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名玄论卷第七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净名玄论卷第七(会处上)

第三论会处

凡有二门。一释会处。二明净土。

论云。欲遍通众教。宜具三门。一知名题。二鉴旨归。三识分齐。上已叙其二。今次论第三。

第一释会处

江南旧释。以室内外。分经为三。初有四品。在室外说。名为序分。中间六品。室内说之。名为正经。后之四品。还归室外。名为流通。所以然者。净名託病方丈。念待激扬。前之四品。但叙如来说法述德命人。为问疾由致。故称为序。中间六品。在于室内。始谈妙法。目之为正说。后之四品。利物已周。还来佛所。印定成经。故称流通。

北土相承云。此经凡有三会。始自佛国。终菩萨品。谓菴园会也。问疾以去。至乎香积。方丈会也。菩萨行品竟乎一经。菴园重会。

今以一文。总徵二释。

说方便品。在何处耶。若在室外。即事违文。若室内说者。复乖上释。若谓此品集经者意。非净名自谈。既无时事。何所集耶。又方便亲序现疾。说法何得非净名之言。又室内说法。凡有二时。方便一品是其初集。略说法门。问疾以后。方丈重会。广宣妙法。何得以前说为序。后谈为正。

若谓此经但有三会。是亦不然。既重集菴园。为二会者。亦再聚方丈。宁非两集。若初集方丈。以略非会者。菴园但有一品。宁复广耶。又菴园说净土因果为一集者。方丈明法身因果。宁非会耶。今所释者。华严七处八会。斯经二处四集。言二处者一菴园处。二方丈处。菴园为佛处。方丈为菩萨处。菴园为出家处。方丈为在家处。菴园他业所起处。方丈自业所起处。他业所起处者。菴罗女园。为佛起精舍。明未曾有室是居士净业所起也。菴园在城外。方丈在城内。显公传云。相去三里。所言四会者。一菴园会。二方丈会。三重集菴园。四再会方丈。以此分经。实为允当也。

问。华严不起寂灭道场。现身七处。此经四会。可得然乎。答。华严明不起。此经明起。起与不起。皆不思议。故华严称不思议解脱。此经亦称不思议解脱也。问。华严不起道场现身七处。可不思议。此经既四处往反。何名莫测。答。此经四会。虽有去来。实无往反。故文殊去而不往。净名来而不至。来而不至。故无所从来。去而不往。实无所去。故善来文殊不来相来。来既不来相来。去亦不去相去。故来去宛然。而实无往反。故名不思议也。问。此经既有二处四会。为有序正流通以不。答。准例华严。具含二意。如是六事。可两望之。以初摄初。则属初会。望于一部。属序分经。流通亦然。从阿閦佛品叹法美人。以后摄后。属于后会。若望大段。则属流通。问。如是六事。盖是序菴园时应事。但属初会。云何为序分耶。答。如是六事。虽序菴园时处。而为成一经。复得属大序。流通亦然。

次别释会处

要具五事。嘉集方名为会。一有处所。二有时节。三有化主。四有徒众。五说教门。五事和集。众生悟道。故名为会。如四百观论云。真法及说者。听者难得故。如是则生死。非有边无边。论中略明三种。一有真法。二有说者。三有听人。具此三缘。故有轮不得无际。阙斯一事。则生死非是有边。今广明五事。则为五阶。化处不同。前已略说。净土义中。当广明之。言化时者。此经凡有通别二时者。言通时者。旧云。净名是佛成道第三十年所说。又云二十六年说也。所言别时者。就此四会。有二种不同。一时事先后。二集法次第。时事先后者。第一方丈初会。第二菴园次会。第三方丈再集。第四菴园重会。问何以知然。答。五百长者与净名为法城等侣。问道参无时不集。而宝积已至。净名近而不来者。当知有疾。以其疾故。国内近众。皆来问之。因以身疾。略为说法。故无数千人。皆发道心。即方便品。故知先有毗耶初会也。但初集之时。人天众小。利益未多。犹未足畅其神慧称现疾之怀。但佛与净名。既同为化物。故两心相鉴。居士既託疾毗耶。如来菴园说法。为之集众。故遣使问疾。声闻菩萨。皆叙不堪。方有菴园会耳。次命文殊。令往激扬。广宣妙法。故有方丈再集。但化事既周。还来佛所。如来印赞。使谈妙法。故有菴园重集。以时事推之。必如此也。二集法次第者夫欲结集成经。必须先明如是我闻一时佛所住处与大众俱。若发轸即序净名时事。便不得成经。胜鬘之例。事亦如是。故先明菴园会也。菴园集既竟。将发遣使问疾之端。故进序方丈初会。叹净名之德。生时众尊仰之诚。叙其有疾发如来慰问由致。故次有方便一品毗耶会也。余之二集。同上释之。

