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家诵经而不护持寺院,已经在谤僧了

梦参老和尚  2020/06/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家诵经而不护持寺院,已经在谤僧了

有人说,身布施的功德大,有的居士每天在寺院干活,但是念经的时间相对少了,这样做对吗?

这种说法啊,身布施和我们的心布施都要做。佛讲布施等六度。特别是在末法时期,有一种人说“你不要到寺院去了,应该在家好好修行。到寺院去会造很多的业,另外可能寺院如何如何。” 这些说法,就阻挡了居士进入寺院去护持三宝。

我们知道,我们皈依的时候是皈依佛、皈依法,还有一个叫皈依僧。现在末法时期,佛不住世,我们知道有法,但谁在住世呢?由僧来住世。僧是说法主、坐禅主,也是我们众生的教化主和我们皈依处。

僧宝的存在,它关系到整个佛法的存在,如果僧宝不存在,三皈依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说僧宝对我们太重要了,我们每一天都应该礼拜僧,或是经常地要礼拜僧。一个是在家庭礼拜,更主要的,千里之内如果有僧,你必须亲自去礼拜。

如果你不去礼拜,那就增长了慢心。应该是到寺院去礼拜僧,去护持佛法,这是我们做居士的责任。

如果我们不到寺院去礼拜,而且对僧,包括僧团也不进行护持。实际上从某个角度,你的三皈依已经破了一个了,成为两皈依。就皈依佛、皈依法,没有皈依僧,成了二宝弟子。二宝弟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你的三皈依戒体就很容易失掉了,也失掉了三皈依的利益。

我们应该常去拜僧。拜僧有几种方式:一个是礼拜;另外要护持佛法,或是去帮助寺院干一点活,做一点事情。目的不是寺院有活,需要我们做,而是需要我们护持三宝那个心,使我们时时提起正念,给自己种下了来生好的因,也就是种下成佛之因,这是正确的。

当然了,有些人在寺院里要干涉寺院的活动,或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那是不允许的。必须听从僧人的教化,这是正确的。

关于念经的时间少了,念经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经是为了三皈依,那我们在寺院干活是不是三皈依呢?

同样也是三皈依,是身体力行去三皈依,它更有实际意义。因为我们有身,有身就苦,它是我们障道的因缘,你必须要克服这个障道的因缘。

我们到寺院去干活,以身去行三皈依,更有它的实际意义,对我们修行更真实。  所以我们应知道,诵经是对的,到寺院干活也是对的,因为它们是平等的。我们的心如果对三宝供养虔诚了,你对经所讲的深刻的意义也就明白了,你也就能开悟,也就能了脱生死。

如果在家诵经而不护持寺院,你本身就在诽谤佛法,已经在谤僧,说:“寺院我不用去了,我不用拜那些和尚,我诵经比啥都重要。”实际上你无形中已经在谤佛法了,很难在诵经的时候得到利益,因为你那个心与佛法不相应。

我们必须到寺院,要礼敬三宝,这样与佛法相应,又能护持三宝。这样三宝才能救你。所以说对三宝不能有排斥心,这个应该明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有时候求佛菩萨为什么不灵

我们有时候向佛菩萨祈祷,有时候灵验有时候不灵验,菩...

作为佛子,你真的是在学佛吗

1.热衷于跑道场:有的佛子,对跑道场很感兴趣,乐此不...

千万不要犯诽谤净土法门的罪业

现在有些凡夫说释迦牟尼佛讲净土法门、极乐世界,大概...

众生堕三恶道中,佛菩萨为何不来救拔

问曰:若有十方无量诸佛及诸菩萨,今此众生多堕三恶道...

金明法师《用佛法来剖析人生》

主席、各位同学: 今天承贵大学佛学会之约,来此演讲...

圣严法师《人生的愿望》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许多的梦想、许多的心愿,常常想:我...

可以同时修多个法门吗

问: 师父,一个修行人可否同时修几个法门?其实,很...

你有没有为现在做一些功课呢

有一位女居士,她学佛以后,还是很苦恼。有一次就说:...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非万能,人得自救

倘若以为念部大乘经典就圆满了,想出亿万个理由,能否...

如何理解「鬼怕恶人」

我们出家人没有特殊因缘,也不会去招惹,人一说你就去...

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碍。你们跟师父们不一样的...

人身难得,存在着尊贵与痛苦

在我们这个肉体,现在当前的肉体是随缘的,大家知道它...

【佛教词典】净影寺

位于陕西西安。隋文帝所创建。隋朝统一天下后,特崇佛...

【佛教词典】宝冠

又作天冠。指饰以宝玉之冠。又用于庄严佛菩萨之物,如...

以不生灭心提起佛号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

在道场里要懂礼仪守规矩

在道场里要尊重三宝,要懂礼仪,要守规矩。站有个站的...

极忙之人的修行法门

【净土起信二: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

佛教中夫妻相处守则

为佛弟子,若欲成为和睦相处的夫妻,应如何相待呢? 一...

我们什么时候因为别人而改变过

平心而论,每一个人的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要...

用觉悟奉献来提升我们人生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今天,我们相聚洗心禅寺,这是缘...

梦境对现实有没有某种隐喻的意义

佛陀很少给人析梦。析梦就是解梦,对所梦之境的分析。...

此间犹如火宅,赶紧移民极乐

信愿持名的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阿弥陀经》中...

很多人念佛都忘了这四个字——收摄身心

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

学佛最重要就是要有慈悲心

一诚长老说,学佛最重要就是要有慈悲心,比如佛教说的...

唯有阿弥陀佛才称得上这七个字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莲池大师《西方发愿...

佛陀从他的娶妻生子当中悟到了什么

这一科讲到教主略史,就是我们介绍释迦牟尼佛一生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