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九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九

无着菩萨造

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

供养品第十八

释曰。已说业所聚集诸行。未说供养如来。此供养今当说。偈曰。

 依物缘回向  因智田依止
 如是八供养  供养诸如来

释曰。略说供养如来有八种。何谓为八。一者依供养。二者物供养。三者缘起供养。四者回向供养。五者因供养。六者智供养。七者田供养。八者依止供养。问此八义云何。偈曰。

 现前不现前  衣服饮食等
 深起善净心  为满于二聚
 常愿生佛世  三轮不分别
 成熟诸众生  最后十一种

释曰。此二偈八句显示前八义。应知现前不现前者。谓依供养。依现在及过去未来诸佛而供养故。衣服饮食等者。谓物供养。以衣服等而供养故。深起善净心者。谓缘起供养。以深净信心而供养故。为满于二聚者。谓回向供养。为满福智二聚而供养故。常愿生佛世者。谓因供养。由有宿愿愿生佛世。令我有益不虚供养故。三轮不分别者谓智供养。设供受供供具三事不可得故。成熟诸众生者。谓田供养。众生为田。教彼供养令种善根故。最后十一种者。谓依止供养。此依止有十一种。一者依止物。由依财物而供养故。二者依止思惟。由依味思惟随喜思惟希望思惟故。三者依止信。由信大乘发菩提心故。四者依止愿。由发弘誓愿故。五者依止悲。由怜愍众生故。六者依止忍。由难行能行故。七者依止行。由诸波罗蜜故。八者依止正念。由如法不倒故。九者依止正见。由如实觉了故。十者依止解脱。由声闻烦恼灭故。十一者依止真实。由得大菩提故。问供养种差别云何。偈曰。

 因果及内外  麁细与大小
 亦远近差别  是名供养种

释曰。世等差别为供养种差别。彼过去为因。现在为果现在为因未来为果。如是因果谓去来今。应知内者自供养。外者令他供养。麁者利供养。细者随顺供养。小者劣供养。大者胜供养。有慢者为劣。无慢者为胜。三轮不分别故。远者欲后时供养近者即今时供养。复次隔世供养者为远。无间供养者为近。复次发愿于未来欲供养者为远。发愿于现在即供养者为近。问何等供养如来为最上供养。偈曰。

 供养诸如来  最上由自意
 信心通方便  和合五胜故

释曰。五种自意供养如来。应知此供养为最上供养。何谓为五一者净信。二者深心。三者神通。四者方便。五者和合。净信者。于大乘法说供养处生净信故。深心者此心有九种。一味心。二随喜心。三希望心。四无厌心。五广大心。六胜喜心。七胜利心。八无染心。九善净心。此九心如修诸波罗蜜中说。神通者。谓依虚空藏等诸三摩提故。方便者。谓无分别智方便摄故。和合者。谓一切诸大菩萨和合一果入一切果故。供养品究竟。

大乘庄严经论亲近品第十九

释曰。已说供养如来。云何亲近善知识。偈曰。

 如前供养佛  略说有八种
 亲近于善友  应知八亦然

释曰。应知亲近善知识亦有依等八种。问此中八义复云何。偈曰。

 调静除德增  有勇阿含富
 觉真善说法  悲深离退减

释曰。此偈显示第一依亲近。若善知识具足十种功德者。应堪亲近。何谓为十。一者调伏。二者寂静。三者惑除。四者德增。五者有勇。六者经富。七者觉真。八者善说。九者悲深。十者离退。调伏者与戒相应由根调故。寂静者。与定相应由内摄故。惑除者。信念与慧相应烦恼断故。德增者。戒定慧具不缺减故。有勇者。利益他时不疲惓故。经富者。得多闻故。觉真者。了实义故。善说者。不颠倒故。悲深者。绝希望故。离退者。于一切时恭敬说故。偈曰。

 敬养及给侍  身心亦相应
 愿乐及以时  下心为缘起

释曰。此偈上半显示物亲近。下半显示缘起亲近。物亲近有三。一者财。谓恭敬供养。二者身。谓随顺给侍。三者心。谓给侍时身心相应。缘起亲近亦有三种。一者愿乐。二者知时。三者除慢。偈曰。

 为离于贪着  为求随顺行
 随顺如所教  以此令彼喜

释曰。此偈上半显示回向亲近。下半显示因亲近。回向亲近者。不为贪着利养故。但为随顺修行故。因亲近者。菩萨如所教授随顺修行。为亲近善知识因。何以故。菩萨以此随顺令彼善知识心生欢喜故。偈曰。