次释化主

此经四会。凡五人共说。方丈初集。净名自说。菴园次会。如来所说。毗耶重集。凡四人说。一净名说。二文殊说。三天女说。四诸菩萨说。菴园再集。佛与净名二人共说。问。五百声闻。八千菩萨。皆述净名之言。何故不名说耶。答。皆是述净名昔日之言。非彼自说。若明今昔二说者。二品经明净名昔说。十二品经叙维摩今说。问。弟子菩萨二品。为属初会。为属后会。为是正经。为是序说。答。宜两望之。既是菴园述之。则属前会。为问疾由致。便属后集。述净名昔说。故是正经。为发问疾之端。亦得为序。问。佛何故不直遣文殊激扬。而复命声闻菩萨。答。略明五义。一显如来大悲平等。故并命之。二欲叹净名之德。令时众尊人重法。三显文殊道高。令一切随从。四显不思议解脱甚深。声闻菩萨。不能测度。众各述净名昔说。以利今日之缘。五明修行次第。方便品破凡夫。弟子品破声闻。菩萨品破菩萨。从浅至深以为次第。然后同入无碍法门。共证不思议解脱也。问。净名弥勒。位同受职。何故弥勒受屈。净名能呵。答。可具三义。一云。十地菩萨。智无不通。应无不普。岂有夫会人天受屈无垢。唯相与化物。故得失适缘耳。二者虽同是十地。而十地之中。自有三位。谓入住满。或可弥勒十地大士。净名金刚心人。三者弥勒位居等觉。当来之尊。净名为妙觉地。是已成之佛。问。既五人共说。何故独称净名经耶。答。余人说少。净名说多。以少从多。称净名经也。又如来菴园说法。为之集众。遣使问疾。广说法门。则成其说也。又初会合盖现土按地变净。略开不思议之端。菴园重会。印定叹述。方得成经。使后代信受故。初会皆开其宗。后集印其说。始终皆成为净名经。故独标维摩说也。问。初会既为开其宗。后集印其说。何故非序及流通耶。答。初以正说开正说故初非序。后集印成而复命广说妙。故非流通。又两望之义。前意已明也。

次释所化徒众

方丈初会。但有毗耶近众。无他方远众。但有人众。无有天众。但在家众。无出家众。但听法众。无激扬众。故略说法门。利益犹少。不畅大士现疾之怀也。菴园初会。具凡圣近远在家出家幽显大小一切众也。方丈重会。菴园再集。众并同然。故得广说法门。多有利益。畅现疾之意也。问。此经是菩萨法藏所摄。又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绝二乘境界。则应但教菩萨。云何复有声闻众耶。又释论云。佛为大菩萨说不可思议解脱经十万偈。即是华严经。小乘在华严坐。不得见闻。以不种闻是大乘因缘故。此经称亦不可思议解脱。何故声闻在座。得见闻耶。答。法华玄论已具说之。余未尽者。今当更说。依释论意。明华严为大菩萨说。小乘不闻。净名等通为大小浅深人说。故二乘得闻。则华严明不思议事深。净名辨不思议事浅。虽同是不思议。而有浅深。故有闻与不闻。例如虽同是般若。有与三乘共说。独为大菩萨说。九地尚不闻。况复二乘耶。问。论云。一切经中。般若最大。何故三乘得闻般若。不闻华严。答。般若虽大。多说方便实慧甚深理法。二乘之人。则有小分。故得闻之。华严多辨实慧方便。就事辨不思议。则二乘绝分。故不得闻也。又大判声闻。凡有二种。一者实行。二者权行。实行之中。复有二种。一退大学小。二本学小乘之人。退大学小。约一化始终。凡有四时。一大机未熟。二小根已成。三小执当移大机远动。四小执正倾大机正熟。一化始终。唯有此四。大机未熟者。佛初成道。为诸菩萨说华严经。即欲以大法化之。但小机未堪。是故息化。如法华云。长者居师子座。眷属围绕。罗列宝物。即遣傍人追捉穷子。穷子惊惧。父遂放之。则指华严时事也。以大机未熟。虽复在华严座。不得见闻。

