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金刚仙论卷第五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金刚仙论卷第五

魏天平二年菩提流支三藏于洛阳译

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者。此举大身喻之报佛。同彼山王镜像譬相似义也。又此山胜出余山。名为王也。有人者。即说报佛为人也。亦得言有人者世间人也。如王者。引喻况之。明世间人身大如须弥山报佛亦然。十地行满金刚心后。显性本有。名法佛。万德智惠圆满名报佛。于众圣中王。名为大身。体是无为常住。而不同有为身。故借之为喻也。须菩提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者。明如来既引山王喻报佛身竟。问须菩提报佛身为大不也。须菩提解。即答甚大世尊。明报佛万德圆满众圣中王分同于山王故。曰甚大也。疑者闻报佛名为大身如山王。便谓报佛因山王有为形相之身。若形相身。则是无常生灭之身。有此义故。答佛说非身是名大身。答意明报佛大身不同世间有为形相之身。其体湛然无有有为有漏心意意识虚妄分别相也。以山王报佛分有相似故。引之为喻。语其实者。条然天绝。故言非身。而有无量功德智慧。湛然常住最高大身。是名大身。亦得云彼身非身是名大身者。此释彼报佛大身为非大身。以非有为有漏相之身。是名大身。即显本有之性现用。名报佛。妙相湛然。有无方大用。是名报佛真实大身也。

论曰此义如是应知。指净土报佛之义。如经说。佛与须菩提。问答应知。论主未曾有释。云何言应知。明须菩提疑有在心未彰于口。即以偈答云。智习唯识通。此一偈释若菩提作是言。我庄严佛国土乃至而生其心。智者。真实智净土。以智慧为体。然此净土所以以智慧为体者。明如来果头依正两报。语体则一法性。论在用遍则身土两别。故依正虽殊。莫不以智慧为体也。习者。后智访于前智。名之为习。习前心为因。因能感后解。不不异而转精胜名习因。能显真性无壅。名通。通者。谓第八佛性识无壅。名之为通也。故偈言智习唯识通者。第八阿梨耶识。通明十地菩萨无漏真解佛果智慧方能通远。见此净土。得此土用故。下句劝云。如是取净土。上问净土之义云何。如今明净土因行体相。义正如是。如是行如是取。非颠倒。非妄取也。故曰如是取净土也。

非行第一体。非形者。此真净土。非有为形相也。第一体者。此净土若非有为形相者。则应一向无形相同于虚空耶。今明此土虽非有为形相之形。非无出世无为之形。真谛庄严净土第一体也。非严者。即上句非世间形相庄严。后庄严者。即第一义谛庄严也。此句应言非庄严庄严。但以偈狭。直云非严也。意者取净土之义。意正如是也。此义云何者。问此一偈释净土之义云何也。

即释诸佛无有庄严国土事至不实说。释偈中上二句。亦解经初若菩萨作是言至不实语也。诸佛无有庄严国土事者。明如来无有世间形相庄严国土事也。诸佛如来真实智慧习识通达者。明如来所得庄严佛土唯是出世间智慧第一义庄严之用也。此二句正出净土体也。是故彼土不可取者。结前经初释疑之意。是故者。此诸佛净土。非有为形相。是真实智慧第一义相。故不可取。何得疑云。菩萨所庄严佛土。谓可取可说。不应以无为法得名也。若人取彼国土形相等者。既明此净土体是第一义谛。非有为形相故。若人取此净土同有为形相者。是不实说也。如经等者。举下释疑经来。成上取有为形相为真净土者是不实说。故引此经来也。而此经明有为形相庄严者非真净土。故不应所为即真净土。何故如是说者将以下半偈释此前经故。先作问生起。问此经所明言庄严佛土。复言即非庄严。何故作如是相违之说也。即以偈答言。非形第一体非庄严庄严意也。庄严有二种者。释出偈中二种庄严也。又非庄严等者。上以经偈相属。出二种庄严名竟。方次第解释也。又非庄严至故非庄严者。释经中如来说庄严佛土即非庄严。解偈中非形非庄严。即是二种名中一者形相也。如是无庄严至成就庄严故。释经中是名庄严。解偈中第一体庄严意。二种庄严中二者第一义相也。若人分别佛国土至而生其心。此下将欲释应如是生清净心等不住三事经故。举住三事人不得真净土也。若有人起心分别。谓佛国土是有为形相。而修住三事取着行。自谓我如是取得真净土者。此人非修真净土因也。为遮此故。以下正出欲修净土因者应不住三事故。以经结之。可知也。前言受乐报佛者。将欲作第二偈释山王喻经故。还牒上二疑。举报佛山王少分相似。生起下偈也。此义云何者。此云法喻少分相似答疑之义云何也。即以偈答。如山王无所等。此一偈释经中譬如有人至是名大身。答后二疑也。如山王者。如须弥山王十山中最故名为王。无取者。须弥山王是无记物故。无心自取言我是山王胜余九山。故言如王无取也。受报亦复然者。此一句合山王喻。应言受乐报佛亦复然。以偈狭故略也。明受乐报佛得十力四无畏等无量功德。于法中自在。胜于众圣。故名为王。以无取相分别心故。亦不念言。我是法王故言受报亦复然也。此中论主设一难。山王无心故所以不取我是山王。报佛有心何故不取我是法王也。故下半偈答言。远离于诸漏及有为法故。远离诸漏者。明报佛二障永尽绝于分别离于有漏取相之因。

