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宏海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2017/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八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学子们,我们一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南无阿弥陀佛,我们一起放掌。

各位晚上吉祥,今天又是周一,我们依然来一起共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第八讲。前面的内容,我们讲到了菩萨,“但应如所教住”。也就是说,世尊回答了须菩提现场的问题,问了那么多“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就是以最根本的究竟法来回应以无所得的教法来教须菩提,应该依此而住,依此而修心。

我不知道诸位有缘在线上听的感受如何?当然从本质上来讲有感受也是错误的,甚至我们一直这么讲、说出来一定是错的,就这个实相法而言,那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其实每个人的佛性都在,怎样让它显现、受用,其实也是取决于个人的因缘。那我们这样不断地增上地给大家分享,其实就是在创造这个因缘。

以前的祖师们为什么说要精进勇猛,丝毫不敢懈怠,战战兢兢,就是生怕把这个心地上,过去世培植的这个般若缘,比如说有开悟的可能,给错过,把因缘给昧了。所以也就是随时做好准备,准备明心见性一样。那我们现在跟大家一起来共同学习《金刚经》,也是在建立这个缘起,跟般若不断地结缘,种下去金刚种子,那么自然而然在自己的心地中就会自然而然地生根发芽,乃至结果的那一天。

所以下面我们也会讲到能在金刚的法语中生起一念的信心,功德得有多大,福报得有多难积累到这个地步。所以在此也非常由衷地赞叹大家,我也很欢喜,刚好今天又有法务随着师父来到温州这边,但是我带着这个讲义,晚上跟大家来分享。那就觉得说,一直往法上缘,至少从情见上来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那么我们今天的内容是从何而起呢?在此之前讲的全是正面回答须菩提所问,也可以把它划分为简略地讲说般若。今天的这个内容开始要起到断他生起疑心的烦恼。可以说是广说般若,详细地来讲。

好,我们今天来先读一段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大家看这里,这个疑情,这是须菩提祈问“能不能以身相见如来。”就是我们说的以身体的形象,这是一种最浅白的理解。因为从狭义上来(看),比如说,我们从因果上展开来看待这个前后的脉络,那前面佛陀已经讲过了布施中要无相布施,说只有不住相布施,那么这个功德才所谓的福德不可思量,这说明因地上无相布施才是圆满的因,是无为的因,是无漏的因。那为什么现前的果是有为果呢?也就是为什么说世尊佛的相状就在,我们都认知,现前能够感受,跟他相对就在同一个时空法界。

因为在《涅槃经》没有讲之前,特别是在小乘的教法中,那都是讲到佛是有形有相的。既然是从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和他的皇后,从父母出生,那就有身的相状,他出现了,又相对地活了八十岁的岁月,那他就有一个住的相状,一直在活着,最后又在双树林间圆寂灭度,就有一个灭相。你想我们通常,大家了解佛学知识的就知道,什么叫做有为法?就是有生、住、包括还有异、乃至灭,有这四相的称之为有为法,那既然是修的无为的因,那么怎么会出现有为的果呢?这岂不是因果不相吻合吗?

所以这里佛才就着须菩提的疑情来反问他,说你认为可以身相见如来否?我们常说三十二相也就是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否。当然这一句“以身相见如来”的身相,我们也要广泛地作一个理解。如果说从浅白的角度,那就是用一种固定的形象,从身体而言是具体的一个身形,我们见到了他。这属于如来之相,从身而言。

那么如果说,对于佛的形象,乃至再扩充到我们要成佛的境界,对佛的境界也产生那种描绘感,一种可得心,那么这个时候其实已经产生出了一种内心的一种概定的知见,也就是概念性认为确凿无疑,这种执着,那就又广了一步,就是从身,还有从心而言,“以身相见如来”。

那么如果再广义一点,其实这里讲到的“以身相见如来”,就是指的一切的万事万物的形象、概念。由于有万事万物法,那么我们成佛就作为其中的一法,佛的形象也作为其中的一法,但是这些都不能代表佛真正的境界和内涵。当然加一句,虽然说,成佛以后一切都是法身的体现,但是我们现在在这个虚幻的相中的时候呢,不可以以这种执着的概念、身心的执着来描绘佛的境界。

