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六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六上

天台智者大师说

○第六明感应妙者,上来四妙名为圆因,三法秘藏名为圆果:境妙究竟显,名毗卢遮那;智妙究竟满,名卢舍那;行妙究竟满,名释迦牟尼。三佛不一异、不纵横,故名妙果。《释论》云:「稽首智度无子佛」者,果地圆极非复因位,故称无子。果智寂照,有感必彰,故明感应妙也。即为六:一、释感应名。二、明相。三、明同异。四、明相对。五、明麁妙。六、明观心。

释名又三:一、释名。二、四悉檀帖解。三、料简。释名者,《正法华》云:「无数世界广说经法」,世尊所为感应如是,今故用为名。而经中机语、缘语,并是感之异目,悉语众生,且从机释义则易见,缘感例可解。

机有三义:一者、机是微义。故《易》云:「机者,动之微,吉之先现。」又《阿含》云:「众生有善法之机,圣人来应也。」众生有将生之善,此善微微将动,而得为机。若将生善为机,此结为促;今明可生之善,此语则宽。如弩有可发之机,故射者发之,发之则箭动,不发则不前;众生有可生之善,故圣应则善生,不应则不生。故言机者微也。二者、《古注楞伽经》云:「机是关义。」何者?众生有善有恶,关圣慈悲,故机是关义也。三者、机是宜义。如欲拔无明之苦,正宜于悲;欲与法性之乐,正宜于慈,故机是宜义也。

次明应者,亦为三义:一者、应是赴义。既言机有可生之理,机微将动,圣人赴之,其善得生,故用赴而释应。二者、应是对义。如人交关,更相主对,若一欲卖,一不欲买,则不相主对;若卖买两和,则贸易交决,贵贱无悔。今以众生譬买,如来譬卖,就机以论关,就应以论对,故以对释应也。三者、应是应义。既言机是于宜,宜何等法?应以慈悲之法,是善恶所宜。悲则宜救苦,慈则宜与乐。随以何法,应其所宜,故以应释应也。

二、明四悉檀帖释者,机应各有三义,即四悉檀意也。若微以释机,赴以释应者,是赴乐欲之心也。何但心善可生名之为欲,如草木无心,亦称可生、欲生、将生,故知赴此善生,是随乐欲,即世界悉檀明机应也。若关以释机,对以释应,更相对当。以悲对其苦机、以慈对其善机者,即是随对治悉檀以明机应也。次以宜释机,以应释应者,即是为人、第一义也。宜以如此等法,与其机感相宜,宜生事善,即为人悉檀;宜生理善,即是第一义悉檀也。

三、料简者。

问:

何意于理善称第一义悉檀耶?

答:

理善明生,理闇必灭,终不理恶灭,方始理善生,故于理善称第一义悉檀也。若事善生,事恶未必去;事恶去,事善未必生。事是隔别,对治悉檀正是药病相对,故不于中开第一义悉檀,其意在此。

问:

众生机,圣人应,为一为异?若一则非机应,若异,何相交关而论机应?

答:

不一不异。理论则同如,是故不异;事论有机应,是故不一。譬如父子天性相关,骨肉遗体,异则不可;若同者,父即子,子即父,同又不可;秖不一不异而论父子也。众生理性与佛不殊,是故不异;而众生隐如来显,是故不一,不一不异而论机应也。又同是非事非理故不异,众生得事,圣人得理;又圣人得事,凡夫有理。故论异(云云)。

问:

为用法身应?为用应身应?若应身应,应身无本何能应?若用法身应,应则非法。

答:

至论诸法非去来今,非应非不应而能有应;亦可言法应,亦可言应应。法应则冥益,应应则显益。分别冥显有四义。如后说(云云)。

第二明机应相者,约善恶明机相,约慈悲论应相。若善恶为机,为单?为共?解者不同。或言单恶为机,引经云:「我为断一切众生疮疣重病。」又云:「如有七子,然于病者心则偏重,如来亦尔,于诸众生非不平等,然于罪者心则偏重。」又云:「如来不为无为众生而住于世。」又无记是无明,终属恶摄,此即单以恶为机。或单以善为机,引《大经》云:「我观众生,不观老少中年贫富贵贱,有善心者即便慈念。」此则单善为机。或云,善恶不得独为机。何者?如金刚后心即是佛,众善普会善无过此,此何得为机耶?虽云佛佛相念,此是通语,而无拔无与,故知单善不得为机。单恶不得为机者,如阐提极恶不能感佛,《大经》云:「唯有一发不能升身」,即是性德理善。此是通机终不成感也。或取善恶相带为机者,从阐提起改悔心,上至等觉,皆有善恶相带,故得为机。是故约此善恶明其相也(云云)。

次约慈悲以明应相者,或单以慈为应,经云:「慈善根力象见师子,广说如涅槃(云云)。」或单以悲为应,如《请观音》,或游戏地狱大悲代受苦;或合用慈悲为应。何者?良以悲心熏于智慧能拔他苦,慈心熏于禅定能与他乐。下文云:「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论云:「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岂是水银真金单能涂色像耶?当知慈悲合论应也。

问:

众生善恶有三世,何世为机?圣法亦有三世,何世为应?过去已谢,现在不住,未来未至,悉不得为机,亦不得为应,云何论机应耶?

答:

若就至理穷覈三世,皆不可得,故无机亦无应。故经言:「非谓菩提有去、来、今,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以四悉檀力随顺众生说。或用过去善为机,故言:「我等宿福庆,今得值世尊。」又如五方便人,过去习方便者,发真则易,不习则难,是故以过去善为机。或可以现在善为机,故言:「即生此念时,佛于空中现。」或可以未来善为机,未生善法为令生故,又如无漏无习因而能感佛也,故《大论》云:「譬如莲华在水,有已生始生未生者,若不得日光,翳死不疑;众生三世善,若不值佛,无由得成(云云)。」恶亦如是,或以过去之罪,今悉忏悔;现造众恶,今亦忏悔。未来之罪,断相续心,遮未来故,名之为救。何者?过去造恶,障现善不得起,为除此恶,是故请佛。又现在果苦报逼迫,众生而求救护。又未来之恶,与时相值,遮令不起,故通用三世恶为机。应亦如是,或用过去慈悲为应,故云:「我本立誓愿,欲令得此法。」或用现在慈悲为应者,一切天人修罗,皆应至此,为听法故,未度令度也;又用未来为应者,即是〈寿量〉中,未来世益物也。亦如〈安乐行品〉中云:「我得三菩提时,引之令得,住是法中。」若通论,三世善恶皆为机;别论,但取未来善恶为正机也。何者?过去已谢,现在已定,秖为拔未来恶,生未来善耳。

问:

若未来为正机者,四正勤意云何?

答:

此已属通意!今更别答者,秖为过去恶遮未来善,故勤断过去恶;秖为过去善不增长,增长者即是未来善也。是故四正勤中,言虽过去,意实未来(云云)。

问:

未来未有,佛云何照?

答:

如来智鉴,能如是知,非下地所知。仰信而已,何可分别!

问:

为是众生自能感?由佛故感?如来自能应?由众生故应?

答:

此应作四句:自、他、共、无因,破是性义悉不可。无此四句故,则无性。无性故,但以世间名字,四悉檀中而论感应能所等。而能应属佛,所应属众生;能感属众生,所感属佛。若更翻叠作诸语言,世谛名字则乱,不可分别。虽作如此名字,是字不住,是字无所有故,如梦如幻(云云)。

问:

既善恶俱为机者,谁无善恶?此皆应得益耶?

答:

如世病者延医,而有差不差。机亦如是,有熟不熟,则应有远有近。

三、明机感不同者,即为三意:一、就四句论不同。二、就三十六句论不同。三、就十法界论不同。但众生根性百千,诸佛巧应无量,随其种种得度不同,故文云:「名色各异,种类若干,如上中下根茎叶等,随其种性,各得生长。」即是机、应不同意也。

今略言为四:一者、冥机冥应。二者、冥机显应。三者、显机显应。四者、显机冥应。其相云何?若过去善修三业,现在未运身口,藉往善力名此为冥机也。虽不现见灵应,而密为法身所益。不见不闻而觉而知,是名为冥益也。二冥机显益者,过去殖善而冥机已成,便得值佛闻法,现前获利是为显益。如佛初出世,最初得度之人,现在何甞修行?诸佛照其宿机,自往度之,即其义也。三、显机显应者,现在身口,精勤不懈,而能感降。如须达长跪,佛往祇洹,月盖曲躬,圣居门阃。如即行人,道场礼忏,能感灵瑞,即是显机显应也。四者、显机冥应者,如人虽一世勤苦,现善浓积而不显感,冥有其利,此是显机冥益。

若解四意,一切低头举手,福不虚弃,终日无感,终日无悔。若见喜杀寿长,好施贫乏,不生邪见;若不解此者,谓其徒功丧计,忧悔失理。《释论》云:「今我疾苦,皆由过去;今生修福,报在将来,正念无僻。」得此四意也。

二、就三十六句论机应不同者,前冥显互论略举四句。若具足辨者,用四机为根本,所谓冥机、显机、亦冥亦显机、非冥非显机。冥是过去,显是现在,冥显是过现,非冥非显是未来。如佛为阐提说法(云云)。于一句中,复为四句:所谓冥机冥应、冥机显应、冥机亦冥亦显应、冥机非冥非显应;余三机亦如是,四四即成十六句。机既召应,应亦有十六句。一机而感四应,一应而赴四机,机应各为十六,合成三十二句。就前根本四句,便是三十六句机应也。

