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观无量寿佛经疏

沙门善导集记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凶,相为倚伏,其所得损益,唯在人之善用心与否耳。诸佛愍自己与一切众生,为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之所逼恼,因思所受苦报,由于过去恶业所感;而所造恶业,由于当六尘境,不了如幻如化,妄起贪瞋痴心之所致也。是知贪、瞋、痴之烦惑,乃一切众生之大怨家,从兹以戒、定、慧,断贪、瞋、痴,复还本具之天真,以成无上之觉道。然则三苦、八苦等,实三世诸佛之导师,而一切众生永离众苦常享诸乐之无上良缘也。

《观无量寿佛经》者,普令一切若凡若圣,同于现生往生极乐;或顿或渐,证无生忍,以至圆成佛道之大法也。以圣则自力具足,兼仗佛力,故所证入,最为直捷,以故华藏海众,同愿往生也;凡则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即已超凡入圣,证不退位,从兹渐修,必至圆满菩提而后已。此经中品戒善世福,下品作众恶业及五逆十恶将堕地狱,由称佛名遂得往生也。如是力用,最为洪深。盖由阿阇世王乘大愿轮示为恶逆,囚父禁母而为发起。其母厌离娑婆,愿生极乐,并为未来众生,求往生法。世尊乃为说此观想西方依报国土种种庄严,正报佛及观音、势至相好威德,以及九品往生,若因若果之十六观。于第八像观之首,发明宗要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须知法身入想,理实甚深。心作心是,事本平常,平常非常,甚深非深,能圆悟者,方名达人。于第十三观,特为劣机众生开方便门,令观丈六八尺之相。第十六观,又令恶业重者直称名号,由称名故即得往生。是知相有大小,佛本是一。观不能作,称即获益。于此谛思,知持名一法,最为第一。末世行人,欲得现生决定往生者,可弗宝此持名一行哉?溯自经传此方,智者、善导、清凉、灵芝,各为著疏,后唯智者一疏独传,余三皆佚。清光绪间,杨仁山居士由东瀛请来此经善导疏、无量寿经慧远疏、往生论昙鸾注。皆久佚之法宝,俱为刻行。善导疏不用谛观等深意,但直释经文,俾中下根人,易于趣入,及其趣入,不言谛观,而谛观自然了了矣。可谓契理契机,善说法要,弥陀化身,殆非虚传,莲宗二祖,万代景仰。奈传之久远,错讹甚多,因息心详校而重刻焉。

民国十三年甲子元旦常惭愧僧释印光撰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一

刘宋畺良耶舍 译经

唐 沙门 善导 集记

○ 玄义分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志 横超断四流

愿入弥陀界 归依合掌礼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法性真如海 报化等诸佛

一一菩萨身 眷属等无量

庄严及变化 十地三贤海

时劫满未满 智行圆未圆

正使尽未尽 习气亡未亡

功用无功用 证智未证智

妙觉及等觉 正受金刚心

相应一念后 果德涅槃者

我等咸归命 三佛菩提尊

无碍神通力 冥加愿摄受

我等咸归命 三乘等贤圣

学佛大悲心 长时无退者

请愿遥加被 念念见诸佛

我等愚痴身 旷劫来流转

今逢释迦佛 末法之遗迹

弥陀本誓愿 极乐之要门

定散等回向 速证无生身

我依菩萨藏 顿教一乘海

说偈归三宝 与佛心相应

十方恒沙佛 六通照知我

今秉二尊教 广开净土门

愿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 往生安乐国

此《观经》一部之内,先作七门料简,然后依文释义。第一,先标序题;第二,次释其名;第三,辩释宗旨不同、教之大小;第四,正显说人差别;第五,料简定散二善通别有异;第六,和会经论相违,广施问答,释去疑情;第七,料简韦提闻佛正说得益分齐。