及有为法者。明非但离取相之因。亦离取相有为之果也。以取相分别永尽。故不取已为法王。非谓同须弥山王无心。故不取也。此明报佛既体离有为生死因果故取。以湛然常住不为三相所为。故曰无为。亦名无漏也。此义云何等一段长行论。从初至以无分别故。释上半偈山王报佛法喻有相似之义竟也。如经已下。举释疑经来。结成报佛山王无分别义也。下便作问。还问此经。然后一一别释。何故如是说者。问此经中言。佛说非身名大身。何故作此二说不定也。即以下半偈答远离于诸漏及有为法故也。彼受乐报佛体离于诸漏者。此文释偈。明报佛离于二障诸漏。无取相分别心。故不取已为法王也。若如是。即无有物者。若报佛体。如是离二障诸漏。即无有为万相及虚妄我相之物也。故下句云。以远离有为法故。此释经佛说非身也。若如是即名有物者。若报佛体。如是具二种庄严。即有无为万德真我之物。亦得若如是无有虚妄我相者。即是真实报身物也。故下句云。以唯有清净身故。此释经是名大身也。以是义故。实有我体者。以是无有物之物。唯有清净身义。故实有报佛常住妙身具八自在真我之体也。以不依他缘住者。明报佛真我之体不从因缘而有也。

佛告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者。此挍量分中第五经文。明外物布施挍量中第二譬喻。此第二喻所以来者。前虽已释云受持此经一偈功德胜三千世界七宝布施之福挍量已竟。而乘复生疑。如来上虽广释持经福多胜于七宝布施成上不可取说。然多义有差。亦或有过无量以之为多。又等中少胜。亦名为多。未知此为过二千三千少胜故多。为是过无量恒河沙世界不可穷尽故多也。若少胜故多。则仅胜此三千七宝施福。有其限齐。非是无穷无尽深胜福也。为除此疑故。佛答意明持经之福非但胜三千七宝施福。设以无量恒河沙世界满中七宝。持用布施。犹不如受持读诵此经一四句偈功德。何况不胜三千世界布施少许之福。故引此恒沙譬喻。以释彼疑。云何释疑。今云多者。明无量故多。非少胜故多也。又复受持一偈其文难少用功不多。乃与无上佛果。作其胜因。七宝等施。虽复物广功多。此取相之业。但感世间有为果报。故不如也。然此前三千七宝布施。但言持用布施。不出施何等人。今此无量恒河七宝布施。明施诸佛如来。物既是多。得福亦胜。犹不及持一偈之福。况三千珍宝布施物少。又不辩前由取得福德何得是多。故转显挍量胜也。恒河沙者。从清凉池出。入于东海。长八万四千由旬。广四十里。或有广十里处。以从沙山中过故。有流沙色白。水亦同白色。状如乳。出河即清。此河极深。若象马车乘入者皆没。此河中沙。一切凡夫二乘不能算计知其头数。唯有诸佛。知之了了。初地以上菩萨亦能数知头数多少。性地菩萨虽不能数知。以一大阿僧祇劫来不妄语故。不假思惟发言。即者。此河中沙既如是故。引之为喻。又天竺国人。皆见此河故。诸经多引之为喻也。此河中沙。一沙为一河。尔许恒河中沙等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以施诸佛。犹不如受持一偈之福也。

论曰前已说多福德譬最何故此中复说者。释云前说三千七宝布施挍量不如持经一四句偈。此中何故复说恒河沙譬也。有如此问故。偈答说多义差别。说多义差别者。论主作偈。释前疑问。欲明多名。虽曰乃有限无限异。故重以斯喻。譬此无限布施异于三千之福故。云说多义差别也。亦成胜挍量者。前虽以三千譬最挍量不如持一偈之福。犹未显胜挍量义成。今复以恒沙譬喻。挍量持经之福。明无量恒沙七宝施福虽多是取相福。得世间果报终必有尽。明持经之福乃得无上佛果无尽之报。方显持经福胜。故持一四句偈功德。胜前二种布施之福。闻说此已。复生疑云。然此经理既深重如此。未知为但受持此经一偈之功胜前二种施福。为更有胜事也。挍量之义为足未足。故答意明非但持经得福无量。若有人能但尊重说此经处。及恭敬供养能说之人。亦得功德无量无边。胜前三千恒沙二种施福。故劝供养。以此说经二处胜能舍财二处。由贵持经人说经处。故次明也。