三、就十法界论机应不同者,秖约一人身业机具三十六,约三业即有一百八机。约三世、三业,则有三百二十四。一界既尔,十法界即有三千二百四十机应不同。就自行既尔,化他亦然,合则六千四百八十机应,此就历别十法界。如此,若就十法界交互则增九倍,都六万四千八百机应也。

四、明机应相对者,即有四意:一、明诸有苦乐与三昧慈悲相对。二者、机关等相对。三者、三十六句相对。四者、别圆相对。

诸三昧相对者,诸机乃多不出二十五有;诸应乃多不出二十五三昧。

地狱有,有善恶之机,关无垢三昧慈悲之应。论其恶者,即有黑业、恶见、思恶、尘沙恶、无明恶;论善,则有白业善,即空善、即假善、即中善,是名地狱机也。无垢三昧慈悲为应者,初修无垢三昧,观地狱界。因缘观慈悲,即空观慈悲,即假观慈悲,即中观慈悲。以因缘观时,悲拔地狱黑业苦。以因缘观时,慈与白业乐。以即空观时,悲拔见思苦;以即空观时,慈与无漏乐。以即假观时,悲拔尘沙苦;以即假观时,慈与道种智乐。以即中观时,悲拔无明苦;以即中观时,慈与法性乐。是为地狱有善、恶之机,以关无垢三昧慈悲之应。拔苦与乐,相对义也。

二者、机关相对者,地狱界中黑业之恶,有微义、有关义、有宜义。如此三机,即关无垢三昧时,慈悲有赴义、有对义、有应义。地狱白业,亦有六义相对,即空、见思、尘沙、无明等。善恶皆具六义相对(云云)。

三者、三十六句相对者,地狱黑白业具有冥机冥应、冥机显应、显机显应、显机冥应,即关无垢三昧慈悲,冥显四应,赴于地狱。见思、即空,尘沙、种智,无明、中道等,皆具四机、四应相对(云云)。又地狱有冥显三十六机,即对无垢三昧三十六应(云云)。

四者、别圆相对者,若地狱有历别之机,三昧应即历别。若有圆普之机,三昧应亦圆普。若历别机起,三昧别应,一有业谢,余有业未必谢;三恶思尽,余有思未必尽;地狱道种智明,余有未必明;地狱佛性了了,余有未必了了。若作圆机、圆应者。地狱自在业未究竟,余有亦未究竟;一有见思未尽,余有亦未尽;一有道种未明,余有亦未明;一有佛性未了了,余有亦未了了。一有了了,余有亦了了;乃至一有业自在,余有业亦自在。分别地狱机、应相对如上说。余二十四有机、应相对,例亦如是。

问:

颇有善机恶应、恶机善应,偏机圆应、圆机偏应不?

答:

无方适时,亦有此义。《净名》云:「或时现风火,照令知无常。」即恶应于善也。妙庄严信受邪恶,三菩萨应为妻子,即善应于恶。圆机偏应者,一切智愿犹在不失,不失即圆机;教声闻法,即偏应也。偏机圆应者,先引三车,后与一大。领解云:「无上宝聚,不求自得。」即其义也。拔乐与苦,例此可知(云云)。

第五明麁妙者,即为三意:一、明机之麁妙。二、明应之麁妙。三、明开麁显妙。

一、机麁妙者,如乐间地狱,此乐因微善故。《立世毗昙》云:「人养六畜,饮饴温清者,在热地狱得冷间,寒地狱得温间。」若从此义,乐间得论十法界机。阿鼻无乐间则无事善,云何具十?然阿鼻有性善不断故。又近世虽无事善,远劫或有,恶强善弱,冥伏未发,若遇因缘,发亦何定。是故阿鼻得具十机。即判麁妙,九界机为麁,佛界机为妙。麁机召方便应,此机有熟、未熟;方便应有浅、有深。机熟者,被应;未熟者,未应。应浅深者,如从无间得之于间,出地狱至畜生,出畜生至鬼,出三恶至人天,出人天至二乘等,悉是机之生、熟,应之浅、深,悉属麁机摄。

妙机召究竟妙应,妙机亦有生、熟;妙应亦有浅、深。如慈童女在于地狱,代人受罪即得生天,此乃妙机浅、熟,近在乎天耳。其余例可知。

二明应有麁妙者,圣人慈悲誓愿,愿持于行,如物有胶,任运与机相着。故慈善根力,手出师子。若无誓愿,虽观苦、乐,不能拔、与。以慈力故,随机麁、妙,先熟先应,后熟后应。三藏、通教等圣,亦得有应,但是作意神通,譬如图写,经纪乃成,覈论无本。何者?灰身灭智,无常住本,约何起应?若别接通,别惑未断,亦不得应,纵令赴物,皆名麁应也。若别、圆两教,初心伏惑,未能有应。初地、初住三观现前,证二十五三昧。法身清净,无染如虚空,湛然应一切,无思无念随机即对。如一月不降,百水不升,而随河短长,任器规矩,无前无后一时普现,此是不思议妙应也。又如明镜,表里清澈,一像千像,无所简择,不须功力,任运像似,是名妙应。此是相待论感应妙也。

三开麁显妙者:若九界机麁,一界机妙;未得法身应麁,得法身应妙者,诸大乘经《华严》等,明麁妙相隔,二乘不闻不解,如痖如聋。《无量义经》明麁妙,从一理出生无量麁妙机应;一理为妙,生出无量为麁。此则从妙出麁,隔而未合。今经无量还为一,此则开权显实,秖麁是妙。何者?本显一理,作诸方便;方便即是真实。故云:凡有所作,唯为一事,未曾暂废。譬如三草、二木,秖是一地所生,即是同源机一。一雨所润,即是同受应一。愚者未解,谓草木四微,永非是地;智者了达四微生秖是地变,四微灭秖是地还,岂有草木而非于地耶!此即开权而显实,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九法界机,皆佛界机;四圣之应,无非妙应也。

第六明观心(云云)。

○第七明神通妙者,此为四意:一、明次第。二、名数。三、同异。四、麁妙。来意者,前论机应,止是辨其可生、可赴之相;若正论化用益他,即是三轮不思议化:谓身轮、口轮、他心轮。〈普门品〉但有二文,而兼得三意。「游于娑婆世界」即是身轮;「而为说法」即是口轮。如见莲华大,知池水深;若见说法大,则知智慧大。故两轮兼示他心轮也。又化他多示两轮,示心轮少。从多但二,故无心轮。经言:「其见闻者,悉皆得度」也。示身轮者,即是示药树王身、如意珠王身。示口轮者:即是示毒鼓、天鼓。此是慈悲熏于身、口,则有二身示现,二鼓宣扬。若示心轮,即是示随自意、随他意等也,亦是同于病行、婴儿行。上辨机感相关,而妙理难显,应须神通发动,现于瑞相,密表乎理。世人以蜘蛛挂则喜事来,[鸹-口+(幻-ㄠ)]鹊鸣则行人至。小尚有徵,大焉无瑞?以近表远亦应如是。

二、名数者,诸经所出,名数不同。今且依六种:谓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如意身通、无漏等也。此六皆称神通者,如《璎珞》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心者,天然之心也。慧性者,通达无碍也。《毗昙》亦云障通,无知若去即发慧性也。当知天然慧性与六法相应,即能转变自在,故名神通。《地持.力品》云:「神谓难测知;通谓无壅碍。」此解与《璎珞》同。天心即是难测知义;慧性即是无壅碍义。然此六法修无前后、证无次第,用亦任时,故众经列次不同也。《释论》云:「幻术事是虚诳法,法于草木,诳惑人眼,物实不变。」神通不尔,实得变法,使物实变:如地有成水之理,水有成地之义。若金、银得火则融,水遇寒则结;火、寒是融、结法。结则实结,融则实融;若得天然慧性,则实能如此变用自在。所变水、火,令他实得受用,而非其果报,但是神通一时所作耳。

三、明神通不同者,鬼道报得通;人能服药亦得通;外道因根本禅亦发通;诸天报得通;二乘依背舍胜处一切处,修十四变化发得神通;六度菩萨因禅得五通,坐道场时能得六通;通教菩萨因禅得五通,依体法慧得无漏通;别教地前依禅发五通,登地发正无漏通,任运常照,不以二相见诸佛土。圆教通者,依今经及《普贤观》,以鼻、舌两根,以为六数。《菩萨处胎经》同:他心、宿命入意根摄。然经文明「鼻通」最委悉,取其互用无壅。舌根,取四辩无碍,能以一妙音遍满三千界,而不取知味,知味是报法。经云:「诸根通利,智慧明了」也。六根皆智慧,即互用意也。

今云六根之通,不因事禅而发,此乃中道之真。真自有通,任运成就,不须作意,故名无记化化禅。不别作意故名无记,任运常明如阿修罗琴;化复能化,故言化化。中道真通,任运如此,与余通异。论其修习,皆缘实相常住之理。文云:「得是常眼根清净。」既言是常,即本性清净;常性无垢染。《毗昙婆沙》云:「六入殊胜,本自尔故。」《鸯掘》云:「所谓彼眼根,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见。」乃至耳、鼻、舌、身、意,皆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闻、知等也。彼者于佛为自,于众生为彼;众生谓为无常,于如来是常也。减修者,依禅而修,名为减修;依实相修,名无减修。不见佛性,名不了了见;若见佛性,名了了见。又见实相理,名了了。识法界事,名分明也。

见有二种:一、相似见。二、分真见。相似者,如六根清净中辨。论其真见,如《华严》所明,佛眼、耳、鼻、舌、身、意也。此经中亦明真身通相:所谓普现色身,示一切众生所喜见身,即是外身通也;现身如琉璃,十方诸佛悉于身中现,即是内现身通也。眼、耳、鼻、舌等,内、外示现,亦例如此。是则圆教神通,异于前辨(云云)。

问:

若以六根为六通者,云何功德有增减?

