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璎珞经卷第八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菩萨璎珞经卷第八(一名现在报)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无识品第二十二

尔时,有菩萨名曰净观,即从座起偏露右臂,右膝着地,长跪叉手,前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此经典者,我代其欢喜。何以故?皆过去诸如来、无所着、等正觉之所修行,当来诸如来亦当习此法而得成就。如我今日如来、至真、等正觉颁宣此法,善权方便化导众生。」

尔时,净观菩萨复白佛言:「若有菩萨摩诃萨宣传此法布现世人,功德有二十行。云何为二十?总持璎珞,不坏法界;种姓璎珞,居家成就;善权璎珞,不减耗诸法;化生璎珞,不受胞胎;净教璎珞,无欺诤法;法身璎珞,解性清净;受入璎珞,空行成就;众生璎珞,化一切故;灭度璎珞,无尘垢故;生尽璎珞,本无心识;无量璎珞,垢自净故;劫数璎珞,无远近故;知生璎珞,叹本无故;道德璎珞,行自灭故;大乘璎珞,诸根具足故;解脱璎珞,不见众生故;法王璎珞,说法无穷故;无厌璎珞,受法不疲故;文字璎珞,强记不忘故;法界璎珞,行具足故;法本璎珞,本无泥洹故;法性璎珞,无生灭故;弘誓璎珞,道性自性故;真如璎珞,善本具足故;清净璎珞,离生本无故;无碍璎珞,通达往来故;法起璎珞,不着三处故。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持讽诵法璎珞者,便当具足二十功德总持法门。」

尔时,净观复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一一众生起七宝塔,不如善男子、善女人讽诵此法,法璎珞者,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诸佛世尊皆由而得成就。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起七宝塔遍三千大千世界,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称量。」

尔时,世尊告净观菩萨:「善哉,善哉!族姓子!乃能于如来前作师子吼。云何?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此法璎珞,复有恒沙众生成就五戒,其福宁多不乎?」

净观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得法璎珞无尽之藏,其功德福不可称量,百倍、千倍、万倍、巨亿万倍,不可以譬喻为比。何以故?一恒沙众生成就五戒,皆由法璎珞而得具足诸道果报。」

佛复告净观菩萨:「云何?族姓子!若有一恒沙众生,尽得五通皆悉成就,加修五戒十善,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观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一恒沙众生悉得五通各各成就,皆由法璎珞而得具足诸道果报。」

佛复告净观菩萨:「云何?族姓子!若有一恒沙众生,行四等心慈悲喜护,行第一禅、第二、第三、第四禅,念持喜安自守,复行四空定,一一具足,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观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一恒沙众生行四等心慈悲喜护,行第一禅、第二、第三、第四禅,念持喜安自守行四空定,皆由法璎珞而得具足诸道果报。」

佛复告净观菩萨:「云何?族姓子!若有一恒沙众生,尽得须陀洹果断诸妄想,皆悉成就了了通达,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观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一恒沙众生悉得须陀洹道一一成就,皆由法璎珞而得具足诸道果报。」

佛复告净观菩萨:「云何?族姓子!若有一恒沙众生,尽得斯陀含果,无复狐疑悉皆成就,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观菩萨复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一恒沙众生悉得斯陀含,一一成就而无狐疑,皆由法璎珞而得具足诸道果报。」

佛复告净观菩萨:「云何?族姓子!若有一恒沙众生尽得阿那含果,无复狐疑悉皆成就,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观菩萨复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种量。何以故?一恒沙众生悉得阿那含,一一成就而无狐疑,皆由法璎珞而得具足诸道果报。」

佛复告净观菩萨:「云何?族姓子!若有一恒沙众生尽得阿罗汉果,无复狐疑悉皆成就,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观菩萨复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一恒沙众生悉得阿罗汉,一一成就而无狐疑,皆由法璎珞而得具足诸道果报。」

佛复告净观菩萨:「云何?族姓子!若有一恒沙众生悉得辟支佛,一一成就而无狐疑,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观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一恒沙众生悉得辟支佛,一一成就而无狐疑,皆由法璎珞而得具足诸道果报。」

佛复告净观菩萨:「云何?族姓子!若有一恒沙众生,成一住行发意趣道,修十八法、三十七品、空无相愿,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观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一恒沙众生悉得成一住行发意趣道,修十八法三十七品空无相愿,一一成就而无狐疑,皆由法璎珞而得具足诸道果报。」