此一段经有六段文。一尊重说法处。二敬能说人。三问经名字受持方轨。四明三世诸佛同说此经非我一佛独说。五明微尘世界二种譬喻。以释前恒沙喻中疑。六明三十二相方便了因之福犹不如持经之福是其正因也。一重说法处者。从复次须菩提至如佛塔庙也。随所有处说是经者。随在何处。若在讲堂中聚落空泽旷野中。随有说金刚般若经处也。所以此中劝人天修罗供养说法处者。明人天修罗所以得此殊胜五欲乐报者。皆由依般若经修行五戒十善。剋得此报故。劝其供养说法处也。如佛塔庙者。劝供养此经处如供养应佛遗形舍利住持塔想也。应劝言。供养说此经处。如供养经。故涅槃经云。当知此处即是金刚明在地则地贵也。此不应言如佛塔庙。取以然者。此经所诠明于法身。塔中舍利乃是应佛遗迹故不如也。是以大品经中。佛告帝释言。三千大千世界满中舍利作一分。此摩诃般若一匣经作一分。汝于此二。欲取何者。帝释白佛。我宁取此般若经也。然我非不敬重如来舍利。以由般若故。方有舍利。亦以般若勳修故。舍利得供养。故取经不取舍利。以不如故。不应供养说经处如塔庙想也。出经家以世人多尊敬塔庙舍利形像故。劝供养说法空地如塔庙想也。二敬能说人者。从何况有人乃至尊重似佛也。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此经者。随凡夫圣人但能受持演说此经。若与供养者。当知是人成就是上第一希有功德。前明说四句偈处尚劝供养。得多福德。况有一人尽能受持读诵此经。若兴供养。当知此人得福转多无量也。最上希有功德者。明供养受持经人必近得初地已上报。远得佛果最上希有第一功德也。此最上第一希有有二种。一依世辩释名以后释前。又一种解。最者无有能胜也。上者。更无过也。第一者。不共下地有也。希有者。世间所无也。明尽受持人。经云得此最上等功德故。劝供养持经人也。若是经典所在之处者。明持经人即是经取住处也。则为有佛者。明劝供养持经人。莫问凡夫圣人。但能受持此经。劝供养者。当如佛想。所以然者。如来在世。亲说此经。以化悟众生。末世之中有人。随顺佛意受持经者。则为与佛无异故。此人虽是凡夫不名为佛。而流通大乘。说法化人。生解断或。证于圣果。分同于佛。故劝供养如佛也。故经言。是中诸人亦是金刚明处人则人尊也。又解此经所表即是真极法身故。亦云则为有佛也。若尊重似佛者。谓菩萨也。明菩萨大士至于智慧除惑。说法化物。自他利行。亦是分有种智。片悟同佛。故云似佛。明此持经人化物功齐菩萨故。劝供养持经人如供养菩萨。故云尊重似佛也。三问经名者。从尔时须菩提白佛。乃至则非般若波罗蜜也。此中所以问其经名者。须菩提心念。如来上虽叹经理重深劝受持供养说法处及恭敬持经人。然我今说欲受持流通末代化益群生。若不识经名。不知受持方法。无由得说化益群生。故问经名也。佛告须菩提。此法问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者。此是答问经名也。金刚者贤实也。般若者。如来果头智慧照了一切法相也。波罗蜜者。到彼岸也。此如来智慧彼岸功德。其体坚实喻如金刚。故云金刚般若波罗蜜也。以是名字汝当奉持者。因理名经。亦名金刚般若波罗蜜故。勅须菩提。以此名字。受持化物。流通末代也。何以故者。此何以故取以而来向。须菩提既闻经名。便应问世尊。云何名此经作金刚般若波罗蜜。但有其念。而不作问。故真言何以故也。答云。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等。此是如来以世辨释经名也。明此经诠说如来无为法身彼岸智慧。唯是如来果头所得坚固智慧彼岸功德故。云佛说般若波罗蜜。然此智慧彼岸。唯佛境界。非二乘凡夫所知。故云即非般若波罗蜜。以是如来境界。非余人所得故。名金刚般若耳。四十方三世诸佛同说此经者。从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无所说法。此是一部经中第二无所说法也。上第六段中云无有定法如来可说者。明应佛不实证实说。故云不说法。今须菩提言世尊如来无所说法者。此二处经文乃同解意大果。次前经中言。何以故佛说波罗蜜即非波罗蜜。释云此金刚般若波罗蜜。唯是如来境界。非余人取得者。乘此生疑。为唯释迦如来独得独说而余佛不得不说。为十方诸佛同得同说也。余人语滥故须料简也。此中应有问答。而不作问答。直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解如来意。故答世尊如来无所说法。明此至与三世诸佛现果证法作胜因故。三世诸佛相与共说。我皆因受持金刚般若经故。得发菩提心。依此经故。修十地行。成三菩提。同得同说。不多不少。不增不减。非但我释迦独得而说。故云无所说法也。故大集经中佛自说言。吾从得道夜。至涅槃夜。非其中间而不说一字。然如来一代。说无量诸经。云何乃言不说一字者。明我今所说十二部与三世诸佛。同说不异。十方诸佛所说。我不别说一字也。又解。如来从得道夜。至涅槃。更不说一字者。明证法无名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以名相往说。故言不说一字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微尘是为多不者。此挍量分中第三譬喻。释前第二恒沙譬喻。即通释前第一三千譬喻也。疑云。前二种喻。既取施甚多。何故得福使少。不如受持一偈之福。受持一偈经其功甚少。所以获福多于施福。无量无边。以有斯疑。引此喻。释持得多福。所以欲明施福虽多。因是有漏烦恼染尘。果是系缚三界之法。不能出离。所以不如。明受持一偈虽少乃能出离三界。远招佛果。因是无漏非烦恼染尘。果非系缚故。胜施福也。是故举微尘譬喻。释此疑也。欲挍量持经布施二种福德忧劣不同。何故乃引外无记尘为喻也。依世辩论。明微尘之名通记无记。直言微尘者。或名烦恼。或名为染。或名为缚。或名为界。亦名为性。亦名为垢。亦名为尘。亦名点污。有种种名也。汎云微尘者。亦是烦恼微尘。亦是地微尘。以此二名相似。又名义复同。是故引地微尘为喻也。明前二种七宝布施得福虽多。以取相心心施。与贪等烦恼合故。是染烦恼尘。体非出离故。所以不如也。持经一偈之福。因非取相。果是出离。所以是胜也。是为多不者。此如来问须菩提。三千世界中所有微尘为多不也。须菩提言。彼微尘甚多世尊。此是须菩提仰答如来。明微尘甚为多也。是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者。明地无记微尘非染烦恼微尘也。非是性空故言非。亦非全无。但非染烦恼微尘故。言非也。是名微尘者。是名三千世界地无记微尘。亦得云是非烦恼染微尘也。第四所以复引世界喻者。前就细为言。此据麁而说。麁细虽异。名义名同。亦通记无记。不异尘喻也。复以世辩之名不同故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者。此何故来。前明二种布施取相之福。但得三界天人有为果报故。不及持经福者。然未知报佛三十二大人相福方便之因。此十地万行。亦是出世无漏之福。复何如持经之福也。所以然者。经中明如来自云。我于过去。由以头顶礼敬父母师长。今得无见顶相。以见他为福随喜佐助故。手中得罗网相。从三大阿僧祇劫来。不曾妄语故。得广长舌相。然如是等相。亦皆是无漏胜因所招。此因为同持经之福。为不同。以有此疑故。佛问须菩提。可以三十二大人相见如来不。故答意明何但恒沙七宝布施取相之行不及持经一偈之福。设报佛三十二大人相福方便胜因。亦不如受持此经一偈之福也。又难然三十二大人相因。是其了因。受持此经亦是了因。既二俱了因。何故持经功德胜大人相福。故答。所以然者。明此经故从法身中来是其一分故。还诠法身。寻此能诠。证于法身。虽言受持经教。而意在所证诠理。故受持此经者。即受法身故。胜大人相福也。非谓所持经功德了因义遣也。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大人相见如来不者。佛问须菩提。于汝内心所解。可以报佛三十二大人相见古今一定虚空法身如来不也。故言可以三十二大人相见如来不也。须菩提言不也者。明法报义殊修得不修得亦异故。不可以报佛相好见法身如来也。此如来名同故尔解释也。

