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俱舍论记卷第二十四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俱舍论记卷第二十四

沙门释光述

分别贤圣品第六之三

已辨住果至一来向果者。此下第二明一来向.果。就此文中。一结前。二总生下。三别起颂。

颂曰至断六一来果者。颂答。就中。上三句明向。下一句明果 就向中。上两句明家家。第三句正明向。

论曰至转名家家者。此下释上两句此即总标。若三缘具转名家家。随有所阙不名家家。

一由断惑至三四品故者。一由断惑。断欲修断三.四品故。谓或于先异生位断。或今预流进修位断。三.四品简断一品.二品.五品。虽有断一品.二品.五品。或有出观者。或有退者。必无中间经死生者。故无断一品.二品.五品名家家者。所以得知无死生者。故婆沙五十三云。复次诸预流者。若断欲界一.二品结。无死生义故不说之。如断五品。谓瑜伽师得初果已。为断欲界修所断结起大加行。必无未断一大品结有死生故。如断五品。必无未断第六品结有死生义。家家等三有死生故。此中偏说。准彼论文故知断一.二.五品必无中间有死生义 问准婆沙文不言出观亦不言退。如何得知出观.及退 答如婆沙三十二云。预流者趣一来果时。不起定者加行道时于欲六生得非择灭。若起定者要至第六无间道时于欲六生得非择灭。一来者趣不还果时。不起定者加行道时于欲一生得非择灭。若起定者要至第九无间道时。于欲一生得非择灭。婆沙既不言第五无间道得欲六生非择灭。又不言初无间道得二生非择灭。第二无间道得三生非择灭。明知品品皆可出观。皆可退也。论言以断第五必断第六者。据不退者说。无中间有死生故。必于现身断第六也。

二由成根至无灭根故者。第二缘。谓由成根得能治彼三品.四品无漏诸根。先凡位中断三.四品。后住初果未起胜果道。虽有初后缘犹未成彼无漏根故。

三由受生至三.二生故者。第三缘。谓由受生更受欲有三.二生故。若断三品更受三生。若断四品更受二生。无断一品.二品.五品中间死生。故无五生.四生.一生.半生家家。

问圣人造牵引业不 解云若依正理六十四云。此三.二生。由异生位造作及增长。感三.二生业。非诸圣者于圣位中。更能新作牵后有业。以背生死向涅槃故。由此契经说。诸圣者唯受故业更不受新。又婆沙五十三解家家.一间中云。问圣者为造欲界引众同分业不。有说不造。所以者何。欲界多诸过患。多诸灾横。是故圣者不造欲界引众同分业。但造欲界满众同分业。有说圣者亦造欲界引众同分业。虽有两说然无评文。又正理同前说 问若言圣人不造引业。宁得生彼五净居天 解云言不造者据欲界说。唯受故业应知亦尔 问顺决择分善根尚不造引业。今何至圣位造引业耶 解云顺决择分善根憎背有故。趣见道故。顺见道故。所以但造满业不造引业。圣位不尔。容造引业。又婆沙六十四云。问何圣者有分离染而命终。异生不尔。答以诸圣者有无漏定。任持相续令极坚固。异生但有世俗诸定。任持相续非极坚固。广如彼释。

颂中但说至故不具说者。此释颂中不说第二缘所以。三缘之内颂中但说初后缘者。预流果后说更进断三.四品惑。成能治彼诸无漏根义准已成故不具说。

然复应说至或过此故者。此释伏难。伏难意云。颂中亦应不说后缘。断三.四品义准亦知受三.二生。为通此伏难故作是言。然复应说三.二生者。以有增进。断惑时于所受生。或少三.二生。或无三.二生。或过此三.二生。如受一生或受半生名为或少。如于欲界现般涅槃名为或无。如上流受四生已上名或过此。所以颂文别说受生。不同第二成无漏根。

何缘此无断五品者者。问。

以断第五至未越界故者。答。以断第五若不却退于此生中必断第六。无有中间命终受生。若不却退必断第六。非第六一品惑。能障得一来果。犹如一间。断第八品未断第九受一种子。以断第九越欲界故。彼第九品极为障碍。虽断第八品住第九受生。断第五品欲断第六。未越界故。此第六品非极为障。故断第五不得经生。必断第六得一来果 有古德言。若断第五更不出观剩断第六 此释不然。违毗婆沙。如前具引。

应知总有至或二或三者。别释家家。应知总有二种家家。一天家家。谓欲天趣生三.二家而证圆寂。或于一天处受三.二生。或于二天处受三.二生。或于三天处而受三生 二人家家。谓于人趣生三.二家而证圆寂。或于一洲处受三.二生。或于二洲处受三.二生。或于三洲处而受三生 今桉此论。许一天处.或一洲处受三.二生。又准婆沙五十三。亦许一天家。一人家受三.二生。故彼论云。或一天家。或二天家。或三天家。受二.三生 又云。或一人家。或二人家。或三人家。受二.三生 问三生.二生家家。人.天各受三.二生不 解云若天三生家家。天三.人二。若天二生家家。天二.人一。若人家家翻此应知。故正理六十四云。若天家家受三生者。人间受二天上受三。受二生者人一天二。如应例释人中家家 问何故住果人.天往返各有具受七。家家不受一小生耶 解云住果容预各具受七。向中忩迫二.三数满即般涅槃。故不受后一小生也 又解家家具缘。若天家家天三.人二。若人家家人三.天二。三生.二生缘满即休。故不受后一小生也。应知天家家者人中得道。人家家者天中得道 又解天家家天中得道。还于天中入般涅槃。谓于天中初得道已。从彼处没还生天中。以乐生天故。初受生还生天处。初得道身非是家家二.三生摄。故生天趣不名重生。后方人.天往还间生。人家家例此应释。虽有两解前解为胜 问俱舍.婆沙同正理不 解云俱舍.婆沙既无明文与正理同。或正理据极少家家说。此论.婆沙据极多家家说。或论意各别。若作此解。俱舍.婆沙人.天各受二生.三生。又正理云。若有七生不必满七。非家家位中间涅槃。何类所摄摄属七生。七中极声显极多故。由此已显生未满前得般涅槃。亦是彼摄。根最钝者具经七生。非诸利根生定满七 问未满七生得般涅槃即七生摄。未满二.三生得般涅槃家家摄不 解云七生不具缘。虽不满七是彼摄。家家约具缘。要须生满方彼摄 问不满二.三便般涅槃。既非家家。是何摄耶 解云一来向摄。以向宽故。家家义狭。故非彼摄。