第一、先标序题者。

窃以真如广大,五乘不测其边;法性深高,十圣莫穷其际。真如之体量,量性不出蠢蠢之心;法性无边,边体则元来不动。无尘法界,凡圣齐圆。两垢如如,则普该于含识。恒沙功德,寂用湛然,但以垢障覆深,净体无由显照。故使大悲隐然施化,惊入火宅之门,洒甘露润于群萌,辉智炬则朗重昏于永夜。三檀等被,四摄齐收,开示长劫之苦因,令证永生之乐果。只为群迷性隔,乐欲不同,虽无一实之机,等有五乘之用。致使布慈云于三界,注法雨于大悲,莫不等洽尘劳,普沾未闻之益。菩提种子藉此以抽心,正觉之芽念念因兹增长。依心起于胜行,门余八万四千,渐顿则各称所宜,随缘者则皆蒙解脱。然众生障重,取悟之者难期。虽曰教启多门,凡惑无由遍揽。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仁,显彰别意之弘愿。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又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所弗窥测,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唯可勤心奉法,毕命为期,舍此秽身,即证彼法性之常乐。此即略标序题竟。

第二、次释名者。

经言:佛说无量寿观经一卷。言“佛”者,乃是西国正音,此土名觉。自觉觉他,觉行穷满,名之为佛。言自觉者,简异凡夫。此由声闻狭劣,唯能自利,阙无利他大悲故。言觉他者,简异二乘。此由菩萨有智故能自利,有悲故能利他,常能悲智双行不著有无也。言觉行穷满者,简异菩萨。此由如来智行已穷,时劫已满,出过三位,故名为佛。言“说”者,口音陈唱,故名为说。又如来对机说法,多种不同,渐顿随宜,隐彰有异。或六根通说,相好亦然。应念随缘,皆蒙证益也。言“无量寿”者,乃是此地汉音。言“南无阿弥陀佛”者,又是西国正音。又“南”者是归,“无”者是命,“阿”者是无,“弥”者是量,“陀”者是寿,“佛”者是觉。故言“归命无量寿觉”。此乃梵汉相对,其义如此。今言“无量寿”者是法,“觉”者是人。人法并彰,故名“阿弥陀佛”。

又言人法者,是所观之境,即有其二:一者依报,二者正报。就依报中,即有其三:一者地下庄严,即一切宝幢光明互相映发等是;二者地上庄严,即一切宝地、池林、宝楼、宫阁等是;三者虚空庄严,即一切变化宝宫、华网、宝云、化鸟、风光、动发声乐等是。如前虽有三种差别,皆是弥陀净国无漏真实之胜相。此即总结成依报庄严也。又言依报者,从日观下至华座观已来,总明依报。就此依报中,即有通有别。言别者,华座一观是其别依,唯属弥陀佛也。余上六观是其通依,即属法界之凡圣,但使得生者共同受用,故言通也。又就此六中,即有真有假。言假者,即日想、水想、冰想等,是其假依。由是此界中相似可见境相故。言真依者,即从琉璃地下至宝楼观已来,是其真依。由是彼国真实无漏可见境相故。

二就正报中,亦有其二:一者主庄严,即阿弥陀佛是;二者圣众庄严,即现在彼众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又就此正报中,亦有通有别。言别者,即阿弥陀佛是也。即此别中亦有真有假。言假正报者,即第八像观是也,观音、势至等亦如是。此由众生障重,染惑处深,佛恐乍想真容,无由显现,故使假立真像以住心,想同彼佛以证境,故言假正报也。言真正报者,即第九真身观是也。此由前假正,渐以息于乱想,心眼得开,粗见彼方清净二报种种庄严,以除昏惑。由除障故,得见彼真实之境相也。言通正报者,即观音势至等已下是也。向来所言通别真假者,正明依正二报也。言“观”者,照也。常以净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辉,照彼弥陀正依等事。言“经”者,经也。经能持纬,得成匹丈,有其布用。经能持法,理事相应,定散随机,义不零落。能令修趣之者,必藉教行之缘因,乘愿往生,证彼无为之法乐。既生彼国,更无所畏。长时起行,果极菩提。法身常住,比若虚空。能招此益,故曰为经。言“一卷”者,此《观经》一部,虽言两会正说,总成斯一,故名一卷。故言“佛说无量寿观经一卷”。

此即释其名义竟。

三、辩释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

如《维摩经》以不思议解脱为宗,如《大品经》以空慧为宗,此例非一。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趣。

言教之大小者。问曰:此经二藏之中,何藏摄?二教之中,何教收?答曰:今此《观经》,菩萨藏收,顿教摄。

四、辩说人差别者。

凡诸经起说不过五种:一者,佛说;二者,圣弟子说;三者,仙说;四者,诸天说;五者,化人说。今此《观经》是佛自说。

问曰:佛在何处说?为何人说?