次小根已成者。道场之日。既未堪大化。鹿园之时。方受小法。故密遣二人。诱乃得之。三小执当移大机远动者。即以波若净名诸方等教。正教菩萨。密化二乘。令陶练小心。欣慕大道。以小执当移大机远动。在般若净名之座。故得见闻。但未领解。四小执正倾大机正熟者。即法华开方便门。示真实义。以小执既倾方便之门宜开。大机已成真实之义便显。故在法华座。亦得见闻。复信解也。问。大机未熟。故华严之会。未有小众。何故第八会中。列五百声闻。答。前七会多是佛初成道。菩提树下说之。此时未有小众。故七会不列。第八会后时说之后。已立祇洹精舍。此时得有声闻。所以列也。讲者谓七处八会皆初成道说。则失斯意也。问。华严纯化菩萨。不教声闻。又大机未成。何故列之在座。答。华严是显菩萨法与二乘法异。故就祇洹明二缘不同。菩萨则见净土中说大法。声闻自见秽处听受小乘。如人见水饿鬼见火。非是欲化二乘。故列之在席也。又二乘见秽。菩萨覩净。令菩萨深鄙小乘增进大行。乃是化菩萨耳。问。声闻何故不得见闻菩萨法耶。答。释论云。如人有五根故得见闻。若无五根不得若无五根不得见闻。有菩萨五根故。得见闻菩萨境界。二乘无菩萨五根故。不得见闻菩萨境界故也。问。若尔。何故入法界品。明身子与六千眷属得见文殊耶。答。就事而言。承佛力故见。任力则不见。又前明始迷故不见。后表终悟故得见。如法华穷子。凡有三时。初遥见父。次避父去。后还其父所。初表当悟一乘。次背大取小。后还悟一乘同入法界。问。七处八会。何故就法界品明。二乘始不见闻。终见闻耶。答。据事而言。七会初成道时说。二乘大机未成。故未有声闻。法界既后时说。则小执渐移。大机远动。是故在座。复得见闻。又举二乘出法界。显菩萨入法界。又欲明法界。非大非小。大小具足。非见闻不见闻。而见闻不见闻具足也。问。般若净名二经。同是小执当移大机远动。显教菩萨。密化二乘。有何异耶。答。般若。佛自显教密化。净名。菩萨显教密化。教大化小。不出佛菩萨也。又般若令小人说大。显教菩萨。密化二乘。净名大人说大。显教菩萨。密化二乘。是故为异。上来就实行声闻。作此释之。

今次就权行声闻释者。内秘菩萨。外现声闻。有二种义。一是赞扬大道。二引诸小行。华严本是教菩萨法。而二乘在座。有若盲聋。则具前二意。一欲显菩萨道高二乘行劣。令菩萨进求大道不退求小乘。二令小乘人深自鄙劣舍小求大。故身子与六千眷属。承佛神力。得见文殊。谘受大法。即是其事。次至净名般若之座。亲自贬斥小乘。赞扬大道。令菩萨之人不退大求小。小乘之流使舍小求大。尔前与物同迷。至于法华。将机共悟。此皆大士利物之方便也。问。不思议解脱。即是二智。二智犹是般若。何故二乘闻不思议解脱。如盲者之前说众色像。闻般若而得领悟。答。大品明实慧。则二乘少分知之。方便则便绝分。此经明二智亦然。但大品多明实慧。少现神通。此经多现神通。少明实慧。故开二经。有迷有解。上来明二乘众竟。

今次辨为菩萨众

问。华严已为菩萨说大法竟。此经复化何人。答。菩萨道根熟有前后。华严为其卑成。般若净名化其次熟。又释论云。华严有智菩萨说。则知般若净名通化小大。又华严之座。虽已得解。于般若净名。更复进悟。

次就菩萨声闻。开二种四句。一显教菩萨。非密化二乘。即华严教是也。初成道时。大机已熟。故显教之会无二乘众。又大机未成。故不密化二乘。显教二乘。不密化菩萨。即三乘教。小机已成。故显教之。菩萨大器不须小化。三显教菩萨。密化二乘。即般若净名等经。菩萨大机已成。故显教之。二乘小执当移大机远动。是故密化。命说付财即其事也。四显教菩萨。显教二乘。即法华教。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谓显教菩萨。千二百罗汉。悉已当作佛。即显教二乘也。

