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

青龙寺翻经讲论沙门良贲奉 诏述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一

青龙寺翻经讲论沙门良贲奉 诏述

观如来品第二明观照般若。

从此第二明观照中文分为二。且初第一波斯匿王问。

经。波斯匿王白佛言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智云何照。

解曰。举前法性以问智也。诸法实性者即诸法性也。清净者非尘染也。言平等者无高下也。非有非无者举如问智也。法若是有称有而知。法若是无称无而解。既非有无智云何照。从此第二如来正答于中分三。一明诸法空。二诸法假有。三圣智次第。初法空中文分为二。初明境非有后明智照空。初境非有文分为二。初法自性空后生灭明空。初法体空文复分三。且初第一答智有无。

经。佛言大王智照实性非有非无。

解曰。明能照智称境而观。非有非无通境智矣。睿法师云。万物非无。宗之者无相。虚宗非有。照之者无心。故圣人以无心真智照无相虚宗。内外两冥境智俱寂即其照也。从此第二徵其所以。

经。所以者何。

解曰。智照实性非有无者何所以也。从此第三释诸法空文分为二。且初第一总明法空。

经。法性空故。

解曰。法者诸法性者实性。法及法性悉皆空故。然于诸法执见不同。凡夫于法执有是非。外道于法执我执法。小乘于法执实色心。大乘于法达无自性。了法即空名法性空。从此第二即法明空。

经。是即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十八界七大六界十二因缘二谛四谛一切皆空。

解曰。谓蕴处界士夫六界外道异生执实起倒。举以明空。十二因缘明独觉观。言四谛者明声闻观言二谛者明菩萨观。悉无自性一切皆空。前四后一如上已明。缘生二谛至下当悉。从此第二生灭明空文分为四。且初第一标生灭空。

经。是诸法等即生即灭即有即空刹那刹那亦复如是。

解曰。前明诸法无自性空。此明诸法生灭故空。随对有情当根破执。是诸法等即生即灭即有即空者。谓前蕴等诸有为法体不坚住念念迁流。若疾炎过同悬流度。随生即灭念念皆空。然有为相或说四者。如婆沙论。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名异。能坏名灭。生居未来。余三现在。又唯识云。本无今有有位名生。生位暂停即说为住。住别前后复立异名。暂有还无无时名灭。前三现在。灭居过去。此为正也。说三相者如俱舍论引经说三。一起二住异三尽。论有两解。如常今别。说二相者如此经云。即生即灭。瑜伽同此。如彼论云。生及住异俱名生品。灭名灭品。诸弟子众应观诸法生灭而住。说一相者如经偈云。诸行无常。诸者众也行谓迁流。通曰有为总名诸行。言无常者如瑜伽论八十一云。有起尽故名无常也。合生灭二总名无常。五十二说。若由此相起厌思惟。为令厌患离欲解脱。合说生灭为无常故。何谓无常。有非恒有无非恒无。二无常相故云无常。经言生灭乘略明故。刹那刹那亦复如是者。言刹那者时极少也。如言极微色极少也。生灭有二。一者刹那二者一期。此非一期云刹那矣。何名刹那。缘和合法得自体须。又行动法度一极微如是名为一刹那量。重言刹那者破情计也。有情妄倒执法常有。谓闻诸法生灭故空即作是念。唯现在法刹那生灭。过去未来体应常住。为破此计故明诸法无始时来过去已灭现在今灭未来当灭念念迁流皆刹那灭。是故经云刹那刹那亦复如是。问即灭为同刹那。为复异世。答然以一念有多刹那。于一刹那有多生灭。以多生灭成一刹那。即体明空故同念也。此同华严偈云。譬如长风起鼓拂生动势。二俱不相知。诸法亦如是。生灭即空不相知也。从此第二徵其所以。

经。何以故。

解曰。诸有为法刹那生灭者何所以故从此第三释多生灭。

经。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

解曰。从麁至细转折明空。诸有为法漂驰不住。过去已无未来当无。现在一念勿谓实有。拆此一念有九十刹那。勿谓刹那而有实体。拆一刹那有九百生灭。以多生灭成一刹那。刹那无体以多刹那合成一念。念无实体。故说诸法念念皆空。问念于别境明记为性。如何此云念生灭空。答念名即同所因有异。彼别境念明记为性。此不相应时中假立一生灭顷假立念名。念无实体悉皆空也。从此第四结诸法空。

经。诸有为法悉皆空故。

解曰。结有为法生灭故空。及显无为寂而常矣。从此第二明智照空文分为二。且初第一标智照空。

经。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诸法一切皆空。

解曰。如宗中解。略属文者。甚深般若即净慧也。波罗蜜多彼岸到也。言照见者。照谓智体见谓智用。照体即见目无相心。由此净慧达彼岸故。言诸法者谓所照境。境智俱寂故经说云一切皆空。问前四谛下一切皆空。此诸法下一切皆空。二文何别。答前唯境空此亦智空。虽境与智皆自性空。显智照如智即无相故合明矣。从此第二历法明空文分为六。且初第一明内外空。

经。内空外空内外空。

解曰。自下经文明其正智。即有观空有十八也。此十八空与大般若后四文别。如五十一善现发问世尊具答。略引彼经释此文也。言内空者。内谓内法即是眼耳鼻舌身意。此中眼由眼空。鼻等亦然。非常非坏本性尔故。上言眼者谓即眼处。由眼空者眼无自性。眼处即空余皆悉矣。如智度论四十六说。若不习空必堕二边。以空破有亦不着空。无我我所。本性尔故。下文皆同恐繁故略。言外空者。外谓外法即是色声香味触法。此中色由色空。声等亦尔。内外空者谓内外法。内六根处外六尘处。此中内六处由外六处空。外六处由内六处空。前别后总偏俱空故。从此第二明二诸空。

经。空空大空胜义空。

解曰。言空空者。谓一切法空。此空由空空。言大空者。谓即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此中东方由东方空。南等亦尔。胜义空者。胜义谓涅槃。此胜义由胜义空。二俗一真相性空故从此第三为无为空。

经。有为空无为空。

解曰。有为空者。谓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中欲界由欲界空。色等亦尔。无为空者。谓无生无住无异无灭。此无为由无为空。相无相空故。从此第四明三世空。

经。无始空毕竟空。

解曰。无始空者顺古译也。新云无际空。谓无初中后际可得。及无往来际可得。此无际由无际空。毕竟空者。谓诸法究竟不可得。此毕竟由毕竟空。世非世空故。从此第五明性相空。

经。散空本性空自相空一切法空。

解曰。言散空者。谓有放有弃有舍可得。此散由散空。彼经次云无变异空。谓无放无弃无舍可得。此无变异由无变异空。前有后无。相对相故。此虽阙无义影对故。言本性空者。谓一切法本性。若有为法性若无为法性。皆非声闻独觉菩萨如来所作。亦非余所作。此本性由本性空。言自相空者。谓一切法自相。如质碍是色自相。领纳是受自相。取像是想自相。造作是行自相。了别是识自相。如是等若有为法自相若无为法自相。此自相空。言一切法空者。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若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法。此一切法由一切法空。从此第六明因果空。

经。般若波罗蜜多空因空佛果空空空故空。

解曰。般若波罗蜜多空者观照智空。因空者等觉已前诸菩萨等一切皆空。佛果空者诸佛所有力无畏等诸不共法体寂故空空空故空者智度论云。空空者先以诸空破内外等诸法皆空。又以此空破前诸空。是名空空。问前空空与此空空何别。答前破诸法故云空空。此破前空故名空空。若尔由诸法有破故云空。空既非法。空何所破。答破诸法已唯有于空。空亦应舍故须空空。如药治病尽舍药。药若不舍药复成病。恐空成病以空舍空。故云空空。从此第二诸法假有于中分二。初明诸法有后明我法空。初诸法有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标诸法有。

经。诸有为法法集故有受集故有名集故有。

解曰。前明正智所照皆空。此方便智不坏诸法。即空观有。诸有为法者。此句总标世出世间有为法也。下别明有。法集故有者。五蕴积集名法集有。受集故有者。领纳作业名受集有名集故有者。名谓表诠。习故有。虽此三集义通无漏。此上下文唯约有漏。从此第二明世间有。

经。因集故有果集故有六趣故有。

解曰。因集故有者。有漏善染所造诸业是三有因。集谛故有。果集故有者。于三界中总别业感净无记果。苦谛故有。六趣故有者。趣谓异熟。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六。能趣即因所趣即果。前别后总明三界矣。从此第三明出世有。

经。十地故有佛果故有一切皆有。

解曰。十地故有者。文言十地义摄三贤。菩萨因有。佛果故有者。三身故有亦得说云。因位进趣道谛未圆。果位智品道谛圆故。解脱法身灭谛圆故。对前苦集即四谛矣。一切皆有者。此句总结世出世间一切皆有。又料此文最初一句总标有为。中间分三三。集故有.世间故有.出世故有。最后一句总结有为如文悉矣。从此第二明我法空。于中分二。初明我法空后明不起见。初我法空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标我法相。

经。善男子若菩萨住于法相有我相人相有情知见为住世间即非菩萨。

解曰。谓菩萨虽观于有不应住故。住于法相者。即前有为总名为法。一一皆有轨持相故。谓若菩萨虽观诸有。而不坏法通达实性不应住相。若住相者即有执生。迷杌谓人理必然故。有我相者。我人知见四如前解。外道执我亦名有情。作业受果皆计为我。为住世间即非菩萨者。住我法相即是凡愚为住世间。非菩萨故。从此第二徵其所以。

经。所以者何。

解曰。住我法相何所以故非菩萨也。从此第三结诸法空。

经。一切诸法悉皆空故。

解曰。不了诸空即非菩萨。悟一切法悉皆空寂于有不住即菩萨矣。从此第二明不起见。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不起见。

经。若于诸法而得不动不生不灭无相无无相不应起见。

解曰。此明菩萨即法观空。若于诸法而得不动者。若诸菩萨虽观诸法达有即空。空故不动。空不动故不生灭也。言无相者。相谓诸法无相即空。悟相即空故云无相。无无相者。非谓遣相住于无相。无相亦遣故无无相。不应起见者。于相住即见生。不住有无即无见也。故肇法师云。般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涉有未始迷空故处有而不染。不厌有以观空故观空而不证。斯之谓矣。从此第二徵其所以。

经。何以故。

解曰。何以不应起见故也。从此第三释法皆如。

经。一切法皆如也诸佛法僧亦如也。

解曰。初举诸法后举三宝。无论胜劣一切皆如。宝性论云。如三器异空界不别。一切众生菩萨诸佛皆无差别同一如也。从此第三圣智次第。于中分四。且初第一明初圣智。

经。圣智现前最初一念具足八万四千波罗蜜多名欢喜地。

解曰。自上所明智照空有不辨位地。但是通论。准此下文方明登地。及显自上多约地前智离有无修不住故。又解。此明观照贤圣通论。自下委属明圣位故。圣智现前最初一念具足八万四千波罗蜜多者。谓真见道最初现断无始已来分别二执种子永尽具诸德故。由此言者。于三贤位一劫修行所有功德不可比此最初念故。何谓具足八万四千。对所治惑有斯数也。如俱舍云。如实行对治。所治贪等八万行别能对治道其数亦然。言八万者。谓贪嗔等十种烦恼一一皆以九为方便足成一百。前分一百后分一百合成三百。置本一百就前分一百一一皆以九为方便合成一千。后分亦尔复成一千。兼本一百成二千一百。已起未起各有二千一百足满四千二百。约彼多贪多嗔多痴着我思觉五人。一一皆有四千二百成二万一千。对治三毒等分四人。一一皆有二万一千遂成八万四千。此诸烦恼若约一人。长劫相续亦不违理。离真见道无此品殊。就所治种言八万矣。又贤劫经广说其相。所谓最初波罗蜜多乃至最后分布舍利。于中总有三百五十波罗蜜多。一一各有六到彼岸成二千一百。对治十患四大六衰合成二万一千。复对四患多贪嗔痴及等分者故成八万四千诸波罗蜜多。此通对治义如常说。又解。由无始来二障麁重。能障净慧所生功德有如是数。于初见道二障断也。为无为德最初生显有斯数故。名欢喜地者。生如来家住极喜地。下广明也。从此第一通明十地。

经。障尽解脱运载名乘。

解曰。通十地也。言障尽者。俱生二障十地分断金刚尽故。言解脱者。解谓离系脱谓自在。随于十地障断显如。金刚心后解脱圆满。言运载者即乘义也。运具四义。运障令尽.运理令显.运行令满。运果令圆至究竟位。此则释其乘之运用。乘体所谓教理行果。如前解矣。从此第三明等觉地。

经。动相灭时名金刚定。

解曰。动相灭时者第十地末最后定也。言动相者如起信论云。如风依水而有动相。无明依真而起业相。今等学位如风灭故动相随灭而水不灭。彼无明灭业相随灭而真不灭。故说此位言动相灭也。名金刚定者。谓诸菩萨至此位中所依胜定犹如金刚。悉能断除微细障故。从此第四明如来地。

经。体相平等名一切智智。

解曰。体相平等者此有二种。一体平等。一切诸佛所证等故。二相平等。一切诸佛恒沙功德亦皆等也。名一切智智者此有二智。一切智者即证如智。下言智者一切种智后得智也。真俗二智诸佛皆等。此即观照般若因果位故。从此第三文字般若。如本记云。有四无上。一说者无上。二信受无上。三所说无上。四智慧无上。且初第一说者无上。

经。大王此般若波罗蜜多文字章句百佛千佛百千万亿一切诸佛而共同说。

解曰。所证实相能证观照彼二般若必有能诠。然就能诠诸佛国异。如维摩经。或以香饭或以光明或以园林或无言说。此堪忍界即以音声文字般若而为佛事。有此文故。言文字者。梵云便膳那此翻为文。文即是字。如言噁阿。依声所显。是不相应行蕴中字非墨书字。言章句者。梵云钵陀正翻云迹义翻为句。句者章也。诠义究竟。即如经云。诸行无常等章句也。正云迹者谓如象迹。象有四迹寻迹得象。偈有四句寻句得义。文字般若体即四法。谓名句文及与音声。名诠自性如呼色等。色等诸法自性别故。句诠差别。说无常等苦空无我差别法故。文则是字显名句故。声则音声耳所闻故。依声屈曲说名句文。彼三离声虽无别体而假实异。亦不即声合为般若。解脱因故。此经文字勿谓唯是世尊独说。百千万亿一切诸佛共同说故。从此第二信无上。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财施劣。

经。若有人于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以用布施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得阿罗汉果。

解曰。举喻校量。言恒河者新云殑伽河也。河中多沙。取一一沙数大千界。此多沙界满中七宝如常分别。以用布施大千世界一切有情者。彰施广也。以多沙界所贵七宝持以布施大千世界六趣四生一一有情。皆悉等施。故经总说一切有情。皆得阿罗汉果者得胜果也。彼受施者一切有情发声闻心修自利行。依旧经云得七贤四果。此直举胜言罗汉果。显所施中至最胜果。从此第二彰信受胜。

经。不如有人于此经中乃至起于一念净信何况有能受持读诵解一句者。

解曰。信心澄净众善之本。若常信者无已比方。但取于经一念净信。胜前福故。何况等者。少信尚胜何况有能受持读诵心生正解。胜无等故。受持等者。受谓领受持谓不忘。对文背本读诵异也。如办中边论十法行颂云。书写以供养。施人听故读。受持正开演。讽诵及思修。前八为闻后二思修。谓即三慧。此有彼四。三闻一思举。其少解即胜前故。问沙界七宝广施有情。彼复修行至无学果。具兹三胜何乃劣于一念信耶。答七宝是财。由住相施彼二虽广有分别故。阿罗汉果自求解脱。是小乘故。所以劣矣。此般若教是诸佛母出生诸佛。广大甚深胜无等者。一念信等即超彼故。若于前文不住相施及以法施无畏施等无相相应。与此净信受持何别。而言彼劣。从此第三所说无上。于中分二。且初第一徵问所以。

经。所以者何。

解曰。所以净信持读胜者何也。从此第二释胜所由。

经。文字性离无文字相非法非非法。

解曰。文字性离无文字相者明能诠教。言文字者表诠。诸法无自性故。故云性离。以性离故即无相也。故净名云。文字性离即是解脱。言非法者文字空故。非非法者离相所诠体非无故。又非法者所诠理智非有相故。非非法者是所修证不同兔角非无法故。由教及理俱离二边故无上矣。从此第四智慧无上。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般若空。

经。般若空故菩萨亦空。

解曰。即此文字所诠显也。般若空故者境智空也。菩萨亦空者能行照者菩萨亦空。从此第二徵其所以。

经。何以故。

解曰。何所以故菩萨亦空。从此第三释空所由。于中分二。且初第一菩萨因空。

经。于十地中地地皆有始生住生及以终生此三十生悉皆是空。

解曰。举所依空显能依空。于十地者。谓欢喜等依持生长故名为地。始生已下明十地空。于一一地皆具有三。且如初地。最初见道名为始生。于初地中具修胜行时既经久名为住生。初地将满进求后地于最后心名为终生。即入住终以为三也。余九例此即成三十。虽后三地无别勉励。任运加行亦有三故。悉皆是空者总即十地别三十生。此之因位能依所依悉皆空故。从此第二明佛果空。

