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大安法师  2011/1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我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当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见你诵大悲咒的时候,常常有一个想求感应,想求神通,想求些什么的心。你有这个心本身就是躁妄的,是头上安头,是感应不上的。大悲咒是从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里面流现出来的陀罗尼,它是实相的音声,是从清净、慈悲、智慧心里面流现出来的。既然大悲咒是这样的一种特点,我们能用躁妄的心、有求的心、生灭的心、污染的心跟它感应上吗?

所以先不要求感应,先要通过持念大悲咒,来降服自己躁妄的、散乱的、污染的、瞋恨的、人我是非的心,伏住烦恼。当这个咒就是我们的心,就是佛菩萨所证的果觉之体,全咒即心,全心即咒,心咒一如,这个时候才有感应的现象。但这个感应不是你去求的,它是法尔自然的,是水到渠成的。它往往是在你无求无得的时候才是真得的。对大悲咒的神妙、殊胜,我们不要去怀疑,我们每天至诚地去念,以大悲咒加持水,或米,或灰,它们都会作为一个载体,传达观世音菩萨大悲咒所恩赐给我们的种种功德。对此要有信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容易吗

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众生却对...

平时念佛是否能库存起来到临终时用

问: 年寿高大的老年人念佛,身体也健康了,平时念佛...

临终听到佛号生瞋恨心,是阿弥陀佛没有摄受吗

问: 黄念祖的《念佛三昧文》中提到一个和尚念佛念得...

所求不能如愿还要继续祈求吗

问: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或时做善事或时读诵大乘经...

受苦能消业的前提是什么

问: 《文钞》中说,受苦时作消业想。弟子的困惑是,受...

大安法师: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

《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我们...

如何策发自己不生退心

问: 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诚然是古德对后世学者之警语...

人人都有佛性,为何还要学佛

问: 人人都本具与佛同等的佛性,为何还要学佛? 证严...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即名显体方称妙,托境观心易入真

阿弥陀佛的名号跟世间的名字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名字...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问: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大安法师答: 安乐死说...

大安法师:选什么经来做早晚课

问: 选择什么经来做早晚课? 答: 在家居士选择早晚...

今生的际遇,是前世修来的

布施的道理,古往今来很多贤人哲士,都会用种种不同的...

【佛教词典】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正行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正行】 p0583   瑜伽五卷十五页云...

【佛教词典】十六善神

指守护般若经及其持诵者之十六尊夜叉善神。又作十六神...

无作戒体生起的三个要素

无作戒体的生起有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就是能受之心...

诵经念佛应注意之事宜

所谓佛法,并不离世间法,其目的无非在使心净心。人之...

烦恼即如来种

佛教常将莲花比喻为出淤泥而不染的佛法象征,这本身就...

每日的功课都应回向法界众生

【原文】 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若此功课为...

如何做一个佛弟子

问: 如何做一个佛弟子?佛弟子应该如何行善? 慧律法...

学佛的目的在于解脱自在

学佛的目的,在于解脱、自在。而不少人,学佛之后,处...

学吃亏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忏公师父常常讲一个观念,他说:我们修行人有三个重点...

梦参老和尚讲《金刚经》

真如禅寺结夏安居讲经法会 2009-6-16 【第一天】 和尚...

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

不管学不学佛,一个人想做到随时安然而住是非常困难的...

顿悟后就能成佛吗

有一个刚剃度不久的小沙弥,问老禅师:一个禅者顿悟之...

往生不是把佛号念好,而是要心不颠倒

我们学佛,我个人觉得一个人学佛,有所谓黄金十年,成...

处理生活中烦恼的方法

生活中必然会有很多的烦恼。学习佛法就是学习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