有二种。一内。二外。此二山内海。偈曰。一一边三倍。释曰。已说此海广八万由旬。若约乾陀罗内边数。一一边三倍。此广合成二洛沙四万由旬。偈曰。余海半半狭。释曰。由乾陀罗。伊沙陀罗。此二山中间是第二海。半狭初海。广四万由旬。半第二广为第三由。此半半狭。应知余广量。乃至第七广一千二百五十由旬。长量不说。由多量差别出故。偈曰。所余名外海。释曰。何者为余。尼旻陀罗铁轮围。二山中间名外大海。此海醎遍满醎烈味水。此海约由旬数广。偈曰。三洛沙二万及二千。释曰。大海量如此。偈曰。于中。释曰。有四大洲。对须弥娄四边。偈曰。剡浮洲二千。三边相如车。释曰。于此海中剡浮洲一边二千由旬。三边等量。其相似车。于此洲中央。从金地上起金刚座。彻剡浮洲地。与上际平。一切菩萨皆于中坐。修习金刚三摩提。何以故。更无余依止及处能堪受此三摩提。偈曰。一三由旬半。释曰。此第四边广量三由旬半。是故此洲似车相。偈曰。东洲如半月。释曰。从此洲向东。对须弥娄边有洲名弗婆毗提诃出海上。其相如半月。若约边量。偈曰。三边如。释曰。此洲三边如剡浮洲三边。量各二千由旬。偈曰。一边。三百半由旬。释曰。是第四边。广三百五十由旬。偈曰。瞿陀尼相圆。七千半由旬。释曰。从此洲向西。对须弥娄边有洲。名阿婆罗瞿陀尼洲。边量七千五百由旬。此洲相圆如满月。偈曰。径量二千半。释曰。中央广二千五百由旬。偈曰。鸠娄八千等。释曰。从此洲向北。对须弥娄边有洲。名郁多罗鸠娄洲。边量八千由旬。四角畟方其相似比陀诃。四边量等。如一边二千由旬。余边亦尔。无微毫增减。随诸洲相。于中住众生面相亦尔。此四洲中间有诸别洲起。诸洲何名何处。偈曰。二提诃鸠娄。遮摩罗遮罗。中间有八洲。舍诃北[璊-王+月]陀。释曰。此中有洲。一提诃。二毗提诃。属东毗提诃。是彼类故。又有二洲。一鸠娄。二高罗婆。属北鸠娄。是彼类故。复有二洲。一舍陀诃。二郁多罗[璊-王+月]陀。属西瞿陀尼。是彼类故。复有二洲。一遮摩罗。二阿婆罗遮摩罗。属剡浮洲。是彼类故。此诸洲皆是人所住处。唯阿婆罗遮摩罗一洲。是罗刹住处。偈曰。此中向北地。九山边雪山。释曰。此剡浮洲中。向北地有三黑山。度三黑山复有三黑山。度三黑山复有三黑山。此山悉下故名蚁山。九山北边有雪山。从雪山向北地。偈曰。香雪二山间。五十由旬池。释曰。雪山北边。香山南边。此处最胜。其中有池名阿那婆怛多。从此池流出四大河。一恒伽。二辛头。三私多。四薄搜。此池纵广各五十由旬。遍满八功德水。非人所行处。若有通慧人乃可得行。此池南边山高二十五由旬。北边山高五十由旬。此二山杂物所成。从香山北边最胜处。有岩名难陀。七宝所成。纵广各五十由旬。唯是象王所住处。从此度六国土。及度七重林。七重河度第七河更有二林形如半月。此林北生剡浮树此树高百由旬。此树子若熟味美无等。由此树最高子味最美。故洲因此立剡浮名。地狱在何处。其数量复云何。偈曰。向下二十千。阿毗指广尔。释曰。于此剡浮洲。下二十千由旬有地狱。名阿毗指。深广各二十千由旬。若从底向上。四十千由旬。于中苦受无间故名阿毗指。何以故。于余地狱苦受有间。如更活地狱中众生。身已被斫破及撞擣。有冷风吹其还生故。名更活地狱阿毗指中无如此事。有余师说。于中无乐间苦。故名无间。何以故。于余地狱虽无乐果报。不遮等流果故。偈曰。上有七地狱。释曰。从此阿毗指地狱上。有七种地狱。次第重累。一大烧。二烧。三大叫唤。四叫唤。五聚磕。六黑绳。七更活。余部说。此七地狱在阿毗指地狱四边。此八地狱。偈曰。八十六园。释曰。此一切地狱。各各有十六园佛世尊说。

