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五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五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三

「善男子!如是诤讼是佛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若人于是生疑心者,犹能摧坏无量烦恼如须弥山,若于是中生决定者,是名执着。」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执着?」

佛言:「善男子!如是之人,若从他闻、若自寻经、若他故教,于所着事不能放舍,是名执着。」

迦叶复言:「世尊!如是执着,为是善耶?是不善乎?」

「善男子!如是执着,不名为善。何以故?不能摧坏诸疑网故。」

迦叶复言:「世尊!如是人者,本自不疑,云何说言不坏疑网?」

「善男子!夫不疑者,即是疑也。」

「世尊!若有人谓须陀洹人不堕三恶,是人亦当名着、名疑?」

「善男子!是可名定,不得名疑。何以故?善男子!譬如有人先见人、树,后时夜行,遥见杌根,便生疑想,人耶?树耶?善男子!如人先见比丘梵志,后时于路遥见比丘,即生疑想,是沙门耶?是梵志乎?善男子!如人先见牛与水牛,后遥见牛,便生疑想,彼是牛耶?是水牛乎?善男子!一切众生先见二物,后便生疑。何以故?心不了故。我亦不说须陀洹人有堕三恶、不堕三恶,是人何故生于疑心?」

迦叶言:「世尊!如佛所说,要先见已,然后疑者。有人未见二种物时,亦复生疑。何等是耶?所谓涅槃。世尊!譬如有人路遇浊水,然未曾见而亦生疑,如是水者深耶?浅耶?是人未见,云何生疑?」

「善男子!夫涅槃者,即是断苦。非涅槃者,即是苦也。一切众生见有二种,见苦、非苦。苦非苦者,即是饥渴、寒热、瞋喜,病瘦安隐、老壮生死,系缚解脱、恩爱别离、怨憎聚会。众生见已即便生疑,当有毕竟远离如是苦恼事不?是故众生于涅槃中而生疑也。汝意若谓是人先来未见浊水,云何疑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是人先于余处见已,是故于此未曾到处,而复生疑。」

「世尊!是人先见深浅处时,已不生疑,于今何故而复生疑?」

佛言:「善男子!本未行故,所以生疑。是故我言,不了故疑。」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疑即是着,着即是疑。为是谁耶?」

「善男子!断善根者。」

迦叶言:「世尊!何等人辈,能断善根?」

「善男子!若有聪明黠慧利根,能善分别。远离善友,不听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住,如是之人,能断善根。离是四事,心自思惟:『无有施物。何以故?施者即是舍于财物,若施有报,当知施主常应贫穷。何以故?子果相似故,是故说言无因无果。』若如是说无因无果,是则名为断善根也。

「复作是念:『施主、受者及以财物,三事无常、无有停住,若无停住,云何说言,此是施主、受者、财物?若无受者,云何得果?以是义故,无因无果。』若如是说无因无果,当知是人能断善根。

「复作是念:『施者施时有五事施,受者受已,或时作善、或作不善,而是施主亦复不得善、不善果。如世间法,从子生果,果还作子。因即施主果即受者,而是受者不能以此善、不善法,令施主得,以是义故,无因无果。』若如是说无因无果,当知是人能断善根。

「复作是念:『无有施物。何以故?施物无记。若是无记,云何而得善果报耶?无善恶果,即是无记。财若无记,当知即无善恶果报,是故无施、无因、无果。』若如是说无因无果,当知是人能断善根。

「复作是念:『施者即意。若是意者,无见无对,非是色法。若非是色,云何可施?是故无施、无因、无果。』若如是说无因无果,当知是人能断善根。

「复作是念:『施主若为佛像、天像,命过父母而行施者,即无受者,若无受者,应无果报。若无果报,是为无因,若无因者是为无果。』若如是说无因无果,当知是人能断善根。

「复作是念:『无父无母。若言父母是众生因,生众生者,理应常生,无有断绝。何以故?因常有故。然不常生,是故当知无有父母。』

「复作是念:『无父无母。何以故?若众生身因父母有,一人应具男女二根,然无具者,当知众生非因父母。』

「复作是念:『非因父母而生众生。何以故?眼见众生,不似父母,谓身、色、心、威仪、进止,是故父母非众生因。』

「复作是念:『一切世间有四种无:一者未生名无,如泥团时,未有瓶用。二者灭已名无,如瓶坏已,是名为无。三者各异互无,如牛中无马,马中无牛。四者毕竟名无,如兔角、龟毛。众生父母亦复如是,同此四无。若言父母众生因者,父母死时,子不必死,是故父母非众生因。』