答:

《大论》四十云:「鼻、舌、身,同称觉;眼称见;耳称闻;意称知。」三识所知为一;三识所知为别。而三识助道法多,故别说;三识不尔,故合说。又三识但知世间事,故合说;三识亦知世间亦知出世间,故别说。又三识但无记法,三识或缘善、恶、无记等;又三识能生三业因缘,故别说也。若例此义,三根种种义强,故有千二百功德。三根力弱故但八百功德者,盖一途别说,非经圆意。《正法华》「功德正等等千」。

今经显六根互用,将三根足二百,向三根而互用耳。自在无碍能等,如《正法华》说。能缩,如身眼鼻之八百;能盈,如耳舌意千二百。经云:「若能持是经,功德则无量,如虚空无边,其福不可限。」互用之意彰矣!

四、明麁妙者,若言神通度物,非但变己身同其正报,亦变己国土同其依报。如《缨珞》云:「起一切国土应,起一切众生应」也。若应同正报者,即是示为十法界像也;若应同依报者,即是同十界所依处也。若应同四恶趣者,用观恶业慈悲熏无记化化禅,应作地狱等形质:黑发缠身、猴猨鹿马、大鹫鵽鸟、修罗等像,各各皆见,同其事业。若应人天身者,是用观善业中慈悲熏无记化化禅,作善道身:如后身菩萨,正慧託胎,堕地七步,盥洗手足,杨枝自净,纳妃生子,厌世出家,乃至天像亦复如是,各各皆见,同其事业。若应作三藏二乘者,是用析空慈悲熏无记化化禅:起老比丘像,共僧布萨律仪规矩,各各皆见同其事业。若应通教者,是用即空慈悲熏无记化化禅,作体法应:观无生习、应苦空等,悉不可得,各各皆见,同其事业。

若应别教者,是用即假即中慈悲熏无记化化禅,起渐顿应:示修恒沙佛法,各各皆见,同其事业。若应圆教者,是用即中慈悲熏无记化化禅,起圆顿应:示修一中无量、无量中一,皆各各见,同其事业。如是应同正报,不可称计,可以意知,不可以言尽(云云)。若得此意,往望渐、顿。

五味教中用神通者,乳教所用神力,若多若少,但表两意:一麁、一妙。三藏用神力,若多若少,但为一麁。方等用神力,若多若少,三麁一妙。般若用神力,若多若少,二麁一妙。此经神力,若多若少,唯为一妙。所以〈序品〉中瑞相有十,咸皆表妙也:「地皆严净」表理妙。「放眉间光」表智妙。「入于三昧」表行妙。「天雨四华」表位妙。「栴檀香风」表乘妙。「四众咸有疑」表机,「见万八千土」表应,此二明感应妙也。「地六种动」表神通妙。「天鼓自鸣」及「而为说法」,表说法妙。「天龙大众欢喜」,表眷属妙。「又见佛子修种种行」,表利益妙。此用神变,若少若多,俱表妙也。文云:「今佛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现希有事,是妙神通也。

若应同依报者,有两意:若国土苦乐,由于众生,非佛所作,佛但应同而已。若作折伏摄受者,佛鉴机缘,或作苦国、或作乐国,苦乐由佛,不关众生。

今且释初意:《大论》云:「有国土纯声闻僧,或国土纯菩萨僧,或菩萨声闻共为僧。」或净、或秽,何故差别?皆由乘、戒缓急。若戒缓乘亦急亦缓者,即是秽土,以声闻菩萨共为僧。以戒缓故,五浊土秽;乘亦缓故,是开三乘;乘亦急故,是显一乘,娑婆是也。戒急乘亦缓亦急者,净土也。戒急故,土无五浊;乘亦缓故,开三乘;亦急故,显一,安养是也。乘缓戒急者,即是净土,纯声闻为僧,此可知也。戒缓乘急,即是秽国,纯菩萨为僧,此亦可知。净秽差别,悉由众生,高下苦乐,不关佛也。

若作伏摄义者,国由于佛,不关众生。佛以观恶慈悲,与无记化化禅合,起于秽国,折伏摄受四趣众生也。以善业慈悲,与无记化化禅合,折伏摄受两趣众生也。佛以折空六度等慈悲,与无记化化禅合,或起于秽国、或起净国,折伏摄受声闻、菩萨两界众生也。佛以体空慈悲,与无记化化禅合,或起净国、或起秽国,折伏摄受通教声闻、菩萨两界众生也。佛以历别慈悲,与无记化化禅合,或起秽国、净国,折伏摄受别界菩萨众生也。佛以即中慈悲,与无记化化禅合,或起净国、或起秽国,折伏摄受圆界菩萨众生也。如是种种为国不同,皆由如来神力转变。

今将此依正转变,待三教作意神通,悉名为麁。譬如图画,尽思竭力,终不似真,名之为麁。若明镜写容,任运相似,名之为妙。方便神通,譬如麁画;中道任运,即对即应,譬于净镜,故为妙也。

就无记化化禅所作神变,自论麁妙。若为九界众生,用方便神力,作净作秽,若广若狭,悉名为麁。若为佛法界众生,用真实神力,作净作秽,若广若狭,悉名为妙。如经:放眉间光照万八千土,及三变土田。比余经神力,何足为多?但为开发大事,故言妙也。

又约五味论麁妙者,乳教一麁一妙,酪教一麁,生苏三麁一妙,熟苏二麁一妙,法华一妙。

又诸经妙同麁异,麁有二种:一、难转麁;二、易转麁。易转者,于诸经中已得为妙。难转者,今于《法华》,无复两麁,但有一妙。唯一大佛事因缘,曾无他事,假同九界神通。众生,自谓他事;于佛,常是佛事。客作自谓贱人;长者审知是子。此即相待神通妙也。

又诸经诸麁神通、隔妙神通者,今经皆开权显实,同妙神通,是名绝待明妙神通。此略记,不周悉也。

○第八说法妙者,诸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有因缘故,亦可说示。前药、珠二身,先以定动,今毒天二鼓,后以慧拔,演说一乘,无三差别,皆悉到于一切智地。其所说法,皆实不虚,是故次说法妙。即为六意:一、释法名。二、分大小。三、对缘同异。四、判所诠。五、明麁妙。六、明观心。

释法名者,三世佛法虽多无量,十二部经收罄无不尽。先出达摩郁多罗,有七种分别:体一、相二、制名三、定名四、差别五、相摄六、料简七。

体一者,经以名味章句为体,经无不然,故体一也。

相二者,长行直说,有作偈赞颂,两种相别。何者?以人情喜乐不同,有好质言、有好美语,故相别有二也。

制名三者,修多罗、祇夜、伽陀,三部就字句为名,不就所表。授记等八部,不就所表,又不就字句,从事立称。方广一部,名从所表。何者?修多罗等三部,直说法相,可即名以显所表。如苦集灭道,依名即显所表,故就名以为名也。授记等经,所表之法,不可但以言说,要寄事方乃得显。如授记经,从事为名,止明行因得果道理,理託事彰,事以言辨。如《法华》中,与声闻授记,彰一切皆当得成佛。寄授记以彰所显,故名授记经。无问自说经者,圣人说法皆待请问,然亦为众生作不请之师,故无问自说。又佛法难知,人无能问,若不自说,众则不知。为说不说,又复不知为说何法,故无问自说,乃所以彰所说。甚深唯证,是以寄无问自说,以彰所显也。因缘经者,欲明戒法,必因犯彰过,过相彰现方得立制,此亦託因缘以明所显也。譬喻经者,法相微隐,要假近以喻远,故以言借况,寄况以彰理也。本事、本生经者,本事说他事,本生说自生,因现事以说往事,託本生以彰所表,名本事经。託本生以彰所行,名本生经也。未曾有经者,说希奇事,由来未有者,未曾有也。示法有大力,有大利益,託未曾有事,以彰所表也。论义经者,诸部中言义隐覆,往复分别得明所显,寄论义以明理也。故授记等八经,从事立称。方广一部从所表为名者,方广之理,虽以名说,而妙出名言。虽寄事以彰,然不可如事而取,故不就名不就事,就所表以为名也。

定名有四,修多罗名线经。经体是名字,而名从况喻。祇夜、偈陀,当体为名。授记、无问自说、论义等三经,体事合目。自余从事也。

差别者,修多罗有九种。经云:从如是至奉行,一切名修多罗。是则修多罗名通而体总,皆名为经,故名通。就文字经体分为十二部,故体总也。

第二、就总修多罗中,随事分出十一部,即对十一部,余直说法相者,是别相修多罗。

三者、论义经,解释十一部经,是则十一部为经本。当知论所解释,前十一部皆是修多罗。又《杂心》中〈修多罗品〉,亦对论以经为修多罗。又如婆修槃驮解提婆〈百论〉,论为经本,亦名论为修多罗。又经云:除修多罗,余四句偈以为偈经。即对四句偈经,余长行说者是修多罗。又云:祇夜名偈颂修多罗。即对祇夜颂偈,所颂即是修多罗也。又如分别三藏,以敷置理教为修多罗,对别毗尼、阿毗昙也。又如经说,从佛出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对十二别教,以通教为修多罗,是九中、初二偈亦是也。