 如此八地狱  我说难可度
 满极恶业人  各有十六园
 四面有四门  害具及量等
 铁城所围绕  六方皆铁板
 铁地悉焦热  勐火恒洞燃
 无数百由旬  遍满焰交彻

何者为十六园。偈曰。热灰及死尸。刃路等烈江。于彼四方异。释曰。此八地狱四面。各各对门有四种园。一热灰园。深皆没膝。众生于中若下脚血肉即皆烂尽。如腊滴赤铁上。举脚血肉还生。二死尸园。此园死尸遍满。地皆是粪。于中有虫名攘鸠多。身白头黑口利如针。破彼众生皮肉及骨。噉食其髓。三刀刃路园。有大路遍密有利刀刃。众生于中若下脚血肉皆断坏。举脚血肉还生。复有剑叶林园。于中有赤利剑等仗。风吹堕落斫刺彼众生身及身分。复有铁苫摩利林。利刺长十六寸。于中众生或上或下。若上刺头则向下。若下刺头则向上。刺彼众生身血肉皆尽。于中复有乌色及駮色狗。各取彼众生食之。复有铁觜乌。啄食彼众生心眼。此刀刃路等三众生。同为杖所害故。合为一园。四烈灰汁江园。江名鞞多梨尼。遍满极热烈灰汁水。众生若入其中。于两岸上有人捉剑槊叉等仗。遮断不令得上。众生在中或踊向上或沉入下。或傍回转被蒸煮熟。譬如大镬满其中水下燃勐火。于中有米豆麻麦等被蒸煮熟。彼众生亦尔。此江园似大地狱堑。此四园由方有异故成十六。是最极杀害困苦事处故名园。有余师说。从地狱内出入。彼更没于苦故名园。从问更生别问。此地狱卒为是众生。为非众生。说非众生。若尔彼云何行动。由众生业。譬如成世界风等。若尔云何大德达摩须部底说偈言。

 恒瞋最麁业  于恶起爱乐
 见他苦生乐  必作阎摩卒

是彼狱卒。由王教掷众生于地狱中。故说彼为阎摩王罗刹。非前能作杀害事立为众生。余部说。彼悉是众生。若尔此业复于何处受报。当于此处受报。何以故。彼由宿恶业报故。于此处生。于中更作恶业。即于中受报。若尔作无间业众生。所受果报处。彼在其中何法遮令不受此报。云何彼在火中而不被烧。汝作如此思。不业为彼属火。故不被烧。生于此中。与余不异。云何为卒。如此八种说名热地狱。偈曰。八寒地狱頞浮等。释曰。复有余八寒地狱。一頞浮陀二。尼剌浮陀。三阿吒吒。四阿波波。五沤睺睺(香候反)。六郁波罗。七波头摩。八分陀利柯。于此八中众生极寒所逼。由身声疮变异相。故立此名。此八是剡浮洲下。大地狱傍。剡浮洲如此广量。云何于中得容阿毗指等地狱处。诸洲向下广。譬如穀聚。是故大海次第渐深。如此十六地狱。一切众生。增上业所起。有别处地狱。由众生自业所起。或多人共聚。或二人或一人。此别地狱差别多种处所不定。或在江边。或在山边。或在旷野。或在余处。地狱器本处在下。畜生行处有三。谓地水空。大海为本处。从海行于余处。鬼神以阎摩王处为本处。此王处于剡浮洲向下深五百由旬。有大国土。纵广亦五百由旬。是鬼神本所住处。从此本处散行余处。于鬼神道中。有大福德业神通。受用富乐如天上所。余诸鬼神如饿鬼。本业经说。