 善解于三乘  自乘令成就
 成生及净土  为法不为财

释曰。此偈显示智田依止三种亲近。善解于三乘自乘令成就者。显示智亲近。善解三乘者由智故。成生及净土者。显示田亲近。田有二种。一众生田。二佛土田。问此二云何名田。答自所闻法于众生相续中而建立故。随所住佛土修清净因故。为法不为财者显示依止亲近。菩萨但以法利具足为依止。是故亲近善知识。不以财利具足为依止故。问亲近善知识种差别云何。偈曰。

 因果及随法  内外与麁细
 胜劣亦远近  是谓种差别

释曰。因果差别者。谓过去亲近为因。现在亲近为果。现在亲近为因。未来亲近为果。随法差别者。谓善知识所流法门。随其差别而修行故。内外差别者。自亲近为内。令他亲近为外。麁细差别者。自听为麁。内心思惟为细。胜劣差别者。有慢亲近为劣。无慢亲近为胜。远近差别者。现在趣中亲近为近。生报趣中亲近为远。复次生报趣中亲近为近。后报趣中亲近为远。复次无间亲近为近。隔世亲近为远。复次愿于现在亲近为近。愿于未来亲近为远。问何等亲近善知识得为最上。偈曰。

 亲近善友胜  自意五如前
 信心通方便  和合等别故

释曰。如前供养诸佛。由五种自意故得为最胜。谓净信深心神通方便和合。此中亲近善知识最胜亦尔。由净信者。于大乘经说。亲近处生净信故。由深心者。心亦九种。谓味心乃至善净心。亲近修行故。由神通者。谓依虚空藏等三摩提而亲近故。由方便者。谓依无分别智摄故。由和合者。诸大菩萨以一果入一切果故。亲近品究竟。

大乘庄严经论梵住品第二十

释曰。菩萨所修四梵住此云何。偈曰。

 梵住有四种  一一有四相
 治障与合智  转境及成生

释曰。梵住者。谓四无量。即慈悲喜舍。此中应知菩萨四无量。一一各有四种相。一治障。由所治断故。二合智。得无分别智对治胜故。三转境。由众生缘法缘无缘故。四成生。由作胜业成就众生故。问何等众生为众生缘。何等法及无缘为法缘及无缘。偈曰。

 乐苦喜烦恼  如是众生缘
 法缘说彼法  无缘即彼如

释曰。四种众生聚是众生缘。一求乐众生聚。二有苦众生聚。三有喜众生聚。四烦恼众生聚。慈者于求乐众生聚起与乐行。悲者于有苦众生聚起拔苦行。喜者于有喜众生聚起不离行。舍者于诸受起烦恼众生聚起令离行。是名众生缘。法缘者。即是说彼四种梵住法。说名法缘。无缘者。即是彼如以无分别故。说名无缘。偈曰。

 及彼如义故  忍位得清净
 身口业所摄  亦尽诸烦恼

释曰。彼四种行应知。无缘慈者。以如缘故。八地无生法忍时得。一切善根亦得圆满。彼清净故。及慈所依身口二业所摄者。诸烦恼亦尽。如烦恼所缘。说意自体诸烦恼断。断所缘故。如是修多罗中说。问彼四梵住何等行差别。偈曰。

 有动及不动  亦噉及不噉
 应知四梵住  如是行差别

释曰。彼四梵住应知。有四种行差别。一者动。二者不动。三者噉。四者不噉。动者退分。可退故。不动者。住分及胜分。不可退故。噉者染污。贪着乐味无大心故。不噉者。不染污也。此退等行。是梵住差别。诸菩萨住不动及不噉中。不住于动及噉中。问梵住种差别云何。偈曰。

 前六及前二  下地亦下心
 相似等为下  翻下则为上

释曰。下上差别者。彼不定地自性。前六品为下。一切定地前二品亦为下。谓软软软中下地亦为下。谓下七地菩萨观上地故。下心亦为下。谓诸声闻故。相似亦为下。谓未得无生法忍菩萨故。如所说下翻此下则为上应知。问此四梵住能得几果。偈曰。

 所生欲界报  满聚亦成生
 不离及离障  具足五为果

释曰。菩萨住诸梵住为因具得五果。一者欲界众生中生。是果报果。二者二聚圆满。是增上果。三者成熟众生。是丈夫果。四者一切生处不离梵住。是依果。五者所生之处恒离彼障。是相离果。问此梵住中有何等事是菩萨相偈曰。