「复作是念:『若言父母众生因者,应因父母常生众生。然而复有化生、湿生,是故当知,非因父母生众生也。』

「复作是念:『自有众生,非因父母而得生长。譬如孔雀,闻雷震声,而便得娠。又如青雀,饮雄雀尿,而便得娠。如命命鸟,见雄者舞,即便得娠。』作是念时,如其不遇善知识者,当知是人能断善根。

「复作是念:『一切世间无善恶果。何以故?有诸众生具十善法,乐于惠施,勤修功德。是人亦复疹病集身,中年夭丧,财物损失,多诸忧苦。有行十恶,悭贪嫉妬,懒惰懈怠,不修诸善;身安无病,终保年寿,多饶财宝,无诸愁苦。是故当知无善恶果。』

「复作是念:『我亦曾闻诸圣人说,有人修善,命终多堕三恶道中;有人行恶,命终生于人天之中;是故当知无善恶果。』

「复作是念:『一切圣人有二种说,或说杀生得善果报、或说杀生得恶果报,是故当知圣说不定。圣若不定,我云何定?是故当知无善恶果。』

「复作是念:『一切世间无有圣人。何以故?若言圣人应得正道,一切众生具烦恼时修正道者,当知是人正道、烦恼一时俱有,若一时有,当知正道不能破结。若无烦恼而修道者,如是正道为何所作?是故具烦恼者,道不能坏;不具烦恼,道则无用。是故当知,一切世间无有圣人。』

「复作是念:『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是十二因缘,一切众生等共有之。八圣道者,其性平等,亦应如是一人得时,一切应得;一人修时,应一切苦灭。何以故?烦恼等故。而今不得,是故当知无有正道。』

「复作是念:『圣人皆有同凡夫法,所谓饮食、行住、坐卧、睡眠、喜笑、饥渴、寒热、忧愁、恐怖。若同凡夫如是事者,当知圣人不得圣道;若得圣道,应当永断如是等事。如是等事如其不断,当知无道。』

「复作是念:『圣人有身,受五欲乐,亦复骂辱挝打,于人嫉妬憍慢,受于苦乐,作善恶业,是因缘故,知无圣人。若有道者,应断是事,是事不断,当知无道。』

「复作是念:『多怜愍者,名为圣人。何因缘故,名为圣人?道因缘故,名为圣人。若道性怜愍,便应愍念一切众生,不待修已然后方得。如其无愍,何故圣人因得圣道,能怜愍耶?是故当知世无圣道。』

「复作是念:『一切四大,不从因生,众生等有是四大性,不观众生是边应到、彼不应到。若有圣道,性应如是。然今不尔,是故当知,世无圣人。』

「复作是念:『若诸圣人有一涅槃,当知是则无有圣人。何以故?不可得故。常住之法,理不可得、不可取舍。若诸圣人涅槃多者,是则无常。何以故?可数法故。涅槃若一,一人得时,一切应得。涅槃若多,是则有边,如其有边,云何名常?若有说言涅槃体一、解脱是多,如盖是一,牙舌是多。是义不然。何以故?一一所得,非一切得。以有边故,是应无常。若无常者,云何得名为涅槃耶?涅槃若无,谁为圣人?是故当知无有圣人。』

「复作是念:『圣人之道,非因缘得。若圣人道,非因缘得,何故一切不作圣人?若一切人非圣人者,当知是则无有圣人、及以圣道。』

「复作是念:『圣说正见,有二因缘:一者从他闻法、二者内自思惟。是二因缘,若从缘生,所从生者,复从缘生,如是展转,有无穷过。若是二事,不从缘生,一切众生何故不得?』作是观时能断善根。