何以故者。有人乘生疑念。若不可以报佛三十二大人相见法身如来者。何故如来自说。我三大阿僧祇修行满足。金刚心后。显本有法身。以为报佛。尔时为法报二佛则体一无差。何故乃言。不可以报佛大丈夫相见法身佛。故云何以故也。故须菩提答。如来说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人相者。是报佛如来修得之相故。如来说为报佛三十二大人相也。即是非相者。明此报佛所得三十二大人相即非古今一定法身相也。何以故。法报二佛体一无差。而不可以报佛相见者。以古今一定虚空法身。若修十地行。亦不可得以色相而见。不修十地行。亦不可得以色相而见。以此三十二大人相非法身相故。言即是非相也。以此别相义故。不可以报佛修得之相见无为法身佛也。上来校量持经功德胜如不同。然法报二佛。体既不殊。无忧劣之别。所以乃云不可以报佛大丈夫相见法身如来者。此举果。以明因有胜如不同。非谓法报二佛其体是一而优劣有异。而不可以报佛丈夫相见法身佛也。有人乘生疑难。若是三十二大人相非法身佛者。此三十二大人相。则一向非相故。答是名三十二大人相。则是名报佛三十二大人相。相亦得是名非法身相也。此就法报二佛别相义边论。不道一义边故。是名报佛丈夫相也。