 设遇重障缘  及以自放逸
 欲知菩萨相  梵心无退转

释曰。菩萨有二事。梵心不动应知。是为菩萨相。一者设遇重障因缘心终无异。是菩萨相。二者设自放逸谓能治不现前时心亦无异。是菩萨相。况无量现前时。问梵住障碍云何。偈曰。

 四梵有四障  瞋恼忧欲故
 菩萨具此障  多种过失起

释曰。彼四梵所对治具有四障。如其次第。一瞋二恼三忧四欲。由如此障梵无体故。若有此四复生多种过失。问多失云何。偈曰。

 如是诸烦恼  起则有三害
 自害亦害彼  及以尸罗害

释曰。此偈显示三害过失。一自害。谓自苦思作。二他害。谓他苦思作。三尸罗害。谓俱苦思作。偈曰。

 有悔亦失利  失护及师舍
 治罚并恶名  如是六呵责

释曰。此偈显示得六种呵责过失。一者自呵责。由有忧悔故。二者他呵责。由失利养故。三者天呵责。由失拥护故四者大师呵责。由大师所舍故。五者梵行呵责。由智慧梵行人如法治罚故。六者十方人呵责。恶名流出故。偈曰。

 后身诸难堕  梵住今亦退
 心数亦苦得  复次三过生

释曰。此偈显示后得三种过失。一者堕难。由此恶业得。后世恶报故。二者退行。由已得退及未得退退失现在未来梵住故。三者苦生。由心数法从彼生大忧苦故。问已说过失。何者是功德。偈曰。

 善住梵住人  远离彼诸恶
 生死不能污  不舍济群生

释曰。住梵住者得二功德。一者舍烦恼。如前所说过失悉远离故。二者不舍众生。为成熟众生生死不能污故。问已知功德。此功德云何知最尊最上。偈曰。

 如人有一子  有德生极爱
 菩萨于一切  起梵胜过彼

释曰。由过此譬则显示菩萨四种梵住最尊最上。问大悲以何等众生为所缘。偈曰。

 炽然及怨胜  苦逼亦闇覆
 住险将大缚  食毒并失道
 复有非道住  及以瘦澁者
 如此十众生  大悲心所缘

释曰。菩萨大悲略以十种众生为境界。一是炽然众生。谓乐着欲染者。二是怨胜众生。谓修善时为魔障碍者。三是苦逼众生。谓在三涂者。四是闇覆众生。谓恒行不善者。由不识业报故。五是住险众生。谓不乐涅槃者。由生死险道不断绝故。六是大缚众生。谓外道僻见者。由欲向解脱为种种僻见坚缚所缚故。七是食毒众生。谓噉定味者。譬如美食杂毒则能害人。善定亦尔。为贪所着则便退失。八是失道众生。谓增上慢者。由于真实解脱道中而迷谬故。九是非道住众生。谓于下乘不定者。由有退故。十是瘦澁众生。谓诸菩萨于二聚未满者。如此十种众生。是菩萨大悲所缘境界。已说大悲境界。次说大悲得果。偈曰。

 障断及觉因  与乐亦爱果
 自流五依故  是人去佛近

释曰。障断者。是相离果彼障断故。觉因者。是增上果。利益众生故。与乐者。是丈夫果。丈夫所作故。爱果者。是果报果。得可爱报故。自流者。是依果。与未来胜悲故。如是五果皆依大悲所得。当知如此菩萨去佛菩提则为不远。已说大悲得果。次说大悲不住。偈曰。

 生死苦为体  及以无我性
 不厌亦不恼  大悲胜觉故

释曰。一切生死以苦为体以无我为性。菩萨于苦得如实知。于无我得无上觉。如是得知觉已。由大悲故于生死不生厌离。由胜觉故亦不为烦恼所恼。是故菩萨得不住涅槃。亦不住生死。已说大悲不住。次说大悲功德。偈曰。