即预流者至贪瞋痴故者。释下两句。即预流者。进断欲界一品修惑。乃至五品。应知转名一来果.向。第六无间亦应是向。颂不说者以第六品非全向故。半是果摄。若断第六品解脱道现前成一来果。除得道身彼往天上一来人间。而般涅槃名一来果。过此以后更无生故。若来必往故言一来。有往无来不言一往。此文且据人中得道。故言彼往天上一来人间。若据天中得道。亦可应言彼往人中一来天上。此一来果。或亦名曰薄贪嗔痴。于九品中已断上.中六品厚重。唯余下三品薄贪.嗔痴。应知欲界经生圣者。若起圣道能进断惑。必于此生得无学果。但为断道起时艰辛励力起得。谁肯更生。以曾受生极厌苦故。若七生位经生圣者。能进断惑。必不更作家家等人。若家家位经生圣者。能进断惑。必不更为一来等人。若一来位经生圣者。能进断惑。必更不为一间等人 今因家家.一来义便略明欲界九品烦恼增生.损生。依诸经论说七生不同。或说七生人.天总论。中.生合说。或说十四生人.天别论中.生合说。或说二十八生人.天别论中.生别说。开合为异。随应增损。且约七生以明增损。总而言之。欲九品惑增损七生。未断名增已断名损。若别分别上三品惑增损四生。中三品惑增损二生。下三品惑增损一生。强弱不同展转相望各增一倍 问如何得知 解云于九品中若断三品余有三生。明知上三品惑增损四生。复断中三品惑余有一生。明知中三品惑增损二生。下三品惑增损一生。若更细分九品烦恼增损七生者。上三品惑上上品惑增损二生。上中.上下品惑各增损一生。若中三品惑中上品惑增损一生。中中.中下品惑各增损半生。若下三品惑。下上品惑增损半生。下中.下下品惑共增损半生 问三三品惑。如何得知各别增损 解云中三品惑下三品惑说别增损。论文可知。上三品惑虽无论文别释。准中三品准下三品增损可知。如中三品别增损者。于九品中若断三品余有三生。若断四品余有二生。故知中上品增损一生。若断第四余有二生。若断第六余有一生。故知中中.中下共增损一生。若更别说中中.中下各增损半生。虽无别文配释以理应然。若不尔者。太增减过。若中中品独增损一。中下品惑便无增损。若言中中增损半生.及中有中下但能增损生有。便有中下不如下上。又中有.生有名为半生。引业必同不可分也。故知中中.中下各增损半。如中三品总增损二生。别说中上增损一生。中中.中下各增损半生。上三品惑应知亦尔。总说增损四生。别说上上增损二生。上中.上下共增损二。若更别说。上中.上下各增损一。若上中品独增损二。上下品惑便无增损。若言上中增损一生半。上下增损半生者。便有上下不如中上皆成过也。如前应知。又如下三品惑。若断六品余有一生。若断七品余有半生。故知下.上品增损半生。下中.下下增损半生 问如何得知共增损一。故婆沙云。问曰余有二种结在何以言有一种子耶。答不以二种结在名一种子。以有一有业种子故名一种子(已上论文) 问如断第八犹受半。如何乃言两品共增损半生 解云理实亦有第九一品增损半生。极能障故。今据未断第八品说故。言两品共增损半生。中有.生有名为半生。引业必同。不可于中别分增损。故共增损。又受中有为于生有。不可断第八品损于中有。而唯受生。故更不别增损也。如下三品总说增损一生。别说下上增损一小生。下中.下下共增损一小生。上三品惑应知亦尔。总说增损四生。别说上上增损二生。上中.上下共增损二生。若更别说上中.上下各增损一生者作余说皆成增减过。如前说 问何故九品之中第二.第三.第四品惑各增损一生。第五.第六.第七品惑各增损半生。气力相似 解云九品。七生相对增损。上三增损四。中三增损二。下三增损一。似相形说。于三品内复自相形。前等后二故。更不可以第四品类前第三第二品。以第七品类前第六.第五品。又若于中更辨多少。便有太多太少过也 又解上上增损二生。上中.上下共增损二生。中上增损一生。中中.中下共增损一生。下上增损半生。下中.下下共增损半生。然第八品。有时虽断。第九品惑独能增损半生。极能障故别缘力也。不可以彼第六第三品例。无别缘故 又解。上上一品增损二生。上下一品增损二生。上中一品但能相助。非正增损。以在中间性不定故。犹如黄门。如第八品若断.不断。第九一品增损半生。与第七品等。各增损半生。以此准知。上下一品与上上品等。若中三品。中上一品增损一生。中下一品增损一生。中中一品但能相助非正增损。如前通释。若下三品。下上一品增损半生。下下一品增损半生。下.中.一品但能相助非正增损。亦如前释。若前家难我如何第一.第三力等。第四.第六力等。第七.第九力等者。我亦难汝。云何第二与第四力等。第五与第七力等 又解。九品未断。皆能增损七生。然于其中强弱不等。犹如九人大小不同力有强弱。共举七石穀。若断一品余八品惑增损五生。犹如八人共举五石。余例应知。上来且约七生以释。若十四生。二十八生。准释可知。

已辨一来至断九不还果者。此即第三明不还向果。就中。一明不还向.果。二明不还差别。此即第一明不还向.果。结前生起。就颂答中上三句明向。下一句明果。就向中上两句明一间。第三句正明向。

论曰至义如前释者。此下释上两句。即一来者进断余惑。若三缘具转名一间。随有所阙不名一间。一由断惑。断欲界中修断七品.或八品故。二由成根。得能治彼无间.解脱无漏根故。三由受生。更受欲有天。或人中余一生故。颂中但说初后二缘不说成根。义准如前家家中释。

如何一品惑障得不还果者。问。如何第九一品惑。障得不还果。

由彼若断至异熟地故者。答。由彼若断便越欲界。前说三时业极为障。应知烦恼亦与业同。若断第九。越彼欲界所系烦恼等流果地。异熟果地。故极为障。

间谓间隔至说名一间者。释一间名。前约异熟。后约烦恼释一间名。有人成就此一间者说名一间。又正理云。所言间者是隙异名。谓彼位中。由有一隙得一生。故未得涅槃。

即断修惑至无漏根故者。释第三句。即断修惑七八品者。应知亦名不还果.向。一间具缘以立。向但据断惑。故二差别。若于凡位。先断三.四品惑。或七.八品惑入见谛者。后得预流果。或一来果时。乃至未修三.四。七.八品后胜果道。仍不名曰家家.一间虽具二缘未成治彼三.四品惑或七.八品惑无漏根故。自古诸师皆云。先凡夫时断五品修惑。后一来果时得解脱证者。不然。故婆沙一百五十八云。问若先离欲界五品染。后入正性离生。苦法智生时。于先所断见苦所断五品法。及今所断见苦所断四品法。皆得无漏离系得。乃至道法智生时。于先所断见道所断五品法。及今所断见道所断四品法。皆得无漏离系得 彼先所断修所断五品法。无漏离系得。何时当得 尊者僧伽筏苏作如是说。道类智时。以于尔时名预流果亦名一来向故。彼说不然。所以者何。以于尔时得预流果。于一来果.向道乃至未起一刹那现前。如何可说为一来向。有作是说。起一来果加行道时。以是一来向所摄故。有余师说。得一来果时得。以住第六无间道时。能引三界见所断。及欲界修所断前六品法无漏离系得令起。得一来果故。如是说者。从预流果决定起胜进道。彼现前时得。以从下果起趣上果胜进道时。必修先所断上位诸结对治道。

若断第九至总集断故者。释第四句。若断第九成不还果。要不还来生欲界故名不还果。此不还果。或亦名曰五下结断。若超越人。先断贪.嗔二结。后断身见.戒取.疑三结。若次第人。先断身见.戒取.疑三结。后断贪.嗔二结。虽必先断或二。或三。然于此时总集断故。名五下结断。

依不还位至住此般涅槃者。此下第二不还差别。就中。一明七种不还。二明九种不还。三明七善不还。四明非生上界。五明杂修静虑。六明净居唯五。七明身证不还 此即第一明七种不还。依经生起。及举颂辨。

论曰至名为上流者。此不还者通约三界总说有七。今且就行色界差别有其五种。列名可知。五中前四。唯于此身定般涅槃故。所以偏与般涅槃名。上流容有受多生者方般涅槃。非诸上流皆定涅槃。以不定故。所以不言般涅槃也 言释名者。此于二趣中间般涅槃故名中般涅槃。如是应知。此于初生已。此由有行道。此由无行道。般涅槃故。名生般等三人。此二生已上向上流故名为上流。

言中般者至便般涅槃者。此下别解。言中般者。谓欲界没往于色界住中有位。起应生地圣道现前。断余烦恼成阿罗汉。即便般无余涅槃故名中般。故婆沙百七十四云。从彼命终起色界中有。即住彼中有得如是种类无漏道。由此道方进断余结。于无余依涅槃界而般涅槃。是名中般涅槃 准婆沙文。约无余依释中般也 又解云。亦通有余涅槃。婆沙不说。以相不显略不言。岂有断惑已第二刹那即入无余。故知亦通有余 问起何地圣道 解云起应生彼根本地道。以是乐道起时易故。不起未至.中间.无色。以是苦道起艰辛故。得无学已亦不能起。如婆沙百七十五广说。

言生般者至谓有余依者。言生般者。谓欲界没往于色界。生已不久能起圣道。断余烦恼成阿罗汉。便般涅槃。以具勤修速进二道。故生不久便般涅槃。生已简异中般。具二道故简异有行.无行。此生般中所说般涅槃者。谓有余依。后寿命尽方入无余。故约有余以释生般不据无余。前中般中所以不别释涅槃者。相不显故。下有行等准生可知。故亦不释。

有余师说亦无余依者。有余师说。生般不但约有余依。亦据无余。以断惑已即入无余故通二种。此师意谓同于中般。以中般人断余惑尽般有余已。无惑润生不求生有即般无余。例彼生般亦无余依。

