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般若心经指掌

鼓山传法沙门元贤述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此云智慧,即神悟玄奥,妙契真源也。

波罗蜜多,此云彼岸到,即由此妙慧,翻生死过尽至真空之际也。

般若是体,波罗蜜多是用。必合体用以成名者,乃是简不到彼岸之慧也。

心是喻,喻此经乃大部六百卷之精要,如人之一身,虽有五官百骸,而心为之主也。

上六字是所诠之法,下经字乃能诠之教。经,训正、训常、亦训径,谓此所诠之法,乃圣凡同禀之正轨,今古不易之常道,亦即是出凡入圣之要路也。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此乃据行而略标纲要也。

观自在菩萨者,以此菩萨妙慧圆照空有,了无罣碍,所以能有能无,可空可色,得大自在故,得此名。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华言觉众生。称菩萨者,从略也。

行深般若者,谓所修行之般若,乃是人法双空,惟一实相,非同二乘偏浅所观也。

照见五蕴皆空者,谓达见五蕴自性本空,即二空理深慧所见也。

五蕴,色、受、想、行、识也。色即五根、五尘及法尘之半分,非止幻身也。受谓幻身领纳外尘而得受用,有苦有乐及不苦不乐之殊也。想者,谓心缘外境而成相也。行谓造作,念念生灭,迁流不息也。识谓分别前境也。识是心王,受、想、行皆心所合之一妄心也。

度一切苦厄者,谓证见真空,苦恼斯尽,当得远离分段、变易二种生死之苦也。原夫凡夫之人,执五蕴为我、我所,由是起惑造业,轮回六道,甘受诸苦,无有出期。二乘虽不执为我、我所,而犹执蕴为实有,所以耽空滞寂,视三界为牢狱,不发度生之愿,是谓焦芽败种,无成佛分。佛深愍之故,为说此般若之法,使其知五蕴本空,则身心如幻,世界如化,二执永亡,三障顿消,可以长御白牛,广运众生,同至彼岸,而佛与众生之名,俱不可得矣。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下至三藐三菩提,皆就机而广陈实义也。

舍利子,佛之弟子,智慧第一,权现声闻,为众上首,故佛呼其名而告之曰:吾所谓照见五蕴皆空者,非是离蕴之空,乃即蕴之空也。汝宗中,但知蕴中无人,而不知蕴亦非实,必欲灭色方可见空,是取断灭空也。当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未可差殊而观。盖空之与色,本是一体。色乃空之色,未尝不空故,不异空;空乃色之空,未尝不色故,不异色。岂可于色外取空,灭色见空哉?佛复恐人犹存空色二见,故又告之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二谛恒存,一味常显。非一非二,亦一亦二。涉有而不累于有,观空而不醉于空。存亡无碍,圆通无寄,般若玄旨尽在斯矣。受、想、行、识虽非质碍之物,但均属幻有,其望真空,与色无殊,故曰亦复如是。此乃般若之要义,学者宜尽心焉。

问:旧解有水冰之喻,世多相袭,今何不用?

答:以其法喻之不齐也。空色虽有相成之义,然非坏色以显空,亦非坏空以显色。今水结为冰,则水相坏也;冰融为水,则冰相坏也。坏一显一,是全不知空色之义,故今不用也。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诸法”指前五蕴也。“空相”即五蕴空之相状,乃二空理显也。盖有法,则有生灭,有垢净,有增减。今法既亡,惟一真空,岂复有生灭等之可言哉?古有作道前、道中、道后释者,非是愚意。真空相显,即佛亦且不立,况道前、道中、道后乎?又“诸法空相”有师作真空实相释者,愚意不敢袭用,以经既明言是诸法空相,何得改作实相?彼将谓诸妄既销,不真何待?则空相便是实相也。不知幻色、真空俱以实相为体,若悟实相,非独真空是实相,即幻色亦实相也。故《法华》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今但认空相为实相,则其为实相不亦偏乎?且空相虽是实相,而实相中著不得空字。不若但依经文为正。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空中”即前诸法空之中也。真空相现,万法俱泯,故皆无之。非是坏法,性本无故。下并准此。可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总是色心二者随机开合,故不同也。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此明真空中无十二因缘也。