答曰:佛在王宫为韦提等说。

五、料简定散两门。

即有其六:一、明能请者,即是韦提;二、明所请者,即是世尊;三、明能说者,即是如来;四、明所说,即是定散二善、十六观门;五、明能为,即是如来;六、明所为,即韦提等是也。

问曰:定散二善,因谁致请?

答曰:定善一门韦提致请,散善一门是佛自说。

问曰:未审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被不虚,何机得受?

答曰:解有二义。一者,谤法与无信、八难及非人,此等不受也。斯乃朽木顽石,不可有生润之期,此等众生必无受化之义。除斯已外,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此即答上何机得受义竟。二、出在何文者,即有通有别。言通者,即有三义不同。何者?一、从“韦提白佛:唯愿为我广说无忧恼处者”,即是韦提标心自为通请所求;二、从“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者,即是韦提自为通请去行;三、从“世尊光台现国”,即是酬前通请“为我广说”之言。虽有三义不同,答前通竟。言别者,则有二义:一、从“韦提白佛:我今乐生极乐世界弥陀佛所”者,即是韦提自为别选所求。二、从“唯愿教我思惟,教我正受”者,即是韦提自为请修别行。虽有二义不同,答上别竟。

从此已下,次答定散两门之义。

问曰:云何名定善?云何名散善?

答曰:从日观下至十三观已来,名为定善;三福九品名为散善。

问曰:定善之中有何差别?出在何文?

答曰:出何文者,经言:“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即是其文。言差别者,即有二义:一谓思惟,二谓正受。言思惟者,即是观前方便,思想彼国依正二报总别相也。即地观文中说言“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即合上“教我思惟”一句。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即地观文中说言“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即合上“教我正受”一句。

定散虽有二义不同,总答上问竟。

又上来解者,与诸师不同。诸师将思惟一句,用合三福九品,以为散善;正受一句,用通合十六观,以为定善。如斯解者,将谓不然。何者?如《华严经》说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之异名,与此地观文同,以斯文证,岂得通于散善?又向来韦提上请,但言“教我观于清净业处”,次下又请言“教我思惟正受”,虽有二请,唯是定善。又散善之文,都无请处,但是佛自开。次下散善缘中说云“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已下,即是其文。

六、和会经论相违,广施问答,释去疑情者。

就此门中即有其六:一、先就诸法师解九品之义;二、即以道理来破之;三、重举九品返对破之;四、出文来证,定为凡夫,不为圣人;五、会通别时之意;六、会通二乘种不生之义。

初言诸师解者,先举上辈三人。言上上者,是四地至七地已来菩萨。何故得知?由到彼即得无生忍故。上中者,是初地至四地已来菩萨。何故得知?由到彼经一小劫得无生忍故。上下者,是种性以上至初地已来菩萨。何故得知?由到彼经三小劫始入初地故。此三品人,皆是大乘圣人生位。

次举中辈三人者。诸师云:中上是三果人。何以得知?由到彼即得罗汉故。中中者是内凡。何以得知?由到彼得须陀洹故。中下者是世善凡夫厌苦求生。何以得知?由到彼经一小劫得罗汉果故。此之三品,唯是小乘圣人等也。

下辈三人者,是大乘始学凡夫,随过轻重,分为三品,共同一位。求愿往生者。未必然也,可知。

第二、即以道理来破者。

上言初地至七地已来菩萨者,如《华严经》说,初地已上,七地已来,即是法性生身、变易生身,斯等曾无分段之苦。论其功用,已经二大阿僧祇劫双修福智,人法两空,并是不可思议神通自在,转变无方,身居报土,常闻报佛说法,悲化十方,须臾遍满,更忧何事?乃藉韦提为其请佛,求生安乐国也?以斯文证,诸师所说,岂非错也?答上二竟。