 见苦自性时  知苦生悲苦
 亦知舍方便  恒修不厌生

释曰。菩萨观世间苦见其自性时。即生悲苦。如彼远离方便亦求如实知。知已恒修不厌。是名大悲功德。已说大悲功德。次说大悲差别。偈曰。

 自性与数择  宿习及障断
 应知菩萨悲  如此四差别

释曰。此大悲随其次第有四差别。一者自性。成自然故。二者数择。见功德过失故。三者宿习。由先世久修故。四者障断。由得离欲断所治恼障清净故。复有六种差别。偈曰。

 非等亦非常  非深亦非顺
 非道非不得  翻六悲如是

释曰。翻非大悲六种差别。即是大悲六种差别。一者平等。二者常恒。三者深极。四者随顺。五者净道。六者不得。平等者。于乐受等众生所有诸受皆知是苦故。常恒者。乃至无余涅槃亦无尽故。深极者。入地诸菩萨得自他平等故。随顺者于一切众生苦如理拔济故。净道者。所对治恼得断除故。不得者。得无生法忍时。诸法不可得故。已说大悲差别次说大悲如树。偈曰。

 悲忍思愿生  成熟次第说
 大根至大果  悲树六事成

释曰。此大悲树应知以六事成就。一者大悲。二者忍辱。三者思惟。四者胜愿。五者胜生。六者成熟。此即是根茎枝叶华果六位。问此事云何。答此树以大悲为根。以忍辱为茎。以利益众生思惟为枝。以胜生愿为叶。以所得胜生为华。以成熟众生为果。问何故六事先后如此。偈曰。

 无悲则无忍  如是六次第
 胜生若不得  成熟众生无

释曰。若无大悲则不能起大苦难行忍。若无大苦难行忍则不能起利益众生思惟。若无利益众生思惟则不能起胜生愿。若无胜生愿则不能向胜生处。若不向胜生处则不能成熟众生。问前后相似如此。成立相似复云何。偈曰。

 根生以慈润  茎擢以乐广
 念正则增枝  愿续则长叶
 内缘成为华  外缘成为果
 当知悲根等  如是次第成

释曰。此中成立相似者。悲以慈润能令滋生。由有慈者见他苦已生悲苦故。是故以悲为根。忍以乐想能令抽擢。由菩萨利他苦生乐想乐想生已能令忍辱得广大故。是故以忍为茎。思以正念能令增进。由忍广已能于利他事中起正念故。是故以思为枝。愿以相续能令长成。由前灭后生。譬如叶长落故抽新。是故以愿为叶。生以内缘成为实。由自身成熟则受生不虚。是故以生为华。成熟者。以外缘成为实。由他身成熟则利益不虚。是故以成熟众生为果。如是次第。成立应知。已说大悲如树。次赞大悲功德。偈曰。

 大悲利益作  谁于他不起
 于苦胜乐生  乐生由悲故

释曰。此义如偈所说。已赞大悲功德。次说大悲无着。偈曰。

 菩萨悲自在  寂静尚不住
 世乐及身命  此爱云何起

释曰。一切世间皆爱世乐及自身命。一切声闻缘觉虽不爱世乐及自身命。而于涅槃起住着意。菩萨不尔。大悲自在故。于涅槃尚不住。何况住彼二爱中。已说大悲无着。次说大悲爱胜。偈曰。

 贪爱非无障  世悲亦世间
 菩萨悲爱起  障尽亦过世

释曰。悲爱最胜自有二义。一者障尽。二者过世。爱亲等贪则自体是障。行世间悲体虽非障而是世间。菩萨悲爱自体障尽而复过世。故为最胜。问云何障尽。偈曰。

 有苦及无智  大海及大闇
 拔济以方便  云何不障尽

释曰。有苦为大海。无智为大闇。能拔济方便是大悲。此悲爱则障尽。问云何过世。偈曰。

 罗汉及缘觉  如是悲爱无
 何况余世间  岂得不过世

释曰。阿罗汉辟支佛尚无大悲爱。况余世间而有可得。若如是者。岂不过世乎。已说大悲爱胜。次说大悲无厌。偈曰。

 得悲诸菩萨  舍苦而起苦
 彼初起苦怖  证时欣乐甚

释曰。舍苦者。谓诸菩萨以大悲故欲舍他苦。而起苦者。由舍他苦则起自苦。彼初起苦怖者。彼初谓信行地菩萨。彼于起苦中而生怯怖。由自他平等未见故。由苦如实未触故。证时欣乐甚者。证时谓净心地菩萨。彼于起苦中生极欣乐。由见自他平等故。由苦如实已触故。已说大悲无厌。次说大悲苦胜。偈曰。

 悲苦最希有  苦胜一切乐
 更乐悲生故  办非有况余

释曰。悲苦最希有者。谓从他苦而生大悲。从大悲而生自苦。如是悲苦有何希有。而得过此故为最希有。苦胜一切乐者。即此悲苦。胜于一切世间之乐。问何故。答更乐悲生故。此诸菩萨更以悲苦为乐。由此苦从大悲生故。办非有况余者。彼乐所作已办者尚无。况余世间而得有也。已说大悲苦胜。次说大悲施胜。偈曰。