偈陀者,有四种。如言《法华》有阿閦婆等偈,《涅槃》二万五千偈。是则偈经,复是通总。若四句为偈,一字一句,得名为经。非一字一句,皆名为偈。但以圣言巧妙,章句成就,数句为偈,故通得名偈。二、除修多罗余四句为偈。三、偈中重颂者,名祇夜,当知不重颂偈,名为偈经。四、如修多罗通总,随事剋分,别为异部,以直说为修多罗。当知偈中亦随事剋分,若授记因缘等,别为异部,以不随事,直尔偈说,名为偈经。

祇夜者,名为重颂。颂有三种:一、颂意。二、颂事。三、颂言。颂意者,颂圣意所念法相及事。若颂心所念法相,则名偈陀经。若颂心所念授记等事,则随事别为异经。颂事,谓授记等事,亦随所颂事,别为异经。颂言者,若颂随事之言,随事别为异经。若颂直说修多罗者,名为重颂祇夜经也。

授记者,果为心期名记,圣言说与名授。授记有二种:若与诸菩萨授佛记莂,是大乘中授记。若记近因、近果,是小乘中记也。

无问自说有二种:一、理深意远,人无能问。二、非不可问,但听者宜闻,佛为不请之师,不请之师不待问自说也。

方广有二种:一、语广。二、理广。

相摄者,就修多罗中出十一部。若偈与直说,相对言之,修多罗中得出九部,但无二偈。偈陀中得出十部,但无直说修多罗也。祇夜中得出九部,无修多罗,亦无偈经也。

料简有无(云云)。

释法名者,上起教中已说。今标名互有不同,翻译多异。今依《大智论》标名者:一、修多罗,此云法本,亦云契经,亦线经。二、祇夜,此云重颂,以偈颂修多罗也。三、和伽罗那,此云授记。四、伽陀,此云不重颂,亦略言偈耳。四句为颂,如此间诗颂也。五、优陀那,此云无问自说。六、尼陀那,此云因缘。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八、伊帝目多伽,此云如是语,亦云本事。九、阇陀伽,此云本生。十、毗佛略,此云方广。十一、阿浮陀达摩,此云未曾有。十二、优波提舍,此云论议。

部者,部别各有类从也。经者,外国云修多罗,此云线经。线能贯穿,经能经纬,言能持法,如线如经。然《阿毗昙杂心》中,说修多罗五义者,乃是彼论师解义,非翻名也。世俗亦对纬名经,而训经为常。如物经亘始终,始终时别,而物无改异,不改异故,名之为常。

修多罗者,诸经中直说者,谓四《阿含》,及二百五十戒,出三藏外诸摩诃衍经直说者,皆名修多罗也。

祇夜者,诸经中偈,四、五、七、九言句,少多不定,重颂上者,皆名祇夜也。

和伽罗那者,说三乘、六趣、九道劫数,当得作佛。若后尔所岁,当得声闻、支佛。后尔所岁,当受六趣报,皆名授记。夫授记法,面门放五色光,从上二牙出,照三恶道。下二牙出,照人天。光中演说,无常无我,安隐涅槃。遇光闻法者,三途中身心安乐,人中癃残者差,六欲天厌患欲乐,色天厌禅乐。光照十方,遍作佛事,还绕七匝,从佛足下入,是记地狱道。[跳-兆+专]入、髀入、脐入、胸入、口入、肩间入、顶入者,是记佛道。《论》不见记修罗光,当是开鬼道出修罗,从容在于髀脐之间耳。

伽陀者,一切四言、五言、七、九等偈,不重颂者,皆名伽陀也。

优陀那者,有法佛必应说,而无有问者,佛略开问端。如佛在舍婆提毗舍佉堂上,阴地经行,自说优陀那。所谓无我、无我所,是事善哉!是名优陀那。又如般若中,诸天子赞须菩提所说,善哉!善哉!希有世尊,难有世尊,是名优陀那。乃至佛灭后,诸弟子抄集要偈,诸无常偈作〈无常品〉,乃至〈婆罗门品〉,皆名优陀那也。

尼陀那者,说诸佛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修多罗中,有人问故为说是事;毗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

阿波陀那者,与世间相似,柔软浅语。如《中阿含》长譬喻,《长阿含》大譬喻,亿耳、二十亿耳譬喻等,无量譬喻皆名阿波陀那。

伊帝目多伽有二种:一者、结句。言我先许说者,今已说竟。二者、更有经,名一目多伽。有人言:因多伽目多伽,名出三藏及摩诃衍,何等是?如净饭王强逼千释令出家,佛选堪得道者五百人,将往舍婆提,令离亲属。身子、目连教化,初中后夜,专精不睡,以夜为长。后得道还本国,从迦毗罗婆林五十里入城乞食,觉道路为长。时有师子,来礼佛足,为三因缘说偈(云云),说此三事本因缘,故名一目多伽也。

阇陀伽者,说菩萨本曾为师子,受猕猴寄,攫脇肉贸猴子。于病世作赤目鱼,施诸病者。或作飞鸟,救于泫溺,如是等无量本生,多有所济,皆名阇陀伽也。

毗佛略者,所谓《摩诃衍般若经》、《六波罗蜜经》、《华首》、《法华》、《佛本起》、《因缘云》、《法云》、《大云》,如是等无量诸经,为得阿耨三菩提故,说此毗佛略也。

阿浮陀达摩者,如佛现种种神力,众生怪未曾有。放光动地,种种异相,皆名阿浮陀达摩也。

优波提舍者,答诸问者,释其所以,广说诸义,如是等问答解义,皆名优波提舍也。佛自说论义经、迦栴延所解,乃至像法凡夫人如法说者,亦名优波提舍经也。

二、明分法大小者,此经指九部为入大之本,则九部是小,三部是大,盖别语耳。通而为言,小亦有记莂六道因果。又《阿含》中亦授弥勒当作佛记,岂非授记经?亦有自唱善哉!无问而说。声闻经中,以法空为大空,故《成论》中云:「正欲明三藏中实义。」实义者空,是《阿毗昙》所不申,而《成论》申于空。空即广经。当知小乘,通具十二部也。故《涅槃》云:「先虽得闻十二部经,但闻名字,不闻其义。今因《涅槃》得闻其义。」又云:「先虽得闻十二部经,我意犹谓故不如是《大涅槃经》。」《大品》亦云:「魔作比丘,为菩萨说声闻十二部经。」有经言:「大小乘各具十二部。若信六部通大小乘,不信六部互不相通。」按此者,即是大小俱有十二部也。但是小乘中说,非大乘之义。故别让三存九。何者?小乘灰断,无如意珠身,故无广经。假令以法空为广说之文,小乘根钝说必假缘,无天鼓任鸣,少无问自说,虽有授记,记作佛少。又《涅槃》第七云:「九部中,不明佛性,是人无罪。」例此而言,十二部中不明佛性,是人有罪。有人言:大乘九部,除因缘、譬喻、论义,大乘人根利,不假此三。斯亦别论。通语大乘,何得无此三经耶?有经言:「小乘但让广经一部,有十一部。」无方广者,大乘说如来是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正理为方,包富为广。又理融无二,亦名为等。声闻中所无,但十一部耳。若言小乘定有九,不应复有十一部;既取十一,亦通有十二。为缘别说,或让三、或让一,以判大小乘(云云)。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六上(终)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六下

天台智者大师说

三、明对缘有异者,缘即是十因缘法所成众生,而此众生皆有十界根性,熟者先感。佛知成熟、未成熟者,应不失时。若众生解脱缘未熟,不可全弃,对此机缘,止作人天乘说,不作修多罗等名。故天竺外典,无十二部名,亦无其意。此间儒道,亦无斯名,意义皆阙。若法身为王,示十善道,亦不滥用此名。故《地持》中说种性菩萨,能自熟又能熟他。有二乘种性及佛种性者,随法熟之,无种性者,以善趣熟。善趣熟者,即是其义。种性熟者,如下说。若深观行者,妙得其意,以邪相入正相,用无碍辩,约邪经外典,作十二部义,胡为不得?而非正对缘说也。

次约十因缘所成众生,有小乘根性,对此机说通,则十二;别则或九、或十一(云云)。若对十因缘所成众生,有菩萨机者,不作别说,但明十二部经。

今总论如来对四缘,说十二部法,有两种四教不同:

一者、就隐、显共论四教:隐即秘密教,显即顿、渐、不定教。秘密既隐,非世流布,此置而不论。若对四法界众生,通说十二部,别说或九部、或十一部,名渐法说也。若对两法界众生,通说十二部,此说顿法也。或对四法界,或对两法界,或作别说、或但通说,此说不定法也。

二者直就显露渐教中更明四教者,即是三藏、通、别、圆也。三藏教直对三法界,别说或九、或十一。通教对四法界,通说十二部法也。别教对两法界,通说十二部法。圆教对一法界,通说十二部法。前以无记化化禅,与诸慈悲合,示现身轮:或为国师、道士、儒林之宗,父母、兄弟,乃至猴猨鹿马,同事利益不可称说。今口轮说者,例如前用诸慈悲,熏无记化化禅,种种不同,百千万法不可说。不可说故,龙宫象负,渧海研山,八万四千法藏,不可穷尽。虽复无崖,以十二部往收,罄无不尽也。

