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乘集菩萨学论卷第八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乘集菩萨学论卷第八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普明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集离难戒学品第五之余

又虚空藏经云譬如孔隙声入其中。菩萨亦尔。若心有间隙则魔得其便。是故菩萨令心常无间隙。若心无间隙。则诸相圆满。及空性圆满。

论曰。况复诸相圆满者。即菩提行。亦不舍修习观诸空性。广如宝髻经说。又如无尽意经云。谓欲发起断除恶不善法者。说彼复有余散乱心。三摩地蕴是对治行。说此是名三摩地分。乃至是名恶不善法。

护身品第六

论曰。此言远离虚无果利者。说何所成就耶。此常成就正念。则得远离虚无果利。所谓不违如来教勅。守护果报尊重正念。于一切身不动自性。安住正念利益众生。随应所行坚固正念。见诸智者乐他所作。不动正念不怖时分。亲属礼制于身解脱正念。于四威仪道分检察正念。于威仪道安庠平正。守护不乱具力正念。发语笑时慎护高举。手足容貌其量端雅。敦肃正念。若应闻说者乃至知彼声品。无高无下一语正念。学者共行勿于余处。令他惊怖而生过失。自心悚敬令他净信。守护正念心如醉象。以奢摩他常縻制之。是为正念。住于观察当照其心。是为正念。于众富饶舍离余事。如所说念一心守护。是为正念。成就如是念者。说为远离虚无果利。又于此念得极尊重。彼尊重事一切观察现前轻毁是所对治如是尊崇。知已则于此广大平等。何名平等。故无尽意经说。奢摩他者。云何奢摩他无尽。若心不乱谓寂近寂密。护诸根性不高举。不动不摇深善谨密。无生无作唯一境性。独处闲静舍离愦閙。身远乐事心无动乱。意乐空寂亦无恶求。乃至护威仪道。知时知量及知止足。易养易满等。

论曰。云何于尊重平等而不能生如实智邪。谓过去牟尼所说。若于三摩呬多。则如实知。如法集经云。于等引心得如实见。如实见者。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心转。我得如是三摩地门。于一切法皆如实见。当为成办一切众生。以大悲熏修增上戒定慧学圆满。成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于净戒善住不动。得无懈倦。

论曰。此奢摩他于自他尊贵平等。超越无量罪苦。得彼世出世间无量富乐。我当趣求发勤修习。诣火宅中希求清冷之水。得极尊重。诸学弟子。当住如是正念行相。近正念者。则得远离无果利事。若远离无果利者。则彼难不生。是故欲护身者。当推求念本常。近正念故。最上授所问经说。在家菩萨云彼于米果甘蔗等酒及放逸处不乐着者。则无惛醉亦无沉湎。不嚣不动亦无忘失。狂乱高举及恶骂等。由近住正念正知故。彼经复说。出家菩萨正念正知而不散乱。又宝髻经云。若正念者一切烦恼而不发生。若正念者一切魔事皆不得便。若正念者邪道恶道皆不能堕。若正念者如守御关钥。一切不善心心所法悉不能入。此说是为正念正知者。般若波罗蜜多经说。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座则知座卧则知卧。如其身处。是名正知。乃至得不违越彼正知行。谓可观不可观。着衣持钵。若饮若食若眠若觉。及与懈倦取舍屈伸。去来坐立。或语默等。各居所安修正知行。

论曰。戒定相成。如月灯三昧经云。谓此戒功能清净无垢。速得等持。由定趣入则相应戒亦复趣入。是故由戒正念正知。得三摩地。由三摩地一心故。得净尸罗。彼经说言。禅定功能中得住无行。亦非无行。行相应故。远离境界。无境界故。不起染习。如是成办密护根门。