「善男子!若有众生深见如是无因无果,是人能断信等五根。善男子!断善根者,非是下劣愚钝之人,亦非天中及三恶道,破僧亦尔。」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是之人,何时当能还生善根?」

佛言:「善男子!是人二时还生善根,初入地狱、出地狱时。善男子!善有三种,过去、现在、未来。若过去者,其性自灭,因虽灭尽果报未熟,是故不名断过去果。断三世因,故名为断。」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断三世因,名断善根。断善根人,即有佛性。如是佛性,为是过去、为是现在、为是未来、为遍三世?若过去者,云何名常?佛性亦常,是故当知非过去也。若未来者,云何名常?何故佛说一切众生必定当得?若必定得,云何言断?若现在者,复云何常?何故复言必定可见?如来亦说,佛性有六:一常、二真、三实、四善、五净、六可见。若断善根有佛性者,则不得名断善根也。若无佛性,云何复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若言佛性亦有、亦断,云何如来复说是常?」

佛言:「善男子!如来世尊为众生故,有四种答:一者定答、二者分别答、三者随问答、四者置答。

「善男子!云何定答?若问恶业得善果耶?不善果乎?是应定答得不善果;善亦如是。若问如来一切智不?是应定答是一切智。若问佛法是清净不?是应定答必定清净。若问如来弟子如法住不?是应定答有如法住。是名定答。

「云何分别答?如我所说四真谛法。云何为四?苦、集、灭、道。何谓苦谛?有八苦故,名曰苦谛。云何集谛?五阴因故,名为集谛。云何灭谛?贪欲、瞋痴毕竟尽故,名为灭谛。云何道谛?三十七助道法故,名为道谛。是名分别答。

「云何随问答?如我所说,一切法无常。复有问言:『如来世尊为何法故说于无常?』答言:『如来为有为法,故说无常,无我亦尔。』如我所说一切法烧他。又问言:『如来世尊为何法故说一切烧?』答言:『如来为贪瞋痴说一切烧。』

「善男子!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三念处、首楞严等八万亿诸三昧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五智印等三万五千诸三昧门金刚定等,四千二百诸三昧门方便三昧无量无边,如是等法是佛、佛性。如是佛性则有七事:一常、二我、三乐、四净、五真、六实、七善,是名分别答。

「善男子!后身菩萨佛性有六:一常、二净、三真、四实、五善、六少见,是名分别答。

「如汝先问,断善根人有佛性者,是人亦有如来佛性,亦有后身佛性,是二佛性,障未来故,得名为无。毕竟得故,得名为有。是名分别答。

「如来佛性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后身佛性现在、未来少可见故,得名现在。未具见故,名为未来。如来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佛性因故,亦是过去、现在、未来。果则不尔,有是三世,有非三世。后身菩萨佛性因故,亦是过去、现在、未来,果亦如是。是名分别答。

「九住菩萨佛性六种:一常、二善、三真、四实、五净、六可见。佛性因故,亦是过去、现在、未来。果亦如是。是名分别答。

「八住菩萨下至六住,佛性五事:一真、二实、三净、四善、五可见。佛性因故,亦是过去、现在、未来,果亦如是。是名分别答。

「五住菩萨下至初住,佛性五事:一真、二实、三净、四可见、五善不善。善男子!是五种佛性、六种佛性、七种佛性,断善根人必当得故,故得言有。是名分别答。

「若有说言,断善根者定有佛性、定无佛性,是名置答。」

迦叶菩萨言:「世尊!我闻不答,乃名置答。如来今者何因缘,答而名置答?」

「善男子!我亦不说置而不答乃说置答。善男子!如是置答,复有二种:一者遮止、二者莫着。以是义故,得名置答。」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云何名因亦是过去、现在、未来?果亦过去、现在、未来,非是过去、现在、未来?」

