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供养佛菩萨,不能有悭吝之心

良因法师  2020/09/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供养佛菩萨,不能有悭吝之心

问:供佛时为什么要选择最好的供具和供品呢?为什么供养佛菩萨,不能有悭吝之心呢?

答:若以香花灯烛供养佛菩萨,可以得到福报。在《佛说施灯功德经》等经典中,特别赞叹供灯的功德,不但能开智慧,还能增长很多福德。供灯有很大的福报,供养香花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在供佛的时候要尽量竭尽所能地供养。

《广论》中说,若有能力供养佛陀好的东西,但是由于悭吝,就只供养简单的东西,差的香、或是很差的供具,然后自欺欺人的观想,这些很差的供具都是黄金七宝所成,请佛来受用;比如把几块钱的下等香,观想成旃檀香。

有能力供养,但是用这种自欺欺人的方法来欺骗佛陀;这就好像是一个瞎眼的人,想欺骗一个明眼的人一样可笑。所以我们应当尽量用好的用具供养。当然也不必很勉强,但应在财力所及的范围内,供养最好的。

各位想,世间的人买一件衣服花一千两千,眉头都不皱一下,买供佛的东西花一百两百,就很心疼,这样的佛教徒怎么会有福报呢?

我们今生的福报或许就是过去生供养三宝而来的,今生想得到福报,却不供养三宝,这是不应该的。佛陀是我们的导师,对自己的导师都舍不得供养,再说什么布施给一切众生,那也是无稽之谈。所以自家佛堂香花灯烛等供具,要竭尽所能用最好的,这样可以感召到多财的果报。

纵然我们不是为了多财报,但是供佛所获得的福德资粮,可以作为我们修道的资粮,这也是很重要的。

问:什么叫“植佛福田”“至佛无尽”“由智胜故”呢?我们对佛的恭敬心,怎样才能恒常不断地相续呢?

答:植佛福田,是说佛像个大福田,我们在大福田当中栽培种植,可以得到很大的福报。那么面对佛的福田该怎么种植呢?就是专心坚着,也就是专心不散乱。“坚着” 是指不断不断地在这当中去种福田,不退却。“专”就是不分散,目标很专。随以一善,礼诵香花等,至佛无尽。由智胜故。

随以一善:或是礼拜、或是诵念佛陀名号、或是香花供养等等,“ 至佛无尽 ",修这些善法的功德,到我们成佛为止,都无穷无尽,因为这些功德的种子,种在我们阿赖耶识中,会生生世世随着我们。就算是福报现前,在享受完人天福报之后,果报的势力仍然没有结束,这个种子还会继续引导、牵引我们趋向涅槃。

这和世间培福所栽培的福报不一样,世间人培福的人,布施财物、帮助他人,栽培的福报享受完,也就没有了;但是在佛的福田中,曾经栽培过乃至一举手、一投足、一合掌、一赞叹等福报,不仅未来能感召殊胜的人天果报,而且这金刚种子,会一直引导我们趋向解脱,乃到到成佛为止。

所以任何在释迦牟尼佛时代,种下善根的佛弟子,未来都会如此,这叫“至佛无尽”,到成佛的时侯,功德都无穷无尽。

“由智胜故",由于这是修行人透过智慧的观察,知道供佛、恭敬礼拜佛陀等等,会得到广大的福德资粮,乃至能帮助我们得到解脱,所以我们对三宝的恭敬心,不是一时的感性,而是透过智慧的抉择,这就称之为智胜。

若只是一时看到佛像很庄严,所以心生恭敬;或是念佛念得一时很感动,觉得佛陀太伟大、太慈悲了;或帮别人时,一时深感无常,“早晚会轮到我”,……接触多了,往往也都麻木了。要生起虔诚恭敬的心,不能只靠一时的加持、一时的感觉,因为感觉是生灭法,它是不持久的,会退失的。那么我们对佛的恭敬心怎么会恒常不断呢?

除了每天不断地用功,与佛陀感应之外,再来就是要常常思维观察佛陀的功德。也就是必须透过用功,与智慧抉择之后,在心中生起真实的觉受,那才是不退的。

弘一法师《南山律在家备览》 良因法师导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良因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从人的过去现在到未来》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感谢佛陀的接引,让我们再...

助念时需要给亡者和冤亲债主立牌位吗

问: 有很多助念团在助念时,若感觉助念现场的氛围不大...

印顺法师:由于佛教仪式而来的误解

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里去看见礼佛、念经、拜忏、早晚...

了幻法师:晚上为何会发淫梦

问: 1.弟子自问绝非好色之徒,但晚上为什么会发淫梦...

圣严法师《诵经做什么?》

佛经是佛所说的信佛、学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无边...

竞争对手破坏我们的产品商誉怎么办

问: 竞争对手破坏我们的产品商誉怎么办? 正如法师答...

如何才是一门深入

问: 请问一门深入,如何是一门深入,是读一部经还是...

常有恐惧心理,应如何改变

问: 我常常有这么一种恐惧心理,就是怕自己被冤亲债主...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广钦老和尚的忍辱法语

1.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

年轻就发财得势是不吉祥的

年轻就发财,就得势,是不吉祥的。许多人就喜欢年轻发...

【推荐】一念虔诚皈依的心启动了弥陀本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

净土法门的最关键之处是什么

问: 净土法门的最关键之处是什么呢?一心不乱的真实...

【佛教词典】帝利耶瞿榆泥伽

(术语)Tiryagyoni-gati,新译曰傍行(畜生趣),畜生...

【佛教词典】覆头白衣舍戒释名

亦名:覆头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覆头者,若以...

一心不乱须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往生

问: 为何忏公师父常常在佛七法会的时候,鼓励大家要证...

刘会龙居士往生纪实

守愚念佛过一生 跪着往生度世人 大雨滂沱后的世界格外...

佛陀时代在家学佛女众的模范人物

佛陀在世的时代,女子学佛而成为解脱圣者的,为数不少...

狐狸报恩

很久以前,有五百只狐狸及狮群同时住在雪山中,狐狸经...

【佛学漫画】娑婆世界最受欢迎的菩萨--观世音菩萨

娑婆世界最受欢迎的菩萨--观世音菩萨...

教育子女应当从根本上著手

原文: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著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

我今恳切念佛,佛必转更念我矣

【原文】 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于念念中忆念摄化于我,...

横死可以往生吗

问: 一个人有信愿行三资粮,不管佛号念的多与少、功夫...

我们怎样远离凡夫的妄想

在整个《楞严经》当中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依一念...

圣严法师《不要以感性来修行》

害人的感性就是有心欺骗他人,蓄意使人上当,或者自己...

死尽偷心,方能出尘

死尽偷心,它真的也是一个境界,是一个技术活,是需要...

天灾人祸难以预料 危机意识必不可少

人在世间生活,尽管前途一帆风顺,春风得意,到处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