佛复告净观菩萨:「云何?族姓子!若有一恒沙众生,超一地住第二地,修行八法并修十八法、三十七品、空无相愿,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观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一恒沙众生超一地住第二地,修行八法并十八法、三十七品、空无相愿,一一成就而无狐疑,皆由法璎珞而得具足诸道果报。」

佛复告净观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有一恒沙众生,超一地、二地在三地中,修五净法行五观法,修行八法并十八法、三十七品、空无相愿,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观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一恒沙众生超一地、二地在三地中,修五净法行五观法,并修八法及十八法、三十七品、空无相愿,一一成就而无狐疑,皆由法璎珞而得具足诸道果报。」

佛复告净观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有一恒沙众生,从一地二地三地住四地中,修四法及七观行并五净法,行五观法,修行八法并十八法、三十七品、空无相愿,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观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一恒沙众生在第四地,修行四法及七观行,修五净法行五观法,修行八法及十八法、三十七品、空无相愿,一一成就而无狐疑,皆由法璎珞而得具足诸道果报。」

佛复告净观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有一恒沙众生,在五住地修十二法心意不惑,堪任教化及修四法行七观行,修五净法行五观法,修行八法及十八法、三十七品、空无相愿,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观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一恒沙众生在五地中,修十二行心意不惑,堪任教化及修四行、修五净法,行五观行、行七观行,修行八法及十八法、三十七品、空无相愿,一一成就而无狐疑,皆由法璎珞而得具足诸道果报。」

佛复告净观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一恒沙众生皆在六地,行六度无极:布施、持戒、精进、忍辱、一心、智慧,修十二法心意不惑,堪任教化及修四法、行七观行,修五净法、行五观法,及修八法及十八法、三十七品、空无相愿,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观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一恒沙众生在六地中,行六度无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修十二法堪任教化,及修四法、行七观行,修五净法、行五观行,及修八法及十八法、三十七品、空无相愿,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一一成就而无狐疑,皆由法璎珞而得具足诸道果报。」

佛复告净观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一恒沙众生在七地中,逮不退转行十三法,毕志坚固当成无上等正觉,得四无畏,获四辩才,行六度无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修十二法心意不惑,堪任教化及修四法、行七观行,修五净法、行五观行,及修八法及十八法、三十七品、空无相愿,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观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一恒沙众生在七地中逮不退转行十三法,毕志坚固当成无上等正觉,得四无畏获四辩才,行六度无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修十二法心意不惑,堪任教化及修四法、行七观行,修五净法、行五观行,及修八法及十八法、三十七品、空无相愿,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一一成就而无狐疑,皆由法璎珞而得具足诸道果报。」

佛复告净观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一恒沙众生在八地中立童真行,成就十二妙法及五慧业行十三法,毕志坚固当成无上等正觉,得四无畏获四辩才,行六度无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修十二法心意不惑,堪任教化及修四法、行七观行,修五净法、行五观行,及修八法及十八法、三十七品、空无相愿,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观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一恒沙众生在八地中立童真行,成就十二妙法心意不惑,堪任教化及修四法、行七观行,修五净法、行五观行,及修八法及十八法、三十七品、空无相愿,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一一成就而无狐疑,皆由法璎珞而得具足诸道果报。」

佛复告净观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一恒沙众生在九地中,必当坚住得佛无量神德之业,尽舍诸法不复修习,进当成佛无复退转,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观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一恒沙众生在九地中立童真行,成就十二妙法,心意不惑堪任教化,如此之比满十方恒沙及前一地二地乃至九地,故不如法璎珞业,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一一成就而无狐疑,皆由法璎珞而得具足诸道果报。」

尔时,世尊告净观菩萨:「如我今日如来、至真、等正觉三界独尊,尽统三千大千世界,故号天中之天。斯由法璎珞业而得成就,其功德福不可称量,具足深要诸道果报。」

尔时,有菩萨名曰辩通,即从座起,长跪叉手,前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心意好乐,欲得修习法璎珞者,云何用心?当行何法而得成就法璎珞慧?」

佛言:「善哉,善哉!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修习法璎珞者,当去妄想不生识着,诸念具足得入众定,游至十方无量世界,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承事供养诸佛世尊。何以故?皆由无识着想,而得具足诸道果报。」

