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无心即是真清泰,有染如何望宝莲

妙境法师  2025/07/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心即是真清泰,有染如何望宝莲

“无心即是真清泰,有染如何望宝莲”,这两句话是说到阿弥陀佛国的方法。“无心即是真清泰”,无心是什么?就是修学佛法的人,你常常静坐,常常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常常观诸法实相、修四念处,你修成功了的时候,不管遇见什么境界心里都无分别。可爱的境界心里不爱,可恨的境界心里也不恨,心里无分别。

也不是糊涂,他看见什么都是明明白白的,比我们更明白,但是他也不爱、也不恨,心里面很清净的,这叫做“无心即是真清泰”,这就是阿弥陀佛国。我们在这娑婆世界,我们若修学圣道达到这个程度,娑婆世界就是极乐世界,就是你、指你说,你若到这个程度,这个世界就是阿弥陀佛国,也就是极乐世界。但是我们现在在修学圣道的时候,我们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你也要向这个目标去。

虽然是我们念《阿弥陀经》,它也没告诉你修止观,《阿弥陀经》没有说这个话:你要静坐修止观,没有说这个话。没说这个话,你念阿弥陀佛,一心不乱念佛,你心里不要有烦恼,贪心来了赶快要调伏,瞋心来了赶快要调伏,叫心里面不贪也不瞋,心里老是明静地、清净庄严这样子。你这样子呢,你就可以往生到阿弥陀佛国去了。

“有染如何望宝莲”,说我念阿弥陀佛是念,随时生贪心,随时生瞋心,老是这样子贪瞋痴烦恼,你往生阿弥陀佛国还是有问题,不一定,不一定有把握。“有染如何望宝莲”,你心里面不能调伏烦恼,你还不一定能往生阿弥陀佛国的。说临命终的时候心不颠倒,你就在平常念佛的时候,你要训练自己不要糊涂、不要颠倒。谁对不起我,没有问题,你不要计较这个事情;谁对我特别好呢,爱心也要减轻一点,渐渐地淡下来,渐渐地淡下来。用智慧、慈悲处理一切问题,不要用贪心、瞋心处理问题。

我们佛教/徒要知道这件事,用佛法的智慧,用佛法中的慈悲处理问题。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人与事的问题,用智慧、慈悲处理问题,不要用贪心、用瞋心、用愚痴心、用邪知邪见来处理问题,要这样做。当然这个事,我们可以说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你真实想要这样做,那还是要修四念处了,不然的话这个贪心来了怎么能不贪呢?“这是我的儿,我能不爱吗?”不可以。“这是我的财富,我怎么不保护它呢?”不可能的嘛!那么若想要这样怎么办呢?就是要修四念处,用智慧爱一切人,用慈悲心来爱一切人。这是不一样的,这个爱是不同的,是不一样的。

我们平常地爱人,我们佛教/徒学习了佛法,爱人,也是爱,也可以用这个字“爱”,那里面有智慧。佛教/徒常常地学习佛法,你爱人的时候那个爱里面有智慧,用智慧来爱人。“君子爱人以德”,就是这个意思。你若不学习佛法,世间上的事情那个爱人,不见得是有智慧,不见得。

大概是春秋的时候,楚国,楚国有一个孙叔敖,是楚王的一个相。他死掉了以后,他给他儿子留下了什么呢?给他儿子买离这城市远,很荒僻,不是那个肥沃的土地,就是沙砾之地,也能种田,但是生产量少,买那样的土地给他儿子。他不买那个好的土地给他儿子,孙叔敖这个人这样做法。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买好的土地有人争,所以感觉我的儿子智慧不高,斗不过人家,不如就是买那个差一点的土地,你努力生产也能维持生活就好了。

给你好的东西危险啊,你虽然是本事不大,贪心还是有,瞋心也是有,你斗不过人家,生命都是赔上去可能还不够,不如根本就不要这个,不要那么多好的东西,就是差一点的东西,没有人争,没有人同你争,给我儿子这样子。那么我儿子也能维持生活,当然不是那么丰富,也能维持生活,还能生活得安全一点。

所以我们从历史上看,的确有些人有智慧,也是有智慧,但是也还不是佛法的智慧。我们佛教徒的智慧是更高了,不是世间一般人能比的。但是你要去努力地学习佛法,你才有那个智慧,你不学习还不行。

所以是“无心即是真清泰,有染如何望宝莲”,这是劝我们要这样做才能往生阿弥陀佛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四十八大愿——(第30愿)智辩无有限量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慧律法师《净土心要》

现在翻开一百一十一页,往生居士第三,清朝甘露寺,江...

净界法师:临终关怀

我们今天有两堂课,来跟大家讨论有关临终关怀的理论,...

净界法师:修净土,临终时天界现前该怎么办

问: 如果佛弟子在修净土法门的时候,也积集了善业,...

判断众生是否往生,唯一标准是头顶热吗

问: 判断众生是否生西,唯一标准或标志是头顶热对吗?...

四十八大愿——(第17愿)诸佛称名赞叹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

低下头来看

僧人的鞋子上面,左三个洞右三个洞,为的是让出家人低...

用零散的时间来修系缘念佛法

我们常说,念佛一定要建立在信愿上,要用心把念佛人自...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净界法师:菩萨戒修学法要

当我们发心要行菩萨道,开始在生命当中来积集福德、智...

灾难的启示与佛教的无常观

经云:高必坠,聚必散,合必离,生必死。因一切有为法...

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佛陀成道之后,严格持守戒律,广为度化有缘众生。在弘...

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善知识,既皈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

【佛教词典】良价

(人名)曹洞宗之祖,洞山之悟本大师,讳良价。...

【佛教词典】满文大藏经

Manwen Dazangjing   汉文大藏经的满文选译编刻本。...

脱离滔滔苦海爱河,免除轮回之苦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普门品》 这是说...

念佛时要全佛是心,全心是佛

必须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无二,心佛一如。《...

【推荐】慧律法师《入佛正见》

大众一起至诚恳切,向师父拜年。向师父顶礼三拜,一拜...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

1.生平 莲池大师(公元1535一1615年),讳祩宏,字佛慧...

修净业当知的八件事

净土念佛法门,虽说是上中下三根普被,什么人都能修,...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问: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净界法师答: 断恶修善...

只有福报没有智慧,就会被福报所害

如果一个人修学菩萨道,这个必须要知道:不要着相,要...

福报享尽,你连一碗粥都喝不下去

人生没有现在这个词,没有现在的。你讲现在的时候,它...

很多事情会后悔,就是因为反应太快

当我们正念真如: 第一个安住力,把心带回家,不迷不取...

星云大师:生命的春天

世间上最可贵的就是生命,最残忍的就是杀生。 生命依...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佛陀开悟之后,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