论曰云何成彼胜福者。论主将欲设偈释此一段经。先作问生疑。问此一段经。云何成上持经之福胜七宝施福也。即以偈答。而此一段经。但以一偈论释。尊重于二处者。此一句释人处二经。一释尊重说法处。二释敬重能说人。此应云尊重于二处。因习证大体亦应言不尊重于二处。彼因习烦恼。一不尊重舍物处。二不敬重舍物人。但以偈狭故。阙不论也因习证大体者。释上尊重二处。所以但言尊重说法处人。不重舍物处人者。因受持修行此经一四句偈故。能证法身大体故。但言尊重说法人处。不言舍财处人也。又此偈中第二句。依下长行论。次第广应释问经名如来无所说法等二段经也。彼因习烦恼者。明七宝布施虽多取相之福是人天之因。是染缚之法故。言彼因习烦恼。不言重舍物处人也。此降伏染福者。明三十二相因胜前取相施福也。然三十二相福虽胜前施福。犹不如持经一偈功德也。明此持经功德非但胜有满之因。亦胜大人相方便因。故言此降伏染福也。此义云何等自下。释此一偈。次第解经也。尊重于二处者。提偈中上句。释经中第一第二与句经也。一者所说处。二者能说人等。上句云尊重处。今数出之也。以尊重经论故。举此人处。劝供养也。非七宝等者。以七宝施福是烦恼因故。不劝人供养。此舍财处人也。此法门。与一切证法作胜因故者。以释偈中第二句。解第三第四子句经文。明十方诸佛云我皆因受持此金刚般若经故解无为法身。证大菩提故同说也。如经以下至如来无所说法。举经来结。然后更释也。此义云何者。此经中言如来无所说法。论主乃释作十方诸佛证法以为胜因同说之义此竟云何也。即释云。无有一法唯独如来说余佛不说。故得释如来无所说法。经作十方诸佛胜因同说义也。彼珍宝等经烦恼尘染因。释偈中第三句。解经第五子句也。彼珍宝布施福德是染烦恼因者。出七宝施福作有漏因义也。以能成就烦恼事故者。明向因所得果是三界中人天五阴果事也。此因远离烦恼因故者。明持经之福非烦恼因也。是故者。是七宝施福是烦恼因。持经之福非烦恼因。故说此地微尘喻也。明此地尘是微尘而非染因故。证经七宝施福亦名微尘。而是染因故。不及持经福也。如经等。引微尘世界等经结也。何故如是说者。问向经何以言是诸微尘。复言如来说非微尘。何故如是相违说也。即释彼微尘非贪等烦恼体。明彼三千世界地微尘非贪瞋等烦恼染微尘。故言非微尘也。以是义故名为地微尘者。以是地无记微尘。非贪等尘义故。唯得说为地微尘也。世界之义亦同微尘也。此明何义者。向说地微尘非烦恼染者。此为明何等义故也。即释云。彼福德是烦恼染因。此正出喻所况事。为明七宝施福是烦恼染尘故。明此微尘世界二喻也。是故于外无记尘彼福德善根为近者。是七宝施福是烦恼染因。能感三界人天果报。故得为近。外无记尘非烦恼染因。不能感果。故不名为近也。何况此福能成佛菩提者。上七宝施福。但于世间果报。有其因义。形于外尘。尚得为近。何况持经之福。能显法身佛菩提。此最是近中之近也。及成就大丈夫相福德中胜故。明此持经之福于法身菩提有胜因之义。不但胜七宝于福人天之因。亦胜报佛大丈夫相因。是受持经福。胜丈夫相因。无漏福故。况复不胜七宝布施有漏之福。故云胜彼福也。何以故者。此持经之福。胜七宝布施有漏之福。事容可尔。而此丈夫相因。是无漏福。何以故复云不如持经福也。即释云。彼相于佛菩提非相故。然大丈夫相因。所以不如持经福者。明大丈夫相唯是报佛相非法身佛相。以此无漏福德。但能与报佛丈夫相为因。不能与法佛菩提为因。故受持经者。即是受持法佛菩提。是故持经之福。胜丈夫相因也。即结之。以非彼法身相故也。此中乘生疑难。若此丈夫相非法佛相菩提相者。何故如来说显本有之性。以为报佛。若令显本有之性为报佛者。便二佛一体。何故言丈夫相非法佛相也。即释云。是故说大丈夫相。明法报二佛。虽复体一。复有别相之义。是故我说大丈夫修修得之相。唯是报佛家相。非法身相。即结云。以彼相故也。明以彼丈夫相即报佛相故。上云。于佛菩提非相。非谓于报佛菩提亦非相也。此受持及说。能成佛菩提。是故彼非胜故者。唯结持经福胜丈夫相。无漏福也。又彼福德至最近最。初释偈中第四句降伏义。明凡夫相因是无漏福。能降伏七宝施福。尚不如持经福德。何况不胜珍宝布施有漏之福。此一句双结胜二种福也。如是彼檀至最胜成也。此通结舍外财二种譬喻挍量及丈夫相福中胜义成也。