上下者,上言从种性至初地已来者,未必然也。如经说,此等菩萨名为不退,身居生死,不为生死所染。如鹅鸭在水,水不能湿。如《大品经》说,此位中菩萨由得二种真善知识守护故不退。何者?一是十方诸佛,二是十方诸大菩萨,常以三业外加,于诸善法无有退失,故名不退位也。此等菩萨亦能八相成道,教化众生。论其功行,已经一大阿僧祇劫双修福智等。既有斯胜德,更忧何事乃藉韦提请求生也?以斯文证,故知诸师所判还成错也。此责上辈竟。

次责中辈三人者。诸师云“中上是三果”者,然此等之人三途永绝,四趣不生,现在不造罪业,必定不招来报。如佛说言:“此四果人与我同坐解脱床。”既有斯功力,更复何忧?乃藉韦提请求生路?然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以斯文证,故知诸师所判,义同前错也。以下可知。

第三、重举九品返对破者。

诸师云“上品上生人是四地至七地已来菩萨”者,何故《观经》云“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者为三?一者,但能持戒修慈;二者,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读诵大乘;三者,不能持戒读经,唯能念佛法僧等。此之三人,各以己业专精励意,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相续不断,各回所作之业求愿往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与化佛菩萨大众放光授手,如弹指顷即生彼国。以此文证,正是佛去世后,大乘极善上品凡夫,日数虽少,作业时猛,何得判同上圣也?然四地、七地已来菩萨,论其功用,不可思议,岂藉一日七日之善,华台授手,迎接往生也?此即返对上上竟。

次对上中者。诸师云“是初地至四地已来菩萨”者,何故《观经》云“不必受持大乘”?云何名不必?或读不读,故名不必。但言善解,未论其行。又言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愿往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与化佛菩萨大众一时授手,即生彼国。以此文证,亦是佛去世后,大乘凡夫行业稍弱,致使终时迎候有异。然初地、四地已来菩萨,论其功用,如《华严经》说,乃是不可思议,岂藉韦提致请方得往生也?返对上中竟。

次对上下者。诸师云“是种性以上至初地已来菩萨”者,何故《观经》云“亦信因果”?云何亦信?同上深信,故名为亦。又言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唯此一句以为正业,更无余善。回斯一行,求愿往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与化佛菩萨大众一时授手,即得往生。以斯文证,唯是佛去世后,一切发大乘心众生,行业不强,致使去时,迎候有异。若论此位中菩萨力势,十方净土随意往生,岂藉韦提为其请佛,劝生西方极乐国也?返对上下竟。

即此三品去时有异。云何异?上上去时,佛与无数化佛一时授手。上中去时,佛与千化佛一时授手。上下去时,佛与五百化佛一时授手。直是业有强弱,致使有斯差别耳。

次对中辈三人者。诸师云“中上是小乘三果”者,何故《观经》云“若有众生,受持五戒、八戒,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比丘圣众,放光说法,来现其前。此人见已,即得往生?”以此文证,乃是佛去世后,持小乘戒凡夫,何小圣也?

中中者,诸师云“见道已前内凡”者,何故《观经》云“受持一日一夜戒,回愿往生,命欲终时,见佛即得往生”?以此文证,岂得言是内凡人也?但是佛去世后,无善凡夫命延日夜,逢遇小缘,授其小戒,回愿往生。以佛愿力,即得生也。若论小圣,去亦无妨。但此《观经》,佛为凡说,不干圣也。

中下者,诸师云“小乘内凡已前,世俗凡夫唯修世福求出离”者。何故《观经》云“若有众生,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彼佛国土乐事、四十八愿等,此人闻已,即生彼国”?以此文证,但是不遇佛法之人,虽行孝养,亦未有心希求出离,直是临终遇善,劝令往生,此人因劝回心,即得往生。又此人在世自然行孝,亦不为出离故行孝道也。