此不应理至无自在故者。论主破。此不应理。彼色界中于舍寿命促入涅槃无自在故。于初生时断余惑尽名为生般。后尽彼寿方般无余。故释生般不约无余。故正理云。约有余依说为生般。非才生已便般无余。彼舍寿中无自在故。

有行般者至无速进道故者。有行般者。谓欲界没往于色界。生已长时加行勤修。由多功用方般有余涅槃。此唯有勤修行故名有行无速进道故。生已简异中般。长时简异生般。有勤修简异无行。

无行般者至速进道故者。无行般者。谓欲界没往于色界。生已经久加行懈怠。不多功用便般有余涅槃。以阙勤修.速进二道故名无行。生已简异中般。经久简异生般。阙勤修简异有行。

有说此二至得涅槃故者。叙异说。由缘有为圣道断惑得涅槃者名为有行。由缘无为圣道断惑得涅槃者名为无行。

此说非理太过失故者。论主破。中.生般等亦缘有为.无为断惑。亦应名为有行.无行。

然契经中至便般涅槃者。述经部解。然契经中先说无行。后说有行般涅槃者。如是次第与理相应。论主意朋经部所以印可。无勤修行有速进道。无行之人而成辨故。无速进道有勤修行。有行之人而成辨故。或无行有行而能成辨无学果故。无行之人起速进道不由功用得般涅槃。有行之人起勤修行要由功用得般涅槃 因此义便复解生般涅槃。得最上品道随眠最劣。故生不久便般涅槃名为生般。

言上流者至方般涅槃者。谓生色界二生已去。般涅槃者总名上流。此唯上流不下流故名为上流。异生之人虽有上流。亦下流故不名上流。

即此上流至为极处故者。明上流别。开章略释。

谓若于静虑至般涅槃者者。别释杂修上流。于中有三 一者全超。初生梵众次生色究竟。顿超中间十四天处是名全超 二者半超。于色界中十六天处。从彼梵众渐渐次第生下净居。或超十三处或十二处。乃至中间。能超一处。生色究竟。超非全故名为半超。圣必不生大梵天处。是起戒禁僻见处故。自谓究竟一道师故。故不生彼。不生无想理在绝言故不别简。或可影显 此半超人于十六天极少三生。初生梵众。次十四天中随生一处。后生色究竟 若极多生十五。于十六天随其所应中间越一。生余十五 三者遍没。从彼梵众渐次生后十四天处。皆遍受生。最后方能生色究竟。一切处死故名遍没。一切处谓十六处。无不还者于已生处受第二生。由彼于生容求胜进所以上生。非求等故故不重生。非求劣故故不下生。即由此故不还义满。不复还生曾生处故尚不生本处况有生下。即由此义显欲生圣不名不还。而于一处有重生义。故婆沙一百七十四云。复次生欲界圣者不名不还。而名七返有等。故生上.下亦一处重生。生上界圣者名曰不还。故唯生上亦不重生。由此义故不还义满。以尚不生本处况有生下者(已上论文) 复总结言。应知此谓二上流中由有杂修静虑因故。往色究竟般涅槃者。

余于静虑至方般涅槃者。别释无杂修上流。有余上流。于诸静虑无杂修者。能往有顶方般涅槃。谓彼先无杂修静虑。由于诸四定爱味为生缘。此没遍生色界十一处。唯不能往五净居天。复从色界广果天没。于下三无色次第生已。后生有顶方般涅槃。应知乐定上流。于十五处。全超受二生。半超极少三生。极多十四生。遍没十五生也。故婆沙一百七十四云。复次上流有三种。一全超。二半超。三一切处没 全超者。谓欲界没生梵众天。梵众天没生色究竟。或生非想非非想处而般涅槃 半超者。谓欲界没生梵众天。梵众天没于上一切天处或更生一处。或二.或三.或四.或五。乃至或唯超一处遍生余处。然后生色究竟。或生非想非非想处而般涅槃 一切处没者谓欲界没生梵众天。梵众天没生梵先行天。如是次第生上诸处。乃至广果天。从此以上有二路别。一入净居。二入无色 入净居者广果天没生无烦天。次第乃至生色究竟而般涅槃 入无色者广果天没生空无边处。次第乃至生非想非非想处而般涅槃 如一切处没有二路别。应知全超.半超亦尔 解云言梵先行天者。梵王欲出在前行列。或在前行。又婆沙云。问如说退住初静虑生梵众天。作全超.半超.一切处没上流。彼若退住第二静虑生少光天。退住第三静虑生少净天。退住第四静虑生无云天等。彼亦得作全超.半超.一切处没上流不耶。有说不得。以生梵世于上不还所应生处更无缺减故。依彼建立全超.半超.一切处没。若退生上地处便缺减故。不依彼立全超等。有说彼亦得名半超。以超少分中间处故。有说亦得具名三种。彼说从欲界没随生何处。即于彼上所应生处。亦可施设全超.半超.一切处没故。问若不还者欲界没生无色界。亦得作全超等不耶。有说不得。有说彼亦得名半超。有说彼亦具名三种 此中所以皆如前释。

二上流中至行色界者者。明二上流差别不同。二上流中前观。后止。乐慧.乐定有差别故。二上流者二生已上于下地中得般涅槃。见不违理。而言此往色究竟天.及有顶天为极处者。由此过彼无行处故。如预流者极七返生。于中亦有一.二生等。又总结言。此五名为行色界者。乐定上流虽生有顶。曾经色界生故亦名行色界。是五不还中上流摄也。

行无色者至成六不还者。上来释前六句。此释第七句。明无色界四种不还。行无色者差别有四。谓在欲界从此命终。不生色界超生无色。此中差别唯有四种。由生般等有差别故。于前五内唯除中般。此四合名无色不还。此无色一。并前五种成六不还。

复有不行至并前六为七者。释第八句。此明现般。复有不行色.无色界。即住于此欲界生中得不还果。既得果已。即于此生能般涅槃名现般涅槃。纵于欲界曾经七生。家家.一来.一间等人。至此位中亦名现般。此现般一。并前六种为七不还。

于行色界至故成三九别者。此即第二明九不还。

论曰至故成九种者。此即总标。

何等为三者。问。

中生上流有差别故者。答。

云何三种各分为三者。复问九种。

且中般涅槃至无杂乱失者。答。中般分三。一速。二非速。三经久得般涅槃。三火星喻如前应知。故正理云。初起至远.近.当生处得般涅槃 生般亦三。一生。二有行。三无行般涅槃故 上流亦三。一全超。二半超。三遍没有差别故 三三非一名诸三种。然诸三种一切皆由速.非速.经久得般涅槃故分为九种。更互相望无杂乱失。中三是速。生三非速。上流三经久。就此三三各分三种。一速。二非速。三经久。

如是三种至经久不同者。别释三种九种不还。此即总标。

且总成三至根差别故者。此即别明三种不还。且总成三。由造作增长顺起业故名为中般。中有名起。对向当生暂时起故。如前已说。由造作增长顺生业故名为生般。由造作增长顺后业故名为上流。如其次第配释三种。或如其次第中般下品。生般中品。上流上品。烦恼现行有差别故分为三种。及中般上根。生般中根。上流下根。有差别故分为三种。

此三一一至成三九别者。此即别明九种不还。中.生.上流此三一一。如其所应亦由业.惑.根有差别故。各有三别故成九种。此三非皆由业.惑.根故。言如其所应。麁类大同。于中细说非无差别 谓初二.三。三三之内初二三也。即是中三.生三。但由惑.根有差别故各成三种。非由业异。中般三人同受起业。无差别故。生般三人同受生业。无差别故。后三上流不但由有惑.根不同。亦由顺后受业有差别故分成三种。上流得有全超.半超.遍没业异故分三种 言顺后受业者。非唯四业中顺后受定业。圣人亦造不定业故。言顺后受业。对中.生说 又解理实圣人亦造不定业。此文且说顺后受定业 问如生色界乐慧上流具生五净居天。初应名生。第二已去名后。如何此文总名顺后 解云身在欲界造五净居引业。若不尔者如何名后 又解亦造顺生。而言后者从多分说。若作此解。色界亦造净居引业 又解亦造顺生。言顺后者。对中.生说名为后故 总结可知。