四明所诠者,若委论其意,出四教义中,今略引诠意。若说人天乘,诠界内思议之俗,永不诠真。若为渐教人,别说九部、十一部,乃至通十二部者;初、正诠思议之俗谛,傍诠思议之真谛;中、正诠思议之真谛,傍诠思议之俗谛;后、正诠不思议之真谛,傍诠不思议之俗谛也。乃至双诠不思议之真俗(云云)。若说顿十二部者,正诠不思议之真,傍诠不思议之俗。若说不定者,此则不可定判其诠。

若约渐中四教明诠者:三藏正诠思议真,傍诠思议俗。若为三藏菩萨者,正诠思议俗,傍诠思议真。若通教二乘,正诠思议真,傍诠思议俗。若为通教初心菩萨,同二乘;若为后心菩萨,正诠于俗,傍诠于真。若为别教初心,正诠界内之真俗,傍诠界外之真俗。若为中心,正诠界外之真俗,傍诠界内之真俗。若为后心,双诠界内外之真俗。若为圆教,初、中、后心,圆诠界外不思议之真俗(云云)。

五、明麁妙者,即为五:一、约理。二、约言。三、约所诠。四、约众经。五、正约此经。

一、就理妙者,一切诸法无非中道,无离文字而说解脱。文字性离即是解脱,一切所说即理而妙。譬如龙雨雨,而处处不同,或水、或火、或刀杖,理亦如是,理具情乖顺耳,乖故为麁,理顺为妙。

二、约言辞者,如佛得道夜至泥洹夕,常说般若,常说中道,而一音演法,随类异解。一音巧说,是则为妙;异类殊解,自有麁妙。

三、就所诠者,若对六道众生说人天乘者,此诠有为,能诠、所诠俱麁。若对钝根三藏五门,诠于生灭四谛理,此则能诠、所诠俱麁。若通教体法五门,比于三藏析门,体门能诠虽巧,而所诠犹是真谛,所诠亦麁。若别教五门,能诠为麁,所诠中道为妙。若圆教五门,能诠、所诠俱皆是妙也。

四、就众经者,《华严》诠别、诠圆。三藏诠偏。方等四种诠。《般若》三种诠。《法华》唯一诠。又诸经诠妙,与《法华》不异,而带麁诠,麁诠不得合妙,是故为麁;《法华》不尔,佛平等说,如一味雨。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纯是一诠。又云:昔毁呰声闻,而佛实以大乘教化。又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此则融麁令妙。如此两意,异于众经,是故言妙。譬如良医,能变毒为药。二乘根败,不能反复,名之为毒。今经得记,即是变毒为药。故《论》云:「余经非秘密,法华为秘密」也。复有本地圆说,诸经所无,在后当广明(云云)。

五、正就此经明妙十二部者,如修多罗名直说,今经直说中道佛之智慧;不说六道、二乘、菩萨等法,唯说佛法,故直说为妙。

祇夜妙者,重颂长行中道之说耳,故知祇夜亦妙。

伽陀者,如龙女献珠,喜见说偈,孤然特起。此偈明于刹那顷便成正觉,称叹于佛成菩提事。喜见孤起,叹佛容颜甚奇妙,故知孤起伽陀妙也。

本事妙者,即是二万佛所教无上道,不教余事,即是本事妙也。

本生妙者,明十六王子,生身生为王子,法身生为佛子,即是本生妙也。

因缘者,结缘覆讲大乘,系珠不论小乘人天等缘,是名因缘妙也。

未曾有妙者,天华地动,二眉间光,三变土田等,是不可思议未曾有事妙也。

譬喻妙者,经题以法譬为名,譬于开三显一,何曾譬于余事?即譬喻妙也。

优波提舍妙者,身子问佛,佛答诸佛智慧门。龙女、智积问答,论法华事。智积云:「我见释迦经无量劫,方成菩提。不信此女,须臾成佛。」此执别疑圆。龙女云:「佛自证知。」以圆珠献佛,此以圆答别。此即提舍妙也。

无问妙者,如文云:「无问而自说,称叹所行道,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说佛智慧。」又「宿世因缘,吾今当说」,即是无问妙也。

授记妙者,授三根佛记,皆安住实智中,为天人所敬,即授记妙也。

方广妙者,其车高广,智慧深远等,即是方广妙也。

当知此经,从初直说,乃至优波提舍,十二意足,而皆是妙,此即待麁明说法妙也。

开麁显妙者,昔十二、十一、九部不说实者;今无别实,异昔不实。昔但言广,不明理广;今开言广,即理广也。开昔之异,显今之同,即是绝待明说法妙也。

第六、欠观心(云云)。

○第九、眷属妙者,就此为五:一、明来意。二、明眷属。三、明麁妙。四、明法门。五、辨观心。

所言次第者,若无说而已,说必被缘,缘即受道人也。已受道故,即成眷属。譬如父母遗体,揽此成身,得为天性。天性亲爱,故名眷;更相臣顺,故名属。行者亦尔,受戒之时,说此戒法,授于前人,前人听闻,即得发戒,师、弟所由生也。禅亦如是,授安心法,如教修行,即得发定,是为我师,我是弟子。慧亦如是,说诸法门,转入人心,由法成亲。亲故则信,信故则顺,是名眷属也。他土余根皆利,随所用尘起之,令他得益。此土耳根利故,偏用声尘。故二万佛时,教无上道。十六王子,覆讲《法华》,从是已来,恒为眷属。世世与师俱生,或人天眷属,或三乘眷属,或一乘眷属。故身子云:「今日乃知真是佛子。」昔教五人得真无漏,名佛子。菩萨不发真,名为外人。于《法华》发大乘解,自称昔日非真佛子。今说一实之道:从闻、悟、解,法身得生。从佛口生,是闻慧中法身生。从法化生,是思慧中法身生。得佛法分,是修慧中法身生。三慧成就,是真佛子,定于天性,得成眷属。故次说法之后,而明眷属妙也。

二、明眷属者,又为五种:一、明理性眷属。二、明业生眷属。三、明愿生眷属。四、明神通生眷属。五、明应生眷属。

一、理性眷属者,众生如佛如,一如无二如,理性相关,任运是子。故云:「我亦如是,众圣中尊,世间之父。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此是理性,不关结缘、不结缘,皆是佛子也。

二、业生眷属者,但众生理论皆子,而饮他毒药,有失心者、不失心者。不失心者,拜跪问讯,求索救护,与药即服,故于大通覆讲,说《妙法华》,得结大乘父子。其失心者,虽与良药而不肯服,流浪生死,逃逝他国。即起方便:或作三藏结缘,说生灭之法;或作通教结缘,说无生之法;或作别教结缘,说不生生恒沙佛法;或作圆教结缘,说不生不生一实相法。若信、若谤,因倒、因起,如喜根虽谤,后要得度。结缘已后,以二十五三昧为二十五有,说三谛法而成熟之。或于中间得度、或于今未度,虽复得度、未度,皆是眷属。今三藏佛,于分段国,出家成道。往日三藏之缘,或得度、或未得度。得度之者,灰身灭智,不复论生缘。未度者,来牵分段:昔殷重信顺,今为亲识受道;昔汎汎信顺,今为疎外受道;昔时拒谤,今为怨家受道。甘露初降,先得服甞,早断分段,得出生死。如大象捍群,俱证解脱,如五佛子之流,虽是异姓,则是法亲内眷属也。若不得道,虽是宗族,名外眷属。佛于其人,则无利益。若入灭度,不复更生,此人缘尽,传付后佛也。

三、愿眷属者,先世结缘,虽未断苦,愿生内眷属中、或怨家等,因之受道。若得道者,成法内眷属;不得者成,法外眷属。若佛灭度,此人无益,传付后佛也。

四、神通眷属者,若先世值佛,发真见谛,生犹未尽,或在上界,或在他方。今佛,分段作佛:或以愿力、或以通力来生下界;或为亲、中、怨,辅佛行化,断余残惑,而出三界。若残惑未尽,值佛入灭,亦自能断,或待后佛(云云)。三藏不说界外生,今以大乘意望之。昔值佛得度,三界生尽,受变易身,缘牵分段,非是业生,但是愿通。愿通云何异?约自报力名神通,约教名誓愿。神通生者,本受报处,犹有报身,以身通力,分形来此;若愿生者,报处无身,愿力下生耳。三藏不说断结,誓愿受生死身,不约此教论愿;通教则有誓扶余习而生分段,依通明愿,于义为便。此等未得法身,故全无应生眷属。三藏眷属竟。

往昔结无生缘者,或已得道、或未得道,佛于分段作佛。未得道者,当处即有业生;上界向下,即有愿通两生。分别愿通,如前说。横从他土来者,即有愿通;竪从方便来者,亦有愿通。通教未得法身,故无应生眷属也。

往昔曾结别教缘者,中间同事说法,种种教诏,成熟未熟。佛今在分段作佛。未得道者。当处即有业生;上界向下,得有愿通。横从他方,得有愿通。竪从方便来,亦有愿通。竪从实报来者,得有应生,无明先破,已得法身之本,能起应入生死。此则异前(云云)。

往昔结圆教缘者,中间调熟,或得道、或未得道,今于分段作佛。先缘牵来,差别不同。若未得道,当处有一。上界向下,有二。他方横来,有二。方便来,亦二。实报来,有一。例如前(云云)。

问:

法身惑除理显,何故受生?