次对下辈三人者。诸师云“此等之人乃是大乘始学凡夫,随过轻重分为三品,未有道位,难辨阶降”者。将谓不然。何者?此三品人无有佛法、世俗二种善根,唯知作恶。何以得知?如下上文说:“但不作五逆谤法,自余诸恶悉皆具造,无有惭愧,乃至一念。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教令称佛一声。尔时,阿弥陀佛即遣化佛菩萨来迎此人,即得往生。”但如此恶人,触目皆是,若遇善缘,即得往生;若不遇善,定入三途,未可出也。

下中者。此人先受佛戒,受已不持,即便毁破;又偷常住僧物、现前僧物;不净说法,乃至无有一念惭愧之心。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现在其前。当见火时,即遇善知识,为说彼佛国土功德,劝令往生。此人闻已,即便见佛,随化往生。初不遇善,狱火来迎;后逢善故,化佛来迎,斯乃皆是弥陀愿力故也。

下下者,此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此人以恶业故,定堕地狱,多劫无穷。命欲终时,遇善知识,教称阿弥陀佛,劝令往生。此人依教称佛,乘念即生。此人若不遇善,必定下沉。由终遇善,金莲来迎。

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到彼华开,方始发心,何得言是始学大乘人也?若作此见,自失误他,为害兹甚!

今以一一出文显证,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

第四、出文显证者。

问曰:上来返对之义,云何得知世尊定为凡夫不为圣人者?未审直以人情准义,为当亦有圣教来证?

答曰:众生垢重,智慧浅近。圣意弘深,岂宁自辄?今者一一悉取佛说以为明证。就此证中,即有其十句。何者?第一、如《观经》云“佛告韦提: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者,是其一证也。二、言“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者,是其二证也。三、言“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者,是其三证也。四、言“韦提白佛:我今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极乐世界”者,是其四证也。五、如日观初云“佛告韦提:汝及众生专念”已下,乃至“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见日已来”者,是其五证也。六、如地观中说言“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者,是其六证也。七、如华座观中说言“韦提白佛:我因佛力,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者,是其七证也。八、次下答请中说言“佛告韦提: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者,是其八证也。九、如像观中说言“佛告韦提:诸佛如来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者,是其九证也。十、如九品之中,一一说“为众生”者,是其十证也。上来虽有十句不同,证明如来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以斯文证,岂是谬哉?

第五、会通别时意者。即有其二:

一、论云“如人念多宝佛,即于无上菩提得不退堕”者。“凡言菩提,乃是佛果之名,亦是正报道理成佛之法,要须万行圆备方乃克成,若将念佛一行即望成者,无有是处。”虽言未证,万行之中是其一行。何以得知?如《华严经》说:“功德云比丘语善财言:我于佛法三昧海中唯知一行,所谓念佛三昧”,以此文证,岂非一行也?虽是一行,于生死中乃至成佛,永不退没,故名不堕。

问曰:若尔者,《法华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亦应成佛竟也。此之二文有何差别?

答曰:论中称佛,唯欲自成佛果。经中称佛,为简异九十五种外道。然外道之中都无称佛之人,但使称佛一口,即在佛道中摄,故言已竟。

二、论中说云“如人唯由发愿生安乐土”者。久来通论之家不会论意,错引下品下生十声称佛与此相似,未即得生。“如一金得成千钱者,多日乃得,非一日即得成千。十声称佛亦复如是,但与远生作因,是故未即得生。”道“佛直为当来凡夫,欲令舍恶称佛,诳言道生,实未得生。名作别时意”者。何故《阿弥陀经》云“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愿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迎接往生”?次下“十方各如恒河沙等诸佛,各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言护念者,即是上文一日乃至七日称佛之名也。今既有斯圣教以为明证,未审今时一切行者,不知何意,凡小之论乃加信受,诸佛诚言返将妄语?苦哉奈剧,能出如此不忍之言!虽然,仰愿一切欲往生知识等,善自思量。宁伤今世错信佛语,不可执“菩萨论”以为指南。若依此执者,即是自失误他也。

问曰:云何起行,而言不得往生?

答曰:若欲往生者,要须行愿具足方可得生。今此论中,但言发愿,不论有行。

问曰:何故不论?