菩萨璎珞经◎受迦叶劝行品第二十三

尔时,佛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大众普来会者,及菩萨摩诃萨:「谁能堪任于如来前,说有行无行不可思议众智之门?」

尔时,一切大众闻如来说有行无行不可思议众智之门,默然不对。尔时,世尊放舌相光明,普照无数无量国土,使无量众生皆见光明,其见光者,皆发无上正真道意。

时东方去此十亿江河沙数,过是数已有佛土名莲华净,佛名净教如来、至真、等正觉,见释迦文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佛土,即遣菩萨万二千人来至忍土,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南方去此十亿江河沙数诸佛国土,有佛名一道,复见光明,寻遣菩萨八千大士来至忍界,至如来所,绕佛三匝在一面坐。

西方去此七江河沙等诸佛世界,有佛名曰无碍如来、至真、等正觉,见此光明普有所照,即遣千二百大士,尽得神通行过魔界,来至忍土,至如来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北方去此十三亿江河沙数,有佛土名曰如(乡本妙)像,佛名正意如来、至真、等正觉,复见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寻遣五万菩萨,悉皆神足六通清彻,来至忍界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东北角方去此八江河沙数,有佛土名曰除垢,佛名等行如来、至真、等正觉,见此光明,复遣菩萨七千大士来至忍土,至如来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东南角去此三亿佛土,有佛国名曰积宝,佛名善积如来、至真、等正觉,复见光明,寻遣七百正士,皆得神通获无碍慧,来至忍界,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西南角去此十江河沙数诸佛国土,有佛土名曰一相,佛名等慧如来、至真、等正觉,见此光明,寻遣千五百大士来至忍界,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西北角去此十四亿江河沙数诸佛国土,有国土名曰清净,佛名众德如来、至真、等正觉,见此光已,寻遣五千菩萨来至忍界,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上方去此过众生界,复过二恒沙世界,有佛土名曰普慈,佛名弘等如来、至真、等正觉,见此光明,寻遣五千菩萨来至忍界,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下方去此三十二亿江河沙数,有佛土名曰坚固,佛名不舍弘誓如来、至真、等正觉,见释迦文佛放大光明,复遣十千大士从下方来,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是时,世尊见众坐已定,便告诸来会者:「吾今当说有行无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从须陀洹乃至阿罗汉,未得如来道慧藏者,斯等之类不在圣例。」

尔时,座上有九万二千无着阿罗汉,从异方世界来诣忍土,欲从如来听法璎珞有行无行。今闻世尊吐如此教,若善男子、善女人,从须陀洹乃至阿罗汉,未践如来道慧藏者,斯等之类不在圣例。是时,九万二千得道阿罗汉,诸漏已尽缚结以解,更不受生如实知之。时摩诃迦叶、阿若拘隣、舍利弗、摩诃目犍连、宾头卢、摩诃迦旃延、离越、须菩提、满愿子,九万二千人等,即从座起,头面礼如来足,绕佛三匝各自长跪,前白佛言:「世尊!我等虽得四果、六通清彻,犹尚不如凡夫行人。所以然者,今闻如来说道慧深藏,非我等所入境界。唯愿,世尊!得闻斯法,使久寐众生永无犹豫。」尔时,世尊默然不对。

时,大迦叶重白佛言:「我等罗汉虽获称为佛子,皆是如来之咎,非我等过。何以故?若使如来誓无三乘者,我等岂非成等正觉乎?何为如来不见听在圣例乎?」

时,大迦叶及九万二千真人,尽脱袈裟,哀号悲泣五体投地。当尔之时,三千大千刹土六变震动,诸天、龙、鬼神、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休勒、乾塔惒、人及非人怪未曾有。

尔时,世尊欲解诸人心中狐疑,便舒右手扶迦叶起,各使复坐。尔时,世尊即说斯偈:

「本无如来业,  道慧藏第一,
 诸度无量智,  渐入如来境。
 大道无三乘,  况有四道果?
 观净如虚空,  耆年迦叶是。
 我今观斯心,  非有亦不无,
 多现无量变,  不舍佛弘誓。
 从久远以来,  修神足璎珞,
 六度旷大法,  何有声闻名?
 佛界无疆畔,  所化亦不同,
 故使众生惑,  谓为道若干。」