答:

应身受生,其意有三:一为熟他。二为自熟。三为本缘。

一熟他者,秖为业生,善根微弱,不能自发。诸菩萨等,先虽得度,愍彼迷闇,慈力起应入二十五有,而作师导,引诸实行,令向佛所。若得真道,成内眷属,同于应生。若得似道,同于愿通;不得真似,令增进胜业。皆使利益,无有唐捐。如《华严》中,说佛初託胎,法身菩萨皆侍卫下生,如阴云笼月,散降余胎,为亲、中、怨,引诸业者。当知,诸眷属非生死人。摩耶是千佛之母,净饭是千佛之父,罗睺罗千佛之子。诸声闻等,悉内秘外现,示众有三毒,实自净佛土,诸亲族等,皆是大权法身上地。岂有凡夫,能怀那罗延菩萨耶?复次,外道怨恶,抗拒诽谤,当知皆是法身所为。何者?转轮小善,出世无怨,岂有无上法王怨仇满路?若于佛起恶,恶道受罪,何得灼然生生相恼?龙象蹴踏,非驴所堪。调达是宾伽罗菩萨,先世大善知识。阿阇世是不动菩萨。萨遮尼犍是大方便菩萨。波旬是住不思议解脱。故《华严》列众,明诸天、龙、鬼神悉住不可思议法门。如是等,若亲、中、怨、好、恶、逆、顺,皆是法身,先是法内眷属,今作应生眷属。若亲、中、怨、好、恶、逆、顺,未得法身,先虽结缘,为犹在法外,同称愿业等眷属。诸余经典,非不明此权利益众,咸谓是实内、实外、实好、实恶、实逆、实顺,故经云: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今经,佛自开近权、显远实,开诸眷属迹权、显本实。故文云:「今当为汝说最实事。」是名应生眷属,熟他故来也。

二、为自成来者,法身菩萨进道无定,或从生身进道、或从法身进道。故下涌出菩萨云:「我亦自欲得此真净大法。」〈分别功德品〉中明增道损生,即其义也。

三、为本缘所牵,本从此佛初发道心,亦从此佛住不退地。佛尚自入分段施作佛事,有缘之者何得不来!犹如百川应须朝海,缘牵应生亦复如是。

若别说者,业生在分段;愿生、通生在方便;应生在寂光。通论一处,具有四种如实报,已得法身,能起应作四种眷属。就圆结缘者,虽未断惑,自有三种眷属。就得道者,即是四也。别眷属,亦四可知。通、藏结缘,三种可知。虽无应来之应,得论感应之应,就所应得名,四义宛足。

问:

下方涌出,妙音东来。如《大经》中召请十方诸大菩萨集娑罗林,大师子吼,于四眷属,此是何等?

答:

是神通来,非神通生。是应来,非应生。是大誓愿相关,非愿生。是因缘相召,如下方闻声、妙音见光,是诸佛大事业来,非业生。业生者,不能业来;业来,非是业生。愿通生者,不能愿通来;愿通来者,亦能愿通生,亦能应来。应来,亦能应生(云云)。

三、明麁妙者,若三藏根性眷属,此性下劣,昔结此缘,缘亦浅小,中间以法成熟,成熟盖少。若来生佛国,作内外眷属,业愿通等,乃至应来影响三藏佛者,皆麁眷属也。通、别根性,乃至内、外,虽巧别有异,准例可知,皆麁眷属也。此经说诸众生,悉是吾子,非客作人。论其理性,无非是子,是名理性眷属妙。往昔覆讲,结缘系珠,二万亿佛,教无上道。经云:「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若众生无佛性者,教以佛道,过则属佛。若众生皆有佛性,迷惑不受教,过属众生。一切有心皆当作佛,阐提不断心,犹有反复,作佛何难?二乘灰灭,灭智则心尽,灰身则色尽,色心俱败,其于五欲无所复堪,而能世世遇之尽教佛道,此则中间成熟妙。今于法华普得作佛,此希有事,最上医王变毒为药,能治败种无心成佛,此则内外眷属妙。譬如临阵争勳,前锋第一。佛说诸教,収罗众生,而灰心二乘处处不入,于法华忽然得入,故《涅槃》遥指八千声闻得授记莂,如秋收冬藏,更无所作。若《法华》不悟佛性,《涅槃》不应遥指。若众生本无佛性,往昔结缘,不应教以佛道。原始要终,佛性义明,可以意得。

今问《华严》师顿极之教,说一切众生有佛性不?若其有者,二乘何不闻经授记作佛,那忽如聋如痖?若言二乘本有佛性,而怱怱取小,如阉本根,本根已败,为可治?为不可治?若可治,何故不治?若不可治,那得复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知《华严》所不能治,是方便之说。《法华》能治,是如实之说。能治、难治,此处则妙。

所谓结缘妙、成熟妙、业生妙、愿生妙、应生妙、内眷属妙、外眷属妙,能受妙道、影响妙事,是故称妙。若将此意,约五味者:乳教,有别、圆两眷属,一麁一妙;酪教,但一麁;生苏,三麁一妙;熟苏,二麁一妙;法华,无麁但妙。是名相待明眷属妙也。

又开麁显妙者,诸经明麁眷属,皆不见佛性。今《法华》定天性审父子,非复客作,故常不轻深得此意,知一切众生正因不灭,不敢轻慢。于诸过去佛,现在若灭后,若有闻一句,皆得成佛道,即了因不灭;低头举手,皆成佛道,即缘因不灭也。一切众生,无不具此三德,即是开麁显妙,绝待明眷属妙也。

四、明法门眷属者,此如「普现菩萨问净名居士:父母、妻子、亲戚、眷属、吏民、知识,悉为是谁?奴婢、僮僕、象马、车乘,皆在何所?净名答云:方便为父,智度为母,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此生。法喜为妻,慈悲为女,善心诚实男,毕竟空寂舍,弟子众尘劳,随意之所转,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此法门以为眷属。若尔者,法门不同,深浅有异。

若三藏法门,观真为实、观假为权,以此二智满,即名为佛。佛即导师,慈悲六道即是女,令他善顺真谛名为男。得此法时喜,名此为妻。此心中修诸波罗蜜道品等,即是善知识也。

若通教中法门眷属者,观诸法如幻、如化,体达即空为实。分别四门,同异为权。于此二智生解,名导师。慈爱众生为女,令生善直心为男,行六度道品为知识。是为通教中法门眷属(云云)。

若别教法门恒沙眷属,真俗合为权,智是父,中实理为母。无量慈善、无量道品、诸波罗蜜通达无滞,道种智分明,观机识药,即是别教中眷属。故《无量义》云:「诸佛法王父,经教夫人母,和合出生诸菩萨子。」《十住毗婆沙》云:「般舟三昧父,大悲无生母,一切诸如来,从此二法生。」《宝性论》云:「大乘信为子,般若以为母,禅胎大悲为乳母。诸佛如实子。」

阐提谤大乘障,外道横计身中有我障,声闻怖畏生死障,支佛背舍利益众生障;菩萨修四法为对治:修信、修般若、修虚空定首楞严定、修大悲,得清净法界,到彼岸,见如来性,生如来家,是佛子也。既道见如来性,生如来家,当知用如来为父也。无量法门,不可说不可说,皆能生佛子(云云)。

若圆教法门明眷属,自行三谛、一谛为实。化他一谛、三谛为权。随情一谛、三谛为权。随智三谛、一谛为实。从此不思议生解,一心具万行之善为男,无缘大慈为女。开佛知见生喜为妻,非净非垢等中道、道品、六波罗蜜为善知识。如是等实相,圆极法门以为眷属。初住之中,便成正觉;能八相化物,即是导师。前来诸法门既麁,生诸导师亦麁。今法门眷属既妙,所生导师亦妙也。

用此意历五味教者:乳教一麁一妙。酪教但有一麁。生苏有三麁一妙。熟苏有二麁一妙。《法华》但有一妙。待麁意竟。

诸经妙者自妙、麁者自麁。今经非但妙者为妙,亦无复有麁,絓是前来诸麁,悉皆决了,为一平等大慧妙法门也。绝待意竟。

五、观心眷属者,即为六:一、爱心;二、见心;四则四教也。

爱心眷属者,无明为父,痴爱为母,出生烦恼之子孙。以贪着、忆想,欲得心中法门,魔鬼便入。如媚女思想,邪媚媚之。行人亦尔,忆想偏邪,邪物得入,以鬼力故,或生权解,或生实解。邪解生,故鬼导师生,起鬼慈善,着邪法喜,行邪六度道品,得邪辩,心明口利,说诸法门,即爱心眷属也。邪相既利,发得四见,见心推画,作诸法门。心所见处为实,同他为权。心起爱为女,心分别为男。如是心中,修六度为道品,是名见心眷属。何者?此之见爱,不识己心苦、集,妄谓道、灭!不知字与非字,如虫食木,偶得法门之名,有名无义,岂非爱见耶?若能观心,识爱见心皆是因缘生法;无常生灭,即有四番观心眷属。如《中论》偈云:「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仍于四观,各明眷属,准前可知。

判五观心为麁,后一观心为妙。又决麁论妙,人尚不自识己爱见心是因缘生,何能识因缘心,即空、即假?尚不识空、假,何能魔界即佛界,于见不动,修三十七品耶?今观爱即是法性,观见不动,修三十七品,魔界见界即是佛界,于非字中而能知字,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于一切法无不是妙。

