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为何与道不相应

宣化上人  2011/04/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道很久而未能与道相应,这是什么原因?因为妄想心在作怪。有了妄想心,把戒破坏了,把定破坏了,把慧破坏了。若有妄想心,持戒也不坚固,修定也不坚固,更谈不到慧力。妄想一生,攀缘心随着而来。因之,跟着万物转。眼睛所见的色,耳朵所闻的声,鼻子所嗅的香,舌头所尝的味,身体所觉的触,意念所知的法,这都是万物的境界。若是着住在万物上,跟着万物转,就生出贪求心来。

对于你所欢喜的,就生出贪心来。贪心一起,就想办法得到它。得到之后,还不知足,仍然在贪。这种贪心,就是无底坑,永远填不满,所谓「欲望无止境」。贪钱的人,有了钱之后,又要贪名。有了名之后,又要贪洋房、汽车、飞机、轮船等等。这就是有所求。有时不能遂心满愿,就生烦恼。

烦恼一生,种种妄想随之而来。妄想一生,便有忧愁。身也苦,心也苦,种种邋遢行为便现前,不清净的思想也现前。因为这种关系,与道不相应,不能了生脱死,而在六道轮回中转来转去不想出来。越转离自性越远,就落到苦海里边,拔不出腿来。

自性的本体,就是真常之道。什么是真常之道?无形无相,没有一个具体,若能明白,就得到这个道。若不明白这个理,就一天比一天堕落。若能觉悟这种道理,时时刻刻都会有智慧光明现其前,妙真如性也现其前。这时候,就与道相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佛法修学中的种种歧途

进了佛门之后,如果没有用功调伏烦恼,轮回中的可怕劲...

净土这个法门最直捷、圆顿

佛陀施设教法,我们可以分成实法跟权法,好比我们今天...

修行人要把握当下这一念

我们当下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这一念...

超越自我的身心

佛陀说:能统领百万大军的人,没有什么伟大;一个人能...

珍惜在娑婆世界修行的善缘

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身边有两位小菩萨,一位叫美音菩萨,...

圣严法师《为什么而忍》

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当山挡在前面,一味退让,永远也...

善修奉行十念法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示...

住寂静处深思出离得无漏智慧

修习止观,在住处条件讲,须住在较寂静的地方。最初修...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宣化上人:修福修慧

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 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

宣化上人:地狱是谁造成的呢

什么叫地狱呢?地狱是谁造成的呢?人间有监狱;地府里...

宣化上人:一念无明即堕轮回

世上的人,都在醉生梦死中过生活,没有清醒的时候,不...

宣化上人:认清做人的责任

人在世,要知道做人的责任为何?人的责任,应该为旁人...

【佛教词典】四身

系佛身之四种分类。诸经论中于其名称、种别等各有说法...

【佛教词典】作戒

又作表色。受戒时,表之于身、口之作业,称为作戒;反...

末法时代8个很重要的法门

消业第一 金刚萨埵法门 金刚萨埵佛尊因地时曾发如是大...

中国古代文人的护生诗

中国古代著名文人中,有许多人对佛教有深厚的情缘,还...

佛诞节的纪念意义

今天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诞期的纪念日,并且是他的...

【推荐】卖贫、卖贱、卖短命

阿槃提国有一个大富长者,资财很多,而他家里有一个老...

梵天劝请佛陀说法的因缘

三千多年前的印度摩竭陀国,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善胜...

境缘无好丑,提起佛号正念

一日之计在于晨,丛林的早课是古佛青灯生活的特写。 得...

几位高僧大德对「念佛数量」的开示

善导祖师: 欲生净土,唯须持戒、念佛、诵《弥陀经》...

【推荐】念佛人当如何面对病死之苦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

什么是绮语?绮语果报是什么?

问: 什么是绮语?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样子的?绮语果报...

人要自己行走才会真正成长

朋友老丁送儿子去省城上大学,按理说要第二天才能回来...

人生的四法则

不知你看过以下经典名言否?如果不喜欢,那就去改变,...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