答曰:乃至一念曾未措心,是故不论。

问曰:愿行之义有何差别?

答曰:如经中说“但有其行,行即孤,亦无所至。但有其愿,愿即虚,亦无所至。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克”。是故今此论中,直言发愿,不论有行。是故未即得生,与远生作因者,其义实也。

问曰:愿意云何,乃言不生?

答曰:闻他说言西方快乐不可思议,即作愿言“我亦愿生”。道此语已,更不相续,故名愿也。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又来论中,称多宝佛,为求佛果,即是正报;下唯发愿求生净土,即是依报。一正一依,岂得相似?然正报难期,一行虽精未克;依报易求,岂以一愿之心即入?虽然,譬如边方,投化即易,为主即难。今时愿往生者,并是一切投化众生,岂非易也?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斯乃不可,以言定义,致信之者怀疑,要引圣教来明,欲使闻之者决能遣惑。

第六、会通二乘种不生义者。

问曰:弥陀净国为当是报是化也?

答曰:是报非化。云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经》说:“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又《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有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又《观经》中,上辈三人临命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然报身兼化,共来授手,故名为“与”。以此文证,故知是报。然报、应二身者,眼目之异名。前翻报作应,后翻应作报。凡言报者,因行不虚,定招来果,以果应因,故名为报。又三大僧祇所修万行,必定应得菩提,今既道成,即是应身。斯乃过、现诸佛辩立三身。除斯已外,更无别体。纵使无穷八相,名号尘沙,克体而论,总归化摄。今彼弥陀,现是报也。

问曰:既言报者,报身常住永无生灭。何故《观音受记经》说,阿弥陀佛亦有入涅槃时?此之一义,若为通释。

答曰:入不入义者,唯是诸佛境界,尚非三乘浅智所窥,岂况小凡辄能知也?虽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经以为明证。何者?如《大品经?涅槃非化品》中说云:

“佛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若有化人作化人,是化颇有实事不空者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告须菩提:‘色即是化,受想行识即是化,乃至一切种智即是化。’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世间法是化,出世间法亦是化,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三解脱门、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并诸法果,及贤圣人,所谓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摩诃萨、诸佛世尊,是法亦是化不?’佛告须菩提:‘一切法皆是化。于是法中,有声闻法变化,有辟支佛法变化,有菩萨法变化,有诸佛法变化,有烦恼法变化,有业因缘法变化。以是因缘故,须菩提,一切法皆是化。’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诸烦恼断,所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断诸烦恼习,皆是变化不?’佛告须菩提:‘若有法生灭相者,皆是变化。’须菩提言:‘世尊!何等法非变化?’佛言:‘若法无生无灭,是非变化。’须菩提言:‘何等是不生不灭非变化?’佛言:‘无诳相涅槃,是法非变化。’‘世尊!如佛自说,诸法平等,非声闻作,非辟支佛作,非诸菩萨摩诃萨作,非诸佛作,有佛无佛,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云何涅槃一法非如化?’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诸法平等,非声闻所作,乃至性空即是涅槃。若新发意菩萨,闻是一切法皆毕竟性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者,心则惊怖。为是新发意菩萨故,分别生灭者如化,不生不灭者不如化耶。’”

今既以斯圣教,验知弥陀定是报也。纵使后入涅槃,其义无妨。诸有智者应知。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讬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问曰:若言凡夫、小圣得生者,何故天亲《净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今彼国中现有二乘,如斯论教若为消释?

答曰:子但诵其文,不窥理况,加以封拙怀迷,无由启悟。今引佛教以为明证,却汝疑情。何者?即《观经》下辈三人是也。何以得知?如下品上生云:“或有众生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如此愚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教令称阿弥陀佛。当称佛时,化佛菩萨现在其前,金光华盖迎还彼土。华开已后,观音为说大乘,此人闻已,即发无上道心。”

问曰:种之与心有何差别?