论曰。此由心所成办修习。戒定二种绮互增长。此说菩萨学者利诸众生。谓心成办而为根本。故宝云经说。知一切法皆依于心。心为先导故遍缘诸法。又世间诸决定心。以心所缘而不见。彼则使业清净。若清净已。则心无流转。心无流转即心如烧焰。或如湍流。如是心相遍能观察。得住正念。心不遍缘则心得自在。心自在故。于一切法而得自在。又法集经云。谓若有法。法无处所。亦无方分。即已自心。是所尊法。说名为法。是故我于自心谦敬。建立极妙殊胜。当知发起此善摄受。所以者何。谓若于心有是功德过咎。无是功德过咎。彼菩萨者此二种心。唯求成办功德而不造过咎说如是心是所尊法。所尊法者即菩提故。世尊。我于是法开演成就如是安隐正觉。又华严经云。谓于自心建立一切菩萨行故。自心建立度脱一切众生故。乃至。善男子。我于自心当如是住。应知自心具足一切善根故。应于自心净治法云地故。应于自心坚固无障碍法故。又如善财勤修精进欲见摩耶夫人覩主城神。名曰宝眼。饶益教诫。作如是言。善男子。应守护心城。谓乐排遣一切生死轮回境界。应庄严心城。谓专趣求如来十力。应净治心城。谓毕竟断除悭嫉谄诳。应增长心城。谓增长大精进行求一切智。应防护心城。谓摧碎魔轮御捍一切烦恼魔众及恶知识。应广大心城。谓以大慈普及一切世间。应覆荫心城。谓以广大法盖对治诸不善法。应密护心城。谓遮诸世间内外所有无令侵入。应严肃心城。谓欲排遣诸不善法。乃至。善男子。以菩萨得如是净修心城。则能积集一切善根。所以者何。由菩萨净修心城故。则无诸障碍。谓现前不住。或见佛缘听法缘等。

论曰。是故住此菩萨学者。于心所行得不动思等心。不动外境不起妄念不正知者。谓于三摩呬多其心动乱。或于他境而有攀缘。若得正念正知则外境不转。彼自在故。无一攀缘。乃至求彼安住如先所说。功用广大。令利益解脱众生故。得修如是净信。云何得一切处。希望润泽不遽不缓。教斯福行不舍众生。所谓不舍众生者。是菩萨修作。如法集经云。喜见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以如是行。众生见者俱生喜乐。何以故。世尊。菩萨余无所作。唯一化度众生。世尊。是名菩萨法集。

论曰。如是复造何过失耶。谓轻毁诸佛及轻世间。堕地狱中如煻煨覆苗。炽然烧煮慎勿轻毁。如前数说。造此报者。如宝云经说。轻毁禁戒不生净信。一心舍离诸众生等。又如彼言。云何是菩萨学处。乃至为诸菩萨不行非处。无非时语知时知方。若不如是即令诸众生不起净信。何况护诸众生及为己身威仪道行求菩提利益具足圆满喜乐调柔于此现前合集无多执着。又法集经云。若护禁戒则护诸众生应怖彼方。谓于女人里舍勿共住屏处。护世间者勿容故作。又若受用水陆地等大小便利洟唾不净屏处密弃诸利益心。护天人者勿容故作。且正法念处经云。菩萨尚不以残食施人。若故作弃残行者。堕饿鬼趣。又菩萨别解脱经说。所向清净不应现前掷小齿木。亦勿现前遗彼洟唾。如是于尊重者惭耻仪式。一切处见皆非梵行。毕竟经说。修梵行者。见是义已怖彼重罪。又如彼说不应高语。亦非仪轨。如梵天所问经云。应知菩萨者譬若新妇。又菩萨别解脱经云。远离世间人不喜作。谓乃至不满口食噉嚼有声。不伸脚坐不露肘臂。