此十二本缘觉所观之境:一曰无明,谓昏迷觉性也;二曰行,谓作业也。此二支乃过去所作之因。三曰识,谓起妄念初托母胎也;四曰名色,谓母胎中渐生诸形相也;五曰六入,谓胎中成六根也;六曰触,谓出胎后六根对六尘也;七曰受,谓领纳世间好恶等事也。此五支乃现在所受之果也。八曰爱,谓于世间生贪爱也;九曰取,谓于诸境生取著心也;十曰有,谓作有漏之因能招未来之果也。此三支乃现在所作之因。十一曰生,谓受未来五蕴之身也;十二曰老死,谓未来之身老而死也。此二支乃来世当受之果。此十二支,该三世因果,一一相因而生,名流转门;亦相因而灭,名还灭门。真空之中悉皆离之,生灭何有?亦以性本无故也。

无苦、集、灭、道。

此明真空之中无四谛也。

四谛本声闻所观之境,苦即世间众苦,世间果也;集即造作诸业,世间因也;灭即涅槃,出世果也;道即八正道,出世因也。真空之中,悉皆无之,亦以性本无故。

无智亦无得。

此明真空之中,非但无前诸法,即知空之智亦不可得;非但能空之智不可得,即所知空理亦不可得。至此则药病两亡,心境俱泯,唯一实相而已,是为般若之极功也。

问:前色空双立,今何一切皆无?

答:前之所立,立而未尝不尽;今之所无,无而未尝不存。盖言有者,但有其相而性元无也。言无者,但性本无而相非坏也。故存而正泯,亡而恒立,般若之旨本如是也。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下因言无所得而显有所得也。

依此无得之光,即得心境皆空,触处洞然,而解脱无碍矣。既无碍,则随其所向,无生死苦厄之障,故无恐怖。非独无恐怖也,即无始以来颠倒梦想亦可远离矣。颠倒梦想,乃无明烦恼也。既无烦恼,则究竟可至涅槃之地。涅槃,此云圆寂。德无不备谓之圆,障无不尽谓之寂。此言其因能竟果也。

非独菩萨依此而得至涅槃,即三世诸佛亦无异路,惟依此而证无上正等正觉也。

涅槃是佛之断果,正觉是佛之智果。今菩萨言涅槃、佛言正觉者,乃佛语互略,意必俱备也。

问:前既言无所得,今又言有所得,何也?

答:此有所得正得无所得而已,非别有所得也。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羯帝羯帝,波罗羯帝,波罗僧羯帝,菩提萨婆诃。

前是显说般若,后是密说般若。既显说而又密说者何?良由众生根器不同,所入有异故也。又显说能生慧灭烦恼障,密说令诵持生福灭罪业障,为灭二障成二严故,两说也。

今将说密咒而先叹其功能者,所以劝进行人,使其乐持,以取速効耳。能破魔障,名大神咒;能破痴暗,名大明咒;能显至理,名无上咒;能齐极果,名无等等咒。佛不与众生等故,称无等;然能与诸佛等故,重言等也。能除一切苦者,三苦、八苦、一切苦也。即说咒等者,前未显咒词故,今显之。此不可强释,以是佛之密语,非因位所知,但当信受持诵,以求除障增福可也。


上篇:【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下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直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诸宗部目录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注音版】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注音版】十一面神咒心经

十一面神咒心经...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劝发菩提心集

劝发菩提心集卷上 翻经沙门慧沼撰 一明菩萨种姓相门 ...

勅修百丈清规

勅修百丈清规 礼部尚书臣胡濙等谨 题为重刊清规事礼科...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拾遗序 宋云间沙门灵鉴述 宋天竺法师...

佛说庄严菩提心经

佛说庄严菩提心经一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

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徧照般若波罗蜜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

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

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 失译人名今附宋录 闻如是:...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注音版】佛说伏淫经

佛说伏淫经...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佛说忠心经

佛说忠心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佛说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经

佛说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经 失译附东晋录 佛在舍卫祗阿难...

毗耶娑问经

毗耶娑问经翻译之记 菩萨方便摄化众生,必以大悲引邪...

口德决定运势,聪明人不说的10种话

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口德好才能运势好,...

戒律衰落之原因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

临终三大要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

【推荐】如何知道罪业已经忏悔干净

怎么知道我已经如法地忏悔干净了?这有判断方法,我们...

婆罗门索债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佛陀带着比丘...

念念着相执情,故念念起烦恼

俗夫之人,看事看物,系含意识意色情感。而菩萨之伟大...

毁灭福禄的六个日常行为

1 杀生 杀生在一切行为中第一等折福份。买肉吃尚造作...

修净土法门勿废金刚经

勿废金刚经。 就是《金刚经》的诵持不可废止,意思是,...

念佛方法与具体行持

净宗念佛方法简便易行,而执持名号,持之以恒,达到感...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

牌位超度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

问: 写牌位超度祖先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应该...

爱着心是痛苦的根源

《唯识学》有一个名词叫烦恼障,是说烦恼的活动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