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小年」的佛教意义

竟清法师  2017/0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小年」的佛教意义

忽尔一年,小年又来了。曾经记得,年少时的故乡风俗,跟其他地方或许大同小异。小年的时候祭灶王、扫尘土、吃甜食,今天,用佛法的角度来讲,小年的的意义就是护法安僧、清净内心、赞叹他人。

小年的时候都要祭灶,灶王在我们佛教里面是监斋菩萨紧那罗王。紧那罗王是“天龙八部之一”,据《河南府志》上说,元代末年,少林寺有位行者,蓬头裸背跣足,手中常提烧火棍,在厨房做杂务,尽职尽责,十分勤劳。由于地位不高,寺中无人知其姓名和法号。后来,刘福通带领红巾军突然围攻少林寺,危急关头,他冲出山门,身体忽然长高数十丈,站立山峰之上,大叫“吾乃紧那罗王也”。红巾军惊恐万状,到处逃邃,少林寺免遭大劫,但这位行者也随后圆寂。从此监斋使者受到供奉,并建立了紧那罗殿。

监斋菩萨一般供奉在“大寮”,又称“香积厨”,办造饮食的地方,叫做“大寮”,在《维摩诘经。香积佛品》里提到,香积佛国的香气为十方三界第一,他们会用香饭供养诸佛菩萨,因此佛门的大寮又被称为“香积寮”。我们纪念监斋菩萨,就是要学习他老人家,那种不畏一切困难,护持寺院,护持常住,当寺院有难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使灾难化解。护持三宝,是第一个佛弟子的责任。监斋使者,火部威神,调和百味荐唯馨;灾耗永无侵。护法安僧,清众永蒙恩。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在佛教中,扫尘的意义在于,扫除自己内心的尘垢,“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拭,未使惹尘埃”。佛世时的圣弟子周利槃陀伽尊者,就是以持诵“扫尘除垢”四字,而成大阿罗汉的。周利盘陀伽尊者与摩贺盘陀伽尊者为亲兄弟,皆属婆罗门种族。兄长聪颖过人,长大后对婆罗门之《吠陀》及其支分都极为精通,后皈依佛门,更是精通佛法而证得阿罗汉果。而周利盘陀伽禀赋甚钝,记忆奇差,连学习《吠陀》中“嗡希”等词时,记住嗡字,便忘希字;当记住希字,便又忘嗡字。见兄长依佛出家后,也欲出家。兄长以阿罗汉的智慧观察后,发现弟弟与自己有法缘,便接受周利盘陀伽出家受近圆戒,然后教他念四句偈:“身语意三不造罪,离欲不执诸世间,具足正念并正知,有害痛苦皆不近。”

周利盘陀伽学了三个月之久也未能学会,而当地的牧童却已耳熟能详,反过来教他念了。兄欲用呵斥的方法教导,故责令他回家,但他涕泣不愿走。佛陀得知后教其扫尘除垢,替精舍做清洁工作,周利盘陀伽非常努力地去作清洁洒扫工作,由于他依教奉行勤奋清洁洒扫,其业障由此得以清净消除。

有一天心便自然静虑思维:“佛陀所说“扫尘、除垢”到底是指内在尘土,还是指外在尘土呢?”此时以前所听三个偈颂跃然映现脑海中,心里豁然开朗,“此尘是贪非尘土,尘乃贪名非尘埃,诸智者众除彼尘,如来教中不放逸”,“此尘是嗔非尘土,尘乃嗔名非尘埃,诸智者众除彼尘,如来教中不放逸”,“此尘是痴非尘土,尘乃痴名非尘埃,诸智者众除彼尘,如来教中不放逸”。此后,周利盘陀伽努力静虑思维修习这些偈颂文义,最终证得阿罗汉果。所以佛法中的扫尘的意义即是要扫除我们自己内心贪尘痴慢疑等尘土,从而内心清净,努力修行,而证道果。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过小年的时候,要吃甜食,叫灶糖,在年少时,曾记得乡人说,以灶糖奉行给灶王,是希望他到天上去多给天帝讲好话,以便降福人间。所以,讲好话这个就特别的重要,看似迷信,其实换一种角度来理解,我们佛教里,教人说柔和语赞叹别人,不要说粗恶语伤害别人。所以大家不要忘记了,在今天吃灶糖的同时,不是希望灶王替我们讲好话,而是我们在生活中要时时赞叹别人,说“爱语”称扬别人,如是我们的人际关系自然通达,所以随之而来的,也就是我们的福报了。福不是上天赐的,是我们自己努力得来的。

在小年的日子中,借佛陀的慈光,祝福大家,新年里事事如意,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护持三宝、清净自己的内心,赞叹他人,从而福慧增长、六时吉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

大乘寺的法堂和图书馆,都是以莲花为主题装潢的,对佛...

【佛学漫画】佛家八吉祥的奥秘

佛家八吉祥的奥秘...

十供养的含义

一、香供养 香能通气养神,传达境界。燃香时,香自灭而...

【佛学漫画】法华七喻:破解现代焦虑的七个觉醒密钥

法华七喻:破解现代焦虑的七个觉醒密钥...

百喻经·认人为兄喻

经文: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

三皈依的含义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

过年宴请宾客如何才最吉祥

【原文】 世人皆恶吃亏,而人人做吃亏之事。世人皆畏堕...

调马喻

从前,有一位长者畜养了一匹良马。起初,这匹马性情粗...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抛弃阻碍人生道路的包袱

包袱是一种累赘,总是会在不适当的时刻让你感到无奈和...

家人也是我们的福田

每次去寺里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些功德箱,上面写着种福...

若不以教印心,终落邪魔外道

佛祖一心,教禅一致,宗门教外别传,非离心外,别有一...

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到的工作不想做

道德首要做人基,学是成就功德地,耐得人事多历练,心...

【佛教词典】明

【明】 智慧之别名。《佛地论》卷一曰:‘有义明者以慧...

【佛教词典】自性不善

【自性不善】 p0598   集论二卷九页云:何等自性不善...

大孝中的大孝

佛世,大目犍连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进行道,得六神...

人生只是过客

在前一世纪里,有一位美国的旅行者去拜访著名的波兰籍...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问: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大安法师答: 谁都可以。因...

示现灭度,拯济无极

示现灭度,拯济无极。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具足功德,...

观身不净是对欲望的强制压抑吗

问: 请问师父,在修止观的时候,如果观身不净是否打...

消气歌

消气歌(一) 世间万般事,哪能尽如意,遇事要想开,...

圣严法师《忏悔与负责任》

忏悔是肯定自我非常重要的途径。忏悔的意思是承认错误...

【推荐】一个人有没有前途,就看他少年时期

美国富豪洛克菲勒每次出差,到了酒店只开普通房。侍者...

这一辈子若不能往生,后果将会非常悲惨

这是生命当中的一桩大事因缘,我们今生能成办这桩事情...

佛教的生死轮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轮回现象在到处诠释。例如风起云...

上当之人大多心有倒惑

据《大庄严论经》第十五卷记载,释迦牟尼佛说过这样一...

禅修时的内省观照

禅修不是为了追求什么事物,而是去发觉我们个性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