尔时,座上有无央数众生闻如来说此偈已,悉皆发意,信乐欲闻道慧深藏甚深之法,皆发无上正真道意。复有无央数众生,正心解脱得尽信之行。

菩萨璎珞经有行无行品第二十四

尔时,无顶相菩萨即从座起,偏露右臂,长跪叉手,前白佛言:「我能堪任于如来前说有行无行。」

佛言:「善哉,善哉!族姓子!若能说者今正是时。」

无顶相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萨摩诃萨,解了本无是谓有行,本无自然空寂无形是谓无行。」

广进菩萨曰:「现彼佛土神足教化是谓有行,不见国土化众生者是谓无行。」

知生菩萨曰:「泥洹寂静无起灭者是谓有行,不见泥洹及泥洹相是谓无行。」

法宝菩萨曰:「说道非道是谓有行,亦非有道亦非无道是谓无行。」

净妙菩萨曰:「清净法观是谓有行,亦不见清净法观是谓无行。」

趣道菩萨曰:「见佛神力是谓有行,亦不见佛亦无神力是谓无行。」

普施菩萨曰:「现有入定是谓有行,亦不见修行亦不见入定是谓无行。」

月光照菩萨曰:「见佛身相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是谓有行,亦不见佛及相好者是谓无行。」

哀世菩萨曰:「有吾我寿命是谓有行,亦不见寿命亦不见吾我是谓无行。」

无畏菩萨曰:「说法无法想是谓有行,亦不见法非无有法是谓无行。如是菩萨摩诃萨,于有行无行,便得具足菩萨璎珞。」

无量菩萨曰:「以过佛量而不可限是谓有行,亦不见量亦不见非量是谓无行。」

心念菩萨曰:「以六神通游诸佛国不自称誉叹神通道是谓有行,不见国土有所接度是谓无行。」

贤护菩萨曰:「能化一切尽为佛形是谓有行,亦不见化复不见佛是谓无行。」

无边际菩萨曰:「佛界无量总持不忘是谓有行,本无总持亦无三宝是谓无行。」

常悲菩萨曰:「诸有众生发大乘心是谓有行,亦无大乘复无有道是谓无行。」

不思议菩萨曰:「佛不思议正法亦然法不思议受报亦然是谓有行,亦不见思议亦不见不思议是谓无行。」

周旋菩萨曰:「空慧是一非不有慧是谓有行,慧亦虚寂亦不有慧亦不无慧是谓无行。」

法造菩萨曰:「如来为一真际亦尔是谓有行,亦不见如来亦不见真际无一无不一是谓无行。」

善权菩萨曰:「慧观分别一切诸法是谓有行,亦无慧观复无诸法是谓无行。」

无与等菩萨曰:「一相无相是谓有行,亦不见相亦不见无相是谓无行。如是菩萨摩诃萨,于有行无行,便能具足菩萨璎珞。」

功勳菩萨曰:「亦不见生亦不见不生是谓有行,生亦无生复无生生是谓无行。」

觉悟菩萨曰:「有常无常是谓有行,亦不见常亦不见非常是谓无行。」

成就菩萨曰:「不造身行亦无所着是谓有行,亦不见造亦不见不造是谓无行。」

愿乐菩萨曰:「不造口行亦无所着是谓有行,亦不见造亦不见不造是谓无行。」

无处所菩萨曰:「不造意行亦无所着是谓有行,亦不见造亦不见不造是谓无行。」

无碍智菩萨曰:「觉无所觉是谓有行,亦不见觉亦复不起有众生想是谓无行。」

香积菩萨曰:「解道本无法性不异是谓有行,亦不见道复无法性是谓无行。」

转法轮菩萨曰:「在树王下颁宣演畅四道果证是谓有行,说法无法想亦不见四道是谓无行。」

自观菩萨曰:「说色痛想行识空是谓有行,亦不见五阴成败是谓无行。」

众智菩萨曰:「其有观四意止知内外空是谓有行,分别意止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是谓无行。」