若尔何故至有往无还故者。此即第三明七善士趣问。若行色界有九种不还。何故经中佛唯说有七善士趣。问及颂答。

论曰至且立为一者。释上两句。中.生二种各分为三。上流为一。经依此立七善士趣。谓上流人有上流法故名上流。由此义同虽有三种且立为一。又婆沙一百七十五云。问如生.不生各有三种。上流亦尔。谓全超.半超.一切处没。何故说一耶。答生.不生各是一有相续。于中分位差别难知。欲令知故各说三种。上流三种生数自辨。差别易知。是故但随上行义胜合说一种 复次生与不生一期时促。于差别义唯有尔所易可建立。是故分三。上流时长差别多种。分齐难辨故合立一 复次生不生亦有等义。上流亦有别义。欲以二文互相显故作如是说 复次生与不生。善士趣相现前易了。以彼速趣般涅槃故各分为三。其上流者。善士趣相微隐难知。以彼尚经多生死故但合说一(解云生者生有。不生者中有)。

何独依此至无差别故者。释下两句问。何独依此立善士趣。不依所余预流.一来有学圣者立善士趣。趣是行义。所余有学预流.一来皆行善业与不还人无差别故。

唯此七种至立善士趣者。答。唯此七种皆行善业不行恶业。余预流等即不尔故。彼虽行善亦行恶故。又唯七种行往上界。不复还来欲界受生。余预流等则不尔故。不往上界但生欲故。故独依此立善士趣。

若尔何故至乃至广说者。难。若尔何故契经中言。云何善士。谓若成就有学正见。乃至广说。具成八正。是则有学皆名善士。何故言余非善士趣。

诸余有学至往上界故者。通。诸余有学预流等人。若就异门成就八正。亦可说为有善士性。以诸有学由成八正。于五种恶杀.盗.邪淫.诳语.饮酒皆获得毕竟不作律仪故。不善烦恼多已断故。应名善士。今者所立七善士趣。不就异门。约唯行善不行恶故。唯託胜因往上界故。立善士趣。又婆沙云。问行无色界不还于行色界不还有五事胜。谓界胜.地胜.断烦恼胜.损减蕴胜.三摩钵底胜。何故不立为善士趣。有说若麁显易了立善士趣。彼不显了是故不说。广如彼说 又云。问何故阿罗汉非善士趣。答复次趣上生者立善士趣。阿罗汉无生。是故不立 复次趣上果者立善士趣。阿罗汉即是上果。更无上果可趣。是故不立。广如彼说。

诸在圣位至无练根并退者。此即第四明非生上界。上两句明非生上。下两句明无练根退。

论曰至极有顶者者。欲圣经生。若能励力起得圣道。断诸烦恼必不生上。厌欲界生多苦恼故。恐生上界有长时苦。同欲界故。故欲界经生不生上界。色界无苦厌心劣故。故于色界经生圣者。容生无色 问欲圣经生不生上界。欲圣经生亦应不更生欲 解云虽于欲界经生圣者极生厌离。惑难断故。道未熟故。所以更受欲界多生。若经生圣能起圣道。于此身中必断惑尽故。不往彼上界受生。

然天帝释至佛亦不遮者。会释经文。然天帝释。五衰相现来归世尊。佛为说法得预流果。虽复得果。然作是言。曾闻有天名色究竟。愿我命终后退落人中为佛弟子。若不获得阿罗汉果当生彼天 毗婆沙师作如是释。彼天帝释虽得预流由不能了对法相故作斯谬说。若谬说者佛何不遮。为令帝释一时喜故佛亦不遮。故正理六十五释云。我后者。三十三天自在异熟最后边际。言退落者谓于后时若不获得阿罗汉果。当生彼者。谓愿当生色究竟天。勿生欲界。以天帝释缘五死相极生忧苦。来归世尊。死相才除。便作是说。为令喜故。又观遮彼无多益故。佛不遮止。

即此已经至并退者。释下两句。明经生圣无练根退。

何缘不许至并退者。问。

以必无故者。答。

何缘必无者。徵。

经生习根至所依止故者。释。经生习根极成熟故。及得殊胜所依身故。昔是凡身未名殊胜。经生圣者唯是圣身方名殊胜。或上界身亦名殊胜。由此彼无练根.退理 又解经生习根极成熟故显无练根。及得殊胜所依止故显无退也。应知欲界唯人趣退。三恶趣中无圣道退。天趣虽有。彼无退具功德坚牢。设不经生亦不退也。

何缘有学至般涅槃者者。问意可知。

以彼圣道至无如是能者。答。一圣道未熟。二难令现起。三随眠非劣。故住彼中有无有般涅槃。又毗婆沙者作如是释。一诸欲界法极难越故。二彼尚有余多所作故。多所作者。谓应进断欲界不善.上界无记二烦恼故。及应进得若二沙门果。谓从一来进得不还.阿罗汉果。若三沙门果。谓从预流进得一来.不还.阿罗汉果。并应总越三界生死有漏法故 又解及应进得若第二一来果。若第三不还果。并应总越三界法故得阿罗汉果。住中有位无如是能。色界不尔。故住中有能般涅槃。又婆沙一百七十四云。问如欲界没受色界中有得般涅槃。如是从色界没受色界中有。亦般涅槃不。答不尔。所以者何。彼于欲界多苦多障多诸灾横可厌之身极生厌逆。既舍离已。起色界中有现在前时。于当所受长时异熟亦生厌患便般涅槃。色界无有如是灾横极可厌事令生厌逆。如于本有有缘碍故不般涅槃。今中有亦尔。故从彼没所起中有不般涅槃。

前说上流至及遮烦恼退者。此即第五明杂修静虑。初句答初问。第二句答第二问。下两句答第三问。

论曰至彼最胜故者。释初句。等持堪能乐行最胜故。先杂修第四静虑。后方杂修下三静虑。

如是杂修至杂修静虑者。释第二句。不还无学方能杂修。起多念心是远加行。至二念心加行成满 次后唯从一念无漏如无间道。即入有漏不染无知定障成就得俱灭 引起一念有漏现前亦如无间道则入无漏不染无知定障成就得俱灭。望前应是解脱道。与从无漏入有漏不染无知定障不成就得俱生故。今但望后从有漏入无漏不染无知定障成就得俱灭故。如无间道 第三刹那无漏心起。与从有漏入无漏不染无知定障不成就得俱生故。如解脱道 如是有漏中间刹那。前后刹那无漏杂故。名杂修定根本圆成。前二刹那似断惑无间道。与不染无知成就得俱灭。第三刹那似解脱道。与不染无知不成就得俱生。如是杂修第四定已。乘此势力随其所应亦能杂修下三静虑。又显宗三十一云。杂修静虑五蕴为体。然于此中诸世俗智是四法.四类八智所杂修(已上论文)此杂修定说力起故。先于欲界人趣三洲。杂修定已后若退失生色界中。亦能如前欲界杂修静虑。三洲厌强。又慧胜故能初杂修。不通余处。故显宗三十一云。谁于静虑能杂熏修。唯诸圣者通学.无学。学位唯通信解.见至。于无学位通时.非时。必先三洲杂修静虑。退生色界。亦能杂修。退已练根成见至姓。从欲界没生色界中。乘前复能杂修静虑。故六种姓皆有上流。

杂修静虑至起烦恼退者。释下两句。如文可知。

杂修静虑至生有五净居者。此即第六明净居唯五。

论曰至净居唯五者。略释可知。

何谓五品者。问。

谓下中上至令感净居者。答。一下.二中.三上.四上胜.五上极品差别故。此中初品据成满时三心现前便得成满。第二品成满更有三心加前为六。第三品成满更有三心加前为九。第四品成满更有三心加前为十二。第五品成满更有三心加前为十五。故婆沙一百七十五云。此一一品。于成满位皆有三心。一心有漏。二心无漏。如是总有十五心。五心有漏。十心无漏(已上论文) 又解初品最劣修至三心即得成满。第二品渐胜至起三心犹为加行。更起三心方始成满。并说近加行。故言第二有六心也。后三品心准释可知。故正理六十五云。此中初品三心现前便得成满。谓初无漏次起有漏后起无漏。第二中品六心现前方得成满。谓二有漏为四无漏之所杂修。如是所余随其次第有九.十二.十五念心如应现前方得成满(已上论文)虽有两解前解为胜。真谛亦同前解。又正理云。如是十五有漏无漏心。皆是先来未曾得今得 有余师说。初五无漏是从先来未得今得。余十皆是曾所得心。前五现前时已未来修故。正理所说皆非正义。故婆沙一百七十五。有说五是未曾得十是曾得。谓前五现在前时。余十未来修故 有说十是未曾得五是曾得。谓前十现在前时。后五未来修故。