所以说须菩提就非常的会意,他说“不也。是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你看还说“何以故。”说“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那就是说,所说的这个有形有相的身相,就是如来常所说的生住异灭之相不是如来法身的无为之相。大家这个要听明白,法身。这里说“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主要是说佛的法身而言。

我们来看一下这段,首先我们对于这段经文,从道理上来讲,前面不是讲过“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才是接着这个“菩提心”的概念,那什么是菩提心呢?我们一说都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还用说吗?但是这是有为的、是有漏的菩提心。真正意义上的清净的菩提心呢,是虽然下度众生,可是实际上度无所度,上求佛道实际上求无所求,这样才能见到佛的法身。如果你不能够识得“众生即是非众生”,万事万物当体都是一堆虚幻之相,你不能认出来说,我成佛的这个执着恰恰可能是我成佛的最后一道关卡,要把它去除,那你就不是真的度众生,真的成佛道。所以这里从道理概念上告诉我们,只有舍掉对佛的见解,才能够见佛。

那么这样来讲的话经文的前后就非常的流畅,前面主要是给我们从思辨上提供一种众生都是空不可得的,那么中间又讲到说布施也是要无所住,说明诸法也是空不可得的。大家有了解的话就是说,真正的学佛就是破除我执,众生空就是我空,诸法空就是法空。那就这世间来讲,除了我还有一系列的法,就是我们说的事物吧,概念吧,这世间还有什么呢?所以从这一点来讲世间毕竟就是个空。但是此处又说不可以诸相来见如来,说明什么?诸佛也是空的,就是空也是空的。我空、法空、空空,能够这样的一如既往地悟到底,一切诸法,一切诸见,彻底不起,才称之为金刚般若。

所以大家学习《金刚经》一定从理路上,你先不要说讲这么多道理没有用。这个道理特别有用!下面讲信解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必须先明理,很多时候我们理上都思辨不清,所以后面讲须菩提说“不可以身相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就是不能以生住异灭,有形有相来见如来的无为法身。

当然还有一个很微妙的法义跟大家在这里再补充一下,就是为什么《金刚经》的摄受力如此之强,不管教内外的人都对它这种恭敬、供养和闻思都是无以复加地一种折服,就是它把世尊最微妙、最科学的一个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显现在这个最究竟纯粹的法义中。所以就这一点来看,你看我们说“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这是什么意思呢?

前面我们从道理上来讲,色身相不是法身相,另外换一个角度,也就是说虽然如来所说的身相,如来是一个概念,所说是一个概念,身相更是一个这里要推出的一个概念。而他即刻说完了这个概念,马上又要把它破掉说“即非身相”,也就是对现前法相不断地表达的时候,再随即把它破掉,害怕众生生执着。就是佛说的身相的这个概念,本来也没有一个真实的身相的概念状态。

所以大家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领略到佛陀的一片苦心,真是说法念念都在应机。随着众生的这个觉悟的时机才说,因为我们人、凡夫、众生都有种种的心念在涌动,那佛就只好说种种这样的法。由于心生的种种的法,所以才有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不用听得是光用文字串起来,大家要体悟这种“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就在当下。

所以这里讲的所谓的身相,也是有众生的妄心所生,以无明涌动而出来的感觉,不是真实的。那就很巧妙的这里正当说如来所说身相,我们要依着佛说的“身相”这个概念要理解,要描绘自己心里在分别起动的时候,如来即刻就说“即非身相”就把你给截断。截断众流。

后面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句金刚法语,特别有加持力。其实如果我们平常要有什么境界,有什么修道上的违缘出现的时候,如果说你能持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八个字。其实也跟玄奘法师当时持诵《心经》,在取经路上化险为夷一样的功能。“凡所有相”就是我们说的一切的名相。但凡自我主义而辐射出来的认知,客观存在,我们下意识的判断,在所有的现前的这个法界里边。我们学习《金刚经》就提升一点自己的语感的理解力,就是整个的法界里面所有的这些,我们以为是什么什么的,其实都是臆想虚妄而有的。如果你不见这个虚妄之相就见如来的清净法身。你一门心思扑到种种的相,生种种法,那么清净法身就转为染污的色身和染污的世界。