明事眷属,伏听学文字人;明法门眷属,伏行教人;明观心眷属,伏观心坐禅人。三种法门,并过其闻见(云云)。

○第十、功德利益者,秖功德利益,一而无异;若分别者,自益名功德,益他名利益(云云)。此为四:一、利益来意。二、正说中利益。三、流通中利益。四、观心中利益。

一、利益来意者,诸佛所为,未甞空过。《释论》云:「佛入王三昧,前放光度前者,后放光度后者。」譬如网鱼,前获、后获,见光闻法,皆不唐捐。《净名》云:「法宝普照而雨甘露。」即身口两益也。《华严》、《思益》并云:放光破悭、破瞋、破痴等。具如彼说。今经四大弟子,领佛开三显一之益。佛言:如来复有无量功德,汝等说不能尽。譬如大云起于世间,譬形益也。兴雷耀电,譬神通益也。其雨普等,譬说法益也。而诸草木各得生长,即是四种眷属,皆沾七益。故次明利益妙也。

二、正说利益,又为三:先、论远益。次、论近益。三、论当文益。

远益者,即大通佛所十六王子,助化宣扬,双击毒天二鼓。善生有浅深,惑死有奢促。始人天善,终至大树,浅益也。始初心最实,终后心最实,深益也。始破不善,终破尘沙,奢死也。始破无明,终亦破无明,促死也。死之奢、促,是毒鼓之力;善生浅、深,天鼓之力。故文云:破有法王,出现于世,随众生欲,而为说法。即二鼓之文义也。破有义如前说。

说法益义,今当说,略为七益:一、二十五有果报益,亦名地上清凉益。二、二十五有因华开敷益,亦名小草益。三、真谛三昧析法益,亦名中草益。四、俗谛三昧五通益,亦名上草益。五、真谛三昧体法益,亦名小树益。六、俗谛三昧六通益,亦名大树益。七、中道王三昧益,亦名最实事益。若二十五有因果益,堪为业生眷属。若真谛三昧体析益,堪为愿生眷属。若俗谛三昧五通六通益,堪为神通眷属。若中道王三昧益,堪为应生眷属。私谓应有四双、八益,直是开前、合后,故言七益。若开后合前,亦是七益;前后俱开,即是八益,所谓中道次第益,中道不次第益。若前后俱合,则是六益(云云)。

已略说七益竟,今更广开为十益:一、果益。二、因益。三、声闻益。四、缘觉益。五、六度益。六、通益。七、别益。八、圆益。九、变易益。十、实报益。

果益者,即二十五有果报益也。有八大地狱:谓阿鼻、想、黑绳、众合、叫唤、大叫唤、焦热、大焦热。一一各有十六小狱为眷属,合一百三十六所。此正地狱,在地下二万由旬。其傍地狱,或在地上、或在铁围山间。傍轻正重,重者遍历百三十六,中者不遍,下者复减。其中众生,常为热苦所逼,不可具说,闻者惊怖。《四解脱经》称为火涂,初入初出,两时可化。其中罪人,宿世善根,可发关宜。而为圣人赴对应之,或蒙光照、或注雨灭火、或调达婆薮开示说法,热闷甦醒,身体清凉,获冥、显两益,诸苦得息。八寒氷,谓阿波波等,亦有百三十六所,乃至得冥、显两益,温煖适身,是为地狱果上得清凉益也。

畜生者,略有三种:水、陆、空。陆有三品:重者土内,不见光明;中者,山林;轻者,人所畜养。彊者伏弱,饮血噉肉,怖畏百端。《四解脱经》称为血涂。其中众生,先世善根,可发关宜。圣人赴对应之,得无所畏,获冥、显两益,是为畜生果上清凉益也。

饿鬼者,或居海渚、或在人间山林中、或似人形、或似兽形。重者饥火节焰,不闻浆水之名;中者伺求荡涤,脓血粪秽;轻者时薄一饱,加以刀杖驱逼,塞海填河。《四解脱》称为刀涂。其中众生,先世善根,可发关宜。圣人赴对应之,手出香乳,施令饱满,获冥、显两益,是为饿鬼果上清凉益也。

阿修罗者,或居半须弥岩窟、或大海边、或大海底。与诸天为憾,恒怀怖畏,雷鸣谓为天鼓,龙雨变成刀剑。此中众生,先世善根,可发关宜。圣人赴对应之,软言调伏,获冥、显两益,是为阿修罗果上清凉益也。

四天下人虽果报胜劣,俱有生、老、病、死,同是轻报泥犁。其中众生,先世善根,可发关宜。圣人赴对应之,令所离得离,所求得求,获冥、显两益也。

六欲天者,地天别有修罗斗战之难,通有五衰死相苦等地狱。其中诸天,先世善根,可发关宜。圣人赴对应之,令获冥、显两益也。

四禅、梵王、无想、那含等色天,虽无下界诸苦,而为色所笼。若命尽时,不乐入禅,风触吹身,唯除眼识,余皆有苦。其中诸天,先世善根,可发关宜。圣人赴对应之,令获冥、显两益也。

四空诸天,虽无欲色界等苦,如疮、如痈、如痴、如箭入体,成就细烦恼。其中诸天,先世善根,可发关宜。圣人赴对应之,令获冥显两益。

此清凉益,合而言之,盖由凡圣慈善根力;别而言之,本由菩萨初观二十五有所防之恶而起于悲,观二十五能防之善而起于慈,以此慈悲熏王三昧,不舍众生,赴对关宜,令得利益。

《大经》明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者,十番之一,意略如此也。

二番二十五有修因益者,夫自、他因果,各随义便,互举一边,说之则易。前果报益,处所、时节不同,不得一身备论诸益,从多人多处易显。若明因益,一人之心起无量业,其义易显。故约一人明二十五有因益也。云何因益?四因坏益,二十一因成益;或一因坏益,一因成益,二十三亦成亦坏益。

若无戒自制,纵其身口,作四趣业,名地狱人。若舍恶持戒,名见天人。但禁戒严峻,遇缘动退,则恶业还兴。或四重五逆,焚毁塔寺,此心生时,恶起戒没,是业熟成,必堕恶道。欲离此心,成就戒、善,此有可发关宜之机,感无垢三昧赴对应之。恶心豁破,地狱因息,得冥显两益(云云)。今人虽入道场忏悔,恶心不转,则恶业不坏。恶业不坏,得绳不断,罪不得灭也。

若悭贪謟媚,邀射名闻,内无实德,欲人称美;此恶起戒伏,堕于鬼中。若无惭愧,负债不还,无恭敬心,憍慢瞋忿,贪婪饕餮;此恶起戒伏,堕畜生道。若嫉贤妬能,为胜他故而修福力,蛆毒恶心,方便坠陷,惊怖于他;是恶起戒伏,堕阿修罗业。欲离此三恶心,成就戒善,善有可发关宜之机,圣用赴对应之。恶心豁破,戒善完具,此名四趣因坏、人天因成,获冥显两益。此约人道修因,作此释耳。

若约诸趣,欲出地狱入畜,欲出畜入鬼,欲出鬼入修罗,欲出修罗入人道,皆传传有因。因成业转,此例可知(云云)。

若坚持五戒,兼行仁义,孝顺父母,信敬惭愧,即是人业。人业有四品:上、中、下、下下。若就果报,阎浮提为下下。若就入道,郁单越为下下。或时善心歇末,恶念唯强,善有可成,恶有可灭,关宜之机,圣用赴对应之。四恶趣坏,四品善成,获冥显两益(云云)。

若修持十善,任运无间,善心成熟即天业。故云:纯恶心无善念间者,即恶道业,果时纯苦故。善恶相间起即人业,人中果报苦乐相间故。十善任运成是天业,天中果报自然故。若修十善兼起护法心,即四天王业。若修十善兼慈化人,是三十三天业。若修十善,其心细妙任运成熟,行住坐卧不恼众生,善巧纯续,是焰摩业。若修十善兼修禅定摄心,麁住细住者,是兜率业;欲界定是化乐业;未到定破事障,是他化业;四禅是色界业;兼于慈悲喜舍,心数法中得定,是梵王业;灭心修无心定,是无想业。

问:

无想是邪见天,云何为机感?

答:

《大集》云:菩萨调伏众生多种,或邪或正,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云云)。

若旧云:圣人以两片无漏,夹熏一片有漏,练成无漏。今言:九次第定,熏修有漏成无漏,是那含业。四空定,是无色界业。

如是等二十一有,患自地之苦麁,欲修出要,所求不得,所舍不离;尔时即名,可发关宜之机,感二十一三昧慈悲之力,破其修因,令所离得去,所求得成,拔苦与乐,冥显两益。此如经文云:「小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而得生长。」是此益也。合而言之,盖由凡圣慈善根力;别而言之,本由菩萨初持二百五十戒,修根本等禅,于一一能防善法之中,皆起慈悲。慈悲本誓,熏王三昧,不舍众生,赴对关宜,各得利益。《大经》云:「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者,十番之二意,略如此(云云)。

三番、声闻利益者,若人厌患生死,以死受生,以生归死,劳累精神,轮转无际;贪欲自蔽,犛牛爱尾,不得解脱。故言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槃,尽诸苦际;既厌心内决,志求出离,为是事故,修声闻道。若持戒时,爱见罗刹,毁损浮囊,令戒不净。戒不净故,三昧不现前。既无戒定,无漏不发,是故一心修戒定慧,有可发关宜之机,感无垢等四三昧力加之,令四趣业不起,使戒清净。若均修定慧,慧若有定,慧不狂;定若有慧,定不愚,名之为贤,贤名隣圣。修此定慧,一心精进如救头然。愿乐禅慧,如渴思饮,而为二十一有漏业之所扰乱,若得诸三昧力加之,定发观明,四善根成就,伏道纯熟,一刹那转即便发真,成须陀洹,破二十五有见谛烦恼、八十八使。是为二十五三昧通加,令断见谛惑,而复兼除四思。故云:第十六心即入修道,是其义也。次入修道,若是超人,一时用十三昧力加之,破五下分思惟惑。若钝人,随其分分断思惑,则分分用三昧加之,尽三界惑,究竟真谛三昧益也。此中草利益。合而言之,盖由凡圣慈善根力;别而言之,由本慈悲,初观十法界中析空灭色之善,因起弘誓,熏王三昧,不舍众生,致有中草利益。《大经》明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者,十番之三,意略如此。