论曰。如是自当远离。人见闻已不喜守护。又如是弃舍不喜作语。亦不为难。念随所解于义可见。故海意经云。无衰弱语。无麁犷语。无炽然语。无不实语。无贪顺卑下语。无下劣语。无覆藏语。无瞋害语。无动乱语。无戏噱语。无对面斗诤语。又如来秘密经云。复次善男子。菩萨无爱着语。勐恶语。痴乱语。染污语。缺漏记别语。自分高强语。他分离散语。自赞功能语。破他功能语。不救拔语。增上慢记别语。十地经亦作是说。谓若发言。喜自眷属破他眷属。断如是语。谓应发言润泽柔软意喜适悦。美妙可爱悦耳快然。心行乐欲分明不谬。所闻通达无不依止。多人爱乐多人欢喜。平等称赞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自他眷属意喜踊跃。灭贪瞋痴一切烦恼。如是行相若发语言。乃至对向。先发喜笑。除损害故。又虚空藏经云。为尊长言。极研虑故。为他人言。离覆藏故。当乐摄受如是等语。法集经云。佛告虚空藏菩萨言。菩萨不作此语令他起瞋。不作此语令他起恼。不作此语令他无智。不作此语令他无益。不作此语令发无明。不作此语令他众生心不欢喜悦耳快然。菩萨不作如是等语。又海意经云。略说于他不生喜护云。复有一法摄受大乘。谓自错谬而常观察。于诸众生随所守护。

论曰。此护身者不恼于他。如是他人亦无恼害我。于此论广大积习菩萨利益。应知常持是意。谓安静不动尊重爱乐。惭耻怖惧于他寂静。一心亲近及于众生而常自在。净信等事。若变若化持如是意。彼护身者云何无有汤药衣服药共二种。谓常受用药及病缘药。常受用药者。如宝云经说。是故行乞食者。应作四分。一者分与同梵行人。二者施诸贫苦。三者饿鬼畜生。四者自食。然于饮食勿起耽嗜。亦不多求。乃至资养于身安住色力。如其饮食得无懈倦。不令身重。所以者何。彼懈倦者。于此善分乐后时得。或令身重而多睡眠。应知此等行乞食者。现前获得如是善分故。宝积经云。若比丘入于城邑聚落乞食。应以法庄严而行乞食。所以者何。谓若见可爱不可爱色。见已不应起违顺意。如是可爱不可爱声香味触法。见已皆勿起违顺意。摄护诸根使无散乱。谛视一寻先所思法不舍作意。不以食覆于心而行乞食。若得食处不生乐着。若不得处不起瞋害。若至十家。若过十家。不得食者。勿生忧恼。当发是心。此诸长者及婆罗门。多作事缘不施我食。乃至未曾摄受于彼。况施我食。如是行乞食者不生忧恼。又乞食时。见诸众生若男若女童男童女乃至畜生起慈悲心。若诸众生见我所作。及施我食皆生天趣。如其所得精麁饮食。受是食已遍观四方。此城邑聚落贫穷之者。我以此食而分施之。若见贫者。于所乞食而为分与。若不见有是贫穷者。亦发是心。以我真实彻眼境际所观众生。我所乞食于中上味愿当施与。持此食已诣阿兰若处。行杜多者净洗手足。于沙门行具诸仪式。威力加持结跏趺座。而饮食之。乃至欲食如是作意。此身中虫有八万户。共得此食皆得安隐。我今以食摄受诸虫。我得菩提复以法化。若复不足发如是心。若食少者。令我身轻。息除便利。断诸过恶身心轻安。又少惛睡。乃至于所乞食。若复多者。于食分量应行舍法。于所乞食发如是心。飞鸟鹿属希求饮食。我当施彼。又乞食比丘于诸味中不应生好味想。乃至如旃陀罗童子。应净身心不应净食。何以故。食美食已。一切皆为臭恶不净。是故我今不应求美食也。乃至不起是心。谓此男子施食。非女人施。此女人施食。非男子施。童男童女亦复如是。又云。此是美食非麁粝食。若入聚落应得恭敬。非不恭敬应得富家。若男若女童男童女种种美味非贫贱家所得饮食。如是勿起一切不善作意。乃至若有众生着食味者。造恶业已堕于地狱。复次有知足者不着美味。舍细受麁舌根喜足。若节约食者彼命终时。得生天上人间或余善道。若天若人食天美食。迦叶波。如是行乞食比丘。离于味爱调伏其心。设唯噉熟豆亦不忧恼。何以故。为求圣道趣活身命。是以故食。以要言之。佛言。迦叶波。若行乞食比丘。值天大雨云雾等时不能乞食。乃至思法庄严以慈为食。住是作意若二夜三夜欲断食者。应作是想。彼琰摩罗界堕饿鬼中。以恶作故于百岁中欲食。少唾尚不可得。我今安住甚深法中不应发起身心羸劣。况复勤修圣道。我今堪忍如是饥渴。又总略云。令在家人为作净食。敷座而座为说法要。乃至彼作净食。受此食已。从座而去。迦叶波。行乞食比丘不应自衒谄谀。云何谄谀。若为他说此麁恶食而复不足。乃至持此多众共食。若食少者令彼饥渴。若有如是行相。是名谄谀。诸行乞食比丘。应当弃舍。云何真实。谓食堕钵中。若麁若细及净不净。皆悉应食。不生忧恼。唯净内心以法调伏。住圣道故得活身命。乃行乞食。如最上授所问经云。若人亲近饭乞食者。能于自他利益圆满随所了知。彼乞食菩萨言。如是乃至不为护身当如服药。入楞伽经说断食鱼肉义云。如说菩萨修大慈故。一切肉皆不得食。乃至略彼偈云。观肉所从来。脓血诸不净。修行净行者。当远离食肉。一切肉及葱。亦不饮诸酒。韮蒜等亦然。修行常远离。于床吉祥卧。及离覆油等。孔隙诸众生。于中大惊怖。乃至为利杀众生。或营财贩肉。是二种罪业。死堕大号叫。又总略云。臭恶实可厌。常生倒悬中。及生旃陀罗。或猎师屠脍。生罗刹女中。食肉诸种类。猫狸夜叉等。是人生于彼。