如是说者此则不定。或有十五皆未曾得。或有十五皆是曾得。或有少分曾得。少分未曾得 又云。如是说者。此即不定。或有不起定能十五心相续而转。或复起定。于中或有起三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六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九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十二心已而便起定。是故于彼五品中间。或起.不起杂修成满 又婆沙云。如是说者。能杂修作十六行相。所杂修或作十六行相。或作余行相。谓无量.解脱.胜处(已上论文)如是五品杂修静虑如其次第感五净居。应知此中前后无漏势力。熏修中间有漏令感净居。非无漏感。弃背有故。以因有五品故净居唯五。故婆沙一百七十五云。有说杂修静虑有五品故。所感净居亦唯有五。问则杂修静虑何故唯五不增不减。答杂修势力唯尔所故。如见道十五心势力。唯尔所不增不减。如是杂修静虑势力。亦十五心而无增减 广如彼说。

有余师言至感五净居者。有余师言。由信等五次第增上感五净居。谓或有时信根增上杂修静虑。或有乃至慧根增上杂修静虑。随此差别感五净居故唯有五。又婆沙云。问杂修下三静虑有几品。有说但有三品。谓下.中.上。下地无有五净居果故。如是说者。亦有五品。问彼无五果何故有五品因。答虽无五果。而其彼定法有五品。复次下地虽无。五净居果。而有五品根故 问因论生论下三静虑既有五品杂修。何缘无有五净居果 答如非其因非其器。乃至广说。复次圣者厌患异生共生处故求生净居。若下地有净居者。便于异生共生处所不能厌离。于上处所未离染故。复次圣者厌灾患处故求生净居。下三地中皆有灾患故无净居(广如彼说)问圣生净居造引业不。解云此论既云熏修有漏令感净居。明知圣人造牵引业。又婆沙异熟因杂修静虑业引五净居众同分。

经说不还至转名为身证者。此即第七明身证不还。

论曰至故名身证者。有灭定得起名得灭定。即不还者。若于身中有灭定得。转名身证。谓不还者。由此色身而能证得灭尽定似涅槃法故名身证。

如何说彼但名身证者。问。

以心无故依身生故者。答。入灭尽定以心无故。依身生故名身证。后出定已犹名得彼。得依身生故亦名为身证。

理实应言至身寂静故者。论主述经部解。理实应言非正入彼灭尽定时名为身证。彼从灭定起。得先未得有识身寂静。色身有识名有识身。简无识位。初从定出此身寂静。返缘前定便作是思。此灭尽定最为寂静极似涅槃。如是证得出定位中身之寂静故名身证。由灭定得及出定后。缘灭定智现前。证得身之寂静 又解由得身寂静。及出定智现前。证得身之寂静。

契经说有至不说身证者。依经起问 言十八者。于二十七贤圣中除九无学。故正理六十五云。何缘佛说有学福田。身证不还不预其数。谓世尊告给孤独言。长者当知。福田有二。一者有学。二者无学。有学十八。无学唯九。何等名为十八有学。谓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家家。一间。中。生。有行。无行。上流。是名十八。何等名为九种无学。谓退法。思法。护法。安住法。堪达法。不动法。不退法。慧解脱。俱解脱。是名为九种(解云。俱舍二十五云。非练根得名为不退。练根所得名为不动) 依因无故者。答。

何谓依因者。徵。

谓诸无漏至说有学差别者释。谓诸无漏戒.定.慧三学。及择灭果法。依彼差别立有学故。故名依因。因彼立故故名为因。此灭尽定非是三学以有漏故。亦非学果以有为故。故不约成彼说有学差别。

不还差别至数成多千者。结前生后。

其义云何者。问。

且如中般至九十二者。答。且如中般约根成三。约地成四。约姓成六。约处成十六。约地离染成三十六。色界具缚乃至已离第四静虑八品染故。离第九品即是空处具缚故不说之。若约处.种姓.离染.根建立总成二千五百九十二。

云何如是者。问。

且于一处至九百六十者。答。诸离下地九品染者。即说名为上地具缚。为成四静虑。一一地离染九数皆等故。以断下地第九品染不生下故。故断第九为上具缚。断下地第九并上地前八品即成九品。故名离染九数等也。余文例释。总结可知。

已辨第三至成无学应果者。此下第四明阿罗汉向.果。就中。一明向.果差别。二因论明治道。三明尽智.后智。四便通明道果。五明六种种姓。此即第一明向.果差别。一结前。二生下。三颂释。就颂中前一颂半明向。后两句明果。又婆沙六十五云。问何故离欲界染立二沙门果。谓一来.不还果。离色界.无色界染立一沙门果谓阿罗汉果。复次以欲界难断难破难可越度故离彼染立二果。色界.无色界易断易破易可越度故离彼染唯立一果(广如彼释) 又云。问何故离见所断染立一沙门果。离修所断染立后三沙门果耶。答见所断染易可远离故。离彼时立初一沙门果。修所断染难可远离故。离彼时立后三沙门果。

论曰至阿罗汉向者。释初行颂。如文可知。

即此所说至最为胜故者。释第五.第六.句。此定从喻为名故名金刚喻定。如世金刚能破一切。此定亦尔。能破一切惑。故正理云。此定坚锐喻若金刚。

金刚喻定至互为因故者。总有三说。此即初师。金刚喻定说有多种。谓断有顶第九品惑无间道生。通依九地。故说此定约诸智别。约行相别。约所缘谛别。未至定摄有五十二。如文可知。如未至定摄有五十二。静虑中间及四静虑应知亦尔 空处二十八。谓于前五十二内。除缘灭.道二法智。及除缘下四静虑灭类智。总除六智各四行相四六二十四。余有二十八 识处二十四。于前二十八。又除缘空处灭类智四行 无所有处二十。于前二十四。又除缘识处灭类智四行。以依无色无有法智及缘下灭灭类智故。所以除法智及缘下灭类智。然缘下地对治道者。以同品道互相因故。故三无色道类智能缘九地道。

有说此定至二十四者。第二师解。有说此定约智约行约缘别故。未至定摄有八十种。谓道类智缘八地道。亦各别有四行相应四八三十二。于中除四已入前五十二中故。由此于前五十二上。增二十八成八十种。如未至定摄有八十种。静虑中间及四静虑。应知亦尔 空处四十。除缘灭.道法智。及缘四静虑。四灭类智.四道类智。总除十智各别有四行。总除四十。故八十中唯有四十 识处三十二。于前四十。又除缘空处灭.道类智八行但有三十二 无所有处二十四。于前三十二。又除缘识处灭.道类智八行。但有二十四。

复有欲令至二十四者。第三师解。复有欲令金刚喻定。约智约行约缘别故。未至地摄总有一百六十四种。谓灭类智缘八地灭。有别有总。各四行相应八地别缘有八。如初师说 言总缘者。以二合缘有七。以三合缘有六。足前成十三。以四合缘有五。足前成十八。以五合缘有四。足前成二十二。以六合缘有三。足前成二十五。以七合缘有二。足前成二十七。以八合缘有一。足前成二十八。凡此合缘隣次合缘。不得超间而缘。以四行相乘二十八智各有四行。成一百一十二。故言由此于初师五十二上。增一百一十二。总成一百六十四种。如未至定摄百六十四。静虑中间及四静虑应知亦尔 空处五十二。但加合缘灭。余皆如初师。言合缘者。以二合缘有三。以三合缘有二。足前成五。以四合缘有一。足前成六。以四行乘前六智四六二十四。于初师二十八上增二十四。故成五十二 识处三十六。但加合缘灭。余皆如初师。言合缘者以二合缘有二。以三合缘有一。足前成三。以四行乘三智三四十二。于初师二十四上。加十二。即成三十六也 无所有处二十四。但加合缘灭。余皆如初师。以二合缘唯有一种。以四行乘一智成四。于初师二十上加四。成二十四也。于三说中第三为正。故婆沙二十八评家云。如是说者。依未至定有百六十四金刚喻定。

