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都是罪

大安法师  2016/08/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都是罪

那谈死亡问题,生命的终结一定要从他的一生的过程去谈,那一生的过程要从他的根性、造业的程度去谈,所以首先地藏菩萨就对佛来开显阎浮提众生的习性。我们这些众生有时候也会自我分析,自我拷问,但是我们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对自己的生命状况、根机特点不一定认识得那么清楚。所以《地藏经》有一个特点,他是立体性地来看,我们看不清楚自己。站在佛菩萨的那个界面来观照我等众生,站在阎罗王的立场来看我们这些众生,站在种种的鬼神的层面来看我们这些众生。所以透过这些其他的立场来反观我等众生,可能我们对自己会认识得更清楚一点。

那地藏菩萨就谈到,我观察阎浮提众生是什么情况呢?菩萨观察众生都不是看表面现象了,我们这些众生看人都会被表面现象迷惑,那真实的情况就是他举心动念是什么。这里地藏菩萨很坦诚地告诉我们,我们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都是罪。可能我们自己是不好意思承认这一点,或者有一种自欺的倾向是回避这一点。我们对这句话一定要担荷,我们举心动念都不干净,都是罪恶。然而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如果碰到危难之际,他逼得没办法,可能是学点佛,修点善。由于他学佛修善,业力就会变好一点,就能够由坏运变成好运。

等到好运来的时候他又退回去了,又不修善了。就好像有的人说我到医院一检查,得了癌症,不得了,我要到寺院去念佛。他要到寺院去念佛。结果过几天再去一化验,一检查,发现检查错了,不是癌症。我不去寺院念佛了,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呢。众生都是这个样子,好了伤疤忘了痛。所以脱获善利,多退初心。但是如果遇到恶缘,念念增益。他本身念头就是恶的,如果外面的环境也是恶的,一引诱,那念念的那种妄想杂念,那种不好的念头,日益地强大。这是我们阎浮提众生的真实写照。

那这种情况就用一个比喻,这就比喻一个人很苦,他在一个烂泥的路上。然后他又负着一块很重的石头,所以在泥巴地里面走已经很困难,又负了很重的石块,所以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每一步都很深邃,抬不起脚。这时候他是最希望人来帮助的,如果这时候遇到一个善知识,看到他这种沉重的样子,替他把肩上的那个石块给他减轻点重量,或者完全就把它担负起来,那能担负起来这善知识有大的力量。这善知识不仅担他的肩上的石块,而且还扶持他,帮助他,让他从烂泥坑里面不要摔倒,劝他每一步踏脚时不要摔倒,很快就让他到达平地。到达平坦的地就要告诉他,你刚刚过来的路很危险,是恶路,不要再去了。

那这个就是个比喻说法,比喻这个人在这个泥土里面,表明在生死轮回里面,负着这块石头,就是我们的业力的重负。我们在背着这个业力的包袱,在生死轮回当中,就在沼泽地带的步履艰难。这时候如果有个善知识来帮忙,我们就身心愉悦,那善知识确实有大的力量,也有慈悲心,来教我们走到平坦的道路。所以那个泥巴地代表三恶道,平坦的道路表明人天道。到了人天道就要告诉他,你原来的沼泽地的泥巴地,那种三途的三恶道不要再去了,很苦了。这是地藏菩萨现量亲知的众生的状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地藏菩萨的咒语--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记明咒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德世尊。...

王阳明心学的四大智慧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

消除苦的妙方

当旭日东升,窗外的一草一木渐渐明朗,鸟声啁啾,万物...

不要让昨天的伤痛痛悔一生

一位武术大师曾经以一双迅猛无敌的快腿令前来与之切磋...

净土法门不可不修

【原文】 人初未尝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体上得之。何...

追求心灵的富足

生命最大的满足就是心灵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应该以...

莲池大师和蜈蚣

大约400年前,有一位叫莲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见有个...

善解与包容之心

有一则简单的故事:在某乡村,有一户老人家的隔壁有一...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娑婆世界是钱上之蛇,极乐世界是蛇上之钱

念佛行人最难的就是厌离和欣求,为什么最难呢?娑婆世...

真如自性如如不动,为何强调断恶修善

问: 末学有一个问题,请慈悲开示。真如自性,如如不...

劝人往生西方也等于成就自己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一个净业行人,当自己走向信愿持...

阿弥陀佛的无条件救度之心

往生就非常纯粹的三个条件:只要你信、愿、持名。而且...

【佛教词典】四种有中染不染义及三界有无

【四种有中染不染义及三界有无】 p0471 俱舍论十卷十二...

【佛教词典】智谛

(术语)智为能照之观智,谛为所照之谛理。犹言智境。...

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

我们要断除贪心,祖师大德作了一个偈子说:贪多业亦多...

念念贪嗔痴,还有功德和护法神吗

问: 阿弥陀佛。弟子最近看了悟达国师的故事,有个疑问...

吃亏是福,有着深刻的哲理在其中

俗话说,人生有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亏是福。...

如何观心呢

刚开始观心时,我们要在佛堂里把心静下来,你不能在开...

轮回的因素与转变

所以这个地方从唯识学的角度,我们要掌握三个重点:第...

一个人的道德很深,名声一定就会长久

我们要谦下,实际谦下里面就包含着理解、包容、同情。...

善择正法

当摩竭提国的频婆娑罗王得知佛陀来到善住天寺祠祀林中...

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

外在的火是惹不起的,只能离开

问: 佛陀在火宅喻中并没有提出消灭火的方法,而是要我...

彻底打破蛋、奶、肉的美丽神话

约翰罗彬斯在他所写的「新世纪饮食」一书及录像带里,...

这句佛号念得孤明历历,这里面就有观

问: 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的本身是否就有观想...

星云大师《如何教育子女》

父母,除了教育子女以外,还要对子女未来前途有一番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