多闻菩萨曰:「然炽诸法乃至三十七品是谓有行,亦不见然炽及一切诸法是谓无行。」

法身菩萨曰:「见一切诸法有动转者不动转者是谓有行,亦不动转非不动转是谓无行。」

无怒菩萨曰:「一切法自然、法观亦尔,法观自然、一切法亦尔,是谓有行;本无诸法亦无法观是谓无行。」

上首菩萨曰:「分别佛慧知之虚寂是谓有行;观佛深慧本性自尔亦无名号是谓无行。」

道议菩萨曰:「了五分法身而无远离是谓有行,一一观察性自无形亦无起灭是谓无行。」

本祚菩萨曰:「一切诸法亦无所倚,不倚内空亦不倚外空是谓有行;了内外空及一切诸法,亦不见生亦不见灭,悉无所着是谓无行。」

权现菩萨曰:「周旋往来礼事诸佛,亦不见佛土净及以不净,众生好恶,是谓有行;不见己身及诸佛国好恶清浊是谓无行。」

无想着菩萨曰:「诸法不乱、澹然不移,不计苦乐、是常非常、若好若丑,是谓有行;无量智慧悉归于空,不见乱定苦乐好丑是谓无行。」

大慈菩萨曰:「不见诸法有趣无趣是谓有行,永无有趣亦不见趣是谓无行。」

忍行菩萨曰:「解空无相愿及虚空识界真如一性是谓有行;空无相愿亦是空,空亦是空,无相愿复无报应是谓无行。」

宝掌菩萨曰:「入一定意悉知诸佛威仪所行法则之道是谓有行,虽入禅定永无法相是谓无行。」

喜庆菩萨曰:「三毒根本自然起灭,生不知所以生、灭不知所以灭,是谓有行;观三毒根本自无形兆,永无起灭,是谓无行。」

观进菩萨曰:「奉律无所犯亦不见有犯是谓有行;本无有律亦无有犯,本性自尔是谓无行。」

常喜菩萨曰:「分别解脱十二法门是谓有行,亦不见解脱及诸法宝有起有灭是谓无行。」

宣畅菩萨曰:「法生苦生本无处所是谓有行,知苦本际而不可覩是谓无行。」

修道菩萨曰:「大道一相泥洹无形,不见志求无上之道是谓有行;所演道教而无精微,法界自然无能回转,是谓无行。」

讲法菩萨曰:「所建立道不可思议,虽处秽浊如无所处是谓有行;了知五净及五浊性虚而非真亦无所有,是谓无行。」

尔时,十方无央数江河沙数诸菩萨等,各各自说有行无行已,各还复坐。时,大迦叶便从座起,整衣服,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世尊!我亦堪任说有行无行,若见听者敢宣所怀。」

佛告迦叶:「今大众集渴仰来久,若堪说者今正是时。」

尔时,大迦叶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奉持正律十二头陀难得之法,无所漏失如毫釐许,亦不起想生是非心,斯乃名曰第一有行。」

时,大迦叶复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一意所念专精不忘,能演道教各充志趣,乃至成佛不改大誓,斯亦名曰第一有行。」

时,大迦叶复白佛言:「若复善男子、善女人,进学修习禅观法门,于诸通慧无所染着,志求道者各令欢喜,复能诱导将示道迳,随前人心果其所愿,求大乘者毕志成就,不使堕落中间罣碍。若复欲得辟支佛者,亦复将护令得无为,斯亦名曰第一有行。」

时,大迦叶复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修习无行法者,一切众生罪根深固难可拔济,然此罪人与我无缘无由得度,然我世尊微设权巧渐伺子便,知彼去就为造因缘得蒙覆盖,是谓无行。」

时,大迦叶复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本无道心在凡夫地,即能指授使发道意,至竟成就终不中堕在二地中,是谓无行。

「复次,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从无数劫积功累德发大弘誓:『若我成道,在某国生,遭遇某圣,弟子翼从亦各如是。』然彼善男子、善女人,违本所愿中遭贤圣有佛出世,即从彼佛而取灭度,是谓无行。」

尔时,世尊告迦叶言:「止止。耆年!汝今滓浊偏狭之心所能测度。何以故?立根得力菩萨摩诃萨,犹尚未悉有行无行,况汝小节欲得悉乎?此则不然,还复汝座如常威仪。」时,大迦叶容颜变常极大惭愧,礼佛足下还复本座。

尔时,长老阿若拘隣复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我今堪任于如来前,颁宣道教有行无行。」

佛言:「善哉!族姓子!今正是时,恣汝所陈。」

时,阿若拘隣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八正道,于八法中不起狐疑,是谓有行。若复善男子、善女人,得无量法慧,分别八法悉无所有,本无一法况有八正?无名号之法亦无窠窟,斯乃曰第一最胜无行之法。