若就种姓至如理应思者。此金刚喻定若就六种种姓三根等分别。更成多种。如理应思。

此定既能至皆名有学者。释后两句。此定既能断有顶地第九品惑。能引此第九品惑尽得俱行尽智.令起至生相中 又解能引此惑尽得令起。能引此惑尽得俱行尽智令起。金刚喻定是最后无间道。尽智.是最后解脱道由此解脱道与诸漏尽得最初俱生。从俱生得为名故名尽智。余无生等虽尽得俱而非初故。又正理云。或此尽言显一切尽。谓第九品及所余惑。皆得择灭故名为尽。金刚喻定能引诸惑尽得俱行尽智.令起。此与一切烦恼尽得最初俱生故名尽智 有余师说。惑尽身中此最初生故名尽智(已上论文)如是尽智至现已生。便成无学阿罗汉果。阿罗汉此云应。已得无学应果法故。为得别果所应修学。此无有故得无学名。即此无学唯应作他利益事故。诸有染者所应供故。依应义立阿罗汉名。又婆沙九十四释云。复次阿罗者。谓一切烦恼。汉名能害。用利慧力害烦恼贼。令无余故名阿罗汉。复次罗汉名生。阿是无义。以无生故名阿罗汉。彼于诸界.诸趣.诸生生死法中不复生故。复次汉名一切恶不善法。言阿罗者。是远离义。远离诸恶不善法故名阿罗汉(已上论文)义准已成四向.三果皆名有学。

何缘前七得有学名者。问。

为得漏尽至为三自体者。答。为得漏尽常乐学故。学体有三。谓戒.定.慧。言定是心。从所依为名。

若尔异生应名有学者。难。若尔异生应名有学。亦为得漏尽常乐学彼戒.定.慧故。

不尔未如实至重说学言者。释。不尔。异生虽学戒等。未得无漏慧如实见知四谛理故。彼容后时退失正学。入诸外道作邪学故。故不于彼立有学名。诸有学已能如实见谛。正学无退得有学名。由此善逝为显定义。于有学者再说学言。如契经中佛告憺怕。学所应学无漏正法。学所应学无漏正法。我唯说此名有学者。论主释经为令了知学正所学无漏戒等。无有退失名有学者。故薄伽梵重说学言。圣虽有退。必无退尽作邪学理。故名不退。

圣者住本性如何名有学者。问。圣者住本性。如何名有学 言住本性。或不退转。或不进修。故婆沙一百七十六云。谓学住本性有二因缘名住本性。一守贤善性而无退转。二守自分位而不进修。广如彼释。

学意未满至常随逐故者。答。虽住本性学意未满。如路行者暂止息时行意不息亦名为行 又解云。虽住本性或学法得常随逐故亦名为学。

学法云何至无漏有为法者。问答明学无学.法。可知。

云何涅槃至亦成就故者。此明涅槃非学无学。如文可知。

如是有学至非前果摄者。此总结也。如是有学及无学者四向四果。总成八圣补特伽罗。名虽有八事唯有五。谓住四果及初果向。以后三果向不离前三果故。以带前果行后向故。初向以无前果可摄故别立一。此依渐次得果者说 若倍离欲前六品染。及全离欲九品染者。住见道中名为一来.不还果.向。复名二事。非前预流.一来果摄 或非前果摄以前无果故。

如前所说至余由二离染者。此下第二因论明治道。就中。一地由道离染。二道引离系得。三道离地通局。四近分摄道别。五世俗道缘行 此即第一地由道离染。

论曰至俱能离故者。唯无漏道离有顶染。此于无漏势力增强。自.上地等皆能治故。非有漏道。所以者何。唯于次上近分地中。起世俗道治下地惑。此有顶上更无世俗近分道故非上断下。虽有自地有漏治道。自地不能治自地故。所以者何。自地治道。自地烦恼所随增故。如人被缚不能自解。复正理云。若彼烦恼于此道随增。此道必不能治彼烦恼。若此道力能对治彼。则彼惑于此道必不随增。故自地道不治自地。虽下地道非上地惑之所随增。势力劣故下非断上 释下一句。如文可知。

既通由二至同所作故者。此即第二道引离系得。如文可知。又显宗三十二云。由此有学离八修断。世.出世道随一现前。各未来修世.出世道。此总相说。以无漏道离上七地前八品时。不修上边世俗道故。唯有无漏一离系得。离第九品方可具二。或应许得离系道而修。或应断染时许依下修上。

有余师释至成彼烦恼者。述异释。此师意证以无漏道离染。必能引起有漏离系得。有舍无漏得烦恼不成故。谓有学圣以无漏道离彼地染时。若不引生同治有漏离系得者。则以圣道具离八地染得九地胜果道。后依静虑得转根时。顿舍先来九地所有果.向诸钝圣道。唯得静虑利果圣道。于八地中下五离系可言有无漏得。上三无色烦恼离系应皆不成。以无漏得随钝道。舍于彼离系得既不成。是则还应成彼烦恼。

此证非理至故不成证者。论主破。此证非理。所以者何。彼圣设无有漏断得。亦不成就上地烦恼。如圣分离有顶一品乃至八品得转根时。及异生生上不成惑故。谓如圣者分离有顶一品乃至八品染已。后依静虑得转根时。无漏断得既已顿舍。彼地离系无有漏得。而彼地惑亦不成就。又如异生生二定等。虽舍欲界等烦恼断得。而不成就欲界等烦恼。故正理云。以欲界等有漏离系得初定等摄。唯彼能治故。若生上地此得必舍。生上地必舍下有漏善故 问此二离系既无有得。惑宁不成 答如正理云。此二虽无烦恼断得。而胜进故遮惑得生(已上论文)此亦应然。故不成证。

既说圣者至无漏断得者。此即类释。义准异生用有漏道离下八地。唯能引起有漏断得不修无漏。未入圣故。并诸圣者用无漏道。离见断惑及有顶修。唯能引生无漏断得不修世俗。与世俗道不同事故。虽世俗道亦能断下八地见惑。见道不能断彼修惑。故言不同。

由何地道至已离故者。此即第三道离地通局。诸无漏道通依九地。谓四静虑.未至.中间.及三无色。若未至摄能离九地。余八地摄随其所应各能离自及上地染。初定中间能离自地及上七地。乃至无所有处能离自地及上有顶。不能离下。上道现前下已离故。诸有漏道一切唯能离次下地。非自地。非上地。非更下地。如依第二静虑近分起世俗道。唯能离次下初静虑染。自地烦恼所随增故。不能离自地。势力劣故不能离上。欲已离故不能离下。

诸依近分至必入根本者。此即第四近分摄道别。近分但能离下八地。此文应言所离有八。谓除非想而言九者。此通举也 又解初定近分是无漏者。亦能通离有顶地染故云九也。以实而言。初定近分亦能离上。前句中言近分离下。从多分说。初定.二定根本喜受。第三静虑根本乐受。近分皆舍故言受异。上五近分根本皆是舍受。余文可知。