复次月日在于何处。住于风中。何以故。是风于空中由众生共业增上所生。绕须弥娄山转。如水洄澓。能制持日月及星。从此洲向上。日月行高几由旬。偈曰。日月弥娄半。释曰。与由乾陀罗山顶齐。彼行如此。月日量云何。偈曰。五十一由旬。释曰。月轮径五十由旬。日轮径五十一由旬。诸星轮量。若最小径一俱卢舍。若最大径十六由旬。日轮下面。外边颇梨抲宝所成。皆是火珠。此宝能炙能照。月轮下面外边月爱宝所成。皆是水珠。此宝能冷能照。由众生业。于眼身果花穀苗草药等损益中。如应有能。于四洲中唯一月能作损益事。一日亦尔。此一日于四洲为俱能作。日所作事不。不尔。云何不尔。于中偈曰。夜半日没中。日出同一时。释曰。若于北鸠娄正半夜。是时于东毗提诃日正没。于剡浮洲日正中。于西瞿陀尼日正出。于余处例皆如此。于此洲中由日行有差别。夜刹那有时增有时减。日刹那亦尔。此中复偈曰。雨际二后九。夜则渐渐长。释曰。雨时第二月第二半第九日。从此去夜渐渐长。偈曰。寒际第四月夜短。释曰。于冬时第四月第二半第九日。从此去夜渐短。偈曰。日翻此。释曰。是时夜若增。是时日即减。是时夜若减。是时日即增。几量增几量减。偈曰。日夜长罗婆。释曰。夜若增增一罗婆。日增亦尔。此增次第应知。偈曰。日行南北时。释曰。若日行剡浮洲南边夜则长。若日行剡浮洲北边日即长。于白半初。云何见月轮不圆。此有何因。偈曰。由自影近日。故见月不圆。释曰。若月宫殿行近日宫殿。是时日光侵照月宫殿。由此日影覆月余边。是影显月轮不圆。分别世经说。如此先旧诸师说。日月行相应有如此。有时见不圆及半。复次日等宫殿何众生于中住。四大天王所部天。此诸天为唯住此中。更有别处。若住宫殿唯住此处。若依地住在须弥娄山诸层中住。此山有几层。一一层其量云何。偈曰。山王层有四。相去各十千。释曰。须弥娄山。从水际取初层。中间相去十千由旬。乃至第四层。相去亦尔。由此四层山王半量。层层所围绕。此四层次第出。复有几量。偈曰。十六八四二千由旬傍出。释曰。初层从须弥娄傍出十六千由旬。第二八千。第三四千。第四二千由旬出。何众生得住此中。偈曰。俱卢多波尼。持鬘恒醉神。诸四大王天。释曰。有夜叉神名俱卢多波尼住初层。复有诸天神名持鬘住第二层。复有天神名恒醉住第三层。如此等皆是四大王天军众。四天王自身及余眷属。住第四层。如于四层中四大王天眷属住。偈曰。于余山亦尔。释曰。于由乾陀罗等七山小大国土。四大天王所余眷属住皆遍满。是故四天王天众皆依地住。三十三天住须弥娄顶。偈曰。三十三住顶。纵广二十千。释曰。于须弥娄山上。帝释及三十三天住此最胜处。此处纵广云何。有余师说。一一边各八万由旬。如下际。此名最胜处。有余师说。于须弥娄顶中央。一一边各二万由旬。周围八万由旬为最胜处。三十三天于其中住。偈曰。方角有四峯。金刚神所住。释曰。须弥娄四维各有一峯。此峯径五百由旬。高量亦尔。有夜叉神名金刚手。于此中住守护诸天。此须弥娄顶。偈曰。中央二千半。高一由旬半。有城名善见。金软多爱相。释曰。须弥娄山王顶。中央有大城名善见。纵广各二千五百由旬。高一由旬半。皆金所成。百一种类宝之所庄饰。城地亦尔。地触柔软犹如绵聚。下足即没举足还满。此城是帝释所都之处。偈曰。一边二百半。皮阇延多殿。释曰。天帝释所住宫殿。在大城中央。名皮阇延多。由种种宝类所庄饰故。此处最胜。能映夺诸天宫殿可爱相貌。此殿纵广各二百五十由旬。于大城内有如是等最胜可爱相。偈曰。外众车恶口。杂喜园庄严。释曰。城外四面最胜可爱处。有四种园。是诸天所游戏处一众车园。二恶口园。三相杂园。四欢喜园。此园于外庄严大城。偈曰。中二十由旬。四善地四方。释曰。众车等园四方各有别处名善地。中间相去二十由旬。是诸天最胜希有游戏处。如互相妬生可爱想。余园所不及。大城外边。偈曰。东北波利园。西南善法堂。释曰。天中有树。名波利阇多。是三十三天欲尘游戏最胜处。树径五由旬。高百由旬。枝叶至杪四边各出五十由旬。周围覆三百由旬。住此树华开敷时。香顺风薰满百由旬。香逆风薰满五十由旬。若顺风薰。此乃可然。说逆风薰云何可信。有余师说。不过树界故。故说此言。何以故。无香得逆风薰故。有余师说。此一树花香威德有如此事。谓天上调和香风所遮隔。此香犹相续不断。余香若为风所吹。则渐歇薄乃至都尽。是故余香去不得远。相形比胜余树。故说此言。花香相续。为依止自四大能薰余处。为但薰风不出余处。此中无定。诸师许有二种。若尔云何。世尊说此偈。