经。一切智智亦复皆空。

解曰。一切智智者谓佛所有本后二智。不唯文字及以所诠并菩萨空。乃至佛果诸相永寂亦复皆空。上来别解三般若中皆通因果。如文释竟。大文第二总明般若。于中分三。一总标境智。二别释境智。三总结皆如。且初第一总标境智。

经。大王若菩萨见境见智见说见受即非圣见是愚夫见。

解曰。此文通明圣凡二也。为前别明三种般若令诸菩萨如是证修。境智虽同犹迷悟别故。此下凡圣对明。然诸菩萨所见境者即是实相。言见智者即是观照。见说受者即是文字。谓于前二以无相心常证修说。不坏于相得无住者真是菩萨。若心取相所见境者即是六尘。言见智者妄分别智。见说受者着相说受。迷性取相愚夫见也。问凡境智说与诸菩萨境智说三体为同异。答住相故非同。照解故非异。故无定矣。从此第二别明境智。于中为三。一明凡境智。二明圣境智。三别明说听。初凡境智于中分三。一总标果报。二释三界业。三结业果空。且初第一总标果报。

经。有情果报三界虚妄。

解曰。下明三界分段生死。言有情者有情世间。言果报者六趣业果。言三界者外器世间。言虚妄者此二因果皆不实也。如不增不减经云。清净法身为诸烦恼之所漂动往来生死名为众生。明诸有情本性清净。谓因无明业所漂动。长眠三界流转六趣往来生死。

犹如伎儿种种变现。皆虚妄故。从此第二释三界业。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欲界业。

经。欲界分别所造诸业。

解曰。言欲界者食欲二贪所属之界。谓四趣全天趣一分及所依处皆名欲界。言分别者。欲界有情诸识散动。身异想异种种苦乐起妄分别。言所造者谓身口意妄想造作。言诸业者业体是思福非福行如前解矣。从此第二明色界业。

经。色四静虑定所作业。

解曰。色谓色界。四静虑地如前已解。所言定者心一境性。所作业者略有三类。一者寻伺。谓初静虑有寻有伺。若中间禅无寻唯伺。上三静虑无寻无伺。与此三种相应净定即不动行能生彼故。从此第三明无色界业。

经。无色四空定所起业。

解曰。无色二字如前已解。言四空者。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定义如前。唯无寻伺有胜净定之所起业。如俱舍云。修如行时思无边空离第四禅生立空无边处。依此分近诸无间道厌下有漏。麁苦障三随一行相。诸解脱道欣空根本。静妙离三随一行相。得生彼四蕴成身。依命根众同分寿二万劫。识等三处准此应知。寿四万劫六八万劫定渐胜故。从此第三结业果空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业果空。

经。三有业果一切皆空。

解曰。言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也。言业果者。业谓有漏善不善业及烦恼障缘助力故。果谓所感诸趣异熟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分段果故。一切皆空者。彼无自性皆空无也。从此第二结无明空。

经。三界根本无明亦空。

解曰。根本无明者如唯识云。第七识俱恒行无明虽恒相续非能发业。第六识俱迷理起者唯取能发福等诸行。缘生之首为根本矣。如起信说。无明有二。一者根本二者枝末。枝末细相谓业转现。依此现识起事识等。即楞伽云。境界风所动七识波浪转。平相引发受分段生即枝末也。言根本者。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则无有迷。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此根本也。言亦空者。岂唯业果无自性空。即彼所依根本无明无自性故而亦空矣。从此第二明圣境智。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变易空。

经。圣位诸地无漏生灭于三界中余无明习变易果报亦复皆空。

解曰。言圣位者此明得人非凡得也。言诸地者依旧经云。三地九生灭。言三地者八九十地。地地皆有始住终生九生灭也。又四卷楞伽云。菩萨摩诃萨得无生法忍住第八地。转舍心等得意生身。又第四云。大慧声闻辟支佛未证法无我。未得离不思议变易生故。又夫人经云。一者阿罗汉二者独觉三者已得自在菩萨受变易身。言自在者即是八地于相及土得自在也。又楞伽第三云。有三种意生身。所谓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觉法自性性意生身。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属十地者。初至七地得初身矣。其第八地得第二身。九至十地得第三也。由此言者。直往菩萨三文皆同。声闻独觉两经皆说。二乘无学回心向地前亦得受变易身况诸菩萨发地者矣。言无漏者此明因也。漏谓烦恼起过无穷。此智无彼故云无漏。言生灭者。虽根本智自体生灭。证不生故非变易因。此唯后得缘生灭法有分别故。为变易因故。唯识云。谓诸无漏有分别业为此因故。于三界中余无明习者此为缘也。障有二种。得变易者无烦恼故唯所知障。是三界中烦恼之余故。所知障即无明。夫人经云无明住地。慈恩译云。无明习地从无始来由无明故数熏习也。唯识第八云。由所知障缘助势力故为缘也。无漏为因所知障为缘故感殊胜细异熟果。言变易者此列名也。变是改义易是转义。改转身命名变易也。此有三名。唯识论云。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或名意成身。由悲愿力意愿成故。亦名变化身。由无漏力转令异本如变化故。言果报者。谓诸菩萨依欲色身随诸界地令彼改转。细妙光洁异熟无记五蕴性故。唯自类身及复胜位菩萨等境非劣境故。故何用资感有漏果。为自证菩提利乐他故。谓菩萨等已永断伏烦恼障故无容复受。当分段身恐废长时修菩萨行。遂以无漏胜定愿力如延寿法资现身因令彼长时与果不绝。数数如是定愿力助乃至证得无上菩提。彼复何须所知障助。既未圆证无相大悲。不执菩提有情实有。无由发起勐利悲愿。又所知障障大菩提。为永断除留身住故。又楞伽云。随所忆念本愿境界。为成熟众生得自觉圣智。由如是等故资感也。以此而论。变易生死性是有漏异熟果摄。于无漏业是增上果。若有圣教说为无漏出三界者。随助因说。如佛地说。有妙净土出过三界。十地菩萨当生其中。准此悉矣。亦复皆空者。岂准分段无自性空。此无自性亦复空故。从此第二明等觉空。

经。等觉菩萨得金刚定二死因果空一切智亦空。

解曰。等觉菩萨者于十地后等觉位也。得金刚定者最后胜定也。二死因果空者。谓此菩萨由有所治分段变易二种生死微细障也。如何此位有分段耶。由烦恼种。是彼因故。又由无漏延分段蕴为变易故。又本无明从本向末。是彼因故。一切智者能断智也。彼能所断皆无自性故云亦空。从此第三明果德空。

经。佛无上觉种智圆满择非择灭真净法界性相平等应用亦空。

解曰。佛上觉者梵云佛陀。义如上也。胜无与等云无上觉。此总标也。种智圆满者。种即事智智谓理智。智德圆矣。择非择灭者谓即择灭非择灭也。择即净慧断惑显如名为择灭。缘阙显如不由择力名非择灭。解脱圆故。真净法界者。真谓真如清净法界。法身圆故。性相平等者。性谓真如相谓智等。悉皆圆极即平等也。言应用者。大悲感赴应化之身用而常寂。应化圆故。如来所有恒沙功德三身三德亦皆空故。从此第三明说听空。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说听空。

经。善男子若有修习般若波罗蜜多说者听者譬如幻士无说无听法同法性犹如虚空。

解曰。若有修习般若等者。谓若说听亡说听相。譬如等者举喻明也。两句喻人两句喻法。譬如幻士者。幻化之士或如木人。彼虽转动无主宰故。观身如幻。虽有说听亡说听相。不分别故。法同法性犹如虚空者。上言法者所有悟解理事之法。同法性者即真如也。于所悟解炽然修行。了相即性如虚空故。从此第二结人法空。

经。一切法皆如也。

解曰。若有分别见人法异住。无分别一切皆如。大文第三总结护果。

经。大王菩萨摩诃萨护佛果为若此。

解曰。如上所明总别问答广辨修行无分别相。护佛果者为若此也。总是第二别问答竟也。大文第三直问直答。于中分三。初如来发问。次波斯匿王答。后如来印结。且初第一如来发问。

经。尔时世尊告波斯匿言汝以何相而观如来。

解曰。前明般若果德已彰。此问如来即相观性。又彼时众虽闻胜空未解亡相。故佛兴问令正观矣。尔时等者文如前解。汝以何相者。以有为相以无为相而观如来。从此第二波斯匿王答。于中分三。一直明实相。二约法别明。三结观如来。且初第一直明实相。

经。波斯匿王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解曰。世尊先告问观如来。波斯匿答观身实相问答不同者有四义故。一令观者悟因知果。观自实相与如来同。法身一故。二令观者悟果知因。如来法身与己同体。但证理圆即成佛故。三令观者悟因果同。于自身处具有如来恒沙功德。应至求故。四令观者悟因果同。所修二利皆不住相。即证平等实相法故。具斯众义故举自身。言实相者真实无相名为实相。言观佛者佛有三身。一观化身权应示现。二观报身真常五蕴。三观法身二空所显。真常法身今此所观。化即法故。然此下文与涅槃经金刚身品及梵行品念佛之文。无量义。

经。叹佛法身。

维摩经中阿閦佛品。无垢称经观如来品。与此经文同小异耳。言亦然者观自实相同佛法身云亦然矣。

从此第二约法别明。于中总有六十五句类分为五。初约色心文有八对。二约事相文有八对。三约垢净文有六对。四约知见文有十对。五约废诠文有两对。总别不同。三十三对。最初第一约色相明。于中八对。且初第一三际俱无。

经。无前际无后际无中际。

解曰。所言际者是际畔义。谓有为法堕三世故。三世有二。流转三世已往称前如前日等。未至称后如后日等。法行三世未至称前如言前路。已往称后如言过后。色心之法相自迁流遂成三世。无为实相无前后中故云无际。从此第二三际即离。

经。不住三际不离三际。

解曰。前说无为体无三际。此说无为不住三际。虽无为法有自相住。不同此中有住不住故为异也。谓由实相性自空寂。不可说言住此住彼。故云不住。遍一切法不可言离。体非住离得说住离。若定住离即不俱也。自下诸文准此应悉。从此第三五蕴即离。

经。不住五蕴不离五蕴。

解曰。五蕴色心积聚为义。实相非聚故言不住。遍色心故云不离。从此第四四大即离。

经。不住四大不离四大。

解曰。言四大者地水火风。谓坚湿等至下当悉。起必俱有。无色处无。实相非彼故云不住。体遍四大故云不离。从此第五六处即离。

经。不住六处不离六处。

解曰。言六处者眼耳鼻舌身意处也。前五是色。如俱舍论。身根九事。十事余根。第六意处是心法也。皆心心所生门处故。实相非彼故云不住。体遍六处故云不离。从此第六三对合明。

经。不住三界不离三界不住方不离方明无明等。

解曰。第六对者三界即离。实相体非生死业果不住三界。体遍于彼故云不离。第七对者十方即离。所言方者依色而立。日出为东日入为西。亭午为南夜半为北。方之隅角名为四维。观待上下为十方故。又一尘上皆有方。今此言住离义有二解。一遣相门。无处可住云不住方。无处可远云不离方。二显德门。实相超有云不住方。用遍法界云不离方。第八对者明闇即离。明无明者义有二解。一依色辩。昼夜异故。又体有光体无光者。明闇异故。实相非明闇故。二依心辩。无漏净慧名之为明。有漏迷闇名曰无明。实相非心非明闇故。所言等者。非住离也。从此第二约事相明文有八对。于中分二。初之四对双非以明。

经。非一非异非此非彼非净非秽非有为非无为。

解曰。初一异对。言一异者义有二解。一离相门。不被有拘故云非一。体遍有无故云非异。二显德门。体具万德故云非一万德皆如故云非异。由此故云非一非异。二此彼对。言此彼者。此谓生死彼谓涅槃。生死涅槃迷悟对待。离言绝待本来平等。何此彼哉。又此物依色处说如。非即离非此彼故。三净秽对。言净秽者义有二释。一依色辩。一切圣众所居净土。一切凡愚所居秽土。又圣与凡各多净秽。实相非色故非净秽。二依心辩。诸无漏慧名之为净。客尘烦恼名之为秽。实相非心故非净秽。由此故云非净非秽。四为无为对。非有为者。诸有为法念念迁流。实相空寂故非有为。非无为者。然其实相即真无为。为遮定执故云非也。从此第二后之四对双无以明。

经。无自相无他相无名无相无强无弱无示无说。

解曰。一无自他对。言自他者依色心立。互相形待对他说自。对自说他。实相绝待无自他故。二无名相对。言名相者。名谓能诠相谓所诠。通有无也。实相非彼无名相故。三无强弱对。言强弱者谓色力等依观待说。实相非彼无强弱故。四无示说对。言示说者有相故可显示。有名故可演说。此无相故不可示。无名故不可说也。从此第三约垢净明文有六对。

经。非施非悭非戒非犯非忍非恚非进非怠非定非乱非智非愚。

解曰。然六度行对六弊垢。观待善恶有施悭等。实相绝待。非彼等故。从此第四约知见明文有十对。于中分二。且初六对约相以明。

经。非来非去非入非出非福田非不福田非相非无相非取非舍非大非小。

解曰。一来去对。诸有动法有来有去。实相不动无来去故。二入出对。迷入生死悟出生死故有入出。又往来法有其入出。实相寂然非入出故。三福田非福田对。所言田者如婆沙论有其四种。趣苦恩德生长福义。实相非有故非福田。实相非无非不福田。又性空故而非福田。具众德故非不福田。四非相无相对。实相常寂故非有相。妙用随缘故非无相。五非取舍对。有为之法可取可舍。实相无为非取舍故。六非大小对。有形质法可定大小。此无形质非大小故。从此第二后有四对。约境以明。

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

解曰。实相非色故非见。非声故非闻。非香味触故非觉。非法尘故非知。从此第五文有两对。约废诠明。

经。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

解曰。心行处灭者心缘虑息也。言语道断者言说不及也。同真际等法性者。谓波斯匿王观身实相。体同真际量等法性。然诸有情无始时来为我法倒。熏习力故自他差别。由业力故所感身形六趣差异。论其实相皆同真际等法性矣。从此第三结观如来。

经。我以相而观如来。

解曰。波斯匿王言。我以上来所说之相观如来也。上直答竟。从此第三如来即结。于中分二。且初第一印述所说。

经。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说诸佛如来力无畏等恒沙功德诸不共法悉皆如是。

解曰。善男子实如汝说不唯实相。而实诸佛证智平等所有十力四无畏等恒沙功德诸不共法悉如汝说皆如是也。从此第二辩观正邪。

经。修般若波罗蜜多者应如是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解曰。修般若者应如是观。言他观者。但于上文随偏取一。即非正观尽名为他。即邪观也。大文第三闻法获益。

经。说是法时无量大众得法眼净。

解曰。谓佛答王说护佛果。无量大众得法眼净。法眼净者无漏慧也。若证我空谓即初果。证法空者即初地矣。

菩萨行品第三

将释此品文分为三。初辩来意。谓前品初所申二问先陈果德。前品已明。次辩胜因。具彰于此。令修行者观果修因欣仰进修有此品矣。次释品名。言菩萨者如序品明。所言行者起悲智也。修二利行无住道故。旧云教化约利他门。得同体悲利他即自亦不违也。品第三者无劳释矣。从此第三分文解释。于中分三。第一波斯匿王问。第二如来正答。第三闻法获益。且初第一波斯匿王问。其义者何。

经。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护十地行菩萨摩诃萨应云何修行云何化众生复以何相而住观察。

解曰。护十地行者牒先问也。菩萨摩诃萨者彰能护人。未修已修俱标问故。应云何下正申三问。意问。发趣修大乘者云何修行。若修行者云何化利。若修若化如何观察即得离障至果德圆。正为希求无上果德。从初至末种不断故兴此三问不增减故。然此三问即是发心求菩提者三种妙观。厌离有为欣求菩提悲愍有情。三种之心生起次第断修化利未为初故。又亦得名三聚净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治断次第修行化利远离诸障顺三问故。即智恩断三德之因。如次能得报化法身究竟果故。从此第二明佛别答大分为三。一明答修行。二明答化生。三明答观察。就初修行文分为二。初略明五忍。后广明五忍。初略明中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总标五忍。