次约开覆四句。一正显真实。傍开方便。即华严为诸菩萨说大法门。谓正显真实。亦令菩萨傍识小教。故傍开方便。故贤首品云。或示声闻小乘门。或现缘觉中乘门。或说无上大乘门。性起品。又广明先化菩萨次及二乘。譬如日出前照高山后及平地。及平地皆是傍开小方便也。二者正隐真实。正闭方便。即鹿苑教门。说三乘教。故隐一乘真实二不二云是方便。故闭方便门。三正显真实。傍闭方便。即般若净名教也。说菩萨行故。正显真实。未明三乘是方便。故傍闭方便。开覆四句者。可见第四句。问既未开方便门。云何已得显真实耶。答。显真实。有二种。一者对开三乘方便门。显一乘为真实。二者。以大小相对。显于真实。大开乘是究竟真实。小乘为小分真实。对小分真实。明究竟真实。问。何文证般若未开方便。已显真实。答。法华信解品云。一切诸佛所有秘藏。但为菩萨演其实事。而不为我说斯真要。即指大品时事也。问。若尔三藏中亦对中下二乘。叹佛最上。何故不名显真实耶。答。三藏教中。广明二乘法。小明菩萨法以从多故。不名显真实义。又三藏中。虽明佛乘。犹是隐覆说。王宫实生。从凡得佛。般若已去。正说大法。傍及小乘。又明佛乘。皆已具足。故是正显真实。傍闭方便。问。大品中辨真实。法华一乘真实何异。答。旧云大乘则劣。一乘则胜。今谓不然。大品对小明大。法华除小显大。大无二也。如长者付财及委属家业。二时乃异。而火宅七珍。犹是一耳。大品中。菩萨作佛。二乘未作佛。法华之中。菩萨二乘并皆成佛。而佛乘不二也。问。若尔何得摄大乘论云。乘有三种。一者小乘。二者大乘。三者一乘。一乘最胜。答。法华正明能乘之人。一切作佛。以此为胜。不言所乘之法有优劣也。

次释第五教门

上来已略明教。但为显成缘义故。今更须辨之。南北判经。四宗五时之说。法华玄论其以详之。今依此经法供养品。以明二藏义云。菩萨法藏所摄陀罗尼印之。则知小乘为声闻藏摄。今先通明二藏教。次别明四会所说二藏义。

有三双一声闻藏。二菩萨藏。此从人立名。二大乘藏小乘藏。从法为称。三半字满字。就义为目。此三犹一义耳。不得云半满但是涅槃前二通于终始。故大经云。我为声闻说是半字。犹是声闻藏也。问。说何法门。名声闻藏。答。说二乘法。皆名声闻藏。问。既说二乘法。应名二乘藏。云何名声闻藏。答。以立二藏意但取大小相对。以小义为声闻藏。以大义为菩萨藏。缘觉亦是小乘。故云声闻藏。又从多为论。声闻因果二时皆禀声闻教。缘觉因人藉教。果人自然悟道。是以但名声闻藏。不名缘觉藏也。故地持云。说声闻缘觉法。名声闻藏。问。声闻藏。非但说二乘法。亦说菩萨法。何属声闻藏。答。小乘法说于菩萨属声闻藏。若以大乘说菩萨法。则属菩萨藏。小乘法中。明菩萨从凡得圣。教则未圆。理不具足。故名声闻藏。大乘法中。明菩萨教圆理满。名菩萨藏也。又小乘法中。多明二乘法。小说菩萨法。如释论云。三藏中广为声闻说种种法。不说菩萨行。唯闻中阿含本末经为弥勒授记。亦不说菩萨行。故知明菩萨法少。以少从多。名声闻藏。不名菩萨藏。问。为小乘人但应说二乘法。何须说菩萨法。答。佛为二乘开三乘教。如法华云。一乘化二人不得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故于小乘中。明有三乘也。问。既为二乘人说三乘法者。何故不说菩萨行耶。答。二乘不欲行菩萨道故。不须说行。但知道理有三究竟。故略明佛乘耳。问。既不说菩萨因。何须授弥勒记明得佛果。答。声闻必凭师悟道。须明有三世佛。故授弥勒记也。问。声闻缘觉。有几人耶。答。始终凡有六人。一本乘声闻。始则发声闻心。终证声闻果。二非本乘声闻。开为二人。本是缘觉。发缘觉心。行缘觉行。中间值佛。因教得道。转名声闻。即迦叶是也。三本是菩萨。退取声闻。即身子之流也。缘觉亦三。一本乘缘觉。因则禀教。果则自然。二非本乘缘觉。有二人。一者本是声闻。值无佛世。故成缘觉。二本是菩萨。无值佛世。退取小乘。亦名缘觉。故释论云。菩萨证于四谛。成辟支佛也。明菩萨藏亦有三人。一直往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行。二回小入大。凡有二人。一本是声闻。改小成大。故名菩萨。二本缘觉。其义亦然。但此二人。复有二种。一本是二乘。改小求大。如前所释。二本是菩萨。退大作小。今还舍小求大。如身子等。声闻中亦有此人。本是小乘。舍小求大。后还退大取小也。问。有本是小乘舍小求大。复退大取小。后还舍小求大。有如此人不。答。身子即其人也。虽云本是小乘。已得煖顶。次舍小求大。六十劫行菩萨道。后值乞眼。故还舍大取小。今闻法华。还舍小求大。声闻法中。亦应有之。问。何故不立佛藏。答。凡有二义。一者立菩萨藏。大小相对。菩萨藏中。其有佛法。即是佛藏。二者示菩萨禀教。故遍立菩萨藏。声闻藏中。亦有缘觉。示声闻禀教。故遍名声闻藏也。问。若尔菩萨进趣可得立乘。佛已息求。何故立佛乘耶。答。据禀教立名。故遍据二人。亦辨三品优劣。故立三乘。问。通是声闻藏。有深浅不。菩萨亦然。答。以理言之。应有深浅。如大品云。为新发意菩萨。说生灭如化不生灭不如化。为久学人。说一切如化。则知有深浅也。声闻藏亦然。但说生空则浅。具说二空则深。问。若尔二藏具有深浅。皆有了不了义。何故昔小乘不了。大乘了耶。答。大小相对。以小为不了。大乘为了。问。为新学说生灭如化。是不了。则一经之内。明菩萨法有不了。何得言皆了。答。于一经内。具分别了不了。即是了义经也。问。大经云。有所得者名二乘。无所得者名菩萨。若菩萨若菩萨若尔有所得大乘亦属声闻藏。答。亦得。如此有所得若大若小皆名大乘藏。有所得无所得。据禀教有得失。今立二藏。正叙佛说无所得教为大乘说。有所教为小乘说也。问。大小二藏。明义已周。何故复立杂藏耶。答。经论不同。或以小乘为三藏。大乘为杂藏。小乘明三行三部不同。故名三藏。大乘不别开三行为三部。则名为杂藏。如杂阿含序云。方等大乘为杂藏也。或明五藏。三藏杂藏菩萨藏。释论云。出摩诃衍三藏外更有经。则是杂藏也。若尔别明三行为三藏。杂明三行为杂藏。杂藏犹小乘义耳。有人言。亦有大乘杂藏。以大乘亦有三行为三藏。如摄大乘论初说。则知杂明三行为大乘杂藏。如释论集法藏中具说之。