所以大家要看见“诸相非相”哪里去?前面讲到“应无所住”哪里去住呢?既然没有相了,都是非相,你就住不到相里面,就是“应无所住”,既然“应无所住”,度也没有个度,众生不度,成也没有个成,佛道不成。既不度,又不成,只要我们的心行跟我们现在解的这个法义能够完全合,能够通,就见佛,就这样。所以这个经后面讲到为大乘人上乘人说。

那么上面是从道理上所显的,我们下面再从心地上把这段经文来,我们前面不是讲到叫做“观心释”吗?就从我们现前的生活中,投入到生活来贯穿这个法义。首先你看讲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这些“凡所有相”都是怎么来的?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有,就是为什么说本来是虚幻不实,但是我们现在是没有这个本事,就是完全是执以为实。可是不能够因为我们的感觉执以为实,就确定它是真实不虚,是存在的,而且是正确的存在的。

我们仔细揣摩一下自己当下的状态,其实为什么说凡夫取种种相、作种种想呢,就是我们其实一直在强弩的一个状态,人为什么会累呢?为什么会老呢?为什么会有生灭呢?就是我们一直在一个强弩的状态,就像一个强弩之末,就是一定要去向外攀缘,要找、要见、要拥有、要得到个什么,其实这就是“凡所有相”的效果。所以在这样的一种常态中,被颠倒了的常态中,就只能见烦恼不成圣者,因为有所得。一切都是误入了这个有所得,就会作种种相。

但是我们再仔细体悟一下,就是我们以为我们现在的这个正常的生活,它真的就是真实的状态吗?就是我们见到的真实面貌吗?我们以为是见到的真实状态。实际上,我们刚才讲了它就是延伸、描绘,甚至越分,不断的这样的一种强弩而出来的一种“过后的产物”。

你看为什么我们在讲“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讲到意识的时候,说这个意识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现在就丝毫不间断地活在意识里边,包括我们听法。

大家知道这个意识怎么来的呢?在此之前也讲过了,就是说意识,是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去看色、闻声,就是“色声香味触”,五根对五尘相结合。听起来是知识,其实就是我们当下的我们的作用,我们就在这么作用着。那么它一结合以后一碰撞会出现效应。这个效应,过了以后就跟落谢下来的影子,就跟树被太阳一照,投入到地上的影子。第六意识当在分别的时候,只是对这个影子在进行了别而已,落谢的影子。所以我们以为我们的感受都是真实的感功受用,严格的来讲,其实已经事过境迁了,不是现量。

现量的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是一个新名词,现量就是说,比如说我们眼睛看东西,我们一看东西,我现在拿着手机,我看到我讲了这么多条语音,然后手机的后面又是一个笔记本,我给大家讲《金刚经》的讲义,你看我一说,看见时候就说了这么一系列我看见的东西。其实眼根看到东西不要进行一系列分别的时候,就叫现量。诸佛菩萨全部活在现量中。所以叫如来,叫真如实相。可是我们现在,活在妄想落谢的影子里边。

那么由于这种情形,所以我们所有的相皆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那么你要把这一切的心相也罢,身相也罢,任何这种意念、分别,你要把它平息下来,就是要让它不虚妄。虽然我们现在听着这个法,理解上还是在背道而驰,一直在讲说中,但是我们并没有走入。但是你要依着这个去相应,心地上去现在当体就熄灭我们所谓的这个下意识本能的追求心。你当体安住下来就算数了,你只要安住下,就比如说我现在安住我看着手机,我不想它是手机,看着笔记本,我不起心动念说它是笔记本。这么定一下,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出来。