四番、缘觉利益者,若人宿善深利,在无佛世厌患生死,乐独善寂,观深因缘。文云:「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此人大福可发关宜,圣人赴对应之,使其华飞钏动,获冥显两益,悟支佛道。此犹属中草利益也。

五番、六度菩萨,观于四谛,行六度行。若行檀时,人从乞头、索眼、国城、妻子,心或转动,檀度不成,自知是恶。欲成檀善,可发关宜之机,蒙三昧力,伏其悭蔽,是破饿鬼有。蔽心既去,欢喜布施,如饮甘露。知有为法,危脆无常,是蒙心乐三昧,冥显之益也。尸罗若成,是伏毁戒蔽,破地狱有,是无垢三昧益也。忍成伏瞋蔽,破畜生有,不退三昧益也。禅成是伏乱蔽,破人有,是四三昧益也。精进成伏懈怠蔽,破修罗有,欢喜三昧益也。慧成伏愚痴蔽,破天有,十七三昧益也。六蔽是六道业,具出菩萨戒本。以伏六道业故,不为诸蔽所恼,得五神通,游于六道,成六度行。此即上草益也。通应如前,别而论之,由本观十法界事中善恶,而起弘誓,熏三三昧,不舍众生(云云)。

六番、通人益者,此是三乘共学人也。若乾慧地、性地、八人见地,即是用二十五三昧益。从薄地去至十地,用二十一三昧,加破思惑。又侵除无知,是名小树益也。总别慈悲,例前可知(云云)。

七番、别人益者,此是次第心中系缘法界,一念法界入十住,得真谛三昧益;入十行、十回向,得俗谛三昧益;入十地得中谛三昧益。此即大树之益。总别慈悲,例前(云云)。

八番、圆人益者,此是修三谛一实之理。一念法界,系缘法界。若历缘对境,举足下足无非道场,其心念念与诸波罗蜜相应,修四三昧观十种境。可发关宜,圣人赴对应之,豁然开悟。或似或真,得冥显两益。此是圆用二十五三昧圆加破二十五有,显出我性,得究竟实事之益也。

九番、变易益者,此是方便有余土人益也。前八番中,凡有四处或九处,谓声闻、缘觉、通教菩萨、别教三十心、圆教似解,止破见思,未除无明,无明润无漏,受方便生。故下文云:「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即是彼土入一乘也。」《胜鬘》云:「三人生变易土,谓大力罗汉、辟支佛、菩萨等。」《楞伽》云三种意生身者:一、安乐法意生身,此欲拟二乘人,入涅槃安乐意也。二、三昧意生身,此拟通教出假化物,用神通三昧意也。三、自性意生身,此拟别教修中道自性意也。通言意者,安乐作空意;三昧作假意;自性作中意。别、圆似解,犹未发真,皆名作意。故论云:「是时过意地,住在智业中。」若发真可是智业,未发真犹在意地。是人生彼,析法者钝;体法者利;别人已习假,又小利;圆人先即中,最利。既有利、钝之殊,于彼修学,即有次第、不次第两益。又是次第、不次第,用二十五三昧两应也。是为九人生方便国,始于彼土,见诸有我性,得最实益。若分别而言,谓方便土在三界外;若即事而真,不必在远。下文云:「若能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声闻众僧围绕说法。」即方便土意也。

十番、实报土益者,即实报土人益也。八番中有两人生方便土,又二人悉破无明见实相者,方得生彼。但无明重数甚多,虽三贤十圣住于实报,报未尽犹有残惑,更用王三昧四十一番益之。至于妙觉,竖穷横遍,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无明永尽,智慧圆足,故言不生不灭。又机感满足,利益究竟,故言不生不灭。若分别为言,谓实报在方便之外;若即事而真,此亦不远。文云:「观见娑婆,瑠璃为地,坦然平正,诸台楼观,众宝所成,纯诸菩萨,咸处其中。」即实报土意也。

若麁、妙机,若别、圆应,若净、秽土,若浅、深益,不出十番,包括法界,利益略周,大意可见,不俟繁文。是为大通佛所,毒鼓损生,闻有远近,死有奢促;天鼓增道,闻有远近。故令益有深、浅,致有业通愿,应诸眷属利益也。

问:

初番已破二十五有得益竟,则无有可破,更无益可论,何须至十番耶?

答:

初破二十五果报苦,获果报益。次破二十五因苦,获修因益。次破二十五有见思苦,得真三昧益。次破二十五空,令出二十五有假,得俗三昧益。次破二十五有有、空二边,显于中道王三昧益。次破方便有余土,出二十五假,得俗、王两三昧益。次破实报土,但深显王三昧益。三谛未了了者,益意不息,故有十番,其义如是。

问:

三谛独在极地,亦得通凡?

答:

如《大品》云:「众生色、受、想、行、识。」又云:「无等等色、受、想、行、识。」《仁王》云:「法性色,法性受、想、行、识。」《大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则从凡至圣,皆悉是有,即俗谛也。《净名》云:「众生如,弥勒如,贤圣如,一如无二如。」《大品》云:「色空,受、想、行、识空。若有一法过涅槃者,亦如幻、如化。」此则凡、圣皆空,即真谛也。《大经》云:「二十五有,有我不耶?答言:有我,我即佛性,佛性即中道。因缘生法,一色、一香,无不中道。」此则从凡至圣,悉皆是中道第一义谛。

问:

远论利益,经语还多。第一云:「从久远劫来,赞示涅槃道,生死苦永尽,我常如是说。」第二云:「我昔于二万亿佛所,教无上道。」第三云:「宿世因缘,吾今当说。」定据何文耶?

答:

第一文直云:「从久远劫来」,久远之言,信实杳漫,而未显本地,或据中间。第二直云:「昔曾二万亿佛所」,未判劫数,久近难明,将后文准望,似如近近。今论远益,取第三文,「以三千界墨,东过千界,乃下一点,点与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劫,复过是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用此明文,望二万亿佛所,始为昨日。从是已来,为结大乘之首,彼佛八千劫说经,十六王子八万四千劫覆讲。彼之经论文广时深,于时听众,或可当座已悟,或可中间化得,或可近来化得,咸至宝所,受法性身,为应生眷属。内秘外现,共熟众生,而作佛事。《净名》曰:「虽成道转法轮,而行菩萨道。」是此意也。于时听众未得真实益,若相似益,隔生不忘;名字观行益,隔生则忘、或有不忘。忘者,若值善知识,宿善还生;若值恶友,则失本心,是故中间种种涂熨。或多以大乘熟,或多以小乘熟。生方便者,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一乘,亦复皆令得至宝所,受法性身。而于彼国,被第九番、十番真实利益。如千世界微尘菩萨,即其流也。斯等已究竟于前,名久远利益。其中众生,于今有住声闻地者,更近论利益,如后说(云云)。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六下

 

上篇:妙法莲华经玄义

下篇:法华玄义释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大华严经略策

再刊华严略策序 大统国师尝栖託清凉圣境着华严疏数百...

金刚三昧经论

金刚三昧经论卷上 新罗国沙门元晓述 此经略开四门分别...

佛说盂兰盆经新疏

佛说盂兰盆经新疏 菩萨沙弥古吴 智旭 新疏 菩萨比丘...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一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入真言门...

入法界体性经

入法界体性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尔时,婆伽婆在王...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七知经

佛说七知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佛游于舍卫...

【注音版】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大乘法苑义林章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一 基撰 总料简章 第一总辨诸教....

佛说木槵子经

佛说木槵子经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游罗...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留支译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留支译本)...

礼法华经仪式

礼法华经仪式 一心顶礼十方法界常住三宝(拜起胡跪烧香...

比丘听施经

比丘听施经 东晋天竺三藏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佛...

【推荐】反省是智慧的源泉

人类的智慧从何而来?「反思」、「反省」是重要的源泉...

婚礼途中做了一件事,意外改变了后续的发展

现代人的结婚几乎都是自由恋爱下的结果,但在早期的社...

天耳通

从前,有一个叫耆婆的老先生,他会一种很特别的功夫,...

不要向鬼神外仙请教

因为我们本师已经入涅槃了,把三藏十二部教典留在世间...

生气对身体的伤害

每个人,几乎都知道心情不好,对身体是巨大的威胁!就...

杀生吃肉想出轮回,那是不可得的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

三十六计教出好儿女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长、老师常...

念佛能改变因果规律吗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比如一个人癌症本来该受报的,诚...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百丈怀海是福州籍的著名高僧,长乐龙泉寺为其剃度出家...

度众生现出家相最好

文中说到【以声闻居首者。其故何也。一因声闻。割爱辞...

为什么原谅他人过失是善法

问: 为什么原谅他人过失是善法呢。请一开示一下。 方...

外界的打扰来自我们的内心

有个小和尚学会了入定,可是每当入定不久,就感到有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