佛言:「善男子!五阴二种:一者因、二者果。是因五阴,是过去、现在、未来。是果五阴,亦是过去、现在、未来,亦非过去、现在、未来。善男子!一切无明烦恼等结,悉是佛性。何以故?佛性因故。从无明行及诸烦恼得善五阴,是名佛性。从善五阴,乃至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于经中先说,众生佛性,如杂血乳;血者即是无明行等一切烦恼,乳者即是善五阴也。是故我说,从诸烦恼及善五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众生身,皆从精血而得成就,佛性亦尔。须陀洹人、斯陀含人、断少烦恼,佛性如乳。阿那含人,佛性如酪。阿罗汉人,犹如生酥。从辟支佛至十住菩萨,犹如熟酥。如来佛性,犹如醍醐。善男子!现在烦恼为作障故,令诸众生不得覩见。如香山中有忍辱草,非一切牛皆能得食;佛性亦尔。是名分别答。」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五种、六种、七种佛性若未来有者,云何说言断善根人有佛性耶?」

佛言:「善男子!如诸众生有过去业,因是业故,众生现在得受果报。有未来业,以未生故,终不生果有现在烦恼。若无烦恼,一切众生应当了了现见佛性,是故断善根人,以现在世烦恼因缘,能断善根。未来佛性力因缘故,还生善根。」

迦叶言:「世尊!未来云何能生善根?」

「善男子!犹如灯日,虽复未生,亦能破闇。未来之生,能生众生未来佛性,亦复如是。是名分别答。」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言五阴是佛性者,云何说言众生佛性非内、非外?」

佛言:「善男子!何因缘故如是失意?我先不说众生佛性是中道耶?」

迦叶言:「世尊!我实不失意,直以众生于此中道不能解故,故发斯问。」

「善男子!众生不解,即是中道。或时有解、或有不解。善男子!我为众生得开解故,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何以故?凡夫众生或言佛性住五阴中,如器中有果;或言离阴而有,犹如虚空;是故如来说于中道。众生佛性非内六入、非外六入,内外合故,名为中道。是故如来宣说佛性即是中道,非内、非外,故名中道。是名分别答。

「复次善男子!云何名为非内非外?善男子!或言佛性即是外道。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于无量劫在外道中,断诸烦恼、调伏其心、教化众生,然后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以佛性即是外道。或言佛性即是内道。何以故?菩萨虽于无量劫中修习外道,若离内道,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以佛性即是内道。是故如来遮此二边,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亦名内外,是名中道。是名分别答。

「复次善男子!或言佛性即是如来金刚之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何以故?不虚诳故。或言佛性即是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及三念处、首楞严等一切三昧。何以故?因是三昧,生金刚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故。是故如来遮此二边,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亦名内外,是名中道。是名分别答。

「复次善男子!或有说言佛性即是内善思惟。何以故?离善思惟,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佛性即是内善思惟。或有说言佛性即是从他闻法。何以故?从他闻法,则能内善思惟,若不闻法则无思惟,是以佛性即是从他闻法。是故如来遮此二边,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亦名内外,是名中道。

「复次善男子!复有说言佛性是外,谓檀波罗蜜,从檀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以说言檀波罗蜜即是佛性。或有说言佛性是内,谓五波罗蜜。何以故?离是五事,当知则无佛性因果,是以说言五波罗蜜即是佛性。是故如来遮此二边,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亦内亦外,是名中道。

「复次善男子!或有说言佛性在内,譬如力士额上宝珠。何以故?常乐我净如宝珠故,是以说言佛性在内。或有说言佛性在外,如贫宝藏。何以故?方便见故。佛性亦尔,在众生外,以方便故而得见之。是故如来遮此二边,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亦内亦外,是名中道。

「善男子!众生佛性非有、非无。所以者何?佛性虽有,非如虚空。何以故?世间虚空,虽以无量善巧方便不可得见;佛性可见,是故虽有非如虚空。佛性虽无不同兔角。何以故?龟毛、兔角,虽以无量善巧方便不可得生;佛性可生,是故虽无不同兔角。是故佛性,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云何名有?一切悉有,是诸众生不断不灭,犹如灯焰,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有。云何名无?一切众生现在未有一切佛法,常、乐、我、净,是故名无。有无合故,即是中道,是故佛说众生佛性非有非无。