当然,所言感受者即非感受,只有破除这个虚幻相的定见,不起分别了,那么这个实况,也就是这个实相马上就显现。而不是我们每天感受的,事过境迁的这个地步。所以这样的来看的话,就是从众生一直到佛,从烦恼一直到菩提,从此岸一直到彼岸,其实全是众生见、全是烦恼见。只有彼此消融了,烦恼即菩提了,众生即佛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才是真正的见道。这个菩提心才叫度众生,才叫成佛,就是这样子。

我不知道我这样讲,这是我们从观心,现前我们的感受上而言。再做一个比喻,套一个公案来讲,比如说在佛门里边有一个公案出处叫作“岂有二文殊”,就是难道有两个文殊吗?比如说我们现在大家都在城市里边,在各自所住的居住环境,几乎都是在人群中,那我们想去朝拜,比如说去五台山去道场,就觉得我们在人群中众生中染污了,那么想去见文殊菩萨,去五台山见他的清净之相,这个是可以见的,就是以这个色身的差别上来见,众生都是染污的有漏的,那文殊菩萨显瑞的话一定是相好庄严。众生的相劣,文殊菩萨的相瑞相天然。但是这还都是相,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在相中。那再进一步,就这个文殊菩萨的相而言,你看我们现在一说文殊菩萨,那我们一定会通过这种色法说见过他的形体。有画里边看到,或者有的人好一点,五台山梦过,也许云中见过。但是一想到文殊菩萨是什么样儿,其实就是相。但是就文殊菩萨相,你比如说我们去到五台山的殊像寺。见到那个最庄严的大文殊菩萨坐在那儿的时候,我们一看就是那尊相,你看我说的还离不开相,那就认为说他就是文殊。

可是大家要知道。当我们面对他,说他就是文殊的时候,已经不是他了。仔细体悟,就看见他把文殊说出来,起动念的时候就不是他了。所以,以前的公案就是这样的一个祖师爷,一个要去五台山去拜文殊,让其他人跟他一起去,一起去的话就是跟我同道人,不一起去的话就是,跟我不是一伙儿的,结果问去干什么去的时候,(说是)拜文殊菩萨,结果这个善知识就给他点拨“岂有二文殊?”。那我们不要以为说“岂有二文殊?”说文殊菩萨好像分身散影、到处都是,暂且不这么理解,“岂有二文殊”就是说文殊已经是文殊了。你还要把他多余的称为当作名叫文殊吗?他就是文殊了,还用你去再就是文殊的上面再多出来个他是文殊这个概念、这个想法、这个认知?

所以就着这个大家看,本来比如说我们现在大家都在听法,我在说,有的在听他也在听,本来你我他,本身就是你我他,为什么我们在这个虚幻下还要加一个是你是我是他。当我们加的、叫的时候,就多了一层就落入到这个“凡所有相”中。我们悟一下,如果说把“你我他”的这个虚幻相去掉,把我们认知文殊,他是文殊的这个他是文殊也去掉。那文殊、你我他就一样了。本性就是,全体就是文殊呀,还用说你是文殊吗?全体就是你我他,还用说是你我他吗?这就叫“若见诸相非相,即见文殊、即见你我他,若见诸相非你我他,即见真你我他”,什么叫真你我他?无一法不是文殊、不是你我他、不是如来。这就叫平等法,就叫法身。

所以你看以前的古德说山河大地是如来。说取不得,舍不得,不能在上面儿取,也不能在上面舍,因为一取舍就是虚妄,这才能够体悟,为什么殊像寺有四个字叫做“瑞相天然”,天然。所以大家看,千百年来就是真的不能说、不可说,只好方便说。越说越理解,越理解越错,一旦了然这个虚幻见到实况则见如来。所以观心释,其实就是要提供给大家这样的灵感。希望我们在一切境界、一切法、一切因缘、一切生活中,我们所说的一切法、一切因缘就是我们现在人,通常大家都喜欢换做一种好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修行”。

《金刚经》就是叫你在生活中,没离开生活,去体认这个本来面目。由在这个诸相中去见这个非相,你把幻相去彻底看透的时候,就转成性,而不是相。全体就销归自性,这就叫明心见性。