次别明四会法门

问。此经虽是菩萨藏摄。菩萨法藏。有无量法门。今四会正明何法。答。今先示法门之相。后辨四会所明。大判法门。凡有三种。一能表之教。二所表之理。三藉教悟理因果行成。此三摄三行藏。义无不尽。非唯大乘经辨此三。大乘论亦明三。如中观论三字即是三义。睿法师序云。其实既宣。其言既明。于菩萨之行道场之照。无不朗然繇解矣。其实既宣。谓中实。谓中实之理也。其言既明。谓教门显明即是论也。菩萨之行。道场之照。谓因果行成。即观义也。摄大乘论胜相理十。亦但明于三。谓无等境。无等行。无等果。此三但是二门所摄。明此二门。即是辨教亦具二。是故知菩萨法藏。唯辨三法。今四会所明。亦辨三法。如不思议境。不思议智。不思议教也。总虽有三。但就别而言。随义说十。先从一门。次第释之。会虽有四。同明一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此一法门。摄一切法。如华严诸善知识各说一门。而实摄一切门。净名即一善知识说不思议解脱法门也。问。四会同明不可思议。有何异耶。肇公云。其文虽殊。不思议一。但寄迹不同。故门户各异。若就人为言。初会佛明不思议。次两会净名辨不思议。后菴园会。佛与净名。共辨不思议。佛初略开其宗。次净名广辨其致。后则如来印成重复令说。次就法不同者。初会示二不思议。一合盖现土盖不广而弥八极。土不狭而现盖中。其犹小镜照现天下。次则桉地变净。应土则麁妙适缘。报土随业所感。皆不思议。此二明不思议迹。其中净土愿行不思议本也。次会亦明二不思议。一通明一切方便。现一切形。说一切教。二乘下位莫能测度。谓神通不思议。次别明现疾方便。说生死过患。叹法身功德。以别示一身。别说一教。谓别不思议也。第三会亦明二不思议。一明权实二智六度四等不二法门。谓本不思议。借座请饭。谓迹不思议。不二法门。以为理本。权实二智六度四等。以为行本。迹中亦明二迹。室容于座。谓大入小。请饭香土以小充大。又借座则默感。请饭则遣化。皆不思议。掌惊大众。手接妙喜。谓不思议迹。其中辨菩萨行本迹二身不思议本。合前有三句。借座则大入小。请饭则小充大。手移妙喜。来入娑婆。以大入大。以小入小。不足明之。故阙斯一句。