论曰。若具知如断肉品说。成彼广大利益故。说无过失。若比丘于阎浮提临欲灭时。作此三摩地语。常令众生断除于彼。亦得是三摩地。修大慈悲者。无有过失故。宝云经说。应知不肉食住塚圹间发生如是利益众生。若见余毗奈耶中所说。食三种净肉。毕竟皆断一心舍离。得净诸见断除我慢。乐修福者渐令教入远离食肉。又如入楞伽经云。为彼学者读诵解说。渐次系属依止巧妙章句。彼修行者系属三种。我为彼说令作断除。即是断彼性近杀故。说名常受用药病缘药者。如声闻毗奈耶说。乃至我为利益梵行。货鬻衣钵治疗于身。况复普救一切众生。由是菩萨见难得身。于刹那顷获此胜福。世尊。见此利益以自医药。于修行者是为胜见故。宝云经说。若得断三种食。彼时真实或不真实。如是行相为住身命。勿取勿食。所谓酥油根茎果汁。设见起对治心而不可食。若复菩萨得重病时。然后可食。如其疾病命根欲尽。勿恶作故断彼善分。无起疑惑断除是心。当如服药最上授所问经说。着受用衣。云沙门者。惭愧义故。以衣覆身勿现肢体。世间天人阿修罗等。作佛塔想。应知如持佛塔。若不对治修离贪染使余清净。则增长烦恼。坏袈裟衣得此过咎。为不随乐修行庄严法服。于善作中而返恶作。此袈裟衣。为求圣道知对治故。如一刹那顷。亦复于身受持。如宝积经说。此因者。佛言。迦叶波。若复严饰于身而不密护。坏沙门功德。法者是袈裟衣。虽持于身而心不生尊重。复次迦叶波。如是色相。名相似沙门。以是缘故。当堕地狱。迦叶波。以沙门色相相似故。于地狱中衣热铁衣。以覆头上应器敷具热铁所成。所有一切受用资具。悉皆勐焰炽然燋烂。彼说色相相似沙门得受是苦。又宝云经说。若菩萨以身有疾。肌体怯弱不处僧坊。当显露处发如是心。谓佛如来杜多功德。以拣择故对治烦恼。我亦修作。如处僧坊断诸烦恼。然于僧坊不起乐着。亦不请求。设得如是施者。随所摄受。应知亦勿为我满足。彼经又云。彼卧具仪式应叠双足右脇而卧。法服覆身正念正知。起光明想。不着睡眠为乐。亦复不着彼脇此脇及余肢分为乐。乃至于四大种安住调息。彼地方所一切受用。皆为利益众生之所建立。若我爱乐受用。则生疲厌过咎。如月灯三昧经云。得彼细妙滋味饮食。是食非解脱相应。谓得彼食是则系缚。如象子卧非杜多行。又宝积经云。复次世尊。说是受用信施。尔时众中离扼比丘。于此法律闻已悲泣。作如是言。世尊。我今宁取命终。不复得果。亦不受用一信施食。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斯言清净如是行相。耻具恶作怖他世罪。佛言。迦叶波。我知信施此有二种说名解脱。何等为二。若离扼比丘及余比丘。学我所行见诸行无常。领纳诸受是苦。信解诸法无我求涅盘寂静者。设食信施量等须弥。及余所施。毕竟清净。若受施主物及信施食。具大光明得大福报。所以者何。以诸增上悭贪令作福事。是为慈心三摩钵底。复次迦叶波。若比丘受施主所施衣服饮食已。思入无量三摩地者。令彼施主于作福事所求果报。亦复无量。迦叶波。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海水竭。是所修福亦无有尽。