「复次,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四禅行一一思惟意不分散,系意在明不失法宜,必有所果无有狐疑,是谓,世尊!第一有行。若复善男子、善女人,从初至竟端坐思惟诸无形法,不见出生本无端绪,名号虚诈非真非有,斯乃名曰无行之法。」

时,长老阿若拘隣复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分别空慧心不染空,于空求空生颠倒想,是谓有行。若于空慧不生染污,不兴妄见起若干意,本自无本况当有今?是谓无行。

「复次,世尊!若复善男子、善女人,内思明慧空寂定意,持心牢固无增无减,是谓有行。分别内外六情无主,本无六情况今有识,识非三世不着三有,是谓无行。」

是时,长老阿若拘隣,说菩萨摩诃萨有行无行已,即礼佛足。

佛言:「善哉,善哉!族姓子!宣畅如来深妙之法,甚奇甚特!实未曾有。还复汝座,如常威仪。」

是时,尊者舍利弗即从座起,齐整法服,长跪叉手,白佛言:「世尊!抱疑日久欲有所问,唯愿世尊一一发遣。」

佛告舍利弗言:「善哉!族姓子!欲有所问今正是时,如来一一当詶汝问。」

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为有行?云何为无行?如世尊言,现造则有行,本无则无行。今问如来,为有行至无行,乃名无行耶?为有行常有、无行常无,乃名无行乎?若言有行,则尊者大迦叶所宣有行无有错谬。假使无行,则无言教,云何以无言教之法,令有言教耶?唯愿世尊一一分别。」

佛告舍利弗言:「云何?舍利弗!有行体性为空不乎?」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行体性空如空。」

佛复问舍利弗:「云何?族姓子!无行空性如何?」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无行空性,即有行空性是也。」

佛告舍利弗:「若无行空性即有行空性者,今大迦叶何以故但说有行、不说有行空,亦不说无行、亦不说无行空性耶?」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有行空性?云何无行空性?」

佛告舍利弗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与汝敷演其义。」

对曰:「如是。世尊!」

佛告舍利弗:「云何?族姓子!成五阴身四大成就舍本所生,如此众生若外见色,于眼识中自起尘劳,分别此识不从外来亦不从内出,由识分别乃生此患。云何?族姓子!五阴法界为尔不乎?」

舍利弗言:「如是如是。世尊!皆由眼识起此尘劳耳。」

佛复告舍利弗:「云何?族姓子!若有目之士,思惟眼识分别尘劳,本从何来?为从何灭?欲求尘劳窠窟,为可得不乎?」

舍利弗白佛言:「不也。世尊!眼识无形而不可见。」

佛言:「如是如是。舍利弗!是乃名曰有行空性。复次,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于空离空不染空识,息心永灭不兴想着,默然无言,斯乃名曰无行空性也。」

佛复告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耳闻外声,鼻嗅外香,舌知外味,身知外更内乐,意法体知外行。思惟此识,亦不从外来、亦不内生,由妄分别乃起此患。云何?族姓子!五阴法界为尔不乎?」

舍利弗白佛言:「如是。世尊!斯由识法生诸尘劳。」

佛告舍利弗:「云何?族姓子!若有目之士,思惟法识分别尘劳,为从何来?复从何灭?欲求尘劳窠窟为可得不乎?」

舍利弗白佛言:「不也。世尊!法识无形而不可见。」

佛言:「如是,舍利弗!是乃名曰有行空性。」

佛复告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于空离空不染空识,灭意永寂不兴想着,静然无语亦无道教,斯乃名曰无行空性也。」

佛复告舍利弗:「夫诸法性住不变易,法起则起、法灭则灭,起亦不知所以起、灭亦不知所以灭,有目之士而观察之,亦不见起亦不见灭,故号为本无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超过三界为天人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此深法要有行无行法本者,便得具足众相之慧。」