经。佛言大王诸菩萨摩诃萨依五忍法以为修行。

解曰。此总标也。从此第二别列五忍。

经。所谓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皆上中下于寂灭忍而有上下。

解曰。所言忍者。忍谓忍可印许之义。以慧为体。相应助伴具五蕴性。言伏忍者谓折伏也。于三贤位未亲证理。依胜解力所修正观福智二门自他二利皆未亡相。分别二障不起现行。二取随眠伏而未断故名伏忍。即忍之忍。忍有彼伏。三释得名。即起信中相似觉也。言信忍者。信谓证信。初二三地名为信忍。顺谓顺向。顺向无生。四五六地名为顺忍。无生目如。七八九地慧常照理名无生忍。寂灭即如。十地佛地照寂寂照名寂灭忍。皆通持业依主二释。大果难感故经五忍。万行难备渐次而修。从因至果为十四忍。然此五忍经论有异。如本业璎珞经略为六性。一习种性即十住故。二性种性即十行故。三道种性即十回向故。四圣种性即十地故。五等觉性金刚心故。六妙觉性如来地故。亦名六慧。闻慧思慧修慧无相慧照寂慧寂照慧如次六性。于彼六生具明四十二贤圣。故虽此五忍与彼六性列数不同。合彼后二为寂灭忍。即与此经义不违也。又瑜伽四十七说十三住。第一种性住。即本性住种性。未入僧祇。即同此经十善位也。彼云。谓诸菩萨性自仁贤性自成就菩萨功德。菩萨所应众多善法亦有显现。由性仁贤逼遣方便令于善转。非由思择。有所制约有所防护。住此住中住持一切佛法种子。于自体中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种故。不能现起上烦恼缠造无间业或断善根。广如彼矣。第二胜解行住。即同此经伏忍三品。彼云。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所有一切诸菩萨行。当知皆名胜解行住。于此住中普于一切余菩萨住及如来住皆名发趣。然前住中虽修诸善。性仁贤故所已为之非为菩提。故意作也。未名发趣不入僧祇。此住所修皆名发趣。故与前别。然此住中思择力胜所作加行。以彼修慧未得坚固相续无退。慈恩法师云。此说无漏。修慧未得非有漏慧此住不得。或此所说初发心时。十信菩萨八相成道未超五畏。所有修慧未坚固也。又于三处忘失正念。一于境界可不可意色等六境。其心颠倒忘失正念。二于受生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前生事。三于所受所持诸法。久作久说有所忘失。或于一时具足聪慧。为他说法勉励而转。如闇中射或中不中。或于一时于大菩提虽已发心而复退舍。或时弃舍先所受学净戒律仪不能受学。或时舍于利乐有情而生厌倦利益安未能广大。于诸菩萨所学之中未能普学。菩萨相中未皆成就。在家出家二分菩萨正加行中未等显现。于此所说诸行相状。下忍转时诸行上品。中忍转时诸行中品。上忍转时诸行下品。渐轻微故。入初地时此一切相皆无所有乃至广说。第三极欢喜住。亦名净胜意乐住。即是此经信忍下也。第四增上戒住。即信忍中也。第五增上心住。即信忍上也。第六觉分相应增上慧住。即顺忍下也。第七诸谛相应增上慧住。即顺忍中也。第八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慧住。即顺忍上也。第九无相有功用住。即无生忍下也。第十无相无功用住。即无生忍中也。第十一无碍解住。即无生忍上也。第十二最上成满菩萨住。即寂灭忍下也。第十三最极如来住。即寂灭忍上也。虽十三住对十四忍数即少一。彼乃广也。初种性住忍所不摄。同下颂中十善位也。若以十善为忍方便。即彼与此无宽狭故。摄大乘论从初十信乃至佛地。于中说有三十四忍。地前三忍于十地中地地分为三十忍。佛地为一三十四也。又真谛记释此五忍各治三障。瑜伽四十九说为七地。唯识论说五位修习。皆与此经五忍相摄。讲者叙焉。问经列忍等云上中下。顺理应云皆下中上。何不次耶。答据能行行理实应然。约所治障亦不违理。从此第三结示修行。

经。名为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解曰。结也。从此第二广明五忍。于中分二。一广明五忍。二结修诸忍。广明五忍文即为五。初明伏忍于中分三。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三道种性。初习种性于中分三。初标位辩相。次正解修行。后结为圣胎。且初第一标位辩相。

经。善男子初伏忍位起习种性修十住行。

解曰。伏忍位者五忍之中伏忍居首。伏忍之内三中最初创入僧祇故云初也。

伏谓折伏。忍义如前。位者位次此下忍也。起习种性者。起谓生起。超前十善入忍位也。习者修习。言种性者顺理相应为后胜因故得名种。现种熏习习成性故。修十住行者此经略标不列住名。如华严经十住品云。所谓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王子住.灌顶住.辩住行相至下悉矣。从此第二正辩修行。于中有四。且初第一明发心相。

经。初发心相有恒河沙众生见佛法僧。

解曰。初发心相者长耳三藏云。初习种性有三相发心。一假想发二轻想发三信想发。假想发者藉三种力。一善友力谓善知识。二者行力谓受律仪。三者法力通别二因。通谓如来藏别谓信等五根也。由此三力于佛菩提假起菩提想。以求自安诸有情。犹如声闻观诸非青假起青想而能伏惑。此中亦尔名假想发。此后后想修习不已义尚难识。譬如轻毛无所倚着名轻想发。此后后心信珠显现名信想发。得入十信名发心相也有恒河沙众生者。此显发心其数虽多至于不退入忍位者其数甚少。譬如鱼子菴罗树花彼二虽多成实极少。见佛法僧者明发心缘。或复闻说一体三宝自性常住。或见别相住持三宝。犹教诲力于三宝中发起无上良福田想。而生定信入十信也。从此第二明十信心。

经。发于十信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戒心愿心护法心回向心具此十心。

解曰。初句总标。言信心者。澄净为性善顺三宝。离不信故。言念心者明记为性令心不断。离忘念故。精进心者。遍策三业皆令不退。离懈怠故。言慧心者。简择为性令心治断。离恶见故。言定心者。专注为性令心不动。离散乱故。此上五心即是五根遍生一切诸功德故。亦即五力不为一切自所治障所屈动故。不退心者。令五根力具大堪能。必不退起上品邪见普断善根作阐提故。故下卷云。若至忍位入正定聚。不作五逆不谤正法。由此而言。至第六心不为不善所退动。故四不退中信不退也。言戒心者。遮防身语令心调柔离破戒故。言愿心者出体如前。求菩提愿利有情愿不间断故。护法心者守护六根。离尘境故。守护余九令不失故。或于三宝不惜身命常守护故。回向心者所修前九及诸胜行回施众生。回求菩提。回向涅槃。不求世间及二乘故。又璎珞经云。谓十信心各互相资心心有十。即是修行百法明门。常发无量有行无行大愿。得入习种性故。具十心者。明于十信心须具修。于中随阙即非此位。然则此十皆言心者。心谓缘虑而为主故。初信等五是心所法。恒依心住。起必相应。不退等五是其胜用。心自在故俱云心也。此前标云初伏忍位起习种性修十住行。今列十信云具十心。即显具修十信心者方入十住。何以知者。璎珞经说。通贤及圣有此二。初云十住。华严经中具明行位。地前三十十住为初。无别十信。不应十信。判为外凡。即违此中伏忍位故。由此十信于十善位虽即修行。有退有进犹如轻毛。于十千劫修习增胜具足不退方名入劫。称习忍位。即十住中发心住摄。从此第三利生分齐。

经。而能少分化诸众生。

解曰。明利他也。如下说云。习种铜轮化二天下。华严经云。此住菩萨劝学十法。所谓勤供养佛乐住生死。主导世间令除恶业。以胜妙法常行教诲。叹无上法学佛功德。生诸佛前恒蒙摄受。方便演说寂静三昧。赞叹远离生死轮回。为苦众生作归依处。第三主导世间即此轮王。第十为苦生依即八相成佛故。此经云化诸众生。即是华严世出世化。举初摄后。十住应知。若尔如何名少分化。答望前十善可云广大。望后位云少分矣。从此第四超二乘地。

经。超过二乘一切善地。

解曰。超过二乘学无学果。一切善地者。依大般若。三乘共行十地。一乾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见地。五薄地。六离垢地。七已办地。八独觉地。九菩萨地。十如来地。于此十中菩萨第九。今习种位由发大心双修二利故。虽下忍即超前八故。云超过一切善地。又以义言。二乘皆有见修无学。菩萨超彼故云一切。又大乘同性经。三乘及佛各有十地。此超前二云一切矣从此第三结为圣胎。

经。是为菩萨初长养心为圣胎故。

解曰。于三贤位俱名圣胎。举此摄余皆圣胎也。所言胎者。自种为因善友为缘。闻净法界等流正法修习长养初地见道诞佛家矣。从此第二明性种性。于中分三。一标位辩相。二正解修行。三结超倒想。且初第一标位辩相。

经。复次性种性菩萨修行十种波罗蜜多。

解曰。性种性者。上言性者。以前习种所修习性而成此性故云性也。言种性者。以前种现如同类因引生于此名种性也。即性之种种之性矣。问瑜伽论云。一本性住种性。二习所成种性。此经乃云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何故经论前后相违。答论中所明。先本有性依本修习后习成性。经中所明先明修习。习成种性后以习成为性种性。论约本习未习已习。经唯修习初习久习各据一义。亦不相违。言菩萨者十行菩萨也。如华严经十行品云。所谓欢喜行。饶益行。无违逆行。无屈挠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着行。难得行。善法行。真实行也修行十种波罗蜜多者十度行也。十行菩萨各修一行。即十度故。云何修行。施等诸行名波罗蜜多。唯识论云。要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蜜多。一安住最胜。谓要安住菩萨种性。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乐最胜。谓要悲愍一切有情。四事业最胜。谓要具行一切事业。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所摄受。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间杂。若非此七所摄受者。所修诸行但名施等非到彼岸。此位菩萨依相似修。登地所行皆到彼岸从此第二正解修行。于中分三。一标十对治。二正解对治。三利生分齐。且初第一标十对治。

经。起十对治。

解曰。起谓生起。十者总标。对谓对观。治即治遣。然此上卷三品之中广明对治略能行行。下卷三中广能行行略明对治。文可悉矣。从此第二正解对治。于中分三。且初第一对治四倒。

经。所谓观察身受心法不净诸苦无常无我。

解曰。言观察者。观谓对观。察谓伺察亦审察也。体即是慧。身受心法者所观境也。身谓相续。如智论中。身谓色蕴。受谓受蕴。心谓识蕴。法处法界并名法故。不净等者能治行也。由无始来妄分别力。于身等四计为净等。为令观察知身不净知受皆苦知心无常知法无我即离倒故又了身等无自性空。即一切倒悉皆离故。从此第二对治三毒。

经。治贪嗔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

解曰。上言治者通能所治。贪嗔等者此所治也。谓由意识于可意境贪欲随增。不可意境嗔恚随增。于中庸境无明随增。由此三种为不善根。遍生慢等及随烦恼。此三若伏余随伏故。起慈等者能治行也。施谓无贪舍财法故。慈谓无嗔与他乐故。慧由无痴即正慧故。由此三种而为善根。遍生万行诸功德故。从此第三对治三世。

经。观察三世过去因忍现在因果忍未来果忍。

解曰。忍体即慧。如上已解。观过去业起曾因忍。观现色心曾因之果当果之因起因果忍。观未来法起当果忍。虽唯现在过未体无。所酬所引假变过未。又缘生法谓无明行为前际因。识等五支为现在果。爱取有三为现在因。生老死二为未来果。此约分位三际因果。此中为破执无因果及执断常。令知因缘如幻似有故观察也。此位菩萨观身等四令离四倒。观心等三离缚修行。观三世法有而不实。故令观察修胜行矣。从此第三利生分齐。

经。此位菩萨广利众生。

解曰。性种银轮化三天下。超前习种故云广利。从此第三结超倒想。

经。超过我见人见众生等想外道倒想所不能坏。

解曰。我人等者义如前释。等取寿者作者命者士夫儒童我之类也。言外道者邪论诸师。言倒想者四倒相应之想倒也。不能坏者。彼能执人及所执法所不能坏。由此菩萨胜解力增。邪师邪法悉超过故。问二乘外道俱是所超。何故前越二乘此超外道胜劣不次。答心由顿发即越二乘。行约渐修后超外道。又此已超非正超也。如二静虑名出苦故。从此第三明道种性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标位辩相。

经。复次道种性菩萨修十回向。

解曰。道种性者。道谓初地平等圣道。此引彼生与道为种。道之种种之性名道种性。二依主故。言菩萨者举能行人。修十回向者此略标也。如华严经十回向品云。所谓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真实回向。无着无缚解脱回向。等法界无量回向。义如下释。从此第二正解修行。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总标十忍。

经。起十忍心。

解曰。此总标也。从此第二正辩对治。于中分三。且初第一对观五忍。

经。谓观五蕴色受想行识得戒忍定忍慧忍解脱忍解脱知见忍。

解曰。五蕴及忍义如前解。对观五蕴得解脱蕴。谓观自身语过患。由思愿力遮防七支而得戒忍。次观受蕴妄生领纳诸受漂动。由定专注而得定忍。次观想蕴取怨等像戏论分别起诸名言。如工画人採画诸境。由慧简择而得慧忍。次观行蕴造作种种三有诸业系缚生死。由慧离系解脱自在得解脱忍。次观识蕴妄想分别起诸知见取着六尘。无分别慧解脱清净得解脱知见忍。故对五蕴得解脱蕴。此依言说次第建立。如实义者。无分别慧观五蕴空。于念念中皆具五忍。从此第二对观三忍。

经。观三界因果得空忍无相忍无愿忍。

解曰。言三界者所依处也。言因果者业因识果即能生也。观能所感而得三忍。谓于三界及彼因果执有实体。观遍计空而得空忍。此空所显清净真如无十相故得无相忍。有漏因果虚妄业生。依之修行于此不愿得无愿忍。从此第三对观二忍。

经。观二谛假实诸法无常得无常忍一切法空得无生忍。

解曰。观二谛假实者。假即世俗实即胜义标二谛也。诸法无常得无常忍者。有为迁谢刹那不住得无常忍。观一切法无自性空体不生灭得无生忍。此二引生安非安立二种正观。至下当悉。此位菩萨观流转蕴得解脱蕴。观三界因果得三空忍。观二谛假实得生无生忍。皆依胜解治倒。进修引生圣道证初地故。从此第三结申化利。

经。此位菩萨作转轮王能广化利一切众生。

解曰。即金轮王化四天下。超前位故云广化也。从此第二明信忍位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标忍辩位。

经。复次信忍菩萨谓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

解曰。此圣位也。言信忍者谓证信也。此位菩萨亲证真如三宝及戒皆证净故。故此三地俱名信忍。虽后诸地亦有此四。此初现证得证净名。加行后得多缘此故。言欢喜者。初获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所言地者。依持生长如智相应。至下当悉。离垢地者。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故。发光地者。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从此第一正解修行。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断三障。

经。能断三障色烦恼缚。

解曰。言三障者如下经云。初地断诸无灭三界贪等。二地断嗔等习。三地灭无明闇。此之三障至下广明。然所断障如唯识第十障有二种。一烦恼障二所知障。烦恼障中见所断种二乘见道皆能断尽。修所断种乃至金刚方能断尽。若菩萨者见所断种见道断尽。修所断种要至金刚一时顿断。所知障中见所断种亦见道断。修所断种从初地后乃至金刚地地别断。此经所说三地障俱贪嗔痴三。修所断者遍六识能发色业。或缘色境名色烦恼。烦恼自性是缚法故名为缚也。谓三地中各修胜行。贪等永除名为断故。从此第二明诸行。于中分二。初明修诸行后结行根本。初修诸行于中分四。且初第一明四摄法。

经。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解曰。布施等者由无贪等善根相应摄取众生。义如前解。方便化也。从此第二明四无量。

经。修四无量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解曰。慈悲等者由无嗔等善根相应所利无量。义如前解。怜愍化也。从此第三明四弘愿。

经。具四弘愿断诸缠盖常化众生修佛知见成无上觉。

解曰。菩萨所修必备万行。所发大愿有斯四也。断诸缠盖者。由烦恼故缠缚有情。由所知故覆盖胜慧不得现起。或十缠五盖见修二惑随其所应。如常分别。所明断也。常化众生者。二界四生一切有情。明常化也。修佛知见者。诸佛世尊恒沙妙行悉皆修习。明常修也。成无上觉者。谓此初地于诸如来无上正觉明当证也。初后自利。中二利他。通因及果无断尽故。准华严经。修行愿者贤位愿增圣位俱故。从此第四明三脱门。

经。住三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

解曰。然三脱门义如前解。若三三昧通漏无漏言解脱门即无漏故。又准下文。前之三段于上三地随次偏增。复三脱门通诸地故。从此第二结行根本。

经。此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至一切智诸行根本。

解曰。此上所辩四摄等行。谓诸菩萨从初发心随力修习。乃至成佛皆以此等为诸行本。从此第三结申化利。

经。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解曰。初地菩萨往百佛刹。二地往千。三地往万。利益安乐彼等生故。从此第三明顺忍位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标忍辨位。

经。复次顺忍菩萨谓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

解曰。言顺忍者。能顺者慧所顺者如。由慧随顺顺向顺观。顺后无生。即忍之忍名为顺忍。如十地论第八云。随顺平等真如法故。四五地中得耎中忍。六地上忍皆悉随顺无生法忍。此忍即非无生忍故。焰慧地者。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焰增故。难胜地者。真俗两智行相互合令相应极难胜故。现前地者。住缘起智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现前故。从此第二正明断障。