 花香非能逆风薰  根实诸香亦皆尔
 善人戒香逆风薰  正行芳流遍国界

依人中香气。故说此偈。何以故。此香是世间共知。无如此能。弥嬉沙塞部说。此香顺风薰百由旬。逆风薰五十由旬。有诸天集会堂名善法。对大城西南角。诸天于中坐。论量世间应作不应作事。四大天王及三十三天。安立器世其相如此。偈曰。从此上宫殿。天住。释曰。三十三天上各有宫殿。所余诸天依其中住。何者所余。谓夜摩兜率多化乐他化自在梵众等。如前所说。合有十六处。如此若略说。合二十二部诸天所。此等皆有别器世界。偈曰。六受欲。释曰。于二十二中有六欲界天。能受用尘欲非余。谓四大王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此六天。偈曰。身交抱捉手。笑相视为淫。释曰。依地住相应故。皆二身交为淫。谓四大王天及三十三天。与人道不异。是诸天由风出故心热即息。以无不净故。夜摩天以相抱为淫。心热即息。兜率陀天以捉手为淫化乐天以共笑为淫。他化自在天以相视为淫。一切欲天同以二身交为淫。后相抱等四。从譬时量得名。分别世经说如此。向上诸天。如欲尘次第转胜妙。欲乐亦尔。向上转重。于男天膝上及女天膝上。若有童男童女天生。此童男童女即是二天之子。初生身量云何。偈曰。譬五年乃至。譬十年初生。生中。释曰。次第于六欲天处。第一天新生天子。如人中五岁童子。乃至第六天新生天子。如人中十岁童子。此新生天子速得身量圆满成就。偈曰。皆具根。有衣色界尔。释曰。色界诸天具足身量。衣裳被服自然着体。以惭羞重故。一切天同中国语。说婆罗门言。于欲界中此义应知。偈曰。于欲生有三。欲界天及人。释曰。云何三有诸众生。自然至得欲尘。于自然得欲尘中。作增上自在。如诸人及诸余天。诸余天者。谓前四部天。有诸众生化作欲尘。于化作尘中作增上自在。谓化乐天。有诸众生他化作欲尘。于他化作欲尘中作增上自在。谓他化自在天。此生由能受用。如自然生尘故。由能受用如意自所化作尘故。由能受用如他化作尘故。约此欲尘故。欲界生有三。于色界中。偈曰。乐生亦有三。于三定九地。释曰。于三定中有九地。是名三种乐生。何以故。是诸天由离生乐。由定生乐。由离喜生乐。长时安乐住。无苦长时乐故。故名乐生。于初定中间生无喜乐故。是乐生应思。是诸天二十二处。如前所说。从下向上相去几许。是一切处不可皆以由旬数量其远近虽然。偈曰。如此至彼量。向上例皆尔。释曰。从剡浮洲等向上处。从此处向剡浮洲等。如相去量。从此处向上相去量亦尔。如第四层。四大天王所住处四万由旬。从此如向剡浮洲相去量。从此向三十三天亦尔。从三十三天向剡浮洲相去量。从此向夜摩天亦尔。从夜摩天向剡浮洲相去量。从此向兜率多天亦尔。如此一切广例皆尔。乃至从善见向剡浮洲相去量。从此向阿迦尼师吒亦尔。从阿迦尼师吒向上无复余处。由此义故。此处胜于余处无处胜于此处。故名阿迦尼师吒。有余师说。此处名阿伽尼师吒。色聚集住名阿伽。此处究竟名尼师吒。复有余师说。此处名阿迦尼师吒。谓所行究竟。生下处众生。为得往上地见上地宫殿不。偈曰。下天无能昇。离通慧依他。释曰。三十三天或由通慧得往。夜摩天或由依他故得往。谓有通慧人所引接。或由上天所引接。所余诸天亦尔。若诸天生在上地来下界。下地得见上天。若往上地则无所见。以非其境界故。如不能觉上地触。于见色亦尔。是故彼不由自身来。虽然由作下地化身故来下地故。下地随意得见。上地随意得见下地。余部说如此。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八