诸出世道至及静妙离三者。此即第五世俗道缘行。上两句答初问。下两句答后问。

论曰至翻此应释者。谓诸无间道缘自次下地诸有漏法。作麁.苦等三行相中随一行相。若诸解脱道缘次上地诸有漏法。作静.妙等三行相中随一行相。故正理云。约容有说二道各三。非诸有情于离染位无间.解脱皆各具三(已上论文)下地有漏法。非同上地寂静故说名为麁。由大劬劳方能越故。下地有漏法。非同上地美妙故说名为苦。下地有漏法。由多烦恼麁重不调柔性能违害故。下地有漏法。非同上地出离故说名为障。由此能碍越自地故。如狱厚壁能障出离。解脱道中静.妙.离三。如其次第。翻此无间麁.苦.障三应知准释 问何无间后起何解脱 解云随一一后皆容起三。故婆沙六十四云。评曰此事不定。从麁行相无间道。后容起静等三种行相为解脱道。从苦行相无间道。后容起妙等三种行相为解脱道。从障行相无间道。后容起离等三种行相为解脱道。以此六种有漏行相随离染者所乐起故 问世俗无间缘次下地。世俗解脱缘次上地。为约行修为约得修 解云但据行修。若据得修及与所缘此即不定。故正理六十六云。此中异生离欲界染。九无间道。麁等三行随一现前。各未来修麁等三行。八解脱道。静等三行随一现前。各未来修麁等六行。后解脱道现在。未来所修如前八解脱道。与前别者。复修未来初静虑摄无边行相 如是乃至离无所有染无间.解脱道所修应知 若诸圣者。以世俗道离欲界染九无间道。麁等三行随一现前。各于未来修十九行。谓麁等三.有漏.无漏十六圣行。八解脱道。静等三行相随一现前。各未来修二十二行。谓前十九加静等三。后解脱道现在。未来所修如前八解脱道。与前别者。复修未来初静虑摄无边行相 离初定染九无间道。麁等三行随一现前。各于未来修十九行。谓麁等三.及唯无漏十六圣行。此十六行是下地摄。以上地边无圣行故。后修圣行准此应知。八解脱道。静等三行随一现前。各未来修二十二行。谓前十九加静等三。后解脱道现在.未来所修如前八解脱道与前别者。复修未来二静虑摄无边行相 如是乃至离无所有处染无间.解脱道所修应知 有余师言。异生.圣者。离欲无间.解脱道中。亦修不净.息念.慈等。离余上地所修如前。初静虑边善根广故修如是行。上诸定边善根少故所修如前。又欲界中有多烦恼。为欲断彼修多对治。上地不然。故修治少 离欲界染九无间道。未来所修麁等三行唯缘欲界。八解脱道。未来所修麁等三行通缘欲界及初静虑。静等三行缘初静虑。后解脱道。未来所修麁等三行通缘三界。静等三行缘初静虑乃至有顶 离初定染九无间道。未来所修麁等三行缘初静虑。八解脱道。未来所修麁等三行缘初.二定。静等三行缘第二定。后解脱道。未来所修麁等三行通缘三界。静等三行缘第二定乃至有顶 离二静虑.三静虑染随其所应皆准前说 离四定染九无间道未来所修麁等三行。缘第四定。八解脱道。未来所修麁等三行。缘第四定及缘空处。然非一念以界别故。静等三行唯缘空处。后解脱道。未来所修麁等三行.静等三行。皆缘空处乃至有顶 离空处染九无间道未来所修麁等三行唯缘空处八解脱道。未来所修麁等三行。缘空处.识处。静等三行。唯缘识处。后解脱道。未来所修麁等三行.静等三行。俱缘识处乃至有顶。离识处染无所有染。随其所应皆准前说。何缘最后解脱道中。未来所修麁等三行静虑摄者通缘三界。无色摄者唯自.上缘。诸静虑中有遍缘智。无色根本必不下缘。故二所修所缘有别。

傍论已了至此应果皆有者。此即第三明尽智.后智。结问颂答。

论曰至后容退故者。不动种姓诸罗汉尽智无间后必起无生智。非尽智.后。更有尽智.无学正见无间而生。除不动法余五阿罗汉。尽智.无间后。或有尽智生。或即引生无学正见。非无生智后容退故。

前不动种姓无正见生耶者。问。

有正见生至或无学正见者。答。有正见生。而不说者。一切应果皆有此见故。故前不动不别说之。谓不动法无生智后。或有无生智起。或无学正见生。故正理六十六云。于此位中总略义者。若不动法初起尽智唯一刹那。次无生智亦一刹那。或有相续 若时解脱初起尽智.或一刹那。或有相续。此二所起无学正见皆无决定。刹那.相续如前说。彼非正求故 问若言时解脱尽智或一刹那。不动无生智或一刹那。彼二智后但起无学正见不起世俗心者何故婆沙一百二云。此中时爱心解脱阿罗汉。金刚喻定唯一刹那。尽智流注长时相续。从尽智.出或起无学正见。或起世俗心 不动心解脱阿罗汉。金刚喻定及尽智.唯一刹那。无生智流注长时相续。从无生智出或起无学正见。或起世俗心 一切罗汉皆修无学正见圆满。而非一切皆现在前 解云正理通据刹那。唯据无漏心。婆沙通据有漏心。唯据相续。各据一相竝不相违。

前说四果是谁果耶者。此下第四便通明道果。就中。一沙门性.果.数。二立四果因缘。三别明中二果。四明沙门果异名。五沙门果依身 此下第一明沙门性.果.数。此问也。

此四应知是沙门果者。答。

何谓沙门性至总有几种者。复为三问。

颂曰至解脱道及灭者。初句答初问。第二句答第二问。下两句答第三问。

论曰至非真沙门者。释初句。沙门此云勤息。以能勤劳息烦恼故。诸异生类虽欲断惑。有计无想能趣涅槃。此名异趣涅槃。故言异生不能无异趣涅槃。非真沙门。设求涅槃亦非究竟。故言异生不能究竟趣涅槃。非真沙门。余文可知。

有为无为是沙门果者。释第二句。有为无漏五蕴及择灭无为是沙门果体。

契经说此至八十九种者。释下两句。经依别意说。此果体差别有四。论依法相。理实就位分有八十九。皆解脱道.择灭为性谓为永断见所断惑。有八忍无间道。八智解脱道。及为永断九地修惑各有九品九九八十一无间道。八十一解脱道。见.修位中诸无间道。唯沙门性非沙门果。以能断障引后起故诸解脱道是沙门性。亦是沙门有为果体。是彼无间所引等流.士用果故。虽解脱道亦引无间。非遍引故。非断障故不说无间为解脱果。一一择灭唯是沙门无为果体。是彼无间道离系.士用果。即是正理不生士用。如是总说合成八十九种沙门果也。

若尔世尊何不具说者。此即第二立四果因缘。问。有八十九世尊何故不具说耶。

果虽有多至故佛不说者。答。若于断位。若于道位。具足五因佛于经中建立为果。言五因者。一舍曾道。谓舍先曾得果道.向道故。若预流果但舍向道。若后三果舍前果道及前向道。二得胜道。谓得果位摄殊胜道故。三总集断。谓总能起一类胜得得诸断故。非唯一得得诸断也。得智.得行如文可知 问何故于此四位具五因建立四果非余位耶 解曰一切烦恼总有二类。所谓见.修。见惑易断总立一果。修惑难断别立三果。所以断见烦恼最初尽故立预流果。就修位中欲惑难断别立二果。上界易断总立一果。就断欲界九品之中。已断六品三分断二立一来果。次断后三。虽非断强惑。不善烦恼初断尽故。出欲界故。立不还果。后复断上界修惑总尽无记惑初故立阿罗汉。故于此四具足五因。建立四果。非余位也。又正理六十七云。或有本有二。谓欲界.有顶。 二越有顶。二越欲界。故唯立四为沙门果(已上论文)。

若唯净道至亦名沙门果者。此即第三别明中二果。一来.不还。问及颂答。

论曰至谓断五下结者。释上两句。以世俗道断六品惑得一来果。断九品惑得不还果时。此果非唯以世俗道所得择灭为断果性。兼以见道所得择灭。于中相杂总成一果。同起一类果道胜得。得彼所得诸择灭故。由此契经言。云何一来果。谓断见道三结。及断修所断六品名薄贪嗔痴。云何不还果。谓断五下分结。于五结中。三是见断。二是修断。引经意证二果相杂。故世俗道所得择灭。与无漏道所得杂故。以少从多。名沙门果。故婆沙六十六云。应作是说从多立名。多是圣道所得果故。谓世俗道得二果时。三界一切见所断断。皆是圣道力所得故名沙门果。虽有欲界六品.九品修所断断。非圣道得。然从多分亦得建立沙门果名。一无漏得总所得故。

又世俗道至沙门果体者。释下两句。又世俗道所得择灭亦有现起。无漏断得所任持故。由此无漏得力所持。退不命终还得果故。无漏断得即所印故。亦得名为沙门果体。约得说也。

此沙门性有异名耶者。此下第四沙门果异名。牒前起问。

亦有者。答。

云何者徵。

颂曰至或具辐等故者。答。初颂辨异名。后颂明法轮。

论曰至亦名清凉者。释初颂。依世俗理。则诸沙门异婆罗门。依胜义理即前所说真沙门性。经亦说名婆罗门。以能遣除诸烦恼故。与能勤劳息诸烦恼义相似故。故沙门体即婆罗门 即此婆罗门则亦名为梵轮。是真梵王力所转故。梵所转轮故名梵轮。佛与无上梵德相应。是故世尊独应名梵。由契经说佛名梵等 梵此云净。