佛说此有行无行法时,有百亿那术众生,皆舍本行执牢固誓,进趣佛乘不退转地。复有诸天世人无央数众,皆得道忍离凡夫地。

是时,尊者大目犍连,复从座起头面礼足,前白佛言:「我亦堪任畅达演说有行无行不思议法。」

佛言:「善哉!族姓子!若乐说者今正是时。」

目连白佛言:「世尊!今闻如来包识众法以为有行无行,如我观省如来正法,非我声闻有行无行也。所以然者,弟子缘觉诸根淳淑,不复闚望平等正觉,我于如来则无行也。若使如来欲舍慧海去诸众智,求为弟子缘觉道者,如来于我则无行也。又,世尊言:『一切诸法皆虚皆寂,无生灭着断。』审如是者,何复限制弟子缘觉不在圣例?益使我等九万二千人悉皆六通,倍生狐疑。又闻佛言:『我法旷大亦无边涯,不计吾我有着众生。』若当尔者,如来今日于清净法界则有阙也。」

尔时,世尊告目连曰:「善哉,善哉!族姓子!乃能于如来前宣畅此门。我今问汝,汝当一一报我。」

目连对曰:「如是。世尊!」

「云何?目连!行有报乎?」

目连白佛言:「世尊!行有报也。」

又问目连:「何者是行报耶?」

目连白佛言:「随其缘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佛复问:「云何?目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目连白佛言:「三涂八难拷掠搒笞,是谓恶报;泥洹永寂无复生灭,是谓善报。」

佛复问目连:「云何?族姓子!今日本无如来为获报不乎?」

目连对曰:「不也。世尊!」

佛问目连:「云何?族姓子!如今如来、至真、等正觉,身黄金色众相具足,为是何报?」

目连白佛言:「如来相好形质之报,非泥洹报也。」

佛问目连:「汝体泥洹耶?云何知善有善报是泥洹报乎?」

目连白佛言:「一切诸法皆悉假号,非有真实。所谓泥洹,泥洹者亦假号耳,故说泥洹须善有善也。」

尔时,世尊告目连曰:「如来于汝则无行也,亦是假号非有真实。汝欲求无上等正觉者,于如来所则无行也,亦是假号。于假号法中欲分别有行无行者,此则不然。」

尔时,世尊说此假号法,有九亿众生发弘誓意,愿乐欲逮有行无行菩萨璎珞。复有无量众生得总持法门。复有三亿众生诸漏尽意解得阿罗汉。

尔时,尊者宾头卢,复从座起,前白佛言:「我亦堪任说菩萨璎珞有行无行,令善男子、善女人得修行之。」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族姓子!若能说者今正是时。」

尔时,宾头卢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初禅地,分别五阴恶露不净,于中思惟无可贪着,是谓有行;若入定意观无所有虚而非真,观他人身亦复如是,斯谓无行。复次,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现身臭处不净流出,是谓有行;深观本末知之为空,是谓无行。复次,世尊!善男子、善女人于二禅地具足四行,是谓有行;知二禅地尽归于空,是谓无行。复次,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自能开悟教众生类,去离净心起不净想,是谓有行;解了净想本无所有,是谓无行。复次,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思惟三禅净除尘劳,不自称叹有所成办,是谓有行;不见尘劳成不成者,是谓无行。复次,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在四禅地思惟五阴系意不忘,是谓有行;分别四禅永无苦乐诸缚结着,是谓无行。如是善男子、善女人,菩萨摩诃萨寂观璎珞有行无行。」尔时,尊者宾头卢说此法已,还复本座。

是时,尊者大迦旃延,即从座起礼世尊足,前白佛言:「我今堪任于如来前说有行无行,使众生类得修行之。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十六圣行不起狐疑者,是谓有行;思惟缚着本性自无,亦无十六圣行之名,是谓无行。」

迦旃延复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拔断三毒淫怒痴法,察彼众生心中所念,有无明心、无无明心,有爱欲心、无爱欲心,有恚害心、无恚害心,悉能分别而无错谬,是谓有行;若善男子、善女人,观知三毒本无所有,不见生者不见灭者虚寂无形,是谓无行。」

迦旃延子复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于结使聚皆令毕竟,亦不更造兴起尘劳,是谓有行;不于结使见有毕竟不毕竟者,亦不兴造生尘劳患,是谓无行。如是善男子、善女人,菩萨璎珞有行无行。」迦旃延子于佛前说此有行无行已,起礼佛足,还复本座。