当然真正的明心见性是性相一如的,不是离开。大家不要听了说,我说没有一个你我他,就认为把你我他都得弄死吗?是去掉对你我他的认知。我指的你我他是这个以为真的是你是我是他这个概念。所以从中大家也来看,当然就这个法上其实更加透彻,我们说的,求生西方法。不必去废除念佛求生,为什么?因为见诸相非相,即见净土,依非相诸相,能够往生。就仅此而已,这就是如来法,西来意。

好,我们再往下看。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大家看这两段文,上面一段昭明太子把它判为“如理实见分”,这一段儿的叫做“正信希有分”。首先大家要知道每一部经,它的血脉是相连的。我们不能够轻易的阻断。现在有时候我们学佛法、学经,或者有讲法,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悟境,就是悟的高度,和他的角度。那他可以进行一个,好像是依他理解的进行这样一个版块呈现的介绍,真的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但是如果说要依着“如是我闻”,那么就是佛说的不多不少,就这样往下贯。当我们已经自以为很合理的总结出,把它编排成一套体系说《金刚经》怎么怎么样,早就十万八千里了,能够利益当机者,但是不能够普利。

所以说我们学习经典,真的不能够把它血脉隔断,就一直这样,这为什么我们叫做《金刚经贯解》就是这样子的。其实我自己惭愧,总觉得说在其中,只要给大家就是这样的白话般的这样述说一遍就可以,因为般若一直就在。那么就这一段衔接上来讲,其实佛在一部经里边都是以种种的门道,就是一个门一个门儿来讲说般若,前面是依什么门呢?前面的可以说是从“因果门”来讲说般若,这段经文是从“信受门”来讲说般若。你能够悟此无依、无得的法的话,就叫做信受。你能够说无依、无得的这个性,就是般若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这一段是讲信受般若的意义呢?之所以说信受,因为前面讲般若的这个空性,一直在给大家讲空,不可得,无所住,它是佛讲的这个能弘化的教法,教的内容。那么现在为什么说先要有人信,这是说缘的内容,有缘分。如果你没有这个缘分,跟教法没有缘,那你就是世间缘、轮回缘。如果你有这个缘,但是你不是受的究竟根本法的教,那你这个缘也白费。所以正好有这样的般若之教,现在又必须有这样的能信之缘,这才叫做教缘相称。既能够得到教的利益,又能够让佛不空说般若。

所以这里,须菩提又白佛言说,“颇有众生”听到这个法以后,能不能够生实信?生实信否。这里首先问的话,“颇有众生”就是说很多众生的意思,就是大多数人,像现在讲的听了以后能不能信,能够听到前面略讲般若的这个法义,能不能够决定认为是这么一回事儿,生实信否就是决定认为。这个确实,须菩提担心不是多余的。因为这部《金刚经》一开头,是寻常的事儿,可是它蕴藏的恰恰都是非寻常的法,不是人之常情,也不是我们通常的学问,它是世尊从究竟佛的境界中流淌出来这样的真理。

我听到有的同修就跟我讲过,说他曾经非常迷茫,自从读了《金刚经》,开始听闻《金刚经》诵持《金刚经》以后,有时候他痛哭流涕的庆幸相见恨晚。说实在的我那会儿刚刚出家在普陀山佛学院读书的时候,我们法师叫修定法师,这几天我还又看到他给他顶礼,真的是讲《金刚经》的时候,我就没有怀疑一点儿,说这个道理完全是瞎说的,没有怀疑过。你说那会儿说领悟也没领悟多少,还是从知识上道理上,但是我从内心就不怀疑说这个法这个话是假的,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这才是真正的佛理。这确实也是不仅仅是三生有幸,待会就知道。

那为什么须菩提这里要问能不能信,因为太难信了,你说一会儿让你度众生嘛,可以呀,又说实无众生度;又说能够着相就不是菩萨,那我们就都在着相啊;行个布施,又说要于法无所执而行布施;见个佛嘛又说不可以以形相见如来,这可怎么办?