即于此中至故名法轮者。释第五.第六.句。即于此梵轮中。唯依见道。世尊有处说名法轮。以法为轮故名法轮。犹如世间圣王轮故。有速等五相。见道似彼故名法轮。

见道如何与彼相似者。释第七句。此即问也。

由速行等至似世间轮者。答。如正理六十七云。如圣王轮行用速疾。见道亦尔各一念故。如圣王轮取前舍后。见道亦尔。舍苦等境取集等故。此即显示见四圣谛必不俱时。如圣王轮降伏未伏镇压已伏。见道亦尔。能见未见能断未断。已见断者无迷退故。如圣王轮上下回转。见道亦尔。观上苦等已观下苦等故。由此见道独名法轮。

尊者妙音至故名法轮者。释后一句。尊者妙音作如是说。如世间轮有辐.毂.辋。八支圣道似彼名轮正见等四依戒缘境。似世间轮辐。正语等三以戒为体。戒是众行所依处故。似世轮毂。正定能摄正见等四令不散故。似世轮辋。故名法轮。

宁知法轮唯是见道者。问。

憍陈那等至正法轮故者。答。憍陈那等五苾刍众见道生时。地空天神即传唱言世尊既转正法轮故。故知见道名为法轮。虽佛自身先时已转。佛意益他。据他说故。复言佛转。授能说手转彼轮故。推在世尊令所化者生尊重故 憍陈那是婆罗门中之一姓也。从姓为名。若云阿若多憍陈那。阿若多此云已解。憍陈那如前说。

云何三转十二行相者。因斯义便复问三转十二行相。

此苦圣谛至所说如是者。答。此苦圣谛为说见道。此应遍知为说修道。此已遍知为说无学道。是名三转。即于如是一一转时别别发生眼.智.明.觉。说此名曰十二行相。于三位中各观苦谛有四行相。三四即成十二行相 言眼智明觉者。婆沙七十九云。眼者谓法智忍。智者谓诸法智。明者谓诸类忍。觉者谓诸类智 复次眼是观见义。智是决断义。明是照了义。觉是警察义(解云。前解约见道。后解通三道) 如是三转十二行相。谛谛皆有。应言十二转四十八行相。然一.一谛皆数等故。但说三转十二行相 如说二法。二谓眼.色乃至意.法应言十二。而言二者以数等故 如七处善。五蕴各七。应言三十五。而言七者以数等故。三转十二行相。应知亦尔。由此三转如其次第。初转显示见道。第二转显示修道。第三转显示无学道 毗婆沙师所说如是。

若尔三转至立法轮名者。经部难。或论主难。若言三转显示三道。是则三转十二行相。非唯见道亦通修道.无学道二。如何可说唯于见道立法轮名。

是故唯应至可应正理者。述经部解。或论主申正解。是故唯.应则此三转十二行相所有言教。四谛法门名法轮体。可应正理。

如何三转者。问。

三周转故者。经部答。或论主答。三周转四谛故名为三转。

如何具足十二行相者。问。

三周循历至此已修习者。经部答。或论主答。三周循历四圣谛故三四十二 言十二者。谓佛为说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此说见道所证四谛。憍陈那等依佛所说能入见道。是名初转四行相也。又佛为说此苦应遍知。此集应永断。此灭应作证。此道应修习。此说修道所证四谛。憍陈那等依佛所说进入修道。是第二转四行相也。又佛为说此苦已遍知。此集已永断。此灭已作证。此道已修习。憍陈那等依佛所说入无学道。是第三转四行相也。于十二中初四示相转。中四劝学转。后四引证转。

云何名转者。问。

由此法门至名已转者。经部答。或论主答。由此三转十二行相所有法门。往他相续身中令解义故。故名为转。约教法轮名为转也 或诸见.修.无学圣道皆是法轮。于所化生身中转故。故名为转。约圣道法转名为轮也。于憍陈那他相续身见道生时。已至转初故名已转。理实三道皆名法轮。经云见道名法轮者。法轮初故从初立名不依余二。故正理云。依他相续见道生时。已至转初故名已转。然唯见道是法轮初。故说法轮唯是见道。诸天神类即就最初言转法轮不依二道(已上论文) 何沙门果至无厌及经故者。此即第五沙门果依身。问。何沙门果依何界身得。上句正答。下三句释所以。

论曰至依三界身者。释第一句。于四果中。前三但依欲界身得。得阿罗汉通依三界身也。

前之二果至非依上得者。此下释后三句问。前之二果预流.一来未离欲故。非依上界身得。理且可然。第三不还云何非依上界身得。已离欲者亦可得故。

由理教故者。答。

且理云何者。问。

依上界身至不还果义者。答。依上二界身无见道故。非离见道已离欲者。可有超证不还果义。所以不还非依上得。

何缘上界必无见道者。问。

且无色中至能得见道者。答。且无色中无正闻故。离闻正教必定无容入见道故。此释无闻。又身生彼无色界中不缘下故。见道先缘欲界苦故。此释无缘下。由此无色非见道依。色界。异生着胜定乐。又无苦受不生胜厌。故非无有胜厌。能得见道。此释无厌。故依色界身不起见道。

教复云何者。问。

由经说故至上界定无者。答。由经说故经言有五补特伽罗此欲界处通达四谛。彼上界处究竟漏尽。所谓中般乃至上流。此通达言唯目见道。是证涅槃初加行故。经既不言彼处通达。由此见道上界定无。

俱舍论记卷第二十四

长承四年四月十二日于大道寺切句了

病中相扶毕功       觉树

 

上篇:俱舍论记

下篇:律宗新学名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论疏部目录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俱舍论颂疏论本

阿毗达磨俱舍论略释记 正议大夫持节诸军使晋洲刺史贾...

金刚般若论会释

金刚般若论会释卷第一 大乘基撰 一部分三。初敬所师。...

十二门论疏

十二门论序疏 大业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疏一时讲语。此序...

因明入正理论疏

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 详夫。空桑启圣...

佛说义足经

佛说义足经卷上(八双十六辈)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桀贪...

佛说马有三相经

佛说马有三相经(出杂阿含别译) 后汉沙门支曜译 闻如是...

五方便念佛门

五方便念佛门 天台智者大师撰 一凝心禅、二制心禅、三...

佛说阿鸠留经

佛说阿鸠留经 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闻如是:...

佛说菩萨修行经

佛说菩萨修行经(亦名威施长者问观身行经) 西晋河内沙...

佛说菩萨十住经

佛说菩萨十住经一卷 东晋三藏祇多蜜译 佛说菩萨戒十二...

大乘悲分陀利经

大乘悲分陀利经卷第一 失三藏名今附秦录 转法轮品第一...

【注音版】佛说灭十方冥经

佛说灭十方冥经...

力庄严三昧经

力庄严三昧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

楞严法语

◎ 以我(虚云老和尚)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

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你就成功了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内涵当中,不管你是修什么宗派,都有...

【推荐】往生的人要把生死业力降到最低

净土宗要做两件事:第一个离开三界,第二个投生净土。...

修净土后不读其他经律这样对吗

弘法宜持论公允,理事圆融,不可偏执,不可意气用事。...

信力不够,心就容易散乱

问: 请教法师,现在念经持咒持名号,均是散乱心,心口...

财富从布施福业得来

说到财富,简单地说,一切都从布施福德而来,从布施业...

持名念佛在四种念佛中最为殊妙

念佛一法当中又有多门。这多门就是讲有四种念佛,再加...

施污垢布 得最胜福

当时舍卫国有一个长者,妻子生一女儿,美秀无双。她刚...

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

意思是乞士,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出家人...

念诵楞严咒有场所和时间的限制吗

楞严咒属于佛陀的最佳咒语,有条件的话可以常念不绝,...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

千念万念为的就是临终的正念

净土宗它最强调的,就是临终的正念,千念万念为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