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调出入息消除内心散乱

净界法师  2019/1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调出入息消除内心散乱

世尊教我及俱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消,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提。

这个时候,当然佛陀是观机逗教,观察难陀尊者的特性是属于散乱种性的,所以就教导难陀尊者,还有跟难陀尊者同样个性的俱絺罗。俱絺罗是舍利弗的母舅,他们两个特性都是散乱。

佛陀就告诉他们说,你们两个要修行,下手处就观鼻端白。你们一静坐的时候,不要去观外境,也不管内心的波动,你就注意一件事情,注意你鼻端的地方那个白色的相状。

这个地方就说明他整个修学的过程,说,我最初在谛观的三七日当中,就注意自己鼻子当中气息的出跟入,知道鼻子气息出去了,又进来了,又出去,又进来。因为整个心都注意鼻端的出入息,慢慢地气息就产生一种烟相。烟相就是他的气息已经变成绵绵密密,比较微细了,就表示他的心静下来了,

所以“身心内明”。这个地方古德解释是禅定现前。

这个时候,他内心当中就产生一种禅定的功德,禅定产生光明相,所以“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因为禅定的开发,他的了别功能就广大了,看到整个世界就变成了虚明清净,好像琉璃一般,琉璃当然是内外分明。

因为他的心向内安住了,所以他在观察外境的时候没有这种波动相,就感到这个世界是非常的清澈而透明。

接下来,看他的禅定转深。“烟相渐销,鼻息成白。”这个时候他在禅定中继续去观这个鼻端,烟相也消失掉了,所有的动态的相状都消失掉了,就只是在鼻端出现一种光明的相状,类似白色的一种光明相状。你看他一开始这个呼吸还是一种动态的,动态当中变成一个微细的烟相,一缕的轻烟,到最后连烟相也消失掉,看到鼻端完全是一个白色的光明,这个禅定成就。

接下来,“心开漏尽”。这个地方就开启了我空的智慧。他从出入息当中就思惟到无常的道理,从无常当中而发明到没有“我”的真理。所以这个时候一切的出息入息都化成一种光明之相,而且内心能够照了十方世界,而成就阿罗汉果。这个时候世尊给他授记,说他当来必定成就无上菩提。这个地方古德的注解说是佛陀在般若会上跟他授记的。

佛问圆通,我以消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佛陀问我圆通法门,我最初的下手方便,就是以调合出入息来消除心中的扰动。慢慢地,出入息的扰动消失了,发明心中的智慧,依止心中光明的智慧来灭除心中的见思烦恼。这是“斯为第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禅是什么》

有人认为禅与净土截然不同,其实,二者并无冲突。此在...

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禅师有一首偈,开头两句是:春有百花秋有月,...

参禅,究竟是坐还是卧

参禅,究竟是坐呢?还是卧呢?还是站呢?六祖大师说,...

再也不会有比跌跤更糟的事了

日本京都大仙寺的住持尾关宗园,是当代著名的禅师,也...

把心找回来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心,究...

十八只狐狸吃葡萄(十八种心态,十八种结果)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开头:在一位农夫的果园里,紫红色的...

拓开心量 包容别人

能够包容别人,别人就能包容我;能够帮助别人,别人就...

常持诵《心经》,身心皆可发生改变

在佛家中,有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任你千般快乐,无常终会到来

净土宗的祖师彻悟祖师,也叫梦中禅师,在前半生之中示...

生死心切,念佛成片

修行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云念佛成片...

高谈玄妙拨无净土之失

世有专于参禅者云:唯心净土,岂复更有净土?自性阿弥...

没有好好念经修行,最后能靠愿力往生吗

问: 如果皈依了,但是没有好好念经修行,最后靠自己...

【佛教词典】禅窟

修禅者所住之岩窟。即禅僧之住居。后转指禅宗寺院。法...

【佛教词典】社得迦摩罗

(经名)Jātakamālā,赞颂名。译曰本生鬘。贯集佛前...

安心,就这么简单

当年,慧可请求达摩为之安心。达摩要慧可取心来,以便...

曾国藩的七副对联,说尽人生大智慧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这是一副自诫自勉...

六个维系爱情的妙诀

女人问男人:有朵花长在悬崖上,去摘的人有摔死的危险...

圣严法师《还债平安,还愿快乐》

问:现在我想学的东西很多,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天地万物...

为什么恶业众生临终十念也能往生

问:众生长久以来,造了无量的恶业。这一辈子如果没有...

修净业者应当具有这十种信心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

在家人以何为重,如何能促进信心

问: 在家人以什么为重,如何实修才能促进信心? 大安...

三世因果的理解

今天继续探索因果,因为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

佛教对心的五种描述

我们的所作所为,无不是由我们的心来指挥。我们的心性...

佛弟子平时自修的几种方法

一个人为什么要修行呢?主要的是训练自己意志坚定,如...

水多不饮

常常有人说,我们是凡夫呀!那有资格学佛,学佛的人必...

临命终的心有三种状态

临终一关,最为要紧。印光大师先标出整个重点,就是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