佛言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身命布施者。此挍量分中第七段经文。所以来者。上明三千恒沙二种布施。唯言舍于外财挍量不如持经福多。未足显持经之福胜中之胜。然菩萨大士。舍有二种。一者内舍。所谓身命。二者外舍。谓财宝等。今明何但舍外财布施不及持经之福。舍中之难。不过身命。假令舍恒沙身命。苦恼身心。亦不及持经一偈。之福故次明也。虽云此经明以舍身福德不及持经之福。未知何者为是。故就此经显出也。然此一段经。凡有八分明义。第一明若善男子善女人。舍恒河沙身命布施。不及于此经中受持四句偈为他人说者。论释云。苦身胜于彼。此明地前苦菩萨。取相心中设为菩提舍其身命。虽胜舍于外财。犹不及持经福也。云何名取相心。凡有二义也。众生于无量世来。于己身中。计我贪着。但求三界人天胜果。不知菩提妙绝世相。虽闻菩提胜妙。犹谓同于世间人天果报体是有为不免生灭。设为此菩提舍身。还招之界有为果报。故是取相。是取相故。所以不如也。又纵令初地以上舍身不取相福。亦不如持一偈之福也。明受持此经者。虽云受持一偈经教。而意在受持所诠法身。然言教虽是名相。而所诠者是无为法身之义边。无相故非取相也。既依经修行。知法身非同三界故。胜于恒河沙身所相福也。第二尔时须菩提闻说此经至未曾得闻如是法门。此论释云希有也。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者。明须菩提闻如来说此经故方解无为法身。名深解义趣也。然须菩提。若是菩萨权为声闻者。方便现言深解。若是实声闻。昔来实不闻不解。今日始闻方解深义也。悲泣流泪者。然须菩提悲泣。有二意。须菩提以念此经理深重昔来未闻故。所以悲泣。二以伤已所小乘果证不得此大乘法门。所以悲泣也。若权作声闻。应流泪也。扪泪而白佛言希有者。而此段论名希有者。偏提此两字。为第二段名也。希有有二种。一明此金刚般若果头无为法身甚深法界唯是如来所得。下地所无。故云希有。二明须菩提自云我虽得罗汉果具十知三三昧及八解脱。未曾得闻此甚深法门。以信者难得故言希有也。自如来成道。五年以来常说般若。不曾断绝。又上言十方三世诸佛亦恒说此法。何故须菩提言。昔来未曾得闻为希有也。然如来虽复常说此经。乃是大乘法轮。须菩提是小乘之人。从来未曾得闻。设闻不解。于须菩提。名为希有也。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法门者。明须菩提自云我虽先得性空无我慧眼。未曾闻此无为法身甚深法门也。何故但云我所得慧眼。不言得法眼者。明小乘人。虽观有漏无漏示法解人无我空。未得因缘法体及真如法空故。但言所得慧眼。不论得法眼也。

何以故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者。此第三章门。论释云。彼智岸难量。何以故者。难云。须菩提既得慧眼。何故不闻如是法门。故言何以故也。答意以此法如来果头彼岸功德第一上义。非二乘所测故。所以不闻。此一意成上希有也。佛说般若波罗蜜者。此是世辨释名。明此法门所证唯诸佛果头智慧彼岸境界。故云说波罗蜜也。即非波罗蜜者。明此智慧彼岸乃是如来所得法。非二乘所知境界。故云即非波罗蜜也。又此第二意以此即非般若波罗蜜至作第三彼智岸难量段也。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乃至说名实相。此第四段。论释云。亦不同余法。若复有人者。谓初地已前信相菩萨人也。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者。既闻此经。决定能信无为法身。生实相之解。无有疑浊。故清净也。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功德者。若菩萨信此经所表无为法身。生信以为实相故。便能依经修行。证得果头无为法身希有功德。故曰成就也。明此无为法身三大僧祇方得此果。胜于小乘。故称第一。金刚以还之所未得。故曰希有也。世尊是实相者。谓即此经中。明如来如得无为法身实相法也。则是非相者。明此如来所得实相则非二乘法中所得实相也。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实相者。解有二种解。明此无为法身实相之理。唯是如来所得实相。故重言实相宝相。又第二解意。有人疑。若佛大乘法中有实相。二乘法中无实相者。何故二乘法中亦自言有实相也。故答今言如来有实相余人无者。古今一定无为法身实相之理。故言无实相。非论二乘法中所明性空实相亦无也。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实相者。一如来所得无为法身实相。二乘所得性空实相。故言实相实相也世尊我今得闻如是法门不足为难者。此第五章门。论释云。贤实解深义。此云闻是法门信解不足为难者。凡有四意。一意须菩提自言。我今生值佛世。复是出家之人。是有信者。得罗汉道。闻佛陀说。宁容不信。二者须菩提虽是小乘人。已曾发道意故。闻则能信。三者须菩提乃是法身菩萨。现为声闻。闻此法门。岂容不信也。四者须菩提得如来冥加力故。闻说必能解。有此四义故。云不足为难也。若当来世。其有众生。得闻是法。闻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者。须菩提自言。我值佛现在。具上四义。故生信解不以为难。如来灭后。既不值佛世。若能于此经生信。是人则为登初地已上第一希有人也。初地所得。胜地前二乘凡夫。故云第一也。希有者。一大阿僧祇行满始得。地前未阶。故云希有也。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乃至当知是人甚为希有。此犹明当末世中生信者希有。然就此第五门中。有三。何以故。初明法空。后明我空。第三释疑。前三何以故。并释是人则为第一希有。此二何以故。若因释第一希有者。有何异也。初何以故者。明信解受持此经人何以故得为第一希有也。即答是人无我相示明以空得初地法空解故。能信此经。地前凡夫二乘未解法空。故不能信也。故知证而能信者第一希有也。第二何以故者。问云。为当唯得法空解故能信此经。为更有所得而能信也。即答。我示相即非相等。答意明非但得法空解故。能信解此经。亦得我空解。故然后能信也。故复明第二何以故也。第三何以故者。闻前无我相等明法空。复闻我所相即是非相。明我空。释能取所取皆空。即生疑念。今现见内六入是能取。外六尘是所取。何得言是空。若皆空者。不应有能取所取。故云何以故。故答以离一切相。则名诸佛故知空也。明诸佛见此能取所取我之与法虚诳不实。以皆是空。故所以离也。此明法空者。但论因缘法空。不明佛性法空也。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等者。上来须菩提虽说当来世人有能生信者是初地已上第一希有。恐人疑谓此言未必可信。故佛印之如是。如须菩提所说。莫生疑念。故重衣如是如是也。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者。此犹成前第五段。明须菩提言所以不虚可信。正如是者。明此人已得初地无我之解。离五怖畏。无有疑浊。故闻经不惊怖畏。若依世辩解义。以后释前。何故不惊。以不怖。何故不怖。以不畏。如是次第也。又复不惊者。谓身相中待初地无我解。离五怖畏。闻诸法无我。身无惧相。故曰不惊。不怖者。在于心中。闻诸法无我。内心决定不疑。故曰不怖。不畏者。身心毕竟不谤也。又解明此人以得闻慧解故。初闻大乘无我教。一住情安于理。故曰不惊。得思慧解故。生深信不疑。故曰不怖。既生信已得修慧之解故。修不毁谤。故曰不畏也。当知是人甚为希有者。如来重举述成上文。不异前释也。

