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济群法师:如何去除妄想

济群法师  2011/06/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怎样去除妄想?

济群法师答:妄想和执著有关,我们越在意的东西,越容易引发妄想。所以,我们要把环境和需求变得简单些,看得淡些,妄想就会减少活动机会。更重要的,则是培养正念。所谓正念,一方面是对事物的正确理解,如无常、空、无我的认识;一方面是建立内在的觉察力,在妄念生起时也能保持观照。那样的话,妄念就会逐渐平息,而不是长驱直入,占据我们的心灵频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万般烦恼的根源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依于妄念,调修法身 故于妄念起者任其起(《圆觉经》云...

胎生是什么因缘而投胎

看四生成就。先看详示胎生。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

一生受苦很多,是不是前世修的不好

问: 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来说,是因为...

吃肉是否容易刺激过去的业现前

问: 请问师父,以唯识的观点,现世还在吃肉的众生,...

我们将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

问: 很高兴来到东林寺,感受不一样的丛林生活。其实...

经常产生恶念怎么办

问: 经常产生恶念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当你有恶念的...

佛陀教我们如何放下对子女的贪著

中国的父母从好的方面来说对子女非常负责任。从不好的...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济群法师:不住于相

众生因为住于虚妄不实之相而起烦恼困惑,并由此造业,...

佛教在商业浪潮中反思:寺院经济的合理使用

寺院的财物通称三宝物,也就是属于三宝所有,分别为佛...

生命就在这样的重复中不断轮回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需求和贪著。有的人偏向财富,有的...

济群法师:劝人看破生死,是不是显得冷漠无情

问: 若友人病重濒死,以佛法观点劝他看破生死,不会...

【佛教词典】文琇

(1345~1418)明代临济宗僧。江苏昆山人,俗姓李。号...

【佛教词典】摄摩腾

又作迦叶摩腾,中天竺人,能解大小乘经,汉明帝遣蔡愔...

慈心不杀有好报,肾脏破裂能复原

大约是一九九三年,也就是我三十九岁那一年的某一天,...

【推荐】印光大师对持咒的六点开示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语的意思,只需至诚恳切 持咒以不知...

信愿称名,乃是第一无上遣魔之妙法

序文 七、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者,末世修行,多诸障难...

僧人的晚餐为何称为「药石」

饮食,是生物维系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

佛弟子应如何选择才不会被误导

问: 在科技发达的传媒时代,佛教的杂志五花八门,身为...

人的十二种病

阿难问佛,何者是病?佛言: 1、随恶人言是病。2、邪...

什么是十信位

接着我们来看看菩萨的果位。这个菩萨的果位是根据《菩...

转弯的人生

夜晚,列车奔驰,两节车厢的交接处,转弯时出现了一个...

什么是佛法当中的真富贵

问: 什么是佛法当中的真富贵?它的含义是什么? 惟觉...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佛灵僧不灵

阿弥陀佛,诸位吉祥。 今天呢给大家说一个《佛灵僧不灵...

切莫随便呵毁僧伽

僧众这么多,当然龙蛇混杂,有圣僧也有凡僧,有持戒清...

爱极乐胜过爱娑婆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说到:须知入净土之缘起,出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