次明四会同辨一现疾法。亦摄一切法门

疾有二种。一者众生以痴爱为疾本。二菩萨以大悲为病原。此则总摄能化所化。事无不尽问。方丈二会。可明现病。菴园两集。云何亦明疾耶。答。初会发其宗。后集成其说。皆是现病法门摄之。又四会虽殊。同是大悲所兴。共拔痴爱之病。故皆为此门所摄。问。净名何故现病耶。答。此有多门。取方便品意者。凡欲令物悟无常者。当因三衰。老病死也。老须年至不可卒来。死则意灭无以悟人。病可卒加而意不灭。故于三中现此身疾。因广说法门。又净名将还妙喜。故託疾毗耶。因广说法门。则是最后利物。又痴爱是生死之根。大悲为群圣之本。今欲辨根本法门。故现疾也。又净名位居菩萨。犹不离病。凡夫二乘。宁得免疾。欲离大患。宜求佛身。以欲说斯法。是故现病。

次四会同明二智法门

明凡夫二乘大患之质有累之心。叹诸佛菩萨无为法身无碍智慧。不动而应十方。无心而照法界。形虽累表。终日域中。智虽事外。未始无事。是以四会同辨此法。

次辨四会同明因果法

华严七处。不离因果。此经四会。义亦同然。但因果有二。一依报因果。谓净秽国土。二正报因果。即本迹两身。一部始终。明斯二法。菴园初会。明净土因果。六度四等。为净土之因。报应二国。为净土之果。方丈初会。明法身因果。佛身者谓法身也。明法身之果。从无量功德生。即法身之因。此之二会法门。义来次第。要先有国土。然后方有佛身。又先明净土因果。劝舍秽取净。次辨法身因果。即厌患生死。欣求佛身。义之要极。莫过此二。次集重明三种因果。始从弟子。讫不二法门。破大小二迷。明菩萨妙行。即法身之因。行法身因。即得如来之果。香积以去。示众香土。明净土之果。循行八法。为净土之因。菴园重会。合明二种因果。菩萨之行。无行不摄。即净土法身之因。阿閦佛品明法身体绝百非。形备万德。谓法身果现于妙喜。即净土果。是以四会同辨因果法门问。四会同明净土因果。有何异耶。答。初化主不同者。初会佛说净土。次维摩辨净土。后会佛菩萨共明净土。良由受悟不同。化主为异。二就三众。初为初会之众。乃至后说为后集之缘。一闻则三众不同。重听则三根为异。次约义差别者。凡有七门。一者菴园明释迦佛土。方丈辨香积佛土。后会明无动佛土。二者初明下方佛土。次辨上方佛土。彼辨余方佛土。佛土虽多。举三略摄。三者初后明音声佛土。香积辨无言世界。举此二门。亦无国不收。四者初会明一质异见。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次明异质异见。香积娑婆净秽二质。以此二众所见不同。后明移净入秽。净秽同处。异质一处。土义虽多。此三略摄。五者初会明通别净土。初则通明一切净土之因。一切净土之果。谓通明土也。身子生疑。如来变净。别明释迦佛土。次两会但明香积无动。谓别土也。净土虽多。不离通别。六者初会明报应二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入佛智慧。谓应土也。修直心之因。感净土之果。谓报土也。后之两会。通含报应。七者初会具明净土体用。报应因果。即是土体。按地变净。现土利物。为土用也。后二会。唯明土用不辨体。欲谈净土。委具七门。