尔时,尊者离越即从座起,前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亦堪任说菩萨璎珞有行无行。」

佛告离越:「堪任说者便可说之。」

离越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无生法越度生死,不见有度者,是谓有行;沦泥洹空寂然无形,不有众生想,是谓无行。复次,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得贤圣律,受诸果证,修十二法,是谓有行;若观一切法本由缘聚散,知尽不生更不受证,是谓无行。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习尽道贤圣宝藏,进取泥洹无起灭法,是谓有行;不见贤圣道品之法及泥洹道,是谓无行。如是善男子、善女人,菩萨璎珞有行无行。」

是时,尊者须菩提复从座起,前礼佛足,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从本无行至一切智,观了无形而不可见,是谓有行;不见本无出生诸法,菩萨璎珞亦复如是,不见菩萨璎珞亦不见非菩萨璎珞,是谓无行。」

尔时,世尊问须菩提:「云何?族姓子!汝以何等议而作斯言:『此是菩萨璎珞,此非菩萨璎珞。』」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于究竟法不生断灭兴计常想,是谓菩萨有行璎珞;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本无法中诸法悉空,内空外空不起灭空,无所生空道空泥洹空,一切诸法皆空如空,是谓菩萨无行璎珞。」

须菩提复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得空定净意者,于贤圣法律具足一切诸法窠窟,从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上至如来、至真、等正觉,庄严具足泥洹之路,是谓菩萨摩诃萨有行璎珞;若复善男子、善女人,修行五十五法,虚空正要一一分别,心不流驰皆归于空,于空无法中无生灭着断,是谓菩萨摩诃萨无行璎珞也。」

尊者须菩提,说此空性有行无行菩萨璎珞时,有十三亿发意菩萨本从等意如来所初建道心,自从是来中间懈怠,今闻长老须菩提说诸法虚寂无生灭着断,各还励意悉发无上正真道意,进求本誓愿欲成就菩萨璎珞有行无行。

尔时,尊者邠耨文陀尼子,即从座起,前至佛所,头面礼足,长跪叉手,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思惟分别空行法性,不于诸法生吾我心者,是谓有行;摄意常定,心如虚空不着三界,是谓无行。若善男子、善女人,讲论诸法无生之心,金刚三昧超越八地舍本习绪,是谓有行;若复善男子善女人,得灭意度,一意庄严璎珞其身,进趣无上正真道意,不以成佛以为快乐,虽在众生不为勤劳,金刚之心不可沮坏,是谓菩萨璎珞有行无行。」

如此等九万二千漏尽阿罗汉,各各宣畅菩萨璎珞有行无行也。

菩萨璎珞经卷第八

 

上篇:菩萨璎珞经

下篇:佛说华手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长者子制经

佛说长者子制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

佛说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 失译经人名今附三秦...

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佛说大方等顶王经(一名维摩诘子问)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

佛说道神通足无极变化经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卷第一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闻...

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

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等译 如是我...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

人天眼目

人天眼目序 予游方时。所至尽诚。咨扣尊宿五宗纲要。...

佛说萨鉢多酥哩踰捺野经

佛说萨鉢多酥哩踰捺野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

【注音版】大宝积经陏伽长者会

大宝积经陏伽长者会...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于十万广颂中略出) 开府仪同三司特...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一卷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注音版】观音灵感真言

观音灵感真言...

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

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序 宋霅谿沙门仁岳撰 儒家流有终身...

人生要淡泊名利,才能活得自在

生活中,人们的烦恼大致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

偏重于持戒修福的危险

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

佛度憍陈如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便前往王舍城宣说佛法,以度化...

望前名果,望后名因

关于这个所知依,我们当然是没有办法想象,阿赖耶识不...

特蕾莎修女:活着就是为了爱

她的组织有4亿多资产,10万名义工,崇拜她的国王、总统...

当我老了,希望儿女们不要嫌弃我

孩子,当我老了,希望做儿女的不要嫌弃我,现在需要你...

嫉妒的根本原因乃是自私

当一个人变的古怪异常,生活以自我为中心时,他会视所...

是否以见相见光,来论定修行

有的众生他从木雕的、泥巴塑的、金银铜铁所铸的这些佛...

修行如弹琴

参禅的目的就是要开悟,但开悟有什么好处呢?佛教认为...

久参有禅,久住有缘

香板下面出祖师,哪个调皮就一香板。不听啊?以为我喜...

僧璨大师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 ...

昌臻法师《正助双修与理事双修》

这一期念佛七明天就圆满了。为了便于大家讨论,今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