真正的佛法,就不让你办,就不让你有办法。我们说有佛法就有办法,就不让你用世间的办法来办,就让你离,离这个妄想,离这个相。所以,确实须菩提祈问信,因为太难信了。

大家都听法也听了这么久了,比如我们说真的有六度万行,去追求有成佛之道可得,那我们都是信的,现在我们基本上不是都身处在这个知见中吗?大家都在修法,都在闻思,都在心地上作功课,为了成佛,为了往生,所以容易信呀!如果说六度万行也是空的,也没有一个佛果可得,那从哲学思辨上我们也能承受,也可以信。

那比如说大家听法久一些的,更多的一些概念都知道诸佛依二谛,那我们说依着俗谛讲,是有佛果可成的,依着真谛论,是一切法都是空的,个个别论,分开讲,能够理解,可以接受,也容易信,都能够信。但是现在讲的法,是虽让你行六度万行,又说实无所行;虽让你广度众生,又说实无所度;虽让你去承担佛果,可是又说实无佛可得。这个话,这个事儿,太稀有难信了,就好像让我们空中种树一样,不让你依着地而让你给我开个花结个果,所以这么难,这里须菩提才问说“能生实信不”。

但是佛,世尊就告诉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由于太难信了,但是须菩提怕一般人吃不消。可是佛在这里,就不让他这么表法了,我们同修听了可能也会有这样的心,就觉得我自己的根性还是不错的,听这么一讲呢我有所悟,估计其他人恐怕不行吧,好多人都跟我这么沟通,说害怕别人听不懂,自己还是可以的。我有时候也让他莫作是说,为什么呢?佛这里呵斥须菩提,是以下下来劣上上。

首先这里讲到的“后五百岁”,其实就是指的我们说正法、像法、末法的概念,后五百岁就是指的像法、末法时期,那个时候的人,尚且有信的人,还是有人能信,何况我现在正法当前,正在给你们讲。因为前五百年的时候,佛在世的时候得道的多,不得道的少,到后五百年的时候就得道的少,不得道的多了。所以佛就这里说,只要这个时候,你不要说没有人信了,还是有人能信,为什么这样?就是害怕他阻止后来人的善根、般若因缘,所以佛就说,以有信的这种鼓励,还有人信,来度我们现在极难信的这个真实的现实状况。

前几天他们说了一句逗趣儿的话,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但是佛依然这么说,为什么,让人不生退却心。更有一点,大家要知道,防止我们末法时期,由于难信难解这个般若毕竟空,就不弘扬了。因为般若法门,前面讲到了它利大弊也大,很多大德他见有弊就不去弘这个利了,以为不容易领会,害怕堕入偏空。

所以世尊这也是正遍知的功德吧,他就预知这个时节因缘,就巧妙的在正法的时候,讲般若的时候,其实同时也在扶持像法、末法的衰相,所以才让须菩提不建立这样的缘起,你不要以为人家就没人信,如来灭后依然有人信。

这个如来灭,那我们生起一个疑情,如来灭,不是智者大师诵《法华经》诵得入了法华三昧,看见灵山一会还没有散,怎么说世尊灭了呢?而且我们从佛的境界不是常说是不生不灭的吗,只是隐显而已,所以这里的如来灭后,是从相上来讲,是指的释迦牟尼佛,从相上而言;不生不灭是从本性上而言;灵山法会依然未散是从法界而言,是法住法位。

所以我们这里讲到的“如来灭后,后五百岁”呢,就把它理解成为说释迦牟尼佛灭后,这个事相上,那么事相上还有一些人,干什么呢,能够持戒修福的话,还能对此章句能生信心。那这里讲的持戒修福,大家不要一退六二五说哎呀我不行,我也没受过戒,我也没好好修福,这里只不过是代表什么呢?代表僧俗二众,出家菩萨以戒为代表,在家菩萨喜好培福,以修福为代表,是一种表法,一种概括。