「善男子!如有人问是种子中,有果无耶?应定答言,亦有亦无。何以故?离子之外不能生果,是故名有。子未出芽,是故名无。以是义故,亦有亦无。所以者何?时节有异,其体是一。众生佛性亦复如是,若言众生中别有佛性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直以时异,有净不净。善男子!若有问言是子能生果不?是果能生子不?应定答言,亦生不生。」

「世尊!如世人说,乳中有酪,是义云何?」

「善男子!若有说言乳中有酪,是名执着。若言无酪,是名虚妄。离是二事,应定说言,亦有亦无。何故名有?从乳生酪,因即是乳,果即是酪,是名为有。云何名无?色味各异,服用不同,热病服乳,冷病服酪,乳生冷病,酪生热病。善男子!若言乳中有酪性者,乳即是酪,酪即是乳,其性是一。何因缘故,乳在先出,酪不先生?若有因缘,一切世人何故不说?若无因缘,何故酪不先出?若酪不先出,谁作次第?乳酪生苏,熟苏醍醐,是故知酪,先无今有,若先无今有,是无常法。善男子!若有说言,乳有酪性,能生于酪,水无酪性,故不生酪,是义不然。何以故?水草亦有乳酪之性。所以者何?因于水草,则出乳酪。若言乳中,定有酪性,水草无者,是名虚妄。何以故?心不等故,故言虚妄。善男子!若言乳中定有酪者,酪中亦应定有乳性,何因缘故,乳中出酪,酪不出乳?若无因缘,当知是酪本无今有。是故智者应言乳中非有酪性、非无酪性。善男子!是故如来于是经中说如是言,一切众生定有佛性,是名为着;若无佛性,是名虚妄;智者应说众生佛性亦有亦无。

「善男子!四事和合,生于眼识。何等为四?眼、色、明、欲。是眼识性,非眼、非色、非明、非欲,从和合故,便得出生。如是眼识,本无今有,已有还无。是故当知无有本性,乳中酪性亦复如是。若有说言,水无酪性,故不出酪,是故乳中定有酪性。是义不然。何以故?善男子。一切诸法异因、异果,亦非一因生一切果,非一切果从一因生。善男子!如从四事,生于眼识,不可复说从此四事应生耳识。善男子!离于方便,乳中得酪、酪出生酥,不得如是,要须方便。善男子!智者不可见离方便从乳得酪,谓得生酥亦应如是离方便得。善男子!是故我于是经中说,因生故法有,因灭故法无。善男子!如盐性醎,能令非醎使醎。若非醎物先有醎性,世人何故更求盐耶?若先无者,当知先无今有。以余缘故,而得醎也。若言一切不醎之物皆有醎性,微故不知,由此微性,盐能令醎。若本无性,虽复有盐,不能令醎。譬如种子自有四大,缘外四大,而得增长芽、茎、枝、叶,盐性亦尔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不醎之物,先有醎性者,盐亦应有微不醎性。是盐若有如是二性,何因缘故,离不醎物,不可独用?是故知盐本无二性。如盐,一切不醎之物亦复如是。若言外四大种力能增长内四大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次第说故,不从方便乳中得酪、生苏,乃至一切诸法,皆不如是非方便得,四大亦复如是。若说从外四大增内四大,不见从内四大增外四大,如尸利沙果先无形质,见昂星时果则出生,足长五寸。如是果者,实不因于外四大增。

「善男子,如我所说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说,或随他意说,或随自他意说。云何名为随自意说?如五百比丘问舍利弗:『大德!佛说身因,何者是耶?』舍利弗言:『诸大德!汝等亦各得正解脱,自应识之,何缘方作如是问耶?』有比丘言:『大德!我未获得正解脱时,意谓无明即是身因,作是观时得阿罗汉果。』复有说言:『大德!我未获得正解脱时,谓爱无明即是身因,作是观时得阿罗汉果。』或有说言:『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饮食五欲,即是身因。』尔时五百比丘,各各自说己所解已,共往佛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礼拜毕已,却坐一面,各以如上己所解义,向佛说之。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是诸人,谁是正说?谁不正说?』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一一比丘无非正说。』舍利弗言:『世尊!佛意云何?』佛言:『舍利弗!我为欲界众生说言,父母即是身因。』如是等经,名随自意说。

