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没有排他性

2011/06/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世界上大部份的宗教,都只承认他们自己所信的宗教教义才是唯一的‘真理’,而排斥他教教理为‘邪说’。

而佛教认为一切宗教,只有教义深浅的区分,很少有好坏邪正的差别的。任何一种能够存在世上千年以上的宗教,一定对世道人心有着或多或少的裨益的,否则这个宗教早就被人类的‘智慧’所唾弃,同时也被时间的浪涛所冲失了。

问题只是在于某些宗教只能给人以短暂的、少数的快乐;而有些宗教则能予人以永恒的、多数的幸福。而佛教正是属于为数不多的后者之一。

在佛法传世的近二千五百年中,佛教一直与其他宗教和平共处,历史上为了传教而与其他宗教发生流血冲突的事,在佛教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印度阿育王(西元前三世纪),遵照释迦牟尼的宽大慈悲、兼容并蓄的遗教,有一段至今原文尚存,被雕刻在岩石上的诰文:‘不可只尊重自己的宗教而菲薄他人的宗教。应如理尊重他教。这样做,不但能帮助自己宗教的成长,而且也对别的宗教尽了义务。反过来做,则不但替自己的宗教掘了坟墓,也伤害了别的宗教。’‘因此,讲和谐才是最好的。大家都应该谛听,而且心甘情愿地谛听其他宗教的教义。’(谛听即留心听。)从这一段文字看来,这种宽容和诚意,正是佛教文化中最珍贵的遗产之一。

‘真理’在佛教看来是没有国界的,它不须任何宗教的‘商标’。它也不属于任何一个宗教,或属于任何时代中的任何一个人。所以佛所说的真理,不是他一个人独有的,因为佛只不过是一个‘真理的发现者’而已,就像牛顿所发现的‘地心吸引力’,并不是牛顿专有的一样。因此佛教认为一切合理的、具有永恒不变的道理的都是‘佛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惟贤法师:佛教不是脱离现实

(一)佛陀出家的原因 那么佛陀对于人生是如何看待的...

有些人念《地藏经》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你说业能转不能转?一念善心起,百万障门都消失;一念...

寺院外墙为何大都漆成黄色

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我们在朝访游历名川古寺时,...

李恒钺《向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介绍佛教》

前言 今天来讲此题的目的,是以学科学的头脑来观察分...

只需要念一句佛号,就可以解脱吗

问: 请问,净土宗,只需要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

什么是佛法

问: 什么是佛法? 慧律法师答: 佛法很深、很广也很...

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

问: 弟子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是否业障...

这些在家居士团体,易养成我慢之心

优婆塞与优婆夷是佛门四众弟子,译为近事男与近事女,...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推荐】种好你生命的福田

佛家讲三种福田:第一个福田叫做报恩福田;第二个叫功...

大福自有妙方

明白人生道理,处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痴无知...

父母不赞成学佛怎么办

其实,在父母眼里,子女就算到了六十岁,仍是一个孩子...

诵经念佛应注意之事宜

所谓佛法,并不离世间法,其目的无非在使心净心。人之...

【佛教词典】梁武帝

(464~549)南朝兰陵(江苏武进)人,姓萧名衍,字叔...

【佛教词典】首座

(职位)即座中之首位者。僧史略中曰:首座之名,即上...

这才是真正的布施

我们所有的凡夫啊,都是有妄想、分别和执着。我们都有...

不评价别人也不必执着于别人的评判

生活当中的评判和修行当中的评判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的...

树立素食的正知见

问: 请益法师一个问题,世间有这样的观点,认为维生素...

【佛学漫画】佛教四大天王

本篇创作思想皆参考于佛经原典,虽然看似神话气息较浓...

怎样让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

问: 法师您好!弟子三十多岁的儿子由于工作及家庭矛...

佛为优陂夷说斋戒法

昔日,佛在舍卫国弘化。当时,城东有一位妇女的孩子名...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系念必得往生愿

第二十 系念必得往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

【推荐】求生天国与往生净土有什么不同

生死大事是件不易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只在生死死生之...

吵闹着炫耀一番

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非...

最胜仙人舍身求法

一天,净威菩萨恭敬请问释迦牟尼佛过去修行的因缘,佛...

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

【原文】 客曰:弟子复忆昔念佛时,遇一禅人教云,念佛...

佛说做梦的五种原因

佛法论梦之起缘,约分为五:一想,二忆,三病,四曾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