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学人的起信之路

大安法师  2013/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学人的起信之路

净宗起信,类分有二,即顿信与渐信。顿信者乃是宿世净土善根的发露。皆前世宿命作佛道,若他方佛故,菩萨非凡人。“宿世的信种外显为悲喜泪流,一念归投弥陀愿海,信愿持名若决江河,沛然莫御。此属顿信,一信永信,决定得蒙弥陀愿力加持,往生净土。 

顿信乃由般若善根所致,稀有难得。然渐信乃是多数众生所由之路。《观经》中,释迦本师应韦提希夫人之请,在宣说定善十三观之前,为令散动根机凡夫渐培净宗信根,慈悲自开三福之行。诚如经云:”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已曾供养诸如来,是故汝等闻斯义。“释迦本师随机施教,以种种方便发起我等众生的净宗信心。于上根利智如文殊师利、舍利弗等,称性和盘托出,俾令直下担荷;于下根劣智如吾辈末法凡夫等,曲垂方便,循循善诱,婆心恳切,殷勤劝勉,亦欲令我等凡夫悉入弥陀愿海而后已。 

渐信根机者从仰信契入最佳。仰信类分就人立信与就法立信二种。

其一,就人立信。净土念佛法门乃阿弥陀佛所肇立,由释迦本师金口所说。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满足大悲人,弥陀决无虚愿,释迦亦不会说诳语。当我们对自身贪瞋烦恼无力对治,对浩渺无际的生死大海深感怖畏,对水火二河中四五寸的狭小白道(喻念佛往生法门)亦半信半疑的时候,忽闻东岸释迦佛的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又西岸上阿弥陀佛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于此三面遇敌、别无退路时,吾人宜应一心唯信两土世尊的此遣彼唤,不顾身命,决定依循白道而行(喻信愿持名),由有两土世尊护念加持故,于水火二河(喻贪瞋烦恼)中,安然直过,须臾即到极乐西岸,永离三界六道一切诸难,亲炙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等诸上善人把手同行,庆乐无已。是为就人立信,成办净业。 

其二,就法入信。释尊一代时教,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净宗念佛法门乃弥陀肇立,释迦开演,文殊、普贤之所指归,马鸣、龙树、天亲之所弘赞,慧远、善导、永明、莲池、蕅益、印光诸祖师之所赓续力行。古今贤哲,若圣若凡,如万水无不朝东,似群星悉皆拱北,法尔自然地归投弥陀愿海。古圣先贤早已为我们遍研经藏,特地抉择出这不断惑业、横超生死的殊胜妙法。吾人仰信佛祖古德,依教奉行,即得现成受用。正如身婴疾苦,恭请良医诊脉,立即按方服药得愈。如不仰信良医,非得自己遍阅医书,知其药性病原,案病情斟酌药方,然后方肯服药,其危疾或在这一耽搁延误中,或转重、或死亡。念佛法门乃现成的灵丹妙药,入口即治。释尊悲心急救众生,唯恐不及,故无请自说念佛法门,俾令众生由仰信而取用佛德,疾速了生死、成佛道。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 

凡夫在渐信念佛法门的过程中,若有信愿持名一日一夜不断绝的修行,临终阿弥陀佛化现其身,接引此念佛人往生净土。若其人后复中悔,心中狐疑,不信有弥陀佛国,不信往生其国;虽尔者,其人续念不绝,暂信暂不信;其人寿命欲尽病欲终时,阿弥陀佛化现其身,令其人目自见之,口不能复言,但心中欢喜踊跃,心自悔过,续其善愿为本故得往生西方净土,不能得前至阿弥陀佛所,暂滞七宝疑城;忏除疑根,方得见佛闻法。证知吾辈凡夫无论信心的程度如何,皆宜执持弥陀名号。因为阿弥陀佛深知凡夫众生障深慧浅,对念佛妙法难以生起决定信心,故在因地启建四十八大愿时,预先将令众生启信的功德注入名号光明中。闻名触光,”莫不慈心欢喜踊跃者,皆令来生我国,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吾辈净业行人应随顺佛愿,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在弥陀光明照摄下,吾人的信根信力自然成就。称念佛名,久之业消智朗,于西方净土之确据,事理、性相、空有、因果等佛理,自有究畅了达之日,于时仰信即成智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决定往生的依据

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间家业儿女,决定可以...

中峰国师念佛文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三世诸佛,正此心佛。 六道众生,...

疑者,于诸谛理,犹豫为性

四烦恼六者:疑者,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

乳癌病人的往生故事

有一位是乳癌的病人。她跟先生离婚了,先生也得癌症,...

印光大师在家往生弟子——丁大定居士

丁大定居士,绍兴上虞人。寓杭州湖墅。家贫而寡,生二...

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念佛怎么办

按:印祖在《文钞》里讲信愿行中的持名正行,主要是从...

妄想之心周遍天地,却不知专心念佛

原文: 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

未得一心前,不萌见佛之念

于未得一心前,断断(绝对)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注音版】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修行有四种不退转

修行不退转有四种: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和毕竟不退...

不记得前生并不意味着前生不存在

问: 法师您好,我是一个愚昧的人,佛说有三世因果,人...

吃寺院的饭会欠十方债吗

问: 有师兄说不能吃东林寺的饭,吃了欠十方的债,这个...

佛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受苦众生

针对我们这些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的呢?...

【佛教词典】仙人鹿野苑

(地名)即鹿野园。在迦尸国。法显佛国记曰:复顺恒水...

【佛教词典】触指

(杂名)印度之俗,上厕以左手之第四指第五指洗肛门,...

修行贵在无生,发愿往生岂不违背无生之义

【原文】 客问天如老人曰:修行求出生死,故贵无生。慕...

一心念佛,切忌三心二意

今天才正月初十,大多数人都还在享受新年的欢乐,你们...

好言一句贵千金

一个喜爱足球的女孩,考了许多年都没有被足球队录取。...

现在人学佛不得力的原因

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

念佛法门乃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

一、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如来一代时教,智慧深广如大海...

香欲的过患

庚三、明香欲过患 这个香是鼻根所对的境界。 三、诃香...

《美国人饮食指南》概要

美国农业部和卫生与公众服务部1月31日联合发布新版《...

慧远大师示现的三个修行特点

慧远大师身上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就是持戒精严,尊...

「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系

问: 金刚经所说的,无我是什么?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

莹珂法师与自觉法师往生的故事

有的人念佛成就了,就想早点走。比如宋代的莹珂法师。...

极乐在现前一念心中全体具足,为何却感觉不到

问: 西方极乐世界在现前一念心中全体具足,可弟子却感...

无心才能心安

最近广钦老和尚一百零五岁诞辰,朋友找我去演讲,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