经。能断三障心烦恼缚。

解曰。能断三障者如下经云。四地永断微细身边见故。五地断随小乘乐求涅槃。六地能断三界集因集业麁现行相。此之三障至下当悉。心烦恼缚者。此上三障唯意识俱名为心也。言烦恼者。唯十地论。三障如次与三慢俱。谓我法慢.身净分别慢.从我慢说名烦恼故。又善戒经说皮肉心三种烦恼。若缘六尘起贪嗔痴。如皮在外名皮烦恼。若缘内执起我我所。如肉在内名肉烦恼。若迷真理真俗别别。如心在于皮肉之内名心烦恼。断次第者。初地见道断肉烦恼。初至七地断皮烦恼。八至十地无功用道断心烦恼。如瑜伽四十八云。所知障品有其三品。一者在皮麁重极喜已断。二者在肤麁重八地已断。三者在实麁重如来住断。经论断位与此不同。皮肉心等通目二障。显此色心义同彼故。所言缚者。心为彼拘不证自地。正智断彼即离缚故。从此第三结申利他。

经。能于一身遍往十方亿佛刹土现不可说神通变化利乐众生。

解曰。四地菩萨往亿佛刹。五地百亿。六地千亿。不可说者显其多也。遍往此等诸刹土中现通化利。从此第四明无生忍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标忍辩位。

经。复次无生忍菩萨谓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

解曰。言无生者谓即真理。智证真理名无生忍。解深密经瑜伽唯识皆说三性名曰无生。本性无生.自然无生.惑苦无生。若能证智名无生忍。兼所证如名无生法忍。即忍之忍通二释也。远行地者。至无相住功用后边。出过世间二乘道故。不动地者。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善慧地者。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从此第二正明断障。

经。能断三障色心习气。

解曰。能断三障者如下经云。七地断诸业果细现行相。八地断诸功用。九地断无碍障。断此三障也。色心习气者通种现也。下广明矣。谓所知障十地于前六地各治一分。色心麁重彼障下品。故此三地各别断故。从此第三结申利他。

经。而能示现不可说身随类饶益一切众生。

解曰。七地菩萨住百亿佛刹。八地住百万微尘数佛刹。九地住百万亿阿僧祇微尘数佛刹。往彼等土现不可说身。随类饶益诸众生故。从此第五明寂灭忍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标忍辨位。

经。复次寂灭忍者佛与菩萨同依此忍。

解曰。言寂灭者谓即真如。智证寂灭名寂灭忍。即忍之忍二释得名。准下经中。入此地时断神通障。至下当悉。佛与菩萨者举能忍人。谓此菩萨初入十地名为法云。十地后位名为等觉。同依此忍者。谓此与佛胜劣虽异同一忍也。从此第二正解修行。于中分三。初明下上忍。次明等妙觉。后明佛三身。且初第一明下上忍。

经。金刚喻定住下忍位名为菩萨至于上忍名一切智。

解曰。金刚喻定者最后胜定。此定现前能断一切微细障种名金刚定。此定初起菩萨之身名为下忍。后解脱位成一切智名为上忍。从此第二明等妙觉。

经。观胜义谛断无明相是为等觉一相无相平等无二为第十一一切智地。

解曰。上言观者能观正智。正智有二。等觉照寂佛果寂照。是能观智因果别故。胜义谛者即是真如。真如体同明同证也。断无明相者。此微细障第十一地也。此有二解。有说。无明体通二障。彼微细种此皆断故。有说。无明根本不觉。智照本觉故名为断。下广明也。是为等觉者结断位也。一相无相者明佛果也。如智体同故云一相。智冥真理故云无相。平等无二者佛佛道齐等无二也。为第十一者。十地为因佛地为果。超前十地第十一也。一切智地者。佛地圆满此解脱道结果位也。从此第三明佛三身。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法性身。

经。非有非无湛然清净无来无去常住不变。

解曰。非有非无者性功德也。谓诸如来恒沙性德不同万像。故云非有。不同兔角故云非无。湛然清净者。永离众相故云湛然。不与漏俱故云清净。无为德也。无来无去者法性身也。性净本觉体常不生故云无来。体常不灭故云无去。不随迷悟性有动静故云常住。不随凡圣性有改易故云不变。即法身也。从此第二明智德身。

经。同真际等法性。

解曰。真言真际即是法身。若云同者智同理也。谓诸如来等觉位中无明障尽故同真际。解脱位中证理圆极故等法性。此与法身非即非离。俱遍法界常安乐故。从此第三明应化身。于中分二。初明应化身后明能所化。且初第一明应化身。

经。无缘大悲常化众生乘一切智乘来化三界。

解曰。无缘大悲者悲有四种。一外道异生起爱见悲。二声闻独觉缘欲苦生起。观行悲。三菩萨利乐得同体悲。四诸佛世尊得无缘悲。常化众生者明应身也。谓诸如来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随类现身现大神通转正法轮。令彼受用大乘法乐无有间断故云常化也。乘一切智乘来化三界者明化身也。能乘者悲所乘者智。谓从法界最清净智流出智悲演诸至教。此即事智乘理智生。以一切智为所乘故。来化三界者所化处也。虚空世界悉皆无边故。举所依明来化也。如法华云。我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此宅。长者惊入即此来也。何故须化。如彼又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故现应化化众生也。从此第二明能所化。于中分四。且初第一明所化境。

经。善男子诸众生类一切烦恼业异熟果二十二根不出三界。

解曰。诸众生者诸界趣生一切含识。诸佛菩萨化境或殊。其所化生种类唯尔。一切烦恼者所谓理事发业润生一切烦恼助发缘也。言业者。福非福等染净诸业感生因也。异熟果者。善染所感无记果也。作业感果时必不同。前后名异。异之熟等如常分别。二十二根者如有颂云。取境续家族。活命受用果。世间出世净。依此量立根。言取境者明等六根。续家族者女男二根。言活命者即是命根。受用果者所谓苦乐忧喜舍根。世间净者所谓信进念定慧根。出世净者未知当知已知具知三无漏根。然此体者应结颂云。色与不相应。心王及心所。七一一唯十。三体性随应。下之二句释上四也。七者七色根也。一一者命意根也。唯十者五受信等十心所也。三体随应者三无漏体九根等也。性随应者。色命无记。意五受三信等唯善也。不出三界者结上所明并界内也。问二十二根中前十九根是有漏故可属界系。最后三根体是无漏。云何不出。答此明所化总相而论。理实三根非界系也。言不出者有其二义。一约彼种。未起现行从所依识故云不出。二约现行。二乘无学等觉已前一切菩萨。虽六或七无漏现行。从所依判异熟有漏亦不出也。从此第二明能化身。

经。诸佛示导应化法身亦不离此。

解曰。言示导者开示引导。言应化者。即他受用及大小化通名应化。应化所依清净法界。与此能依体非即离故。说应化俱名法身。谓诸如来普遍法界应现三界。亦同所化云不离故。从此第三简外道非。

经。若有说言于三界外别更有一众生界者即是外道大有经说。

解曰。诸佛所说界外无生。若言界外有众生界者。即是外道吠世史迦六句义中大有经说。非佛教也。若尔二乘无学十地菩萨所居报土。岂非界外。答据随助缘即居界外。体是异熟故非外也。从此第四显化成佛。

经。大王我常语诸众生但断三界无明尽者即名为佛。

解曰。三界二障通名无明。唯断烦恼但免界系。断所知尽名无明尽即为佛也。广明化竟。从此第三结申满位。

经。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

解曰。自性清净名本觉性者即真如也。依起信论。上句绝待下句对待。对不觉等说名本觉。即是诸佛一切智智此有二义。有说。真如是佛法身。法身智身性相平等。体相相从亦得名为一切智智。如实非智。有说。真如即一切智。心归本原冥合不异。相用非无别体也。即以真如为一切智智。二智二身随应悉故。大文第二结修诸忍。

经。由此得为众生之本亦是诸佛菩萨行本是为菩萨本所修行五忍法中十四忍也。

解曰。由此得为众生之本者下有二义。有说。此者上本觉也。谓由本觉随不觉故。动眠三界轮回六趣。故此本觉为众生本。亦是诸佛菩萨行本者。无明微薄本觉力增心归本原。从末向本随位次第建立五忍。至寂灭忍本觉湛然本无动达。今无静故。此本觉亦是诸佛菩萨行本。有说。此者即五忍也。是发大乘趣无上者。从始至终修行之本。亦是诸佛菩萨行本者。亦是法界已成未成佛菩萨本。是为已下如文易了。

◎从此第二答化众生。于中分四。一明十王位。二明说偈赞。三明忍境智。四诸佛同修。初明十王于中分三。一牒问略标。二明十王位。三结明诸佛。且初第一牒问略标。

经。佛言大王汝先问言菩萨云何化众生者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化从初一地至后一地自所行处及佛行处一切智见故。

解曰。佛言已下牒前问也。从初一地者欢喜地也。至后一地者法云地也。自所行处者一一地中菩萨行处。及佛行处者即彼十地佛化处也。又第十一地如来行处也。一切知见者。菩萨诸佛证真达俗。如实知见行二利也。问初一地者何非习种性耶。答此明十王所行化利。三贤已辨故此不论。从此第二明十王位。于中分十。一一地中皆分为五。一居土广狭。二配属王位。三修法多少。四辨修胜行。五明所利生。初地五中且初第一居土广狭。

经。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佛刹。

解曰。初地菩萨住百大千。云何知然。一化佛土即一大千。百化佛刹百大千故。问所居之土总有几种。以何为体。何故十地广狭异耶。答准佛地论。诸土相对总分为二。一净二秽。净中备举有十三土。果土有三。因土有十。果土三者。若法性土真如为体。恒沙性德依自性故。若报得土镜智为体。诸无漏种依自土故。他受用土平等性智为其土体。现大小身依自土故。若变化土成事智品为其土体。现变化身依自土故。合他受用及变化身。俱为第三应化土也。因土十者。十地菩萨所依之土本识为体。即是有漏苦谛摄故。若后得智所变影像即是无漏道谛摄故。随智胜劣广狭不同。众宝庄严皆自智变。有麁妙异自受用故。乘便明者若彼二乘变易之土体同菩萨。但麁劣故。西方净土地前生者本识为体。由佛本愿及自行力故得往生。无无漏智所资感故。七宝位劣自受用也。秽土之中界趣胜劣自识所变。准此应知。净秽异同生之别业如常分别。从此第二配属王位。

经。作赡部洲转轮圣王。

解曰。如十地经。初地作阎浮提王。璎珞经说。初地已上瑠璃轮王。华严经云。初地作阎浮王。此云轮王。言阎浮者明住处也。言瑠璃者明胜妙也。言轮王者举轮宝也。居土化境不相违也。然今此经初地菩萨与道种性轮王何别。答如下偈云。权化有情游百国。此百彼一圣凡胜劣有多别故。从此第三修法多少。

经。修百法明门。

解曰。此经总标无别名数。璎珞经云。所谓十信一一各十。即百法明门。华严经云。此地菩萨若行精进。舍家妻子出家学道。于一念顷得百三昧。以净天眼见百佛国。二见百如来。三动百世界。身亦能往彼佛世界放大光明。四化为百类普令他见。五成熟百类所化有情。六若欲留身得百劫住。七见前后际百劫中事。八智见能入百法明门。九化作百身。十身皆能现百菩萨眷属。若以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是数。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若属此经十中第八。通而言者具此应知。从此第四辩修胜行。

经。以檀波罗蜜多住平等心。

解曰。十度之中施度圆满。具七最胜。三轮清净得无分别住平等心。此度偏增。一切常舍余非不修。随力分故。从此第五明所刹生。

经。化四天下一切众生。

解曰。以十善道化利众生。此后诸王皆十善化。处有广狭行有胜劣。以为异矣。从此第二明离垢地。文分为五。

经。若菩萨摩诃萨住千佛刹作忉利天王修千法明门说十善道化一切众生。

解曰。居土渐广作天帝释。广初地百为千明门。修戒度圆以十善化。从此第三明发光地文五如前。

经。若菩萨摩诃萨住不可说不可说天王修万法明门依四禅定化一切众生。

解曰。此地菩萨得诸胜定时分天王。渐广胜故。从此第四明焰慧地。文五如前。

经。若菩萨摩诃萨住亿佛刹作覩史多天王修亿法明门行菩提分法化一切众生。

解曰。知足天王修诸亿门菩提分智化众生故。从此第五明难胜地。文五如前。

经。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亿佛刹化乐天王修百亿法明门二谛四谛化一切众生。

解曰。所修转胜百亿诸门。备观诸谛化众生故。从此第六明现前地。文五如前。

经。若菩萨摩诃萨住千亿佛刹作他化自在天王修千亿法明门十二因缘智化一切众生。

解曰。居欲界顶他化天王。所修所悟悉皆转胜。以缘生智化利众生。从此第七明远行地。文五如前。

经。若菩萨摩诃萨住万亿佛刹作初禅梵王修万亿法明门方便善巧智化一切众生。

解曰。居大梵天境修俱胜。得方便智化利众生。从此第八明不动地。文五如前。

经。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万微尘数佛刹作二禅梵王修百万微尘数法明门双照平等神通愿智化一切众生。

解曰。居遍光净天境修转胜。真俗双照现大神通。以大愿智化利众生。从此第九明善慧地。文五如前。

经。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万亿阿僧祇微尘数佛刹作三禅梵王修百万亿阿僧祇微尘数法明门以四无碍智化一切众生。

解曰。居遍净天境修转胜。四无碍智化利众生。从此第十明法云地。文五如前。

经。若菩萨摩诃萨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作第四禅大梵天王为三界主修不可说不可说法明门得理尽三昧同佛行处尽三界原普利众生如佛境界。

解曰。不可说者如华严经四十五云。不可说者即一百一十九数。若不可说不可说即一百二十数也。居色界顶大自在宫作三界主。境修最胜。得理尽三昧者。照解理极故名理尽。三昧可知。此即最后金刚定也。同佛行处者同寂灭忍也。尽三界原者。依本记云。阿赖耶识以为本原。如起信论。根本无明而起业识。原集原苦是三界原。圣智断此故名为尽。普利等者。谓此地中所利有情证真达俗。悉皆最胜分同佛境。故大品经云。十地菩萨当知如佛。又云见性未了。即其义也。从此第三结明诸佛。于中分二。且初第一结诸菩萨。

经。是为菩萨摩诃萨现诸王身化导之事。

解曰。如文悉矣。从此第二结明诸佛。

经。十方如来亦复如是证无上觉常遍法界利乐众生。

解曰。不唯菩萨依此利生。十方如来亦复如是。常遍法界广利乐故。从此第二明说偈赞。于中分三。一大众供养。二王说偈赞。三闻法获益。且初第一大众供养。

经。尔时一切大众即从座起散不可说花焚不可说香供养恭敬称赞如来。

解曰。闻法喜庆供养称赞也。从此第二王说偈赞。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标王说偈。

经。时波斯匿王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解曰。所言偈者此有三解。一云偈者竭也。摄义竭尽。二云偈者憩也。语憩息故。三者梵云伽他此云讽诵。古译经者乃至偈他略去他字但名为偈。语讹略矣。从此第二正明偈赞。总三十行于中分三。初有三行赞佛三德。次有二十六行半广赞五忍。后有半行结赞礼敬。初赞三德于中分三。一赞三业德。二赞所被妙。三赞所说深。且初第一赞三业德。

经。世尊导师金刚体心行寂灭转法轮八辩圆音为开演时众得道百万亿。

解曰。世尊如上。言导师者善巧具足如海导师。彼引得宝。此引成佛。金刚体者坚固具足。体者身也。佛身坚固由如金刚。赞身德也。言心行者悲智具足。四智心品总名为心。常照二谛故名为行。言寂灭者解脱具足逾动逾寂名为寂灭。赞心德也。如净名云。心净已度诸禅定。不违此也。转法轮者下赞语德。转者起也。法谓所说教理行果三乘法也。轮者圆满由如车轮。摧坏诸障能运用故。谓佛所转无上妙法。往他相续以被根宜。转法轮义如常分别。言八辩者。八谓八音辩谓七辩。言八音者如梵摩喻经云。一最好声。二易了声。三调和声。四柔软声。五不误声。六不女声。七尊慧声。八深远声。言七辩者。一捷辩。须言即言无蹇叱故。二迅辩。悬河湕冷不迟讷故。三应辩。应时应机不增减故。四无疎谬辩。所说契理不邪错故。五无断尽辩。相续连环终无竭故。六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一言句多事理故。七一切世间最上妙辩。具足甚深如雷等故。言圆音者。一音圆音义通多解。有说。诸佛无形无声为对根宜。如空谷响现无量声。随其根性各得一音等遍十方故云圆音。有说。诸佛实有色声。其音圆满无异韵曲。如经说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有说。诸佛实有众多音声。但以佛音无障无碍。一切即一故名一音。一即一切故名圆音。由具众德广为开演。赞语德故。上三业德即三密门。事用之中即三示导。时众得道百万亿者。赞说。当根标所被也。从此第二赞所被妙。

经。天人俱修出离行能习一切菩萨道。

解曰。天人俱修者。若天若人异类等受。俱能修习大乘出离菩萨道也。由此言者。三乘种性但诣斯会皆修大故。自上所明即三宝也。从此第三赞所说深。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五忍德。