 施与悲共起  能令菩萨乐
 三界中乐受  比此无一分

释曰。若布施与大悲俱生。则能起菩萨胜乐。于三界中所作诸乐。欲比大悲施所作乐。无有一分而得相似。已说大悲施胜。次说大悲忍苦。偈曰。

 生死苦自性  不舍由悲故
 起苦利他因  云何舍不习

释曰。一切苦悉入生死苦中。诸菩萨不舍生死由大悲故。菩萨起苦是利他因。菩萨不舍生死时即是不舍一切苦。已说大悲忍苦。次说大悲施果。偈曰。

 悲施财三果  悲者恒增长
 爱生及摄生  资生复三乐

释曰。悲施财三果悲者恒增长者。谓菩萨大悲能增长三种果。一者增悲。由修习故能令自体增长。二者增施。由悲自在故能令施得增长。三者增财。由施自在故能令财得增长。爱生及摄生资生复三乐者。从是三果复生三乐。一者从悲为因生爱生乐。二者从施为因生摄生乐。三者从财为因生资生乐。已说大悲增果。次说大悲劝进。偈曰。

 悲长及施增  成生亦乐起
 牵来复将去  大悲劝如是

释曰。大悲劝进菩萨行六种功德。大悲义言。菩萨汝修习我令我滋长。汝舍资财令施增进。汝应以施成熟众生。汝应以施令自乐起。汝若施者招引大菩提二聚及余令向己来。汝若施者将导二聚及余令向大菩提去。已说大悲劝进。次说大悲乐胜。偈曰。

 苦者悲诸苦  不施云何乐
 以令自乐故  施乐拔他苦

释曰。苦者悲诸苦者。诸菩萨以悲起诸苦。是故名苦者。不施云何乐者。菩萨大悲故以他苦为自苦。若不施他乐云何得自乐。以令自乐故施乐拔他苦者。若菩萨施众生乐拔众生苦时。即是菩萨自作乐。已说大悲乐胜。次说大悲教授。偈曰。

 悲者教自施  施彼勿自求
 施报愿不受  有愿还以施

释曰。此偈教行无求施。悲者教自施施彼勿自求者。大悲义言。汝施施他时莫求自乐。他乐若无自乐亦无。何以故。乐不别故。施报愿不受有愿还以施者。若我施果亦愿不受。设有果时还以布施。偈曰。

 施及于施果  普施于一切
 彼乐我乐故  施彼我无须

释曰。此偈教行施果施。谓施及施所得果。普施一切众生。何以故。悲者以彼乐为自乐故。是故菩萨所有施果。皆应布施一切众生。大悲作如是教授。偈曰。

 轻财而以施  来多复来好
 不用而自来  还用展转施

释曰。此偈教行厌财施。若人厌财而行施者。是人虽不欲财而财自来。极广极妙道理如此。以大心故。若有如此还用布施。是则资财来而复来。菩萨则施而复施。何以故。非求自乐。欲令施施无穷故。偈曰。

 悲者以大悲  尽施及常施
 应作如是施  慎勿求施果

释曰。此偈教行无间施应知。偈曰。

 若我不乐施  施果不施时
 施无一刹那  以无施爱故

释曰。此偈教行无厌施应知。偈曰。

 不作不与果  与果与作者
 是汝观恩过  与我不相似

释曰。此偈教行舍恩施。菩萨语施云。若人行汝者。汝方与果。是汝待报恩过失。我则不尔。是汝不与我相似。复次若人行汝者。汝但与此人果。汝则是待报恩者。我则不尔。所行施果与一切众生。是汝不与我相似。已说大悲教施。次说大悲行施。偈曰。

 无障及净句  利彼亦自量
 无求与无着  悲者如是施

释曰。无障者。谓不夺他物行施故。净句者。以如法财行施。谓不以毒物兵杖酒等施故。利彼者。以施摄他时置于善根故。自量者。不令自眷属有乏少故。无求者。谓前众生或无。心求或无口求。见彼乏少自然而施。及不简福田故。无着者。不求报恩及以果报故。偈曰。