大乘集菩萨学论卷第八

 

上篇:大乘集菩萨学论

下篇:集大乘相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论集部目录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三弥底部论

三弥底部论卷上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归命一切智。我从此...

入大乘论

入大乘论卷上(本无阙第一品名目) 坚意菩萨造 北凉三藏...

佛一百八名赞

佛一百八名赞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

菩提资粮论

菩提资粮论卷第一 圣者龙树本 比丘自在释 大隋南印度...

十不二门

十不二门 唐荆溪尊者湛然述 然此迹门,谈其因果及以自...

佛说月上女经

佛说月上女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佛说阿遬达经

佛说阿遬达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佛在...

佛说法常住经

佛说法常住经 僧祐录云安公失译经人名今附西晋录 闻如...

佛说小道地经

小道地经 后汉天竺三藏支曜译 道人求息,所以不得息者...

【注音版】佛说当来变经

佛说当来变经...

佛说意经

佛说意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婆...

佛说作佛形像经

佛说作佛形像经 阙译人名出后汉录 佛至拘盐惟国。有诸...

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

问: 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

心要如何真正放下

问: 烦恼心虽在当下放下,过一会儿又上心头。请问心...

人格的熏陶

佛陀出去托钵,路过皇宫的楼阁,看到难陀和爱妃正在享...

作福不嫌多,但用于解脱正道

有一次,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

阿弥陀佛怜念众生,生生世世不相舍离

【原文】 阿弥陀佛慈悲愿力,遍周法界,普接众生,作大...

我的这颗心到底是哪个「心」

问: 我深信大千世界是依心而成的,可是哲学中提到两种...

忆佛念佛就是真如熏无明

这个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

用慈悲观来对治嗔恨心

我们众生的烦恼,也是各式各样的,有些人贪烦恼重,有...

四大类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Junk Food),是指仅仅提供一些热量,别无其...

最容易的超度法门是念佛

最容易的超度法门是念佛,不论时地,不拣根机,只要念...

乳腺癌是吃肉和喝牛奶引发的

美国的柯林坎贝尔博士是世界著名营养学家,被誉为营养...

如何将世出世间法圆融

问: 印祖一再说:念佛人当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