其实就是说每一位众生,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吧。另外,其实这里的持戒修福者,不异于我们前面讲的,包括《弥陀经》里面讲的“善男子,善女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持戒就是善,叫做止善。停止了作恶,止住了恶法,那就叫做止善。修福呢,是主动去做一些善事,这就叫做行善。那么持戒修福一个是止善,一个是行善,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其实就是摄一切众生都有这个能力,所以叫做持戒修福者,大家不要退怯,以为我不在其中,所以所有的众生都对此章句应该生信心。

但是这个信心确实也有差别相。我们肯定见过这样的一种,就是像知识一般的去信,觉得有意思,这个哲理还是挺深的,但是学习一下,回头就埋头依旧生活;还有一些浅信一点的呀,可能正当我们就是这个样子,剥离开来的信,你说能不信吗,我们真的在听闻佛法,我们也绝对是佛弟子,佛说的教法,我们是首肯的,有认知的,甚至有体悟的,可是有的境界,特别是一些大境界来的时候呢,又不能够坚持这个信,就是进行不下去,这就是说心地上的功德不够,功夫太浅了。

所以你看,这里佛加了一句“以此为实”,就是这样的。深信任何时候,就是认为一定是这样的,把它受持起来。很有意思,为什么这里讲信,信受门?大家要知道信也是一种境界,你体悟这里讲到的“以此为实”。“以此为实”是什么概念?就是以无所得的这个我们产生真实的信心对接,如果你信说哎呀有这么个法或者怎么样的,这叫做有所得信,虽然比小乘不信大乘法强点儿,但是呢,他不是真正的无所得信,他还是不信。如果说你能够以这个无所得的实相,当体就悟到这个实相就是这样的,然后信心把它框死、绑定,这才叫做正信,信这个般若,信一切法的真相,这才叫“以此为实”。

大家体悟,其实这都属于境界,并非单纯的讲解。“以此为实”就是无所得的信,而不是有所得的信,那这样的话,才当知是人,不于一二三四五佛种的善根,是于无量千万佛所种的善根,多么不容易啊!所以大家都要由此证明,由果来推因真实不虚,不是从几尊佛,而是从无量佛所,所种的善根。

大家想想这个大乘究竟法这么的难以接受,那反过来也说明,我们众生背道而驰已经太由来已久了。那这种无明烦恼的业力得坚厚到什么程度,所以才需要这样久久的积功累德,才能相应,生起信心。就像《涅槃经》里面讲到的说,要在恒河沙诸佛所发了菩提心的人,才能在这个恶世界中不谤经典,不谤是经。是在《涅槃经》里面讲到的说难信,那《金刚经》也同样如此。

我们现在,大家会不会谤经?肯定一听说,我怎么会呢,不可能,怎么会造这个口业呢,阿弥陀佛,我们现在呀,这个三宝的形象,你说谤不谤,有的人他天生就不喜欢就讨厌;有的觉得说有点儿意思而已,背后他还会指点;还有一些人,他有的还行,也尊敬三宝,也敬而远之吧,但是不能涉及他的生存;乃至有一些偷偷的跟师父讨论讨论佛法,学一学,还是好像见不得人一样,这种某种意义上都叫做谤。更有甚者,就别说现在有些所谓的三宝弟子吧,你说对他好就行,不好就谤,你一直对他好就行,有一次不好一点不好就谤;有的那是先好的那是真好,后来谤的也是真谤,各种各样。所以你说何况对般若的究竟根本法,能够得真解脱的这个法能够生真实的信心,有多不易,这才能体会来之不易。

那如果说这里讲到的说“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大家看看,“乃至一念生净信者”,跟般若相应,乃至一念,功德利益都太难思议了,“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一念之信尚能无边功德,何况多信、广信、乃至始终的念念相应,那利益就太难了,不可称说了。

这里的利益的话,从分开看,两种利益:一个是为诸佛知见,从外来讲,为诸佛所知见;从内来讲,得无边功德。就是一念净信的功德,那我们听闻《金刚经》真的是太荣幸,太不可思议了。

这里讲到的“如来悉知悉见”,这种知见是真知见,因为佛的知呢,他是从愿力智力所知的,不是像我们这样推比出来的、相对出来的、以为出来的。见也是佛眼圆满的所见,不是我们的肉眼的见前不见后,见此不见彼,所以这种知见是究竟圆满的,真实不虚的。