 尽广胜常喜  离着亦清净
 回向于二处  菩提及善根

释曰。尽者。内外物施故。广者。多物施故。胜者。妙物施故。常者。恒施故。喜者。离瞋施故。谓乞求者作不饶益时忍而喜施。离着者。无希望故。如前无着说。清净者。以如法故。如前净句说。回向菩提者。回向大菩提故。回向善根者。回向随顺善根器故。已说大悲行施。次说大悲受用差别。偈曰。

 有财而自用  及用施众生
 得喜施喜胜  三乐养心故

释曰。菩萨自受用财生喜。及用财布施众生生喜。二喜相比施喜为胜。何以故。三乐养心故。三乐者。一布施喜。二摄他喜。三菩提聚满足喜。已说大悲受用差别。次说大悲增长诸度。偈曰。

 悭恶瞋放逸  缘着及邪着
 如是六蔽者  悲令六度增

释曰。悭者。少物不能舍故。恶者。破戒及恼他故。瞋者。于少不饶益起大瞋故。放逸者。于诸善法不勤行故。缘着者。五欲乱心故。邪着者。外道无慧故。如是住六蔽者。大悲怜愍为说过失。令六波罗蜜而得增长。说大悲增长诸度已。此大悲从四缘生。亦应显示。偈曰。

 苦乐不苦乐  因力及善友
 自体相续流  大悲四缘义

释曰。苦乐不苦乐者。显示缘缘具缘。三受三苦俱起悲故。问舍受云何苦。答由行苦故。因力者。显示因缘。善友者。显示增上缘。自体相续流者。显示次第缘。问大悲如是生已云何得平等。偈曰。

 行相及思惟  随顺与离障
 不得亦清净  六义悲平等

释曰。大悲平等有六种。一者行相平等。由三受位众生平等知是苦故。二者思惟平等。由平等怜愍故。三者随顺平等。由平等救济故。四者离障平等。由平等不恼故。五者不得平等。由自他及悲三轮平等不可得故。六者清净平等。由八地无生忍时平等得故。问如是别说大悲已。此四梵住云何修习得令无上。偈曰。

 慈等令无上  自意修亦五
 信心通方便  和合如前说

释曰。如前供养诸佛亲近善友皆由五种自意修习得令无上。梵住亦尔。由净信者。于大乘经说。梵住处生净信故。由深心者。以九种心修梵住故。由神通者。依虚空等定而修习故。由方便者。依无分别智所摄故。由和合者以一果入一切果故。梵住品究竟。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九

 

上篇:大乘庄严经论

下篇: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瑜伽部目录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序 夫至道弘旷。无思不洽。大悲平等。诱进靡...

辩中边论

辩中边论卷上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观总相论颂

观总相论颂一卷 陈那菩萨造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

成唯识论

成唯识论卷第一 护法等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菩萨戒本持犯要记

菩萨戒本持犯要记 新罗国沙门元晓述 菩萨戒者。返流归...

拔陂菩萨经

拔陂菩萨经 僧祐录云安公古典是般舟三昧经初异译 闻如...

十善业道经节要(附说十恶果报)

十善业道经节要(附说十恶果报) 沙门 蕅益 编订 戒杀...

佛说慢法经

佛说慢法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佛告阿难:「有人事佛以后...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金光王童子经

佛说金光王童子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

佛说遗日摩尼宝经

佛说遗日摩尼宝经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佛在舍卫...

大方广佛华严经(4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入不思...

【注音版】中阿含大品八难经

中阿含大品八难经...

菩萨成就国土,要有两种准备

这一科是与之授记。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明白了权实不二...

从净土宗角度看器官捐赠

现在有很多人提倡器官捐赠,器官捐赠在佛教界有多次地...

放弃自我主导权,真如才会显现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创造很多很多的业力,当然我们...

为何修行人要过午不食

问: 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为什么? 成...

印光大师关于《金刚经》的开示

金刚经者,即有谈空,不堕空边。即空论有,不堕有边。...

集体创作

在过去,有一群画家,每个人在绘画创作方面各有所长,...

你在哪里,哪里就是风水

在佛法当中,我们学来学去,也没有离开这一念心。 在广...

【推荐】十心向往,命终必生极乐国土

又云,十心向往,命终必生彼佛国土,是《宝积》义。《...

学佛的基础

1、相信因果 有因必有果,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是宇宙...

反闻闻自性与反闻闻妄想

我师兄弟,他问海公一个问题问得很好,他说:反闻闻自...

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

过去,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时,为所有的天人等四辈说...

祸福吉凶,汝自作怪

【示沈元辉曰: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而外,未久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