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

黄檗禅师  2021/06/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

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惟此一心即是佛。

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着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

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已来无著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佛与众生一切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徧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着相故。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即心是佛。

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望崖而退。例皆广求知见,所以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

文殊当理,普贤当行,理者真空无碍之理,行者离相无尽之行。观音当大慈,势至当大智,维摩者净名也,净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异,故号净名。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不离一心,悟之即是。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着相取境,皆与道背。

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此心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

然证此心有迟疾,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地乃得无心者,长短得无心乃住,更无可修可证,实无所得,真实不虚。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只是历劫枉受辛勤耳。

造恶造善皆是着相,着相造恶,枉受轮回。着相造善,枉受劳苦。总不如言下便自认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心却成有,默契而已,绝诸思议。

故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心是本源清净佛,人皆有之,蠢动含灵与诸佛菩萨,一体不异。只为妄想分别,造种种业,果本佛上实无一物,虚通寂静,明妙安乐而已,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圆满具足,更无所欠,纵使三祇精进修行,历诸地位,及一念证时,只证原来自佛,向上更不添得一物,却观历劫功用,总是梦中妄为。故如来云:“ 我于阿耨菩提实无所得,若有所得,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示裴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大报恩经》里面,善友太子到海中取如意宝,要满众生...

我们念佛为什么不能感应

大乘佛法的一个观念是这样,诸位要知道,你要修圆顿止...

六即佛之相似即佛

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相...

星云大师:内心的无限潜能

宇宙万物都有它的性能,性能好的物品持久耐用,性能不...

既然理即是佛,我们与佛又有何区别

《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 事非顿除,因次第...

佛法不怕你烦恼重,怕的是你没有善根

如果我们看过戒律就知道,佛在世的时候比丘尼僧团有一...

直指此心,佛性正是你心

初参禅人,警他用心曰:我没有看到一个什么心,在哪里...

迟早都要成佛,为何还要去极乐世界呢

问: 佛说,一切众生毕竟成佛,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怎样理解

问: 修行就是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这句话要怎样去...

教授写给新入大学女儿的9条忠告

开学季,大一新生们满怀憧憬地步入大学校门。然而大学...

无住生心与日常生活

金刚经中有云:「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无我相、人...

你心一动,魔就有机可乘

这个地方我们要说明一下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说是我今...

【佛教词典】十一面经

(经名)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之略名。【又】十一面神咒...

【佛教词典】布施偈

又名三轮清净偈,三轮是能施、所施及施物,清净是布施...

未受三皈五戒,算不算盲修瞎练

问: 顶礼法师,请问法师,未受三皈五戒,算不算盲修瞎...

世俗女人的九种恶劣表现

《增一阿含经》:夫为女人,有九恶法,云何为九?一者...

妄念纷纭只是一念

承示近来做工夫,于本地渐有入处,欲得秘密一语,以为...

谢天不尤人,天助自助者

某人的孩子得了重病,医生摇着头对孩子的父亲说:看样...

助念者应有的心态

以信愿引发信愿 《要解》里面有一段话:问:西方去此十...

这样的欲望,把我们的身心都系缚住

即便你在念一句阿弥陀佛,口里念着阿弥陀佛,心里的念...

众生轮回的习惯与体制化

也许你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一上来就跟你们介绍木鱼...

持咒往生需要信愿吗

问: 《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复白佛言:世尊...

星云大师《佛教奇事谭》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二天,...

【推荐】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第一种,就是不孝父母。 如...

知足

维斯努神对一个信徒无休止的祈求感到厌烦了,有一天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据《中阿含 箭喻经》第十所载: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