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慧律法师《「运命」而不被「命运」》

慧律法师  2010/06/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当前命相、风水、地理之学大行其道,相信的人为数不少:遇到事情总要花钱去求卜问卦一番。

那么,算命为什么会准确呢?主要是因为人们大都随“业力”而转,并无法主宰自己。

一般人一出生,总是很难摆脱固定的生活模式,甚至过着不想过的生活,这就是所谓的“命运”。

命运在康熙字典的解释是:命也,不可改;运也,可以转。以佛法而言,没有修行的人,很容易随既有的业力运转而走完一生,这就是被“命”所“运”;但是,以大修行者来说刚好颠倒,他能够主宰及运用自己有限的生命,这就叫做“运命”。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莫不是为了了解真理,掌握自己的生命。例如:一个前世杀人放火的人,造的恶业不计其数,今生却很幸运地转世为人,并有机会听闻佛法;但是他念佛、拜佛以后,反而常发生意外。然后,又是儿女不孝,又是家庭不和……等等。他内心因此非常痛苦,却又找不到答案,最后,还是决定放弃佛法。

像这样,就是因为不了解三世因果的关系。如果知道是过去所造的恶业太重,如今业因成熟,并非短时间的念佛或者拜佛,就能够转化自己与家人的业障,必须更加的勇猛精进修行,并持之以恒,才能从生命的束缚之中解脱出来。

因果是通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算命能够准确,是过去所造的业有迹可寻,今世才受到牵引。但对修行人来说,命是不太准的。以前我未出家前,算命的说我将来是个大企业家,太太很漂亮也很有能力,夫妻还会吵架,现在,我出家了,证明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所以,人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大部分的人总是庸庸碌碌,甘愿随世浮沈,无法改变他的人生,到头来,两腿一伸又再一次随业而转,继续轮回之旅。这是多么悲哀的“命运”啊!

“修行”一定要认清轮回的本质,“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从原因下手,才是釜底抽薪的解决之法,并不是取决于你相信命运与否。那么要被“命”所“运”或随因缘而“运”你的“命”就端着看你自己的抉择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走出宿命的阴影

从带业与消业往生说起 学佛修行,主要努力的目标何在?...

心力跟佛力是不能分开的

回顾中国两千年的佛教历史,我们会发觉中国佛教在这两...

星云大师《四种忍》

人间最大的力量不是枪炮、子弹,不是拳头、武力,人间...

念死无常应该如何修

印祖他老人家给我们留下一个死字,告诫我们净业行人修...

【推荐】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

一日,舍利弗与维摩诘辩论不二法门,辩论到最精彩处,...

净业行人的专修与杂修

善导大师谈到,一个净业行人,要有五种专修。专修里面...

久修之人当警惕此「五花箭」

五花箭者、皆烦恼所摄,谓诸魔王,有神通力,由见修行...

施戒得名利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一...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

问: 无法参与道场或团体修行的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4》

各位尊敬的大法师、慈悲的居士们,还有发大心来护持正...

誓言敌不过诱惑

【随顺觉性,而能得入差别之位矣。如《楞严经》所云:...

初学佛法的应怎么学

问: 初学佛法并有志于出家修行的人应该先读什么经?...

【佛教词典】空华外道

(术语)?ūnyapu?pa,印度之小乘学者,谤大乘为空华外...

【佛教词典】帛远

魏晋时代僧。河内(河南沁阳)人,俗姓万。又作白远。...

居士恭敬护持三宝,定获无上福田

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将军武功高...

我身有无

有人旅行远方,独宿于空屋中。半夜里有个鬼,背着一具...

圣严法师《修行念佛法门的三资粮:信、愿、行》

修念佛法门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愿心,...

圣严法师《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佛法对苦有相当多的阐述,它将人生分为生、老、病、死...

想做就做,想丢就丢

我有位印度籍的信徒,时常觉得不安全,有次他请我去他...

「离苦得乐」的新发型

在当医生的时候,有一天我下班以后就去美容院剪头发,...

如何看待《无量寿经》会集本

《佛说无量寿经》传入中国,曾被翻译过多次。现存五个...

远离五种邪命

缘有两个,第一是远离恶缘,远离恶缘就是要远离五种邪...

八风的考验

俗语说:动则生风,这即是风的来源。在修行中,常提到...

慧律法师《楞严经重点提示》

请合掌,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

佛教的十法界观

法界,是世界的别称;所不同的世界是有限的称呼,法界...

检视自我,清楚专注地活在当下

午后的阳光穿透深色窗帘,投射在云来寺的会客桌上,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