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知道空性,则不可能了解心性

净界法师  2022/07/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知道空性,则不可能了解心性

复有三乘,须历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会归摩诃衍道,佛即为说般若。故云:从初得道,乃至泥洹,于其中间,常说般若,则般若亦通前后明矣。

那么有一种三乘的修行者,声闻、缘觉、菩萨修行者,他必须要经历色心等世法,世间法就是凡夫有漏的苦集二谛,出世间法就是出世间的道灭这种清净的功德。世、出世法,杂染法、清净法,一一法会归大乘的空性,所以佛陀必须为说般若,故云:从初得道乃至泥洹,于其中间,常说般若,就引证了般若亦通前通后。

这个般若法门很关键!我们活在妄想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心中累积太多影像。这个影像有两种来源:第一个错误的学习;第二个生命的经验。尤其是生命经验对我们影响太大。

就是我们从小到大接触了很多人,遇到很多事。有些事情对你的刺激不大,所以就这样过了,它没有沾到你的心上。但是有些人事,对你产生极度的痛苦,有些人事对你产生极度的快乐,这两个东西问题就严重了,它给你印象深刻,使你挥之不去,这个影像就住在你的内心,那么累积久了以后,它就障碍你心性的开显。

所以几乎所有人把心带回家之前,都要把心中的影像清空,这个很关键!我认为一个人不知道空性,不可能了解心性,因为你心中的妄想,对你的刺激太严重。虽然没办法断除妄想,至少你要能够摆脱妄想,跟妄想脱钩,心性才会浮出来。

所以我们要悟入心性,把心带回家的过程当中,空法的学习是关键!而空性思想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无所得的人生观,这很关键!因为无所得,所以你无所求;因为无所求,所以你无所住;你无所住,你就生其心,它是有逻辑关系的。我们之所以会向外攀缘,你要把根本原因找出来,因为你认为向外攀缘对你有好处,你会得到东西,要不然为什么你要攀缘呢?为什么仁者心动呢?

但是这种错误对我们伤害很大。我们的生命从空性的角度,缘起性空就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空性的理解,它从两个角度:从因缘的开合,首先生命是怎么开始的?因为因缘的和合才有的,所以生命是没有开始,你有开始吗?没有!生命本来就无中生有,你从空性而来。你本来就有今生吗?你本来就有这个家庭吗?你本来就有这个身体吗?当然没有!那你为什么有呢?因缘和合,你过去的业成熟了,啪!现出来。

其次,生命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你这个生命可以把它带到来生去吗?也不可能。你在哪里出生,你就必须把身体放在这里。你来地球受生,来娑婆世界受生,你所有的东西,就必须要放在娑婆世界,你就一念的心识离开而已,所以最后也没有结果。

人生没有结果,就像做梦。你在做梦时你把它当真,醒过来时,你不可能把第一个梦境带到第二个梦境。

也就是说,人生是没有结果的,这个时候你的心就知道,向外攀缘对你毫无意义,反而因为向外攀缘没有安住心性,障碍你的前进,障碍你的进步,让你跟佛陀的距离拉远了,佛陀想救你都很困难。

所以这个地方说明什么呢?般若的空性,虽然它本身不是一种向内的观照,它只是空掉外境,但是空性是悟入心性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所以般若法门是必修的。透过般若的空性,把心性归零以后,你心中的影像慢慢地清除,你就可以真实地跟佛陀站在同一条线。

《天台教观纲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时要注意的两个重点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基本上要注意两个重...

参禅人在修行中会出现的种种境界

真实用功办道的人,首先要明了佛法的道理,尤其是参禅...

一念心性清净本然,怎么就产生山河大地呢

《法华经》开显了每一个众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谓的相...

天乘四空定之空无边处定

我们看第一个空无边处定。 一、空无边处定,谓行者厌患...

打妄想就会把过去的业给牵动起来

当业力跟妄想结合的时候,人生无解,真的无解!其实人...

不知道妄想是空的,就很难改变它

《楞严经》就是从今开始改变我们的心态,这个时候你来...

放不下,妄想就多,苦了自己

在这里一个关键点,你是不是有入道,很简单,你有没有...

今天去造业,是外境错还是内心错

佛陀在讲道理之前,先讲出一个譬喻,譬喻容易了解。从...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无论如何也要选「往生净土」

临命终时,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是在那一个舒服的时候,无...

【推荐】「心有千千结」是启动不了佛号的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这个就是生灭心! 第一个,你今生...

印顺法师:为在家居士说法

佛教的信徒,可以分为两大类,就是出家与在家的分别,...

一别成永诀

一直不愿意承认这样的事实,身边的人是会走的,就在所...

【佛教词典】弥勒三尊

(图像)中尊为弥勒佛,左为法花林菩萨,右为大妙相菩...

【佛教词典】语化三种

【语化三种】 p1283 佛地经论七卷十页云:如是语化、亦...

念佛摄心的方法

原文: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

用佛号来取代你过去的念头

是故念一声,有一声佛名显现,念十百千万亿声,有十百...

佛陀照顾老病比丘

佛陀在世时,他慈悲爱护一切众生,贫困的、病苦的,他...

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法门

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大家不要...

唯识有何重要意义

问: 唯识法相所明何事?有何重要意义? 答: 唯识法相...

【推荐】世间无常,国土危脆──灾难与人生意义的省思

近日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不断发生,如短期内多宗空难事...

圣严法师:欲望得失

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

如果,今天就是生命的最后一天

《普贤菩萨警众偈》曰: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

真行善不可为名,有发心才有功德

行善不以名,而名从之; 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 利不...

宏海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

临终提不起正念,阿弥陀佛能把我救走吗

问: 我们都说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然后一定要相信阿弥...

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今天我们学习《净行品》偈颂的第一〇七愿: 入其家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