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了多劫的福报善根,才能得人身闻佛法

2017/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了多劫的福报善根,才能得人身闻佛法

佛家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六道中,人的寿命不长,得人身的机会非常难得。人身的获得是多世多劫修积善业的结果。

六道中,除了人道之外,寿命都很长,因此佛常常叹息人身真正难得。为什么特别说人身难得?因为六道中能闻佛法,能够觉悟的,确实人道是第一。其它的五道中:天人乐多苦少,把生死大事忘掉、疏忽了,这是富贵学道难的原因;阿修罗道好胜心、嫉妒心、瞋恚心特别重,这三样东西障道,所以修道非常困难;地狱、饿鬼、畜生太多的苦,这也是修行的障碍,昧则不能辨别是非,多苦,障碍修行。

佛陀讲,我们得到人身犹如盲龟遇浮木——在幽暗的大海深处,住了一只乌龟,这只乌龟虽然寿命比宇宙还要漫长,但是它的双眼却瞎了,看不见一丝光明,每过一百年,它才有机会浮出广袤的海面。大海中飘荡着一根长长圆圆的浮木,浮木的中间挖有如盲龟劲项一般大小的孔洞。亘古洪荒以来,浮木随着惊涛骇浪载浮载沉。盲龟要凭它的感觉,在茫茫的大海中,追逐浮木不定的方向。当每一百年才浮出一次水面的盲龟尖尖的头恰巧顶住浮木小小的洞孔时,便是获得人身的机会。

而偶尔做一世人,因不明佛法,不知因果,只知妄逐欲望,不知造下多少罪业,这一世人做完后可能就要多生多劫投到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去,来偿还今世做人造下的恶业。等恶业偿还尽了,才能再投胎到人道里。

为什么说佛法难闻呢?

《佛说四十二章经》载,“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大般涅槃经·寿命品》亦载,“佛出世难,如优昙花,值佛生信,亦复甚难;佛临涅槃,最后施食,能具足檀,复倍甚难。”

佛陀出现于世,本就如昙花一现,我们能正好在佛法住世的这短暂的一瞬中,正好得到万劫难复的人身,又正好生在中国,还能信入佛法,进入佛门。

多少世我得人身恰遇佛出世,多少世佛出世时我沉沦,多少世我得人身佛灭度,但却生在异国,或虽与佛同处一国,却如世尊国家当时很多业障深重的人一样仍不闻释迦的名字。

由上可见,我们是修了多少世的福报,才得了这个人身;我们又是种了多少世的善根,才得已进入佛门,闻得佛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施多福大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迦兰陀竹园弘化,每天早晨依惯例...

虚云老和尚《佛教律学入门》

甲、叙言 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

深信因果,正道发财

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人世间很多的事情,都是注定,...

佛欢喜日的由来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而这...

孝行得善报的几则故事

《孟子 梁惠王上》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徐恒志居士《佛教常识问答》

徐恒志老居士简介 徐恒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镇...

信佛的人为何要供养佛像

其次一个问题,我们信佛的人,家庭里面为什么要供佛?...

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

问: 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通读大...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斌宗法师《传授在家菩萨戒开示》

前言 这次贵社社长德钦法师,暨李炳南老居士等,发心...

邪淫后身体的苦痛

生于此世间,受此身体,而行淫行,获得诸多烦恼,诸多...

这就是学佛和不学佛的不同

我们如果这一生,单单只有这一生,如果没有未来的话,...

思想不改变,生命的历史就不断重演

为什么我们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忏悔...

【佛教词典】立要巧方便

(术语)六种巧方便之一。菩萨对于众生,守善法,则以...

【佛教词典】体相用

说明佛教教义之用语。乃自法之本体(体)、其所显现之...

梁武帝所礼敬的肉身菩萨

而其大有功而显著者,北魏则有昙鸾,鸾乃不测之人也。...

每天进步一点点

香港海洋公园里有一条大鲸鱼,虽然重达8600公斤,却不...

聂云台居士《保富法》

内容简介 《保富法》作者聂云台先生,是清代名臣曾国藩...

信佛后事情不顺,这是怎么回事

问: 我看见不少佛友,他们信佛、念佛,但是还有很多...

现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

原文: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

卖身割肉供养誓成佛

一日,世尊欲为大众开示涅槃的胜妙功德,以大悲心宣说...

处处谦卑,驾驭傲慢

卑以自牧是出自《周易》谦卦里的一句话,印祖也常常引...

圣严法师:得了忧郁症要怎么办

问: 因忧郁症轻生的情形经常发生,虽然很多人还没有...

一句念佛是谁,戒定慧三学兼备

十一月初十开示(四七第四日) 三学兼修,一参具备。三...

劝老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今天我要对专修或主修净土的老人讲一点话: 老人们该好...

人不成熟的六个特征

人并不因为你的年龄大而成熟,也不因为你的年龄小而不...

净土五经精华摘要

佛说阿弥陀经精华 ☆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