经。五忍功德妙法门十四菩萨能谛了。

解曰。五忍如前。言功德者。菩萨所修万行功德。妙法门者。从凡至圣深妙法门。十四菩萨者。三贤十地及以等觉为十四也。能谛了者。见解证修能谛了矣。从此第二明因果异。

经。三贤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原。

解曰。因中菩萨依此趣求。故忍中行。唯佛果圆德行俱满。独尽原故。从此第三明三宝藏。

经。佛法众海三宝藏无量功德于中摄。

解曰。佛法众者列三宝名。一体真如即忍性故。能说所说诸修行者即别相故。所言海者。赞忍深广包含三宝。蕴积为藏。无量功德者。有为无为恒沙功德皆积忍中故云摄也。赞所说深。明三业竟从此第二有二十六行半广赞五忍。于中分二。初有二十四行广赞五忍。后有两行半赞佛悲深。初明五忍。于中分二。初有二十三行广明五忍。后有一行因果对明。就明五忍大分为六。初四行半偏明伏忍。于中分二。初通赞四王。后总明伏忍。初文复二。且初第一明十善位。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一终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二

经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铁轮王。

解曰。十善如下。此十善位经十千劫方入伏忍。忍方便故。发大心者。所度所断所修所趣悉皆大故名发大心。长别三界者。前发大心总有二类。一者直往二者回心。若前顿发心必坚勐。惑虽未断定当超。故若后渐悟。二乘有学及无学果圣道断障云长别故。苦轮海者。苦通三界谓三苦也。依苦乐舍立为苦故。往返不息回转如轮。昇沉出没深大如海。中下品善者。所修十善时既长久。初中后位为下中上。中下二品作粟散王。小王众多如彼粟散。从喻立称。又如劫初分香稻者。以粟散布名粟散王。若上品者铁轮王也。从此第三明三贤位。

经。习种铜轮二天下银轮三天性种性道品坚德转轮王七宝金轮四天下。

解曰。十住菩萨作铜轮王。十行银轮。十回向位作金轮王。然四轮王王化别者。一二三四洲化境为异。故顺正理云。从此洲人寿命无量乃至八万岁有转轮王生。灭八万时。有情富乐寿量损减。众恶渐盛。非大人器故无轮王。此王由轮旋转应导威伏一切名转轮王。金银铜铁轮应别故。若王生在刹帝利种绍洒顶位。于十五日受齐戒。时沐浴首身受胜齐戒。昇高台殿臣僚辅翼。东方忽有金轮宝现。余转轮王应知亦尔。轮主如佛无二俱生。一切轮王皆无伤害。令伏得胜已各安其所居。劝导令修十善业道。言七宝者。所谓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马等五宝有情所摄。珠轮二宝乃是非情。正法念经又有七宝。所谓剑宝皮宝床宝林宝殿宝衣宝履宝。此等诸宝皆由修习无嗔善根之所招感。所有威德及王风化。如正法念乃起世经。彼广明矣。从此第二总明伏忍。于中今三。且初第一总明圣胎。

经。伏忍圣胎三十人十住十行十回向三世诸佛于中学无不由此伏忍生。

解曰。住伏忍者即名圣胎。三世诸佛从此生故。从此第二明难得入。

经。一切菩萨行根本是故发心信心难若得信心必不退进入无生初地道。

解曰。一切菩萨行根本等者。此明入劫菩萨行本。即十信心此心难发。如前经云。有恒河沙见佛法僧。得入信者数极少矣。若得十信至第六心必不退者信不退也。定证无生至初地故。虽七住前容作二乘。设尔不久定当得故。又解若得信心即十信心必不退者。十住第七位不退也。已前容退。如璎珞经云。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遇缘退故。从此第三结名辩相。

经。化利自他悉平等是名菩萨初发心。

解曰。化利自他者辩发心相。若时菩萨观他如自得平等心而修二利。方名菩萨初发心相。入初住也。明伏忍竟。从此第二有五行半广明信忍。于中分二。初别明三地。后总结断障。初明三地文分为三。初明下忍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明欢喜地。

经。欢喜菩萨转轮王初照二谛平等理权化有情游百国檀施清净利群生。

解曰。欢喜等者。标住地名明其王位。初照二谛平等理者。谓此初证平等真如断分别也。权化有情者。或王或佛权现化身。游百国者明化境也。檀度清净者胜行利生也。从此第二明地得名。

经。入理般若名为住住生德行名为地。

解曰。入者证也。言般若者。无分别智证实相理俱名般若。住者不动名住。依持义也。住生德行名为地者。智冥真理即能生显为无为德。有为功德因此而生。无为功德因此而显。五相显发住生二义故名为地。道十地也。如唯识第九云。如是十地总摄有为无为功德。以为自性。与所修行为胜依持。令得生长名为地矣从此第三初心具德。

经。初住一心具众德于胜义中而不动。

解曰。言初住者。见道证如名为初住。言一心者。即一心真见道也。具众德者。如前经云。具足八万四千德也。于胜义者。境第七声。谓智证真寂而不动。此初入地。例后应知。从此第二明中品忍。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离垢地。

经。离垢菩萨忉利王现形六趣千国土戒度清净悉圆满永离误犯诸过失。

解曰。标其地名。明王居处。明所化境。明修胜行。戒度圆满明其离过。微细不犯矣。从此第二明修境智。

经。无相无缘真实性无体无生无二照。

解曰。上句明境。妄执缘生圆成异故。下句明智。达无体故。了无生故。证无二故。明智照解无分别故。虽于五忍胜劣有殊。论其境智准此应悉。从此第三明发光地。

经。发光菩萨夜摩王应形往万诸佛刹善能通达三摩地隐显自在具三明。

解曰。标其地名。明王居处。明所化境。明其得定。明所具德。言隐显者。五通自在具有三明。如序品也。从此第二总结断障。

经。欢喜离垢与发光能灭色缚诸烦恼具观一切身口业法性清净照皆圆。

解曰。结上三地能断色缚。谓贪等三如前解故。具观一切身口业者。显离色缚。色业自在。言法性者。色心实性即是真如智照圆也。从此第三有四行偈广明顺忍。于中分二。初别明三地后总结断障。初明三地文分为三。且初第一明焰慧地。

经。焰慧菩萨大精进覩史天王游亿刹实智寂灭方便智达无生理照空有。

解曰。标其地名。明修胜行。明王居处。实智寂灭者证如智也。方便智者缘事智也。达无生理者即是真如正智境也。照空有者即是理事方便境故。从此第二明难胜地。

经。难胜菩萨得平等化乐天王百亿国空空谛观无二相垂形六趣靡不周。

解曰。标其地名明修正观。真俗二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故名平等。明王居处。空空谛观者。初空显如。后空遣相。或云色心。或云我法。谓此地中理事合照故云谛观。无二相者。能合难合令相应无二相故。垂形以下。明所化境。靡者无也。从此第三明现前地。

经。现前菩萨自在王照见缘生相无二胜义智光能遍满往千亿土化众生。

解曰。标其地名。明王居处。照见缘生者。智常照解十二缘生相无二也。胜义智光者。智缘胜义名胜义智。智能照理故名光能。照解体圆故云遍满。往千亿土明所化故。从此第二总结断障。

经。焰慧难胜现前地能断三障迷心惑空慧寂然无缘观还照心空无量境。

解曰。结上三地。能断三障迷心惑者。如上见等三种障也。言空慧者结实智也。言寂然者结平等也。无缘观者。结照见缘生相无二也。还照心空者。自障既断照自地如。如智德广云无量矣。从此第四有两行半明远行地。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远行地。

经。远行菩萨初禅王住于无相无生忍方便善巧悉平等常万亿土化群生。

解曰。标其地名。明王居处。无相无生忍者。此地菩萨纯无相观故。云无相智证无生忍。方便善巧者。明修胜行。济利有情悉平等故。常万已下。明所化境。从此第二超分段生。

经。进入不动法流地永无分段超诸有。

解曰。此地菩萨必能进入后不动地法駃流也。未无分段者。自此已前容有分段。受三界生。今此地中功用分段最后边故。超诸有者。无漏定愿资彼胜身。令所感报渐渐增胜乃至等觉受变易生。超三有故。从此第三明所断障。

经。常观胜义照无二二十一生空寂行顺道法爱无明习远行大士独能断。

解曰。言常观者表无间断。言胜义者明所证也。照无二者。真俗双照无有二也。二十一生者明经生也。地地有三。今第七地经二十一生。智皆照如云空寂行。理实住地有二十生。最后终生必当得故。顺道法爱者爱善法也。婆沙论中名善法欲。智度论云。顶位未伏顺道法爱。不言断位。此说断者。谓六地前有定有散。散位起爱。今入此地。虽有加行以结无相。相续现前无散忻求。永无爱故。无明习者。如下经云。断诸业果细现行相。诸业果者即分段生。细现行者所知障也。执有生灭。细相现行能障此地妙无相道。所知障体即是无明。与前爱俱。入地止断。故偈说云。远行大士独能断也。前长行中七八九地皆无生忍合为一文断色心习。此别结者。永无法爱超分段生。功用后边具此三义故别结矣。又若大劫数三无数。今第七地第二劫满。又后二同第三劫皆无功用故同结矣。从此第五有五行偈明后三地。于中分二。初别明三地。后总明断障。初明三地文分为三。初不动地文复分二。且初第一明不动地。

经。不动菩萨二禅王得变易身常自在能于百万微尘刹随其形类化众生。

解曰。明中忍也。标其地名。明王居处。明得胜身。常自在者。现相及土悉皆自在。明所化境随类化故。从此第二明常不动。

经。悉知三世无量劫于第一义常不动。

解曰。悉知三世者明智照也。无量劫者。知过未世俱无量也。于第一义者。此地菩萨虽常证如。真俗双照常不动矣。从此第二明善慧地。

经。善慧菩萨三禅王能于千恒一时现常在无为空寂行恒沙佛藏一念了。

解曰。明上忍也。标其地名。明王居处。明所化境。明修止观。智常证如。真俗平等皆空寂故。恒沙佛藏者明具德也。恒沙诸佛所流至教。此地菩萨于一念中四无碍解皆能了矣。从此第三明法云地。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法云地。

经。法云菩萨四禅王于亿恒土化群生始入金刚一切了二十九生永已度。

解曰。寂灭忍中此下品也。标其地名。明王居处。明所化境。始入金刚者后胜定也。始者初也。入者证也。此地末心起金刚定。初无间道证理。现前惑障永无。照解圆极名一切了。此等觉位法云地收。上下各半显前后故。明所超生如文悉矣。从此第二明下品忍。

经。寂灭忍中下忍观一转妙觉无等等。

解曰。标忍之名明下忍观。言一转者。辩忍位也。此无间位转为解脱名为一转。即名妙觉佛果圆也。无等等者。若前刹那以因望果名为无等。至解脱位佛佛道齐即名为等。此下忍位明当转故。从此第二总明断障。

经。不动善慧法云地除前所有无明习无明习相识俱转二谛理圆无不尽。

解曰。标上三地。除前所有无明习者。所知障也。除前七地各治一分色心障外余之细障。于此三地各别断故。无明习相识俱转者。谓修所断烦恼障种及第七俱所有无明彼微细种至等觉位由与识俱故云俱转。又如起信。根本无明与业识俱。云转舍也。二谛理圆无不尽者。明等觉位。照解体圆所断所弃无不尽矣。从此第六有一行半明正觉位。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正觉圆。

经。正觉无相遍法界三十生尽智圆明。

解曰。梵云三菩提此云正觉。无上觉也。言无相者。能证所证俱无相也。遍法界者。恒沙功德一一无边乃至毛端皆遍法界。三十生尽者。超过十地彼生尽故。智圆明者智圆极也。从此第二明佛具德。

经。寂照无为真解脱大悲应现无与等湛然不动常安稳光明遍照无所照。

解曰。言寂照者明智德圆。无为真解脱者明断德圆。大悲应现者明恩德圆。无与等者。明上三德俱无等也。湛然不动者显恩德也。由佛大悲利他愿力。应现大小种种类身。动而常寂故云湛然。虽示去来体常不动。言安隐者示现化也。如食马麦及现出血。未曾动摇常安隐也。光明遍照者。恩德之体如净摩尼。体周法界照而无照。大文第二结前因果。

经。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一切有情皆暂住登金刚原常不动。

解曰。三贤十圣住果报者。约人明也。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若身若土乘因感果住果报故。唯佛一人居净土者。如来亦名无上觉者。随身所居。皆净土故。一切有情皆暂住者。约法明也。等觉已前若贤若圣有为生灭刹那不住。设令证如亦暂住故。登金刚原常不动者此有二义。有说。佛果真解脱位。智常证如。如智平等故名不动。凝然相续俱名常故。有说。佛果金刚定后证寂灭原。身智湛然常不动矣。从此第二有两行半赞佛悲深。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总赞悲深。

经。如来三业德无量随诸众生等怜愍。

解曰。总赞三业德无量也。随诸众生等怜愍者。正赞悲深。如来大悲怜愍平等。随其种性示无上乘。实悲深故。从此第二别赞三业。

经。法王无上人中树普荫大众无量光口常说法非无义心智寂灭无缘照。

解曰。人中树者举喻明也。赞佛身业。荫除执恼。光能破闇。口常说法者赞语业也。说即是声。甚深如雷具梵声也。非无义者。外道异生有字无义。二乘狭劣。菩萨未圆。唯佛所说有字有义皆圆满也。心智寂灭者赞正智也。智冥真理常寂灭故。无缘照者赞业用也。冥真起化。悉皆无相照而无照。化而无化。从此第三赞说甚深。

经。人中师子为演说甚深白义未曾有尘沙刹土悉震动大众欢喜皆蒙益。

解曰。人中师子者。师子出声百兽潜伏。如来演说诸障云消故以喻也。为演说者赞五忍也。甚深等者。二乘不测故云甚深。旷劫难闻未曾有故。尘沙等者。以法威力闻所未闻。尘沙刹土皆震动故。大众等者。大众闻法领解欢喜。若凡若圣皆蒙益故。具斯众德故赞悲深。三示道中偏赞此者。后诫示导利乐广故。从此第三结赞敬礼。

经。世尊善说十四王是故我今头面礼。

解曰。文易可知。此结赞矣。从此第三闻法获益。

经。尔时百万亿恒河沙大众闻佛世尊及波斯匿王说十四忍无量功德获大法利闻法悟解得无生法忍入于正位。

解曰。无生忍者。随其所应。此多地前无生忍也。入于正位者即初地也。偈与长行有差别者。修行诸忍自利行增。化生为王利他行胜。偈总上二。即为异矣。从此第三忍位智于中分三。一印述所说。二忍位境智。三赞忍德深。初印所说于中分四。且初第一明往昔因。

经。尔时世尊告大众言是波斯匿王已于过去十千劫龙光王佛法中为四地菩萨我为八地菩萨。

解曰。引昔因中明同事也。从此第二明今偈赞。

经。今于我前大师子吼。

解曰。赞于佛前得决定说。从此第三印可所说。

经。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得真实义不可思议。

解曰。重言如是者。如汝所说印能诠文。得真实义者。印所诠义。是故重言如是如是。不可思议者。赞其文义心言路绝。从此第四唯佛能知。

经。唯佛与佛乃知斯事。

解曰。唯佛等者。菩萨修证诸忍未圆。设后如前悉皆分故。唯有诸佛。佛道齐证解忍圆故尽知也。从此第二忍位境智。于中分三。一标忍难量。二总相徵问。三分别解释。且初第一标忍难量。

经。善男子此十四忍诸佛法身诸菩萨行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解曰。前长行中佛说十王。次于偈中王别赞忍。忍之境智若因若果此具明也。此十四忍者牒前文也。诸佛法身者。谓应化身皆法身也。诸菩萨行者。等觉已前一切行也。思议等者。心不能思口不能议。过称量境云不可也。明佛菩萨皆依此忍。忍之性相思议称量俱不及矣。从此第二总相徵问。

经。何以故。

解曰。何故诸佛菩萨皆依十四忍不可思量也。从此第三分别解释。于中分二。初别明境智后释结难量。初明境智于中分二。一明佛境智二明菩萨境智。初佛境智于中分三。一标佛生化灭。二释无生化灭。三结如虚空。且初第一标佛生化灭。

经。一切诸佛皆于般若波罗蜜多中生般若波罗蜜多中化般若波罗蜜多中灭。

解曰。实相般若无生化灭。诸佛化现圆应十方。于般若中示生化灭。即王宫生转法轮化。双林后灭则其事也。从此第二释无生化灭。于中复二。且初第一释无生等。

经。而实诸佛生无所生化无所化灭无所灭。

解曰。谓明诸佛体遍相圆动而常寂无生化灭。从此第二境智俱寂。

经。第一无二非相非无相无自无他无来无去。

解曰。言第一者胜无等故。言无二者如智不异故。言非相者不同色像故。非无相者不同兔角故。无自无他者。所现应化胜劣有殊。与法性身无自他故。无来无去者。化现应物示有去来。体常不动。无来去故。从此第三结如虚空。

经。如虚空故。

解曰。静不违动。动而常寂。即动而静。如虚空故。从此第二明菩萨境智。于中分二。一即境观空二即智观空。初即境中文分为二。一别相观空二总相观空。初别相中文分为二。初即法观空后即受观空。初即法中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标无生灭。

