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欲的事儿少回向,应多回向得智慧

梦参老和尚  2019/05/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欲的事儿少回向,应多回向得智慧

你受的是皈依,如果不修行,不可靠的。你没有慧、没有定,皈依所受的效果很小,容易动摇。

你碰见一个有神通的人说:“我能使你发财。”或者你另外又找女人,你太太跟你吵架,他告诉你:“我能使你太太不跟你吵架,能有些方法帮助你。”这完全是邪道,绝对要不得。

凡是在五欲境财、色、名、食、睡,来帮你忙的,绝不是正道。但是你自己,没有定力,就动摇了。有定力的,谁说什么,不会被他转。因为你皈依三宝,有了慧心,定力已经产生,这叫定心。

这跟《华严经》上讲的十信位菩萨,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心、戒心、愿心那十种心,有所不同。我这里讲的是浅近的,是按着一般的受了三皈依之后,应当有的、必然有的这些现象。如果你要修行的话,这个现象就有了,不修行的话,没有。

还要有施舍的心。不是出家人一要你施舍,我们在家弟子就认为:“我们要拿钱给师父。”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师父要修庙了,要盖大殿了,要干什么了,这才叫布施,不是这样子。

施是施你的心,你所说的那是物质,物质解决不了你心的问题。你施点财,或者供养一点东西,你得福,是不错的,这是佛说的。

你要是认为因为布施就能成道,没有!成道不是钱买的,多钱都不行。《金刚经》上讲,把这个七宝堆满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你拿来布施,功德不大,不如你念一遍《金刚经》的功德。懂得这个涵义了吗?

我加上两句。我们听经,你为什么来听经?你得搞清楚。为什么要听这个老和尚讲?我为什么要讲经?我讲的目的是什么?你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结合起来。如果你听经的目的不明确,我讲的也不明确,这里头掺杂名利思想,我打知名度,那讲者、说者什么利益都得不到,而且有罪过,讲者有罪过。一定要出离这些心。

还有,我们一布施,就想到佛菩萨加持。只给佛买几个水果,希望佛加持他又发财、家庭又平安,真是一本万万利了。有没有这个心呢?我看有些人是有的,我看一般的老婆婆,或者到庙里烧香,拿着一支香跪在那里求,她求的事太多了。

她只插了一支香,可以不可以呢?可以。并不是说物质少,而是你心量如何。我这一支香插下去,我观想这支香遍法界,药师琉璃光如来世界,乃至阿弥陀佛世界,我这一支香全遍满了;我这一支香大,观想它无量,因为你心无量,物质就无量。可以用少物,并且没有求回报心,要无所回报的。

我们也发愿,《地藏经》说:你有千百万亿愿、千百万亿事,都可以向地藏菩萨求,地藏菩萨都能满你的愿。但是总的说,你要让一切众生得幸福,我们第一个回向都是法界众生。我们大家道友们都学会了,只要回向,要法界众生得快乐。

不过,他心里着重的重点可不是法界众生,他的着重点还是自己。也好啦,自己也有了,你就多回向几次,回向法界众生,之后最后回向我自己,用这个回向的功德回向,让诸佛菩萨加持自己。

五欲的事儿少回向,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多回向得智慧,有了智慧你什么都能知道了,你什么都能成就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本焕老和尚:文殊智慧的启迪

本人于1937年由扬州高旻寺出发,到保定起香,三步一拜...

星云大师自己受用很大的「十句话」

我这一生,尤其是在佛教学院就读时,有很多人的话影响...

慧律法师《[我]不属于这个世间》

各位尊敬的义工、各位发菩提心、慈悲、无条件牺牲奉献...

大乘佛教的慈悲与智慧

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

运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成功

阿来是个16岁男孩,暑假快到的时候,他对父亲说:爸爸...

怎么理解这三种回向

回向有三种。 回己向他, 把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给其他...

如何测度慧命有否成长

问: 若要测度自己的慧命有否成长,是否可以「本来是...

十恶莫作、十善奉行

身、口、意可以成就「十善」,也可以造作「十恶」。 身...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曾修无量福,今得礼尊足

【我闻遍知海。真实德无边。度脱诸有情。心欢喜敬礼。...

精进念《地藏经》,现世转化恶业

我有个弟子,银行亏空九千多万,没办法偿还,判刑二十...

【推荐】地藏菩萨的咒语--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记明咒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德世尊。...

地藏菩萨的威神力不可思议

地藏菩萨的威神力、神通力、智慧力都是不可思议。特别...

【佛教词典】道交

众生善根发动,谓之机;大悲为之感动,谓之应。机应相...

【佛教词典】沙罗树王佛

沙罗树王,梵名 ?ālendrarāja。又称娑罗王。意译为坚...

身在公门好修行,走进宝山不空回

吴兴县(湖州)有一位大中丞(巡抚),他的先父曾经当...

道证法师:把世间的杂音变佛声

我们无法要求环境都顺我们的心,但是要练习把一切都当...

修行必须下苦功夫

若人发愿往生他国净土,应当随着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

参禅的下手方法

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师傅和各位法师慈悲...

人生不堪回首,不要再想你的过去了

蕅益大师提出三力不可思议: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

舍利子是怎么来的

问: 为什么有舍利子? 中台禅寺答: 舍利为梵语,即...

嗔心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心的过患最大,它的果报是什...

回头阿弥陀佛像的故事

1082年2月15日晨,50岁的永观法师在佛堂经行念佛,忽见...

湛山倓虚大师传

自称湛山老人的倓虚法师是中国佛教界盛传的三虚虚云和...

印顺法师:人生究竟为何事

人生所为何事?平常人只说学佛,但为什么要学佛?其根...

什么是「定业」与「不定业」

这个定业跟不定业是说什么呢?前面我们讲这个业有两种...

怎样保持觉照

起疑情是一门很深的功夫,初学的人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