「云何名为随他意说?如巴吒罗长者,来至我所,作如是言:『瞿昙!汝知幻不?若知幻者,即大幻人。若不知者,非一切智。』我言:『长者!知幻之人,名幻人耶?』长者言:『善哉,善哉!知幻之人即是幻人。』佛言:『长者!舍卫国内波斯匿王,有旃陀罗,名曰气嘘,汝知不耶?』长者答言:『瞿昙!我久知之。』佛言:『汝久知者,可得即是旃陀罗不?』长者言:『瞿昙!我虽知是旃陀罗,然我此身非旃陀罗。』佛言:『长者!汝得是义,知旃陀罗,非旃陀罗。我今何故不得知幻而非幻乎?长者!我实知幻、知幻人、知幻果报、知幻伎术,我知杀、知杀人、知杀果报、知杀解脱,乃至知邪见、知邪见人、知邪见果报、知邪见解脱。长者!若说非幻之人名为幻人,非邪见人说邪见人,得无量罪。』长者言:『瞿昙!如汝所说,我得大罪。我今所有,悉以相上,幸莫令彼波斯匿王知我此事。』佛言:『长者!是罪因缘,不必失财,乃当因是堕三恶道。』是时长者,闻恶道名,心生恐怖,白佛言:『圣人!我今失意获得大罪。圣人今者是一切智,应当了知获得解脱。我当云何得脱地狱、饿鬼、畜生?』尔时我为说四真谛,长者闻已得须陀洹果,心生惭愧,向佛忏悔:『我本愚痴,佛非幻人,而言是幻。我从今日,归依三宝。』佛言:『善哉,善哉!长者!』是名随他意说。

「云何名为随自他说?如我所说,如一切世间智者说有,我亦说有;智人说无,我亦说无。世间智人说五欲乐有,无常、苦、无我、可断,我亦说有。世间智人说五欲乐有,常、我、净,无有是处,我亦如是说无是处。是名随自他说。

「善男子!如我所说十住菩萨少见佛性,是名随他意说。何故名少见?十住菩萨得首楞严等三昧三千法门,是故了了,自知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见一切众生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说十住菩萨少见佛性。善男子!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名随自意说。一切众生不断、不灭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随自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不能得见,我说如是,汝说亦尔,是名随自他意说。

「善男子!如来或时为一法故,说无量法。如经中说,一切梵行因善知识。一切梵行,因虽无量,说善知识,则已摄尽。如我所说,一切恶行,邪见为因。一切恶行,因虽无量,若说邪见,则已摄尽。或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信心为因;是菩提因,虽复无量,若说信心,则已摄尽。善男子!如来虽说无量诸法以为佛性,然不离于阴入界也。

「善男子!如来说法为众生故,有七种语:一者因语、二者果语、三者因果语、四者喻语、五者不应说语、六者世流布语、七者如意语。

「云何名因语?现在因中,说未来果,如我所说。善男子!汝见众生,乐杀乃至乐行邪见,当观是人即地狱人。善男子!若有众生,不乐杀生乃至邪见,当观是人即是天人。是名因语。

「云何果语?现在果中说过去因,如经中说。善男子!如汝所见贫穷众生,颜貌丑陋、不得自在,当知是人定有破戒、妬心、瞋心、无惭愧心。若见众生多财巨富、诸根完具、威德自在,当知是人定有戒、施、精勤、惭愧,无有妬瞋,是名果语。

「云何因果语?如经中说。善男子!众生现在六入触因,是名过去业果,如来亦说名之为业,是业因缘得未来果。是名因果语。

「云何喻语?如说师子王者,即喻我身。大象王、大龙王、波利质多罗树、七宝聚、大海、须弥山、大地、大雨、船师、导师、调御丈夫、力士、牛王、婆罗门、沙门、大城、多罗树,如是喻经,名为喻语。

「云何不应语?我经中说,天地可合,河不入海。如为波斯匿王说四方山来。如为鹿母优婆夷说,若娑罗树能受八戒,则得受于人天之乐。如说十住菩萨有退转心,不说如来有二种语。宁说须陀洹人堕三恶道,不说十住有退转心。是名不应语。