何以故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明第六段。论释名胜余修多罗也。然此何以故者。总以下第六第七第八段。通释成前五章门义也。云何释。上释云。何以故舍恒河沙身命布施。不如受持此经一四句偈之福。复次须菩提既得慧眼。何以故未曾得闻此经。名为希有。又复此经。何以故。非凡夫二乘测量境界。又复何以故。受持此经。能生实相之解。二乘法中无也。又复何以故。要得我法二空解人。能信此经受持修行。得为第一希有。上五章门义。何以故如此等。故答。如来说第一波罗蜜等。以此经是如来果头第一彼岸功德胜余修多罗故。复以此经能与佛果作大因故。复非但与佛现果作其胜因。乃与十方诸佛作胜因。故得释成也。又复一解。直以第六章门。释前五章门也。如来说第一波罗蜜者。明佛果彼岸前胜功德。故云说第一波罗蜜也。汎明波罗蜜。有于三阶。一是地前相似波罗蜜。二是登地以上真实波罗蜜。斯二皆是因中之行也。今言第一波罗蜜者。乃是果头法身常住彼岸功德。故云第一也。依论释名胜余修多罗者。明理本胜于教本故。言教非无为法身。故云非第一波罗蜜。又复非者。非前二波罗蜜也。又复非者。非二乘境界。亦云为非也。如来说第一波罗蜜者。此第七段论名大因。大因者正因也。正因者。即清净法身广大理也。明释迦如来自云我由受持此经故。解无为法身。证得佛果彼岸功德。故云如来说第一波罗蜜者也。彼无量诸佛亦说波罗蜜者。此第八论名清净也。前云第一波罗蜜能与如来现果为大因。为当唯释迦如来受持此经独证独说以为大因。十方诸佛皆说我因受持此经故。证得佛果。因行因说以为大因也。故答云。彼无量诸佛亦说波罗蜜。明彼十方诸佛皆言我因受持此经。解无为法身。故说于佛果。非我独行独说名为大因也。是名第一波罗蜜者。通结上三句。为果头第一彼岸功德也。以此经中有上八种功德故。胜舍身福也。

论曰自下经文重明彼福德中此福转胜者。论主将欲作偈释此一段经故。无略解经中所明持经福德转胜之义也。上以引三千恒沙无量珍宝布施挍量不如持经福德。明舍外财则易故。未是显胜中之上。今明舍于内财以身命布施则难。虽难而能舍。犹亦及持经之福。岂非显转胜之义也。此中以二偈作八章门。释此一段经也。苦身胜于彼者。释经中佛言须菩提以下至涕泪悲泣。明舍外财则易。舍内财则难。以众生多于己身爱恋情重。若舍则有大苦。以为法故。虽苦而能舍。是故舍身胜彼舍外财也。然虽胜舍舍外财。犹不如持一偈之福。故言胜于彼也。

希有者。释经中扪泪而白佛至得闻如是法门。明此金刚般若果头甚深法界唯是如来所得。须菩提虽得罗汉具十智等功德。而未曾闻此甚深法门。故言为希有也。及上义者。其彼智圻难量。同释一经故。鈎锁入第三分。复及成第二希有。上虽云须菩提未曾有闻。未知何故不闻。以此法是如来果头彼圻功德第一上义。非二乘境界。所以不闻。以不闻故。名为希有。故云及上义也。

彼智圻难量者。正释经中第三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此与上义。文同而意异故。别为第三段。彼智圻者。胡言般若波罗蜜。汉言智慧彼岸也。难量者。明此智岸是如来果头彼岸。而此绝于下地二乘图度境界。故云彼智圻难量也。