 

上篇: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下篇: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众事分阿毗昙论

众事分阿毗昙论卷第一 尊者世友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

鞞婆沙论

鞞婆沙论卷第一 阿罗汉尸陀槃尼撰 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

施设论

施设论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

入阿毗达磨论

入阿毗达磨论卷上 塞建陀罗阿罗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

【注音版】二时临斋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拣魔辨异录

伪造印信 魔忍曰:佛不云乎: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注音版】佛说文殊尸利行经

佛说文殊尸利行经...

【注音版】佛说分别布施经

佛说分别布施经...

伽耶山顶经

伽耶山顶经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 一时...

心铭

心性不生,何须知见。本无一法,谁论熏炼。 往返无端...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 宋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佛说解忧经

佛说解忧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

明觉禅师语录

明觉禅师语录卷第一 参学小师惟盖竺编 住苏州洞庭翠峯...

遇到这种情况,心里是否感觉很风光

某某师!要是有人,你在那讲经说法,或者你在放蒙山、...

暴富并没带来幸福

世人哪里知道,暴富之后,不仅没有带来预期渴望的那种...

以空性的心态来操作善业

我们一个净土宗的修行者,当然我们希望能够解决生死轮...

如何对恶人和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

问: 如何对恶人或者自己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对于冥...

大悲咒与小悲咒

师正在诵读一本书的时候,走进一个孩子。 师父,您在...

当你不高兴的时候,查一查原因

唐朝时候,有个宰相叫鱼朝恩。有一次,国王接见一个老...

明一法师:枯燥乏味好用功

世间的人都怕做枯燥乏味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这是非常...

喝同样一杯水也可能有三种不同结果

所谓六根对六尘,因为六根在接触六尘,不去分辨的时候...

不想临终往生被别人障碍,要准备好这两点

「此之得失,虽由他起,实属往昔劫中,成全破坏人之善...

敦伦尽分的人生

【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

达摩大师皮囊歌

这皮囊,多窒碍,与我灵台为患害。随行逐步作机谋,左...

念佛必须得定量定时

念阿弥陀佛,你必须得定量定时。如果你不定量不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