经。善男子一切众生性无生灭。

解曰。显依真也。一切众生者。通能所化一切生也。蕴等自性体即真如无生灭故。从此第二明法不实。

经。由诸法集幻化而有蕴处界相无合无散。

解曰。谓无始来迷自真性。为相所动令知幻也。由诸法集幻化而有者五蕴法也。五蕴和合故名为集。此无实体幻化有也。蕴处界者明幻法也。言无合者蕴从缘起。缘自性空故无合也。言无散者。众缘假集暂有显现故非散矣。从此第三明法性空。

经。法同法性寂然空故。

解曰。上言法者蕴等法也。同法性者同真如性。性相依持体不相离。了相即性寂然空故。从此第二即受观空。于中分三。一体性清净。二明行不实。三总结明空。且初第一标性清净。

经。一切众生自性清净。

解曰。此标众生真性清净。与前别者。前明蕴等体无生灭。此明作业自性清净。前果后因。前法后受。前苦后集。是二别故。从此第二明行不实。文复分二。且初第一明行不实。

经。所作诸行无缚无解非因非果非不因果。

解曰。明作业也。所作诸行者。诸即众也。行谓造作。依身口意造作善染六趣之业名诸行也。无缚无解者。由妄所动为烦恼缚。求离系解故有缚解。了体即真本自无缚。谁复求解即无缚解。非因非果者。所作诸行妄故见有。妄自性空非因果也。非不因果者。未了自性妄想漂驰乘因感果如幻有也。从此第二明受不实。

经。诸苦受行烦恼所知我相人相知见受者。

解曰明妄受也。言诸苦者。三界通论总有三苦。三苦不一故名为诸。言受行者。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名受行也。或于所受善染境中起爱为业。领彼所作为行相也。言烦恼者。烦劳扰恼诸有恼故。言所知者。碍慧不生。障所知故。即二障也。我相等者如前已解。障依执生。障宽执狭具生二障故别明也。从此第三总结明空。

经。一切皆空。

解曰。明所作行乃至受者随彼妄情流动以有。皆无自性故一切空也。从此第二总相观空文分为三。一标境界空。二释境界空。三结如虚空。且初第一标境界空。

经。法境界空。

解曰。法境界者。即前蕴等所作诸行法受二中。三性六趣及以三宝皆名为法。标俱空故。从此第二释境界空。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三性空。

经。空无相无作不顺颠倒不顺幻化。

解曰。言空者妄倒空故。无相者真如无相故。无作者有为不实无自作故。不顺颠倒者。妄体本空无所顺故。不顺幻化者。相无自性体空寂故。从此第二明无相空。

经。无六趣相无四生相无圣人相无三宝相。

解曰。所趣所生无记三性彼无自性。照解空故。无圣人者。二乘圣者十地菩萨无自性故。无三宝者。别相住持二种三宝佛身示现余无自性。达无实体皆无相故。从此第三结如虚空。

经。如虚空故。

解曰。照境空寂如虚空故。从此第二即智观空。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智照空。

经。善男子甚深般若无知无见不行不缘不舍不受。

解曰。甚深般若者谓正智也。言无知者无分别故。言无见者无推求故。言不行者智冥真故。言不缘者无缘相故。言不舍者不易脱故。言不受者无领纳故。此之六义俱正智也又解。无所不知知而无知。无所不见见而无见。乃至第六无所不受受而无受。此后六义通真俗也。然后六中。行谓万行。缘谓理事。舍谓财法或大舍故。受谓真俗不变变故。证真达俗得无住故。从此第二明无照相。

经。正住观察而无照相。

解曰。无分别智正住现前照而无照。不住相故。从此第三结智明空。

经。行斯道者如虚空故。

解曰。行斯道者。谓诸菩萨依此证修。境智俱寂如虚空故。又以此文对不知亡相生正解者。为立量云。观照般若为宗。有法定无照相为宗之法。法及有法和合为宗。无知无见等故。别三合一。以为因法。由如虚空。此是喻法。若尔对佛弟子宗有相符。小乘诸师因犯随一。若有空者若无空者。喻犯有俱无俱不成。略有四过。若对外道宗有所别。能别不极成。同有随一彼不许。此无知见等取彼无想。非此极成喻。对空论对无空论。有俱无俱二二不成。略有六过。有过之量岂能立破耶。此亦不然。为对大乘初心菩萨未解亡相生正解者。此无过量。小乘诸宗慧解狭劣。外道倒执。耳初不闻。宁以摩尼尔无目者。然此置中改经而字以为定字。取文不次。性相求故。由此自上明忍境智一一文中有多比量。皆无过失。能生正解。乐者叙焉。又于菩萨境智之中。如次亦为苦集灭道。从此第二释结难量。于中分二。初释难量后结难量。释难量中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标不可得。

经。法相如是有所得心无所得心皆不可得。

解曰。法相如是者前境智也。有所得心者取相之心也。无所得心者无分别智也。皆不可得者。前有得心妄故不得。后无得智真故不得。设非亲证相似缘如亦不可得。即四句中初标次列后总结矣。从此第二释非即离。

经。是以般若非即五蕴非离五蕴非即众生非离众生非即境界非离境界非即行解非离行解。

解曰。释上四文体皆般若。由心迷悟解缚异也。是以般若者标可释法。非即五蕴。幻妄有故。此非幻妄故即非也。非离五蕴者。实相平等体遍一切故非离也。此释上云由诸法集幻化有也。非即众生者。众生妄倒。此非妄倒故即非也。非离可知。释次众生所作诸行也。非即境界者。前诸境界不了故妄。实相非妄故即非也。非离可知。释次境界文也。非即行解者。行解即是观照智也。若住于相故云非即。若无分别云非离也。释观照。故知断证修是四别矣。从此第三总释难量。

经。如是等相不可思量。

解曰。如是上来诸佛菩萨忍之性相。不可思惟不可称量能知其德过思量矣。从此第二明结难量。于中分三。且初第一结菩萨行。

经。是故一切菩萨摩诃萨所修诸行未至究竟而于中行。

解曰。此结标中诸菩萨行也。言是故者结上之词。言一切者地前地上诸菩萨也从初发心至未成佛。皆于思中而修行矣。虽忍之性体无圣凡。依忍辩修故明菩萨也。从此第二结诸佛化。

经。一切诸佛知如幻化得无住相而于中化。

解曰。一切诸佛者。此结标中诸佛法身。知如幻化者。知所化生如幻不实。若非教被无脱幻缚。故起化也。得无住相者。一切凡夫乐住生死。二乘圣者乐住涅槃。诸佛世尊得无住道。大悲大智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身或异同恒利乐故。而于中化者。界趣圣贤忍所摄故。于中化故。从此第三结忍难量。

经。故十四忍不可思量。

解曰。结也。然据标中释结别者。释后结前文越次也。又复结中人亦越次。标据果因结依行化。是二别矣。从此第三赞忍德深。于中分三。一标利益广。二喻说难量。三诸佛称赞。且初第一标利益广。

经。善男子汝今所说此功德藏有大利益一切众生。

解曰。赞所说忍是功德藏。生闻思等广利乐故。从此第二喻说难量。

经。假使无量恒河沙数十地菩萨说是功德百千亿分如海一滴。

解曰。明德广也。假使无量恒河沙数者明其多也。十地菩萨者明其胜也。菩萨之中十地最胜。说是功德者忍功德也。百千亿分等者举喻以明。谓忍德圆量同法界犹如大海。十地赞说于百千亿分中其如一滴耳。若尔波斯所证极唯十地。何故十地赞乃劣耶。答波斯说忍与佛说同。赞忍功德亦同前说。如一滴矣。从此第三诸佛称赞。

经。三世诸佛如实能知一切贤圣悉皆称赞是故我今略述所说少分功德。

解曰。此十四忍所有功德。三世诸佛如实能知。一切菩萨若贤若圣依忍修行悉皆称赞。是故等者。若佛具说者恐生犯乱。故佛略述少分功德。从此第四诸佛同修。于中分三。初诸佛同修后明起净信。初同修中文分为二。初三世同修后明必修习。初文复三。且初第一过现同修。

经。善男子此十四忍十方世界过去现在一切菩萨之所修行。

解曰。明此忍门菩萨同修。从此第二明佛显示。

经。一切诸佛之所显示。

解曰。明同说也。从此第三合明未来。

经。未来诸佛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解曰。例过现也。从此第二明必修习。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必修习。

经。若佛菩萨不由此门得一切智者无有是处。

解曰。言不由者由谓因由所以之义。若佛菩萨不因于忍不入是门得成佛果一切智者。无有是处。从此第二徵之所以。

经。何以故。

解曰。何以不修忍者不成佛也。从此第三释无所由。

经。诸佛菩萨无异路故。

解曰。诸佛菩萨不依忍门次第修证。更无异路得成佛故。从此第二明起净信。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信超劫。

经若人闻此住忍行忍回向忍欢喜忍离垢忍发光忍焰慧忍难胜忍现前忍远行忍不动忍善慧忍法云忍正觉忍能起一念清净信者是人超过百劫千劫无量无边恒河沙劫一切苦难不生恶趣。

解曰。生死长劫无由闻名。若有得闻不生疑谤深生净信。乃至极少一念净信者。是人即超百千等者。即超沙劫诸苦八难不生恶趣。何况多时受持读诵起闻思修。而不越哉。从此第二明得菩提。

经。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曰。由前净信岂唯越苦。亦乃不久当得菩提。从此第三大众修行。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标闻法人。

经。是时十亿同名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与无量无数诸来大众欢喜踊跃。

解曰。闻忍之时。同名菩萨与诸大众即序品中所列大众。悉皆欢跃。从此第二明见诸佛。

经。承佛威神普见十方恒沙诸佛各于道场说十四忍如我世尊所说无异。

解曰。以闻法故承佛威神。即见十方恒沙佛也。各于道场等者。谓一切佛各居本土道场海会说十四忍。如今世尊所说无异。表能说同表所说同。以法威力得闻见同。如华严经。法慧菩萨说十住。功德林菩萨说十行。金刚幢菩萨说十回向。金刚藏菩萨说十地。一一会终庄严道场。后后转胜。阿僧祇数宝幢幡盖种种严饰。令彼时众普见十方同名菩萨同说修行。今者此经世尊自说。故见十方恒河沙数诸佛会海皆同说也。从此第三如说修行。

经。各各欢喜如说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解曰。欢喜修行如文易了。从此第三答观察问。于中分三。一总标前问。二别相对治。三结正观察。标前问中文分为三。且初第一总标前问。

经。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汝先问云复以何相而住观察。

解曰。牒前问也。初明五忍自利行增。次说十王利他行胜。若自他利俱令观察。总此显示。观谓照慧察谓审谛。观照审谛故云观察。从此第二明住平等。

经。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观以幻化身而见幻化正住平等无有彼我。

解曰。应如是观者标示观行。以幻化身者观自如幻。而见幻化者观他如幻。正住平等者。无分别智正住现前无自他相即平等也。无有彼我者。达有如幻。所修二利长时无间则彼我亡故。从此第三结示修行。

经。如是观察化利众生。

解曰。应如是观行化利故。从此第二别相对治。于中分二。初别观诸假。后结示正观。初别观中文分为七。一明法假。二明受假。三明名假。四相续假。五相待假。六缘成假。七因成假。初明法假于中分三。一明心法。二明色法。三总结对治。明心法中文分为二。初别明二依。后明为心广。初文复二。且初第一明迷悟依。

经。然诸有情于久远劫初刹那识异于木石。

解曰。然诸有情者。等觉已前一切圣凡皆通摄也。于久远劫者。时无始故但言久远也。初刹那识异于木石者。此有二义。有说。初识随于何趣续生位中最初刹那第八识也。识有缘虑。异于木石无缘虑故。有说。初识如四卷楞伽第一云。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言真相者海东法师云。本觉真心不藉妄缘名自真相。业转如次也。又起信论说业转现。大同楞伽名有少别。海东解云。言业相者。根本无明起静令动动为业识。极微细故。言转相者。是能见相依前业相转成能缘。虽有能缘而未能显所缘境故。言现相者。即境界相依前转相能现境故。故楞伽云。譬如明镜持诸色像。现识所现亦复如是。又经下云。顿分别知自心现身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如次。即是根身外器。色等五境以一切时任运现故。此是三细即本识故。若尔经初识言为目。何者依何熏习为因缘生。答最初业识即为初识。依生起门为次第故。又远劫来时无初始。过未无体。熏习唯心妄念为初。违真起故。又熏习者楞伽经云。不思议熏不思议变是现识因。海东解云。根本无明熏彼本觉名不思议熏。本觉随动说为熏也。又彼本觉体虽不变。由随缘故故说为变。若熏若变心言路绝名不思议现识因者据麁显说。然其理实是业识因。又因缘者。海东法师解楞伽经。流注虽等辩因缘者。本觉为因无明为缘而起业识。异木石有同前解故。从此第二明染净依。

经。生得染净各自能为无量无数染净识本。

解曰。生得染净者与身俱生。生便得故。此亦无始所生得也。染有二种。有覆不善。净有二种。无记及善。俱生得故。言各自者。从染生染从净生净。如同类因引等流果为各自也。能为无量无数者。一则长劫时无量数。二则所生染净二种无量数也。染净识本者。由前生得引后自类。前为后本名识本也。诸识别者此有二义。有说。第八唯净无记。趣生本故。第七亦恒有覆善故。前六间断俱通三性。唯第六识染净皆增。修断事中最为胜故。虽互熏习为因故生。此俱本来本有种起。各从自种生染净识。为后本故。有说。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依于动心而起转识能见相。故依于能见而起现识。所谓能现一切境界故。依于现识而起智识。分别染净起我法。故依于智识起相续识。住持过去善恶之业。令不失故成熟现未苦乐等报。无差违故。前之三细虽无明起。由不相应净无记故。后二染净劣胜虽殊。从前而生。业为本故。有差别者业从本觉起。本觉为业本。业生余染净。业为染净本故。以业相为染净本。若尔识有几种。如何熏习为因缘生。答楞伽经云。大慧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三谓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海东解云。真谓本觉。现谓第八。余七俱名分别事识。虽第七识不缘外尘。缘第八故名分别事。若对前师不须问答也。又熏习者。依楞伽经。现识及分别事识展转因故。第八种识为因生七。前七能熏复重生八。无始时来展转因故。又因缘者自种为因。现识所现诸境为缘。能合染净诸识生故。若谓般若无八识者。经无遮来故引成文。释染净言。乃得尽理。不尔。初识为目何者。然于增一已说赖耶。引此释经。幸详察矣。从此第二明色心广。于中分二。一标陈初后二明色心广。且初第一标陈初后。

经。从初刹那不可说劫乃至金刚终一刹那。

解曰。前据生起从细至麁。此举始终明中多故。从初刹那者即前初也。不可说劫者。生死长远不可说其尘沙算数。故经但云不可说也。乃至金刚者。菩萨后定明其终也。虽二乘人至无学位。亦起此定。彼未究竟略不明故。终一刹那者。等觉菩萨依金刚定无间道时为最后也。于此中间有几生灭者。如楞伽云。大慧诸识有二种生住灭。非思量所知。谓流注生住灭相生住灭。海东解云。言流注者唯目第八。三相微隐种现不断名为流注。由无明缘初起业识故说为生。相续长劫故名为住。至金刚定等觉一念断本无明名流注灭。相生住灭者。谓余七识心境麁显故名为相。虽七缘八。望六为细。具有四惑。亦云。麁故依彼现识自种诸境缘和生七说为相生。长劫熏习名为相住。从末向本渐伏及断至七地满名为相灭。依前生灭立迷悟依。依后生灭立染净依。后短前长是二别矣。然今此文即前生灭相生住灭在其中矣。从此第二明色心广。于中分三。且初第一从心生心。

经。有不可说不可说识。

解曰。不可说识者此有二义。有说。本识从初结生一期寿命乃至最后刹那灭识于二中间刹那不住。识之生灭不可说也。举其边者。如有顶地及无间中。从初至后有不可说。况于长劫岂可说业乎。有说。业识从初起后。至末断前。然于中间无始生灭造业受果。于界趣生从心生心。染净诸识刹那相续皆不可说故。经重云不可说矣。从此第二从心生色。

经。生诸有情色心二法。

解曰。生诸有情色心二法者。唯起信论。从转相后而起现相。现境方有色尘。即转识后而生色也。此亦不然。现识现境因前六熏。岂以现境便从心起。镜中之像从镜生邪。如依唯识。三类境中且如性境。于相分中熏色之时。种因心熏现从识起。从心生色。有何过耶。此亦不然。缘虑质碍一各别故。能熏持种皆自类生。岂以熏持体即是色。此亦不然。熏持由心故说心生。若不生何名唯识。况楞伽第三云。谓津润妄想大种生内外水界。湛能妄想大种生内外火界。飘动妄想大种生内外风界。断截色妄想大种生内外地界。彼经既云妄想种生。说心生色。斯有何过。若碍虑异。定别有体。云何修断得无漏耶。又佛菩萨毛容巨海。芥纳须弥。色若定碍。何不碍彼但对妄情说碍虑异。得自在者实无异矣。是心之相从心而生。圣教云理之为定量。从此第三色心蕴义。

