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为何要记数,记数不是分心了吗

大安法师  2017/1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既然都是念佛,何必要记数呢,记数不是分心了吗,请师父开示:念佛是记数好还是不记数好啊?印光大师开示念佛着重点要放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上,憨山大师也开示“口念弥陀心散乱,念破喉咙也枉然”我们是否要计数呢?

大安法师答:念佛的方法是要都摄门根,净念相继,把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都摄在这句佛号上,这句佛号能够不间断地念下去,就是净念相继。为了使六根摄起来我们要记数。

为什么呢?在这六根里面,我们常常会出现一个现象,就是口里念着佛号,甚至耳朵在听清楚这句佛号,然而意念就象野马,它跑了,想其他的东西了,这在念佛法门有一个词叫轻忽养识,这个意识养在那个地方,培植在那个地方,这样就达不到都摄六根,一个重要的意根没有摄住。所以为了使意根摄住,给这个意根不让它跑,不让它跑,就有一个方法,好像这是一条到处漂流的船,小舟,给他一个木桩子,把这个小舟用绳子把它系住,不让它东西去漂走。

那么怎么系?就给派它个任务,派什么任务?记数。你用你的意根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心里就会记一,南无阿弥陀佛记二,南无阿弥陀佛记三,记到十的时候再倒过来,从一记到十,从一记到十,这样你就会发现,你的心不会跑。因为你的心一跑,马上就记数中断,记不下去。所以都摄六根除了念清楚、听清楚之外,再加上一个记数清楚,三管齐下,才能真正做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因为六根里面最难摄的是意根和耳根,耳根会容易随便听外面的声音,意根是容易跑,就象孙悟空那样的,孙悟空大闹天宫,一下子到天宫去大闹,一下子到阎罗王那里把他的生死簿撕掉,一下子到大海里要搞一个海龙王的棍子,金箍棒,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想的,我们最难对付的就是这个意根,所以印光大师为什么特别提出这样的十念记数方法,如果在古人修行,他心比较清净,只要他当下提起正念,他就灵明不寐,这个念头就能够相续得下去。

但现代众生心太散乱了,这句佛号一提起来,马上妄想杂念的洪流就把这句佛号冲得无影无踪了。于是他就顺着他的妄念流呀。现在有一种小说写意识流,一个妄念接一个妄念,一个妄念接一个妄念。所以他的佛号不是在作主宰,佛号是漂在上面的,他占主宰的是妄念。这样念佛就很难得到益处,这还真的就叫口念弥陀心散乱。

为什么呢?口里念着阿弥陀佛名号,心里想着其他东西,甚至还打歪主意。原来有一句话:“口里念着阿弥陀,心里想着拔人家禾”,把人家田里的禾怎么拔过来,还想这个东西。所以为了使心口相应,记数是一个方法,然后通过记数,心摄在这句佛号当中。

这句佛号是用什么来继念?叫意精明,精明根性。就是六根里面它有一个精明识,用这个声尘上的识去念这个名号,它也属于心意识范围,但是它是心尘的一种心理力量,等到你这种意精明念到能念心和所念佛打成一片,能所相忘的时候,它就会转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当入无生忍的时侯,就是实相的心现前了。

所以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方法,六根一定要摄住,摄住六根的方法,对末法众生,最好就是记数。这是非常要注意的,再就是,有时候你不记数,也可以用观想。如果你观得清楚,那也可以。

但往往我们观不清楚,于是就直接用记数的方法。这是把念佛法跟这种数息法结合起来,大乘的方法和小乘的方法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你只要去做,可以实验一下。你原来不记数是什么情况,记数以后心里是什么情况,你再来做一个比较,就有数了。还是提倡记数来的好。

这记数是指一个微观的记数,宏观你还得记数,或者一天念五千声,或念一万声,每天也有一个数量给自己规定起来,这就是宏观的记数和微观的记数(结合起来)。现在是数字化时代,我们这个念佛法门也要贯穿数字化的情况,然后有个功课册,我每天念一万,一个月三十万,一年就三百六十万。你就循序渐进,记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藐视净土临终多苦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

人死后为何要为亡者做功德

问:人死了以后,家属在七七四十九天内还要吃素念佛,...

临终十念就是临终的十句佛号吗

以这种顺从本愿而产生的愿望的力量,在临终具足十念。...

为净业者守护信心,说此二河白道喻

一、喻旨 为修持净业者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说...

为什么功课没做完就有怪事

问: 这是我第一次听法。在冥冥中我也得到了佛法的利...

如何提高我们的管理能力

问: 有没有好方法,能提升我们这些人的管理能力,也...

天乘四种禅定之初禅

定境的浅深,有四种差别。所以古人说:禅中无欲,欲中...

三福怎样操作才有把握往生

问: 《观经》中佛告韦提希,欲往生彼国(西方极乐)者...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我们本来是清净的,怎么染上了贪瞋痴的

问: 我们知道了通过念佛,与佛感应道交,能去到彼岸;...

吃素的原因来自两个最起码的认知

我们不要以为这些飞禽走兽、海里生物、家养牲畜就理所...

悭贪的烦恼对治下去,内在心性的宝藏就打开了

一个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不得...

极乐世界的空间解脱境界

《华严》一微尘中,具足十方法界,无尽庄严。此则如《...

【佛教词典】该罗

(术语)兼摄物而不漏也。无量寿经下曰:于佛教法,该...

【佛教词典】出佛身血

又作出佛身血罪。五逆罪之一。据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

佛陀的感应之道

感应的事相、事迹,可能我们还多多少少会感受到,叫感...

微笑就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人的一生,不论是谁都会遇到许多挫折,但是不管怎样,...

既不执着又能精进,这个矛盾怎么处理

问: 师父,在佛学的讲座里面经常有这样的词不要执着,...

出家人姓「释」的由来

佛教初来东土,到汉地传法的多是外国僧人,人们按照中...

【推荐】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少一份暴躁与气恼

美国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项实验:他们把生气人的血液中...

百喻经·认人为兄喻

经文: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

快乐或不快乐,这都是不确定的

无论出现何种心境快乐或不快乐,都别在意,我们应经常...

何以念一声佛号能灭多劫重罪

中国向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说,侧面反映出中国...

星云大师《心病还须心药医》

各位护法居士: 刚才承蒙莲社住持煮云法师介绍,实在...

净土宗与诸宗所不共的特色

近代高僧说,身为有情众生,每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虽...

学习也得有个方法

现在和大家讲讲学习的方法,不然以后的经文,特别是《...

在生活中修行,红尘中历练

人常问如何修行,要用哪个法门去修行,孰不知在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