答曰:但以取便而言,义无差别。当华开之时,此人身器清净,正堪闻法,亦不简大小,但使得闻,即便生信。是以观音不为说小,先为说大。闻大欢喜,即发无上道心,即名大乘种生,亦名大乘心生。又当华开时,观音先为说小乘者,闻小生信,即名二乘种生,亦名二乘心生。此品既尔,下二亦然。此三品人俱在彼发心,正由闻大即大乘种生。由不闻小故,所以二乘种不生。凡言种者,即是其心也。上来解二乘种不生义竟。女人及根缺义者,彼无故,可知。又十方众生修小乘戒行,愿往生者,一无妨碍,悉得往生。但到彼先证小果,证已即转向大;一转向大以去,更不退生二乘之心。故名二乘种不生。前解就不定之始,后解就小果之终也,应知(涅槃非化即如化品)。

第七、料简韦提闻佛正说得益分齐者。

问曰:韦提既言得忍,未审何时得忍?出在何文?

答曰:韦提得忍,出在第七观初。经云:“佛告韦提: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音、势至侍立左右。时韦提应时得见,接足作礼,欢喜赞叹,即得无生法忍。”何以得知?如下利益分中说言:“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非是光台中见国时得也。

问曰:上文中说言,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此之一义,云何通释?

答曰:如此义者,但是世尊酬前别请,举劝利益方便之由序。何以得知?次下文中说言:“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次下日想、水想、冰想乃至十三观已来,尽名异方便也。欲使众生于此观门一一得成,见彼妙事,心欢喜故,即得无生。斯乃直是如来慈哀末代,举劝励修,欲令积学之者,无遗圣力冥加现益故也。

评曰:掌握机系,十有三结,条条顺理,以应玄门。讫此义周,三呈前证者矣。上来虽有七段不同,总是文前玄义。料简经论相违妨难,一一引教证明,欲使信者无疑,求者无滞。应知。


上篇:观无量寿经义疏

下篇:观无量寿佛经义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阇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往生礼赞偈

往生礼赞偈一卷 沙门善导集记 劝一切众生。愿生西方极...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一卷) 比丘僧善导撰 敬...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一卷 比丘善导集记  依...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大慧度经宗要

大慧度经宗要 释 元晓撰 将说此经六门分别。初述大意...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妙法莲华经文句

天台法华疏序 镜中沙门神逈述 叙曰:至理无名,名流四...

注维摩诘经

注维摩诘经卷第一并序 后秦释僧肇选 维摩诘不思议经者...

虚空孕菩萨经

虚空孕菩萨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

净业知津

净业知津 灵岩山下宝藏僧 悟开 述 世间称为苦海者。...

佛说兴起行经

佛说兴起行经序 所谓崑崙山者,则阎浮利地之中心也。...

佛说难提释经

佛说难提释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佛行在...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佛说菩萨逝经

佛说菩萨逝经 西晋沙门白法祖译 佛在鹞山中,与诸比丘...

佛说须赖经

佛说须赖经 曹魏西域沙门白延于洛阳白马寺译 闻如是:...

菩萨十住行道经

菩萨十住行道品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昙昧摩提菩萨持...

【注音版】天王太子辟罗经

天王太子辟罗经...

心清净了,智慧就来了

大家知道《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他法力高强,一个筋...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

随烦恼二十:言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

心念决定业力的强弱与方向

业力的形成是由心念决定的。心念是邪恶的,不管做什么...

每日积阴德的方法

怎样积阴德?人生要得幸福善报,就一定要积德行善;善...

净土问题回答

1、请问法师可以呼吸念佛吗? 答:当然,你念佛的时候...

圣严法师《请客不小气也不浪费》

中国人很怕被别人批评为小气,总希望让别人觉得自己很...

如何讲话才能受人欢迎

自古就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明训,讲话确实是一门艺...

素食康寿之妙术

今日科学发达,经由研究证明植物性食品无毒且有益于健...

此行能证得大福大慧优雅的容貌

佛法与外道不同的是佛法讲心。而外道大都以心外求法。...

病不见愈,乃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

接下来一段呢是《示重报轻受及如法治丧》,就是开示的...

净土宗的四个特色

净土宗又称莲宗,是中国传统八大宗派之一,唐宋以来,...

动物往生西方,是否也要具足信愿

问: 鹦鹉、八哥、老鼠等动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