经。色名色蕴心名四蕴皆积聚性隐覆真实。

解曰。五蕴之中初一色蕴后四心蕴。皆积聚性者明蕴义也。隐覆真实者明障真也。清净法界其体湛然。由蕴隐覆不显现故。从此第二别明色法。于中分四。且初第一明色生色。

经。大王此一色法生无量色。

解曰。此总明也。所言色者质碍为性。从一色蕴无始时来于诸界趣备受众身。自类相生生无量故。从此第二明所造色。

经。眼得为色耳得为声鼻得为香舌得为味身得为触。

解曰。举根取尘不明根也。五尘自类名数多大。大小乘教如常释矣。从此第三明能造大。

经。坚持名地津润名水煗性名火轻动名风。

解曰。于触尘中有四大触坚持等者。坚湿煗动别其体也。地水火风列四名也。持摄熟长辨业用也。文有具闻。义类应知。望前所造为缘。多少如常分别。从此第四明五色根。

经。生五识处名五色根。

解曰。然五色根净色为体。根之形量.取境离合.界地有无.并前伏断。如常分别。从此第三总结对治。

经。如是展转一色一心生不可说无量色心皆如幻故。

解曰。如是展转者。谓无始来依一色心生不可说无量色心。此明多者令生厌患若不治遣永劫轮回皆如幻故者。令观色心如幻不实离诸过患即对治也。从此第二明观受假。于中分三。一总标受假。二明受行相。三显示对治。且初第一总标受假。

经。善男子有情之受依世俗立。

解曰。言有情者简彼非情五蕴。受者总名受蕴。若别明者。有别领纳故云之受。体即心所。遍行中受。法假五蕴。受假受蕴。前总后别是二别矣。依世俗立者。世俗两字如次当释。明不实故从此第二明受行相。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受作业。

经。若有若无但生有情妄想忆念作业受果皆名世谛。

解曰。若有若无者受所领也。领对现前色心之法故云若有。缘实我法过未无法。不对现前及无体法故云若无。境虽万殊此并摄故。但生有情妄想忆念者。明受妄倒也。领纳有无顺违俱境。起三性等种种妄想种种忆念。随所应故。虽想与念体非是受。因受由受相应所领也。作果受果者。福及非福不动等业故云作业。能感顺生顺后及不定报故云受果。虽业与果体是思议。由所领故名为受也。皆名世谛者明不实故。从此第二明受所依。

经。三界六趣一切有情婆罗门刹帝利毗舍首陀。

解曰。言三界者受所依处。言六趣者受所生趣。一切有情者能起受者。婆罗门等者明受妄分别也。婆罗门者此云静志。刹帝利者此王种也。言毗舍者顺古译也。新云吠舍。此为商也。言首陀者亦顺古译。新云戍达罗。此为农也。受于四姓领解胜劣令别作业。皆名为受。从此第三显妄对治。

经。我人知见色法心法如梦所见。

解曰。我人知见者受妄倒也。色法心法者受所依也。受依色心起。我法倒领解种种虚妄法故。如梦所见者明不实也。梦中谓实。觉已都无故。唯识云。未得真觉恒处梦中。诸佛说为生死长夜。是故应知作业受果界趣往还皆如梦中。悉不实也。若得真觉当自了矣。从此第三明观名假。于中分四。且初第一标名不实。

经。善男子一切诸名皆假施设。

解曰。言一切者。为无为法世出世法故云一切。言诸名者名谓表诠。一切诸法随方万异。故云诸名。皆假施设者明不实也。名诠诸法自性之共相。是意长缘不得法体故云假也。如唯识云。名诠自性。此何乃云不得法体。说火所烧说食不饱。若称法体。应令贫者多说宝藏故。假施设明无实故。从此第二明本无名。

经。佛未出前世谛幻法无名无义亦无体相无三界名善恶果报六趣名字。

解曰。世谛幻法者。法受二假皆如幻故。明不实也。无名无义者。名谓能诠。义谓所诠。世俗言论随情横设。不称法境。彼皆不实故云无也。又诸世间世俗言论毁其过失。无名义故。亦无体相者。有为幻法藉诸因缘无自体相。类前名义云亦无故。无三界等者。不因佛说不知三界处之上下及大小故。善恶果报者。作善恶业当得何果胜劣报也。六趣名字者。于六趣中受生差别皆无名字。悉不知故。从此第三明佛建立。

经。诸佛出现为有情故说于三界六趣染净无量名字。

解曰。诸佛世尊所出现者。为诸有情令出离故立种种名。说于三界者示胜劣故。说六趣者示所生故。说染净者。示染令断示净令修。世出世间无量名故。从此第四明对治相。

经。如是一切如呼声响。

解曰。如是一切者。世出世间一切言故。如呼声响者正示对治。世诸言论皆不实故。出世言教离相修故皆如响矣。从此第四明相续假。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标相续假。

经。诸法相续念念不住。

解曰。诸法相续者。蕴等不一名为诸法。生灭迁流故云相续。如维摩云。生者是虚诳法相续之相。没者是虚诳法败坏之相。相即续也。念念不住者正明假也。从此第二明相续义。

经。刹那刹那非一非异速起速灭非断非常。

解曰。刹那刹那非一非异者。标生灭法非定一异也。速起速灭非断非常者。释生灭法非定断常及一异也。若执蕴等过未无者。以速起故故非断也。若执蕴等体是常者。以速灭故故非常也。由非常故故非定一。由非断故故非定异。妙离断常一异倒者。是谓观察相续假也。从此第三结示对治。

经。诸有为法如阳炎故。

解曰。如阳炎者指事明也。春阳发生郊野气动。若谓实有转近转无。若谓今无能诳渴者。故有为法体非有无。示其不实如阳炎矣。从此第五明相待假。于中分二。一明观待假。二明观待假。且初第一明观待假。

经。诸法相待所谓色界眼界眼识界乃至法界意界意识界犹如电光。

解曰。诸法相待者此总标也。待者藉待。谓蕴处界诸有为法阙缘不起。相待藉也。所谓色界眼界眼识界者明行相也。根境识三若不同世及互阙者。识定不生。境正现前根正发识正了境。必相藉待方照解故。乃至已下举后例中。皆具三和。明待藉也。犹如电光者结不久也。假不实故即灭无故。从此第二明形待假。

经。不定相待有无一异如第二月。

解曰。不定相待者此初标也。诸法形待好丑高下及长短等。色心形待皆不定故。有无一异者。有不自有待无故有。无不自无待有故无。一异亦尔。更相形待无定体也。又假有以形无。得无而有遣。待无而观有。立有而无去。递为往返俱无体也。一异亦尔。故密严偈云。世间妄分别。见兔等有角。不了角非有。因言兔角无。分折至极微。求角无所有。要待于有法。而起于无见。问此有无等为一法前后为雨法俱时相形待耶。答有无俱时待唯一法。如将一丈对丈五等。即彼一丈而有短相。对五尺等即无短相而有长相故。彼一丈短长二相体俱无故。一法前后例此应知。如第二月者结无实体。由眼病故见第二也开一触一。见一谓二。閇一触一及眼无病即无二也。由心病故。妄见有无一异好丑及长短等。示令观察如月无矣。从此第六明缘成假。

经。诸法缘成蕴处界法如水上泡。

解曰。诸法缘成者标有为也。如穀生牙藉水土等。何不言生言缘成者。因生缘成是二别故。蕴处界法者显示诸法。此三具摄一切有为。但言色心亦皆摄故。虽于处界亦通无为。唯取有为藉缘成矣。如水上泡者明不实也。水上起泡。泡无实体从缘成法法岂实乎。从此第七明因成假。

经。诸法因成一切有情俱时因果异时因果三世善恶如空中云。

解曰。诸法因成者。标诸有为必藉因生。此言成者是生成也。前为增上此为因缘。是二别也。一切有情者表此有因。遮余非情无因缘故。外草木等虽从种起。是增上缘非因缘故。俱时因果者。于本识中有漏三性无漏万行一切种子悉皆具故。如现身中同一刹那从种生现现能熏种。三法同时有二因果故。唯识云。如炷生焰焰生燋炷。三法展转更互同时。如二束芦俱时依住故。二因果必俱时也。异时因果者如识中种。前后相望或种现在果未来世。不俱起故名异时也。三世善恶者。业种识种必唯现在作业感果有三世也。如空中云者示对治也。如于晴空不见云状。遇缘弥满雷雨霈作。种于识中亦无形。遇缘界地苦乐显然。又蕴等种有无如云。蕴从种生。如云故假。然上七种观蕴体用。观体用名。生灭藉待。现及因故。对治实常。领纳名字。断常自然空无因例有斯七矣。从此第二结示正观。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菩萨行。

经。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无分别无彼此相无自他相常行化利无化利相。

解曰。明正观也。住无分别者。定慧相应无分别故。无彼此相者。由无分别无彼此故。无自他相者。由无彼此自他平等无二相故。常行化利无化利相者。菩萨利物遂己悲心。虽常利他不住相故。从此第二明愚夫行。

经。是故应知愚夫垢识染着虚妄为相所缚。

解曰。言愚夫者。旧云愚痴凡夫亦云小儿凡夫。今此文略但云愚夫。愚无智也。言垢识者。无始尘垢妄分别故名为垢识。染着虚妄者。不能观察蕴处界等。如衣润湿尘垢随住故云染着。不了真实故云虚妄。为相所缚者。被虚妄法相所缚故。如显扬十九云。相缚缚众生亦由麁重缚。善双修止观方乃俱解脱。由不了境唯是自心。见被相拘故云相缚。从此第三结示正观。

经。菩萨照见知如幻士无有体相但如空花。

解曰。菩萨照见等者。明诸菩萨住无分别。照见有为达如幻士无体相故。但如空花者明无体也。目翳见花。无翳无花。同处同时见不见异。照蕴处界有无亦尔。从此第三结正观察。

经。是为菩萨摩诃萨住利自他如实观察。

解曰。明诸菩萨能如上观。是修二利正观察矣。从此第三闻法获益。

经。说是法时会中无量人天大众有得伏忍空无生忍一地二地乃至十地无量菩萨得一生补处。

解曰。由闻法故各得胜进。若劫外者进得伏忍。三贤位也。空无生忍者。空谓三空及无生忍。此之二忍通别如前。言一地者即初地也。乃至胜进至十地故。一生补处者如瑜伽说。知足天身补处尊故。

二谛品第四

将解此品辩来意者。前之二品别明果因。此显彼依总明二谛。然于上文观如来品。明实相中略明真俗。此处彼文具明一二。境智文字如前次也。释品者。题云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真谛。二智之境万行皆宗。空有对明故云二谛。带数释也。言世谛者。谓有为法体从缘生。假而非实故名世谛。言真谛者。实相真如本性清净。实而非假故名真谛。经言世俗及以胜义。初世俗者。梵云三佛栗底。此隐显义。护法释云。世谓隐覆。可毁坏义。俗谓显现。随世流义。如结手巾幻为兔等。相现隐真显俗准此应悉世即俗之俗具二释故。言胜义者旧云第一义也。胜谓殊胜义有二种。一境界名义。二道理名义。真理名义。胜即义也。依他圆成二智境故胜智之义。依主释也。谛者实也。事如实事。理如实理。理事不谬俱名为谛。如瑜伽说。谛有二义。一如所说相不舍离义。二由观此故至究竟处故名为谛。即谛随应二释。依人辩者。涅槃经云。上智所知名为胜义。中智所知名为世俗。二智所知皆通空有。依法辩者。法有胜劣。互相形待而为真俗。总依五法建立四重。一假实二谛。瓶军林等假为世俗。蕴处界等实为胜义。二理事二谛。蕴等事法麁为世俗。四谛道理细为胜义。三浅深二谛。四谛安立浅为世俗。二空真如深为胜义。四诠旨二谛。二空真如带诠世俗。一真法界亡诠胜义。初一唯俗后一唯真。中间三法亦真亦俗。唯识第九显扬第六皆广明故。今此经中依境智辩。有无一二至文当悉。品第四者如文悉矣释经文者。大分为三。一问答分别。二明佛同说。三闻法获益。就初问答于中分三。一问答境智。二问答修证。三问答理事。亦得名为二谛不二文字不二法门不二。如文悉也。初问境智文分为二。初波斯匿王问。后如来正答。问中复三。且初第一问谛有无。

经。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胜义谛中有世俗谛不。

解曰。此问境也。胜义真常而为主故。世俗生灭如客住故。故问胜义中有世谛不。从此第二难智一二。

经。若言无者智不应二若言有者智不应一。

解曰。若言无等者此双难也。若俗无者智不应二。何故说有真俗二智。若言有者智不应一。何故真智证解之时无有二也。约人辩者。凡夫迷真智唯缘俗。二乘理事定散别缘。地上菩萨实智唯真。五地已前根本证真。后得达俗。于真俗谛二智不俱。八地已后乃至诸佛境虽有二智容俱故。总依此义随应问者。若言无者俗智不应见二。若言有者真智不应照一。牒境难智有斯异矣。从此第三双结云何。

经。一二之义其事云何。

解曰。一二等者。境一智二境二智一。双结境智其事云何。从此第二如来正答。于中分二。初答二谛后明正智。初二谛中文分为二。一长行略答。二说偈广明。初中复三。且初第一明昔已问。

经。佛言大王汝于过去龙光王佛法中已问此义。

解曰。举昔问故。从此第二略答一二。

经。我今无说汝今无听无说无听是即名为一义二义。

解曰。我今无说等者。如本记云。有说有听即是不一。无说无听即是不二。不一不二即是第一义谛。古释此文乃有二解。一云。不一即是二谛。一真二俗。不二即是第一义谛。非真非俗故名第一义谛。二云。不一即是二谛差别义。不二即是二谛无差别义。非二谛外有第三谛也。今又解云。见有说听俗故不一。无说听相真故不二。即相无相明一二矣。从此第三勅听为说。

经。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解曰。令审听也。从此第二说偈广明。于中分二。且初第一世尊说偈。

经。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解曰。如文悉也。从此第二说偈广明。于中分二。一别明二谛二结劝正观。初明二谛于中分三。一明二谛体。二对明境智。三喻明俗谛。初二谛中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明二谛体。

经。无相胜义谛体非自他作因缘如幻有亦非自他作。

解曰。此下三行上半明真。下半明俗也。无相胜义谛者明真谛体。无彼十相故云无相。胜智所证体即真常故云胜义。体非自他作者遮我我所也。体非我作故云非自。非我所作故云非他。我我所空非彼作故。因缘如幻有者明俗谛体。色心之法种为以因。惑为似缘。或因即缘生诸有为。如幻有故。亦非自他作者。如大品云。十二因缘是谁所作。佛言。非佛所作非菩萨作。乃至非一切人作也。故缘生法无自他作。又如论说。诸有为法不从自生故非自作。不从他生故非他作。如前胜义。是故略云亦非自他作。若具应云亦不共作不无因作。谓有为法现种熏生无我我所。如幻有故。从此第二明体有无。

经。法性本无性胜义谛空如诸有幻有法三假集假有。

解曰。法性本无性者。诸有为法真实之性常自寂灭无相为性。胜义谛空如者。即此法性不生不灭常不变易故云空如。诸有幻有法者。三有不一故名诸有。言其体者。蕴等色心名为诸有。以不实故名幻有也。三假集假有者。由法.受.名三假集故有而不实名假有矣。从此第三结明空有。

经。无无谛实无寂灭胜义空诸法因缘有有无义如是。

解曰。无无谛实无者。我法俱无故云无无。实相真无名谛实无。寂灭胜义空者。惑相永灭故云寂灭。圣智所谛。结胜空也。诸法因缘有者。明前诸有似因缘故名为有。有无义如是者。结胜义无。智证之无。结世俗有。幻有之有。义如是也。从此第二对明境智。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体一二。

经。有无本自二譬如牛二角照解见无二二谛常不即。

解曰。无有本自二者明谛体也。俗有真无故云有无。从本已来性相依持体非即离故云自二。譬如牛二角者。谓真俗谛若俗智缘故见二也。照解见无二者。明其真智离相绝待证无二也。二谛常不即者。谓由证解无二相也。若真俗有二可相即。真俗谛无二无所即。从此第二明遣一二。

经。解心见无二求二不可得非谓二谛一一亦不可得。

解曰。解心见无二者明智证也。求二不可得者。此遣二也。智现证如求真俗谛二相别者不可得也。非谓二谛一一亦不可得者。此遣一也。非谓证如无二有一。求其一相亦不可得。从此第三结成一二。

经。于解常自一于谛常自二了达此一二真入胜义谛。

解曰。明前问中境智一二。于解常自一者。无分别智于相无相解常一也。于谛常自二者。于真俗谛不以解一。即无二也。了达此一二者。了达智谛。俗故不一。真故不二。真入胜义谛者。真是智证。胜义谛者了达智谛无定一二。即真证也。从此第三喻明世谛。于中分二。且初第一喻明世谛。