那么知见,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既然知道这些人行了菩提因,所以才能见到这些人能得菩提果,这才叫“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

这其实就跟《弥陀经》里面一模一样,好比《弥陀经》不是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属于佛知,有这么个因;那什么叫佛见,佛就见到说“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这就叫佛见。

《金刚经》这里讲的“如来悉知悉见”也是真实不虚的,为什么这里所举的这个信呢?一个这部经典它是诸佛之母,为诸佛守护,所以其实我们对这部经典生起希求向往心、信心的时候,已经为诸佛所记录了,在《大品般若经》就讲到,佛常以佛眼来观此经卷,如果有受持此经卷者,则为佛护念。

那大家想想,我们在人世间,现在你能攀上个好缘,认得个达官贵人,地位或者名气响亮一点的,自己就沾沾自喜了,何况给诸佛所护念,就是佛都特别疼爱你,你看这个信心要相应到什么地步。

再一个的话,一念净信其实福量与虚空等同了,为什么呢?因为这部经讲的是彻底的无为法,因是无为,果也是无为,那虚空犹如无为般。那这样的功德,你下根器的下境界的人哪能知道呢,只有佛乃能够穷其涯底嘛!那说这么多,总之佛不会有妄语的,只要说,必然可信。现在在此,既然说了能够得多福,那么就我们一定相信其福就是毕竟多、决定多,无量福德。我们在此,大家听闻的过程中,生起一念相应的纯净心,也已经得了无量福德,真实不虚。

好,那么今天时间关系,我们第八讲,就到此告一段落,随喜大家的闻法功德,一起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心经》与生活禅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心经》与生活禅。既然是讲...

这样才叫真正的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

你若执著它,那你的烦恼就来了

《般若心经》讲的是什么?当然讲的是般若了。般若又是...

六祖悟道时的五句话道尽了一切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

空有不二契真如

古印大乘佛法东传震旦,主流乃是般若与净土两大法系并...

憨山大师《观心铭》

观身非身,镜像水月。观心无相,光明皎洁。 一念不生...

因不忍而导致的惨剧

忍就是忍耐的意思了,你能够安住你的心不动,人家把对...

忏悔法门「无生观」很重要

假设我们这一念心跟人事接触的时候都有真正结合,无量...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心不在内、不在外」是什么含义

当我们谈到心的实相,世尊曾经说:心不在内、不在外。...

增添成功十大关键要点

极多烦恼皆由不明白做人处世时,造下的后患。故我们应...

从凡夫转变为圣人

五停心观中的因缘观,即观察一切法皆因缘生、因缘灭。...

这一生啊,就这样下去,完了

出于丛林,入于古刹,从这个禅堂出来到那个禅堂去,一...

【佛教词典】七聚

将犯戒之相分为七类,即统括五篇与篇外诸戒条为七类。...

【佛教词典】夏路派

又作布顿派。西藏佛教派别之一。系十四世纪由布顿仁钦...

平生无信愿者,临终难仗佛力往生

平生绝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力。既云善恶俱时顿现...

释迦如来成道日 各寺院熬施腊八粥

杭州灵隐寺:腊八节施粥20万份 1月22日(农历腊月初八...

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问: 五逆加上谤法,不能往生。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

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二别境五者:言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

王阳明的五大处世之道

王阳明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

堕胎后的身心状态、补救与预防

随着西方的种种价值观渐渐被许多人接受。有许多人竟然...

嗔心的火烧的是自己

佛法是认为生命重在过程,你这个过程是用什么心态来面...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时要注意的两个重点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基本上要注意两个重...

圣严法师《出家人的孝道与责任》

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出家,比往生还令人难以接受。他们宁...

信仰的虔诚与否与贫富无关

( 导语: 不论世俗之中还是在佛门里,人们通常都会看...

临命终的三个忆念

善根人直接从不迷下手,观想这个东西是我过去欠你的,...

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

有人问:你们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 答:不但出家人能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