问。三会明土果不同辨因何异。答。初广明因。次略辨八法。后总劝修无动佛行。从广至略。又初会明能化之因。故云菩萨成佛时而得净土。后二明所化之因。欲生净土。当修八法也。净土因不出广略及能化所化。问。三会明法身因果有何异耶。答。化主不同。三根之众。并如上释。但约义。凡有三略。一者。方丈初会。对生死过患因果。以叹法身因果。方丈重会。多破大小二迷。辨菩萨妙行。即法身之因。成上果德也。而亦有明果之义。如经云。佛身无漏。诸漏已尽。佛身无为。不堕诸数。无漏则五住因倾。无为已免二死。此本身之果。现处五浊。谓迹身之果。菴园重会。明法身体绝百非形备万德。欲识法身。必具三义。一者因果。二者本迹。三者本身体绝百非众德圆备。是故三会。明此三门。二者。三会所为不同。明义各异。初对凡夫。辨于法身。何以知之。如方便品辨。国王长者无数千人。皆来问疾。故说生死过患。叹法身众德。次弟子品。对二乘。二乘谓佛虽复外具相好。内有种智。而生灭之道。与声闻无异。故辨佛身无漏无为非二乘所测。前明异凡。次辨超圣。此皆是为凡夫二乘故。开此二也。时众闻上所明。皆生异执。故命净名。令泯斯两见。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故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是故不应生二见也。三者初之二会。正辨法身。后集则明佛性。何以知之。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法身既即是身中实相。故知实相佛性也。问。实相乃是法性。云何是佛性耶。答。若实相即是法性。则应云观法亦然。云何言观佛亦然。又应明法性绝百非。真谛含万德。何得辨法身耶。故知前之二会。辨于法身。后之一集。乃明佛性。具此三门。义乃圆足。是以一经之内。隐显说之。问。三会但明二身。亦得具于三佛。答。亦有三佛。初会明佛身相好。宝积叹八相成道。谓化佛也。次会明从无量功德生。即是报佛。后辨百非皆绝万德斯圆。即法佛也。问从无量功德生。云何是报佛耶。答。金刚般若经云。如来从此经生。从此经出。论云。法身本有为出。报佛修习所得为生。问。三佛是北方所辨。何得由之。盖是管见之疑。非通方论也。一佛二佛三身十身。经论盛说。岂得闻二信受听三惊疑。问。生肇融睿。并注净名。何故不作此释。答。其人非无斯意。但于时经论未备。故义不分明。问。云何未备。答。涅槃华严胜鬘大集等经。地论金刚般若摄大乘法华唯识实性之流。皆晚传此土。如睿公喻疑论云。什师不见六卷泥洹。其人若见此经当如白日朗其胸襟甘露流其四体也。

次四会明二种法门

方丈二会。明现疾法门。菴园二集。示不疾方便现疾即权智。不疾谓实智。然此经明疾不疾。即权实二智为宗。所以二会明疾。二会辨不疾者。夫物感故现生。机谢故应息。净名将还妙喜。隐化娑婆。将终利益。是故二会明现疾也。佛在菴园。集众说法。为问疾之由。故初会不明现疾也。方丈利物既周。掌擎大众。来至菴园。手接妙喜。入应忍界。如其卧疾。则此事不成。是后会明不病也。

次明四会明三法门

大品云。诸佛住三事示现说十二部经。一他心轮。二神通轮。三说法轮。他心轮。静鉴根药。即是实智。说法现通应病授药。明其动用。即权智也。初会合盖现土。按地变净。即是神通。明净土因果。名为说法。他心通贯斯二。次会不疾现疾。即是神通。明法身因果。名为说法。第三空室待宾。借座请饭。名为神通。自尔之外。皆是说法。后会掌擎大众。手移妙喜。名为神通。自尔之外。皆是说法。是故斯经。唯释三轮。

次明虽有四会而文有三。从初品至佛道品。明二法门。次不二法门品。明不二法门。三香积竟经。还明二行。初明净土及法身因果。为欲开非因非果。故收因果。归乎不二。次从不二。还起二用。如此二不二。不二二。并是因缘义。由不二故二。由二故不二。此是二不二。名为不二二。由二不二故非不二。不二二故非二。故非二非不二。踪迹莫寻。故名不思议。佛菩萨住此不思议故。非二非不二。而能二能不二。虽能二能不二。未曾二不二。故二不二无碍。名为解脱也。就因果明收入出用既尔。疾不疾权实思议不思议亦然。明思议不思议者。为欲显非思议非不思议不二义耳。至道既非思议。岂是不思议耶。故华严云。勇勐勤精进正念思发于思亦不思思法寂灭故。以非思议非不思议。能思议能不思议故。明出用义也。