经。世谛幻化起譬如虚空花如影如毛轮因缘故幻有。

解曰。世谛幻化起者。总明有为幻化起也。次下两句别举三喻。譬如虚空花者喻妄有也。谓计执性无实体故。言如影者。水镜等影皆託质生。喻依他性业缘现故。如毛轮者合明前也。由翳有异故见毛轮。若眼翳无二俱无矣。由心迷故妄见前二。若智证如二俱无故。因缘故幻有者。结世谛法由似因缘如幻有故。从此第二举幻已明。

经。幻化见幻化愚夫名幻谛幻师见幻法谛幻悉皆无。

解曰。幻化见幻化者。明诸世间能见所见悉皆不实。是幻化故。愚夫名幻谛者。谓诸异生愚无慧目。常处幻中名幻谛也。幻师见幻法者。谓诸菩萨得如幻身。能见世谛幻不实故。谛幻悉皆无者。了人法空悉皆无矣。从此第二结劝正观。

经。若了如是法即解一二义遍于一切法应作如是观。

解曰。上之两句结示上文。了前性相境智如是。解一二义。下之两句劝令正观。性相真俗不相离故。如是观也。从此第二别明正智。于中分三。一明境智空。二明迷悟空。三明染净空。初境智中文分为四。且初第一标境智空。

经。大王菩萨摩诃萨住胜义谛化诸有情一而无二。

解曰。明观照也。同如来品实相下文。前对二谛辩智一二。此明智体照解皆空。菩萨摩诃萨者明观行人。住胜义谛者。智相应行此自利也。化诸有情者。明利他行。佛及有情。一而无二者此有二义。一者真理不二。性平等故。二者事相不二。无分别智不取二相起胜劣故。如维摩说。乃受璎珞施最下乞人。奉难胜如来无所分别等。为法施。即同此中一而无二。从此第二徵其所以。

经。何以故。

解曰。何故佛及有情一无二也。从此第三释境界空。

经。有情菩提此二皆空。

解曰。言有情者悲所度生。言菩提者智所求觉。菩提有二。性净菩提即本觉故。无上菩提究竟觉故。此二菩提与所度生照解平等二皆空也。从此第四结境界空。

经。以有情空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得置有情空。

解曰。以有情空等者。以所度生与菩提空无有二也。谓性净菩提自他平等此俱空者。有情诸法无自性空。清净菩提性净故空。明修二利无能所相。故以此二性反明空。从此第二明迷悟空。于中分四。一标诸法空。二徵之所以。三释境智空。四结境智空。且初第一标诸法空。

经。以一切法空空故空。

解曰。以一切法者。所谓二谛生死涅槃境智俱空。空空故空者。能所俱空我法俱空故云空空。照解空寂故云空也。从此第二徵之所以。

经。何以故。

解曰。何所以故彼皆空也。从此第三释境智空。

经。般若无相二谛皆空。

解曰。般若无相者能照智空。二谛皆空者。生死涅槃彼二皆空。从此第四结境智空。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智因果空。

经。谓从无明至一切智无自相无他相。

解曰。明本末空此有两释。有说。无始十二缘生从无明行乃至最后一切智位无人相故名无自相。无法相故名无他相。人无我我所彼二空故无自他矣。有说。无始根本无明顺自违他故眠生死。觉迷反本。违自顺他成一切智。迷悟自他依对待立。照解绝待。彼皆无故。从此第二境性相空。

经。于胜义谛见无所见若有修行亦不取着若不修行亦不取着非行非不行亦不取着于一切法皆不取着。

解曰。于胜义谛者标所诠也。见无所见者。无分别智照解理事悉皆平等。即见无所见也。若有修行亦不取着者。下别明也。明三贤位所有修行虽未亡相修无分别。于诸法中而不执取起染着也。下取着言准此应悉。如前义故云亦也。若不修行者。谓根本智正冥真理而无修相名不修行。非谓驰散不修行也。又设散位如不散时。于诸法中亦不取着。此依前解。非行非不行者。谓后得智由带相故。非亲证如名为非行。了幻利乐非不行也。于一切法皆不取着者。明于理事皆不着矣。从此第三明染净空。于中分三。一标染净位。二徵其所以。三释染净空。且初第一标染净位。

经。菩萨未成佛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

解曰。菩萨未成佛等者此有二义。有说。烦恼菩提互有胜劣。如于凡位烦恼现增菩提种劣。于诸圣位菩提现增烦恼种劣。于前位中说为烦恼。于后位中说为菩提于成未成说为二故。有说。烦恼菩提其性无二。于随染位性染菩提动为烦恼。于性净位烦恼妄灭即为菩提。染净虽殊性不异矣。从此第二徵其所以。

经。何以故。

解曰。染净相违如何不异也。从此第三释染净空。文复分二。且初第一染净俱空。

经。于第一义而无二故。

解曰。于第一义等者。谓智证如烦恼菩提俱不可得无二体故。从此第二明相皆空。

经。诸佛如来与一切法悉皆如故。

解曰。由智证理。理无二故。由智达事。事相皆如故。说诸佛与一切法悉皆如矣。从此第二问答修证。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波斯匿王问。

经。波斯匿王白佛言十方诸佛一切菩萨云何不离文字而行实相。

解曰。问文字也。同如来品观照下文。十方诸佛者明已修也。一切菩萨者明现修也。云何已下问所修法。不离文字者云何不离也。而行实相者如何修习而行实相。从此第二如来正答。于中分二。初别答修行。后结护果等。初别答中分为三。一明文字相。二明修实相。三遣文字相。初文字中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总标文字。

经。佛言大王文字者谓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缘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有论议。

解曰。佛言等者牒前问也。谓契经下列其名也。能说之人有五。如上所说教法数等尘沙。彙聚区分唯有此等十二分教。梵语列者。所谓修多罗.祇夜.和伽罗那.伽他.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越多伽.阇多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舍。敌对翻者如经所列。牒名辩相如上卷初。义理徵求如别章矣。从此第二明皆实相。

经。所有宣说音声语言文字章句一切皆如无非实相。

解曰。此出体也。所有宣说者标所说也。音声语言者。诸说佛教声为体者。色蕴所摄即此句也。文字章句者。诸说佛教名为体者。行蕴所摄即此句也。一切皆如无非实相者。谓契经等彼能所诠摄事归如。无非实相。又佛说法正为显如。离如之外更无一字。故声及字悉皆如矣。从此第三及结非如。

经。若取文字相者即非实相。

解曰。若取文字等者明取着也。谓无分别不着文相。是修实相取文字相即非实相。从此第二明修实相。于中分二。一依文字修二明佛智母。初文字中文复分三。且初第一如文字修。

经。大王修实相者如文字修。

解曰。修实相者牒能修人。如文字修示所修法。文字所说理事皆如。如文字修得实相故。从此第二明是智母。

经。实相即是诸佛智母一切有情根本智母。

解曰。上两句明诸佛已修实相。下两句明有情现当修故。谓契经等文字实相所诠理事。事有断修。修有万行。万行虽别实相体同。故言实相为佛智母也。有情智母者。谓诸有情实相平等闻名信解。即本母也。又实相者即是本觉。由本觉故发生正智。至究竟觉。一切智圆。本觉即是诸佛智母。有情智母者。有情由斯为众行本。故以本觉为智母矣。从此第三结为智体。

经。此即名为一切智体。

解曰。即此实相为智体矣。从此第二明佛智母。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佛智母。

经。诸佛未成佛与当佛为智母诸佛已成佛即为一切智未得为性已得为智。

解曰。诸佛未成佛者明在因也。与当佛为智母者。谓前实相即是本觉。因中本觉为无明覆。望后当果必正智圆。与自当佛为智因也。如如意宝垢秽暂时垢尽体圆。说初为母。诸佛已成佛即为一切智者明果德圆。觉解圆极即为智也。未得为性已得为智者辩因果也。因中障覆即为佛性。果德显现名一切智。问为复实相为缘生智。为复实相即为智母。答有二义。有说。实相体常不变因声诠显名言故熏。熏发识中本无漏种。从种起现证实相理。因彼缘彼正智得生。故说实相名为智母。有说。实相即是本觉。因中本觉有胜堪能。合未无明渐次微劣初地分显名为始觉。果位顿圆名一切智。说因本觉即为智母。法相法性幸而参详。从此第二明三乘性。

经。三乘般若不生不灭。自性常住。

解曰。言三乘者三乘之人。言般若者实相等也。不生不灭者明体常也。自性常住者。谓彼实相体不生灭不变易也。虽三乘者证解不同。论其智体等无异矣。从此第三总明觉性。

经。一切有情此为觉性。

解曰。岂唯诸佛及三乘人。不以巨细一切有情实相平等为觉性故。从此第三违文字相。于中分三。且初第一遣文字相。

经。若菩萨不着文字不离文字无文字相非无文字。

解曰。若菩萨者明修行人。不着文字者遣如言执。不离文字者不应拨无。无文字相者不应住相。非无文字者。谓离分别如文字修。一一文字皆得实相解脱智也。初离执有。次离拨无。次不住相。后顺解脱。从此第二遣修行相。

经。能如是修不见修相是即名为修文字者而能得于般若真性。

解曰。初之两句遣修行相。次之两句明顺文修。后之两句得般若性。从此第三结修般若。

经。是为般若波罗蜜多。

解曰。能如上者智随文字而证实相。是即名为至彼岸矣。从此第二结护果等。

经。大王菩萨摩诃萨护佛果护十地行护化有情为若此也。

解曰。此文结上果因两品。显别依总彰此胜德。无倒修习即护国也。从此第三问答理事。于中分五。一波斯匿王问。二世尊总答。三总徵所以。四别释一多。五结非一二。且初第一波斯匿王问。

经。波斯匿王白佛言真性是一有情品类根行无量法门为一为无量耶。

解曰。此下经文近明二谛。远结上也。如前长科。观如来品初九行经为总标问。从佛告下至此上结为问答也。此下至终即是第三总结上文。明前理事。文有远近义含通。为读者悉矣。真性是一者。标所证理。真如法性体是一也。言有情者。通诸圣凡一切有情也。言品类者。圣中三乘凡中六趣也。且如人中种类无数。况余界趣讵可测乎。言根行者根有三种。上中下根。行有顿渐利钝等异。言无量者通上四类。一者有情。二者品类。三根。四行。从宽向狭悉皆无量。标其多也。法门为一为无量者发二问也。如来所说般若之法。为如真性法门是一。为如有情法门无量耶。从此第二如来总答。

经。佛言大王法门非一亦非无量。

解曰。法门非一者。佛对根宜当病设药。一音演说随类各解故非一也。亦非无量者。当病之教虽等尘沙。随所证理非无量也。又以所证就有情心。一一门中皆得解脱故非一也。有情毕竟行无不修。障无不尽。至无上觉佛果圆满。非无量矣。从此第三总徵所以。

经。何以故。

解曰。何所以故非定一多也。从此第四别释一多。于中分二。一明法一多二明谛一二。初明一多中复分二。且初第一明法门多。

经。由诸有情色法心法五取蕴相我人知见种种根行品类无边法门随根亦有无量。

解曰。明非一也。由诸有情者总标类也。言色法者有色界中色差别也。言心法者三界之中心差别也。五取蕴相者合明色心也。取谓烦恼。执取生死故名为取。言取蕴者蕴从取生故名取蕴。从因为名。如草糠火。或蕴生取故名取蕴。从果为名。如花果树。或蕴属取故名取蕴。从属为名。如帝王臣。三界色心皆名取蕴。我人知见者明妄倒也。种种根行品类无边者如前悉也。法门随根亦有无量者。应病之药教等尘沙故。云随根亦无量矣。从此第二明非无量。

经。此诸法性非相非无相而非无量。

解曰。明其一也。此诸法性者即实性也。言非相者非十相也。非无相者。智所证故非如兔角毕竟无也。而非无量者。随证虽多。解脱之理一相一味非无量矣。从此第二明谛一二。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标见一二。

经。若菩萨随诸有情见二是即不见一二之义。

解曰。若菩萨等者。谓若菩萨不能亡相。见无所见而起分别。见实相一见有情多。故云二也。是即不见一二之义者。即是取相妄见一二不能悟解。真不违俗。随修证多解脱门多。俗不违真。实相体一万行归一。此之真俗一二义矣。从此第二释胜义谛。

经。乃知一二非一非二即胜义谛。

解曰。了知一二者了上一二也。非一非二者。了真非定一。了俗非受二。如上悟解即无分别胜义谛也。从此第三释世俗谛。

经。取着一二若有若无即世俗谛。

解曰。取着一二者。取相执着见一定一见二定二也。若有若无者。执俗定有胜义定无。此皆妄情世俗谛故。从此第五结非一二。

经。是故法门非一非二。

解曰。是故等者。可以虚心融其妙旨。是故法门非一非二。破情计也。自上三门境智文字及法门者。由依说听如文字修。悟解法门非一非二。从浅至深明二谛故。从此第二明佛同说。于中分三。一明佛同说。二明功德多。三明受持胜。初明同说文分为二。且初第一标佛同说。

经。大王一切诸佛说般若波罗蜜多我今说般若波罗蜜多无二无别。

解曰。显同说也。从此第二明受持等。

经。汝等大众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即为受持诸佛之法。

解曰。一者受持二读三诵四如说行。四法行也。即是受持一切诸佛所说之法。非唯世尊独说法也。从此第二明功德多。于中分三。一标功德多。二明多佛说。三明少况多。且初第一标功德多。

经。大王此般若波罗蜜多功德无量。

解曰。此般若等者。摄此一部能诠所诠总名般若。人不唯尔。尘沙教法皆名般若。功德无量者。般若功德犹如虚空不可量矣。从此第二明多佛说。文须分二。且初第一明能说多。

经。若有恒河沙不可说诸佛是一一佛教化无量不可说有情是一一有情皆得成佛是诸佛等复教化无量不可说有情亦皆成佛。

解曰。若有恒沙等者明多佛也。是一一佛者化多成佛也。是诸佛等者复化多佛也。此上三重喻说。诸佛所有数量唯佛能知。显能说多。从此第二显所说多。

经。是诸佛等所说般若波罗蜜多有无量不可说那庾多亿偈说不可尽。

解曰。是诸佛等者明各说般若也。有无量等者明所说多也。此上所明。于前般若所有功德有尔所佛。各各说有尔所偈。赞般若德说不可尽。从此第三明少况多。

经。于诸偈中而取一偈分为千分复于十分而说一分句义功德尚无穷尽何况如是无量句义所有功德。

解曰。于诸等者。明取一偈分为千也。复于千等者。明说一分尚无穷尽。何况等者。况多佛说无量句义。所有功德而能测量。从此第三明受持胜。于中分二。初明受持胜。后当得菩提。初文复二。且初第一明受持胜。

经。若有人能于此经中起一念净信是人即超百劫千劫百千万劫生死苦难。

解曰。明一念信超多劫苦。从此第二明等诸佛。

经。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所得功德即与十方一切诸佛等无有异。

解曰。何况等者彰持说胜。即与等者同诸佛说。诸佛所说文句甚深。显书写等皆佛所说。人虽胜劣教理无差。所有功德等无异矣。从此第二当得菩提。

经。当知此人诸佛护念不久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曰。诸佛护念者显法胜也。当得菩提法力修行也。从此第三闻法获益。

经。说是法时有十亿人得三空忍百万亿人得大空忍无量菩萨得住十地。

解曰。依本记者。一得三空。即三贤位三假空也。二得大空。即登地也。三得十地。随地增进皆蒙益也。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二终


上篇:仁王经疏

下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代宗皇帝製 皇矣至觉,子于...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序 朝请郎飞骑尉赐绯鱼袋晁说之撰 陈...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

新译仁王般若经陀罗尼念诵仪轨序 大兴善寺翻经沙门慧...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神宝记序 易于通经难于作记。欺佛也...

法华宗要

法华宗要 元晓师撰 将欲解释此经。略开六门分别(初述...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卷第一(并序)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问...

佛说盂兰盆经疏

佛说盂兰盆经疏上 充国沙门宗密述 始于溷沌。塞乎天地...

观无量寿经义疏

无量寿经序 胡吉藏撰 夫法身虚玄非名相之形。净刹妙远...

佛说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失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

【注音版】药师佛圣诞祝仪

本祝仪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大鱼事经

佛说大鱼事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

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上(一名阿阇世王品) 西晋月氏三...

【注音版】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序 御製 大朴既散,有为遂作。名...

常当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

如果选择逃避,问题永远都解决不了

位和尚问洞山良价禅师:「寒暑来的时候,要躲到那里去...

过年杀生听高僧怎么说

春节将至,民间有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杀只鸡等民谣谚...

心力跟地藏菩萨妙定相合,所求之愿都能满足

你得至心念地藏菩萨,把自己的心跟地藏菩萨的心转成一...

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

有个小孩子,在读小学的时候,他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

贪念恶念感召生死轮回苦

佛住在波罗奈国鹿野苑时,一日早晨到城里托钵,看见一...

花饰比丘的因缘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带领弟子去应供,斋毕,大众正静默...

出离心对净土宗的修习非常重要

在发菩提心之前首先要发起出离心,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

常把惭愧放心头,有三大好处

惭愧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并没有惭...

李炳南居士《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1.西方极乐世界从什么地方去? 从心上去。这个问题必...

【推荐】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去做不该做的事

在整部《楞严经》的理论篇当中,佛陀主要是告诉我们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