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苦乐双忘名极乐,死生俱尽说无生

大安法师  2023/04/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苦乐双忘名极乐,死生俱尽说无生

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又称为“极乐”?我们一般谈乐,都马上会跟一个苦来对待,透过痛苦我们才知道什么叫乐。生了病的时候,觉得很痛苦;忽然身体健康了,觉得很快乐,在对待的状态当中来体会乐。而且我们这世间的乐是短暂的,乐极会生悲的,苦极又甜来的,苦乐是在变化状态的。所以《阿弥陀经》顺应着众生的这种对待法,就讲极乐世界为什么称为极乐?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是从对待的层面来说。

从究竟意义上来说,苦和乐的对待超越了、平等了,苦既不立,乐亦何存?“苦乐双忘”才叫极乐。如果还是对着苦来说乐,这都属于人天范围当中的快乐,都不能称为极。极就是超越苦乐对待的那个绝待的乐。所以实在来说,观极乐实无可乐,如果还有可乐,与苦又有什么差别?所以苦和乐大平等,这样的乐才是叫极乐,所以大家就要了解极乐世界的极乐是苦乐双忘。

有的人对净土法门不了解,总是这样批评念佛求往生的人,说:“你们念佛求往生的人,不就是到西方极乐世界贪那个黄金为地吗?贪那个七宝宫殿吗?你们是自己贪求快乐,不是为了去成就佛道。”

搞得念佛人也是不好意思:“是啊,极乐世界是有黄金为地。”但是殊不知到了极乐世界,面对那么多黄金为地,他再也没有贪心了。绝对不像我们这世间,见了黄金,眼睛发亮,赶紧搬过来,放在保险柜里面,最好装个探头,弄两个警卫,那里都没有。

所以往生极乐世界,不是贪那种五欲的快乐的。黄金为地是阿弥陀佛契证到那种实相的心,用无量的福德自然地显现出来的那个庄严。

再看“死生俱尽说无生”。有人就提问了:既然说往生,那就会有生和死;既然有生死,怎么说无生呢?这里谈往生的概念,是应我等众生的生灭心去说的。我们的生灭心有过去、现在、未来,有空间的概念,有来去的这种现象。但是透过来和去的这种现象,要了达往生的体性本来是了不可得的,所以往生即是无生,为接引初机的凡夫,权巧方便说往生。

但往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无生的法性土,就能现量亲证无生法忍。所以诸佛如来讲经说法都依真俗二谛来说,不坏假名,不离文字语言相而说诸法实相。所以有智慧的人炽然地念佛求生净土,当下了达往生的体性不可得——来无所来,去无所至,这就是真无生。

但一般的人是遍计所执性,听到往生就为这个往生所系缚,闻往生就作往生解,闻到无生就作无生解。他不知道事理之间有一个深刻的辩证关系,就是生即无生,无生而生,“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所以要了达这个道理。不了达这个道理,就在生灭现象界去生起种种的是非争论,嘲笑、奚落那些求往生的人,那实际上还是缺乏智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现生延年转寿的原理

现生延年的原理 我们念佛主要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目的...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可通入路

原文: 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若教赴时机,易...

【推荐】传印长老慈母与胞姊出家往生记

1954年夏天,传印长老离开庄河老家,前往云居山。六年...

【推荐】对净土宗人的勉励

净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点跟大家互勉, 第一个,你最...

生命是赚是赔,你想过吗

对于一件事情,我们总会先考量利害得失后,才决定是不...

净土道场是否可以不提「禅」字

问: 净土道场是否可以不提禅字?学人在永宁寺听说压根...

闭关念佛的种种用心禁忌

关中精进,成绩不著并不可怕,可怕处在于诸邪缠身,不...

金明法师:庄严人生

庄严是佛教用来形容美好的词句,庄严人生,也可以说就...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

印祖教我们修学念佛法门的一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 有...

如何去报佛恩?

问: 如何去报佛恩? 大安法师答: 要思惟佛对我们的...

是不是念佛念到清净心就叫见佛了呢

问: 什么叫见佛?是见阿弥陀佛的色身还是见自性佛?自...

念佛得速疾解脱

得疾解脱者,《智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

【佛教词典】应应

法身之感应,叫做法应;应身之感应,即叫做应应。...

【佛教词典】破僧明报分别

亦名:破羯磨僧堕号叫地狱、破法轮僧堕无间地狱 子题:...

韦提希夫人替末法众生请法

现在的众生是末法的众生,业障很重。对比自己,会发现...

心中有「素」,善良道德尽在其中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事。在吃的文化里,...

惟觉老和尚:放纵欲念及嗔心的后果

佛法里有句话: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

什么叫作佛号安住呢

整个生命的改变来自于修习止观,这个止叫五停心,四念...

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

佛教传入东土以后,能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生...

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不开心、痛苦、烦恼的因缘那样...

净界法师:皈依的意义与方法

我们今天跟大家讨论的主题是关于皈依的意义与方法。在...

牛头马面的来历与职责

民间常说的牛头和马面,一般都知道是地府中的两位官差...

星云大师《六波罗蜜自他两利之评析》

前言 佛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宗教之一,但是佛教的教义...

经常梦见鬼神或已故的亲人是怎么回事

佛在《地藏经》中说,如果未来世诸众生等,或者在梦中...

尽心布施必解贫困

《法苑珠林》上记载:隋朝的时候,终南山有一位高僧,...

修行不必挂碍衣食 真修自有龙天护持

《佛藏经》上说,出了家的人,应该一心用功办道,随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