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能让在家人获得现世后世安乐之八法

2018/07/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能让在家人获得现世后世安乐之八法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门,专程前来拜访佛陀。他给佛陀恭敬行完礼后,坐到一边说道:“世尊啊,像我这样的在家人,该怎么样做,才能获得这一世的安乐呢?”

佛陀告诉这位年轻人,若具足四法,能让在家人这一世获得安乐。具足哪四法呢?分别是: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

1.方便具足:应当具备自己独立谋生的技能。在农业、商业、行政、会计、文书、绘画等等上面勤奋学习,使自己掌握一技之长。

2.守护具足:保管好财物,不至损失。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如理如法的获取钱财和粮食,并且能妥善地保管好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和粮食。不要被强权者没收,盗贼所抢夺,水火所吞没,不要被败家子所败散,以及被各种如借贷不还、沉迷赌博等灾祸毁坏。

3.善知识具足:结交善友,远离恶友。应当结交一些善友,他们德行端正,正直善良,不阴险狡诈,懒散放逸。善友之间能互相劝勉和鼓励,而欢喜和快乐会恒长围绕。没有产生的忧苦以后也不会产生,对于已经产生的忧苦可使心开意解。没有快乐之时可速速生起快乐,已经生起的快乐也可不令退失。

4.正命具足:如理如法使用和获得钱财。对于钱财的使用,应当要掌握好分寸,能够量入为出,掌握好收支平衡,就像称东西,多一钱不行,少一钱也不行,秤杆平平的才能准确的称出实物的重量。所以,既不大手大脚,也不锱铢必较。如果本来钱财不多,但是胡乱使用,就像优昙钵果,没有种子,这种不考虑后果的行为非常愚痴。但是如果钱财丰厚,却又凡事斤斤计较,这种愚痴行为如同饿死狗。所以,合理使用钱财非常重要。

佛陀说道:“年轻人,如果能做到以上的四点,这一世就能获得安乐、幸福、吉祥和财富啊!”

年轻的婆罗门谢过佛陀,又问道:“世尊啊,那在家人又有什么法子能够得到后世的安乐呢?”

佛陀说道:“在家人有四种方法,能够获得后世的安稳和快乐。”

1.信具足:敬信三宝。对如来生起正信,并且要坚定这种信心,不要被如天、魔等外道动摇信心。

2.戒具足:受持五戒。理当坚守好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3.施具足:乐于布施。虽然作为在家人,也要放下对家庭财产的执著,要做到常常布施,自己亲手布施、乐于布施、平等布施等。

4.慧具足:学习佛法,获得智慧。了知苦、集、灭、道四圣谛的道理。

佛陀说道:“婆罗门!按照这四种方法去做,就能让你下一世得到安稳和快乐!”

很多人认为学佛一定就要出家,但是其实即使在佛陀的年代,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出家,在家人还是占大多数的,佛陀在经典中对在家人的开示也相当多。作为一个在家人,一方面要经营生计,过好今生;另一方面也应该勤修布施、修持解脱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常常看人不顺眼,就像生活在垃圾场

我们要训练自己,就是要训练我们的这颗心。从行上,我...

什么样的素质才容易感受到幸福喜悦

要获得幸福人生,首先你要有获得幸福的能力和素质。获...

用感恩的心来修行,智慧就会一直出来

今天我们修行要记住,要感念一切境界,用感恩的心来修...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有的居士具备善知识的特点,可以帮我们更好的修行。 而...

如何转变负面的人生态度

问: 常有人自觉能力差、力量小,对社会、家庭没有影...

甘心忍受消业障,业障就会消失

若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善恶果报得相应者,于五欲众具...

为什么有人富贵坚固得来容易,有人却要辛苦劳作

我们先讲这个心。这个心,就是你这个心力。譬如说,我...

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问: 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惟觉法师答: 帮助人、救...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我们今天犯的错误是什么呢

唯识学的基本的思想它的智慧,它主要的宗旨主要是一个...

内魔不生,外魔不起

智者大师上天台山时,在天台山打坐,他也是有遇到魔境...

如何判断妄想是善是恶

问: 请问法师,既然我们都是妄想妄念,我怎么知道哪...

求生净土者,亦需发菩提心

佛教中常说的菩提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

【佛教词典】月氏

(Kusana)西元前三世纪至西元五世纪顷,活动于我国西...

【佛教词典】一藏

(名数)一切之教法唯摄于一藏。法界法轮藏是也。释摩...

狗要吃屎理他做甚,魔力强势不要争锋

至于某某外道,所伪造之书,吾人只好任彼所为,各行各...

为什么要让他控制我的情绪

著名作家欧亨利和一个朋友去超市里买饼干,欧亨利礼貌...

业障清除的表现

修行两件事情不能等,一是清净业障,二是广结善缘。我...

对待坏人应该是嫉恶如仇还是包容随顺

问: 佛弟子对于恶势力、恶现象、坏人坏事应该是嫉恶...

圣严法师《化自私的欲望为奉献的愿望》

佛教的观念认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恼...

苦乐双忘名极乐,死生俱尽说无生

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又称为极乐?我们一般谈乐,都马上...

右手交给左手

从前在印度,有一个生性非常悭吝的人,不要说叫他布施...

【推荐】你有业障,但是你不要去刺激它

当我们在建立佛教的思想来建立正见的时候,当然我们就...

返观内照,观此生灭之心

若求心地一段受用,更须向读书作文已了时,种种应缘处...

有什么可嗔的

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

如何为亲人善巧助念

问: 若人濒死或已命终,当地没有助念团或居士,如果...

阿难的总持因缘

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比丘们兴起这样的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