亦不同金法者。释经若复有人信心清净至实相实相等。此经明如来法身常住实相之理。二乘外道法中所不明。小乘外道法中既所不明。亦不生信。故云亦不同余法也。

坚实解深义者。释经世尊我今得闻至甚为希有。明我空法空经文。所以名坚实者。以此菩萨登于初地。现前得二空理中。真解不可岨坏。故云坚实。此解所以不可岨坏者。以解二种无我深义故也。

胜余修多罗者。释经中何以故如来说第一波罗蜜者等。修多罗者。此是西域之名。汉翻为本。明此经所诠证理既胜故能诠之教亦胜。以胜于二乘理教故。云胜余修多罗也。又更有一解。汎明本义。理教俱有。以所诠法身无名相理。能与十二部经言教为本。亦云能生有善故名为本。能诠言教修多罗亦与诠法为本。诠于法身。能生万善。故名为本。以理本胜于教本故。云胜余修多罗也。

大因及清净者。此一句通释前第七第八段经文。大因者。正释如来说第一波罗蜜者。明此经所诠无为法身佛性之理。能与诸佛妙果作其正因。胜于了因。故云大因也。

及清净者。释经彼无量诸佛亦说波罗蜜等。明诸佛同说此法名字句义。不增不减。以共说故。说必当理。无有差理之共。故名清净。又复一解。彼无量诸佛皆说。我因此佛性平等自性清净之理。证于佛果。故云清净也。

福中胜福德者。以此经所辨有如上功德故。持一偈之福。胜于舍身等福也。此二偈说何义。示一段长行诠一一提偈中章门次第解已。然后举经来结可知也。就中若文有隐者。则超释之也。

何以故者。有疑难云。若舍恒沙身命者。得福甚多。何故不及持经一偈之福也。即释云。彼舍身命。苦身心故。明此人当舍身时。有取相心。故身心苦恼。后得果亦苦。以因果俱不清净。所以不如。明持经之福因不取相得果清净。故胜舍身也。何况为法舍者。明直世间果报舍身命者。不如持经之福。可小。何况。复为无上菩提法故。取相心舍。亦不及持经福也。又复纵令令初地已上为菩提法舍身。虽非取相。犹亦不及。故言何况为法舍也。经中但引舍身福德不如持经一偈之福。不云取相舍。故所以不如。以此义隐难解。论主释云以彼舍身若恼身心是取相故。虽多舍身命。而不如持经是不取相也。因此彼舍身苦身心故。乘出经中玄疑。发起下忍辱波罗蜜经。生疑法用。如下经中生起不异也。释第四章门中云。以是义故者。以是除佛法余处无实未曾有未曾生信义故。唯佛大乘法中。明此无为法身实相之理。小乘法中不辨有此实相之理。故云不同余法也。如来为须菩提说如是义者。此释如来述成经文。从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以下。说此段经未也。彼珍宝擅等已下。通结上来舍内外财挍量不如持经之福也。彼珍宝擅等。无如是功德者。明前内外二种施中无如上来经中所辨八种功德也。是故彼福德中。此福胜者。是内外舍中无此八种功德。依此经中有八种功德故。故此持经之福。胜向舍身财等福也。

论曰自下经文复为断疑等者。此是论主生序疑者意。生起下经。但生疑法用。不异经中。故不委释也。

金刚仙论卷第五

 

上篇:金刚仙论

下篇: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释经论部目录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卷上(一名伽耶山顶经论) 天亲...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 婆薮般豆菩萨造 元魏中天竺三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 天亲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

三具足经忧波提舍

三具足经优波提舍翻译之记一卷 施戒闻三备摄众行。是...

【注音版】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

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

法华经安乐行义

法华经安乐行义 陈南岳思大禅师说 法华经者大乘顿觉。...

善思童子经

善思童子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 一...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大庄严法门经

大庄严法门经卷上(亦名文殊师利神通力经,亦名胜金色...

道地经

道地经一卷 天竺须赖拏国三藏僧伽罗刹汉言众护造后汉...

【注音版】佛说法灭尽经

佛说法灭尽经...

菩萨戒本经笺要

菩萨戒本经笺要 慈氏菩萨说 北凉天竺三藏 昙无谶第二...

彼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我记起在《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中有一段非常美丽动人...

李炳南老居士:报恩要及时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人生七十古来稀啊,儿子到了四十岁...

如何以三想来对治淫心

色欲这件事,是全世界人的通病。不仅中下根机的人,会...

遇到任何难关,都不能损伤到健康

想要保持健康,就不能老是为事烦心。无论遇到任何人生...

学佛的两种用心

佛学是一种心理学,最着重心理训练和修养。楞严经说:...

骂独觉得丑相,因愿力而转变

从前在印度有一位大施主,他有很多的财产,并与妻子一...

在临终之前如何让罪业沉淀下来

假设我们不幸,我们今生已经把某一种罪业,不管是杀生...

三种供养佛菩萨的方式

在《地藏十轮经》上,佛说能恭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

跟出家师父同坐一起,感得什么果报

又勿坐僧床席,轻侮僧故。 为什么?他是师父,他代表佛...

黑豆白豆

佛陀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为了顺应众生根机而施教...

人生难得当精勤

有一个小孩听到佛经上说: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