次明虽有四会但有三时。从经初至不二法门。明食前说法利物。次香积品初食时益物。三从食香积饭竟经。食后益物。次明会虽有四合为三门。从初会至菩萨品。破三种病门。二从问疾竟香积。示修行门。三从菴园重会。辨行成德立门。此三门即次第三病。妨菩萨道。故须先破。三病既息。始得修菩萨行。故有第二修行门。三病既息。二慧又成。则菩萨因圆。法身果满。故有第三门。此三门无教不收。无病不破。无行不立。无果不圆。就此三门。又各开三。初门三者。第一佛国及方便二品。破凡夫病。次弟子品。破二乘病。第三菩萨品。破菩萨病。三人具三病。亦得一人始终具有三病也。第二修行门有三者。初从问疾至佛道品。明二慧门。方便实慧则离凡夫行。实慧方便则离二乘行。第二不二法门。明此二慧由不二而成。即辨二慧之本。第三从香积品既了不二之本。便有不二观而二明二慧之用。后门三者。菩萨行品。明十方佛土无碍。即无碍行。二从不尽不住。明善巧行。三见阿閦佛品。明本迹二身果。初破凡夫病。二会不同。初会说净土因果。令凡夫舍于秽因修净土之业。次会说法身因果。令凡夫舍生死之因修法身之因故。二会破凡夫依正两因。令求如来依正两果。问。此二会并化二乘菩萨。云何独为凡夫。答。通而为论。具为三人。望三品次第。后既破声闻及菩萨。故前破凡夫也。问。经但有四会。无三章之文。何故横生穿凿。答。华严七处八会。不依会处科文。而别束会处。自为章段。今亦然矣。义有条例。幸勿疑之。问。华严从地昇天。表五十二位阶级不同。可得分浅深为异。今无此事。何故例同。答。华严从地昇天。从天还地。既得约处以表法门。今从菴园以至方丈。方丈还至菴园。何故不得辨其阶级。问。华严前地处会。明依正二果。次昇天。明三十心十地因行。从天还地。重明果门。今可得尔不。答。亦有此意。初二会明佛依正二果。弟子品去始明修因。后还菴园。还须明果。又问。华严辨性起。正明收前因果归正法。从正法更起因果。此经亦有不。答。亦有此义。如不二法门。收前二归不二。从不二更起二用。问。华严明二乘不见闻。此经亦有不。答。亦尔。闻是不可思议。如盲人见色。亦有此意。问。华严辨因。有三十心十地果有法身净土。此经具不。答。华严别论阶级故。诸位不同。此经但明二慧。不判浅深。若就文辨之。亦总相明位。如破凡夫二乘。令入十信。破菩萨。令从内凡以登初地。初地进行。乃至进佛果。问。何故二经相似。答。二经同名不可思议解脱。又同佛菩萨说之。如肇公云。命文殊于异方。召维摩于他土。爰集毗耶。共弘斯道。即远加之义。故大格相似。旧经师既无此释。希熟思之。勿惊疑也。初七科正释所说法门。后总束四会科为三章。经意多含。一涂不尽。希鑽味之徒。勿咎其烦而不要耶。

净名玄论卷第七(会处上)

 

上篇:净名玄论

下篇:维摩经义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并序) 唐翻经沙门法藏述 夫以。...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释元晓选 将申两卷经旨。略开四门分...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卷上 零妙寺僧释不可思议撰...

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

华严七处九会颂释章序 昔者圭峯禅师有华严纶贯之作。...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卷上 宋天竺三藏法师求...

诫初心学人文

诫初心学人文 夫初心之人。须远离恶友亲近贤善。受五...

【注音版】佛说无垢贤女经

佛说无垢贤女经...

阿难七梦经

阿难七梦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阿难在舍卫国,有...

【注音版】授居家二众五戒仪规

授居家二众五戒仪规...

第一义法胜经

第一义法胜经翻译之记 夫爱法者必深善根。《涅槃经》...

佛说自誓三昧经

佛说自誓三昧经(独证品第四出比丘净行中) 后汉安息三...

【注音版】印光大师《德育启蒙》

印光大师《德育启蒙》...

中阴经

中阴经卷上 后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如来五弘誓入中阴教...

修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观心

说到开示,讲来讲去,都是剩语,因为讲不出什么新鲜的...

生死轮回的根源

我们再看第二段,用诸妄想。这是关键点。 我们今天生...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问: 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净...

学佛可以解脱众生之苦

帝王中信佛的不少,其中尤其以梁武帝、顺治帝为最,舍...

在任何急难恐惧的时候就是一句阿弥陀佛

若一有怕死的心,便永远在生死轮回中受苦,永无出苦的...

贪嗔痴三毒

一、贪 贪又作贪欲、贪爱、贪著,略称欲、爱。是对于...

【推荐】同样是布施,但所得果报却不同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因缘生就是说,...

天眼通宿命通,真有这回事吗

问: 师父,我遇到一个疑团,大家一些学佛的去往生,...

爱钻牛角尖是属于业力吗

问: 请问爱钻牛角尖是属于业力的一种? 净界法师答:...

心怀嫉妒,必定也反噬自己

一个人的幸福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以外,还有他各方面因缘...

【推荐】四十四招教你修忍辱

1.如果瞋心是凡夫的天性,则没有什么好瞋的,因为他的...

人生无常,抓紧修行

2022年元旦那天,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突然晕倒,而且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