「云何世流布语?如佛所说,男女、大小、去来、坐卧、车乘、房舍、瓶衣,众生、常乐我净,军林、城邑、僧幻、合散,是名世流布语。

「云何如意语?如我呵责毁禁之人,令彼自责,护持禁戒。如我赞叹须陀洹人,令诸凡夫,生于善心。赞叹菩萨,为令众生发菩提心。说三恶道所有苦恼,为令修习诸善法故。说一切烧,唯为一切有为法故,无我亦尔。说诸众生悉有佛性,为令一切不放逸故。是名如意语。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五

 

上篇:大般涅槃经

下篇:大般泥洹经

0:00 / 0:00
涅槃经(聆志居士)01
涅槃经(聆志居士)02
涅槃经(聆志居士)03
涅槃经(聆志居士)04
涅槃经(聆志居士)05
涅槃经(聆志居士)06
涅槃经(聆志居士)07
涅槃经(聆志居士)08
涅槃经(聆志居士)09
涅槃经(聆志居士)10
涅槃经(聆志居士)11
涅槃经(聆志居士)12
涅槃经(聆志居士)13
涅槃经(聆志居士)14
涅槃经(聆志居士)15
涅槃经(聆志居士)16
涅槃经(聆志居士)17
涅槃经(聆志居士)18
涅槃经(聆志居士)19
涅槃经(聆志居士)20
涅槃经(聆志居士)21
涅槃经(聆志居士)22
涅槃经(聆志居士)23
涅槃经(聆志居士)24
涅槃经(聆志居士)25
涅槃经(聆志居士)26
涅槃经(聆志居士)27
涅槃经(聆志居士)28
涅槃经(聆志居士)29
涅槃经(聆志居士)30
涅槃经(聆志居士)31
涅槃经(聆志居士)32
涅槃经(聆志居士)33
涅槃经(聆志居士)34
涅槃经(聆志居士)35
涅槃经(聆志居士)36
涅槃经(聆志居士)37
涅槃经(聆志居士)38
涅槃经(聆志居士)39
涅槃经(聆志居士)40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涅槃部目录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悲经

大悲经卷第一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梵天品第一...

般泥洹后灌腊经

般泥洹后灌腊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

摩诃摩耶经

摩诃摩耶经卷上(一名佛昇忉利天为母说法) 箫齐沙门释...

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

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牟尼世...

无明罗刹集

无明罗刹集卷上(或为一卷、或为二卷,今此三卷) 失译...

【注音版】佛说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

佛说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

皇明名僧辑略

明云栖寺比丘袾宏辑 △楚石琦禅师 行 实 师讳梵琦,楚...

佛说文殊悔过经

佛说文殊悔过经 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

法句经

法句经卷上 尊者法救撰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无常品...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后汉临淮沙门严佛调译 佛言:...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径山沙门语风圆信无地地主人郭...

佛说信佛功德经

佛说信佛功德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归命...

天人的寿命

佛教中的天人,就是我们常说的神仙、天仙,他们是长生...

病后方知身是苦,壮时多为他人忙

祖师立的规矩,都是提醒我们赶快用工啊!说什么病后方...

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此话该不该说

问: 常听说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不知有何根据?此话...

佛教徒如何过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

惟贤长老:人间佛教就是以做人为主

人间佛教就是太虚大师最早提出来的人生佛教。信仰佛教...

如何运用「一心真如」这个观法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须菩提尊者在观空的时候,是以...

世间上有五件事无法避免与脱离

一天,佛陀带领弟子们入舍卫城托钵,途中看到一名梵志...

心很散乱,念圣号是最好的方法

地藏菩萨能令我们的善根不坏。如果我们现在已经种下种...

信愿持名即是修大乘圆顿止观

【原文】 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

行坐举止的礼仪规范

一个人的举止是自身素养在生活和行为方面的反映,是反...

古代母亲教育子女的用心之事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自襁褓至幼年之时,其衣食住行...

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同参道友们来问话,不要客气,直道些好。本来诸方丛林...